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追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流程以及追溯管理规则。

本标准只对食品链中外部追溯业务流程做出规范性规定,对内部追溯业务流程不做详细规定。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食品行业相关产品的可追溯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905 条码术语GB/T 15425 EAN•UCC系统128条码GB/T 16828 商品条码参与方位臵编码与条码表示GB/T 16986 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22005-200X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GB/Z XXXXX-200X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GB/T XXXXX 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范3 术语、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所涉及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追溯参与方 Traceability party在食品链中从事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相关业务的企业或组织。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GTIN: 全球贸易项目代码SSCC: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GLN:参与方位臵码5 可追溯性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5.1 总则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应包括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涉及追溯单元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关联。

为了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所有追溯参与方应实现内部和外部追溯。

注1:内部追溯是指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追溯单元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内部追溯主要针对一个组织内部各环节间的联系。

参见GB/Z XXXXX-200X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注2:外部追溯是指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食品安全码追溯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码追溯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加强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服务等环节。

三、制度内容1. 食品安全码的生成与赋码(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的食品进行编码,生成食品安全码。

(2)食品安全码应包含食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单位等信息。

2.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环节的全程可追溯。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记录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的相关信息,包括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检验结果、销售渠道等。

3. 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采集与录入(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采集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生产单位、销售单位、销售日期等。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将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录入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4. 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查询与使用(1)消费者可通过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查询食品的追溯信息,了解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

(2)监管部门可依据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

5. 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维护与更新(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检查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更新信息。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保密性。

四、职责1.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负责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全程可追溯。

(2)负责采集、录入、维护食品安全追溯信息。

(3)配合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的监督检查。

2. 监管部门(1)负责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2)负责对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规范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规范

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规范1. 引言食品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居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与流程。

2. 规范要求2.1 追溯目标食品安全追溯的目标是确保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的可追溯性,以便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时能够有效追踪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2 追溯范围食品安全追溯的范围应包括所有涉及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2.3 追溯要求2.3.1 食品安全追溯应遵循合法、科学、公正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3.2 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经营者应记录和保存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数据。

2.3.3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应具备可查询、可追踪和可证据的功能,方便相关部门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核查和溯源。

2.3.4 食品安全追溯应保护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同时确保可供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使用。

2.3.5 对于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应追究相关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并依法进行处罚。

3. 追溯流程3.1 追溯信息采集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生产企业、供应商、原材料、生产流程、运输信息等。

相关信息应及时、准确地采集记录,并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3.2 追溯调查与核查在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追溯调查与核查,通过检查相关信息和原始记录,追踪食品的来源、流向和可能的问题环节,以确定责任所在。

3.3 风险评估与控制基于食品安全追溯的结果,相关部门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消除风险,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4. 追溯管理责任4.1 监管部门责任监管部门应建立专门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食品安全追溯工作,促进追溯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4.2 企业责任食品生产企业和相关经营者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制度的规定,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追溯工作。

食品追溯 二维码

食品追溯  二维码

食品追溯的兴起的原因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食物中毒、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畜禽疾病以及严重农产品残药、进口食品材料激增等)危机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对食品有效跟踪和追溯,已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全球性课题。

什么是食品追溯“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提供了“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了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供应链环节消费者关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一旦发现问题,能够根据溯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从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本段食品追溯方案原材料供应商在向食品厂家提供原材料时候进行批次管理,将原材料的原始生产数据制造日期、食用期限、原产地、生产者、遗传基因组合的有无使用的药剂等信息录入到二维码中并打印带有二维码的标签,粘贴在包装箱上后交与食品厂家。

在食品厂家原材料入库时,使用数据采集器读取二维码,取得到货原材料的原始生产数据。

从该数据就可以马上确认交货的产品是否符合厂家的采购标准。

然后将原材料入库。

根据当天的生产计划,制作配方。

根据生产计划单,员工从仓库中提取必要的原材料,按各个批次要求使用各种原材料的重量进行称重、分包,在分包的原材料上粘贴带有二维码的标签,码中含有原材料名称、重量、投入顺序、原材料号码等信息。

