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表面质量
铜压铸件技术标准
铜压铸件技术标准
铜压铸件的技术标准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尺寸公差、表面质量、内部质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铜压铸件技术标准:
1.尺寸公差:铸件的尺寸公差应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如GB 6414等。
公差的具体要求取决于铸件的
应用场合和精度要求。
2.表面质量:铸件的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此外,铸
件表面粗糙度也应符合相关标准,如GB6060.1。
3.内部质量:铸件的内部质量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虽然内部缺陷不一定导致铸件报废,但它们可
能会对铸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铸件进行必要的无损检测,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确保其内部质量符合要求。
4.机械加工余量:如果铸件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应在图样上注明加工余量,或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这有助于确保加工后的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5.其他要求: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和需求,可能还需要对铸件的其他方面提出要求,如铸件的重量、
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只是一些常见的要求,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铜压铸件时,建议与专业的铸造厂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以确保铸件符合实际需求和应用要求。
压铸件品质检验规范
压铸件质检规范1、目的明确压铸件品质验收规范,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规范能达到一致性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配套的锌合金压铸件的外观检验,包括毛坯、成品)完成铸造后机械加工的产品)。
3、技术要求3.1压铸件质量要求3.1.1压铸件应符合零件图样的规定。
3.1.2表面质量3.1.2.1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T6060.1的规定。
3.1.2.2压铸件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疏松、气泡和任何穿透性缺陷。
3.1.2.3压铸件表面允许有擦伤、凹陷、缺肉和网状毛刺等缺陷。
但缺陷必须符合表1规定。
表1压铸件表面质量要求缺陷名称缺陷范围数值备注擦伤深度(mm)≤0.10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5凹陷凹入深度(mm)≤0.30缺肉深度(mm)≤0.50长度不大于(mm)2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2离压铸件边缘距离(mm)≥4间距(mm)≥10网状毛刺高度(mm)≤0.23.1.2.4压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干净。
但允许留有痕迹。
3.1.2.5若图样无特别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位置等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3.1.2.6压铸件需要特殊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须在图样上注明。
3.1.3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加工后的表面质量3.1.3.1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局部铸态表皮存在。
3.1.3.2不允许有超过表2规定的孔穴存在。
表2压铸件机加工平面允许的孔穴项目最大直径(mm)最大深度(mm)最多个数/cm2边缘间最小距离(mm)孔穴0.50.2243.1.4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表面质量3.1.4.1压铸件机械加工螺纹的头两扣不允许有任何缺陷,其余部分螺纹不允许有表3所规定的孔穴缺陷。
表3机械加工螺纹规定的孔穴缺陷范围螺距(mm)平均直径(mm)≤螺纹工作长度内个数≤深度(mm)≤两孔的边距(mm)≥≤0.751122>0.75 1.54 1.553.1.4.2压铸件不铸底孔加工后的螺纹表面质量见表4的规定。
压铸件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手册 (完整版)
产生原因分析判断及解决办法1、金属液浇注温度低或模具温度低;2、合金成分不符合标准,流动性差;3、金属液分股填充,熔合不良;4、浇口不合理,流程太长;5、填充速度低或排气不良;6、压射比压偏低。
1、产品发黑,伴有流痕。
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2、改变合金成分,提高流动性;3、烫模件看铝液流向,金属液碰撞产生冷隔出现一般为涡旋状,伴有流痕。
改进浇注系统,改善内浇口的填充方向。
另外可在铸件边缘开设集渣包以改善填充条件;4、伴有远端压不实。
更改浇口位置和截面积,改善排溢条件,增大溢流量;5、产品发暗,经常伴有表面气泡。
提高压射速度,6、铸件整体压不实。
提高比压(尽量不采用)。
