2.1指数函数
2.1 指数函数的概念 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1 指数函数的概念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3课时指数函数概念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指数函数的概念.(二)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发展数学抽象素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四)教学过程设计引导语:对于幂( >0),我们已经把指数的范围拓展到了实数.上一章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通过对幂函数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了研究一类函数的过程和方法.下面继续研究其他类型的基本初等函数.问题1: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了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要生活方式.由于旅游人数不断增加,A,B两地景区自2001年起采取了不同的对应措施,A地提高了景区门票价格,而B地则取消了景区门票.表4.2-1给出了A,B两地景区2001年至2015年的游客人次以及逐年增加量.表4.2-1时间/年A地景区B地景区人次/万次年增加量/万次人次/万次年增加量/万次2001 600 2782002 609 9 309 312003 620 11 344 352004 631 11 383 392005 641 10 427 442006 650 9 475 482007 661 11 528 532008 671 10 588 602009 681 10 655 672010 691 10 729 742011 702 11 811 822012 711 9 903 922013 721 10 1005 1022014 732 11 1118 1132015 743 11 1244 126比较两地景区游客人次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怎样的变化规律?师生活动:(1)追问①:能否作出A,B两地景区游客人次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并结合年增长量,说明两地景区游客人次的变化情况?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利用Excel作出A,B两地景区游客人次变化的图象,直观感受A,B两地景区游客增长的情况.(2)追问②:用“增加量”刻画B地景区人次的变化规律不直观. 能不能换一个量来刻画?教师指出,可以用“增长率”,即从2002年起,将B地景区每年的游客人次除以上一年的游客人次,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动手计算,教师利用Excel算出B地景区游客人次年增长率为常数.(3)追问③:能否求出两地景区游客人次随时间(经过的年数)变化的函数解析式,并根据解析式说明两地景区游客人次的变化情况.如果设经过x年后的游客人次为2001年的y倍,那么.设计意图:通过寻求A,B两地景区游客人次增加的规律,引出用函数刻画指数增长的问题,为抽象出指数函数作准备.问题2:当生物死亡后,其机体内原有的碳14含量会按确定的衰减比率(称为衰减率),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按照上述变化规律,生物体内碳14含量与死亡年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师生活动:追问①:生物死亡后体内碳14含量每年衰减的比例是多少?追问②:能否求出生物体内碳14含量随死亡年数变化的函数解析式?教师提出问题,并让学生类比问题1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函数刻画碳14衰减的规律.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碳14衰减的规律,引出用函数刻画指数衰减的问题,为抽象得到指数函数作准备.问题3:比较问题1,2中的两个实例:B地景区游客人次增长的函数解析式与碳14衰减的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师生活动:从解析式上来看,如果用字母代替底数1.11和,那么上述函数和就都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其中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是自变量,定义域是R.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两个实例,概括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从而得到指数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例1:已知指数函数,且,求,,的值.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要求出,,的值,应先求出的解析式,即先求出的值.而已知,可由此求出的值.设计意图:通过求函数解析式,并根据解析式求出不同的函数值,从指数函数的对应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角度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例2:(1)在问题1中,如果平均每位游客出游一次可给当地带来1000元门票之外的收入,A地景区的门票价格为150元,比较这15年间A,B两地旅游收入变化情况.(2)在问题2中,某生物死亡10000年后,它体内碳14的含量衰减为原来的百分之几?师生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得出A、B两地旅游收入的函数,教师利用geogebra画出图象,得出交点坐标,进而得出两地收入的变化情况.(2)利用geogebra进行计算第(2)小问.(3)教师指出: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遇到类似于例2(1)的指数增长模型:设原有量为N,每次的增长率为,经过x次增长,该量增长到y,则=,其中表示增长率;还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衰减率.形如的函数是刻画指数增长或指数衰减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设计意图:在引入概念的两个实例基础上,利用指数函数概念进一步解决与两个实例有关的问题,从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问题6: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是怎样通过实例问题1,问题2得出指数函数的?(2)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和研究过程,巩固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五)目标检测设计1、课堂检测教科书第115页练习1,2,3设计意图:1 ,2题利用函数的三种表示形式,从不同角度推动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明确概念,学会表示指数函数,体会指数增长或衰减;3题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三题均属于水平一题目.2. 课后作业教科书第118页习题4.2第1,2,4,7,8题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1,2,4题属于水平一题目,7,8题属于水平二题目.(六)课后反思。
2019A新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 3
);
x-
1 2
y
2 3
)(-4
x
1 4
y
2 3
);
(7)
(2
x
1 2
+
3
y-
1 6
)(2
x
1 2
-
3
y
- 16
);
(8)
4
x
1 4
(-3
x
1 4
y-
1 3
)
(-6
x
- 12
y-
2 3
).
解:
(1)
13 7
a 3a4a12
=
a
13+
3 4
+172
=
a
5 3
.
(2)
23
a3a4
5
a6
=
a
32+
43-
3. 分数指数幂
我们将下面根式变形:
10
a>0 时, 5 a10 = 5 ( a2 )5 = a2 = a 5 .
12
a>0 时, 4 a12 = 4 ( a3 )4 = a3 = a 4 .
m
规定: a n = n am (a 0, m, nN *. 且n1).
a-
m n
=
1
m
(a 0,
m,
解:
(1)
原式
=
x3
y2(-
27
1 x3
y31)
=
-
1 27 y
.
(2) 原式 = 4(- 32)a2-(-1)b-1-(-1)= -6a3.
(3)
原式
2.1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1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知识解读】1.指数幂的有关概念:(1)正整数指数幂)(*∈⋅⋅⋅⋅=N n a a a a a n n个;(2)零指数幂)0(10≠=a a ;(3)负整数指数幂()1/0,n n a a a n N -*=≠∈;(4)正分数指数幂)/0,,,1m n a a m n N n *=>∈>;(5)负分数指数幂)//1/0,,,1m n m n a a a m n N n -*==>∈>;(6)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2.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0)rsr sa a a a +=>;(2) ()()(0)r s s r rs a a a a ==> ;(3)()(0,0)rr rab a b a b =>> 3.根式的内容(1)根式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 x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n n ,1,n a 叫做根式,n 叫做根指数,a 叫被开方数。
(2)根式的性质: ①当n 是奇数,则a a nn =;当n 是偶数,则⎩⎨⎧<-≥==00a aa a a a n n ;②na =;③负数没有偶次方根;④零的任何次方根都是零。
4y =a x (a >0,且a ≠1)的图象与性质(1)指数函数:①定义:函数)1,0(≠>=a a a y x且称指数函数,1)函数的定义域为R ;2)函数的值域为),0(+∞;3)当10<<a 时为减函数,当1>a 时为增函数。
②函数图像:1)指数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0,1),且图象都在第一、二象限;2)图象都以x 轴为渐近线(当10<<a 时,向右无限接近x 轴,当1>a 时,图象向左无限接近x 轴);3)对于相同的)1,0(≠>a a a 且,函数xx a y a y -==与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点总结
在 R 上是减函数
函数值的 变化情况
a 变化对
图象的影 响
y>1(x > 0), y=1(x=0), 0 < y<1(x < 0)
y> 1(x < 0), y=1(x=0), 0 < y< 1(x > 0)
在第一象限内, a 越大图象越高,越靠近 y 轴; 在第一象限内, a 越小图象越高,越靠近 y 轴; 在第二象限内, a 越大图象越低,越靠近 x 轴. 在第二象限内, a 越小图象越低,越靠近 x 轴.
y
f ( x) 中反解出 x
1
f ( y) ;
③将 x f 1( y ) 改写成 y f 1 ( x) ,并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
( 8)反函数的性质
①原函数 y
f (x) 与反函数 y
1
f (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y
x 对称.
