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复习1先秦历史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打印版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打印版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打印版1.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制度的产生与演变
2.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
《神仙传》
《封神演义》
3. 第三章:先秦时期
周朝的衰亡
春秋时代的政治形势
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势
4. 第四章: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崩溃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
5. 第五章:三国时期
三国的形成
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
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
6. 第六章:隋唐时期
隋朝的兴起与灭亡
唐朝的统一与开放
唐朝文化的繁荣
7. 第七章:五代十国及宋朝五代十国的政治权力
北宋的科举制度
南宋的文化发展
8. 第八章: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的科技发展
清朝的社会问题
9. 第九章: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辛亥革命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以上为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打印版,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点打印下来,方便我们在学习时进行查阅和复习。

历史学科内容庞杂,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

七年级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

由于思维导图的内容较多,我将为您生成一个简化的版本,以满足您的需求。

七年级历史思维导图
一、先秦时期
1. 夏朝:建立者、灭亡时间、主要事件
2. 商朝:建立者、灭亡时间、主要事件
3. 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4. 春秋战国:五霸七雄、百家争鸣、重要事件
二、秦汉时期
1. 秦朝:统一六国、焚书坑儒、修建万里长城
2. 西汉:文景之治、武帝改革、丝绸之路
3. 东汉:光武中兴、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4. 重要事件:汉武帝、王莽篡位、光武中兴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三国:魏蜀吴争霸、赤壁之战
2. 两晋:八王之乱、西晋灭亡
3.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南朝宋齐梁陈更替
4. 重要事件: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隋唐五代时期
1. 隋朝:统一南北、修建大运河、杨坚篡位
2.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度
3. 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唐北汉北周
4. 重要事件:科举制度、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五、宋元时期
1. 宋朝:北宋南宋、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
2.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忽必烈建立元朝
3. 重要事件:岳飞抗金、马可波罗来华、元朝的统一
六、明清时期
1. 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郑和下西洋
2. 清朝:康乾盛世、文字狱、闭关锁国
3. 重要事件: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七年级历史先秦时期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先秦时期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先秦时期知识点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历史时期从公元前约2100年至公元前221年,涵盖了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等众多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民经历了封建制度的演变、政治思想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等重要变革。

以下是七年级历史先秦时期的知识点。

一、夏商时期夏商时期是中国历史的最早时期之一。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中叶,结束于公元前16世纪中叶。

商代是由禹朝的谷梁之子商汤建立,统治时间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

夏商时期的政治体制为世袭制,社会经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手工业制造得到了发展,贸易活动逐渐兴盛。

二、西周时期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统治时间约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西周是夏商之后的第一个王朝,分为西周前期与后期。

其中,西周前期又称为周初,统治者周武王和周文王始建立周王朝。

西周后期统治者愈益腐败,社会出现了严重分裂,最终封建主义根据地发生了克服。

在西周时期,周武王的政治思想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统治时间从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个时期是周朝分裂的一个时期,诸侯国相对独立,因为国力的变化而相互战争,逐渐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春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孔子,他提出了仁政思想,被后世奉为圣人。

四、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统治时间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政治形势动荡的时期。

战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孟子的政治哲学也为中国历史上的仁政思想传承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秦朝时期秦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君主制的先河,统治时间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期间有很多重要事件,如秦始皇建立封建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统一大业,大力发展法律、制度和文化,以及兵马俑的发掘等事件都是极具代表性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

一、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1. 商朝的兴衰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兴起于黄河流域,末期逐渐衰落。

商朝的兴衰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周朝的建立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建立在商朝的基础上。

周文王推翻商纣王,建立了周朝,开创了周文化的鼎盛时期。

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诸侯割据,战争不断,但同时也是国家分裂割据、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4. 思想家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对我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5.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6. 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在统一我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7. 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陵被发现后,其中有大量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实物反映了秦代的军事力量和雄伟规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8. 儒家、道家、墨家三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代表的儒家、老子代表的道家、墨子代表的墨家是三大思想流派,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和思想体系。

9. 秦汉建筑艺术秦汉时期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如秦始皇陵、汉长城、汉代的水利工程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建筑工程。

