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_复习提纲_2_(2)
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考点整理
地理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考点整理亚洲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接壤,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地理知识点整理1.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②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③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隔乌拉尔山脉与欧洲接壤,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与其它洲的分界线:①亚、欧洲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
③亚、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2.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高低悬殊。
3.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典型。
掌握: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特征(图见课本P10 )。
季风气候典型原因: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对气候的影响发源地性质风向影响下的气候特点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寒冷干燥西北、东北(偏北风) 寒冷干燥夏季风印度洋、太平洋温暖湿润西南、东南(偏南风) 高温多雨4.河流特征: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河流。
5.亚洲的世界之最:(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民族大熔炉:巴西的土著居民人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巴西的人种复杂,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占40%,黑人占6%,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是一个“民族大熔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桑巴舞、狂欢节(每年二月中旬)、世界一流的足球队(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完整版)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最新整理)
中图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与知识梳理)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一) 地球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 2 (二) 地球仪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① 指示南北方向;②半圆形;③长度相等2.纬线------与地轴垂直的圆圈 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3.经度 (0O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 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② 高、中、低纬的划分0O -30O 低纬度,30O -60O 中纬度,60O -90O 高纬度5.半球的划分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②东西半球:以20O W-160O E 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数轴图示法(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绕地轴)1.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2.周期:一天或24小时北逆南顺之间,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1.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海拔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4. 等高线表示的常见地形形态①山顶: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中间低,四周高③山脊:等高线的弯曲指向低处(作为河流的分水岭)④山谷:等高线的弯曲指向高处(能发育成河流) ⑤鞍部:两头高,中间低⑥陡崖(悬崖):等高线重合5. 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山地:海拔大于500m ,相对高度大,崎岖高原:一般海拔大于500m ,内部宽广平坦,外围较陡1. 冬季气候的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降低0o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2. 重要温度带亚热带:1月份>0oC暖温带:1月份<0oC3. 降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4. 干湿地区湿润区:降水量>800mm半湿润区: 降水量400mm-800mm半干旱区:400mm-200mm干旱区: <200mm800mm年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分布5. 中国的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受纬度,海陆位置影响②季风气候显著③雨热同期三、中国的河流季风区非季风区1.主要河流:珠江,长江,黄河,淮河,黑龙江2.长江:①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青海省境内)②入海:东海③上游→宜昌→中游→湖口→下游④上游:水能巨大;中下游:航运发达。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经济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中国经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理复提纲
1. 中国的自然资源
- 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
-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利用情况
2. 中国的经济活动
2.1. 农业
- 中国农业的特点及产区分布
- 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
- 养殖业的发展和特色
2.2. 工业
- 中国的主要工业类型和分布
- 重要的能源资源和工业品
- 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2.3. 服务业
- 服务业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 中国主要的服务行业及其地域特点- 服务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3. 中国的交通运输
- 不同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 中国铁路网的发展情况
- 内河、沿海和空中交通的发展情况
4. 中国的外贸合作
- 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和贸易商品- 中国的出口和进口情况
-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 中国的旅游业
- 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路线
- 主要旅游城市和景点介绍
- 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6.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问题
-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 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和问题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措施
以上提纲可作为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的参考。
请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或修改相关内容以满足具体需求。
七年级地理复习下(中图版)
第六章认识区域特征第一节北京一、地理位置:1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
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万人。
北京的自然理理特征: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北河。
2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②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③北京西部背*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
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化、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三、城市现代化1.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2.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
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重点归纳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势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
整个国土由东北、华北、西北、东南四大地理区域组成。
中国地势起伏较大,总体上由西高东低呈江南的趋势。
著名的中国地形有青藏高原、华北平原、长江流域、西南丘陵地带等。
2.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
中国的陆地面积广阔,地貌丰富多样。
著名的地貌有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3. 中国的自然气候和气象中国的气候多样,分布区域广泛。
根据经度、纬度和地形等因素,中国的气候可以划分为四大气候区:北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
中国气候变化明显,四季分明。
著名的气候现象有中国的四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东部气候湿润、西部气候干燥等。
4. 中国的水系与水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水资源。
著名的江河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东部水资源丰富,西北地区水资源稀缺。
中国还面临着水污染和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5.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植物种类繁多和动物种类丰富。
著名的动物有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东北虎、藏羚羊、金丝猴等。
著名的植物有松树、竹子、荷花、牡丹等。
中国政府重视保护动植物资源,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濒危物种和保护生态环境。
6. 中国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中国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建设安全设施、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等措施来应对自然灾害。
7. 中国的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中国实施了区域发展战略,通过不同的区域规划来推动经济发展。
例如,东部地区重点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和资源产业,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和特色产业,东北地区振兴老工业基地。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的重点知识归纳。
单元复习02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复习(中图版)(原卷版)
单元复习02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过填图1.利用图文资料完成问题材料: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1)图中中国传统民居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地面最为平坦的是____(地形区)(2)传统民居所在的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填序号),说明民居特点与其降水量少有何联系____。
(3)三种传统民居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填序号),说明民居特点如何适应当地气温特征____。
(4)乘坐运行在____铁路干线上的列车容易看到①民居,③民居可在________铁路干线沿线看到。
