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 1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高中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含解析
2018-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高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所列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单位的是()A.kg、N、m/s B.N、m、s C.kg、m、s D.m/s2、N、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仅与物体质量有关3.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樾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4.如图所示,光滑接触面上,球和棒均静止.对球和棒的弹力分析正确的是()A. B.C.D.5.如图所示,三个共点力F1、F2与F3作用在同一个质点上,其中,F1与F2共线且反向,F3与F1垂直,F1=6N、F2=2N、F3=3N.则质点所受的合力为()A.7N B.11N C.1N D.5N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线做出以下几个判定,错误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7.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8.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一水平面上滑动,两个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m A=3m B,则它们能滑动的最大距离x A和x B的关系为()A.x A=x B B.x A=3x B C.x A=x B D.x A=9x B9.竖直上抛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F f大小恒定,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间为t1,从最高点再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t2,上升时加速度大小为a1,下降时加速度大小为a2,则()A.a1>a2,t1<t2B.a1>a2,t1>t2C.a1<a2,t1<t2D.a1<a2,t1>t2 10.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mg、F N、F1、F2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只受到重力mg和斜面的支持力F N的作用D.力F N、F1、F2三力的作用效果与mg、F 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11.质量为m的铁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A.μmg B.μ(mg+Fsinθ)C.μ(mg﹣Fsinθ) D.Fcosθ12.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B对A的摩擦力向左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13.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A、B各受到几个力()A.3 B.4 C.5 D.6二、实验题1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①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②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轻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N;③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 A、F 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 A、F B的合力F′;④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15.某同学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思路是通过改变悬挂小钩码的质量,改变小车所受拉力,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将每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观察图线特点.(1)实验中应该满足:钩码的质量m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为.(2)如图2所示为本实验中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0s,其中x1=7.18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则用T、x1、x2…x6表示小车加速度大小a=,计算得加速度大小a=(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经过6次实验,获得了6组对应的小车所受合力F、小车加速度a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得到如图3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不过原点,经排查发现:并非人为的偶然误差所致,那么,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你认为图3中图线的斜率表示.(4)经过6次实验,获得了6组对应的小车所受合力F、小车加速度a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得到如图3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不过原点,经排查发现:并非人为的偶然误差所致,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你认为根据图3中图线可以知道小车运动中的摩擦力为,小车的质量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论述、计算题16.一辆卡车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如果在刚刹车时卡车的速度为36km/h.求:(1)刹车开始后1s末的速度.(2)刹车开始后3s末的位移大小.17.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轻绳AC和BC吊起一质量不计的沙袋,绳AC和BC 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现缓慢往沙袋中注入沙子.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当注入沙袋中沙子的质量m=10kg时,求绳AC和BC上的拉力大小F AC和F BC.(2)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为使绳子不断裂,求注入沙袋中沙子质量的最大值M.18.电梯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200kg的物体,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电梯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7s内上升的高度为多少?(g取10m/s2)19.在某次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杆上由静止滑下,经过2.5s落地,已知消防队员与杆之间摩擦力F的大小与他自身重力mg的大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g取10m/s2.(1)试说明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并求出相应的加速度;(2)求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3)求消防队员落地时速度的大小.2018-2018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高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所列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单位的是()A.kg、N、m/s B.N、m、s C.kg、m、s D.m/s2、N、m/s【考点】力学单位制.【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解答】解:A、其中的N、m/s是导出单位,所以A错误.B、其中的N是导出单位,所以B错误.C、m、kg、s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所以C正确.D、三个单位全是导出单位,所以D错误.故选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仅与物体质量有关【考点】惯性.【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解答】解: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因此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3.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樾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速度变化越大,速度变化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A错误.B、根据a=知,变化时间越短,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速度变化量有关,故B错误.C、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D、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故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光滑接触面上,球和棒均静止.对球和棒的弹力分析正确的是()A. B.C.D.【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常见的弹力有三种:拉力、支持力和压力,绳子拉力沿着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和支持力与接触面垂直.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出弹力的方向.【解答】解:A、球受到墙壁的弹力和台阶的弹力,两个弹力都与接触面垂直,所以墙壁的弹力垂直于墙壁向右,台阶对球的弹力通过球心,故A正确.B、假设斜壁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受到重力、地面向上的弹力和斜壁斜向下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不为零,则小球将向右滚动,与题不符,故斜壁对小球没有弹力,小球只受地面向上的弹力,故B错误.C、槽对杆的底端的弹力方向指向球心,故C错误.D、假设斜面对小球有弹力,则小球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三个力的合力不为零,则小球将向左摆动,与题不符,故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D错误.故选:A.5.如图所示,三个共点力F1、F2与F3作用在同一个质点上,其中,F1与F2共线且反向,F3与F1垂直,F1=6N、F2=2N、F3=3N.则质点所受的合力为()A.7N B.11N C.1N D.5N【考点】力的合成.【分析】先将F1和F2进行合成,再将这个合力与F3进行合成,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即可.【解答】解:力F1和F2共线,方向相反,合力为:F12=F1﹣F2=6﹣2=4N再将该合力与F3合成,合力为:F=故选:D.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线做出以下几个判定,错误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t=2s 前与t=2s后相比,直线的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横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横轴下方位移为负值.【解答】解:A、物体在前2s内沿负方向运动,后2s内沿正方向运动,速度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C、t=2s前与t=2s后相比,直线的斜率相同,加速度相同,即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横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横轴下方位移为负值,则知在t=4s时,物体离出发点的位移为零,物体返回到原出发点.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7.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可能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平衡状态的特点是:合力为零,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某一时刻为零,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合力不为零.故A错误.B、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合力可能为零,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 正确.C、物体合力为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C正确.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合力不为零,一定不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BC.8.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一水平面上滑动,两个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m A=3m B,则它们能滑动的最大距离x A和x B的关系为()A.x A=x B B.x A=3x B C.x A=x B D.x A=9x B【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分析】两物体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只有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得到物体滑行的最大距离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解答】解:由动能定理可知,﹣μmgx=0﹣mv18;即得滑行的最大距离x=;则可知,若初速度相等,则最大滑行距离相等,故A正确.故选:A.9.竖直上抛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F f大小恒定,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间为t1,从最高点再落回抛出点所需时间为t2,上升时加速度大小为a1,下降时加速度大小为a2,则()A.a1>a2,t1<t2B.a1>a2,t1>t2C.a1<a2,t1<t2D.a1<a2,t1>t2【考点】竖直上抛运动.【分析】在物体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加速度大小,然后根据位移大小相等,利用运动学公式比较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大小.【解答】解:上升过程有:mg+F f=ma1,下降过程有:mg﹣F f=ma2,由此可知a1>a2,根据功能关系可知落回地面的速度v<v0,因此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由于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位移大小相等,因此t1<t2,故BCD 错误,A正确.故选:A10.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物体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受到mg、F N、F1、F2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只受到重力mg和斜面的支持力F N的作用D.力F N、F1、F2三力的作用效果与mg、F N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按作用效果分解为沿斜面向下和垂直于斜面两个方向的分力,注意两个分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分析受力时,分析物体受到的实际受到的力.两分力共同作用效果与重力作用效果相同.【解答】解: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因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斜面,不是物体,而F2作用在物体上.故A错误.B、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故B错误,C正确.D、力F N、F1和F2的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F N两个力的效果相同.故D正确.故选:CD11.质量为m的铁块,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A.μmg B.μ(mg+Fsinθ)C.μ(mg﹣Fsinθ) D.Fcosθ【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对铁块进行受力情况分析,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铁块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由摩擦力公式也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解答】解:对铁块进行受力情况分析,作出力图,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得:N=mg﹣Fsinθ,f=Fcosθ又由摩擦力公式得:f=μN=μ(mg﹣Fsinθ)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AB12.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B对A的摩擦力向左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压缩状态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向左.对整体研究,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解答】解:A、压缩状态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A错误.B、由上可知:A对B的摩擦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向左.故B正确.C、D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3.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A、B各受到几个力()A.3 B.4 C.5 D.6【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压缩状态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向左.对整体研究,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解答】解:对B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压缩状态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A给B向右的摩擦力,共4个力;对A受力分析,A的重力,地面的支持力,B对A的压力,因A对B的摩擦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向左,及B对A的弹力,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共5个力,故AD错误,BC 正确.故选:BC.