根据生产计划指示,打印带有二维码的看板并放置在生产线的前方。

看板上的二维码中录入有作业指示内容。

在混合投入原材料时使用数据采集器按照作业指示读取看板上的码及各原材料上的二维码,以次来确认是否按生产计划正确进行投入并记录使用原材料的信息。

在原材料投入后的各个检验工序,使用数据采集器录入以往手记录的检验数据,省去手工纪录。

数据采集器中登录的数据上传到电脑中,电脑生成生产原始数据,使得产品、原材料追踪成为可能,摆脱以往使用纸张的管理方式。

二维码可追溯管理制度

二维码可追溯管理制度

二维码可追溯管理制度二维码可追溯管理制度一、目的对产品进行标识,防止错用、混用不合格品,对产品标签附二维码,在有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确保可追溯性。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产品标识、状态标识及标签二维码。

三、职责3.1技术质量部负责标识方法的制定和监督实施;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3.2销售部负责销售过程中产品的标识;3.3生产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及产品附二维码;四、程序4.1产品标识可以采用产品本身的标识,若无本身标识,应挂标识牌。

4.2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检试验状态分为:“待检”、“合格”、“不合格”三种。

4.3进货物资标识4.3.1物资进公司,原辅材料仓库仓管员负责将其放置于“待检区”,并做好标识。

4.3.2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保持原有标识,放置于“不合格品区”或挂“不合格”牌,检验合格的物资入库存放,并做好产品标识及状态标识。

4.4半成品、成品标识4.4.1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成品用在产品外书写或挂、贴书写有名称、规格、批号等内容的标识牌,其各个工序的检验状态,可通过相应检验记录反映。

4.4.2包装好的成品放置于“待检区”或挂“待检”;技术质量部抽检后出具产品报告,对于合格产品放置于“合格品区”或挂“合格产品”牌,放入合格证;对于不合格(包括物料),需放置于“不合格品区”或挂“不合格品”牌。

4.4.3每个产品的最小包装单位都要赋二维码,且一袋一码,通过终端扫描二维码,可查询农药登记证号、企业名称、批次、质量检验、生产操作员、销售区域及客户等信息。

4.5在仓库内指定地方用于堆放不合格品、寄存品,应做好分区标识,与合格品区分开来。

4.6追溯当顾客投诉或公司自身需要进行追溯时,由销售部、生产部、技术质量部根据产品标识、记录及二维码,追查产品生产日期、产品数量、责任人和原辅材料的投入情况,找出原因以便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对于已交付的产品,销售部根据发货记录,追回不合格品或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重要产品追溯技术要求食用农产品追溯码编码规则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重要产品追溯技术要求食用农产品追溯码编码规则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重要产品追溯技术要求 食用农产品追溯码编码规则》山东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一)全省产业现状山东是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与出口大省。

据统计,2017年全省蔬菜产量1.06亿吨,水果产量3296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772.4万吨,禽蛋产量449.3万吨,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881.4万吨,均居全国首位。

2017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152.5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22.7%,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

山东食用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极大满足了国内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为带动地区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推进可追溯体系在我省食用农产品领域的应用推广,对于提升我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优势特色品牌,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要性政策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产品消费安全的诉求不断提升。

追溯体系作为全过程质量安全管控与风险防控的有效措施而受到重视。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为食用农产品、食品等七大类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指出“以确保不同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产品全过程通查通识为目标,抓紧制定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标准,统一数据采集指标、传输格式、接口规范及编码规则”。

2017年2月,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秩发〔2017〕53号),对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指出“完善追溯标准体系…研制一批追溯数据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等共性基础标准,实现产品追溯全过程的互联互通与通查通识”。