10.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奠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家人团聚、赏月、赏菊等民俗活动。

11. 诗经的创作《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古代我国文学的重要遗产,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女真族的迁徙女真族的迁徙活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活动对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3. 秦始皇的统一文字秦始皇推行了统一文字的政策,统一了文字的书写和文字的形式,为后来的汉字体系奠定了基础。

先秦 历史 概述

先秦 历史 概述

先秦历史概述
先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为止。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涵盖了多个朝代和国家的兴衰。

先秦时期最早的朝代是夏、商、西周,这些朝代的历史主要通过传说和史书记载。

夏朝传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而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历史记载的朝代。

公元前770年左右,周朝的政权开始衰落,出现了分封制的地方诸侯国。

这个时期的中国分为多个小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争霸。

这些国家中最有名的是春秋时期的齐、晋、秦、楚、燕、韩和赵等。

春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前身。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的中国分裂成七个大国,即齐、晋、秦、楚、燕、韩和赵。

这七个国家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和争霸。

秦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标志着先秦时期的结束。

先秦时期的历史概述可以总结为: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中国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封建制度向分封制度再到中央集权的过程。

这个时期的政权更替频繁,国家分裂和战争不断,但也孕育了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如孔子、老子、荀子、墨子等,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历
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总结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总结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总结
初一上册历史知识总结
初一上册的历史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古代文明的大门。

在这段学习旅程中,我们穿越了时空,探索了远古时代到秦汉时期的丰富历史。

首先,我们学习了远古时期的人类文明。

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我们看到了早期人类从使用天然火到磨制石器的进步。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生活,展示了农耕文化的兴起和定居生活的开始。

接着,我们进入了夏、商、西周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王朝,标志着中国由“天下为公”的禅让制转变为“家天下”的世袭制。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如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都是这一时期文明进步的见证。

然后,我们迎来了春秋战国时期。

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辉煌时期。

孔子和儒家学说,老子和道家思想,以及墨子、韩非子等众多思想家的涌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他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汉武帝则通过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初一上册的历史学习,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这段学习经历将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继续探索历史的奥秘和未来的方向。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先秦的思想和文化发展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先秦的思想和文化发展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有教无类”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净化人民的心 思……常使人民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盗的 欲念……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务。
——摘自陈鼓应白话今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德经》
时期 学派 代表人物
重要主张
道家 春秋
儒家
老子 孔子
万物运行有其法则;事物 对立且相互转化;“无为 而治”
“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有教无类”;整理典籍
的贡献(领先世界近千年) ——《齐民要术》中的农业技术
(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撷英
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 金属配比
朝代 铜比例 锡比例 夏 90%以上 7% 商 84.77% 11.64%
司母戊(后母戊)鼎
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撷英
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
金属配比 高温焙烧 泥范制模 纹饰雕刻
——据屈宝坤《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典籍》整理
墨 池 草 绿 兰 亭 文 章
明代画像
行书《兰亭集序》(摹本)
墨 池 草 绿 兰 亭 文 章
明代画像
(王羲之)尤善隶书, 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 笔势,以为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每自称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 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唐)《晋书》
三、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与历史学例举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图像(2020.10.1)
一、中国古代的主要学术思想
春秋时期——道家与儒家创始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西汉时期——“独尊儒术”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 东汉时期——道教产生
时期 学派 代表人物
重要主张
道家 老子 春秋
万物运行有其法则; 事物对立且相互转化; “无为而治”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七上历史复习提纲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学期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这些知识点,我特别准备了这份《七上历史复习提纲》。

希望通过这份提纲,能够对大家的复习工作提供一些指导和支持。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和发展1. 要点1:人类起源与中国人的起源1. 人类起源的理论2. 中国远古时期人类的起源3. 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2. 要点2:远古时期的历史1.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思想家们的贡献3. 秦朝的统一和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二、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起与传播1. 要点1:古代黄河流域文明的兴起1.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2. 古代中国文字的发展与演变2. 要点2: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1. 中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2. 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影响3. 佛教的传入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中国古代政治的更替与社会变革1. 要点1:秦朝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确立1.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法家思想的倡导2.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措施2. 要点2:汉朝的兴起和辉煌1. 汉高祖刘邦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2. 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3. 要点3:三国时期的分裂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1. 三国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割据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文化成就四、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的发展1. 要点1:农业的兴起与农民经济的发展1.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2. 农民社会的形成和农民经济的发展2. 要点2:古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1. 古代冶铁业的兴起与农业革命2. 造纸术、印刷术和其他科技的发明五、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的多样性1. 要点1:中国古代社会的分层和阶级1.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2. 社会等级制度和士农工商四职的形成2. 要点2: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与思想观念1. 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2. 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以上是这份《七上历史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