二、实验题1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①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②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轻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11.40N;③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 A、F 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 A、F B的合力F′;④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再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理解实验的原理即可解答本题,弹簧秤读数时要注意估读.【解答】解:根据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要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和拉力大小,拉力大小由弹簧秤读出,分度值为0.1N,估读一位:11.40N作图如下:故答案为:方向;11.4015.某同学验证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主要思路是通过改变悬挂小钩码的质量,改变小车所受拉力,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将每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观察图线特点.(1)实验中应该满足:钩码的质量m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为M>>m.(2)如图2所示为本实验中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0s,其中x1=7.18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为了尽量减小误差,则用T、x1、x2…x6表示小车加速度大小a=,计算得加速度大小a=0.64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经过6次实验,获得了6组对应的小车所受合力F、小车加速度a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得到如图3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不过原点,经排查发现:并非人为的偶然误差所致,那么,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小车前进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你认为图3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4)经过6次实验,获得了6组对应的小车所受合力F、小车加速度a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线,得到如图3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不过原点,经排查发现:并非人为的偶然误差所致,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你认为根据图3中图线可以知道小车运动中的摩擦力为0.18N,小车的质量M=0.10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要求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需求出绳子的拉力,而要求绳子的拉力,应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以M为研究对象求出绳子的拉力,通过比较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和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的大小关系得出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重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mg=(m+M)a解得:a=以M为研究对象有绳子的拉力为:F=Ma=mg显然要有F=mg必有m+M=M,故有M>>m,即只有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2)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0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带入数据得:a=m/s2=0.64m/s2(3)从图中发现有拉力时,没有加速度,所以原因可能是小车前进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所以:图3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4)根据题意,当加速度a=0时,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f=F=0.18N,即图线(或延长线)与F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车受到的阻力是0.18N.根据斜率的意义:所以M=kg故答案为:(1)M>>m;(2),0.64m/s2;(3)小车前进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小车质量的倒数.(4)0.18N,0.10kg三、论述、计算题16.一辆卡车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如果在刚刹车时卡车的速度为36km/h.求:(1)刹车开始后1s末的速度.(2)刹车开始后3s末的位移大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位移,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后的速度.【解答】解:(1)36km/h=10m/s,则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则刹车后1s末的速度v1=v0+at1=10﹣5×1m/s=5m/s.(2)刹车后3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则x=.答:(1)刹车开始后1s末的速度为5m/s.(2)刹车开始后3s末的位移大小为10m.17.如图所示,用不可伸长的轻绳AC和BC吊起一质量不计的沙袋,绳AC和BC 与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现缓慢往沙袋中注入沙子.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当注入沙袋中沙子的质量m=10kg时,求绳AC和BC上的拉力大小F AC和F BC.(2)若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为使绳子不断裂,求注入沙袋中沙子质量的最大值M.【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以结点C为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分析BC、AC两绳拉力的大小,确定哪根绳子的拉力先达到最大.再根据受力平衡列方程解得结果.【解答】解:装置受力图如图,运用合成法,(1)重物对结点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T=mg,由几何知识:F AC=mgcos30°=mg=86.5NF BC=mgsin30°=mg=50N(2)因为=而F ACmax=150N F BCmax=100N所以AC更容易被拉断F ACmax=Mg=150N所以:M=10kg答:(1)当注入沙袋中沙子的质量m=10kg时,绳AC和BC上的拉力大小F AC和F BC分别为86.5N和50N;(2)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为使绳子不断裂,注入沙袋中沙子质量的最大值M为10kg.18.电梯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200kg的物体,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电梯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7s内上升的高度为多少?(g取10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头两秒内的加速度,同时求出两秒末的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2~5s内的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4s末的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分别求出0~2s内、2~5s内、5~6s内的位移,从而得出6s内上升的高度.【解答】解:在前2s内,加速度为:a1==5m/s22s末的速度为:v1=a1t1=5×2m/s=10m/s.2﹣5s内,加速度为:a2==0则5s末的速度为:v2=v1=10m/s.在0~2s内的位移为:x1=a1t12=10m在2~5s内的位移为:x2=v1t2=10m/s×3s=30m5~7s内的加速度为:a3==﹣5m/s27s末速度恰好减为0,位移为:x3=v2t3+a3t32=10m则在7s内上升的高度为:s=x1+x2+x3=50m答:7s内上升的高度为50m.19.在某次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杆上由静止滑下,经过2.5s落地,已知消防队员与杆之间摩擦力F的大小与他自身重力mg的大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g取10m/s2.(1)试说明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并求出相应的加速度;(2)求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3)求消防队员落地时速度的大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图象读出绳子的拉力与消防队员的重力之比,分析消防队员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由速度公式求出最大速度和落地的速度.【解答】解:(1)该队员先在t1=1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设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1=ma1所以a1==4m/s2在接下来的t2=1.5s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设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2a2==2m/s2可见,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2)该队员先在t1=1s时间内以a1匀加速下滑,然后在t2=1.5s时间内以a2匀减速下滑.则最大速度v m=a1t1代入数据解得:v m=4m/s(3)队员落地时的速度v=v m﹣a2t2代入数据解得:v=1m/s答:(1)该队员先在t1=1s时间内,加速度为4m/s2,方向向下,在接下来的t2=1.5s。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三物理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 有一列火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第6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 0.01m/s2B. 0.05m/s2C. 36m/s2D. 180m/s2【答案】A【解析】由逐差法得x6-x1=5aT2,所以,选项A正确.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 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C.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D. 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答案】D【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处于静止状态,而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半球体不受地面的摩擦力,A错误;对质点受力分析,质点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三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合力为零,质点对球面的压力为,故B错误;摩擦力沿切线方向,在切线方向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相等,即,故C错误D正确.3.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斜面,质量为m 的光滑物块在竖直向上力F 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A. 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支持力为(M+m)gD. 支持力小于(M+m)g【答案】D【解析】对物体M和m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重力、支持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竖直方向,解得,故C错误D正确;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没有摩擦力,故A 错误B错误.【点睛】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力学部分常用的解题方法.(1)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体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2)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隔离法的优点: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本题中由于m匀速下滑,可以将M与m当作整体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4.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拉木块甲,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 B. C. D.【答案】A【解析】设弹簧伸长量为x,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它们有共同的加速度.对于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对于乙,由胡克定律,由三式解得:,故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A正确.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A. 0B. 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为,方向垂直木板向下D. 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右【答案】C【解析】木板撤去前,小球处于平衡态,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如图6. 如图甲所示,物体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力F拉物体,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先静止后又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所标出的数据可计算出()A. 物体的质量为2kgB.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5NC.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7ND. 在F为14N时,物体的速度最小【答案】AC【解析】当物体开始滑动时,即当F=7N时,,当F=14N时,,联立解得,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要比最大静摩擦力略小,故AC正确B错误;由于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直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增大,D错误.7. 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半圆弧轨道后恰能通过最高点P,然后落回水平面,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RB. 小球落地点时的动能为C. 小球运动到半圆弧最高点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D. 若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圆弧截去,其他条件不变,则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比P点高0.5R 【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小球恰能通过圆弧最高点P,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先求出小球通过最高点P的速度,小球离开最高点后做平抛运动,可由动能定理求解落地速度,将半圆弧轨道上部的圆弧截去,同样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最大高度.8.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答案】BD【解析】A、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解得:,轨道3半径比轨道1半径大,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故A错误;B、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解得:,故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故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故B正确;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使其做离心运动,必须加速,因此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故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故D正确。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2021学年)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做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做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做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路程B.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等于路程C.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3.对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ﻩﻩA.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4.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两车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t1时刻两车瞬时速度相同C.0~t1时间内,平均速率乙车大D.0~t1时间内,乙车的瞬时速度总是大于甲车的瞬时速度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6.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原来v > 0,a > 0,x > 0,从某一时刻开始若加速度均匀减小至0,则A.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B.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C.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速度等于0为止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不可能大于10 m/s28.(多选)下列图象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9.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5 m/s,沿斜面向下B.5 m/s,沿斜面向下C.5 m/s,沿斜面向上D.25m/s,沿斜面向下10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a甲=3m/s2,a乙=-5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慢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同第II卷(非选择题)请在指定答题卡内作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计20分)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则汽车:(1)在3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在5 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3)在10 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当t为________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 /s,方向向西。