缺陷1 ---- 冷隔缺陷现象:温度较低的金属流互相对接但未熔合而出现的缝隙,呈不规则的线形,有穿透的和不穿透的两种,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发展的趋势。
其他名称:冷接(对接)缺陷2 ---- 擦伤其他名称:拉伤、拉痕、粘模伤痕缺陷现象:顺着脱模方向,由于金属粘附,模具制造斜度太小而造成铸件表面的拉伤痕迹,严重时成为拉伤面甚至产生裂纹。
产生原因 分析判断及解决办法 1、型芯、型壁的铸造斜度太小或出现倒斜度; 2、型芯、型壁有压痕; 3、合金粘附模具;4、铸件顶出偏斜,或型芯轴线偏斜;5、型壁表面粗糙;6、涂料常喷涂不到;7、铝合金中含铁量低于0.6%; 8、合金浇注温度高或模具温度太高;9、浇注系统不正确, 直接冲击型壁或型芯 ; 10、填充速度太高;11、型腔表面未氮化。
1、产品一般拉出亮痕,不起毛。
修正模具,保证制造斜度; 2、产生拉毛甚至拉裂。
打光压痕、更换型芯或焊补型壁; 3、拉伤起毛。
抛光模具; 4、单边大面积拉伤,顶出时有异声修正模具结构; 5、拉伤为细条状,多条。
打磨抛光表面; 6、模具表面过热,均匀粘铝。
涂料用量薄而均匀,不能漏喷涂料; 7、型腔表面粘附铝合金。
适当增加含铁量至0.6~0.8%;8、型腔表面粘附铝合金,尤其是内浇口附近。
压铸件及表面处理零件外观检验标准
外观检验标准WI/DQ JS -07 A01.目的:规范统一压铸件及表面处理零件外观标准。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生产的所有压铸件、表面处理零件产品,客户特别规定的除外。
3.权责:本标准由技术部编制,运用于判定产品外观缺陷及接收标准。
4.定义4.1压铸件、表面处理等级一级:产品外露表面即装饰表面,表面处理为抛光+电镀零件。
如执手、面板产品等。
二级:安装前可见的表面,壳体内表面等。
三级:结构件,非外露表面或零件。
4.2压铸件表面缺陷描述流痕:在表面出现波浪或条纹,原因为流入模具内的熔汤熔融状态不充分。
充填不良:由于模具充填不充分而导致零件部分缺省。
裂缝:由于外力产生微小的裂纹。
原因为铸件凝固收缩,或脱模时包紧力过大。
缩限:材料有像火山口一样的凹陷。
原因为铸件在肉厚处的收缩。
起泡:铸件表面的气孔,有像水泡或肿块凸起,为铸件开模或热处理时表面气体膨胀。
积炭:熔汤熔着模具表面,使得铸件表面产生缺肉或粗糙的现象。
模裂纹:模具表面有热裂纹的伤痕时使得铸件表面产生同样形状的伤痕。
冲蚀:熔汤高温高速冲蚀模具,使得铸件产生与模具相同的伤痕。
脱皮:铸件表面部分剥离的现象,最易发生在表面光滑的铸件上。
针孔:氢气导致针状细小的砂孔,因除气不彻底产生的内部缺陷。
擦伤:由于磨损使表面不理想,有比较长的痕迹。
缩孔:因熔汤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内部砂孔。
气孔:因卷入气体或空气导致铸件内部存在的砂孔。
玷污:其它材料或其它材料的加入使表面变色,如机器润滑油,离型剂等。
隔层:铸件层剥皮。
变形:产品收缩应力或顶出变形。
凹陷: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结合度和收缩率不同,引起表面凹陷。
拉伤:铸件表面的磨损或磨擦使得表面不理想。
腐蚀:在材质表面有不连续的痕迹,由氧化引起。
凹痕:由于挤压或撞击而产生的凹坑。
毛刺:在孔或边有粗糙和锋利的棱角(相对于材料的厚度和凸起的高度)。
冷隔:在两处或更多的材料融合点有线条(并且终止了结合或流动)分模线:在模具的两块或镶块之间有一条明显的线,例如:如果模具安装不当,在模具的主要部分能明显的看到明显的看到微小的凸起的线条。
压铸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
1.压铸生产的质量控制1.压铸生产的质量控制1.1环境铸造生产中涉及的主要工作场地、空间和厂房凡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均属环境控制范围。
不同工艺方法或不同铸件材料之间凡不能交叉生产的工作场地应分开或隔离.如压力铸造和熔模铸造、砂型铸造、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铝合金和镁合金、真空和非真空熔化浇铸之间的工作场地等.铸造厂房和工作场地的温度,一般不低于10℃。
新设计的铸造厂房应符合TJ16的TJ36规定。
工作间或厂房内的光照度应不低于75LX。
工作间或厂房内的噪声应符合GBJ87规定。
熔化和浇铸场地,地面不允许有积水。
厂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有污染的操作区,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压铸生产中释放的有害物质见表9—1其有害物质的毒理特性及极聚允许浓度见表9—2。
1.2设备、仪表和工装ﻫ铸造过程中直接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设备、仪表和工装应进行质量控制。
应控设备、仪表和工装的目录由技术部门会同使用部门提出,并规定检定项目和周期。
其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的质量控制,工厂应规定通用量具、衡器具的使用管理控制,工厂应有计量管理规范。
设备、仪表和工装应有检定合格证,合格证应注明检定日期、有效期和责任者。
不合格者应停用或作待修等标记。
生产现场不准使用未经检定合格或超过检定有效周期的器具、设备、仪表和工装。
精密、关键和贵重的仪表、设备和模具,应建立使用登记和履历本。
铸造机械设备每年应进行一次技术指标检查,技术指标应不低于工艺要求。
熔炼浇注设备每年应进行一次技术指标检查,如设备的熔化功率和熔化速度.铸造用加热炉的类别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铸件热处理加热炉,按铸件材料相应的热处理技术标准规定控制。
用于重要的测温与控温的仪表最好配有温度显示自动记录装置。
安全自动报警装置。
复验报告应存档备查,材料发往生产车间时,应附有质量证明及复验报告。
使用单位对主要材应分类存放,妥善保管,防止混批混料、锈蚀和污染。
浇冒口和废铸件等回炉料应及时处理,分类存放,放置标志,严防混料。
压铸件铸造缺陷不良改善对策
压铸件铸造缺陷不良改善对策缺陷名称特征产生原因防止方法拉伤沿开模方向铸件表面呈现条状的拉伤痕迹,有一定深度,严重时为一面状伤痕。
另一种是金属液与模具产生焊合、粘附而拉伤,以致铸件表面多肉或缺肉。
