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百年老街的城市坐标

合集下载

震撼!100张乐山绝版老照片,记录一座城市百年记忆!

震撼!100张乐山绝版老照片,记录一座城市百年记忆!

震撼!100张乐⼭绝版⽼照⽚,记录⼀座城市百年记忆!时光如⽔,总是安然。

每⼀座城都是⼀部史诗,⽤沉稳的历史低诉着过去,⽤⽇新⽉异的变化迎接着未来。

站在历史的坐标,感受城市的变迁,⼼中拂过暖暖的柔情。

⼀座城市的记忆,牵扯太多⼈浓浓的乡愁。

你是否也在好奇,以前的乐⼭是什么样⼦的?乐⼭全景新⽼两张照⽚的对⽐看的出来乐⼭这座城市,充满了浓厚的历史味道,这就是我的家乡!乐⼭!⽼霄顶公园60年代的⽼霄顶和现在的⽼霄顶,凉亭依旧、繁花盛开、叶绿枝茂!乐⼭⼤佛⽼公园凌云塔听奶奶说凌云塔那时候是可以上去的,但是现在为了保护好⽂物已经隔了⼀道铁栏,不能上了。

张公桥对⽐两张图以前张公桥对⾯是⼀座⼭⽽现在的张公桥,是闻名遐迩的⼀条好吃街了!铁⽜门作为⼀个90后⼩时候记忆中的铁⽜门和现在有些不⼀样了,每次去太阳岛的时候都会来这⾥坐船。

太阳岛那时去太阳岛的时候早已没有观光缆车了,但是还是很怀恋那个时候在太阳岛,河边上捡⽯头,搬爬海,童年真的快乐的不⾏!岷江⼤桥每次回到⽼家都会听爷爷奶奶,那时候在桥上卖鸡蛋的故事,讲故事同时,也在给我们讲道理!乐⼭汽车总站当时的汽车总站发展到现在都有肖坝车站,联运站以及⾼铁站了。

桂花楼看着古朴的砖⽡可以感受的到当时的年代感,城墙依旧保存的很好,这上⾯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是我们不知道的。

乐⼭港从⽼照⽚看后⾯的睡佛清晰可以见,蓝蓝的天、⽩⽩的云与睡佛交相辉映。

迎春门当时是80年的洪灾⼏乎把迎春门都给淹了。

⽽现在周边筑起了⾼⾼的防洪台,以免再次被洪⽔给吞没。

⽼乐⼭还有这些照⽚记载了1911年-2017年的乐⼭,⼀起来看看他的⽼样⼦吧!1911年,这是⽬前发现的最早⼀张记录乐⼭城市的图⽚,拍摄者现⼰⽆法考证,原载于早期的苏联画报。

六⼗年代的乐⼭全貌。

1982年,乐⼭的城市发展始于改⾰开放之后,上世纪六、七⼗年代以前的乐⼭城⼤都还是⼩青⽡房,和过去⼀样⼏乎没有⼤的变化。

2004年,随着⼈们的⽣活⽔平的提⾼,房地产业的逐步兴旺并进⼊⾼速发展阶段,乐⼭的城市⾯貌发⽣了惊⼈的变化,肖公嘴⼀带⼰开始出现了三⼗层以上的⾼层建筑。

乌镇-时光凝香 文化名人辉映千年古镇

乌镇-时光凝香 文化名人辉映千年古镇

乌镇一时光凝香文化名人辉映千年古镇乌镇,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

红尘弥漫,落叶潇洒,循着历史名人的足迹走入一处处浪漫诗意的古镇,此中既有成熟的风韵,又有洒脱的禅境,更因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名人足迹而熠熠生辉。

凤凰古城是文学大家沈从文的家乡,乌镇孕育了一代文豪茅盾,上庄走出了近代文化巨匠胡适,三河镇生活过儿时的科学大家杨振宁,李庄古镇曾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抗战时期的生活之地。

古镇凝结着岁月之美,时光之香,美在独特的建筑,美在浓郁的人文气息,美在历经岁月依然宠辱不惊的优雅与风姿。

乌镇,是江南历史文化丰饶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盈盈碧水相环,楼阁隔河相望,小船轻摇,绿影婆娑,江南水乡乌镇有着1300年历史,位于浙江省北部丰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

特别是夜晚,更显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情。

夜幕降临时分,灯光早已将小河沿岸勾画得晶莹剔透,那檐下的黄、墙边的白,自自然然地展示着每一处值得显露的美。

古树下,桥拱里,水阁石柱中,河埠台阶上,各种暖冷色调的点、块、线状灯光相互辉映;高耸的马头墙、观音兜,起伏的老建筑屋脊线,楼亭的飞檐翘角,甚至鳞次栉比的瓦面上都被灯光勾勒出本色的轮廓;更有民宿、酒家的灯笼点缀其间;原住民家的门缝中、窗根间漏出的点点灯光透出了温暖的亲情,还有那一条条船打起的灯笼,像千千万万只萤火虫。

灯火阑珊、渔火点点,这一幕幕如天上人间般的夜景,让人充满了美丽的憧憬。

乌镇,一座千年古镇,经历过兴旺,亦曾被人遗忘;浸润过光芒,亦曾几近凋亡。

好在,“命运自有时间表,恰似夜宴早不了”,它最终被历史选中,成为所有中国小镇中,最特殊的一个。

李庄古镇,现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为清代建筑。

乌镇不仅有旖旎的水乡风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还孕育了一代文豪茅盾先生(沈雁冰)。