数学---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9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9月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5分)下列各组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M={(3,2)},N={(2,3)} B.M={2,3},N={3,2}C.M={2,3},N={x=2,y=3} D.M={2,3},N={(2,3)}2.(5分)集合M={x|x是直线},N={y|y是圆},则M∩N=()A.{直线} B.{圆}C.{直线与圆的交点} D.∅3.(5分)集合M={x∈N|x(x﹣1)≤0}的子集个数为()A.1 B.2 C.3 D.44.(5分)已知集合M={1,a2},P={﹣1,﹣a},若M∪P有三个元素,则M∩P=()A.{0,1} B.{﹣1,0} C.{0} D.{﹣1}5.(5分)已知集合M={x|x2﹣5x≤0},N={x|p<x<6},且M∩N={x|2<x≤q},则p+q=()A.6 B.7 C.8 D.96.(5分)下列各图中,不可能表示函数y=f(x)的图象的是()A.B.C. D.7.(5分)集合A={x|0≤x≤4},集合B={y|0≤y≤2},下列不表示从A到B的函数是()A.f:x→y=x B.f:x→y=x C.f:x→y=x D.f:x→y=8.(5分)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f(x)=|x|,g(x)=B.f(x)=,g(x)=()2C.f(x)=,g(x)=x+1 D.f(x)=,g(x)=9.(5分)设函数f(x)=,若f(a)=1,则a=()A.﹣1或3 B.2或3 C.﹣1或2 D.﹣1或2或310.(5分)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2x)=2f(x)的是()A.f(x)=x+1 B.f(x)=x﹣|x| C.f(x)=|x| D.f(x)=﹣x11.(5分)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都是[2,2b](b>1),则()A.b=2 B.b≥2C.b∈(1,2)D.b∈(2,+∞)12.(5分)若函数y=f(x)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g(x)=的定义域是()A.[0,1] B.[0,1)C.[0,1)∪(1,4] D.(0,1)二、填空题13.(5分)已知集合,则集合A、B的关系为.14.(5分)已知,则f(x)=.15.(5分)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16.(5分)已知f(x)=4x﹣2x+1+3,当f(x)的定义域为(﹣∞,0]时,函数的值域为.三、解答题17.(10分)已知集合A={x|x2﹣4x+3=0},B={x|x2﹣ax+9=0},若B∩∁R A=∅,试求实数a的范围.18.(12分)已知集合A={x|x2﹣3x﹣10≤0}(1)若B⊆A,B={x|m+1≤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A=B,B={x|m﹣6≤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若A⊆B,B={x|m﹣6≤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19.(12分)已知二次函数f(x)满足f(x+1)+f(x﹣1)=2x2﹣2x,试求:(1)求f(x)的解析式(2)若x∈[0,2],试求函数f(x)的值域.20.(12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kx2﹣2x+6k<0(k≠0),(1)若不等式的解集为R,求k的取值范围;(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求k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2)证明f(x)是定义域内的增函数;(3)求f(x)的值域.22.(12分)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不等式f(x)<0的解集是(0,5),且f(x)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12.(1)求f(x)的解析式;(2)设函数f(x)在x∈[t,t+1]上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表达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M={(3,2)}中的元素为点(3,2),N={(2,3)}中的元素为点(2,3),两个集合不相等;对于B.M={2,3}和N={3,2}中的元素都是实数2、3,两个集合相等;对于C.M={2,3}的元素都是实数2、3,N={x=2,y=3}的元素为x=2,y=3,两个集合不相等;对于D.M={2,3}的元素都是实数2、3,N={(2,3)}的元素为点(2,3),两个集合不相等;故选B.2.D【解析】集合M={x|x是直线},N={y|y是圆},则M∩N=∅,故选D.3.D【解析】集合M={x∈N|x(x﹣1)≤0}={x|0≤x≤1,x∈Z}={0,1},所以集合M的子集个数为:22=4个.故选D.4.C【解析】∵集合M={1,a2},P={﹣1,﹣a},M∪P有三个元素,∴a2=﹣a,解得a=0或a=﹣1(舍),∴M={1,0},P={﹣1,0},∴M∩P={0}.故选C.5.B【解析】∵集合M={x|x2﹣5x≤0}={x|0≤x≤5},N={x|p<x<6},且M∩N={x|2<x≤q},∴p=2,q=5,∴p+q=2+5=7.故选B.6.B【解析】有函数的定义可知,B不满足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的图象.故选B.7.C【解析】当x=4时,根据对应法则f:x→y=x,得y=2∈B;根据对应法则f:x→y=x,得y=;根据对应法则f:x→y=x,得y=;根据对应法则f:x→y=,得y=2∈B.根据函数的概念可知选项C中对应法则不能构成A到B的函数.故选C.8.A【解析】对于A,函数f(x)=|x|(x∈R),与函数g(x)==|x|(x∈R)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也相同,是同一函数;对于B,函数f(x)==|x|(x∈R),与函数g(x)==x(x≥0)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对于C,函数f(x)==x+1(x≠1),与函数g(x)=x+1(x∈R)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对于D,函数f(x)=(x≥﹣1),与函数g(x)=(x≤﹣1或x≥1)的定义域不同,对应关系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故选A.9.C【解析】根据题意有或,解得:a=2或a=﹣1,故答案为C.10.A【解析】对于A,f(x)=x+1,f(2x)=2x+1≠2f(x)=2x+2,A不正确;对于B,f(x)=x﹣|x|,f(2x)=2x﹣|2x|=2f(x)=2x+2|x|,B正确;对于C,f(x)=|x|,f(2x)=2|x|=2f(x)=2|x|,C正确;对于D,f(x)=﹣x,f(2x)=﹣2x=2f(x)=﹣2x,D正确;故选:A.11.A【解析】∵二次函数f(x)=x2﹣2x+4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x=2,∴f(x)在[2,2b]是单调增函数,∵函数f(x)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f(2b)=2b且2b>2即2b2﹣4b+4=2b解得b=2,或b=1(舍)故选A.12.B【解析】因为f(x)的定义域为[0,2],所以对g(x),0≤2x≤2且x≠1,故x∈[0,1),故选B.二、填空题13.A=B【解析】由集合A得:A={x|x=(2n+1),n∈Z},由集合B得:B={x|x=(2n+3),n∈Z},∵{x|x=2n+1,n∈Z }={x|x=2n+3,n∈Z},∴A=B,故答案为:A=B.14.2﹣x2(x≥0)【解析】∵=2﹣,故f(x)=2﹣x2(x≥0),故答案为:2﹣x2(x≥0)15.(0,+∞)【解析】由题意,函数的是一个复合函数,定义域为R外层函数是y=3t,内层函数是t=2﹣3x2由于外层函数y=3t是增函数,内层函数t=x2+2x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故复合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0,+∞)故答案为:(0,+∞)注:[0,+∞)也可.16.[2,3)【解析】f(x)=4x﹣2x+1+3=(2x)2﹣2•2x+3,设t=2x,可得y=t2﹣2t+3,∵f(x)定义域为(﹣∞,0],∴0<t≤1.则y=t2﹣2t+3=(t﹣1)2+2.∴2≤y<3.故答案为[2,3).三、解答题17.解:集合A={x|x2﹣4x+3=0}={x|x=1或x=3}={1,3},B={x|x2﹣ax+9=0},由题意知,B⊆{1,3};令△=a2﹣4×9<0,解得﹣6<a<6,此时B=∅,满足B∩∁R A=∅;当△≥0时,a≤﹣6或a≥6,此时a=6,B={3},满足B∩∁R A=∅;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6<a≤6.18.解:(1)集合A={x|﹣2≤x≤5},分两种情况考虑:(i)若B不为空集,可得m+1≤2m﹣1,解得:m≥2,∵B⊆A,A={x|﹣2≤x≤5},B={x|m+1<x<2m﹣6},∴m+1≥﹣2,且2m﹣1≤5,解得:﹣3≤m≤3,∴2≤m≤3(ii)若B为空集,符合题意,可得m+1>2m﹣1,解得:m<2,综上,实数m的范围为m≤3;(2)A=B,m﹣6=﹣2且2m﹣1=5,∴m无解;(3)∵A⊆B,B={x|m﹣6≤x≤2m﹣1,m为常数},∴m﹣6≤﹣2,且2m﹣1≥5,∴m≤4,且m≥3,∴3≤m≤4.19.解:(1)设f(x)=ax2+bx+c,a(x+1)2+b(x+1)+c+a(x﹣1)2+b(x﹣1)+c=2x2﹣2x,2ax2+2bx+2a+2c=2x2﹣2x,∴ax2+bx+a+c=x2﹣x,,解得a=1,b=﹣1,c=﹣1,∴f(x)=x2﹣x﹣1,(2)f(x)=(x﹣)2﹣,当x=时,f(x)min=﹣当x=0时,f(0)=﹣1,当x=2时,f(2)=4﹣2﹣1=1,∴函数f(x)的值域为[﹣,1].20.解:(1)关于x的不等式kx2﹣2x+6k<0(k≠0)的解集为R,当k>0时,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不满足条件;当k<0时,得△<0,即4﹣24k2<0,解得k<﹣;综上,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2)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k>0时,且△≤0,即4﹣24k2≤0,解得k≥;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21.(1)解:∵f(﹣x)==﹣f(x),∴f(x)为奇函数(2)证明:在(﹣∞,+∞)上任取x1,x2,且x1>x2∴f(x1)﹣f(x2)=﹣=,而y=10x在R上为增函数,∴,即f(x1)>f(x2)∴f(x)在R上为增函数.(3)解:,而102x>0,即,∴﹣1<y<1.所以f(x)的值域是(﹣1,1).22.解:(1)f(x)是二次函数,且f(x)<0的解集是(0,5),∴可设f(x)=ax(x﹣5)(a>0),可得在区间f(x)在区间[﹣1,]上函数是减函数,区间[,4]上函数是增函数∵f(﹣1)=6a,f(4)=﹣4a,f(﹣1)>f(4)∴f(x)在区间[﹣1,4]上的最大值是f(﹣1)=6a=12,得a=2.因此,函数的表达式为f(x)=2x(x﹣5)=2x2﹣10x(x∈R).(2)由(1)得f(x)=2(x﹣)2﹣,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①当t+1时,即t时,f(x)在[t,t+1]上单调递减,此时f(x)的最小值g(t)=f(t+1)=2(t+1)2﹣10(t+1)=2t2﹣6t﹣8;②当t时,f(x)在[t,t+1]上单调递增,此时f(x)的最小值g(t)=f(t)=2t2﹣10t;③当<t<时,函数y=f(x)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小值此时,g(t)=f()=﹣综上所述,得g(t)的表达式为:g(t)=。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其它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在阳江一中运动会上,X班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关于运动员们“快”字理解正确的是()A. 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度大B. 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C. 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刘同学的平均速度大D. 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他在相同路程下所用的时间最少,即平均速率最大,A正确,起跑快,说明其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B正确,100决赛位移相同,第一名所用时间最少,故平均速度最大,C正确,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平均速度大,D错误,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点评: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对应的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B. 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成质点C.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则可把物体看作质点D. 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质点是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实际物体抽象成的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故A错。
很长的火车,在研究它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可看成质点。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河北省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7-2018 学年河北省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第8-12小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对于机械能守恒,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乘电梯加快上涨的过程,机械能守恒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必定守恒C.物休一定在只受重力作用的状况下,机械能才守恒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必定守恒2.以下图,圆滑斜面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挡板挡住一个圆滑的重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向左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对于重球所受各力做功状况的说法中错误是()A.重力不做功B.斜面对球的弹力必定做正功C.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不做功 D .挡板对球的弹力必定做负功3.地球质量大概是月球质量的81 倍,在登月飞船经过月、地之间的某一地点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地点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为()A. 1: 27B.1:9 C. 1:3 D .9:14.“歼20”在某次试飞中,其着陆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时的初速度为v0,所受合外力为F,经过一段时间t 后,速度变成零,在此过程中()A. F 的均匀功率为Fv0B. F 的均匀功率为Fv0C.F 在时辰的功率为Fv0D. F 做的功为Fv0t5.以下图,直立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在距弹簧上端h=1m处有一质量m=200g的为钢球自由着落,落到弹簧上此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10cm,若球与弹簧碰撞时无能量损失, g=10m/s2,则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A. 2J B. 2.2J C. 20J D. 22J6.如图甲所示,静置于圆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方向运动,拉力 F 随物块所在地点坐标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动到 x0处时拉力做得功为()F 作用下,沿 x 轴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A.0B.m 0C.x2D.m 0 F x F x7.以下图,半径为R 的金属环竖直搁置,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开始时静止于最低点,现使小球以初速度v0=沿环上滑,小环运动到环的最高点时与环恰无作用力,则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小球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最低点时对金属环的压力是6mgC.小球在最高点时,重力的功率是mgD.小球机械能不守恒,且战胜摩擦力所做的功是0.5mgR8.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着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设空气阻力可忽视,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运动员抵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一直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着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添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用相关9.如图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的表示图,A、B 为环绕磁带的两个轮子边沿上的点,两轮的半径均为r ,在放音结束时,磁带所有绕到了 B 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R=3r,C 为磁带外缘上的一点,则此时开始进行倒带的瞬时()A. A、 B、('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1: 3:3B. A、 B、C 三点的线速度之比3: 1:3C. A、 B、C 三点的周期之比1: 3: 3D. A、 B、C 三点的向心加快度之比9:1: 310.以下图,一个质量为2m的甲球和一个质量为m的乙球,用长度为2R 的轻杆连结,两个球都被限制在半径为R 的圆滑圆形竖直轨道上,轨道固定于水平川面,初始时辰,轻杆竖直,且质量为法正确的选项是(2m的甲球在上方.此时,受扰动两球开始运动,重力加快度为)g,则以下说A.甲球下滑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添的机械能B.甲球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添的重力势能C.整个运动过程中甲球的最大速度为D.甲球运动到最低点前,轻杆对乙球向来做正功11.以下图,A、 B、 C 三个不一样的地点向右分别以v A、 v B、 v C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三个小球A、 B、 C,此中A、 B 在同一竖直线上,B、 C 在同一水平线上,三个小球均同时落在地面上的 D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一定()A.