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复习_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导论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答案:D2、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A.实践第一B.科学革命C.人民至上D.与时俱进答案:D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 )A.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B.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D.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答案:C4、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他们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国际工人协会B.正义者联盟C.共产主义者同盟D.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答案:C5、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的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B.人类文明成果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D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思维依赖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答案:A2、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观点或学派的对立和斗争,其中最基本的斗争是:()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答案:A3、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答案:D4、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B.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答案:D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答案:A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A.客观实在性B.多样性C.运动属性D.时空属性答案:A7、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辩证唯物论o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例如,人们根据客观的自然规律发明了各种工具和技术,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o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唯物辩证法o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o发展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的发展往往会经历曲折,但最终会取代旧事物。

o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o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家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的科学知识就是实践决定认识的体现。

o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劳动价值论o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o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剩余价值论o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包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o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

三、科学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o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o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o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

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1.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对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

作业马克思复习题1.第1题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宿命论观点标准答案:C2.第2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标准答案:D3.第3题经济基础是()。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D.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标准答案:D4.第4题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理论创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标准答案:D5.第5题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A.原始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B.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C.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D.地区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标准答案:B6.第6题生产关系中,最基本、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关系D.产品的交换方式标准答案:B7.第7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标准答案:D8.第16题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标准答案:A9.第17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被称为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关键是()。

A.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哲学的优秀成果B.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C.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坚持科学的实践观标准答案:B10.第18题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头脑中固有的B.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19题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马克思复习资料

马克思复习资料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那两个方面?对于这些方面不同的哲学派别是如何回答的?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1]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

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2]、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

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2.意识的能动性有何体现?如何看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守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

主观能动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

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把握了事物的必然性,就把握了事物的规律。

马克思复习资料

马克思复习资料

一.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5.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6.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7.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8.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9.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

10.唯物史观和科学剩余价值学说11.p291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13.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独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4.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应。

16.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正误)17.“半截子”唯物主义:指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复习题

马克思复习题

政治复习提纲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A.精读马列原著 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 D.深入调查研究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6.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

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D)A.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C.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D.辨证的否定的原理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A)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9.任何科学真理都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说明真理都具有(B)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 D.全面性10.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11.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A.人和自然的矛盾 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2.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1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4.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15.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D)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B)A.理论基础B.核心内容C.指导原则D.前提条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马克思复习资料

马克思复习资料

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不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建设规律的观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等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科学性、革命性、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6、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期末复习

马克思主义期末复习

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如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是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即思维的存在是否有同一性5.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念: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源和万物的创造者2012年下学期试卷第五大题第1小题第2小题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源,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6.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形态:当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7.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8.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9.质量互变规律:10.辩证否定观的特征: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2012年下学期试卷简答题第1题11.P47及2012年下学期试卷论述题第一题1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继承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2012年下学期辨析题第1题13.人的认识是以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一、社会历史发展和唯物史观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社会形态的演进和转变
3. 唯物史观的核心要点
二、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
1. 基本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2. 阶级斗争的基本矛盾和动力
3. 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
三、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
1.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矛盾
3.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四、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
1.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贡献
3.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路径和目标
五、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
1.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特点
2.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困难
3.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境界和实现条件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实践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特点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贡献
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科学性
1.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九、其他相关内容
以上提纲旨在帮助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内容,透过对这些重要议题的梳理和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拓展,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马克思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原理复习资料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p17马克思主义时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得科学理论体系。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p17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第三,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哲学的基本问题?p20-2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决定存在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范畴理论)?p21-22. 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p2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p23.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p25-26.(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的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理等。

2.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唯物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对立统一和发展规律。

3.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变革的动力是阶级斗争。

社会中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动力。

5.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原理是什么?社会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

其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无产阶级专政是确保公有制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政治制度。

6.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看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达到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7.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私有制?马克思主义批判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公有制,以消除阶级差别,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8.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原则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倡导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和统一,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精神,反对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

9.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的本质,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原则和政治原则,为社会主义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复习资料