大连百年老街历史文化导览

大连百年老街历史文化导览

大连百年老街历史文化导览大连作为中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其中,大连的百年老街是一个展示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

本文将以导览的形式,带您一览大连百年老街的历史文化风貌。

一、老街简介百年老街位于大连市中心,是大连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它由一条幽长的街道组成,两旁矗立着保存完好的百年老房子。

这里是旧时人们生活的中心,也是展示大连独特历史风貌的窗口。

老街上的建筑和摊位,更是见证了大连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的演变。

二、老街的历史百年老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老街最初兴起于大连的老城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商业中心和民居聚集地。

在过去的百年中,老街经历了战争、改革开放等多个重要历史阶段,而它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大连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之一。

三、老街建筑风貌走在百年老街上,您会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有欧洲风情的洋房,也有传统的中式古建筑。

这些建筑物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忆,并展示了大连城市发展的脉络。

欧洲风格的洋房是大连近代史的见证,而中式古建筑则沉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老街上的这些建筑物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大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老街的文化底蕴除了建筑,老街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传承了大连市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艺术表演。

如川剧、沈阳梆子等传统艺术表演,在老街上常常可以欣赏到。

此外,老街上还有许多小吃摊位,您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大连小吃,领略到道地的美食文化。

无论是观赏艺术表演,还是品味美食,都能深入了解大连的文化底蕴。

五、老街的保护与发展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老街的保护和发展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保护老街的历史风貌,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复老房子、整治环境等。

同时,为了提升老街的文化魅力,还兴建了文化展览馆、艺术表演中心等文化设施。

这些举措旨在将百年老街打造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区域。

“穿行青岛老街”系列之“四龙路”

“穿行青岛老街”系列之“四龙路”

“穿行青岛老街”系列之十四——老街,是城市的坐标,是发展的缩影,是生活在其中一代又一代人儿时的记忆。

岛城老街通常纷繁错杂,与山、海、建筑物等相配合,蜿蜒曲折且有一定坡度的老街纵横交错,连结紧密。

秋日闲逛之时,了解到青岛有4条以“龙”字打头的马路,龙山路、龙口路、龙江路、龙华路,其中的每一扇门窗、每一片色彩,甚至一草一木,都在讲述着老街的人来人往、历史变迁。

古香四条路中,龙江路是最长的。

龙江路在早些时候是顺应着青岛河而建的,回环曲折,基本围绕信号山转了半个圈。

据资料介绍龙江路的由来有这么一段故事,青岛湾的渔村青岛,自明代开放为港口称青岛口,清后期发展成市镇,随着人口房屋的增多,市镇向大石头山麓延伸,被称作“上青岛”。

德占青岛后,“上青岛”是最早被拆除的村庄,德国总督在这里建了豪华的官邸。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在原总督官邸花园前修了一条马路叫龙江路,路名取自当时对黑龙江的简称。

有人说这条叫“龙江”的马路与原先的青岛河有关,可是青岛河只勉强算是条河,与“江”毫无关联。

龙江路上建筑不是太多,时常稍显冷清,即使是有些新粉刷过的黄色墙面也透出浓浓的历史气息。

龙江路4号,拐角处的一栋有百年历史的双层木质结构古建筑,是由曾经的百年杂货店改成的咖啡馆。

店名取自孔子《论语》中“逝者如纷繁错杂“四 路”Four Smelly Old Streets Named LONG撰文/山泽琳 摄影/王凯CITY 城事斯夫,不舍昼夜”后半句,文艺的外墙装饰加之配套古典的深棕色,极具特色,使这座老房子又重焕生机。

鹿晗曾经在此处拍过MV,已然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中西合璧,优雅的小洋楼里常常散发着浓郁的咖啡香气。

文艺而不失书香气,不少名人雅士也曾居住在此。

龙江路7号为德式小洋楼,建于上世纪初期,是山大老校长、戏剧家、现代教育学家赵太侔的故居。

故居已被修缮完好,红顶黄墙中仍透出精致。

这些只有百年历史的建筑,却因它们曾经的主人,让短暂变得厚重。

中山路:绝版经典

中山路:绝版经典

中山路:绝版经典跨越三个世纪的中山路,追忆往昔,该是千般滋味在心头。

从青岛迈开城市化脚步,中山路便有王者之气。

青岛回归之时,中山路已是岛上叱咤风云的第一商业街,繁华可比上海黄浦江畔。

及至三十年代,银行,书店,电影院,无不以进驻中山路为立业之本。

中山路,成为引动城市商潮,传播文化观念、成就金融巨头、制造娱乐热忱的第一街。

一部青岛城市发达史凝缩于中山路,一个不曾徜徉中山路的游客不算来过青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部新城的崛起,撼动了第一街的头把交椅。