先秦史z(1)

先秦史z(1)

考点3:甲骨文和司母戊鼎
1、甲骨文
(1)定义:商朝时期可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意义: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 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对于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 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考点3:甲骨文和司母戊鼎
2、司母戊鼎(商朝) (1)商朝的青铜筑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 分精湛 (2)司母戊鼎特点:形制雄伟, 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 庄严凝重。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 最大的青铜器。
是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有 积极影响。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主要书 籍,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
考点5、孔子的思想与百家争鸣
3、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牛耕和铁器的推广
商鞅变法
社会变革
各诸侯国变法
君臣说法
舌战群儒
徙木立信
取信于君
取信于臣
取信于民
2.变法的内容
材料一 (商鞅)为(替)田开 (去掉)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均)。平(治理)斗桶、权 衡、仗尺……居(经过)五年, 秦人富强。 材料二 僇力(勉力)本业,耕 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 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 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列表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变法措施分类 富国措施 强兵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变法的具体措施 奖励生产 承认土地私有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 推行县制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统一度量衡
3、商鞅变法的目的和性质: 目的: 富国强兵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4、商鞅变法历史作用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 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兼并六国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记》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史概述1. 先秦时期的历史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东周四个王朝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2. 夏、商、周是先秦时期的三个朝代,其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

3. 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并得到稳固。

4. 先秦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半段,战国时期是先秦时期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标志着封建制的全面确立与王权削弱。

二、夏商周三代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致可以时间跨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有夏启、太康、仲康、相等、杼等五代君主。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最有名的商朝君主是商汤和商纣。

3. 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周朝最有名的君主是周武王、周文王、周公,西周以崇尚礼乐而闻名。

4. 东周:周公是周文王的大臣,他致力于改善周王室与周国近臣僚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将周王族及帝室的实际政治权力移交给群臣,以解决这一问题。

周公追郑、继续太、伯煊伯、叔敖、叔度、叔帒、叔虞、叔匄、叔犮、叔心、叔全、公瑶、公旦、公宇、公仪、公洛、公嵩、公庚、公叔。

公叔出身太公僚姓,是虞姬之子。

三、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国家政权的基本单位是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2. 诸侯攘地称王:在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这种情况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削弱和国家的分裂。

3. 封建王朝的衰落:先秦时期的最后阶段,封建制度的依附性逐渐减弱,地方势力日益强大,导致中央政权的衰落。

四、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学派1. 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开端,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PPT课件
作业
自己总结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所有战争(共??次战争,要求将战争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特点都以表格形式写出)
复习向导
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 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 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 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
“封建亲戚,以藩[fān]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行省制
封建亲戚:将土地分封给亲戚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国家 以藩屏周: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朝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内容与影响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文景之治
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俭;③重视“以德化民”。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三、民族大融合
1、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2、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深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中国古代史

【深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中国古代史

七年级(上)中国历史复习提纲(整理人:柴穗蓉)七年级(上)中国历史考试要点:1、先秦:北京人、半坡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黄帝的传说、西周分封制、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老子孔子百家争鸣2、秦汉:秦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丝绸之路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孝文帝改革、祖冲之、王羲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北京人半坡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黄帝的传说★1、目的:巩固统治。

2、内容:(1)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的义务:①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向天子交纳贡品;③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考点五: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的由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2、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历史上大发展、大变革、大动荡时期、思想大解放时期。

具体表现为:(1)大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2)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政治)(3)大动荡:诸侯争霸,群雄割据,战争频繁;(军事)(4)思想大解放: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形成诸子百家,法家、儒家影响后世深远。

