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建筑史宫殿

合集下载

4中国建筑史宫殿资料

4中国建筑史宫殿资料

明清北京宫殿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
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
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
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
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
林宫)。
北京宫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 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 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 72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清代则沿用明代旧宫,其间已有重建、 改建,而总体布局仍大体保持明代旧貌。
总体布局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 “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 宫殿群,是大唐帝国国都的王宫,总面积 达4800亩。
大明宫位于高处,居高临下,可以远眺城 内街市。宫城占地面积约为明清北京紫禁 城的4.5倍。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 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
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宫墙周长约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 殿、台、楼、亭等基址有40余处。宫南部为前朝, 以自南而北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 成。含元殿系大明宫正殿,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 此举行。殿基面阔十三间、近76米,进深六间、 40余米,现存高15米,充分体现了当年"九天阊闾 开宫殿"的磅礴气势。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周围有三清殿等多处建筑基址分布,内廷西部有 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麟德殿,殿基长130余 米,宽近80米。其上建有前、中、后毗连的三殿, 周围绕以回廊,规模十分宏伟。

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4

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4

中国建筑史分类模拟4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大致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唐大明官属于哪个阶段?

A.茅茨土阶

B.高台宫室

C.前殿后苑

D.前朝后寝

答案:D

[解答] 《中国建筑史》P116。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①“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②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③宏伟的前殿与宫苑相结合阶段;

④纵向布局“三朝”的阶段。唐代大明宫属于纵向布局“三朝”的阶段,即前朝后寝。

2. 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处于第三阶段的是:

A.盛行高台宫室

B.雄伟前殿与官苑相结合

C.纵向布置“三朝”

D.严格对称的庭院组合

答案:B

3. 唐代东内大明官的正殿是:

A.麟德殿

B.含元殿

C.大明殿

D.太极殿

答案:B

[解答] 《中国古代建筑史》P120:含元殿为大明宫的正殿,利用龙首山做殿基,现在残存遗址还高出地面10余米。

4. 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空间序列有三个高潮,它们是:

A.天安门、太和殿、乾清门

B.大清门、天安门、午门

C.天安门、午门、太和门

D.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答案:D

[解答] 《中国建筑史》P123:天安门第一个高潮,午门第二个高潮,太和殿达到全局第三个高潮。

5. 北京故宫建筑空间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

A.天安门、太和殿、景山

B.前门、天安门、太和殿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

D.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答案:D

6. 太和殿是清朝皇官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物,下述对它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A.和玺彩画,汉白玉台基,大理石铺地

B.重檐庑殿,11开间,和玺彩画

C.重檐庑殿,3层台基,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

中国建筑史 第四章:秦汉建筑 (2)

中国建筑史 第四章:秦汉建筑 (2)

三·阙、石祠 阙是中国古代一种标志性建筑。建于在城门、 宫殿、祠庙、陵墓、府第前(内)。用木或石 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 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 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古代“缺”字和“阙”字 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
1·高颐墓阙 · 位于四川雅安市城东 ·建于东汉 是东汉益州太守高颐 及其弟高实的双墓阙 的一部分。 · 东西两阙相距13.6米, 东阙现仅存阙身,西 阙即高颐阙保存完 好 为现存30座汉代石阙 中较为完整的一座
3·汉长安明堂辟雍遗址 ·建于西汉元始四年 · 围墙外绕圆形水沟,一说为辟雍 ·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 · 有方形围墙,墙正中辟阙门各3间,墙内四隅各有 曲尺形配房1座 于国 之阳的规定。明堂方位正南北
· 明堂建在一个圆形夯土基上,推测为十字轴线对 · 明堂上圆下方之说 称的3层台榭式建筑。上层有5室,呈井字形构图; 可能上层中央太室顶上为圆形屋顶 中层四“堂”。八“室 ”;底层是附属用房 · 中心建筑的尺度,如不计算四面敞廊,每面约合28 步,恰与《考工记》所记夏后氏世室理想方案相同
抬梁式(叠梁式、梁柱式)