记忆中叠印无限荣光的中山路,如今虽有些金陵王气黯然收的意思,风水轮流转,此事亦在情理之中,以中山路历练之深、胸襟之广,定然不为挂怀。

淡定从容,亲和包纳,荣辱不惊,正是中山路禀赋所在,将这禀赋传承下去,便是绝版经典。

新千年拉开序幕后,中山路焕然迎来重大契机。

随着市南区新一轮复兴计划――振兴百年老街,打造风景旅游区、激活火车站商圈等系列举措的推出,老中山路凭借历久弥坚的不凡气质,必将成功转身,再造辉煌。

岛上第一商圈街里,是老青岛人送给市中心的雅号,而这街里,就是中山路。

童谣日“一二一,上街里,买铅笔,买橡皮,再买一个泥老虎,呱嘎呱嘎两毛五”。

对孩子们来说,逛街里等于过节,对这座以商港闻名的城市而言,街里是商圈,是命脉,是城市精神所系活力之源。

掘得第一桶金的刘子山、傅炳昭、宋雨亭们,无不把他们敏锐的眼光投向中山路,置地产,办实业,发家致富,做大做强。

就连精于算计的德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山路商圈扩张神速,非欧人区所能及。

而日本人看到此地华人实力雄厚,难以插足,干脆另辟蹊径谋划中野町日本商业街去了。

中山路吸引着一批批淘金客,打拼奋斗,追寻各自的成功之梦,也从这浩浩洪流中提炼熔铸着城市的为商之道。

流传甚广的说法,“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吃饭春和楼、看戏去中和,看病宏仁堂”,讲的是中山路的繁华,靠的却是诚信这个金字招牌。

被称为黄金十年的30年代,中山路可谓风华正茂,传统商业转身升级,现代百货业方兴未艾。

王屋老街的历史以及古建筑

王屋老街的历史以及古建筑

王屋老街的历史以及古建筑王屋老街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境内,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古老街道。

这条街道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王屋老街被誉为“中华第一老街”,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王屋老街的古建筑主要分布在街道两侧,面积约5.5万平方米。

这里的古建筑风格多样,有明清古建和民国建筑,以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砖石结构为主。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千秋楼”了,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是王屋老街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千秋楼之外,王屋老街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古建筑,如芳草斋、叶雪亭、梅龙堂等。

这些建筑不仅有着精湛的建筑技艺,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屋檐斗拱、门框朱柱、砖雕木刻、窗棂雕花等装饰细节精美独特,让人百看不厌。

王屋老街的历史与古建筑的保存得益于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现在,王屋老街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传统文化。

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城镇,更是一个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你都去过吗

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你都去过吗

3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你都去过吗作者:来源:《财富生活·上半月》2020年第10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建筑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古都的规划格局、城市的空间塑造和重要历史建筑群的营造上。

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故宫周边地区,是历史上北京皇城所占范围,其区域内以故宫为中心的庞大宫殿群、坛庙祠观、官署府邸、城垣苑囿、街巷胡同、民居宅院至今保存完整,是北京旧城核心区之精华,也是明清时期借元大都萧墙基址改建与再创造的精华体现。

衙署库坊、四合院等传统建筑群至今保存较好,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皇家生活、工作、娱乐的历史信息。

明初,为鼓励工商业的发展,皇帝下令在全京城重要地段兴建数千间“廊房”,招商居货,招民居住。

东城粮仓的设立,灯市、隆福庙会的举办,吸引了众多的巨商豪富举家带口在东四一带定居,这“歌舞升平”的一条街便是东四三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的前身。

这里是京城最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从“一进”到“多重”,从“一路”到“多跨路”均有大量保存,风貌与质量完好,且很多历史遗存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

北京旧城中历史延续最长、遗物遗存最多、旧京风味最浓、范围也最大的传统市井文化区就是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

该文化街区位于北京前门地区,地处北京中轴线东侧,拥有大量传统建筑和文物、独特的胡同肌理、众多老字号商业及独特的会馆文化。

不同于传统北京街巷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布局,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中不但有斜街肌理,还有不同于一般岔道口的街巷布局,颇具生活气息。

该地区建筑以传统风貌为主,各类风貌建筑交叉并存,建筑内部风貌保留较为完整。

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天津市和平区与河西区交界处。

19世纪20年代,正值英国“花园城市”规划理论盛行之时,位于当时英租界的五大道地区基本按照该理论进行规划与建设,居住区规模适中,配备了学校、教堂、花园、体育场等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形成了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崇德里,时光交错的故乡记忆

崇德里,时光交错的故乡记忆

崇德里,时光交错的故乡记忆一日三餐,喝茶聊天,归家安眠——这曾经是成都人最擅长的平淡生活,而如今却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难觅踪影。

川籍艺术家王亥改建崇德故里街区,就是试图在城市的喧嚣中重新找到那条“谈茶、吃过、驻下”的回家路,并重拾那些散落在时光交错里的故乡记忆。

百年崇德里老巷旧回忆位于锦江区镋钯街的崇德里始建于1925年,由三十多处院落、巷弄组成,鳞次栉比的院落与曲折蜿蜒的小巷有机地组成了这片充满历史味道的街区。

曾几何时,这条阅尽百年沧桑的巷弄显得破败不堪,那满目肆意生长的藤蔓、青砖灰瓦下被岁月打磨过的古旧石雕,以及那一根根腐朽风化的木椽头,都将这里与十米开外繁华的都市中心隔离开来,形成云泥之别的两重天地。

这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在这里被恣意地打上了独特的“崇德里”印记。

其实向上追溯,最多不超过100年,崇德里也曾经繁华热闹过。

在吴世先先生主编的《成都城区街名通览》中这样记载着:“南起镗钯街、红石柱横街交会口接红石柱正街,北止东大街,长239米、宽2米,泥石路面,平房院落民居。

该地为清代协台衙门故址。

1925年,有商人王崇德买大部住地取名崇德里。

”抗战期间,崇德里中最著名的院落便是崇德里3号——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李劼人创办的嘉乐纸厂成都办事处。