1、型腔表面有损伤、出模方向斜度太小或倒斜 23、顶出时偏斜4、浇注温度过高或过低,模温过高导致合金液产生粘附5、脱模剂使用效果不好6、铝合金成分含铁量低于0.6%7、冷却时间过长或过短1、修理模具表面损伤处,修正斜度,600细油石顺磨提高光洁度2、调整或更换顶杆,使顶出力平衡3、更换离型剂4、调整合金含铁量5、控制合适的浇注温度,控制模具温度6、修改内浇口,避免直冲型芯型壁或对型芯表面进行特殊处理气泡铸件表面有米粒大小的隆起表皮下形成的空洞 1、合金液在压室充满度过低,易产生卷气,压射速度过高2、模具排气不良3、溶液未除气,熔炼温度过高4、模温过高,金属凝固时间不够,强度不够,而过早开模顶出铸件,受压气体膨胀起来5、脱模剂太多6、内浇口开设不良,充填方向不顺 1、提高金属液充满度 2、降低第一阶段压射速度,改变低速与高速压射切换点3、降低模温4、增设排气槽、溢流槽、充分排气5、调整熔炼工艺,进行除气处理6、留模时间延长7、减少脱模剂用量裂纹 1. 铸件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2. 冷裂,开裂处金属没有被氧化3. 热裂,开裂处金属已经被氧化 1. 合金中含铁量过高或硅含量过低 2. 合金中有害杂质的含量过高,降低了合金的可塑性3. 铝硅合金:铝硅铜合金含锌或含铜量过高;铝镁合金中含镁量过多4. 模具:特别是型芯温度太低5. 铸件壁存有剧烈变之处,收缩受阻,尖角位形成应力6. 留模时间过长,应力大7. 顶出时受力不均匀 1. 正确控制合金成分,在某种情况下可在合金中加纯铝锭以降低合金中含镁量;或在合金中加铝硅中间合金以提高硅含量 2. 改变铸件结构,加大圆角,加大出模斜度,减少壁厚差3. 变更或增加顶出位置,使顶出受力均匀4. 缩短开模及抽芯时间5. 提高模温,保持模温稳定变形 1. 铸件几何形状与图纸不符2. 整体变形或局部变形 1. 铸件结构设计不良,引起不均匀收缩 2. 开模过早,铸件刚性不够3. 顶杆设置不当,顶出时受力不均匀4. 切除浇口方法不当5. 由于模具表面粗糙造成举报阻力大而引起顶出时变形 1. 改进铸件结构 2. 调整开模时间3. 合理设置顶杆位置及数量4. 选择合适的切除浇口方法5. 加强模具型腔表面抛光,减少托模阻力流痕、花纹 1. 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体颜色不一样的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 1. 首先进入型腔的金属液形成一个极薄的而又不完全的金属层后,被后来的金属液所弥补而留下的痕迹 2. 模温过低,模温不均匀3. 内浇道截面积过小及位置不当产生喷溅4. 作用于金属液的压力不足5. 花纹:涂料用量过多 1. 提高金属液温度2. 提高模温3. 调整内浇道截面积或位置4. 调整充填速度及压力5. 选用合适的涂料及调整用量冷隔 1. 铸件表面有明显的、不规则的、下陷线性纹路(有穿透与不穿透两种)形状细小而狭长,有的交接边缘光滑,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的可能 1. 两股金属流相互对接,但未完全熔合而又无夹杂存在其间,两股金属流结合力很薄弱 2. 浇注温度或压铸模温度偏低3. 选择合金不当,流动性差4. 浇道位置不对或流路过长5. 充填速度低6. 压射比压低 1. 适当提高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2. 提高压射比压,缩短充填时间3. 提高压射速度,同时加大内浇口截面积4. 改善排气、充填条件5. 正确选用合金,提高合金流动性变色、斑点 1. 铸件表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及斑点 1. 不合适的脱模剂2. 脱模剂用量过多,局部堆积3. 含有石墨的润滑剂中的石墨落入铸件表层4. 模温过低,金属液温度过低导致不规则的凝固引起 1. 更换优质脱模剂 2. 严格喷涂量及喷涂操作3. 控制模温4. 控制金属液温度网状毛翅 1. 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随压铸次数增加而不断扩大和延伸 1. 压铸模型腔表面龟裂2. 压铸模材质不当或热处理工艺不正确3. 压铸模冷热温差变化大4. 浇注温度过高5. 压铸模预热不足6. 型腔表面粗糙 1. 正确选用压铸模材料及热处理工艺 2. 浇注温度不易过高,尤其是高熔点合金3. 模具预热要充分4. 压铸模要定期或压铸一定次数后退火,消除内应力5. 打磨成型部分表面,减少表面粗糙度6. 合理选择模具冷却方法凹陷 1、铸件平滑表面上出现凹陷部位 1. 铸件壁厚相差太大,凹陷多产生在厚壁处2. 模具局部过热,过热部分凝固慢3. 压射比压低4. 由憋气引起型腔气体排不出,被压缩在型腔表面与金属液界面之间 2. 铸件壁厚设计尽量3. 模具局部领却调整4. 提高压射比压5. 改善型腔排气条件欠铸(缺料) 1、铸件表面有浇不足部位 1、流动性差原因: 1) 合金液吸气、氧化夹杂物,含铁量高,使其质量差而降低流动性 2) 浇注温度低或模温低2、充填条件不良:1) 比压过低2) 卷入气体过多,型腔的背压变高,充型受阻3、操作不良,喷涂料过度,涂料堆积,气体挥发不掉 1、提高合金液质量2、提高浇注温度或模具温度3、提高比压、充填速度4、改善浇注系统金属液的导流方式,在欠铸部位加开溢流槽、排气槽5、检查压铸机能力是否足够毛刺飞边 1. 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上出现金属薄片 1. 锁模力不够 2. 压射速度过高,形成压力冲击峰过高3. 分型面上杂物未清理干净4. 模具强度不够造成变形5. 镶块、滑块磨损与分型面不平齐 1. 检查合模力和增压情况,调整压铸工艺参数2. 清洁型腔及分型面3. 修理模具4. 最好是采用闭合压射结束时间控制系统,可实现无飞边压铸气孔(内部缺陷) 1. 解剖后外观检测或探伤检查,气孔具有光滑的表面、形状为圆形 1. 合金液导入方向不合理或金属液流动速度太高,产生喷射;过早堵住排气道或正面冲击壁而形成漩涡包住空气,这种气孔多产生排气不良或深腔处2. 由于炉料不干净或熔炼温度过高,使金属液中较多的气体没除净,在凝固时析出没能充分排出。
压铸件标准
压铸件标准一、化学成分1.压铸件应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其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压铸件的材料应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以确保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二、尺寸规格1.压铸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符合图纸尺寸标注。