先同时抛出A、 B 两球,再抛出 C 球B.先同时抛出B、 C两球,再抛出 A 球C.一定知足v A> v B> v CD.一定知足v A< v B< v C12.以下图,是汽车牵引力 F 和车速倒数的关系图象,若汽车质量为2× 103kg,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30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汽车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为6× 103N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 104WC.汽车先做匀加快运动,而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D.汽车做匀加快运动时间是5s二、实验题:此题共 2 小题,共15 分.13.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研究,一轻质弹簧搁置在圆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幸亏桌面边沿,以下图.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开释,小球走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川面.经过丈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回答以下问题:(1)本实验中可以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相等,已知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起码需要丈量以下物理量中的(填正确答案标号).A.小球的质量m B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址的水平距离s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 .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 0(2)用所选用的丈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得 E k=.14.为了研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第一步:将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滑块经过细绳过定滑轮与重锤相连,重锤下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 1)所示:第二步:保持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上凑近滑轮处,滑块与纸带相连,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如图(2)所示.接通电源,开释滑块,滑块开始做加快运动,打出一条纸带如图(3)所示,此中O是打下的第一个点.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滑块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快度为g,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 3)所示.回答以下问题:(用测得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1)打点计时器打下 E 点时滑块的速度v E=;(2)滑块加快下滑过程中所受协力F=;从O到E,协力对滑块做的功为W E=;(3)分别算出OA、 OB、 OC、 OD段协力对滑块做的功W以及打下A、 B、C、D 点滑块的速度v,作出 v2﹣ W图象,发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直线斜率k=;(4)此实验中,滑块与木板间摩擦力的大小(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37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需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以下图,坐在雪橇上的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60kg,在与水平面成θ=300角的恒定拉力 F=200N 作用下,沿水平川面向右挪动了一段距离为10m.已知雪橇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25 ,( g=10m/s2,≈1.7)求:(1)拉力 F 对雪橇所做的功;(2)水平川面对雪橇的摩擦力所做的功;(3)拉力和水平川面对雪橇的摩擦力对雪橇所做的总功.16.以下图是一种过山车的简略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竖直平面内半径R=2.0m 的圆滑圆形轨道构成, B、C 分别是圆形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一个质量m=1.0kg 、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圆轨道的左边 A 点以v0=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最后停在圆轨道右边D 点(图中未画出).已知A、B 间距L=6.0m,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 ,重力加快度g=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求:(1)滑块经过 C 点时遇到轨道的作使劲 F;(2) AD间的距离.C 17.以下图,半径为R 的圆滑半圆形轨道CDE在竖直平面内与圆滑水平轨道AC相切于点,水平轨道AC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连结在固定的挡板上,弹簧自由端 B 与轨道最低点 C 的距离为4R,现用一个小球压缩弹簧(不拴接),当弹簧的压缩量为l 时,开释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巧经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E;以后再次从 B 点用该小球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经过BCDE轨道抛出后恰巧落在 B 点,已知弹簧压缩时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二次方成正比,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求第二次压缩时弹簧的压缩量.2016-2017 学年河北省优秀结盟高一(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此题共 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第8-12小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对于机械能守恒,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乘电梯加快上涨的过程,机械能守恒B.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必定守恒C.物休一定在只受重力作用的状况下,机械能才守恒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必定守恒【考点】 6C:机械能守恒定律.【剖析】依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剖析答题,明确只有重力或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解答】解: A、人乘电梯加快上涨的过程,因为动能和重力势能增添,故总机械能增大,故 A错误;B、自由着落的物体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 B 正确;C、只有重力或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除重力外物体还受其余力,物体机械能也可能守恒,如沿圆滑斜面下滑的物体除受重力外仍是支持力,但物体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不必定守恒,如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匀速运动时,机械能不守恒,故 D 错误.应选: B.2.以下图,圆滑斜面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挡板挡住一个圆滑的重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向左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对于重球所受各力做功状况的说法中错误是()A.重力不做功B.斜面对球的弹力必定做正功C.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不做功 D .挡板对球的弹力必定做负功【考点】 62:功的计算.【剖析】此题第一剖析小球的受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剖析斜面和挡板的弹力能否存在.判断一个力能否做功,重点看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能否垂直,若垂直则不做功,若不垂直,则做功.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判断功的正负.【解答】解: A、对小球进行受力剖析如图:小球遇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斜面的垂直斜面向上的弹力N2,挡板对它水平向左的弹力N1,而小球位移方向水平向左,因此只有重力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其余力都不垂直,故只有重力不做功,其余两个力都做功,故 A 正确.B、因为整个装置向左减速运动,加快度水平向右,竖直方向受力均衡,则得N2≠0,且N2与位移的夹角为锐角,斜面对球的弹力必定做正功.故 B 正确.C、 D、设加快度为a,斜面的倾角为α,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 N2cos α ﹣mg=0水平方向: N1﹣ N2sin α=ma由上剖析得悉,N2不变, N1≠ 0,因为挡板对球的弹力N1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因此N1必定做负功.故C错误, D正确.此题选错误的,应选C3.地球质量大概是月球质量的81 倍,在登月飞船经过月、地之间的某一地点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地点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为()A.1:27B.1:9 C. 1:3 D .9:1【考点】 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A:向心力.【剖析】依据万有引力公式由均衡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令地球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 ,由题意有,飞船离地心距离为r ,离月心距离为r' ,由题意有飞船的所受地球和月球万有引力相等有:可解得:应选: B.4.“歼20”在某次试飞中,其着陆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时的初速度为v0,所受合外力为F,经过一段时间t 后,速度变成零,在此过程中()A. F 的均匀功率为Fv0B. F 的均匀功率为Fv0C.F 在时辰的功率为Fv0D. F 做的功为Fv0t【考点】 63:功率、均匀功率和刹时功率.【剖析】依据 P=Fv, v 为均匀速度时,可求出 F 的均匀功率;时辰的速度等于整个过程的均匀速度,再依据P=Fv 可求解时辰的功率;求出 F 作用的位移,依据W=Fl 求 F 做的功;【解答】解: AB、均匀速度,F的均匀功率为,故A正确,B错误;C、时辰速度为,因此F在时辰的功率为,故C错误;D、整个过程的位移,F做的功为,故D错误;应选: A5.以下图,直立的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在距弹簧上端h=1m处有一质量为m=200g的钢球自由着落,落到弹簧上此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10cm,若球与弹簧碰撞时无能量损失, g=10m/s2,则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A. 2J B. 2.2J C . 20J D. 22J【考点】 6B:功能关系.【剖析】明确小球着落中小球和弹簧构成的系统中能量转变状况,知道小球的机械能所有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从而求出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解答】解:压缩到最小时,小球机械能减小量为:E=mg(h+△ h)=0.2 × 10×( 1+0.1 )=2.2J ;对小球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剖析可知机械能守恒;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减小的机械能所有转变成弹簧的弹性势能;故弹簧增添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2.2J ,故 B 正确, ACD错误.应选: B.6.如图甲所示,静置于圆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x 轴方向运动,拉力 F 随物块所在地点坐标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为半圆.则小物块运动到 x0处时拉力做得功为()A. 0B. F m x0C.x 2D. F m x0【考点】 62:功的计算.【剖析】依据 F﹣ x 图象的“面积”求出拉力 F 做的功【解答】解: F﹣ x 图象的“面积”等于拉力做功的大小,则获得拉力做功W= π()2=由图可知, F m=,联立解得, W=,故D正确应选: D7.以下图,半径为R 的金属环竖直搁置,环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开始时静止于最低点,现使小球以初速度v0=沿环上滑,小环运动到环的最高点时与环恰无作用力,则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小球机械能守恒B.小球在最低点时对金属环的压力是6mgC.小球在最高点时,重力的功率是mgD.小球机械能不守恒,且战胜摩擦力所做的功是0.5mgR【考点】 63:功率、均匀功率和刹时功率;4A:向心力; 62:功的计算; 6C:机械能守恒定律.【剖析】小球运动到环的最高点与环恰无作使劲,由重力供给向心力,列式可求出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出战胜摩擦力所做的功.在最低点,依据向心力公式即可求解小球在最低点时对金属环的压力.【解答】解: A、小球在最高点与环作使劲恰为0 时,设速度为v,则 mg=m解得: v=从最低点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得:﹣mg2R﹣ W克 =解得: W克=,因此机械能不守恒,且战胜摩擦力所做的功是0.5mgR,故 A 错误, D 正确.B、在最低点,依据向心力公式得:解得: N=7mg,故 B 错误;C、小球小球在最高点时,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重力的功率为零,故C错误.应选: D8.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着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设空气阻力可忽视,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运动员抵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一直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着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添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用相关【考点】 6C:机械能守恒定律;69:弹性势能.【剖析】运动员人高台着落过程中,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一直减小.蹦极绳张紧后的着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添.以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相关,取决于初末地点.【解答】解: A、运动员抵达最低点前,重力对运动员向来做正功,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故 A 正确.B、蹦极绳张紧后的着落过程中,弹力方向向上,运动员的位移向下,弹性力对运动员做负功,弹性势能增添.故 B 正确.C、以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做功相关,取决于初末地点的高度差,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用没关.故 D 错误.应选 ABC.9.如图是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盒的表示图,A、B 为环绕磁带的两个轮子边沿上的点,两轮的半径均为r ,在放音结束时,磁带所有绕到了 B 轮上,磁带的外缘半径R=3r,C 为磁带外缘上的一点,则此时开始进行倒带的瞬时()A. A、 B、('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1: 3:3B. A、 B、C 三点的线速度之比3: 1:3C. A、 B、C 三点的周期之比1: 3: 3D. A、 B、C 三点的向心加快度之比9:1: 3【考点】 48: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49:向心加快度.【剖析】靠传递带传动轮子边沿上的点拥有同样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拥有同样的角速度;依据v=r ω, a=ω2r可得出A、 B、 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和向心加快度之比.【解答】解:靠传递带传动轮子边沿上的点拥有同样的线速度,故A、C 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 v A: v C=1:1; C的半径是 A 的半径的 3 倍,依据v=r ω,知ωA:ωC=3: 1. B 与 C 属于同轴转动,因此ω B=ωC.A、因为ωA:ωC=3: 1,ωB=ωC.因此A、B、C 三点的角速度之比3: 1: 1.故 A 错误;B、B 与C的角速度相等,由v=ω r可知: v B: v C=1:3;因此A、 B、 C 三点的线速度之比3: 1: 3.故 B 正确;C、依据周期与角速度的关系:T=因此:=ωB=ω C,则T B=T C因此: A、 B、 C 三点的周期之比1: 3: 3.故 C 正确;D、向心加快度a=ω?v,因此: a A:a B:a C=ωA v A:ωB v B:ωC v C=3× 3:1× 1:1× 3=9:1:3.故D正确.应选: BCD10.以下图,一个质量为 2m的甲球和一个质量为 m的乙球,用长度为个球都被限制在半径为 R 的圆滑圆形竖直轨道上,轨道固定于水平川面,直,且质量为 2m的甲球在上方.此时,受扰动两球开始运动,重力加快度为2R 的轻杆连结,两初始时辰,轻杆竖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球下滑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添的机械能B.甲球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添的重力势能C.整个运动过程中甲球的最大速度为D.甲球运动到最低点前,轻杆对乙球向来做正功【考点】 6B:功能关系;6C:机械能守恒定律.【剖析】两球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系统做正功,系统的重力势能转变成动能.在转动的过程中,两球的角速度、线速度都相等.由此剖析解答即可.【解答】解: A、在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系统做正功,甲和乙的动能都增添.因为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互相转变,因此甲球下滑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添的机械能.故 A 正确;B、在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对系统做正功,甲和乙的动能都增添,因此甲球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总大于乙球增添的重力势能.故 B 错误;C、当甲抵达最低点时,乙也抵达了最高点,该过程中系统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添的动能,因为两球的线速度相等,设该速度为v,则:得: v=.故C正确;D、甲球运动到最低点前,乙的重力势能向来增大,同时乙的动能也向来增大,可知轻杆对乙球向来做正功.