“现在初入社会,尚无事业可言。

近正在成都方面集资组织造纸公司,拟作中国西南部文化运动之踏实基础。

”在《少年中国学会》调查表中,李劼人如此写道。

为满足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四川用纸的需要,李劼人在乐山开办了四川第一家机制纸厂嘉乐纸厂,而嘉乐纸厂的成都办事处就位于崇德里。

此外,1939年,抗战时期成都文化界最重要的组织“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成立,云集了当时成都的进步文化人,李劼人担任理事长,协会的办公处与联络处也是设在此处。

这些典故让崇德里变得很有意义,可以说这座老宅子也见证了成都诸多历史与沧桑。

回忆当年,李劼人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就会在晚上去悦来茶馆看戏,几十年如一日。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1、龙兴古镇荡漾在心的恬静龙兴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南部,距重庆市中心区36公里,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经济百强镇。

龙兴古镇交通十分发达,210国道、渝长高速公路从东南穿过,北与319国道相连,与周边场镇的公路四通八达,镇内水、电、气、通讯、餐饮、住宿、市场、水陆交通设施齐全,是渝北区首批“三化”达标场镇,场内12条大小街道纵横交错,路面宽敞整洁,道旁绿树成荫,富有都市气息的群众文体广场、现代办公大楼、商业步行街、中心大转盘和高杆路灯、龙湖水上公园、生态园,现代城镇与古镇老街民居、祠堂、寺庙、寨子得到完美的结合,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气息和显著的人文景观特色。

龙兴古镇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多种形式建筑景观,人才辈出,历代文化名人200多人,古镇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身歌、腰鼓、川剧坐唱等。

土特产有龙兴豆干、老腊肉。

龙兴镇以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结合生活适宜性而建,古建筑高低层叠,布局适宜,结构严谨,镇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有鲜明巴渝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民俗历史,使古镇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当你漫步走在龙兴古镇那经过岁月磨礰已经不平整而显得凹凸不平的石板街上,你可能体会到还没有经过商业包装和商业文化污染的小镇生活的原生态。

人们闲散的生活着,自在而不张扬,打发着悠悠的时间长河。

街是老街,青石砌成,细工铺就;房是旧屋,悬梁挑檩,乌瓦白墙,小镇就让人回味。

不逢场,镇里就幽静、恬淡。

临街的铺面依然营业,却少了顾客光顾。

没有买卖,人闲,端条凳在门前坐了侃龙门阵,间或就响起爽朗或是隐晦的笑声。

有人客走过,龙门阵暂时中断,齐齐将眼光对准了路人,从街的那头迎过来,又在街的这端送走,随即收回眼光,评价路人的像貌神态,估谙路人的来龙去脉,要么延续刚才的话题。

一位上了年纪的剃头匠在两条老街相接的丁字拐处摆开摊子,在另一位同样老者的头上施展他的顶上功夫,动作熟练而轻巧。

中国有名的十大古街你去过几个,来,旅游姐姐带你们看看

中国有名的十大古街你去过几个,来,旅游姐姐带你们看看

中国有名的十大古街你去过几个,来,旅游姐姐带你们看看大家好,我是旅游姐姐,一个无私奉献给你们分享旅游攻略干货的小姐姐,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今天的攻略,你们知道中国的十大古街有那几个吗,本文将给你详细介绍。

古街一:北京烟袋斜街略烟袋斜街是位于什刹海前海东北的一条小巷,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

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如今,街上更多的是独具特色的小吃和民族气息十足的纪念品店,由此漫步至什刹海游玩,也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更多旅游行程线路详情古街二:广西北海老街北海珠海路毗邻北海外沙岛,是一条百年老街,沿街遍布英国、法国、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也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被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

这里也展现着北海最真实的生活,而老街知名人士的创业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还有沙毛脚夫妇的传说、瑞园的传说等等,老街的故事是说也说不完的。

广西更多旅游行程线路详情古街三: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五大道因曾为英租界,是天津名居名宅最为集中的地区。

街区内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有300余处,被公认为天津市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

这些风貌建筑从建筑形式上丰富多彩,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构成了一种凝固的艺术。

天津更多旅游行程线路详情古街四:重庆磁器口古镇千年古镇,重庆缩影,磁器口以出产瓷器而得名。

现今,古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开发了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瓷器口庙会四古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也是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胜地,更是交通便利、休闲娱乐、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西安最适合徒步探索的古老街区在哪里

西安最适合徒步探索的古老街区在哪里

西安最适合徒步探索的古老街区在哪里西安,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

在岁月的长河中,它留下了众多古老的街区,每一条都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

那么,西安最适合徒步探索的古老街区究竟在哪里呢?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回民街。

这是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也是外地游客必去的打卡地之一。

从鼓楼进入,沿着青石铺就的街道前行,喧闹的人声、扑鼻的香气瞬间将你包围。

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特色小吃让人应接不暇。

从香气四溢的羊肉泡馍,到口感爽滑的凉皮,再到甜而不腻的甑糕,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在西安独特的美食韵味中。

回民街不仅仅是美食的天堂,更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

这里有着传统的四合院,门口的石狮子仿佛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穿梭在狭窄的小巷中,你会看到老人们悠闲地坐在门口晒太阳,孩子们在一旁嬉笑玩耍。