2.压铸件应具有稳定的尺寸精度和一致性,以确保装配和使用性能。
三、表面质量1.压铸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气孔、缩孔、裂纹等缺陷。
2.压铸件的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喷涂、电镀等,并具有相应的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四、力学性能1.压铸件应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以确保其承受使用过程中的载荷和应力。
2.压铸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试验。
五、耐腐蚀性1.压铸件的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以抵抗使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侵蚀。
2.压铸件在潮湿、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使用的,应进行相应的耐腐蚀性试验,以验证其耐腐蚀性能。
六、加工性能1.压铸件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包括可切削性、可磨性等,以确保其加工方便、快捷、精度高。
2.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对压铸件的保护,避免过热、变形等问题。
七、质量稳定性1.压铸件的生产过程应具有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其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在生产过程中,应对压铸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检测、材料检测等。
八、环保要求1.压铸件的生产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在使用过程中,压铸件应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如低噪音、低能耗等。
同时应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压铸不良原因与措施
压铸不良原因与措施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金属零件。
然而,在压铸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情况,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无法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压铸不良原因及相应的措施。
1.缩孔(针眼)原因:高温熔融金属凝固时,金属液缩小所形成的孔洞。
措施:-控制材料的熔点和凝固温度,避免温度过高。
-提高注入压力和速度,确保金属充实完全。
-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压力和速度,减少气体夹杂物。
2.气孔原因:熔融金属中混入空气或水分,冷凝成孔洞。
措施:-净化材料,确保金属液没有杂质。
-增加浇注温度,减少金属和气体冷凝。
-提高注入速度,使气体远离金属液。
3.热裂纹原因: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残余应力、金属浓缩和组织缺陷等原因引起的开裂。
措施:-优化铸造工艺,减少或消除金属残余应力。
-控制金属的凝固速度,避免快速凝固造成应力集中。
-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改善金属组织结构。
4.狭长缺陷原因:熔融金属填充模腔的过程中,金属液流动不均匀,形成局部过渡缩小的缺陷。
措施:-设计合理的铸造模具,确保金属液能够均匀填充模腔。
-调整铸造工艺参数,如入口和出口位置、浇注温度和速度,改善金属液流动状态。
-使用合适的流道和浇口设计,使金属流动更加均匀。
5.长气孔原因:金属液注入模腔的过程中,气体无法顺利排出,形成长而突出的孔。
措施:-增大出口尺寸,提高气体排出的通道。
-调整浇注顺序,避免气泡在金属液中积聚。
-使用适当的排气装置,确保顺畅排出气体。
6.表面不良原因:压铸件表面出现裂纹、气孔、疤痕等缺陷。
措施:-增加模具的冷却系统,提高金属液凝固速度。
-优化模具表面处理,减少摩擦和热传导。
-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如浇注温度和速度,减少金属液与模具的接触时间。
总之,压铸不良的原因和措施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优化材料、设计模具、调整工艺参数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压铸不良,提高产品质量。
压铸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了对压铸车间生产之产品进行有效地控制,其品质符合国标,行业及客户要求,特制定本规定;2、适用范围:本公司压铸车间均属之;3、职责:品质部负责压铸车间产品首件及巡检,压铸车间负责产品自检互检。
4、不合格品控制:按《不合格控制程序执行》。
原因分析部门:压铸车间,品质部,技术部。
5、引用标准:国家标准,工程图纸;样板;MIL-STD-105E;不良图示。
6、定义:致命缺陷(Critical):单件物料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影响到安全性能时,定义为致命缺陷;严重缺陷(Major):单件物料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或单件物料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时,定义为严重缺陷;轻微缺陷(Minor):单件物料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或单件物料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时,定义为轻微缺陷;7、检验内容:一、铸件所需材料及化学成分应符合要求。