额 阑额

穿斗式(穿鬬式)

井榦式

2·从建筑类型看,除了继续营建宫室,此时高台 建筑减少,多层建筑增加。广建楼、阁、阙、栈道, 开创了山水花木配合房屋而造园的方法(苑)。

中国建筑史答案

中国建筑史答案

中国建筑史答案 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

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

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

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

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

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

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

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

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

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

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

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

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着,《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着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4.2坛庙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4.2坛庙

祈年殿的象征手法:
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 色,象征蓝天。内围的四根 “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 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 “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 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 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 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 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 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 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祈年 殿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 的“一统天下”。
中心——太室,又名通天屋,是帝王“通天人”之所 。 其下四方又有玄堂、总章、明堂、青阳各室,分别代 表冬、秋、夏、春和水、金、火、木,太室则代表土 。
武则天在洛阳所建“万象神宫”
高80米
北京大享殿效果图
(二)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祖庙称家庙或祠堂。 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之制:前设庙(前殿) ,供神主,四时致祭;后有寝(后殿)。庙有两种形 制:一种是分别建立7所或9所建筑,每一所奉一祖先 ;另一种是在一座建筑中设7室或9室,每一室奉一神 主。当神主超过7或9数时,则按功德大小和与在位皇 帝的亲疏关系决定去留,殿内只留7或9个神主,其余 的迁至殿东西夹室供奉,所以历代太庙殿宇以7间或9 间加两夹室为基本形式。
庭院空间处理模糊,通过放、收、放便空间动感强烈,突出正殿
5.斋宫: : (1)建筑形制 (2)建筑规格 6.神乐署、牺牲所(祭祀用,动 物养殖所) 7.丹陛桥——宽28M,长360M, 离散面高4M

【中国建筑史】4-1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4-1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寝区
朝 区
西内苑
太仓等
后寝 东宫
两仪殿, 内朝,常朝,帝寝,
太极殿, 中朝,日朝
承天门, 外朝,大朝,宫殿式
洛阳建康宫殿与隋大兴宫(唐太极宫)不 同点:
– 东西堂制 改变为 三朝纵向排列 – 废除骈列制
(六)宋金元
– 皇城、宫城居于城市中央
(七) 明清
– “三 朝” 以三 殿来 表示
– 殿前 有五 门
明南京故宫复原平面
总结: 1.朝和寝:
– 前朝后寝 – 朝:东西堂制—三朝前后相重
2.宫殿和官署:
– 骈列制--中央官署从宫内移至宫外
3.宫殿和城市
– 从偏居一侧到位居中央,轴线贯穿城市轴线
二。实例
(一)唐大明宫
建筑群的处理:
– 突出主体建筑, 强调纵轴
东汉洛阳宫殿
两汉宫室特点: A。 数宫并置; B。 官署与权贵府第与宫室 错落交杂; C。 宫室占据城中主要面积, D。 宫内主殿体量位置突 出,但与次要 殿宇之间的 关系不规整。
(四)魏 晋南北朝
曹魏洛阳 北宫
– 三重城, 南北轴 昭阳殿
线 东西 式乾殿
堂制
太极
殿
– 骈列制
尚书省朝堂
含元殿
组成:大台、龙尾道、含元殿、通乾门、观象门、 飞廊、翔鸾阁、栖凤阁、钟楼、鼓楼组成。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五&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知识要点相关知识

能简单分析古代宫殿建筑群的整体布局特征(1)唐大明宫整体布

局特征

(2)明清故宫整体布

局特征

唐太明宫平面遗址、

明清故宫平面布局

能简单分析古代宫殿单体建筑的特点(1)太和殿的特征

(2)乾清宫的特征

大明宫麟德殿、故宫

前三殿和后三宫单体

建筑

&5.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概况

•中国宫殿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四阿重屋、前瞻后寝、三朝五门、象天立宫、罗城制度,深深地体现着中国古代的礼制文化和神秘文化、尊卑观念和吉祥观念。