2017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2017〕419号),要求加强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工作,按照“自主可控,急用先行”原则,抓紧制定追溯术语、追溯编码、系统构建、评估评价等基础共性标准和数据互联、数据采集等关键技术标准”。

二维码产品追溯体系

二维码产品追溯体系

2 目标与意义 2.1 概念与意义 2.2 总体目标 2.3 内容与总体框架
2.1 概念与意义
基于二维码的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利用二维码、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实现贯穿从生产、加工包装、流通、消费的全流程信息追踪。切实保障消费 者对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等过程的相关信息知情权,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 物流系统的监管和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全面感知
消费者可以方便的查询农产品信息,可以方便的 反馈农产品信息

2.3 内容与总体框架
总体需求分析
环境精准检测 选种质量记录 施肥除草记录 生长收割记录
生产阶段
操作记录与跟踪 仓储保存记录
加工仓储阶段
溯源系统
销售阶段
面向多渠道的网络营销 直观农事现场的体验式营销
系统考核
生产阶段考核 加工阶段考核 物流阶段考核 召回阶段考核
代理经销商收到货物,使 用手机扫读订单码,二维 码系统将自动生成代理商 收货单据:时间、地点、 单号、收货人
3.2 农牧果蔬行业应用案例
正禾好农产品案例
种植
包装

到库





基地种植码
产品 包装 码
运输 码
产品库位码 订单配 送码
产品码
POS扫描与信息记录 追溯系统操作
福建正禾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正禾有机于2013年8月起正式使用二维码平台,进行企业各类果蔬产品的溯源管理工作, 目前采取的溯源管理,更多使用POS设备采集和管理种植包装等各类信息
物流过程环境监控 运输车辆在途检测 农超对接减少流通
物流配送阶段
服务阶段
质量可溯源 产品可召回

食品追溯流程编码规则

食品追溯流程编码规则

食品追溯系统文档编码生成规则1.商品编码(5位): 商品基础表存储2.批次号(15位): 8位年月日+6位流水号+1位校验码3.追溯码(递增生成): 4位为原材料,6的倍数位为半成品或成品,其中第五位为生产步骤码,末尾码为0的是半成品,末尾码为1的是成品.具体生成规则如下:(1).单一性加工追溯码生成:生成示意图:a.原材料(4位): 四位系统递增生成编码,如:0001b.单一性加工成品(6位): 原料追溯码+步骤码(1)+成品识别码(1),如由a中的原材料加工生成成品的追溯码为000111.(2).合并性加工追溯码生成:a.原材料(4位): 四位系统递增生成编码,如:0002b.合并性是多种原料分步进行加工,按第一步加工可以分为单种原料加工和多种原料加工:○1第一步加工为一种原料,第二步由半成品和另一种原料生成成品:生成示意图为:半成品追溯码生成规则(6位):原材料1的追溯码+1位步骤码(1)+1位半成品生成码(0),如半成品000210成品追溯码生成规则(12位):半成品追溯码+原材料2的追溯码+1位步骤码+1位成品生成码,如成品000210000321,末尾码为1表示为成品○2第一步加工为多种原料,第二步由半成品和另一种原料生成成品:生成示意图为:半成品追溯码生成规则(12位):原材料1的追溯码+1位步骤码(1)+1位半成品生成码2+原材料2的追溯码+1位步骤码(1)+1位半成品码,如半成品000210000310成品追溯码生成规则(18位):半成品码+原材料3的追溯码+1位步骤码(2)+1位成品生成码,如成品000210000310000421,末尾码为1表示为成品依次类推,如果第二步骤生成的产成品再与原料4进行加工,则产生的追溯码为000210000310000421000431。

食品安全码追溯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码追溯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码追溯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食品来源的可追溯性,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食品安全码追溯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加工、销售食品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三、职责分工1. 食品生产者负责对食品进行编码,确保每批次食品都有唯一的食品安全码。