二、每批次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要求。
三、量检具测量铸件尺寸,尺寸公差符合GB/T 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及工程图纸要求。
四、齿轮类产品,必要时跳动测试仪检测跳动度,符合工程图纸要求。
(双齿轮类产品可分别测试大小齿轮跳动度)五、表面粗糙度可按GB/T 6060.1-1997《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铸造表面》评级。
六、外观质量:(不良图片见附件)1. 铸件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浇不到、未浇满、机械损伤等)的存在.2. 在金属型铸件的非加工表面上,允许铸件有分型、顶杆及排气塞等痕迹。
但凸出表面不大于0.3mm或凹下表面不超过0.4mm,且布局合理协调。
3. 非加工表面的浇冒口,应清理到与铸件表面齐平;待加工表面的浇冒口残留量应不大于3 mm。
4. 铸件上作为基准用的部位应平整,不允许存在任何凸起痕迹,装饰面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
5. 非加工表面上,不允许有麻面和有色斑点。
6. 铸件待加工表面上,允许有经加工可去掉的任何缺陷。
压铸件质量要求
压铸件质量要求1.1铸件表面分级压铸件表面使用范畴分为三级,见表1:表1压铸件表面分级表华为公司的产品一样为Y2、Y3级要求的表面。
1.2压铸件缺陷特点定义压铸件常见缺陷特点定义如表2所示:表2压铸件压铸件常见缺陷特点定义1.3表面质量1.压铸件表面粗糙度应符合GB 6060.1-1985的规定。
2.压铸件不承诺有裂纹、欠铸等任何穿透性缺陷。
3.压铸件承诺有拉伤、凹陷、网状毛刺等缺陷。
但其缺陷的程度和数量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4.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应清理洁净、平齐,但承诺留有不刮手的痕迹。
5.若图样无专门规定,有关压铸工艺部分的设置,如顶杆位置、分型线的位置、浇口和溢流口的位置等可由生产厂自行规定。
6.压铸件需要专门加工的表面,如抛光、喷丸、镀铬、涂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等以图样上的标注或供需双方商定的内容、样件为准。
内部质量对压铸件的气密性、液压密封性、热处理、高温涂覆、内部缺陷(气孔、疏松等)及本标准未列项目有要求时,以华为公司图样标注的技术要求为准。
后处理:由于压铸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平均会使有些零件产生变形,当华为公司有要求时,供应商必须进行相应的后处理(如:校形后时效处理等)以达到华为公司的要求。
1.4压铸件尺寸公差表3压铸件尺寸公差数值注:1、对铝合金压铸件选取范畴:CT5~CT7,一样情形取CT6级;2、对锌合金压铸件选取范畴:CT4~CT6,一样情形取CT5级。
1.5平面度公差(形状公差)压铸件的表面形状公差值(平面度和拔模斜度除外)应在有关尺寸公差值范畴内:表4平面度公差(mm)1.6位置公差表5位置公差平行度、垂直度、端面跳动公差(mm)表6同轴度、对称度公差(mm)附录C:压铸件表面质量1.7表面质量要求:表7压铸件表面质量要求表注:关于1级及有专门要求的表面,只承诺有经抛光或研磨能去除的缺陷。
1.8压铸件机械加工面质量判定:表8压铸件机械加工后加工面上承诺孔穴缺陷表。
压铸件喷涂外观检验标准
压铸件喷涂外观检验标准一、引言压铸件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照明等众多领域。
其中,汽车零部件是铝压铸件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为了保证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喷涂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压铸件的表面处理。
喷涂不仅可以增强压铸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还可以提高其外观质量。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压铸件喷涂外观检验标准,以确保压铸件喷涂质量符合要求。
二、喷涂外观检验标准1. 涂层均匀性:喷涂后的压铸件表面应呈现均匀一致的涂层,无明显色差、流痕、橘皮等缺陷。
涂层厚度应符合工艺要求,且不得出现涂层过薄或过厚的情况。
2. 涂层附着力:涂层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不得出现涂层剥落、开裂等现象。
可以通过划格法、拉伸法等测试方法检验涂层的附着力。
3. 涂层光泽度:喷涂后的压铸件表面应具有适当的光泽度,光泽度应符合产品要求。
可以通过光泽度计等仪器进行检测。
4. 涂层表面质量:涂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气泡、针孔、杂质等缺陷。
可以通过目视检查或放大镜观察涂层表面质量。
5. 涂层耐腐蚀性:喷涂后的压铸件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通过盐雾试验等方法检验涂层的耐腐蚀性。
三、喷涂工艺控制为了保证喷涂外观质量,喷涂工艺的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喷涂工艺控制要点:1. 喷涂前处理:在喷涂前,应对压铸件进行清洁、除油、除锈等处理,以保证涂层与基材的良好结合。
2. 喷涂设备与环境:喷涂设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喷涂环境应满足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3. 喷涂参数调整:喷涂过程中应根据压铸件的材质、形状等因素调整喷涂参数,如喷涂压力、喷涂速度、喷涂距离等。