&5.1.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4个发展阶段

◆1.“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2.盛行高台官式的阶段。

◆3.宏伟的前殿和官苑相结合的阶段。

◆4.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秦咸阳宫

建筑概况

•秦代建筑成就及特点

•1类型丰富,除都城、宫殿、陵墓、园林、住宅外,尚有佛教建筑、官署、祠堂、粮仓及阙(古代皇宫两边供了望的楼,也指神庙、陵墓前的石雕)、亭、谢。•2建筑技术发展,充分掌握了夯土,木结构体系已渐成熟,楼阁建筑增多。

•3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图方式基本确立,“三段式”的主体造型对后世有深远影响。•4群体布局更受重视,讲究对称、疏朗的格局,重视与自然的关系。

•5重视色彩与装修,建筑与绘图、雕刻工艺相结合,各显出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空间结构

空间组织

➢一是“一明两暗”3开间房屋具有许多其他形态没有的长处:➢一是面积利用较为充分。

➢二是能够满足基本的分室要求,将公开与私密空间划分开。➢三是容易获取良好的通风和日照。

原创1: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原创1: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wenku.baidu.com
故宫博物院
《洛神赋图》卷,晋,顾恺之(宋摹)
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耳三足炉
故宫的建筑艺术
1.建筑思想 西方古建筑多为石料建成,讲究单体的独特性,中国
古代建筑最大特点是注重群体的集合,并且布局严格遵循 古代封建礼制秩序,体现等级制度。
2.建筑特点:
a: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
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位 建筑,再以单位建筑组成庭 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 建筑群。以贯穿南北的中轴 线两边排列,屋顶形式丰富 多变,内廷与外朝的也负有 变化,太和与乾清宫分居前 三殿与后三宫的几何中心。
初见故宫:故宫的设计理念
1.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
“五门”“三朝”(大清门、天安门、段门、午门、太和门) “三朝”(三殿) 前朝后寝(前三殿后三宫) 左祖右社(西侧右社稷坛,东侧左太庙) 面南背北 王者居中 中轴对称
2.遵循阴阳五行学说 外内土木朝 廷 …火五…建建土色)筑筑金代,疏严水表相朗谨依了克雄富次五为伟丽配方:,,酸位木苦富具,克甘有有木土辛阳阴火,咸刚柔土土之之金,克美美水木水;。依火,上下次土水方方相金克、、生水火前后(依,方方木次火、、生配克奇偶火肝金数数、心,火脾金生肺克肾木。。 青故色宫属建木筑,细代节表所东采方用,的赤数色值属,火也,有代严表格南的方区,别黄;色(属九土五,至代尊表)中央, 白根色据属五金行,说代,表故西宫方多,用黑红色黄属两水种,颜代色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 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 黄龙,均为灵物。

04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宫殿坛庙陵墓

04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宫殿坛庙陵墓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一)宫殿形制演变
3、隋大兴宫—唐太极宫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西内苑
苑囿
寝区
东宫 太仓等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朝区
西内苑
东宫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太仓等
承天门, 外朝,宫殿式
西内苑
后寝
两仪殿, 内朝,常朝,帝寝,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东宫
太仓等
太极殿, 中朝,日朝
2、明清北京宫殿 (4)空间的意义
A.象征中心与权力中心的分离;礼仪轴线与日常路径的分离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明清北京宫殿 (4)空间的意义
B.神圣与世俗的分界——对门的
再审视 午门:紫禁城正门,皇帝的家门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午门独特的形制,最高等级的屋顶形 式,都反映了其地位的重要性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明清北京宫殿 (3)设计手法特点:
C.空间有序转换:
■ ■
以门为媒介-空间限定、渗透与转换 以廊庑为辅助-功能划分、交通引导、衬托主体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史
2、明清北京宫殿 (3)设计手法特点:
D.屋顶、色彩、装 修等细节也成为表达空间 等级秩序的语言
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 重檐〉单檐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工官制度

(一)、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历史上作为突出的工官:

1、隋:宇文恺,曾任宗庙副监、将作少府、将作大将、工部尚书;主持修建隋都大兴城(即为后唐长安城)、仁寿宫(即为后唐九成宫)、东都洛阳城的规划、营造;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2、宋:李诫,曾任主簿、丞、少监、监;主持多项大型工程建设: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他突出的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条,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3、明:蒯(Kuai)祥(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曾任工部营缮所丞、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主持长陵、献陵、裕陵、宫中三大殿、承天门(天安门)等建筑工程。

C H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1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公元前21世纪)

一、概述:

1、真正建筑的诞生:

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阑干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二、主要遗址介绍:

(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可称之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它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1-2 奴隶社会建筑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中国建筑史(第四章)—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4、建筑构件在两汉的传统上更加多样化: 1).台基的外侧有了砖砌的散水 2).柱础出现复盆和莲瓣 3).八角柱和方柱多具有收分, 4).出现了梭柱
南 北 朝 建 筑 细 部
南 北 朝 建 筑 细 部



5、装饰方面: 火焰纹、莲花、卷草纹、飞天、狮子、金 翅鸟等装饰花纹不仅用于建筑方面,后代 还应用在工艺美术方面。 *莲花:是南北朝佛教建筑中最常见的 装饰题材之一。盛开的莲花用作藻井,莲 瓣用作柱础、柱头装饰,中段柱身用莲花 作成莲花柱。 *火焰纹往往用作各种券面的雕饰。
石窟形成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 中期 晚期
(1).初期石窟的主要特点:


平面圆形或椭圆形, 穹顶 只开一门,门上有窗 一间石窟内主像特大,四壁小佛簇 拥着中央高大的主佛。 而窟外可能有木构的殿廊。 如云岗16--20窟。
(2).中期石窟的主要特点:





平面多方形,或规模稍大,具有前后二室, 或窟中设一巨大的中心柱。 柱上有的刻佛像,有的刻成塔形; 窟顶则做成复斗形、穹隆形或方形、长方形平 架; 四壁满布雕像和壁画,除了佛像外,还有佛教 故事及建筑、装饰花纹等。 窟外雕有火焰形券面装饰的门,门上有窗 如云岗5--8窟。
北魏洛阳城墙遗址
北魏洛阳城墙遗址
(二). 建业——六朝古都

宋朝的建筑与园林宫殿寺庙与私家庄园

宋朝的建筑与园林宫殿寺庙与私家庄园

宋朝的建筑与园林宫殿寺庙与私家庄园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也是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宋朝,建筑与园林成为了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宫殿、寺庙和私家庄园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布局而闻名于世。

一、宫殿建筑

宋朝的宫殿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汴京的皇宫——大内。大内建筑群规模庞大,分为前、中、后三院,体现了宋朝官府建筑的典型特点。大内建筑采用了经典的“朝阳三殿五阙”的格局,露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沉稳庄重之美。

二、寺庙建筑

宋朝的寺庙建筑注重精致和神秘感,常常融入了大量的雕刻和彩绘元素。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有少林寺和灵隐寺。少林寺以其宏伟的庙宇建筑和独特的武术文化而闻名,灵隐寺则以其幽静的山水环境和精美的建筑设计吸引了无数游客。

三、私家庄园

宋朝的私家庄园在园林艺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更加注重表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其中最著名的有拙政园和留园。拙政园以其精巧的构造和细致的布局而闻名,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杰作之一。而留园则以其独特的山水构造和富丽堂皇的建筑设计而吸引着众多游人。

宋朝的建筑与园林宫殿寺庙与私家庄园,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巅峰之作。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技巧和审美追求,还融

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这些建筑与园林作品不仅是宋朝文

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影响了后世的建

筑发展。

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些保存较好的宋朝建筑和园林,它们

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窗口。在

这些传统建筑和园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宋朝文化的独特魅力,体会

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宫殿建设

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宫殿建设

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宫殿建设

一、引言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隋唐时期是建筑艺术与宫殿建设达到高峰的时期。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融合了中原文化与外来文明,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风格。本文将从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主要建筑类型三个方面来