墙壁上的斑驳痕迹,记录着岁月的变迁。

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西安最真实的市井生活,体验到浓厚的民俗风情。

除了回民街,书院门也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去处。

走进书院门,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街道两旁摆满了书画、古玩、印章等艺术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殿堂。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

也能看到画师们精心绘制的山水画、花鸟画,栩栩如生,让人赞叹不已。

沿着街道漫步,你会发现许多古色古香的店铺。

有的店铺里摆放着各种古籍善本,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有的店铺则展示着精美的陶瓷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书院门还有一座关中书院,这是明清时期陕西的最高学府。

如今,虽然它已不再承担教学的功能,但那庄重典雅的建筑依然让人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

如果说回民街和书院门展现了西安的民俗和文化,那么顺城巷则更多地体现了西安的历史底蕴。

顺城巷环绕着西安古城墙,一侧是古朴的城墙,一侧是各具特色的店铺和民居。

走在顺城巷,你可以触摸到那厚重的城墙,感受它所经历的风雨沧桑。

城墙脚下,有一些茶馆和咖啡馆,你可以坐下来,品一杯香茗或咖啡,静静地欣赏城墙的美景。

百年裕泰和:深藏泰兴黄桥老街的文旅地标

百年裕泰和:深藏泰兴黄桥老街的文旅地标

百年裕泰和:深藏泰兴黄桥老街的文旅地标作者:来源:《华人时刊》2019年第08期位于泰兴黄桥镇的裕泰和茶叶店,是一座百年老店,它见证着黄桥古镇的繁华与落寞,也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历经四代人的苦心经营,如今成为小镇的文化坐标。

四代经营 共创茶庄百年繁华 裕泰和主营茶叶,茶叶色泽的好坏最为重要,因此,小镇黄桥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出色不过裕泰和”。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胡沇源出生于安徽绩溪赢洲乡大坑口,系胡氏第44代。

12岁时,胡沇源因家境贫寒,由亲戚带到江苏东台一家徽商开办的裕泰和茶叶店当学徒。

他办事机敏灵活又特别心细,极受老板器重。

没几年,胡沇源担任茶叶店的水客先生,负责采购、储运茶叶,进行市场调查,收集茶叶行情。

因当时交通以乘船为主,故名水客。

水客在茶号的地位较高,待遇也比较好。

这期间,胡沇源积累了丰富的经营茶叶生意的经验,也积蓄了一些资金。

清咸丰三年(1853年),22岁的胡沇源独资收购了东台裕泰和茶叶店。

此后十多年,他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由此开创了胡氏茶庄的百年基业。

1876年,羽翼渐丰的胡沇源携子树铭与同乡洪、王二姓到泰兴黄桥创办裕泰和茶叶店。

后因生意清淡,两同乡动议拆股,胡沇源审时度势,毅然买下他们的股份,改合资为独资。

1898年,胡沇源病逝。

在其子胡树铭夜以继日的精心运作下,茶庄的生意逐渐走向繁荣。

胡树铭在经营茶叶生意的同时,也继承了徽商“亦商亦儒”的传统,不遗余力地培养教育下一代读书。

其子炳华、炳衡考取文、武秀才,后弃举业,随父亲当了茶商。

胡树铭坐镇姜堰指挥,在苏中地区和上海分别开设胡源泰、胡震泰等多家茶叶店。

民国初,胡树铭病逝,裕泰和由次子炳華、四子炳衡接管。

民国初年,胡炳衡、胡炳华相继病故,胡源泰、胡震泰等五家茶号的经营重担落在胡家妯娌的身上。

胡炳衡的妻子(人称四婶)独自执掌两个大店,她大胆调整经营思路,选贤用能,使老字号胡氏茶叶店信誉不减。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胡家的第四代相继长大成人。

阿勒屯古街的讲解词

阿勒屯古街的讲解词

阿勒屯古街的讲解词阿勒屯古街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的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街。

这条古街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商业氛围,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和购物。

以下是对阿勒屯古街的一个生动描述。

一、古街的历史阿勒屯古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这里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古街建筑以木质建筑为主,沿街两侧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店铺和民居。

这些建筑保存完好,展示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二、古街的布局阿勒屯古街呈“T”字型,总长约1.5公里。

街道两侧是古老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传统的民居、店铺、饭馆等。

街道宽敞整洁,铺有青石板,步行在上面,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三、古街的特色店铺在阿勒屯古街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特色店铺。

其中最有名的是手工艺品店,这里有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如木雕、陶瓷、织锦等。

这些手工艺品精美细腻,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店,这里的小吃种类繁多,口味独特,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品尝。

比如,有烤羊肉串、烤全羊、手抓饭等,这些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四、古街的文化活动阿勒屯古街是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比如,传统的民俗表演、音乐会、艺术展览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和参与,增加了古街的热闹气氛。

五、古街的夜景阿勒屯古街的夜景十分迷人。

夜晚,街道两侧的建筑物被五彩斑斓的灯光照亮,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夜晚的古街人流如织,游客和当地居民在这里漫步,享受夜晚的美好时光。

六、古街的保护和发展为了保护阿勒屯古街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对古街的保护和发展。

他们修复了古建筑,加强了对古街的管理,同时也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古街的保护和发展。

这些举措使阿勒屯古街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七、游客的体验和感受对于游客来说,阿勒屯古街是一个可以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传统建筑的美丽,品尝到地道的美食,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文化。