故 D 正确.应选: ACD11.以下图, A、 B、 C 三个不一样的地点向右分别以 v A、 v B、 v C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三个小球A、B、 C,此中 A、 B 在同一竖直线上, B、 C 在同一水平线上,三个小球均同时落在地面上的 D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一定()A.先同时抛出 A、 B 两球,再抛出 C 球B.先同时抛出 B、 C两球,再抛出 A 球C.一定知足 v A> v B> v CD.一定知足 v A< v B< v C【考点】 43:平抛运动.【剖析】平抛运动的高度决准时间,依据高度比较运动的时间,从而比较抛出的先后次序.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比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解答】解: B、C 的高度同样,大于 A 的高度,依据 t=知, B、 C的时间相等,大于 A 的时间,可知 BC两球同时抛出, A 后抛出. A、 B 的水平位移相等,则 A的初速度大于 B 的初速度, B 的水平位移大于 C 的水平位移,则 B 的初速度大于 C 的初速度,即 v A> v B>v C.故BC正确, AD错误.应选: BC12.以下图,是汽车牵引力 F 和车速倒数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阻力恒定,最大车速为的关系图象,若汽车质量为2× 103kg,由静止30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汽车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为6× 103N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 104WC.汽车先做匀加快运动,而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D.汽车做匀加快运动时间是5s【考点】 63:功率、均匀功率和刹时功率.【剖析】从图线看出,开始图线与x 轴平行,表示牵引力不变,牵引车先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倾斜图线的斜率表示额定功率,即牵引车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加快度减小的加快运动,当加速度减小到零,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 A、当速度为30m/s 时,牵引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f ,因此 f=2 ×103N.故 A 错误;B、牵引车的额定功率为:P=fv=2 × 103×30W=6× 104W.故 B 正确.C、由图可知,汽车先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做变加快直线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D、汽车匀加快运动的末速度为:,匀加快运动的加快度为:a=,则匀加快运动的时间为:t=.故D正确.应选: BD.二、实验题:此题共 2 小题,共15 分.13.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研究,一轻质弹簧搁置在圆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幸亏桌面边沿,以下图.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开释,小球走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川面.经过丈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回答以下问题:(1)本实验中可以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相等,已知重力加快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起码需要丈量以下物理量中的ABC(填正确答案标号).A.小球的质量m B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址的水平距离s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 .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 0(2)用所选用的丈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得E k=.【考点】 M7: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剖析】此题的重点是经过丈量小球的动能来间接丈量弹簧的弹性势能,而后依据平抛规律以及动能表达式即可求出动能的表达式,从而得出结论.【解答】解:( 1)由平抛规律可知,由水平距离和着落高度即可求出平抛时的初速度,从而可求出物体动能,因此本实验起码需要丈量小球的质量m、小球抛出点到落地址的水平距离s、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应选 ABC.(2)由平抛规律应有h=,s=vt,又,联立可得.故答案为:( 1) ABC,( 2).14.为了研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第一步:将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滑块经过细绳过定滑轮与重锤相连,重锤下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 1)所示:第二步:保持木板的倾角不变,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上凑近滑轮处,滑块与纸带相连,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如图(2)所示.接通电源,开释滑块,滑块开始做加快运动,打出一条纸带如图(3)所示,此中O是打下的第一个点.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滑块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快度为g,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各计数点与O点距离如图( 3)所示.回答以下问题:(用测得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1)打点计时器打下 E 点时滑块的速度v E=;(2)滑块加快下滑过程中所受协力 F= mg ;从 O到(3)分别算出 OA、 OB、 OC、 OD段协力对滑块做的功E,协力对滑块做的功为 W E= mgx5 W以及打下 A、 B、C、 D 点滑块的速度;v,作出 v2﹣ W图象,发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直线斜率k=;(4)此实验中,滑块与木板间摩擦力的大小不会(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结果.【考点】MJ:研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剖析】( 1)用均匀速度取代刹时速度去求解AB点的速度;。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模拟卷(B卷,考试版)
物理试题 第1页(共6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6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原创卷B 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1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 .坐标系与参考系都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C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必须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 .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2.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 甲=3 m ,x 乙=–5 m ,因为甲的位移为正,乙的位移为负,所以x 甲>x 乙B .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 ,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C .有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3.如图所示,下雨天,地面观察者看到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行驶的车厢里的乘客看到的雨滴A .向前运动B .向后运动C .倾斜落向前方D .倾斜落向后方4.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5.测得短跑运动员在100 m 比赛中,5 s 末的速度是8.7 m/s ,10 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3 m/s ,此运动员在这100 m 中的平均速度是A .9 m/sB .9.5 m/sC .10 m/sD .10.3 m/s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即使仔细地多测量几次,也不能避免误差B .要减小系统误差就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C .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测量值比真实值总是偏大或偏小D .偶然误差的特点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有时偏大有时偏小,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 7.如图所示为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由纸带可知,打点计时器出的故障是A .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B .电源电压不够大C .电源频率不稳定D .振针压得过紧8.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特性,可测定物体运动的速度,图甲中仪器A 和B 通过电缆线连接,B物理试题 第3页(共6页) 物理试题 第4页(共6页)………………○………………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外………………○………………装………………○………………订………………○………………线………………○………………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 提供超声波信号源,且能将B 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高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高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随时间变化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随时间变化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随时间变化D.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答案】D【解析】解:A、加速度不为零,说明速度在变化,可能速度的方向变化,也可能速度的大小变化.故A、B错误.C、若加速度不变,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故C错误.D、加速度不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力不为零.故D正确.故选:D.当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则速度变化率不为零,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外力不为零.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一定变化,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2.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20N和3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弹簧秤的读数为()A.17NB.3NC.6ND.23N【答案】B【解析】解:对B分析可知绳子对B的拉力为3N,说明绳子对弹簧秤的拉力也为3N,故弹簧秤的读数为3N.故选:B.弹簧秤在一对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合力为零;弹簧秤读数等于其中的一个拉力的大小.弹簧秤的示数是钩上的拉力或是一端受到的力,高中阶段我们的弹簧都是轻弹簧,所以不用考虑弹簧秤的重力情况.3.在滑冰场上,甲乙俩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答案】C【解析】解:A、在推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甲推乙的力等于乙推甲的力;甲推乙的时间等于乙推甲的时间.故AB错误.C、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0=m甲v甲-m乙v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动摩擦因数的大小相等,则甲、乙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根据x=知,甲的滑行距离大于乙的滑行距离.故C正确,D错误.故选: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判断甲推乙的力与乙推甲的力大小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滑行的加速度大小.通过动量守恒定律比较出初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比较滑行的距离大小.该题将牛顿第二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向结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以及能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4.弹簧秤挂在电梯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6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答案】B【解析】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重力和弹簧秤的拉力F作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a得物体的加速度负号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所以CD错误.A、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若物体向上运动,则物体必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B、物体的加速度向下,若物体向下运动,则物体必做加速运动,故B正确.故选:B质量为2kg的物体重力为20N,弹簧秤示数为16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再根据物体的加速度分析物体可能的运动状态即可.本题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由加速度确定物体可能的运动,知道加速和减速是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是否相同.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5.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A.在0~t1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B.在0~t1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C.在0~t1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D.在t1~t3时间内,加速度的方向不变【答案】ACD【解析】解:A、在0~t1时间内,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说明加速度减小,故A正确;B、C、在v-t图象中面积表示位移,在0~t1时间内,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比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面积大,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故B错误,C正确;D、由斜率的正负可以判断出在t1~t3时间内,加速度的方向均沿负向,方向不变,故D 正确.故选:ACD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用公式=.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将该运动的位移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进行比较,分析平均速度的关系.对于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关键抓住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要知道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非匀变速运动的面积,从而比较平均速度的关系.三、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6.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斜劈,斜劈上固定一与斜劈垂直的挡板,把一质量为m的光滑圆球放在斜劈和挡板之间,斜劈和球都保持静止,斜劈斜面的倾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挡板对球的支持力为mgtanθB.球对斜劈的压力为C.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等于M g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答案】D【解析】解:对m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知:档板对球的支持力为N1=mgsinθ,球对斜劈的压力为N2=mgcosθ,故A错误,B也错误;对二者整体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等(M+m)g,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对m受力分析,运用能够合成法,由平衡条件求解各力的大小.本题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结合求解比较简便.7.有一长为L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现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2v1-v2 B.2v2-v1 C. D.【答案】D【解析】解: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时的速度为v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2,则有.设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则有.联立两式解得v=.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进行求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8.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足够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当滑块放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带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处于自由长度,则当弹簧从自由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解:物块滑上传送带,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开始摩擦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向左做加速运动,在此过程中,弹簧的弹力逐渐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弹簧的弹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然后弹力大于摩擦力,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弹簧弹力继续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物体滑上传送带,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弹簧弹力大小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确定速度的变化.