②函数 y f ( x) 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其反函数 y f 1 (x ) 的值域、定义域. ③若 P(a,b) 在原函数 y f (x ) 的图象上,则 P' (b, a) 在反函数 y f 1(x ) 的图象上.
③根式的性质: (n a )n a ;当 n 为奇数时, n an
a ;当 n 为偶数时, n an | a |
a (a 0)
.
a (a 0)
(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
m
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a n n a m (a 0, m, n N , 且 n 1) . 0 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 0.②正数的负分数
设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a 0) 的两实根为 x1, x2 ,且 x1 x2 .令 f ( x) ax 2 bx c ,从以下四个方
面来分析此类问题:①开口方向: a ②对称轴位置: x
2.1 指数函数
2.1 指数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根式的概念①如果,,,1n x a a R x R n =∈∈>,且n N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当n 是奇数时,a 的n 当n 是偶数时,正数a 的正的n 示,负的n 次方根用符号0的n 次方根是0;负数a 没有n 次方根.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当n 为奇数时,a 为任意实数;当n 为偶数时,0a ≥.③根式的性质:n a =;当n 为奇数时,a =;当n 为偶数时,(0)|| (0)a a a a a ≥⎧==⎨-<⎩.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 na a m n N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1()0,,,m m nn aa m n N a -+==>∈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sr sa a aa r s R +⋅=>∈ ②()(0,,)r s rs a a a r s R =>∈③()(0,0,)r r rab a b a b r R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当堂训练[基础训练A组]一、选择题1.计算122[(]-的结果是().A. D.-2.对任意实数x,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A.211332()x x= B.211332()x x= C.311535()x x= D.131355()x x--= 3.化简(21)(21)2222k k k-+----+等于().A.22k- B.(21)2k-- C.(21)2k-+- D.24.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的个数是().①23xy=⋅②13xy+=③3xy=④3y x=A.0 B.1 C.2 D.35.方程135108x x x-⋅=的解集是().A.{}1,4 B.14⎧⎫⎨⎬⎩⎭C.11,4⎧⎫⎨⎬⎩⎭D144⎧⎫⎨⎬⎩⎭,6.函数()(0,1)xf x a a a=>≠且对任意正实数,x y都有().A.()()()f xy f x f y= B.()()()f xy f x f y=+C .()()()f x y f x f y +=D .()()()f x y f x f y +=+ 二、填空题1.化简:1114424111244()a b ba ab --=- . 2.计算:120.750311(0.064)(16()23---÷÷-= .3.若239x=,3x-= .4.985316,8,4,2,2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5.若函数()11x mf x a =+-是奇函数,则m 为 . 三、解答题1.化简下列各式: (1)11122()()x x x x x --++-;(2)222222223333x y x y xyxy--------+--+-;(3)3333441()()[(1)()]a a a a a a a a ----+-÷++-.2.计算下列各式:(1)1020.5231(2)2(2)(0.01)54--+⋅-;(2)20.520371037(2)0.1(2)392748π--++-+.3.已知2212213333334,3,3a b x a a b y b a b +==+=+,求2233()()x y x y ++-的值.4.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1)0.1()4-和 0.2-; (2)163()4和154()3-; (3)2(0.8)-和125()3- .5.家用电器(如冰箱等)使用的氟化物的释放破坏了大气上层的臭氧层,臭氧含量Q 呈指数函数型变化,满足关系式0.00250t Q Q e -=,其中0Q 是臭氧的初始量. (1)随时间的增加,臭氧的含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2)多少年以后将会有一半的臭氧消失?[基础训练B 组] 一、选择题1.设全集为R ,且22{|0},{|1010}x x A x B x -=≤==,则()R A B ð为( ). A .{2} B .{1}- C .{|2}x x ≤ D .∅2.函数y x =3与y x =--3的图像关于下列那种图形对称( ). A .x 轴 B .y 轴 C .直线y x = D .原点中心对称3.函数11x x e y e -=+的值域是( ).A .(1,1)-B .[1,1]-C .(0,1)D .(,)e e - 4.已知集合{}11M =-,,11242x N x x +⎧⎫=<<∈⎨⎬⎩⎭Z ,,则M N = ( ). A .{}11-,B .{}1-C .{}0D .{}10,1-,5.函数11()()3x f x -=在区间[2,1]--上的最大值是( )A .1B .3C .9D .276.设1x ,2x 是函数()(1)x f x a a =>定义域内的两个变量,且12x x <,设121()2m x x =+.那么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12|()()||()()|f m f x f x f m ->-B .12|()()||()()|f m f x f x f m -<-C .12|()()||()()|f m f x f x f m -=-D .212()()()f x f x f m > 二、填空题1.若集合{11|,|x A y y B x y -⎧⎫====⎨⎬⎩⎭,则集合A B = _________.2.方程33131=++-xx的解是_____________. 3.若1122a a-+=1114421124___________1111aaaa+++=+-++. 4.化简11410104848++的值等于__________. 5.若关于x 的方程12220x x a -++=有两个实数解,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6.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中任意的x 1,x 2(x 1≠x 2),有如下结论:①)()()(2121x f x f x x f ⋅=+; ②)()()(2121x f x f x x f +=⋅;③0)]()([)(2121<-⋅-x f x f x x ; ④2)()()2(2121x f x f x x f +<+ 当xx f -=2)(时,上述结论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写出全部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1.求函数11()()142xxy =-+在[]3,2x ∈-上的值域.2.求函数241(),[0,5)3x xy x -=∈的值域.3.解方程:(1)192327xx ---⋅= (2)649x x x +=.4.已知11()(),(0)212x f x x x =+≠-, (1)判断()f x 的奇偶性; (2)证明()0f x >.5.在工程技术中经常用到一类所谓的双曲函数,定义如下:双曲正弦,2x xe e shx --=;双曲余弦,2x x e e chx -+=;双曲正切,x xx xe e thx e e---=+,请证明: (1)()sh x y shxchy chxshy +=+;(2)()1thx thyth x y thxthy++=+.同步提升一、选择题(12*5分) 1.(369a )4(639a )4等于( )(A )a 16 (B )a 8(C )a 4(D )a 22.函数f (x )=(a 2-1)x在R 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2<a (C )a<2 (D )1<2<a3.下列函数式中,满足f(x+1)=21f(x)的是( ) (A)21(x+1) (B)x+41 (C)2x (D)2-x4.已知a>b,ab 0≠下列不等式(1)a 2>b 2,(2)2a>2b,(3)ba 11<,(4)a 31>b 31,(5)(31)a <(31)b 中恒成立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5.函数y=121-x 的值域是( ) (A )(-1,∞) (B )(-,∞0)⋃(0,+∞) (C )(-1,+∞) (D )(-∞,-1)⋃(0,+∞) 6.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R 的是( ) (A )y=5x-21 (B )y=(31)1-x(C )y=1)21(-x(D )y=x 21- 7.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21)32<(51)32<(21)31 (B )(21)31<(21)32<(51)32(C )(51)32<(21)31<(21)32 (D )(51)32<(21)32<(21)318.若函数y=3·2x-1的反函数的图像经过P 点,则P 点坐标是( )(A )(2,5) (B )(1,3) (C )(5,2) (D )(3,1)9.函数f(x)=3x +5,则f -1(x)的定义域是( ) (A )(0,+∞) (B )(5,+∞) (C )(6,+∞) (D )(-∞,+∞)10.已知函数f(x)=a x+k,它的图像经过点(1,7),又知其反函数的图像经过点(4,0),则函数f(x)的表达式是( )(A)f(x)=2x +5 (B)f(x)=5x +3 (C)f(x)=3x +4 (D)f(x)=4x+311.已知0<a<1,b<-1,则函数y=a x+b 的图像必定不经过(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2.一批设备价值a 万元,由于使用磨损,每年比上一年价值降低b%,则n 年后这批设备的价值为( )(A )na(1-b%) (B )a(1-nb%) (C )a(1-(b%)n ) (D )a(1-b%)n二、填空题(4*4分) 13.若a 23<a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4.2.2.1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函数y=10x-1的图象大致是 ( )
【解析】选C.函数y=10x-1的图象可以看作函数y=10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 长度得到的,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得出函数的大致图象是C选项.