《所城里古街调研》课件

《所城里古街调研》课件

历史背景
所城里古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事城堡和屯
兵所。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这里曾 是烟台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
心。
古街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 和文化遗产,是研究烟台历史和
文化的重要场所。
文化特色
所城里古街展现了烟台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泥塑、糖人等 。
古街上聚集了许多传统小吃摊位,如烟台大包、福山大面、蓬莱小面等,吸引了众 多美食爱好者。
文创产品
结合当地文化元素,古街上涌现出 了一批文创产品,如原创服饰、手 绘明信片等,为游客提供独特的纪 念品。
人文氛围
01
02
03
传统文化活动
古街上经常举办传统文化 活动,如京剧表演、皮影 戏演出等,吸引了大量游 客驻足观赏。
民间艺术表演
古街上的民间艺人表演传 统技艺,如糖画、面人制 作等,为游客带来视觉和 听觉的享受。
数据图表
调研结论
制作数据图表,将调研结果以图表的形式 展示出来,便于理解和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调研结论,指出 所城里古街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 进建议。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历史价值
所城里古街具有丰富的历 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 的重要见证,应得到有效 保护和传承。
现状问题
古街存在建筑老化、基础 设施不完善、环境质量差 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进 行改善。
古街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如灯会、庙会、传统手工艺大赛等,为市 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02
所城里古街现状
建筑风貌
传统建筑风格
建筑布局
所城里古街保留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建 筑风格,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建筑 特色得以传承。

千年古镇――西塘

千年古镇――西塘

千年古镇――西塘“吾爱吾乡自多情,秀水斜塘载辍耕。

五百年来文物阜,吴根越角早弛名”。

这首诗里所讲的斜塘,就是江南古镇西塘。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北十一公里,地处吴根越角之地,依水成街,因河成镇,是一个古朴的水乡名镇。

相传春秋时期伍子胥为修筑水利所凿伍子塘之水直抵境内市河,故也有“胥塘”之称,唐宋时这里就有大姓人家建宅居住,聚成村庄,至元明已是颇具规模的市镇了。

岁月流逝,百年千年,西塘穿越历朝历代的时光,而今犹如一方古玉,更显得剔透玲珑,空灵隽永。

西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水乡古镇。

2001年7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清单。

2003年11月,被建设部确认为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2003年12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3年度世界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12月15日,入选国家文物局最新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2007年,在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古镇西塘获得“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2007年,在首届中国旅游论坛上获得中国十佳古镇的荣誉称号。

远眺西塘,粉墙黛瓦,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水墨画,走进古镇,廊棚蜿蜒,弄堂幽深,似乎进入了久远的历史。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没有比这个称呼更能涵盖西塘。

古宅、冷街、炊烟、依门而立的耄耋老人和在门前玩耍的儿童。

它的生生不息的生存状态,它的民俗风情与它的古建筑浑然一体,这是一种非常舒缓,平和的生活。

它就像历史在不经意间留下的一处遗迹,它把以往的生活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的概括。

西塘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是一个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圣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游客们品味“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净地。

西塘的水。

西塘,河流纵横,绿波荡漾,清凌凌的河水如血脉滋养着西塘人家。

小街傍河,人家依水,青瓦白墙,木栅花窗,构成一幅幅江南水乡特有的经典画面,清润秀美,如诗如歌,此情此景,只怕是惟有在吴冠中的画中才能见着的了,家家户户,门前是街,门后是河,河埠头就建在自家的后门口,有的人家干脆将河埠头搬进了家中,沿河望去,一个个石砌的河埠头就像一架架古琴,在河的两侧次第排开,弹奏出一江清音。

珠玑古巷的介绍

珠玑古巷的介绍

珠玑古巷的介绍
珠玑古巷位于上海徐汇区,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街道,也是上海最古老的老街之一。

珠玑古巷始建于1892年,长约400多米,全长两条半,宽7.2米,历史记载有"马路上的花店、豆腐店、茶馆、烟酒店、食品店、小吃店、理发店、削糖店、缝纫衣店、粉刷店等",是当时上海市中心地带的商业枢纽,是当时上海都会的核心地带,曾经是上海繁华的一道风景线。

如今,珠玑古巷依然拥有一些古老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四方坊、西苑里、东苑里、舍三街,还有许多古老的门面,使珠玑古巷成为上海最具历史特色的街道之一。

珠玑古巷也是上海文化生活的一个特色点,不仅有古老的建筑,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比如说珠玑古巷旧时的文化活动点——“西苑里”,上海最古老的电影院——“民国大剧院”,以及许多文化咖啡馆、艺术画廊等,这些景点都能让游人体会到古老的文化魅力。

渭南老街景点讲解

渭南老街景点讲解

渭南老街景点讲解
渭南老街是渭南市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之一,位于渭南市区,全长约2公里。

这条老街建于明朝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街道两侧依次是明清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老字号商铺和古色古香的民居,保持了浓厚的历史风貌。

老街上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老街东起的城隍庙。

这座庙宇建于明代,供奉着城隍神,是渭南市最重要的庙宇之一。

庙内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以及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等艺术品,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另一个著名的景点是老街上的青阳古镇,该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镇上有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建筑,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是游客了解渭南传统文化的理想之地。