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判断方法,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9.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可视为相同的圆柱体)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工件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后固定.仍将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水平推力向右推该工件使其仍匀速运动,则需要的推力与原推力F相比()A.大B.小C.相等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解:对圆柱形工件在截面图上受力分析当两木棍距离增大时,导致支持力F1与F2夹角变大,而这两个力的合力不变,如图所示.两个支持力的大小变大,则由公式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也变大.由于匀速推动圆柱体,故水平方向推力等于两个滑动摩擦力之和,摩擦力增加,故推力也增加,需要的推力与原推力F相比大.故A正确.故选:A两木棍的距离影响圆柱形工件P对木棍的压力大小,从而影响摩擦力.可以先画出其截面图并对其受力分析,可以得出圆柱形工件对木棍的压力变化,从而可根据平衡条件判定出推力大小的变化.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通过图解法分析力的变化.本题受力是立体的,要会将立体图转化成平面图.四、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0.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二者没有相遇,说明d<sB.若在t1时刻相遇,说明d=sC.若在t1时刻之前第一次相遇,二车能相遇两次D.若在t1时刻之后第一次相遇,二车能相遇两次【答案】BC【解析】解:A、在t1时间内,两车的位移差为S,若此时相遇,说明d=s,若二者没有相遇说明在t1时刻二者仍未相遇,以后乙车的速度大,二者不可能相遇,故A错误,B正确;C、若在t1时刻之前第一次相遇,以后乙车的速度又大于甲车,二车能相遇两次,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根据速度图象,分别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t1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相距最近.当若S<d,两车不能相遇.若S=d,两车相遇一次;若S>d,两车相遇两次.本题根据速度图象分析运动情况的能力,要注意两车的位置关系和距离随时间如何变化,当两车相遇时,位移之差等于原来之间的距离.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______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 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两分力F1和F2应垂直,这样便于准确算出合力C、同一次实验应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D、本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答案】F;F′;CD【解析】解:(1)理论值是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真实值是与橡皮筋同线的那个力.所以:F 是理论值,F′是实际值.(2)A: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细绳的长度是否相等与本实验无关,故A错误.B:合力是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故B错误.C:为了保证两次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故应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故C正确.D:实验中我们是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利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方法,故D正确.故选:CD故答案为:(1)F;F′(2)CD(1)实验原理是通过比较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来验证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论值是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真实值是与橡皮筋同线的那个力.(2)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方法,可结合实验原理对各选项一一分析.掌握实验原理,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实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该实验利用了等效替代法的科学方法.六、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2.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一物块A相连,用力F水平向左拉物块下面的金属板B,金属板B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乙中已把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A与金属板B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A重13.00N,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则可推算出物块A的材料是【答案】2.6;木头---金属【解析】解:分析物块A的受力情况可知,物块A受长金属板B给它的滑动摩擦力F f,方向向左,受弹簧测力计向右的拉力F,由二力平衡可知,F f=F,测力计读数为2.60N,所以F f=2.60N;又根据F f=μG可得:μ==0.2.从表中可对比得知,物块A为木头.故答案为:2.60木头---金属对物体A受力分析,得到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滑动摩擦定律求解动摩擦因素,最后得到材料本题考查了弹簧秤的读数和滑动摩擦力的求法,记住摩擦力的公式,难度不大七、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0分)13.飞机着地后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刚着地时的速度为60m/s,求:(1)飞机着地后12s内滑行的距离;(2)停止运动前,最后4秒内飞机滑行的距离.【答案】解:(1)飞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则12s内的位移等于10s内的位移,x=.(2)采用逆向思维,飞机最后4s内的位移′′.答:(1)飞机着地后12s内滑行的距离为300m;(2)停止运动前,最后4秒内飞机滑行的距离为48m.【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飞机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飞机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着地后12s内的位移.采用逆向思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最后4s内飞机的位移.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飞机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14.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住斜吊着放在静止的光滑斜面上,设小球质量m=1kg,斜面倾角α=30°,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光滑斜面的质量为3kg,置于粗糙水平面上.g=10m/s2.求:(1)悬线对小球拉力大小.(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解:(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知,T与N的合力F=mg°=得T=°(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答图2所示.由于系统静止,合力为零,则有°方向水平向左答:(1)悬线对小球拉力大小为.(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解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悬线对小球拉力大小.(2)以小球和斜面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本题是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正确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水平传送带两个转动轴轴心相距20m,正在以v=4.0m/s的速度匀速传动,某物块(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无初速地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g=10m/s2)【答案】解:物块放到传送带上后先做匀加速运动,若传送带足够长,匀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同速后再与传送带一同向前做匀速运动.物块匀加速时的加速度为μmg=maa=μg=0.1×10m/s2=1m/s2物块匀加速到和传送带具有相同速度所需时间为间v=at1物块匀加速位移∵20m>8m∴以后小物块匀速运动物块匀速运动的时间∴物块到达传送带又端的时间为:t=t1+t2=4+3s=7s答:经过7s物块将到达传送带的右端【解析】物体放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得出匀速运动的位移和时间.从而得出运动的总时间.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6.一辆小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08km/h,要想在3min内由静止起沿一条平直公路追上前面1000m处正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则小汽车必须以多大的加速度启动?(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解:小汽车加速运动的末速度v=108km/h=30m/s,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小汽车在匀加速过程中追不上货车,所以:小汽车追上货车的过程中,先加速到最大速度υm,再以此最大速度υm追赶汽车.设加速到最大速度υm所需的时间为t0,则以最大速度υm追赶的时间为t-t0.对摩托车加速段有:υm=at0由小汽车和货车运动的位移相等可得:at02+υm(t-t0)=υt+s0,解得:a=0.56m/s2.答:小汽车必须以0.56m/s2的加速度起动.【解析】小汽车追上汽车的过程中,先加速到最大速度υm,再以此最大速度υm追赶货车.设加速到最大速度υm所需的时间为t0,则以最大速度υm追赶.追及问题解题关键:①掌握好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②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这往往是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问题的切入点.。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2.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1,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图1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速率5.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B.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C.第2s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D.第2s末质点甲、乙相遇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1+v2)\2,(v1+v2)\2 B(v1-v2)\2,(v1-v2)\2C.0,(v1-v2)\(v1+v2) D.0,(2v1v2)\v1+v27.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9.在百米决赛时(如图3),甲、乙两位计时员同时记录第一名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计时,乙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甲、乙同时停止计时,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 )图3A.甲、乙两位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相同B.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少了0.3sC.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多了0.3sD.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不正确10.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立即调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h在下游距桥7.2km处追上.则河水流动速度为()A.7.2km/h B.3.6km/h C.1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1、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矢量既有方向又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数加法B、标量只有方向没有大小,它的运算规律是算数加法C、—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小D、—10摄氏度比5摄氏度低12、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3.75m/s B12.5m/s C 12m/s D 11.75m/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6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1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12.如图所示4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________;由O到A这段距离上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打B点时手拉动纸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图413,如图5所示v-t图象,表示质点做运动,它的初速度为,加速度为____ ,前20s内的加速度是___ ,第30s末的速度是____ 。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月考试题本试题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A.电场强度q FE = B.电势qE p =ϕ C.电容U Q C =D.电流RU I = 2.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B .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C .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 .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3.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点电荷放在x 轴上,相距为L ,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 与x 关系的是图( )4.如图所示,将等量的正点电荷分别固定于M 、N 两点,O 点为MN 连线的中点,点a 、b 在MN 的中垂线上并关于O 点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物理试题 第1页,共4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b两点的电势相等C.将电子沿直线从a点移到0点,所受电场力一定减小D.一负电荷在此电场中经过a、b两点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5.将一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入电场中M点,静电力做功W1=6×10-9 J,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限远处,静电力做功W2=7×10-9J,则M、N两点的电势φM、φN,有如下关系( )A.φM<φN<0 B.φN>φM>0C.φN<φM<0 D.φM>φN>0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K使电容器充电后,带电的油滴恰好静止在极板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断开电源,当两极板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时,油滴向上运动B.不断开电源,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油滴向上运动C.断开电源,当两极板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时,油滴向上运动D.断开电源,当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时,油滴向上运动7.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和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所示。
河北省故城县2018届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故城县2018届高三物理9月月考试题2017.9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图为某游乐园的过山车轨道,某同学乘坐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感觉自己“飘起来”.则此时( )A .他处于超重状态B .他处于失重状态C .他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 .他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2.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水平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 ,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 、直径为D ,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 .mgB .C .D .3.A 、B 两球的质量均为m ,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 球左侧靠墙。
用力F 向左推B 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