4. 涂层干燥与固化:喷涂后应对涂层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以保证涂层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检验方法与频次为了确保喷涂外观质量符合要求,应定期对喷涂后的压铸件进行外观检验。
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目视检查、放大镜观察、光泽度计检测等。
检验频次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以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喷涂外观质量问题。
压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角接触,并直接正视关注的产品表面和商标文字和图案丝印表面。
B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背面,或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
或客户不明显关注的外观表面,或不易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外部表面。
C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不可视面,或客户一般不易观察并关注的内外部表
面,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或经其他工件覆盖需拆卸才能被客户直接视角
距≥100 mm,条数≤2 距≥100 mm,条数≤5 造成功能性影响。
条,可以接收
条,可以接收
Ф≤1.0mm,间距≥10 mm,个数≤5个,不脱 落露白,可以接收
Ф≤2.0mm,间距≥10 mm,个数≤10个,不 脱落露白,可以接收
可接受,但不能对产品 造成功能性影响。
Ф≤1.0mm,间距≥10 mm,个数≤5个,不脱 落露白,可以接收
孔穴:气孔、缩孔和夹杂物等缺陷所形成的孔洞。
针孔:喷涂时表面产生的像针尖一样的小孔。
缺料/崩缺:外力敲击水口或切边模产生的缺损。
裂纹/裂痕:模具表面有呈直线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
披锋: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出现的薄片。
污点/脏点:颜色与正常表面不一致的色斑印迹。
编制:金平
日期: 2012/03
16、砂孔
日期: 2012/03
14、飞边
17
17 水 纹
确认:王震
日期:2012/03
平湖市通达压铸厂
文件编号
QW803-02
铸件外观检验标准
版次
A/0
页 次 第 1 页/共 4 页
1、目的:
明确和规范本公司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以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确保产品出货品质
压铸件外观标准行业标准
压铸件外观标准行业标准压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品,其外观标准对于产品质量和美观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遵守压铸件外观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压铸件外观标准行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指导压铸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首先,压铸件外观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表面缺陷和色泽要求。
表面光洁度是指压铸件表面的光滑程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出现明显的砂眼、气孔等缺陷。
尺寸精度是指压铸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产品的装配和使用。
表面缺陷包括气孔、砂眼、裂纹等,应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色泽要求是指压铸件的表面颜色和光泽度,应符合客户要求和相关标准。
其次,压铸件外观标准的制定应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国家标准是对压铸件外观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通用标准和特定行业标准。
通用标准适用于各类压铸件产品,而特定行业标准则针对特定行业的产品进行规定。
行业标准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特点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更好地指导压铸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再者,压铸件外观标准的执行应由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
生产企业应对压铸件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操作进行全面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对压铸件的外观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最后,压铸件外观标准的遵守对于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有着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外观标准,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同时,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压铸件外观标准行业标准对于产品质量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只有如此,才能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压铸件产品,赢得客户的信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压铸件品质管理