2.函数f(x)=3-ax+1(a>0,且a≠1)的图象恒过定点
第1课时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导 思
1.怎样作出指数函数的图象?不同底数的 指数函数有何特征? 2.指数函数有哪些性质?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图象和性质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性质
0<a<1
a>1
R _(_0_,__+_∞__)_ 过定点_(_0_,__1_)_
在R上是减函数
【解题策略】
与指数函数相关的图象问题
(1)定点问题:令函数解析式中的指数为0,即可求出横坐标,再求纵坐标即可.
(2)平移问题:对于横坐标x满足“加左减右”.
(3)底数大小:对于y=
a1x
,y=
a
x 2
,y=
a
x 3
,y=
a
x 4
,如图,0<a4<a3<1<a2<a1.
【跟踪训练】(2020·榆林高一检测)函数y= xax(a>1)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类型一 与指数函数相关的定义域问题(数学抽象)
【题组训练】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3)y=
1 .(2)y=
2 . x2-x-6
2x1 8. .
(1) . x22x-8 3
【解析】(1)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x2-x-6≠0,解得x≠-2且x≠3,所以函数的 定义域为{x|x∈R,x≠-2且x≠3}. (2)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x2+2x-8≥0,解得x≤-4或x≥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x|x≤-4或x≥2}. (3)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2x-1-8≥0,即2x-1≥8,解得x≥4,所以函数的定义域 为[4,+∞).
第二章 2.1 2.1.2(一)指数函数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学习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2.掌握指数函数图象的性质.3.会应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知识点一指数函数思考细胞分裂时,第一次由1个分裂成2个,第2次由2个分裂成4个,第3次由4个分裂成8个,如此下去,如果第x次分裂得到y个细胞,那么细胞个数y与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这个函数式与y=x2有什么不同?梳理一般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 特别提醒:(1)规定y=a x中a>0,且a≠1的理由:①当a<0时,;②当a=0时,;③当a>0时,x可以取;④当a=1时,a x=1 (x∈R),无研究价值.因此规定y=a x中a>0,且a≠1.(2)要注意指数函数的解析式:①底数.②指数函数的自变量必须位于的位置上.③a x的系数必须为.④指数函数等号右边不能是多项式,如y=2x+1不是指数函数.知识点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指数函数y=a x(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1.y =x x (x >0)是指数函数.( × )2.y =a x +2(a >0且a ≠1)是指数函数.( × )3.因为a 0=1(a >0且a ≠1),所以y =a x 恒过点(0,1).( √ ) 4.y =a x (a >0且a ≠1)的最小值为0.( × )类型一 求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例1 已知指数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3,π),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跟踪训练1 已知指数函数y =(2b -3)a x 经过点(1,2),求a ,b 的值.类型二 求指数函数与其他函数复合所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命题角度1 f (a x )型例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y =3x 1+3x ;(2)y =4x -2x+1. 跟踪训练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y =1-⎝⎛⎭⎫12x;(2)y =a x -1a x +1(a >0,且a ≠1).命题角度2 a f (x )型 例3 求函数y =32x -1-19的定义域、值域.反思与感悟 y =a f (x )的定义域即 的定义域,求y =a f (x )的值域可先求 的值域,再利用y =a t 的单调性结合t =f (x )的范围求y =a t 的范围. 跟踪训练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11(1)0.3;x y -=(2)y =类型三 指数函数图象的应用 命题角度1 指数函数整体图象例4 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二次函数y =ax 2+bx +c 与函数y =⎝⎛⎭⎫b a x的图象可能是( )反思与感悟 函数y =a x 的图象主要取决于 .但前提是a >0且a ≠1. 跟踪训练4 已知函数f (x )=4+a x+1的图象经过定点P ,则点P 的坐标是( )A .(-1,5)B .(-1,4)C .(0,4)D .(4,0) 命题角度2 指数函数局部图象例5 若直线y =2a 与函数y =|2x -1|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反思与感悟 指数函数是一种基本函数,与其他函数一道可以衍生出很多函数,本例就体现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原料”作用.跟踪训练5 函数y =a |x |(a >1)的图象是( )1.下列各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 ) A .y =(-3)x B .y =-3x C .y =3x -1D .y =⎝⎛⎭⎫13x2.若函数y =(2a -1)x (x 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且a ≠1B .a ≥0且a ≠1C .a >12且a ≠1D .a ≥123.函数f (x )=a x-b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 ,b 均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1,b <0B .a >1,b >0C .0<a <1,b >0D .0<a <1,b <04.函数23x y -=的值域是________. 5.函数f (x )=1-2x +1x +3的定义域为________.1.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指数函数,关键是看解析式是否符合y =a x (a >0,且a ≠1)这一结构形式,即a x 的系数是1,指数是x 且系数为1.2.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性质分底数a >1,0<a <1两种情况,但不论哪种情况,指数函数都是单调的.3.由于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定义域为R ,即x ∈R ,所以函数y =a f (x )(a >0,且a ≠1)与函数f (x )的定义域相同.4.求函数y =a f (x )(a >0,且a ≠1)的值域的方法如下: (1)换元,令t =f (x ),并求出函数t =f (x )的定义域; (2)求t =f (x )的值域t ∈M ;(3)利用y =a t 的单调性求y =a t 在t ∈M 上的值域.一、选择题1.若函数f (x )=(a 2-3a +3)a x 是指数函数,则( ) A .a =1或a =2 B .a =1 C .a =2D .a >0且a ≠12.函数y =a x -a (a >0且a ≠1)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3.设指数函数f (x )=a x (a >0且a ≠1),则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f (x +y )=f (x )f (y ) B .f (x -y )=f (x )f (y )C .f (nx )=[f (x )]n (n ∈Q )D .[f (xy )]n =[f (x )]n [f (y )]n (n ∈N *)4.设f (x )=⎩⎪⎨⎪⎧x 2,x <0,2x ,x ≥0,若方程f (x )=a (a 为实常数)有2个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0,1]C .(1,+∞)D .[1,+∞)5.函数y =3x 与y =3-x 的图象关于下列哪条直线对称( ) A .x 轴 B .y 轴 C .直线y =xD .直线y =-x6.已知函数f (x )=(a 2-1)x ,若x >0时总有f (x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2 B .|a |<2 C .|a |>1D .|a |> 27.若函数f (x )=12x +1,则此函数在(-∞,+∞)上( )A .单调递减且无最小值B .单调递减且有最小值C .单调递增且无最大值D .单调递增且有最大值8.如图所示,面积为8的平行四边形OABC 的对角线AC ⊥CO ,AC 与BO 交于点E .若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的图象经过点E ,B ,则a 等于( )A. 2B.3 C .2 D .3 二、填空题9.函数y =32-2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10.已知5a =0.3,0.7b =0.8,则ab 与0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11.给出函数f (x )=⎩⎪⎨⎪⎧2x ,x ≥3,f (x +1),x <3,则f (x )的值域为________.三、解答题1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y =(2)y =5-x -1.13.已知x ∈[-3,2],求f (x )=14x -12x +1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四、探究与拓展14.若函数f (x )=a x +b -1(a >0,且a ≠1)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一定有(a -1) b ____0.(填“>”“<”“=”) 15.已知函数y =131-⎪⎭⎫ ⎝⎛x(1)画出函数的图象(简图); (2)由图象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3)由图象指出当x 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值,并求出最值.。
2.1指数函数
设x年后我国的GDP为2000年的y倍,那么
y (1 7.3%) 1.073 ( x N , x 20)
x x *
即从2000年起,x年后我国的GDP为2000年的1.073x倍。
想一想,正整数指数幂1.073x的含义是什么?它 具有哪些运算性质?