然后突然将力F 撤去,在撤去力F 的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 A .0 , 0 B .0 , F/m C .F/2m , F/mD .F/2m ,F/2m4.(多选)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三角形劈,三角形劈与光滑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三角形劈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球对墙的压力增大 B.球对墙的压力不变C.球对三角形劈的压力增大 D.地面对三角形劈的摩擦力不变5.(多选)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小球()A.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 m/sC.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D.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6.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在t=5s时追尾C.在t=3s时追尾、 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7. 将质量为m=0.1k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初速度v0=20m/s,小球在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与速率的关系为f=kv;已知k=0.1Kg/s,其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g=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B.小球在t1时刻到达最高点,此时加速度为零C.小球落地前匀速运动,落地速度大小v1=10m/sD.小球抛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20m/s28.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6kg,m2=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如图.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于物体A上,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B.当拉力F=16N时,A对B的摩擦力等于4NC.当拉力F>16N时,A一定相对B滑动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9. (多选)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图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B.当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C.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D.当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10. (2011•上海)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11. 如图甲、乙、丙所示,三个物块质量相同且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力均不计,绳与滑轮、物块与半球面间的摩擦均不计,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A.F1=F2=F3B.F3>F1=F2C.F3=F1>F2D.F1>F2>F312(多选). 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带装置,已知AB间的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 点将粮袋由静止放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B.若L足够大,粮袋最终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C.若μ<tan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D.粮袋刚放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a<gsinθ二,实验题13. 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 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5分)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3分)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3分)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图3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14. 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5分)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②(6分)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15.(14分)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试问:(1)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2)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sin37°=0.6,g取l0m/s2)16(16分).在游乐场中,有一种叫“跳楼机”的大型游戏机,如图所示,某跳楼机能把乘客带入139m的高度后,从静止开始坠落(不计空气阻力),当达到40m/s的最高运行速度后开始匀速下落,一段时间后跳楼机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0m/s2.在距离地面3m 高处速度刚好减为零,然后让座椅缓慢下落到地面,设坐在跳楼机上的小马质量为50kg,求:(1)跳楼机自由下落的高度;(2)跳楼机下落过程中小马对座椅的最大压力;(3)跳楼机在前136m 下落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答案1.【解答】解:AB、同学乘坐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感觉自己“飘起来”,是由于加速度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B正确;C、人在最高点,至少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故C 错误;D、由题,该同学感觉自己“飘起来”,可知他的加速度应等于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2. 【解答】解: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得:cosα==根据平衡条件得:2Ncosα=mg解得:N=则得篮球对球架的压力大小为:N′=N=.故选:C.3.B4..【解答】解: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三角形劈支持力和墙壁的支持力;再对三角形劈受力分析,受重力、球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若把三角形劈向右移动少许,各个力的方向均没有改变,重力不变,故题中所有的力大小也都不变;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5.【解答】解:A、0﹣0.5s内小球下落,则知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故A正确.B、0.5﹣0.8s内小球反弹,则第一次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 m/s,故B正确.CD、物体弹起的最大高度为 h=×0.3×3m=0.45m,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6. 【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t=3s 时,b车的位移为:s b=v b t=10×3m=30ma车的位移为s a=×(30+20)×1+×(20+15)×2=60m则s a﹣s b=30m,所以在在t=3s时追尾.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进行求解,属于基本题.7.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34 :比较思想;4B :图析法;512: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得到小球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的运动规律,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位移小于阴影部分面积,而阴影部分面积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10m/s,故小球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10m/s,故A错误.B、小球在t1时刻速率为零,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为零,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小球落地前匀速运动,由 mg=f=kv1;得 v1=10m/s.故C正确.D、小球抛出瞬间,有:mg+kv0=ma0;联立解得:a0=30m/s2.故D错误.故选:C8. 【考点】: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由动摩擦因数可求出最大静摩擦力.对B研究,求出A、B刚要滑动时的加速度,再对整体研究求出此时的拉力.由此根据拉力大小判断A、B是否发生相对滑动.【解答】解:A、C、D,当A、B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设此时它们的加速度为a0,拉力为F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a0==6m/s2对整体:F0=(m A+m B)a0=8×6=48N当拉力F≤48N时,AB相对静止,一起向右运动.当F>48N时,AB发生相对滑动.故ACD错误.B、当拉力F=16N时,AB相对静止;对整体:a==2m/s2对B:f=m B a=4N,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连接体问题,关键是选择研究对象,常常有两种方法:隔离法和整体法,要灵活选择.9. 【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16 :压轴题;52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其运动状态列方程: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竖直方向合外力提供加速度.然后根据方程进行有关方面的讨论,在讨论时注意兼顾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否容易出错.【解答】解:设压力为F N,摩擦力为f,物体受力如图,将F N与f合成,二者合力为F,由三角形法则 F N=F×cosθ,f=F×sinθ由牛二定律 F﹣mg=ma则有,F=m(g+a)①当θ一定,a↗,则 F↗,F N与f均↗;②当a一定,θ↗,则 cos↘,sin↗,F N↘,f↗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对于这类动态变化问题,要正确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状态列出方程进行有关讨论,不能凭感觉进行,否则极易出错.10.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37:牛顿第二定律.【专题】16 :压轴题.【分析】(1)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从图象中可以看出0~t1秒内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t1~t2秒内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两段时间内加速度方向相反;(2)根据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受力情况.【解答】解:A.根据加速度可以用v﹣t图线的斜率表示,所以在0~t1秒内,加速度为正并不断减小,根据加速度,所以外力F大小不断减小,A错误;B.在t1时刻,加速度为零,所以外力F等于摩擦力,不为零,B错误;C.在t1~t2秒内,加速度为负并且不断变大,根据加速度的大小,外力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C正确;D.如果在F先减小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刻,F的方向突然反向,根据加速度的大小,F后增大,因为v﹣t图线后一段的斜率比前一段大,所以外力F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是可能的,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v﹣t图线的相关知识点,涉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及受力分析的能力,难度较大.11.【解答】解:甲图:物体静止,弹簧的拉力F1=mg;乙图:对物体为研究对象,作出力图如图.由平衡条件得:F2=Gsin60°=mg=0.866mg丙图: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由几何知识得F3=mg.故F3=F1>F2故选:C12【解答】解:A、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小于v;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与v相同;也可能先做加速度较大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较小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于v,A正确.B、粮袋最终做什么运动取决于μ与tanθ的关系,若μ<tanθ,即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即使速度相等后,还是做加速运动,所以L足够大,粮袋最终也不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B错误;C、若μ<tanθ,即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即使速度相等后,还是做加速运动,C正确.D、粮袋开始时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a=g(sinθ+μcosθ).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而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具有物体受力情况的能力.传送带问题,物体的运动情况比较复杂,关键要考虑物体的速度能否与传送带相同二实验13.实验【考点】M8: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13 :实验题;23 :实验探究题;32 :定量思想;4B :图析法;52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2)依据逐差法可得小车加速度.(3)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解答】解:(1)A、本题拉力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A错误,E错误.B、该题是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从而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故需要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C、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故C正确;D、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即改变拉力的大小,打出几条纸带,研究加速度随F变化关系,故D正确;故选:BCD.(2)由于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6s,由△x=aT2可知,加速度:a==≈1.3m/s2;(3)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此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F合,故小车质量为m=.故答案为:(1)BCD;(2)1.3;(3).14. 【解答】解:①A、为了让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应使小车受力恒定,故应将细线与木板保持水平;同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开电源再放纸带;故AB正确;C、本实验中只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故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只要能让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即可;故C错误;D、由C的分析可知,只要摩擦力恒定即可,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B;②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0.1s;根据逐差法可知,物体的加速度a===0.80m/s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0.40m/s;故答案为:①AB;②0.80;0.40.【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知道本实验中只需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可,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让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三计算题15.【解答】解:(1)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μmg=ma la l=2m/s2当两者速度相等时,t=此时物块运动的位移为:s1=<2m所以在到达传送带右端前物块已匀速,速度为2m/s(2)物块以ν0速度滑上斜面﹣mgsinθ=ma2a2=﹣6m/s2物块速度为零时上升的距离s2=由于s2<0.4m,所以物块未到达斜面的最高点.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 m=s2sinθ=0.2m答:(1)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为2m/s.(2)物块不能到达斜面顶端,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2m.16【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1J:自由落体运动.【专题】11 :计算题;32 :定量思想;4C :方程法;52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自由下落的高度.(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抓住合力方向向上,求出最大的支持力,从而得出最大压力大小.(3)分别求出自由下落、减速下降与匀速下降的时间,然后求出下降的总时间.【解答】解:(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自由下落的高度为:h1===80m;(2)小马减速下降时小马对座椅的压力最大,对小马,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2,解得:F=mg+ma2=50×10+50×20=150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马对座椅的最大压力为:1500N.(3)自由下落的时间:t1===4s,匀减速下落的时间:t2===2s,减速下落的距离:h2===40m,匀速下落的时间:t3===0.4s,下落过程的时间:t=t1+t2+t3=6.4s;答:(1)跳楼机自由下落的高度为80m;(2)跳楼机下落过程中小马对座椅的最大压力为1500N;(3)跳楼机在前136m 下落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6.4s.【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与运动学知识,分析清楚跳楼机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分析清楚运动过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可以解题.。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物理试题(有答案)