马克思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 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 1C、中国D、俄国1 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 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单项选择题答案】 1 . C 2 . A 3. A 4. B 5. C 6. B 7. C 8. A 9. D 1 0. A 11 . A 12. C 13. D 14. A 15. C二、多项选择题1 、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 1 9 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 1 831 年和 1 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 838 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 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6?1 斯密B、大卫?6?1 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6?1 圣西门B、沙尔?6?1 傅立叶C、罗伯特?6?1 欧文D、托马斯?6?1 莫尔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1 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多项选择题答案】 1 . BCD 2. BCD 3. ABC 4. BC 5. AB 6. ABC 7. CD 8. AB 9. BCD 10. ABCD三、辨析题1 .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1.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辩证法:矛盾普遍存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1.2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观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实践。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2.2 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私有制、按劳分配、市场调节。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3.1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是人类解放的最终归宿。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3.2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发展社会生产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什么是唯物史观?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什么是辩证法?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观是什么?什么是社会意识?它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阶级斗争?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唯物史观是指物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它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辩证法是指矛盾普遍存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矛盾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大学马克思复习资料

大学马克思复习资料

1.什么是马克思?马克思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

4.重要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的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

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和世界观是同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根据,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9.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复习重点

马克思复习重点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生活、人类发展、自然界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丰富的。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陈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有其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客观基础,同时也有人类文明成果的理论渊源。

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是在吸取以往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思想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和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它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及其主要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复习答案(全)

马克思复习答案(全)

马克思复习答案(全)马克思复习资料绪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形成?公开问世?)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4-1846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恩格斯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3、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学好理论才能心明眼亮,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只有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分清主流,站稳立场,把准方向。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认真专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领会,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现在有一些人根本没认真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书,却人云亦云,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

这种态度是不科学了、错误的。

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

《马克思主义原理》复习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狭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广义: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的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马克思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的伟大复兴。

(1)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首先,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其次,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最后,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2)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首先,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再次,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最后,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行动。

第一章: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列宁)。

2.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如何正确发挥人的意识能动作用1.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是前提2.社会实践是人的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1、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印度佛学是世界三大哲学传统。

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耶稣是人类四大圣哲。

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有何意义?是思维(精神)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各种哲学派别相互论争的理论焦点。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是时间和空间。

4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原理对我国民族经济发展的启示。

——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内部各地区、各部门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科技教育相联系,注重可持续发展。

——民族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5、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谈谈你对“吃亏就是占便宜”的理解与思考。

答题要点:第一,对立统一规律原理的内涵。

(4分)第二,吃小亏占大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的转化不是同一事物同一时间同一关系的转化,而是同一事物不同关系的转化。

(6分)[评分标准]对立统一规律原理的内涵: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

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吃亏和占便宜要通过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才可得以实现矛盾双方的表现。

这次吃亏也许是下次占便宜的开始,下次的便宜也许就是隐藏着的吃亏因素,事物总是既矛盾又统一,既给事物发展的动力又给事物增添新的状态对立:“吃亏”和“占便宜”是一对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体现了其双方对立属性。

统一:“吃亏”在某一条件下也会转变成为“占便宜”,就像塞翁失马,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体现矛盾的统一性。

6、“度”的含义和“度”的方法论意义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

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

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

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

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

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美学家、哲学家李泽厚先生非常重视这一范畴,认为是哲学的“逻辑起点”。

黑格尔认为“度”是“质”与“量”的统一,并由“限度”深化为“程度”,实际存在的事物都是同一本质在不同程度上的体现,也就是说同一个本质变化程度不同就形成不同的事物。

他是主客观统一论者,所以不能认为他是在说纯客观问题。

唯物辩证法“量变质变规律”讲到“度”,就事物自身变化而言是“程度”,但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就是一种事物,事物内在的矛盾双方力量对比超过一定“限度”,事物整体就要出现相应“程度”的变化。

我们需要它何种情况的变化?这应该是主观要求,我们做事情,“度”也是在此考虑下产生的,当然这种要求会受到限制——我们选择的范围是客观的。

7、学习和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辩证否定究其实质而言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用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辩证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其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唯物辩证法认为,作为联系和发展环节的否定,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克服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非联系性,保留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辩证的否定就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应从肯定中看到否定,从同一中看到对立;同时又要从否定中看到肯定,从对立中看到同一.而“历史复古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论”等均是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和做法,应该抛弃。