探究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宫殿建设。

二、建筑材料

1. 砖石的使用

隋唐时期,砖石取代了木材,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与此同时,人

们开始采用砖石进行建筑基础的筑造,加强了建筑的稳固性。

2. 彩色琉璃

隋唐时期,彩色琉璃得到了广泛应用。彩色琉璃被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尤其是宫殿和寺庙。它们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光线折射效果,为建

筑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三、建筑技术

1. 斗拱结构

斗拱结构是隋唐时期建筑技术的一大特色。这种结构基于拱形构造,在建筑物内部形成了多个圆顶,增加了空间感,并且能够分散重量,

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

2. 檐角斗拱

檐角斗拱是隋唐建筑的又一创新。它通过在建筑檐口的四个角落设

置小型斗拱,起到了加强建筑结构的作用,并赋予了建筑独特的美感。

3. 抬梁式结构

隋唐时期,抬梁式结构的运用极为普遍。这种建筑技术通过设置横梁,将上部建筑的重量转移到柱子上,从而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并

且为内部空间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四、主要建筑类型

1. 宫殿建筑

隋唐时期,宫殿建筑达到了巅峰。李世民规划了以洛阳为中心的皇

家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大明宫。大明宫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美

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世人瞩目的建筑奇观。

2. 佛教寺庙

在佛教的影响下,隋唐时期兴建了许多宏伟的佛教寺庙。其中,著

名的有洛阳白马寺和开成寺。这些寺庙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独具特色,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

青铜器、甲骨文
奴隶社会
西周
公元前11世 纪~公元前 周制——“三朝五门” 771年
中国第一四合院陕西岐山凤雏村 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 献就是瓦的发明
湖北圻春 干阑式建筑
春秋
公元前776年 高台榭、美宫室 ~公元前476 年
始修长城
战国


公元前 221 年 都 城 与 宫 殿均不遵周礼, 秦始皇的陵墓——骊山陵,未掘 ~公元前206 采用“东西堂” “秦俑学” 年 修驰道、筑长城

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春秋战国;



1、秦 秦始皇好大喜功,在建筑 上也颇有作为。统一中国后, 秦建造了阿房宫等众多宫室, 使咸阳城“自雍门以东至泾渭 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这一时期的宫殿建筑一味 追求穷奢极欲的享乐和壮丽庄 严的逼人气势,以表现至高无 上的皇权,其建筑规模空前庞 大,如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和 诸座离宫别馆,多依山傍水连 绵百里。



据文字记载,人类从事建筑活动大概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具 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建筑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并创造了中国木构建筑这种特色的建筑体系。 中国的木构建筑在原始社会有了萌芽。在奴隶社会的青铜器的使 用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建筑的发展,此时的木构建筑已经 初步形成。而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 的、完整的、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 ,西方的建筑不断的涌向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建筑方向,打破了中 国建筑的固有格局,从而使中国建筑进入近代时期。

【中国建筑史】4-15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中国建筑史】4-15第四章_宫殿、坛庙、陵墓

棂星门 石像生 碑亭 华表 大红门
石牌坊
石牌坊
明十三陵大红门
明十三陵碑亭
明十三陵碑亭四隅石华表之一
明十三陵神道
棂星门
3.明长陵(永乐)
1)陵体由方形改为 圆形,称为“宝顶”。
2)取消寝宫,扩大 祭殿。
3)陵园的围墙从方 形改为长方形,在南 北轴线上 布置三个 院落。更接近于宫殿 建筑。
江苏南京梁萧秀墓石碑、石柱、石辟邪
(五)ຫໍສະໝຸດ Baidu乾陵
1。以山为陵,凿山为穴, 以山为阙
2。继承六朝的神道并加长
3。上、下宫制
– 因山为陵,供食不便,将献殿 建于陵园南门内,称上宫,在 山下设寝,以便供食,称下宫。
(六)宋陵 1.北宋陵制
巩 县 宋 永 昭 陵
北宋永熙陵平面图(采 自《考古》
1964年第11期《河南 巩县宋陵调查》)
1)上宫: a.正方形平面的神墙围绕,四面各辟 b.中央为方上陵台 c.献殿在南神门之内,陵台之前 2)下宫: a.按风水说规定在上宫西北
2.南宋 1)上宫:没有方上陵丘,代之以龟头殿,
前为献殿(祭祀行礼处)
石像生 B.大红门到龙凤门之间为第二段
神功圣德碑亭
大红门
石牌坊
A。入口空间
清西陵昌陵(嘉庆)
宝城宝顶 哑巴院 方城明 楼