高二物理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1. 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 B.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C.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D. 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答案】AC 【解析】【详解】A 、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的密集程度有关.电场线越密,电场强度越大;反之则越小,故A 正确, BC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但电场强度不一定越来越小,比如正电荷的电场线沿电场线电场强度越来越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故B 错误C 正确;D 、电场线并不实际存在,它只是人为的辅助工具,而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实际存在的,故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C2.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从两极板正中间处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则点电荷运动到负极板的过程A. 加速度大小为qEa g m=+ B. 所需的时间为dmt Eq =C. 下降高度为 2d y =D. 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W Eqd = 【答案】B 【解析】【详解】点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如图所示,点电荷所受的合外力为()()22F qE 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2qE mg a +=故A 错;点电荷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1/a Eq m = ,由运动学公式d/2=a 1t 2/2,所以mdt qE=,故B 正确, 点电荷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下降的高度211222md mgd y gt g qE qE==⨯= ,故C 错误; 由功公式W=Eqd/2,故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点睛】由于电荷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受到力的作用,根据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求出运动时间,再结合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求出下落的高度.3.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 和绳子的拉力大小T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 逐渐减小,T 逐渐减小B. F 逐渐增大,T 逐渐减小C. F 逐渐减小,T 逐渐增大D. F 逐渐增大,T 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详解】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所以两端间电势差不变,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两板间距离增大,由UE d=可知,电场强度E 减小,电场力F Eq =减小,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拉力与电场力的作用,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力的合成法得:()22T F mg =+由于重力不变,电场力减小,故拉力减小;A.F 逐渐减小,T 逐渐减小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B.F 逐渐增大,T 逐渐减小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F 逐渐减小,T 逐渐增大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D.F 逐渐增大,T 逐渐增大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4. 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 ,它们间的静电引力为F .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3,它们间的距离变为2r ,则它们间的静电引力将变为( ) A.38F B. 16F C. 83F D. 23F【答案】B 【解析】真空中两个电荷量均为Q 的点电荷,相距为r 时的相互作用静电力大小为F ,根据库仑定律,有2qQF k r= 若这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及电量变化后,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变为:2223(2)6qQ kqQ F k r r⋅'==,即6F F '=,故选项B 正确.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库仑定律直接列式求解,基础题.在利用库仑定律解题时,要注意库仑定律的使用条件.5. 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 ;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2q +的试探电荷,此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 A.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同 B.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同 C.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反D.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反【答案】A 【解析】 【分析】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故放入电荷量为+2q 的试探电荷时的电场强度与放入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时的电场强度相同.【详解】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 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q 的比值,由电场本身决定,故与试探电荷的有无、电性、电量的大小无关.故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时电场强度为E ,改放电荷量为+2q 的试探电荷时电场强度大小仍为E ,方向和E 相同.故A 正确.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电场强度是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 6. 如图所示各种电场中,A 、B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A. B.C.D.【答案】C 【解析】【详解】A .A 、B 是同一圆上的两点,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则电场强度不同,故A 错误; B .A 、B 场强大小不等,但方向相同,则电场强度不同,故B 错误;C .A 、B 是匀强电场中的两点,电场强度相同,故C 正确;D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因电场线疏密程度不同,所以A 、B 场强不相等,故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题、第5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其它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在阳江一中运动会上,X班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面关于运动员们“快”字理解正确的是()A. 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小李同学的平均速度大B. 小王同学在100米决赛中起跑很“快”,是指小王同学起跑时加速度大C. 小刘同学在1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好“快”呀,是指小刘同学的平均速度大D. 在100米决赛中,小刘同学取得了第一名,小王同学取得了第二名.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任意时刻速度大【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小李同学在800米决赛中取得了第一名,同学们纷纷说他跑的“快”,是指他在相同路程下所用的时间最少,即平均速率最大,A正确,起跑快,说明其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B正确,100决赛位移相同,第一名所用时间最少,故平均速度最大,C正确,同学们说小刘同学比小王同学跑的“快”,是指平均速度大,D错误,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点评: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对应的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体,其体积比分子还小B. 很长的火车一定不可以看成质点C.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则可把物体看作质点D. 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质点是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实际物体抽象成的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故A错。
很长的火车,在研究它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时,可看成质点。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故B错C对。
为正在参加吊环比赛的运动员打分时,裁判们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故不能忽略他的大小形状,故不能看成质点。
故D错。
故选C。
考点:质点的概念。
【名师点睛】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3.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A. 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B. 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位移C. 位移、速度、加速度、质量D. 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A正确。
平均速率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平均速率是标量,故B错误。
质量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它们是标量,故CD错误。
故选A。
考点:矢量、标量的概念。
【名师点睛】矢量是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且运算时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时遵循代数加减法的物理量,如路程,质量,时间,速率、平均速率等。
4.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答案】B考点:考查了加速度和速度【名师点睛】加速度和速度关系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只要判断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关系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不用考虑加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5. 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3s后末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2m/sB.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2m/sC. 加速度大小一定小于6m/s2D. 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6m/s2【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当3s末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的变化量△v=v-v0=4-2m/s=2m/s,加速度.当3s末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的变化量△v′=v-v0=-4-2m/s=-6m/s,负号表示方向,加速度.故BC正确,AD错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注意公式的矢量性,尤其是本题中的末速度的方向未知,必须要讨论两种情况;注意变化量是用末速度减去初速度,符号表示方向.6. 滑块从斜面顶端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滑下之后,先后经过斜面上相距4m的两点a和b.则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可能等于()A. 2m/sB. 3m/sC. 4m/sD. 5m/s【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如果斜面长为4m,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所以经过b时的速度,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7. 如图所示A、B两个运动物体的x﹣t图象,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个物体开始时相距100m,同时同向运动B. B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C. A、B两个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D. A物体在2s到6s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故B物体速率为负,即速度方向为负方向。
A的斜率为正,即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
由图像可知,B物体做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故加速度为零,故B错。
图像交点表示相遇,A从原点位置出发,当A、B两个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故C对。
A物体在2s到6s 之间纵坐标不发生变化,故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
故选C。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图像。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图像的特点:位移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的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物体的位置,交点代表相遇。
8. 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分别用v1、a1表示物体在0~t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2、a2表示物体在t1~t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反B. 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同C. v1与v2方向相反,a1与a2方向相反D. v1与v2方向相同,a1与a2方向相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0~t1时间内斜率为正,t1~t2时间内斜率为负,故加速度方向相反;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均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
故A对。
故选A。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名师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加速度的方向。
9.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A. ,B. ,C. 0,D. 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时,通过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设从山脚爬上山顶路程为s,则有:上山时间:,下山时间: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故ABC错误,D正确。
考点:平均速度、速率【名师点睛】对于运动学中的概念要明确其定义,注意各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同学来说尤其注意理解位移的概念。
10.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可以知道第一个球经过T时间落地,第二球落地的时间为2T,依次3T、4T.逆过来看,相当于一个小球每经过相等时间所到达的位置.可以知道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从下而上,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竖直位移越来越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采取逆向思维,把四个小球的运动,等效为一个小球的运动。
11. 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m/s,运动28m后速度增加到8m/s,则()A. 这段运动所用时间是4sB. 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m/s2C. 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是7m/sD. 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m处的速度是5m/s 【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可得,用时,自开始计时起,两秒末的速度,14m处是0~28m的中间位置,所以,ACD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12. 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 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m.则时间t可能为()A. 1sB. 3sC. 4sD.【答案】ACD...............二、实验题(共15分)13. 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关于作v﹣t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只要确定了v﹣t图象中的两点,就可以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象,因此,实验只需要测出两组数据B.作v﹣t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C.作出的v﹣t图线应该通过所有的点,图线曲折也可以D.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处理数据时只用两组数据会让图像的描绘产生很大的误差,作v-t图象时,所取的点越多,图线就越准确。
故A错B对。
作v-t图象时,由数据进行描点后,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平滑直线)连起来,数据点不用全在线上,但应均匀的分布在线的两侧,不用为了把点画在线上而使线画成折线,故C错。
对于偏离直线较远的点,说明误差太大,应舍去,故D对。
故选BD。
考点:处理数据时图像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