问题2 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 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 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 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 与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
5
的近似值 9.518269694 9.672669973
2
9.735171039 9.738305174 9.738461907 9.738508928 9.738516765 9.738517705 9.738517736 …
然后通过计算器完成下表:
5
的近似值 11.18033989 9.829635328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无理指数幂
课堂练习
1. 计算下列各式:
36 (1) ; 49
1 2 1 4 1 8
3 2
(2)2 3 1.5 12;
3 6
1 3 1 3 2 3
1 ( 3)a a a ; (4)2 x ( x 2 x ). 2
课本第54页练习第3题,解题过程可见参考书.
25=32,那么2是32的5次方根,记作 5 32 2 ; 35=243,那么3是243的5次方根,记作 5 243 3 ; 24=16,那么2是16的4次方根,记作 4 16 2 ;
4 4 3 =81,那么3是81的4次方根,记作
81 3 ;
(-2)5=-32,那么2是-32的5次方根,记作 5 32 2 ; (-2)2=16,那么2也是16的4次方根,记作 4 16 2 .源自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1)2.1 指数函数课件(2)
栏目导引
3.设23-2x>0.53x-4,则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解析: 23-2x>0.53x-4 ⇒23-2x>24-3x ⇒3-2x>4-3x ⇒x>1. 答案: {x|x>1}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4.函数 f(x)=ax(a>0,且 a≠1)在区间[1,2]上的 最大值比最小值大a2,求 a 的值. 解析: 当 a>1 时,f(x)=ax 为增函数,在 x∈ [1,2]上, f(x)最大=f(2)=a2,f(x)最小=f(1)=a, ∴a2-a=a2,即 a(2a-3)=0, ∴a=0(舍)或 a=32>1,∴a=32.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题后感悟] 如何判断形如y=af(x)(a>0且a≠1) 的函数的单调性?
方法一:利用单调性定义比较y1=af(x1)与y2= af(x2)时,多用作商后与1比较. 方法二:利用复合函数单调性:当a>1时,函 数y=a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相同;当 0<a<1时,函数y=a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 相反.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必修1 第二章 基精品本PPT初等函数(I)
栏目导引
[解题过程] (1)∵x-1≠0,∴x≠1, ∴函数 y=3x-1 1的定义域为{x|x≠1}, 又∵x-1 1≠0,∴y≠30=1. ∴函数的值域为{y|y>0 且 y≠1}, (2)函数的定义域为 R ∵x2-4x=(x-2)2-4≥-4, y=12x 在 R 上是减函数 ∴0<12x2-4x≤12-4=16. ∴函数的值域为(0,16].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
必修1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①我们已经知道了指数幂的运算关系为,422=、823=、4121222-==、aa-21a 2=为正整数)(等; ②根式:如果a x 2=,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例如±2就是4的平方根;如果3x =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例如2就是8的立方根; ③类似地,由于(±2)4=16,那么就把±2叫做16的四次方根;25=32,就把2叫做32的五次方根;④如果x n =a ,那么x 就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1,且n ∈N*(正整数); 当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为一个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为一个负数,此时a 的n 次方根用n a 表示,如2(325=(奇数)正数),2-(32-5=(奇数)负数);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2个,一正一负对称,而负数的无意义(因为没有一个数的偶次方结果还是负数);例如16的4次方根为±2164±=.(0的任何次方都是0)⑤式子n a 叫做根式,这里的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所以a a nn =)(,例如5522=)(,3-3-55=)( ⑥分数指数幂:如下例子2552510a a a ==)(、5335315a a a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在数学中推算出nmn ma a =(a>0,m ,n ∈N*,且n>1)此式为分子的指数幂关系。
所以如上面表示2133=。
❀❀❀❀❀❀❀❀❀❀❀❀❀❀❀❀❀❀❀❀❀❀❀❀❀❀❀❀❀The stupid speak of the past, the wise of the present, and fools of the future!!⑦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理解一下定理:⎪⎩⎪⎨⎧∈>>=∈>=∈>=⨯+),0,0()(3)),,0())(2(),,0()1(Q r b a b a ab Q s r a a a Q s r a a a a rr r rs s r s r s r (;(结合例题自己去验算)如:252212a aa a ==⨯+,352131021342342a a a a a a==⨯=)()(无理数指数幂的解法:一般的,无理数指数幂n a (a>0,a 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无理数指数幂。
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版教案:2.1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
4. (1)指数函数的定义
总结本节课解 2、抽签小组展 知 识 储 备
(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总
(3)应用: 比较大小
题方法及注意 示 讨 论 的 结 及 养 成 良 3
结
事项
果。
好的学习 分
提
3 、 提 出 的 问 习惯,加强 钟
升
题。a 1) x 是 1、 巡 视 学 生 1、 小 考 卷 上 检 查 学 生 6
2. 图象过定点_________
特
征 3. 自左向右图象逐渐
3. 自左向右图象逐渐________
________
4. y 2x 与y (1) x 的图象关于______轴对称 2
例: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1.7 2.5 , 1.73 (2) 0.80.1 , 0.80.2 (3)已知2a 2b ,比较a, b的大小
③y x
④y 2 3x
⑤y 3x1 ⑥y 3x 1 ⑦y 3x ⑧y 3x
小结:指数函数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 2.指数函数 f(x)的图像经过点(2,9),求解析式及 f(1) , f(-2)
习。
钟
1
解决预习案中学生存在 展示学生正确 学生评价、挑 解 决 学 生 8
2. 的问题
答案及错误答 错
自主学习 分
承
案
中遇到的 钟
接
困惑,加深
结
学生对知
果
识的印象
导学案
1、巡视学生的 1、 学 生 先 独 在 具 体 问
3.
2.1指数函数
定义 域 Leabharlann 域0<a<1R
(0,+∞) 性 (1)过定点(0,1),即x=0时,y=1 质 (2)在R上是增函数. (2)在R上是减函数
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例7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1.72.5,1.73; (2) 0.8-0.1,0.8-0.2; (3) 1.70.3,0.93.1.