中国建筑史笔记(附部分图)

中国建筑史笔记(附部分图)

《中国建筑史》习题集

一、填空题

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

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

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

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

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平面八边形。

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

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

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

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

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

16、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

17、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

18、《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着,《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着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

19、隋代大兴城是由文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天坛
天坛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中国现存的天坛共有两处,一处是西 安天坛,另一处是北京天坛,其中属北京 天坛较为著名。天坛是皇帝用来祭天、祈 谷的地方。
北京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 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 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 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 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 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 已定型化。
如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积约 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采用了面阔11 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 楼阁衬托,造型相当丰富多样。主殿含元殿则用 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 到10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 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 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大 明宫的正门丹凤门以南,有宽176米的丹凤 门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等组成的南北中 轴线,宫内的其他建筑,也大都沿着这条 轴线分布。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 条纵街,是在三道横向宫墙上开边门贯通 形成的。
中殿
宽九楹,深四楹,通过石露台连接前殿, 殿外的石阶下左右各有二个石灯。殿内正 中室供太祖,其余各祖分供于各夹室。神 龛之外陈列着与神牌数目相同的帝后神椅, 对于皇后的祭祀,明代仅供原配,清代兼 祀继配。又名中殿,供奉皇帝祖先牌位的 地方。
后殿
四周围以红墙,有门五楹,殿九楹。殿 外石阶中刻龙纹石,殿内供清朝立国前被 追封的帝后神牌。又称祧殿,存放祭祀用 品的地方,如今早已生活化。
宫殿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茅茨土阶就是用茅草盖顶,夯土筑基。其中二
里头与殷墟中区都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 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 杂的组合体,其台基很高,或用人工堆砌,或 因天然土阜裁切修筑。有两千年遗风。宏伟的 前殿和第三,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第四,纵向布置三朝阶段
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称为“内 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 阁”。
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 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北京紫禁 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 的体现。
大明宫的北部为园林区,建筑布局疏朗, 形式多样。紫宸殿以北约200米处即为龙首 塬的北沿,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莱池, 面积约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状接近椭圆 形,在池内偏东处有一土丘,高5米多,称 作蓬莱山。池的沿岸建有回廊,附近还有 多座亭台楼阁和殿宇厅堂。 形成宫与苑相 结合的起居游宴区。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 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 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 圆丘。圆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 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圆丘坛在南,祈谷 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 有墙相隔。
圆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圆丘坛、皇穹宇 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 祈年门等。
建筑意义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 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 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 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 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 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 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坛庙
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它的出现大 约在旧石器时代后期。伴随着祭祀活动, 相应地产生场所、构筑物和建筑,这就是 坛庙。
“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
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
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
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 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 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 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 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 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 等建筑。
绪论 认识一下中国古代建筑
一、建筑单体 二、建筑群体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
本章要点
宫殿 坛庙 陵墓
宫殿、坛庙、陵墓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 筑物。历代朝廷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使 用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来营建这些建 筑。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个时期 的建筑成就。
同时宫殿、坛庙、陵墓又是帝王权威和统 治的象征,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的统 治思想和典章制度对它们的布局有着深刻 的影响
营建原则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 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 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 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 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建筑造型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 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 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 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 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 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 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 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 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
与神库。再往南是五彩琉璃门,门外的东
南有宰牲房、治牲房和井亭等。
前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这里是皇帝举行大祀之 处。
前殿