2. 食品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码档案,记录食品的流通信息。

3. 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食品安全码追溯制度的实施情况。

四、食品安全码的生成与管理1. 食品生产者应在食品包装上打印或附加食品安全码,码内包含必要的食品信息,如生产日期、批次、成分等。

2. 食品安全码应具有唯一性,不得重复使用。

3. 生产者应建立食品安全码数据库,记录食品的生产、检验、销售等信息。

五、食品流通的追溯管理1. 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应查验食品安全码,并录入自己的食品安全码档案。

2. 经营者应保存食品进货记录,包括食品安全码、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等,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

3. 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应保持食品安全码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更改或损坏。

六、信息共享与查询1. 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将食品安全码信息上传至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2. 消费者可以通过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查询食品的来源和流通信息。

七、监督检查1. 监管部门应定期对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码追溯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食品安全码追溯管理制度的行为,监管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监管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九、修订与更新本制度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食品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和新技术的发展。

安徽省食品安全追溯码规范(试行)

安徽省食品安全追溯码规范(试行)

安徽省食品安全追溯码规范(试行)目录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应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分类classification (1)3.2 编码coding (1)3.3 代码code (2)4 食品安全追溯码编码基本原则 (2)4.1 实用性 (2)4.2 稳定性 (2)4.3 唯一性 (2)4.4 可扩展性 (2)4.5 兼容性 (2)5 食品安全追溯码编码方法 (3)5.1 食品安全追溯码生成标准 (3)5.2 编码内容规范 (3)5.2.1 域名段 (4)5.2.2 编码段 (4)5.2.3 校验段 (4)6 印刷图样 (5)附录一:食品一级分类代码表(CSA04.00.001) (6)附录二:食品二级分类代码表(CSA04.00.002) (7)附录三:食品包装层级代码表 (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追溯码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食品安全追溯码的编码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食品安全追溯码标准的编制,本标准规范在逐步完善后可向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追溯领域拓展。

2 规范性应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10113 分类与代码通用术语GB/T 17710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校验字符系统GB/T 20001.3 标准编写规则第三部分:信息分类编码CFDAB/T 0102.1-2013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第一部分:技术基础术语CFDAB/T 0102.2-2013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第二部分:药品CFDAB/T 0102.3-2013 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基础术语第三部分:医疗器材3 术语和定义CFDAB/T 0102.1-2013、CFDAB/T 0102.2-2013、CFDAB/T 0102.3-2013和GB/T 101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福建省地方标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技术规范》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技术规范》解读

条码与信息系统2019年第2期BAR CODE &INFORMATIONSYSTEM 追溯码是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

各单位(平台)借助统一的追溯码,遵循“向上一步,向下一步”的追溯原则,采集、记录、分享各环节追溯相关信息,才能真正实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全供应链追溯。

食品安全追溯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是当前各级政府实施的民生工作,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2017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启动全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该工作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的基本要求,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覆盖人民群众日常基本消费食品的“一品一码”(即一个批次产品有唯一的追溯码)全过程追溯体系,打造全省统一的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

编制背景《福建省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中确定的各部门责任分工和职责明确要求: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制定福建省“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编码地方标准,规定追溯编码的编码结构和载体。

为此,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福建分中心组织并申报了省地方标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技术规范》的制定计划。

2017年9月,获得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由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福建省农业信息中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省粮食局、福建省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8家单位参与,福建省地方标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技术规范》解读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福建分中心周顺骥产品追溯25条码与信息系统2019年第2期BAR CODE &INFORMATION SYSTEM成立标准起草组,共同推进该标准的制定。

标准起草组收集了国内外大量食品追溯建设信息和编码信息资料,并前往“一品一码”相关建设单位就食品追溯系统建设现状进行调研,着重研究现有追溯码编码结构。

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

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

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食品安全追溯技术成为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

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标准与规范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食品安全追溯技术标准的制定1. 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标准是制定食品行业推行追溯体系的基础。