力学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会降低承载能力,影响压铸件的正常使用。尤其对于有保安特性要求 的部件,如果力学性能达不到要求,铸件只能按报废处理。 评价:通过力学性能试验机检验 13、硬质点 铸件上有硬度高于金属基体的细小质点或块状物,加工后常常显示出不同的亮度。 铸件中的硬质点主要给机械加工带来问题,可使刀具磨损严重或损坏,加工过程不稳定,严重 时无法加工。 评价:主要原因是金属液中混入杂质。一般通过机械加工或金相检验。 14、渗漏 铸件达不到密封性要求,发生漏水或漏气现象。 对有特殊要求的压铸件,渗漏影响它的正常使用,如社内的左、右箱体等。 评价:渗漏主要是由于铸件内部组织疏松,存在气孔、缩孔等铸造缺陷造成的。一般通过压力检 测确认。压检不合格可通过修补解决。
3、无损探伤检验 无损探伤是对压铸件缺陷进行非破坏性检查,主要包括渗透检验、放射性检验(X射线)、电磁检验(磁 粉检验、涡流检验)、声波检验等。目前社内使用较多的是渗透检验,确认产品的缺陷大小。
4、耐压试验 对有耐压要求的压铸件要采用耐压试验来检查压铸件的密闭性。试验方法是将压铸件用夹具夹紧并呈密闭 状态,向其中通入压缩空气,并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出现。试验的参数根据相应技术条件设定。 耐压试验一般在专门的设备上进行(压检机) 5、耐腐烛试验 常用的有盐雾腐蚀试验。盐雾腐蚀试验方法是将压铸件清理干净称重后,放于盐雾腐蚀试验机中进行腐蚀, 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压铸件。将压铸件清洗干净并烘干表面,再次测量压铸件的质量,通过腐蚀前后压 铸件的质量变化判定铸件的腐蚀程度。
压铸件产品外观质量验收标准
1 目的本标准定义来料或成品外观质量的基本要起,并作为允收/拒收准则。
2 适用范围来料或成品。
3 检测面的分级:A级面:使用者经常看到的面,如产品的上表面、正面、需要丝印的面等。
B级面:在不移动的情况下,使用者偶尔能看到的面,如产品的后面、侧面等。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产品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4 检测条件4.1、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
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呈45°角。
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
B级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光源=40W荧光灯500毫米了4.2、A级面停留10秒,B级面停留5秒,C级面停留3秒。
5 金属件外观检验标准5.1 允收总则5.1.1 可接受的缺陷不能影响该零件的装配和功能,否则将被拒收。
5.1.2 缺陷允收定义了900mm2的区域内各类缺陷的最大允收数量。
但是,两个区域或两个以上明显缺陷不能相连。
5.2缺陷定义5.2.1生锈/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变黄以及出现其它异常。
5.2.2变色:底色或预期的颜色发生改变,或零件表面的颜色不一致。
5.2.3刮伤:零件表面的呈条状的浅沟,包括露底与不露底。
5.2.4压痕: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
5.2.5镀痕/流痕: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造成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的区域。
5.2.6痕迹:指基体材料的小坑、折弯痕或其他痕迹,涂装后仍无法消除。
5.2.7灰尘或油脂: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的赃污(未清洗)。
5.2.8斑点/颗粒:涂装面或零件表面任何非预期的异物。
5.2.9凹坑:零件表面弹坑状的缺陷。
5.2.10模压痕:因成形模具在零件表面造成的工艺痕,所有零件的模压痕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均匀分布5.3 缺陷允收表每个面的缺陷数量不能超过允收的界限,如下表所示:缺陷允收表6 液体/粉末喷涂外观标准6.1允收总则6.1.1所有的等级面应当喷涂完好且满足颜色、光泽度、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1. 压铸工艺温度:压铸件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加热熔化金属材料,温度是影响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熔融金属过热,容易产生气孔、缩松等缺陷;如果温度过低,会使铸件成型不完全,表面质量差,容易出现可见缺陷。
2. 压铸压力:压铸压力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密度和凝固过程。
过高的压力会使得铸件的细小部分压缩不够,导致铸件中出现气孔、缩松等缺陷;过低的压力则会造成铸件形状不完美,容易产生气孔、翘曲等问题。
3.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是指金属材料进入模具中的速度。
过快的注射速度会导致金属材料冲击力大,易引起气门过冲、表面润色不均等问题;过慢的注射速度则会导致凝固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热裂、夹杂等缺陷。