此外,还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商铺,如大秦羽织、渭南陈酱、渭南手工艺品等。

这些商铺在渭南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是购买渭南特色商品的好去处。

总而言之,渭南老街景点众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无论是欣赏古建筑,品尝特色美食还是购买纪念品,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乐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史料记载,“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控制东北的电信、广播网络,1932年提出所谓的《对满洲国通信政策》,声称“帝国在满最高指导机关应是日本人,特别是帝国将校参与满洲国电信电话公司的创设和经营。”1933年3月26日,日本政府与伪满洲国政府签订《关于设立日满合办通信公司的决定》,后来日本将原设在大连的有限股份公司迁移到长春。由日本政府、伪满洲国政府、满铁、日本放送协会、朝鲜银行等单位出资,于当年8月31日成立伪满洲国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名义上是“合办”,实际上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控制和包办。该会社设总裁一人,设有经理部、放送部、电务部和总务部。此外,还有社员养成所、技术研究所各一处。成立于1933年的伪满洲国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于1934年8月1日,把电报业务划分为两类,即官报和私报,同时还开展了国际电报业务。最为显著的史料记载是,1935年12月12日13时,开通了“新京”至巴黎间的国际电报业务,这在当时也算是电信业务的一种先进标志。
记者注意到,这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在人民广场西侧,黄色瓷砖贴面,高五层,平面呈“凹”形,正门向东,两侧立有麒麟石雕。另一栋在它的西北面,中间是东西走向的西安大路,以浅青色瓷砖贴面,高五层。除主楼外,还有营业大楼等附属建筑物。今天与电信大楼相连接的楼体侧面,即位于西安大路242号的楼体,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办公楼,伪满时这里是伪中央教育局所在;旁边是中国电信西安大路营业厅,也是曾经的伪满洲国电话株式会社附属楼。
目前,在长春市公安局办公建筑右侧,露出地面的基石上依然可见清晰的“奠基”二字。据《长春文物志》记载,这是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在1932年为该楼篆写的。由此看来,这座建筑在伪满政府诸多机关中的特殊性,要知道伪满国务院、军事部奠基时,郑老夫子也没提过字、留过名。从成立时间上看,伪满洲国对“首都警察厅”也给予了“厚望”。史料记载,为了加紧对长春的控制,伪满洲国政府于1932年6月15日下令设置由民政部直属的“首都警察厅”,在同年10月15日正式开始办公。
伪满协和会是日本侵略中国期间建立的一个政治组织,它的宗旨是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推行殖民地化服务,是日本帝国主义奴役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80多岁的李成文老人正是从那段苦涩岁月走过来的,“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啊,都知道伪满协和会的作用,也都曾身受其害。”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伪当局就着手对青少年进行奴役和毒害。到1937年,伪满协和会专门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奴化教育的任务。仅一年时间就在各地设立青年训练所48个,对6000余名青少年进行奴化训练。
历经沧桑的胜利公园
胜利公园在很多长春人的眼中,就像大连的老虎滩、北京的颐和园那样重要。在胜利公园骑木马、划小船、看动物、荡秋千,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从1934年定居长春开始,李其颖老人在长春已经生活了72个春秋。刚来长春时,他随父亲到过胜利公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的动物。“公园里不仅有小毛驴、骆驼可供小孩们骑,还有熊和老虎、孔雀等动物。孔雀开屏是孩子们盼望的时刻。”
伪满协和会的组织机构是不断扩充的,到1940年才基本稳定下来。伪满协和会在中央本部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持召开各种会议,修改纲领和章程,制订各项规则,对“全国”联合协议会所讨论的重要事项的提案作出决议。在中央本部长的主持下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或两次会议。在伪满协和会的组织机构中,“全国”联合协议会是其核心,配合殖民统治的各项指令均出于此。伪满协和会为配合日本殖民统治需要,进行时事宣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满协和会更是疯狂至极,积极为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摇旗呐喊,把侵略战争吹捧成“大东亚圣战”。
今天的伪满首都警察厅旧址,于193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前,伪满首都警察厅在长通路办公。据一些老公安介绍,在今天户政、法制等部门办公用的大楼右侧,曾经有过一个“看守所”,据说在伪满时叫“留置场”,当时主要用来关押反满抗日的仁人志士。《长春市文物志》对此也有记录:那是一个筑有圆形锥顶、钢筋结构的看守所,里面有铁门铁窗。此外,在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的大楼西部,还建有汽车库等附属建筑。
1948年,长春解放时,长春特别市公安局从国民党手中接过这座大楼。时任公安局长的于克在其《我任长春特别市公安局长》中回忆,“在长春市解放已成定局之时,由吉林省和松江省公安处各抽调一批干部,加上负责长春市情报工作的干部一同开展工作。长春解放,立即入城接管了国民党占据时的各级警察机关。”1949年7月,党中央决定,改长春特别市为吉林省属市,于克调任吉林省公安厅厅长。至此,这座建筑进入“长春市公安局时代”。