4.
(3 ) 4 | 3 | 3; (a b) 2 (a b).
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探究:
5
a10 5 (a 2 ) 5 a 2 a (a 0), a12 4 (a 4 ) 3 a 3 a (a 0).
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a>1
图 象
O
0<a<1
y
y=ax (a>1)
y
y=ax (0<a<1)
1 1 x 1
O
1
x
定义域:R 函 数 值 域:(0,+∞) 性 过点(0,1),即当x=0时,y=1 质 在R上是增函数; 在R上是减函数.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必修1-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3 (8)3 ; 2. 3.
4
(10) 2 ; (a b) 2 (a b).
(3 ) ;
4
4.
解: 3 (8) 3 8; 1. 2.
( 10 ) 2 | 10 | 10;
4
3.
r r r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1指数(第1—2课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第二课时
提问: 1.习初中时的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
an a a a a, a0 1 (a 0) ,0 0无意义
an
1 an
(a 0)
a m a n a m n ; (a m )n a mn
(an )m a mn, (ab) n a nb n
什么叫实数?
有理数,无理数统称实数 . 2.观察以下式子,并总结出规律:
三.学法与教具 1 .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类比分析法及发现法 2.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平方根?什么是立方根?一个数的平方根有几个,立方根呢?
归纳: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若
x2 a ,则 x 叫做 a 的平方根 . 同理,若 x3 a ,则 x 叫做 a
的立方根 .
3、教材对反函数的学习要求仅限于初步知道概念, 目的在于强化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这两种函数模
型的学习,教学中不宜对其定义做更多的拓展
.
4. 教材对幂函数的内容做了削减, 仅限于学习五种学生易于掌握的幂函数, 并且安排的顺序向后调
整,教学中应防止增加这部分内容,以免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
5. 通过运用计算机绘制指数函数的动态图象
思考: a n n ( n a ) n 是否成立,举例说明 .
课堂练习: 1. 求出下列各式的值
(1) 7 ( 2)7
(2) 3 (3a 3)3 ( a 1)
4
(3) (3a
3)4
2.若 a2 2a 1 a 1,求 a的取值范围 .
3.计算 3 ( 8)3 4 (3 2)4 3 (2 3)3
三.归纳小结:
即: a n
1
m
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一课时作业及解析:第二章2-1指数函数
∴原式=--24x1-≤2x<3 -3<x<1 .
12.解
1
1
1
原式=
a3
2
a 8b
1
2
a3
2b3
1
1
×a3
4b3 2a3 a 3
a3
13.解 ∵x- xy-2y=0,x>0,y>0, ∴( x)2- xy-2( y)2=0, ∴( x+ y)( x-2 y)=0, 由 x>0,y>0 得 x+ y>0, ∴ x-2 y=0,∴x=4y, ∴y2+x-2 xxyy=8yy+-42yy=65.
6
1
-32>0, 33
<0,C
选项错.故选
D.]
6.B [①中,当 a<0 时,
a2
3 2
a2
1 2
3
=(-a)3=-a3,
∴①不正确;
②中,若 a=-2,n=3,
则3 -23=-2≠|-2|,∴②不正确;
x-2≥0, ③中,有3x-7≠0,
即 x≥2 且 x≠73,
故定义域为[2,73)∪(73,+∞),∴③不正确; ④中,∵100a=5,10b=2, ∴102a=5,10b=2,102a×10b=10,即 102a+b=10.
1 2
3
xy
1 2
·(xy)-1
12
= x3 ·y 3
1
x6
y
1 6
x
1 2
y
1 2
=x1 3·x1 31, =-1,x<0
x>0
.
(2)原式= 1 + 1 + 2+1-22 22
=2 2-3.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指数函数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新人教A版必修1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根据实际情况,将《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划分为三节课〔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这是第一节课“指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不仅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应重点研究.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教材在之前的学习中给出了两个实际例子(GDP的增长问题和碳14的衰减问题),已经让学生感受到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但这两个例子的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本节课先设计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超出想象的结果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设计思想1.函数及其图象在高中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既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象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持久的好奇心.我们知道,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以往的函数的学习大多只关注到图象的作用,这其实只是借助了图象的直观性,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函数,是片面的.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到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实践以下两点:(1)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并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3.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在理解指数函数概念、性质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类比,回顾归纳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学方法,加深对指数函数的认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对底数的分类,如何由图象、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约3分钟)师:如果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6粒米,4号同学准备8粒米,5号同学准备10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学生回答后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该准备102粒米,大约5克重.师:如果改成让1号同学准备2粒米,2号同学准备4粒米,3号同学准备8粒米,4号同学准备16粒米,5号同学准备32粒米,……,按这样的规律,51号同学该准备多少粒米?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很多或能算出具体数目.师:大家能否估计一下51号同学该准备的米有多重吗?教师公布事先估算的数据: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约重1.2亿吨.师:1.2亿吨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2007年9月13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2008年度我国大米产量预计为1.27亿吨.这就是说51号同学所需准备的大米相当于2007~2008年度我国全年的大米产量!设计意图用一个看似简单的实例,为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准备;同时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对比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在以上两个问题中,每位同学所需准备的米粒数用y表示,每位同学的座号数用x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分别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得出y=2x(x∈N*)和y=2x(x∈N*).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漏掉x的取值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具体问题中x的取值范围.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指数函数的定义师:其实,在本章开头的问题中,也有一个与y=2x类似的关系式y=1.073x(x∈N*,x≤20).(1)让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问题逐个给出,约3分钟):①y=2x(x∈N*)和y=1.073x(x∈N*,x≤20)这两个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②它们能否构成函数?③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函数?如果不是,你能否根据该函数的特征给它起个恰当的名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学生对比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发现y =2x ,y =1.073x 是一个新的函数模型,再让学生给这个新的函数命名,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函数中,底数是常数,指数是自变量.师:如果可以用字母a 代替其中的底数,那么上述两式就可以表示成y =a x 的形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指数函数.(2)让学生讨论并给出指数函数的定义(约6分钟).对于底数的分类,可将问题分解为:①若a <0,会有什么问题?(如a =-2,x =12,则在实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②若a =0,会有什么问题?(对于x ≤0,a x 都无意义)③若a =1又会怎么样?(1x 无论x 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研究的必要)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a >0且a ≠1.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①若学生从教科书中已经看到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要求a >0,且a ≠1;a =1为什么不行?②若学生只给出y =a x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一次函数(y =kx +b ,k ≠0)、反比例函数(y =k x ,k ≠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中的限制条件,思考指数函数中底数的限制条件.学情预设设计意图①对指数函数中底数限制条件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一个函数应注意它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②讨论出a >0,且a ≠1,也为下面研究性质时对底数的分类做准备.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明确了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否写出一两个指数函数?教师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解析式让学生判断,如y =2×3x ,y =32x ,y =-2x.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关注指数是否是变量,而不考虑其他的.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2.指数函数的性质(1)提出两个问题(约3分钟)①目前研究函数一般可以包括哪些方面?