考点六:商鞅变法1、背景:①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产生新兴的地主阶级;②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变法目的),在各国掀起了变法运动。

2、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3、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意义:①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②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时间线梳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时间线梳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时间线梳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七年级上册历史时间线梳理古代史部分:1. 先秦时期- 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周时期-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2. 秦朝和汉朝-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灭匈奴- 公元8年:汉朝开始在中原建立郡县制度3. 唐朝和宋朝- 公元618年至907年:唐朝盛世- 公元960年至1279年:宋朝时期- 公元1279年:元朝建立现代史部分:1. 近代中国-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清朝灭亡2. 二战和抗战- 公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 公元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 公元1945年:二战结束3.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朝鲜战争- 1950年代至197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大革命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时间线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和事件,帮助他们建立起整体的历史认识和思维框架。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找到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历史,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添砖加瓦。

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团结和睦!第二篇示例:七年级上册历史时间线梳理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展开,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时间线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第一单元:华夏文明在本单元中,我们主要了解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从远古时代的人类活动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形成,再到商朝的建立和周朝的兴起,我们一步步跟随着时间线,了解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

先秦历史的名词解释

先秦历史的名词解释

先秦历史的名词解释先秦历史是指中国历史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史的起始阶段。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起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一些与先秦历史相关的重要名词。

1. 春秋时期(770年-476年)春秋时期是先秦历史的开端,自公元前770年左右的春秋时代开始,持续到公元前476年左右。

这一时期的名称来自《春秋经》(也称为《春秋左传》),是一本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

春秋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代,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政治斗争。

尽管春秋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但它为后来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 战国时期(476年-221年)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之后,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强国相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七个大国:秦、赵、魏、楚、韩、燕和齐。

这七个大国互相争夺领土和资源,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战争。

同时,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就是在这个时期。

3. 兵法兵法是战国时期兵学的重要分支,指的是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学说和方法。

在战国时期,为了争夺领土和实力,各国统治者纷纷重视军事力量和技巧。

兵法的出现和发展使战争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化,其中最着名的兵法书籍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

这些兵法书籍不仅是军事家们的指南,也具有重要的政治及哲学意义。

4.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指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系列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这些思想流派代表着不同的政治、伦理、哲学观点,为先秦的学问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和教育,道家追求自然和道的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法家注重法律和统治的有效性,兵家则专注于军事技巧。

5. 秦朝(221年-206年)秦朝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个朝代,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的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全册详解: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详解: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详解: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一、先秦时期的社会变革- 商周时期的革命:商周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商周时期的革命:商周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

- 秦始皇的统一行动:秦始皇的统一行动,使得我国从分裂的诸侯国变为统一的大国。

秦始皇的统一行动:秦始皇的统一行动,使得我国从分裂的诸侯国变为统一的大国。

二、汉朝的政治体制和文化繁荣- 汉武帝的政治改革:汉武帝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推行儒家思想,设立国家考试制度等。

汉武帝的政治改革:汉武帝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推行儒家思想,设立国家考试制度等。

- 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的出现,显示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的出现,显示了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包括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新兴贵族的崛起等。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包括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新兴贵族的崛起等。

- 的传入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佛教的传入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四、隋唐时期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 隋唐的政治建设:隋唐时期的政治建设包括统一全国,规范法律,改善农业等。

隋唐的政治建设:隋唐时期的政治建设包括统一全国,规范法律,改善农业等。

- 唐朝的经济发展:唐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显示了唐朝政权的强大。

唐朝的经济发展:唐朝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显示了唐朝政权的强大。

五、宋朝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 宋朝的政治体制:宋朝的政治体制有其特殊之处,例如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科举制度的完善等。

宋朝的政治体制:宋朝的政治体制有其特殊之处,例如官员选拔制度的改革,科举制度的完善等。

历史“大单元教学”复习课初探——七上先秦史复习

历史“大单元教学”复习课初探——七上先秦史复习

历史“大单元教学”复习课初探——七上先秦史复习摘要:所谓“大单元教学”需要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以保证教学环节紧凑性。

“大单元教学”复习,不仅能巩固对知识的记忆,还能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本文,将以七上先秦史复习为例,详细阐述“大单元教学”复习课开展策略。