国家标准应考虑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与国际标准接轨。

国家标准的制定应由相关的政府机构或专业认证机构负责,并通过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充分听取消费者、生产者、科研机构以及追溯技术供应商的建议和意见。

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行业标准在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标准化制定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行业标准应根据具体的食品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追溯技术标准,包括数据采集、信息管理、溯源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相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以确保食品追溯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食品安全追溯技术规范的实施1. 数据采集与管理规范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规范应明确数据采集的要求和流程,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数据的采集形式可以包括条码、RFID等自动识别技术,也可以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

同时,需要制定食品追溯数据的管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2. 溯源范围和信息公示规范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规范应明确追溯的范围,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

规范还需明确追溯信息的公示要求,使消费者能够方便查询相关食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三、完善食品安全追溯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建议1. 提高标准与规范的适应性针对不同食品行业的特点,应制定相应的追溯技术标准与规范,同时兼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一致性和互通性,实现不同行业之间的追溯数据共享。

2. 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追溯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等不断涌现。

应积极推动这些新技术与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的结合,提高追溯效率和可信度。

食品生产溯源技术再规范

食品生产溯源技术再规范

龙源期刊网
食品生产溯源技术再规范
作者:王江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年第50期
广州市食品生产企业已建溯源管理系统,消费者只需通过带摄像头的手机拍摄产品包装上
的二维码,就能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查询记录还会保留在系统内,一旦产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发送短信给消费者。

昨日,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68家供亚运食品候选企业学习《食品生产溯源系统管理要求》。

该地方技术规范属于国内首次发布。

《食品生产溯源系统管理要求》提出了三种溯源追溯标识,第一种是RFID无线射频技术,
在食品包装上加贴一个带芯片的标识,产品进出仓库和运输时就可以自动采集和读取相关的信息,产品的流向都可以记录在芯片上。

第二种是二维码,消费者只需通过带摄像头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就能查询产品的相关信息,查询的记录都会保留在系统内,一旦产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发送短信给消费者,实现精准召回。

第三种就是条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时间、批号等),采用这种方式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不增加生产成本。

据悉,本地方技术规范属于国内首次发布,并作为遴选供亚运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之一,要求所有供亚运食品生产企业都必须按照此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溯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的实施将对保障亚运会食品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下一阶段将由各区、县级市质监局分区域对全市1449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培训宣贯,亚运会之后,该地方技术规范将继续沿用,溯源系统也将在全市推广。

(王江)。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要求规范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要求规范

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1 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追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追溯流程以及追溯管理规则。

本标准只对食品链中外部追溯业务流程做出规性规定,对部追溯业务流程不做详细规定。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食品行业相关产品的可追溯性管理。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905 条码术语GB/T 15425 EAN•UCC系统128条码GB/T 16828 商品条码参与方位置编码与条码表示GB/T 16986 商品条码应用标识符GB/T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22005-200X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的通用原则和基本要求GB/Z XXXXX-200X 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GB/T XXXXX 食品追溯信息编码与标识规3 术语、定义规性引用文件所涉及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追溯参与方 Traceability party在食品链中从事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相关业务的企业或组织。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GTIN: 全球贸易项目代码SSCC: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GLN:参与方位置码5 可追溯性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5.1 总则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应包括部追溯和外部追溯,涉及追溯单元的物流与信息流之间的关联。

为了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所有追溯参与方应实现部和外部追溯。

注1:部追溯是指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围对追溯单元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部追溯主要针对一个组织部各环节间的联系。