8、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谈一谈你对下面这三段花的理解和思考:一个平庸的人,看不出比自己高明的东西;一个有才能的人却能立即认出别人的天来。

——佚名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

——西塞罗感觉到的东西你不能马上理解它,理解了的东西你能深刻的感觉到它。

——毛泽东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9、运用“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关系”谈一谈你对大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理解与思考。

P84—85运用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的理解与思考人类的实践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

正是基于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二者的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

1、科学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尊重科学、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2、人文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尊重人、爱护人,时刻关注人类利益和人类发展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10、运用“人是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的辩证关系”谈一谈你对人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理解和思考。

人既可以是价值的主体,又可以是价值的客体。

人在价值关系中的双重地位决定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即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对于作为主体的自我需要的满足,主要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待遇。

当个人的正当需要得到满足,并得到社会公正的待遇时,个人价值就能实现;反之,当个人的正当需要得不到尊重和满足,甚至被剥夺了基本生活的保障时,个人价值就很难实现。

人作为价值主体,具有要求满足自身需要的特性;人作为价值客体,又具有通过其实践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他人和自身需要的特性。

一个人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有权利得到社会相应的肯定和报偿。

与之相对,社会只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满足个人的正当需要,才能使人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11、你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现实的道德要求还是理想的道德追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有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第二层次的是尽量为他人做好事。

第三层次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第四层次的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12、用“群众史观”谈一谈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普通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在社会中如何发挥自己作用)的影响?(群众史观参考)一,群众史观的内涵: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作用:第一,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普通个人的作用: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第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对普通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影响的影响:普通个人也能产生”超常性”的影响,如”人肉搜索”,如互联网对政府决策的超常性影响.(厦门)结合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谈谈13、谈一谈你对“不神圣的市场经济”这篇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论述的文章的理解与思考。

答题要点:第一,分析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定义和内涵.(10分)第二,论述走现代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3分)第三,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原理进行说明。

14、传统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特点的区别。

现代市场经济是计划和市场的结合(一)传统市场经济的特点:○在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实体之间的交易多为“现货市场交易”和“人格化交易”○政府或国家不受制度的约束。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虽然现货市场交易和人格化交易仍然在相当的范围内进行,“非人格化交易”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

○虽然政府与经济仍然密切相关,政府与经济人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使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变成了“保持距离型”。

(三)法治的两层经济含义:○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

○法治的第二个作用是约束经济人。

15、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警惕滑入坏的市场经济。

(谈一谈你对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的理解与思考。

)坏的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那就是权力与经济的关系过密,即权钱结合的官商经济,没有足够明晰的有保障的财产权。

建立法治政府,因为没有法治政府,就没有现代市场经济,就不能实现我们期望的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满足以下这些条件:产权明晰,稳定,市场处于竞争性状态,资源能充分自由的流动。

而这一切都以法治政府为前提。

关于法治第二个作用中政府支持和增进市场的内容和作用:——无争议的,都认为政府应管的有:定义产权,保护产权,执行合同,即政府的“守夜人”作用。

——较少争议的有:反垄断法和一些与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有关的规制。

——很有争议的:比如政府对价格(房租,工资,股价,汇率)的管制,对贸易的限制,有倾斜的产业政策。

16、谈一谈你对现代市场经济就是市场与计划的结合的理解。

现代市场经济是计划和市场的结合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计划经济的历史实践证明必须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道路3.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上看,“纯粹的”市场经济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现代复杂的经济体系既不是市场也不是计划单独可以控制的,而是需要这两者结合起来加以控制。

17、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力量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如何认识中国入世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社会分工-生产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基础:追求比较利益是全球化的动力:绝对成本、比较成本、机会成本、要素比较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运行机制:国际价值规律是基本规律18、你能说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上三到四件标志性的事件吗?社会保障的萌芽英国的《济贫法》(1601年)世界上第一组社会保险法德国俾斯麦政府的社会保险立法《疾病保险法》(1883年)《工伤保险法》(1884年)《老年和残疾人保险法》(1889年)“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的问世美国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法》(1935年)社会保障基本原则和福利国家模式的确立“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19 、什么是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具有哪些特点?答: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