4. 冷却时间:冷却时间是指铸件在模具中冷却至一定温度的时间。
冷却时间过短会导致铸件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容易产生热裂、夹杂等缺陷;冷却时间过长则会使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
5. 模具温度:模具温度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凝固速度和整体质量。
模具温度过高会导致金属熔化过快,铸件表面质量较差;模具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凝固时间延长,生产效率低下。
6. 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包括喷嘴、导槽、浇注口等部分,直接影响到金属材料进入模具的流动性和冷却性能。
如果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易产生气孔、错流、夹杂等缺陷。
总之,以上主要工艺参数都会对压铸件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压铸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并确保每个参数都处于最佳范围内。
影响压铸件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是压铸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压铸件的质量,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首先,压铸工艺温度是影响压铸件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
合适的温度可以保证金属材料完全熔化,使金属液体顺利流入模具中,并在合适的速度冷却凝固,从而获得高密度、无缺陷的铸件。
如果温度过高,会使金属液体过热,容易产生气孔、缩松等缺陷;相反,如果温度过低,会导致铸件成型不完全,表面质量差,容易出现可见缺陷。
锌合金压铸件表面质量分级
7
离铸件边缘距离(mm)≥
3
3
气泡凸考虑周起高度(mm)≤
0.2
0.3
9
平均直径>3-6mm
每100cm²缺陷个数不不超过个数
不允许
1
1
整个铸件不超过个数
1
3
离铸件边缘距离(mm)≥
5
5
气泡凸起高度(mm)≤
0.3
0.5
10
顶杆痕迹
凹入铸件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
不允许
最大凹入量(mm)
0.4
0.4
凸起高度(mm)≥
不允许
1处
2处
占带缺陷表面积百分数,%
5
10
7
边角残缺深度
铸件边长≤100mm时
0.3
0.5
1
不超过边长度的5%
铸件边长>100mm时
0.5
0.8
1.2
8
平均直径≤3mm
每100cm²缺陷个数不超过个数
不允许
1
2
允许两种气泡同时存在,但大气泡不超过3个,总数不超过10个且边距不小于10mm
整个铸件不超过个数
0.2
0.2
11
网状痕迹
凸起或凹下(mm)≤
不允许
0.2
0.2
12
各类缺陷总和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百分数%
5
30
50
长度不大于铸件最大轮廓尺寸(mm)
所在面上不允许超过的数量
2处
2处
离铸件边缘距离(mm)≥
4
4
两冷隔间距(mm) ≥
10
10
4
擦伤
深度(mm)≤
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规则
1 化学成分
1.1 铝合金化学成分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复检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1.2 化学成分的试样也可取自压铸件,但必须符合GB/T15115的规定。
2 力学性能
2.1 力学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和检验规则应符合GB/T15115的规定。
2.2 采用压铸件本体为试样时,切取部位的尺寸、测试形式由供需双方商定。
3 压铸件几何尺寸的检验可按检验批量抽检或按GB2828、GB2829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3的规定。
4 压铸件表面质量的出厂检验应逐件检查,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5 压铸件表面粗糙度按GB/T6060.1的规定执行。
6 压铸件需抛光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4的规定执行。
7 压铸件需喷丸、喷沙加工的表面按GB/T 6060.5的规定执行。
8 压铸件内部质量的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可以包括:X射线照片、无损探伤试验、金相图片和压铸件剖面等,其检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4.6的规定。
9 其它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按GB/T15114的规定执行。
压铸件的交付、包装、运输与储存
1 供方应提供需方一份检验证明,用来说明每批压铸件的检验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 合格压铸件交付时,必须附有检验合格证。
其上应写明下列内容:产品名称、产品号、合金牌号、数量、交付状态、制造厂名。
检验合格印记和交付时间。
有特殊检验项目者,应在检验合格证上注明检验的条件和结果。
3 压铸件的包装应牢固,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的安全和清洁。
包装箱面或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产品号、数量、制造日期及收发单位名称。
4 产品应贮存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