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研究指数函数时有明确的目标:函数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和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②研究函数(比如今天的指数函数)可以怎么研究?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研究? 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从具体的函数入手(即底数取一些数值);当然也可以用列表法研究函数,只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函数用列表法不易得出此函数的性质,可见具体问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才能事半功倍!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知道图象法不是研究函数的唯一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包括列表)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函数进行研究;②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有机渗透.(2)分组活动,合作学习(约8分钟)师:下面我们就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指数函数进行研究.①让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从解析式的角度入手(不画图)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电脑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从图象的角度入手研究指数函数;②每一大组再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建议4人一小组);③每组都将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或成果写出来以便交流.学情预设考虑到各组的水平可能有所不同,教师应巡视,对个别组可做适当的指导.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更可加深对所得到结论的理解.设计意图(3)交流、总结(约10~12分钟)师:下面我们开一个成果展示会!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关注各组的研究情况,此时可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并对比从两个角度入手研究的结果.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发现、得出的结论进行适当的点评或要求学生分析.这里除了研究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外,再引导学生注意是否还有其他性质?师:各组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外是否还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呢?〔〕如过定点(0,1),y =a x 与y =⎝ ⎛⎭⎪⎫1a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学情预设①首先选一个从解析式的角度研究的小组上台汇报;②对于从图象的角度研究的,可先选没对底数进行分类的小组上台汇报;③问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看法,上台补充,让学生对底数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思考哪个量决定着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什么为分界,教师可以马上通过电脑操作看函数图象的变化.设计意图①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知道研究一个具体的函数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从图象角度研究只是能直观的看出函数的一些性质,而具体的性质还是要通过对解析式的论证;特别是定义域、值域更是可以直接从解析式中得到的.②让学生上台汇报研究成果,使学生有种成就感,同时还可训练其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其数学素养;③对指数函数的底数进行分类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分类问题,使该难点的突破显得自然.师:从图象入手我们很容易看出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过定点(0,1),但定义域、值域却不可确定;从解析式(结合列表)可以很容易得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但对底数的分类却很难想到.教师通过几何画板中改变参数a的值,追踪y=a x的图象,在变化过程中,让全体学生进一步观察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师生共同总结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师可以边总结边板书.0<a<1a>1(0,+∞)过定点(0,1)1.例:已知指数函数f(x)=a x(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3,π),求f(0),f(1),f(-3)的值.解:因为f(x)=a x的图象经过点(3,π),所以f(3)=π,即a 3=π.解得13πa =,于是f (x )=3πx . 所以f (0)=1,f (1)=3π,f (-3)=1π.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师:根据本题,你能说出确定一个指数函数需要什么条件吗?师:从方程思想来看,求指数函数就是确定底数,因此只要一个条件,即布列一个方程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底数是确定指数函数的要素,同时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2.练习:(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 =3x 和y =⎝ ⎛⎭⎪⎫13x 的大致图象,并说出这两个函数的性质;(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y =112xy ⎛⎫= ⎪⎝⎭. 3.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指数函数有什么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把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一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对函数研究的学习,即怎么研究一个函数.设计意图①让学生再一次复习对函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②总结本节课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③强调各种研究数学的方法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作用,才能融会贯通.4.作业:课本习题2.1A 组 5.教学反思1.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常见的函数研究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不仅仅是通过对比总结得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对函数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教师可以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2.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可以很容易的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使用几何画板可以动态地演示出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底数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3.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会利用性质来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图象间的平移,去探索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求未知字母的取值范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教学过程第2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作者:王建波导入新课思路1.复习导入:我们前一节课学习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如何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这就是本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课题.思路2.我们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时,利用了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并且是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得出,在理论上,我们能否严格的证明(特别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以便于我们在解题时应用这些性质,本堂课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1).应用示例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的两个值的大小:(1)1.72.5与1.73;(2)0.8-0.1与0.8-0.2;(3)1.70.3与0.93.1.活动:学生自己思考或讨论,回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结合题目实际,选择合理的方法,再写出答案(最好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写得正确的答案).比较数的大小,一是作差,看两个数差的符号,若为正,则前面的数大;图1二是作商,但必须是同号数,看商与1的大小,再决定两个数的大小;三是计算出每个数的值,再比较大小;四是利用图象;五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其他学生的解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评价.解法一: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如第(1)小题,用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y=1.7x的图象,如图1.在图象上找出横坐标分别为2.5,3的点,显然,图象上横坐标为3的点在横坐标为2.5的点的上方,所以1.72.5<1.73,同理0.8-0.1<0.8-0.2,1.70.3>0.93.1.解法二:用计算器直接计算:1.72.5≈3.77,1.73≈4.91,所以1.72.5<1.73.同理0.8-0.1<0.8-0.2,1.70.3>0.93.1.解法三:利用函数单调性,(1)1.72.5与1.73的底数是1.7,它们可以看成函数y=1.7x,当x=2.5和3时的函数值;因为1.7>1,所以函数y=1.7x在R上是增函数,而2.5<3,所以1.72.5<1.73;(2)0.8-0.1与0.8-0.2的底数是0.8,它们可以看成函数y=0.8x,当x=-0.1和-0.2时的函数值;因为0<0.8<1,所以函数y=0.8x在R上是减函数,而-0.1>-0.2,所以0.8-0.1<0.8-0.2;(3)因为1.70.3>1.70=1,0.93.1<0.90=1,所以1.70.3>0.93.1.点评:在第(3)小题中,可以用解法一、解法二解决,但解法三不适合.由于1.70.3与0.93.1不能直接看成某个函数的两个值,因此,在这两个数值间找到1,把这两数值分别与1比较大小,进而比较1.70.3与0.93.1的大小,这里的1是中间值.思考在上面的解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实用?活动:学生对上面的三种解法作比较,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采取多种解法,在多种解法中选择最优解法,这要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来实现.例活动:教师点拨提示定义法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要按规定的格式书写.证法一:设x 1,x 2∈R ,且x 1<x 2,则y 2-y 1=21121(1)x x x x a a a a x -=--.因为a >1,x 2-x 1>0,所以21>1x x a-,即21x x a --1>0. 又因为1x a >0,所以y 2-y 1>0,即y 1<y 2.所以当a >1时,y =a x,x ∈R 是增函数.同理可证,当0<a <1时,y =a x 是减函数. 