关键词:历史;大单元教学;复习课“大单元教学”的复习课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在这个主题之下,发现每一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到这节课的主线,将课程置于大单元背景下,把简单的点连接成线,课堂主线的贯穿,让一节课变得更加逻辑清晰。

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历史脉络,加强对历史的理解。

一、凸显单元,明确方向“大单元”教学有高效、减负的特点,其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基本学情等对整个单元进行“再建构”,科学编排教材内容,以促进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

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下,要在复习课教学中充分考虑“大单元教学”特点,精读教材,明确复习方向。

以往复习中,存在着“冷饭重炒”情况。

针对这个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高效复习奠定下良好基础。

在七上先秦史复习课上,要凸显“大单元教学”教学特点,明确先秦史的教学主题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引发社会变革。

教学重难点如下:1、复习重点:分封制;商鞅变法;铁骑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中央集权制;2、复习难点:理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在复习课上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知道史实、评论和传说,石器时代的特点,原始人类的生活特征,氏族聚落的特征;青铜器时代夏商西周的更迭,分封制,甲骨文和青铜文明;铁器时代铁器牛耕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在教学方法上,利用表格梳理、材料研读、知识点对比、导图制作等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复习方法。

有了相对明确的复习方向以后,能高效展开复习课教学活动,让复习课顺利开展。

二、媒体交互,拓展资源复习课上为收到较好的效果,集中学生注意力,要善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与学生展开互动,拓展教学资源。

七年级初一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初一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初一历史知识点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关注人类的过去,同时也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

对于初中历史学科,学生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初一历史知识点,希望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史1. 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以黄河流域为主,面积范围广,地形地貌复杂。

2. 中国先秦时期的历史:包括夏、商、周等朝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文献《史记》也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3. 中国秦汉时期的历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秦朝的建立,以及后来的汉朝,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诸多变革和进步。

4.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此时期的中国被分为许多封建王朝,社会制度固定,人口增长迅速,科技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世界史1. 人类的起源和扩散:包括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人类对世界各地的扩散。

2. 古代文明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3.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欧洲在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受到了重视。

4. 美洲文明:以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为代表的美洲文明是许多学生关注的历史知识点。

三、中国现代史1. 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运动的兴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成立到现在,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发展、政治经济制度、改革开放等都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历史知识点。

总之,历史是一门非常广泛的学科,在学习中需要学生们谨記基础知识,并不断拓展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希望本文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初中历史知识点的指引,助力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深入理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简介

七年级上册历史简介一、先秦时期(远古 - 公元前221年)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有了爱美意识,会埋葬逝者。

2.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会制作彩陶,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还会纺织、制衣。

3. 远古的传说。

- 炎黄联盟: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被杀。

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 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黄帝时期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4.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祥地。

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竞相兴起,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

其中,儒家思想代表着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墨家注重和平与公平,道家推崇自然与无为而治,法家强调法制与严刑峻法,诸子百家思想各有千秋。

二、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秦朝的最著名事迹包括修筑了万里长城、统一文字、实行统一的法律和货币制度等。

然而,秦朝也因为统治方式过于苛刻而赢得了民众的不满,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乡的王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

汉朝的最显著特点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了科举制度,加强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西部丝绸之路。

汉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文化艺术繁荣,儒家思想得到了全面发展。

三、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历史事件之一。

三国时期的割据局面使得中国社会分裂成三个独立的政权:曹魏、蜀汉和东吴。

整个时期都处于鼎盛时期,三国之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

当中著名的英雄包括曹操、刘备、孙权等。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这四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连续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相互传承。

唐朝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被誉为“开放的盛世”。

唐朝的最著名事迹包括修建了大型的运河和万寿寺,发展了丝绸之路,以及诗人杜牧、白居易等的作品。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最大成就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火药,同时也是中国制瓷工艺的全盛时期。

元朝是一个蒙古族统治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异族王朝。

元朝以扩大疆土和发展农业的政策为特点,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宗教国家,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王朝。

明朝的最著名成就包括建造了万里长城的目的和探险家郑和的航海事业。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是满族人。