作为日本侵华的重要工具,伪满首都警察厅同样处处要受到日本人的指挥和监督。在警察厅内“说得算”的不是中国人担当的“一把手”总监,而是一直由日本把持的副总监。为了迫害、镇压抗日团体和进步人士,伪满首都警察厅专门设置了特务科;为强制推行掠夺东北经济的计划与政策,还成立了经济保安科。这个科室的设立,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中国的老百姓。
眼前这座邮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孟家屯。日俄战争后,日本在接管南满铁路的同时,在孟家屯开通了辽东守备队军用通信所。为了配合对东北的全面侵略,日本于1916年11月1日把辽东守备队的军邮局全部开放,办理民邮业务,长春孟家屯军用通信所于这一天改为宽城子支局。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在长春的邮政侵略,已经张开大网,开始网罗财富和信息。据孙彦平先生的《百业源流》介绍,“当时日本在孟家屯设宽城子支局,是因为东清铁路宽城子车站的归属问题尚在交涉,孟家屯是南满铁路北段的终点站。”按照记者的理解,孙先生的潜台词就是日本人想巩固其在长春的既得利益,同时扩大其影响。
青年时代曾在长春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日本老人粟原忠道,在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的《长春文史资料》中回忆,因为费用昂贵、地位特殊,长春大和旅馆成了往来无白丁之地。“当时的长春大和旅馆,是可以和东京的帝国旅馆相媲美的高级旅馆,它是在高大的榆树林中修建的。大楼是红砖灰浆结构的两层楼房,馆内灯火通明,一尘不染。在这里住宿的都是政府要员、关东军的高级军官和大公司的董事等知名人士。”
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
人民广场南200米左右、一栋石砖结构的建筑,就是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旧址。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旧址位于人民大街2836号,现为一家饭店。据《长春市文物志》记载,该旧址始建于1937年7月的建筑,目前仍保持完好,包括办公室、保卫室、接待室、住宿室、几个大、小会议室和地下舞厅,地面建筑为两层楼房,另有地下室。建筑面积7955平方米,全部占地面积8749平方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后,伪满协和会也随之彻底垮台,伪满协和会中央本部旧址作为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证之一保留下来。1947年,该旧址改为长春工人俱乐部,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后,朝鲜电影制片厂迁至我国,厂址即在这里。1958年开始,该旧址归由省军区使用至今。
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在长春取代了俄国,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从此,日本人对长春的城市建设开始沿着“中央通”(今人民大街)布局。邮局这样重要的机构,当然也不会偏离政治中心的。1907年10月21日,宽城子支局迁入头道沟,改称“长春支局”。11月1日,改称长春邮便局。1908年12月1日,迁入现在的地址。陈洪俊说:“当时在‘伪满中央通邮便局’对面就是‘伪满新京警察署’。两栋建筑隔街相望,其设计十分精细、考究,带有欧洲建筑的风格。”如今,长春当年的“双子星”,只剩下“伪满中央通邮便局旧址”在孤单的见证历史。
据很多老人讲,电动旋转木马是胜利公园的一个招牌。
年少时多次到过胜利公园游玩的于祺元老人回忆:“骑在飞旋的木马上,可以听见音乐,在木马的北面,还设有专供儿童洗手的盥洗台,一些游玩的儿童常聚在这里洗手洗脸。”
1968年,在胜利公园朝人民大街方向上,于1945年被推倒的儿玉源太郎铜像旧址,新建了一座6.8米高的毛主席像,为很多游人增添了一个红色的回忆。游客们临出公园时都要在毛主席像下照相留念。
伪满洲国垮台后,苏联红军进驻长春市,在“电电大楼”组建了“长春市电话管理局”,下设电报局和电话局。长春解放后,这里成为“长春市电信局”所在地。70余年来,大楼所承载的机构名称数次改变,但是它所承载的功能却始终未离开过“电波”,难怪老百姓叫它“电电大生部不讲民生
如果没人指点、没有史料证明,很多年轻人和五六十岁的长春人也未必知道,如今的春谊宾馆曾经是“长春最早、最先进的一座大型建筑”。据了解,1907年8月,日本开始规划在长春站前修建一座国际性旅馆——长春大和旅馆。由日本侵华的先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来经营。长春史志专家于泾先生认为,“20世纪初,日本为一座旅馆投资几十万日元,是一件空前的大事。”当时修建的旅馆北楼,建筑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造价高达377251日元,这在当时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巨款。旅馆北楼,动工于1907年底,至1909年底大体完工。当时,北楼共有24套客房,备有餐厅、会议室和车库,最主要的是已经有电力供应、自来水和排水、暖气供热等设备,与当时欧美高档旅馆不相上下。
百姓眼中的“电电大楼”
人民大街2599号,是伪满洲国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旧址的城市坐标。1935年竣工时,这里是“日伪经营管理电信、电话、广播及其他通信事业的统一机构。”由于与“电”打交道过多,这里被老百姓俗称为“电电大楼”。据《长春文物志》记载,伪满洲国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在大连、奉天(今沈阳)、新京(今长春)、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承德”等地均设有管理局。
然而,老百姓对这个日本人活动的场所却恨之入骨。80多岁的陈洪俊老人说:“当年这个宾馆没有围墙,只有不足一米高的栏杆。”除此之外,老人对长春大和旅馆的印象还有它所排出的臭气,不仅熏得中国老百姓无法忍受,就连很多日本商民也怨声载道。而于泾先生的《长春史话》也记载了这件事。“因为当时这座建筑在污水排放设施上存在问题,每日排出的污水粪便达十多立方米,全靠马车载运到附近的头道沟,满铁附属地的南部臭气熏天,有时运不出去,地下室被污水浸泡,无法使用。这种情况持续一年之久。”
记忆中的宽城邮政支局
在人民大街与珠江路交会处,有一座久经风雨的建筑——宽城邮政支局。关于这座建筑的时间,目前流行着两个版本。一说始建于一九0一年,一说始建于一九0八年。无论哪一种说法准确,都足以说明这栋楼的历史较为悠久。在80多岁的陈洪俊老人记忆中,现今的宽城邮政支局就是历史中那个“伪满中央通邮便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