证法二:设x 1,x 2∈R ,且x 1<x 2,则y 2与y 1都大于0,则y 2y 1=2211x x x x a a a -=. 因为a >1,x 2-x 1>0,所以21>1x x a->1,即y 2y 1>1,y 1<y 2. 所以当a >1时,y =a x ,x ∈R 是增函数.同理可证,当0<a <1时,y =a x是减函数.例1%,那么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多少(精确到亿)?活动:师生共同讨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建立目标函数,常采用特殊到一般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题目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以先考虑一年一年增长的情况,再从中发现规律,最后解决问题:1999年底 人口约为13亿;经过1年 人口约为13(1+1%)亿;经过2年 人口约为13(1+1%)(1+1%)=13(1+1%)2亿;经过3年 人口约为13(1+1%)2(1+1%)=13(1+1%)3亿;……经过x 年 人口约为13(1+1%)x亿;经过20年 人口约为13(1+1%)20亿.解:设今后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经过x 年后,我国人口数为y 亿,则 y =13(1+1%)x ,当x =20时,y =13(1+1%)20≈16(亿).答:经过20年后,我国人口数最多为16亿.点评:类似此题,设原值为N ,平均增长率为p ,则对于经过时间x 后总量y =N (1+p )x (x ∈N ),像y =N (1+p )x 等形如y =ka x (k ∈R ,且k ≠0;a >0,且a ≠1)的函数称为指数型函数.知能训练1.函数y =a |x |(a >1)的图象是( )图2解析:当x ≥0时,y =a |x |=a x 的图象过(0,1)点,在第一象限,图象下凸,是增函数. 答案:B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221333111252⎛⎫⎛⎫⎛⎫<< ⎪ ⎪ ⎪⎝⎭⎝⎭⎝⎭B .122333111225⎛⎫⎛⎫⎛⎫<< ⎪ ⎪ ⎪⎝⎭⎝⎭⎝⎭C .212333111522⎛⎫⎛⎫⎛⎫<< ⎪ ⎪ ⎪⎝⎭⎝⎭⎝⎭D .221333111522⎛⎫⎛⎫⎛⎫<<⎪ ⎪ ⎪⎝⎭⎝⎭⎝⎭答案:D3.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1),那么f (2x)的定义域是( )A .(0,1)B .⎝ ⎛⎭⎪⎫12,1 C .(-∞,0) D .(0,+∞) 解析:由题意得0<2x <1,即0<2x <20,所以x <0,即x ∈(-∞,0). 答案:C4.若集合A ={y |y =2x,x ∈R },B ={y |y =x 2,x ∈R },则( ) A .AB B .AB C .A =B D .A ∩B =∅解析:A ={y |y >0},B ={y |y ≥0},所以A B .答案:A5.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中的任意的x 1、x 2(x 1≠x 2),有如下的结论: ①f (x 1+x 2)=f (x 1)·f (x 2);②f (x 1·x 2)=f (x 1)+f (x 2); ③f (x 1)-f (x 2)x 1-x 2>0;④f ⎝ ⎛⎭⎪⎫x 1+x 22<f (x 1)+f (x 2)2.当f (x )=10x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10x,且x 1≠x 2,所以f (x 1+x 2)=1212101010x x xx +=⋅=f (x 1)·f (x 2),所以①正确;因为f (x 1·x 2)=1212101010x x xx ⋅≠+=f (x 1)+f (x 2),②不正确;因为f (x )=10x是增函数,所以f (x 1)-f (x 2)与x 1-x 2同号, 所以f (x 1)-f (x 2)x 1-x 2>0,所以③正确.因为函数f (x )=10x图象如图3所示是上凹下凸的,可解得④正确.图3答案:①③④另解:④.∵10x 1>0,10x 2>0,x 1≠x 2,∴1210102xx +>1210102xx +>即121221010102x x x x ++>.∴f (x 1)+f (x 2)2>f ⎝⎛⎭⎪⎫x 1+x 22.拓展提升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 (1)①y =3x,②y =3x +1,③y =3x -1;(2)①y =⎝ ⎛⎭⎪⎫12x ,②y =⎝ ⎛⎭⎪⎫12x -1,③y =⎝ ⎛⎭⎪⎫12x +1.活动:学生动手画函数图象,教师点拨,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回忆函数作图的方法与步骤,按规定作出图象,特别是关键点.解:如图4及图5.观察图4可以看出,y =3x,y =3x +1,y =3x -1的图象间有如下关系:y =3x +1的图象由y =3x 的图象左移1个单位得到; y =3x -1的图象由y =3x 的图象右移1个单位得到; y =3x -1的图象由y =3x +1的图象向右移动2个单位得到.观察图5可以看出,y =⎝ ⎛⎭⎪⎫12x ,y =⎝ ⎛⎭⎪⎫12x -1,y =⎝ ⎛⎭⎪⎫12x +1的图象间有如下关系:y =⎝ ⎛⎭⎪⎫12x +1的图象由y =⎝ ⎛⎭⎪⎫12x 的图象左移1个单位得到;y =⎝ ⎛⎭⎪⎫12x -1的图象由y =⎝ ⎛⎭⎪⎫12x 的图象右移1个单位得到; y =⎝ ⎛⎭⎪⎫12x -1的图象由y =⎝ ⎛⎭⎪⎫12x +1的图象向右移动2个单位得到. 你能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吗?同学们留作思考.课堂小结思考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写在笔记本上.活动: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看是否与多媒体显示的内容一致.本节课,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加深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与方法.作业课本习题2.1 B组1,3,4.设计感想本节课主要是复习巩固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涉及的内容较多,要首先组织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性质,为此,必须利用函数图象,数形结合,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借助形的直观性解决问题,本节课要训练学生能够恰当地构造函数,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有时要分a>1,0<a<1,这是分类讨论的思想,因此加大了习题和练习的量,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快速度,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第3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作者:刘玉亭导入新课思路1.我们在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时,利用了指数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并且是用类比和归纳的方法得出,在上节课的探究中我们知道,函数①y=3x,②y=3x+1,③y=3x-1的图象之间的关系,由其中的一个可得到另外两个的图象,那么,对y=a x与y=a x+m(a>0,m∈R)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理论上,含有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是否具有奇偶性呢?这是我们本堂课研究的内容.教师点出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思路2.我们在第一章中,已学习了函数的性质,特别是单调性和奇偶性是某些函数的重要特点,我们刚刚学习的指数函数,严格地证明了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便于我们在解题时应用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遇到的不单单是指数函数,还有其他形式的函数,有的是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我们需要研究它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2).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指数函数有哪些性质?(2)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有哪些?(3)对复合函数,如何证明函数的单调性?(4)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哪些方法?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积极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生有困惑时加以解释,可用多媒体显示辅助内容.讨论结果:(1)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般地,指数函数y=a x在底数a>1及0<a<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图象分布在一、二象限,与轴相交,落在x轴的上方都过点(0,1)第一象限的点的纵坐标都大于1第二象限的点的纵坐标都大于第一象限的点的纵坐标都大于0且小于1;第二象限的点①取值.即设x1,x2是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值且x1<x2.②作差变形.即求f(x2)-f(x1),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向有利于判断差的符号的方向变形.③定号.根据给定的区间和x2-x1的符号确定f(x2)-f(x1)的符号,当符号不确定时,可以进行分类讨论.④判断.根据单调性定义作出结论.(3)对于复合函数y=f(g(x))可以总结为:当函数f(x)和g(x)的单调性相同时,复合函数y=f(g(x))是增函数;当函数f(x)和g(x)的单调性相异即不同时,复合函数y=f(g(x))是减函数;又简称为口诀“同增异减”.(4)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一是利用定义法,即首先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再次是考查式子f(x)与f(-x)的关系,最后确定函数的奇偶性;二是作出函数图象或从已知图象观察,若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则函数具有奇偶性.应用示例例 1 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与指数函数y=2x的图象的关系.(1)y=2x+1与y=2x+2;(2)y=2x-1与y=2x-2.活动:教师适当时候点拨,学生回想作图的方法和步骤,特别是指数函数图象的作法,学生回答并到黑板上作图,教师指点学生,列出对应值表,抓住关键点,特别是(0,1)点,或用计算机作图.解:(1)列出函数数据表作出图象如图6.图6比较可知函数y=2x+1、y=2x+2与y=2x的图象的关系为:将指数函数y=2x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2x+1的图象;将指数函数y=2x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2x+2的图象.(2)列出函数数据表作出图象如图7.图7比较可知函数y =2x -1、y =2x -2与y =2x的图象的关系为:将指数函数y =2x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x -1的图象;将指数函数y =2x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x -2的图象.点评:类似地,我们得到y =a x与y =ax +m(a >0,a ≠1,m ∈R )之间的关系:y =a x +m (a >0,m ∈R )的图象可以由y =a x 的图象变化而来.当m >0时,y =a x的图象向左移动m 个单位得到y =ax +m的图象; 当m <0时,y =a x 的图象向右移动|m |个单位得到y =a x +m的图象.上述规律也简称为“左加右减”.例2 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2x +1+a 是奇函数.(1)求a ,b 的值;(2)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f (t 2-2t )+f (2t 2-k )<0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 活动:学生审题,考虑解题思路.求值一般是构建方程,求取值范围一般要转化为不等式,如果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1)从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奇函数的性质,由于定义域为R ,所以f (0)=0,f (-1)=-f (1),(2)在(1)的基础上求出f (x ),转化为关于k 的不等式,利用恒成立问题再转化.(1)解:因为f (x )是奇函数,所以f (0)=0,即b -1a +2=0⇒b =1.所以f (x )=1-2xa +2x +1;。
高中数学 2.1.2.1指数函数的定义与简单性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
1
32
[走出误区] 易错点⊳忽略分类讨论致求指数型函数值域出错 [典例] [2013·赤壁高一检测]若函数f(x)=ax-1(a>0且a≠1)的定义域和值域都是[0,2],求实数a的值.