【深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中国古代史

【深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七上:中国古代史

七年级(上)中国历史复习提纲(整理人:柴穗蓉)七年级(上)中国历史考试要点:1、先秦:北京人、半坡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黄帝的传说、西周分封制、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老子孔子百家争鸣2、秦汉:秦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丝綢之路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孝文帝改革、祖冲之、王羲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北京人半坡河姆渡人的农耕生活、黄帝的传说远古居民发展阶段生活地点生活时间生产生活状况特点北京人早期原始社会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20万年生产: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木棒;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以采集、狩猎为生。

生活:群居。

头部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河姆渡居民氏族社会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七千年生产: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生活:定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长江流域代表半坡居民氏族社会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产: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用石刀收割庄稼;用耒耜开地,种植粟。

生活: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屋;饲养猪狗等,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黄河流域代表黄帝的传说原始社会后期黄河流域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的功绩:建造宫室(住)、制作衣裳(衣)、教人挖井(食)、发明舟车(行)。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同期发明: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考点四:西周分封制1、目的:巩固统治。

2、内容:(1)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的义务:①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向天子交纳贡品;③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考点五: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1、春秋战国的由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 考查释读图片,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北师大版
图(a) 铁制农具
图(b)
穿有鼻环的牛尊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 第 (2)(3) ( 2) 问考查商鞅变法的举措和作用。 事件:商鞅变法。措施:废井田制; 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第(4) 问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楚庄王(问鼎中原)。
春 秋 东 周
齐桓 公 称霸
标志: 葵丘会盟
①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②任用管仲改革, ③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 东南西北到中间 国 外交攻势:六国之间的南北联合“合纵” 秦国各个击破“连横”。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 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 ( 3 )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 史作用。 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 (4)( 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 4)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 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 么? 了政治支柱
尧舜禹时期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 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
夏 1、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后来 商 周 商 盘庚迁都到殷,商朝又叫殷朝。 的 朝 2、末代国王(暴君):纣王。 更 替 西 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 周 定都镐京(武王伐纣)。
1、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夏 2、启继位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朝 “家天下”历史开始。
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北师大版
观察下列三幅图,然后回答问题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是 什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他要求统治 者用什么政治理念治国的? (2)秦统一后,秦始皇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 策? 焚书坑儒。
第1—2单元考点 元谋人
半坡遗址 西周的分封制
北京人
河姆渡遗址
炎帝、黄帝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都江堰
司母戊鼎
商鞅变法
甲骨文
孔子
中 华 大 地 的 远 古 北 人 京 类 人
时间:170万年 元 地点: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 谋 地位: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 人 人类 时间:距今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黄河流域) 生活方式:使用天然火、 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孔子
秦始皇
汉武帝
仁;仁政(或以礼治国)。
(3)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了谁的建议,对儒家 学派又采取了什么政策?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秦始皇、汉武帝虽然对儒学采取了不同的政 策,但确有着一个共同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 么?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代表 距今时间 生活地点 大河流域 种植作物 半坡聚落
约6000多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黄河流域 粟 半地穴式 长江流域 水稻 干栏式
河姆渡聚落 约7000多年
房屋结构
制作陶器
彩陶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炎 帝 黄 帝 炎帝是中华农业和医药学创始人,被称 为神农氏 。 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北师大版
例2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 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 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例3 [2011·苏州]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 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孔 子 教育 贡献
(1)主张“有教无类”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因材施教 孔子死后其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评价:他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百家争鸣:①儒家“以礼治国”; ②道家老子“无为而治”; ③法家韩非子“ 依法治国 ”; ④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例1 [2011·邵阳] “我来自元谋,你来 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 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 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 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 口店的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西周 分封 制
1、目的:为了巩固西周统治。 2. 内容:周王“授民授疆土”。 3.在当时的作用:巩固了西周统治,加 强同少数民族联系。
1、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 的历史就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2、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3、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 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得到广泛使用。
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目的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
1
2 3 4 5
富国强兵
支持者 内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触动奴隶主贵族利益) 承认土地私有 (确立个体生产) 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最大) 统一度量衡
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作用
秦国富强,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仁”和“礼”。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