参见GB/Z XXXXX-200X饲料和食品链的可追溯性体系设计与实施指南。

注2:外部追溯是指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追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2018年10月
目录
一、项目来源 (1)
二、编制背景及意义 (1)
三、编制原则 (2)
(一)科学性原则 (2)
(二)完整性原则 (2)
(三)先进性原则 (2)
四、工作过程 (3)
(一)成立《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起草组 (3)
(二)形成《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草案 (3)
(三)召开第一次《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会 (3)
(四)召开第二次《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会 (3)
(五)召开第三次《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会 (4)
(六)形成《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4)
五、主要内容说明 (4)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5)
七、采标情况 (5)
八、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5)
九、宣贯及实施建议 (5)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5)
《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项目来源
《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是由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3)归口上报及执行,于2017年7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立项编号(20171121-T-469)。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二、编制背景及意义
食品安全的核心是食品质量。

新《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食品追溯,追溯技术也由此成为国家对食品质量进行监管的重要保障。

二维码技术因其信息容量大、识读速度快、纠错机制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食品追溯中。

然而,二维码追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因其二维码赋码、二维码选择、码符要求、信息处理和编码内容不统一、不规范,往往造成消费者和监管人员无法正确识读相关信息,或者提供的追溯信息不准不全的问题,使得二维码未能发挥“来源可溯、流向可追”的作用。

因此,目前业内尚缺少食品追溯二维码有关编码、标识、检测、信息服务等国家标准来支撑,急需制定相关国家标准来规范食品追溯二维码相关技术要求。

三、编制原则
《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应结合我国追溯标准化有关成果和国际追溯标准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突出食品追溯二维码的特点,充分考虑食品追溯二维码的发展规律和需求。

既要注重与现行追溯技术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互衔接,又要充分考虑食品追溯二维码的不断发展对标准提出的更新、扩展和延伸的要求。

因此标准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构建《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应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力求技术标准内容科学正确,保证追溯安全、可靠、稳定,进而保证标准化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完整性原则
构建《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应充分考虑产品特性、追溯过程关键环节等因素,将食品追溯二维码设计所需考虑的要素全面覆盖,不出现遗漏,保证标准化工作有效运行,全覆盖,无死角。

(三)先进性原则
《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应充分体现追溯特点和实际需求,借鉴国际、国内及相关行业追溯标准建设经验,做到与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或兼容。

四、工作过程
(一)成立《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起草组
2017年7月《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编写计划下达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立即成立了《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起草工作组,进行了任务分工。

同时,为保证《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充分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工作组初步确定了与相关《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编写原则。

起草工作组按计划要求进行了任务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编制计划。

(二)形成《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草案
2018年2-3月,《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起草工作组根据相关技术资料,初步形成了《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草案。

(三)召开第一次《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会
2018年4月,起草组在中标院召开了食品追溯二维码体系设计通则研讨会,组织部分专家对《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草案进行了研讨,并在会后进行了修改。

(四)召开第二次《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会
2018年5月,起草组召开了《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

会上对《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研讨,并在会后对文件进行了修改。

(五)召开第三次《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会
2018年9月20日,中标院组织物品编码中心专家在中标院召开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标准编写研讨会,会上对《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进行了研讨,并在会后对文件进行了修改。

(六)形成《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经过若干次《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研讨会讨论后,起草工作组将《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讨论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五、主要内容说明
《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为规范性标准,其主要内容包括:
1 范围
该部分主要对《食品追溯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
2 术语和定义
该部分主要对食品追溯二维码定义进行了阐释
3 食品追溯二维码使用原则和目标
该部分主要对食品追溯二维码使用原则和目标分别进行了阐释
4 食品追溯二维码数据内容管理要求
对食品生产环节,包括原辅料采购、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检验等
环节的食品追溯二维码数据内容进行规定。

对流通环节,包括仓储和运输等环节的食品追溯二维码数据内容进行规定。

5 食品追溯二维码管理要求
对食品追溯二维码的码制、标识、符号大小、信息长度以及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无重大意见分歧。

七、采标情况
本标准制定过程未检索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标准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八、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内容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

九、宣贯及实施建议
建议标准实施后组织标准宣讲,以使社会各界了解标准内容,促进标准顺利实施。

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