a0-1=0, [错解档案] 由题意可知a2-1=2, 解得a= 3.
[误区警示] 虽然结果正确,但解题过程缺少步骤,没有分类讨论的意识.实际上在不知底数a的取 值的情况下,要对a的取值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
由指数函数的性质知,y=(13) x-2≤(13)0=1, 且y>0,故此函数的值域为(0,1].
1
31
[规律小结] 1.指数函数的定义 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因为a>0,x是任意一个实数时,ax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且ax>0,所 以函数的值域是(0,+∞).
1.底数a与1的大小关系决定了指数函数图象的“升降”;当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上升”;当 0<a<1时,指数函数的图象“下降”.
2.底数的大小决定了图象相对位置的高低:不论是a>1,还是0<a<1,在第一象限内底数越大,函数 图象越靠近y轴.
当a>b>1时, (1)若x>0,则ax>bx>1; (2)若x<0,则1>bx>ax>0. 当1>a>b>0时, (1)若x>0,则1>ax>bx>0; (2)若x<0,则bx>ax>1.
1
16
【跟踪训练1】 函数f(x)=(a2-3a+3)ax是指数函数,则有( )
A.a=1或a=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1.7 2.5 <
1.7
2.5
3
解: ∵函数 y 1.7 x在R上是增函数, 而指数2.5<3. ∴
1.7 < 1.7
3
5 4.5
4
3.5
fx = 1.7x
2.5 2 1.5 1
3
0.5
-2
-1
1
2
3
4
5
6
-0.5
例3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0.1 0.2 ( 2) 0.8 < 0.8
C. y 2
x
)
D. y 3 2
x
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3 0.8 与 3 0.7 ; ( 2 ) 0.75 -0.1 与 0.75 0.1
点滴收获: 1.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 指数函数的定义 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2.如何记忆函数的性质?
数形结合的方法记忆
y
y 2x
0.4
0.2
0.2
-2
-1.5
-1
-0.5 -0.2
0.5
1
1.5
2
2.5
-0.5 -0.2
0.5
1
1.5
2
2.5
3
3.5
4
-0.4
-0.4
比较两个指数幂大小的方法:
1.同底:构造1个指数函数,借助单调性
2.不同底:借助中间值1
练习2
1.下列函数中一定是指数函数的是( A. y 2 x 1 B. y x 3
x
2
x
…
…
1 8
1 4
1 2
1 1
2
1 2
4
1 4
8
1 8
…
1 x ( ) 2
…
8
4
2
1 y ( )x 2
y 2x
探求图象
y 2x
1 x y ( ) 2
1 y 5
x
y
y 5
x
y 3x
1 x y ( ) 3
1
0
1
x
探求图象
1 y 3
2
3.记住两个基本图形:
1 x y( ) 2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1
2
-2
-1
o1
x
课后作业
习题2.1 A组 (写在练习本上)
引例2:《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请你写出截取x次后,木 棰剩余量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截取 次数 1次 2次 3次 4次 x次
1 x * y ( ) , xN 2
木棰 剩余
1 2
1 2
2
1 2
3
1 2
四. 典例分析、巩固训练
x f ( x ) a (a 0且a 1) 例1、已知指数函数 的图像经过
点(3,π)求 f(0), f(1), f(-3)的值。
解:因为 f ( x) a x 的图像过点 (3, ), 所以
f (3) ,
即 a , 解得 a , 于是
解: ∵函数 y 0.8 x在R上是减函数, 而-0.1>-0.2
0.1 0.2 0 . 8 0 . 8 ∴
1.8
fx = 0.8x
1.6
1.4
1.2
1
0.8
0.6
0.4
0.2
-1.5
-1
-0.5
0.5
1
例3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3)1.7 0.3
0.9
3.1
解: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得:
x
y
y 0.2 x
y 5x
y 3x
y 2x
1 y 2
x
1
0
1
x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y=ax(a>1)
图
象
y
y=ax (0<a<1)
y
(0,1)
y=ax
(0,1)
o x (1)定义域: R (2)值域:(0,+∞)
o
x
性 (3)图象过定点:(0,1) ,即x=0 时,y=1.
4
1 2
x
两个关系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y2
x x
它们都是函数
1 y 2
a
x
x
形如 y a 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 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形成概念
一般地:形如y = ax(a>0且a≠1) 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R
观察指数函数的特点:
y 1 a
系数为1
x
指数只有x
底数为正数且不为1
练习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是指数函数?
(1) y x
3 x
(2) y 3 (4) y 3
x
(3) y (3)
x
1 x ( ) 3
1 x y ( ) x R 的图象. 用描点法来作出函数 y 2 和 2 … … -3 -2 -1 x 0 1 2 3
3
1 3
f ( x) .
所以,f (0) 1, f (1) , f (3) .
0 3 1 1 3
x 3
1
例 2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y 3
x2
1 x ; (2) y ( ) 2
1
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x 2 0 ,解得 x 2 , 原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2} . (2)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x 0 , 原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0} .
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
引例1: 给我一张纸,我就可以使它的厚度超过珠穆朗 玛峰! 若纸的厚度为1mm,对折x次后厚度y为多少?
折纸次数
1次 2次 3次
纸张厚(mm)
2 2
1
42 3 8 2
2
……
x次
……
y2
x
一张1毫米的纸,对折23次后可以达到 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的高度。 这个答案违变了实验事实,有人做过 实验,纸折到7次以上就很难再折动了,与 纸张大小无关。
在R上是减函数 (4)在R上是增函数 (5)非奇非偶函数 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6)函数y=ax与y=( 1 ) a (7)当x>0时,y>1. 当x<0时,0<y<1. 当x>0时,0<y<1, 当x<0时,y>1.
质
三. 深化理解
左右无限上冲天,
永与横轴不沾边.
大一增,小一减,
图象恒过(0,1)点.
1.70.3 1.70 1, 0.93.1 0.90 1
从而有
3.2
3.2
1.7
0.3
0.9
3.1
3
3
2.8
2.8
2.6
2.6
2.4
2.4
2.2
2.2
2
2
1.8
fx = 1.7x
1.8
fx = 0.9x
1.6
1.6
1.4
1.4
1.2
1.2
1
1
0.8
0.8
0.6
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