始建于明代,明末清初被毁得只剩有中间三间和 殿柱。顺治年间重修太庙大殿,完工后的大殿十 一楹,深四楹,重檐列脊,殿额有满汉文对照的" 太庙"。殿外的三重台基用汉白玉石栏环绕,月台 御道正面依次刻有龙文石、狮纹石和海兽石。殿 内的大梁为沉香木,其余用金丝榆木;地铺"金砖 ";天花板及四柱,均贴有赤金叶。殿内供奉木制 金漆的神座,帝座雕龙,后座雕风。座前陈放有 供品、香案和铜炉等。两侧的配殿设皇族和功臣 的牌位。
明清北京宫殿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
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
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
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
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
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
林宫)。
北京宫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 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 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 72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清代则沿用明代旧宫,其间已有重建、 改建,而总体布局仍大体保持明代旧貌。
总体布局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 “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 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 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
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
拥有各种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
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
孔庙的总体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 造出庄严肃穆 的气氛,培养谒 庙者崇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 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 布局严谨。前后九进院落,前 三进是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 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 遍植成 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 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 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 深的通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 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 的深奥。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 “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祈年殿高 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 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 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
圜丘在天坛南半部,始建于嘉靖九年 (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 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 墙四周各有一大门。
坛庙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祭祀自然神。其建筑包括天、地、 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
第二类是祭祀祖先。帝王祖庙称太庙,臣 下称家庙或祠堂。庙有两种形制:一种是 分别建立7所或9所建筑,每所奉一祖先。 另一种是在一座建筑中设有7室或9室,每 室奉一神主。
第三类是先贤祠庙。其中孔子庙数量最多, 规模也大。
建筑特色
圜丘外面有二层圆形围墙,中间是三层 圆形石坛,上层台面四周环砌台面石,中 心一块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 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18块,依次往外每 圈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 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 音特别浑厚、洪亮
天坛建筑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声、 力、美学原理的巧妙运用和精心设计上是” 亿兆景从“的天心石。
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 宫殿群,是大唐帝国国都的王宫,总面积 达4800亩。
大明宫位于高处,居高临下,可以远眺城 内街市。宫城占地面积约为明清北京紫禁 城的4.5倍。全宫分为外朝、内廷两大部分, 是传统的前朝后寝布局
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宫墙周长约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 殿、台、楼、亭等基址有40余处。宫南部为前朝, 以自南而北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 成。含元殿系大明宫正殿,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 此举行。殿基面阔十三间、近76米,进深六间、 40余米,现存高15米,充分体现了当年"九天阊闾 开宫殿"的磅礴气势。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周围有三清殿等多处建筑基址分布,内廷西部有 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麟德殿,殿基长130余 米,宽近80米。其上建有前、中、后毗连的三殿, 周围绕以回廊,规模十分宏伟。
大明宫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
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 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共北属于“禁 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 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宫城 之北,为禁苑区。
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 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全宫自南端 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 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 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
北京太庙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 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 传统礼制建造的。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 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
总体布局
太庙的主体建筑为三大殿,大殿对面是大 戟门。
大戟门外是玉带河与金水桥,桥北面
东、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桥南面为神厨
纵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是: 一、规模渐小。
二、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 层 次,门、殿增多。
三、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 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大明宫
唐大明宫是长安城三大宫之一。 从高宗时起,历朝皇帝多在此听政,
是二百余年间唐代的政令中枢所在。 大明宫是中国盛唐时期世界上规模最
4.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5.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 又开朗。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 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 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 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 现象。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 但在唐代建筑上表现得更为彻底。
孔庙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
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
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庙内 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
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
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 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663 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存在 了220余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 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
含元殿正北约300米处是宣政殿,为皇帝临 朝听政之所,称为“中朝”。殿基东西长 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别有中 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 等官署。在殿前130米处,有三门并列的宣 政门,左右是横贯式的宫墙,墙、殿之间 形成较大的院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