2.中国地域辽阔,旅游名胜很多,请为下列的旅游胜地与相应的省级行政区配对:旅游胜地:1.织金洞 2.沈阳故宫 3.周庄 4.阿里山 5.大三巴牌坊6.毛泽东故居7.天坛8.布达拉宫9.桂林山水10.西湖省级行政区:A.湖南B.北京C.西藏D.广西 E.浙江F.澳门G.台湾H.江苏I.辽宁J.贵州1.配__2.配__3.配__4.配__5.配__6.配__7.配__8.配__9.配__10.配__过能力一、选择题"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我国,具有明显差异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饮食偏好,进而形成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小吃也多以大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如汤圆、粽子、年糕等;北方以面食为主,如面条、包子、馒头、煎饼等。
我国南北饮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差异B.气候差异C.植被差异D.民族差异2.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西北地区的人们较少吃水产的原因主要是()A.地表崎岖,交通不便B.干旱少雨,河湖较少C.发展落后,消费不起D.宗教信仰,不能捕捞3.俗话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大部分南方人都喜欢吃辣,这主要与南方气候的哪一特点密切相关()A.炎热B.寒冷C.多雨D.干燥“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多为木质结构,可遮阳避雨,保护桥梁,还可供人休憩。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理解概念,能够区分哪些......是自然资源.....。
)比如:微生物、阳光、空气是;纸张,钢铁等不是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阳光、空气、土地、水、生物等;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煤、铁、铜、天然气、石油等)3、水资源:①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水及地下水等组成。
②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28%。
5、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表现出时间上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时间上:夏秋季节多,冬春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洪灾和旱灾)空间上(地区上):总体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即东南多,西北少。
(所以华北和西北缺水)67、南水北调总体方案是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到华北、西北地区。
分为三条线路:东线:从江苏扬州附近通过京杭运河把长江的水调到华北。
中线:从湖北省的丹江口附近把长江和汉江的水调到华北。
西线:从长江上游四川青海等省直接调到黄河上游。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1、我国土地资源主要的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和戈壁等。
其中,草地比重最大。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
②总量丰富,人均少。
③山地多,平地少。
④后备耕地资源不足,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3、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叫水产养殖业)等4、分布: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在东部季风区;②草地和难利用的土地在西部内陆地区;③林地主要分布东部的山地地区,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5、东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北方——旱地——棉花、小麦、玉米6、西部:草地——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一、水资源与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
2.淡水资源:存在形式:江河、淡水湖泊、积雪、冰川、地下水。
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3.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分布不平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
◆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
丰水期蓄水,枯水期防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二、中国的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草地、戈壁、石山、高寒荒漠(西部内陆地区)。
●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耕地居世界第四位,林地居世界第六位。
)②山地多,平地少。
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而且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农业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等。
2.400等降水量线:●东南部:种植业区:南方——水田——水稻北方——旱地——棉花、小麦●西北部:草地——畜牧业●森林分布: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三、工业: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矿产资源与工业:●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作用:工业的“粮食”●石油:分布: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沿海大陆架作用:工业的重要能源和原料,工业的“血液”●铁矿:分布:分布广泛,以河北、辽宁、四川储量最大作用:发展钢铁工业最基本的原料特点:贫矿多,富矿少九大钢铁工业中心:鞍山、北京、武汉、包头、上海、攀枝花、太原、马鞍山、重庆。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3、地球上水量的%为咸水,淡水只占%.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由于人口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5、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首先要合理利用和fi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最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修建水库(最大工程:长江三峡)。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7、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常见的: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9、在我国东南部,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10、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11、我国上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上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工业12、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我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1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14、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一、自然资源:1、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
3、自然资源分类① 可再生资源:可以持续利用,利用后还能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
比如阳光、空气、水和生物。
②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更新,也不能再生,越用越少。
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等。
二、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存在形式: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
(地球上水量的97.5% 为咸水,淡水只占2.5% ,而且68.7% 的淡水以冰川和永久积雪的形式存在)3、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4、降落在地面的水,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5、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的多少来衡量。
径流量又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
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
三、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表现出时间分配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2、分布特点:在时间上,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我国河流的径流量夏秋季节大(多),冬春季节小(少)。
3、空间分布不平衡:在空间上,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状态。
(南多北少)4、改变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空间):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系的水引入华北和西北地区。
引黄济青,把黄河水引入青岛;引滦入津,把滦河水调到海河水系,供应天津用水。
5、解决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修建水库。
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保持下游较稳定的流量。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林地、耕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2、分布:耕地和林地(东部季风区)。
中图版中考地理复习 七下 第7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2课时 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珠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 3:“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 我国_稻_稻谷谷__和_淡_淡水水鱼__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
主要农产品 乡”。此外这里还鱼盛产棉花、油菜籽、茶叶、柑橘、 蚕茧等。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今后应稳定农田面积,发展规模经营,扩大多种经营,
农业发展 发展名优特农产品生产
地貌景观 塬、墚、峁
2.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开发历史久;
(1)黄土土质疏疏松,许多物质易
溶于水; 松
(2)人口增长快;
(3)开荒种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4)长期的过过度度放放牧;
(3)夏季降水集集中,且多暴雨 中
(5)采矿、修牧路等工程活动破坏地表
3.水土流失的影响:造成了土地贫瘠、_旱_旱涝涝__灾害频繁,严重制约 着整个黄土高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使黄河泥沙减少,关键是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长江 最大城市是_武_武汉汉__,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我国华 中游 中地区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重要的城市有上海、苏州、无锡、
_杭_杭州州__、南京等。其中_上_上海海__是核心
长江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_长_长江江沿沿江__地带和东部沿海地 三角 带所构成的“T”字形框架的交叉江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
(1)对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京港线沟通了北京和香港 B.香港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C.澳门位于广西省的南海沿岸 D.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热带地区
(D )
(2)与祖国内地“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中,关于香港、澳门的描述正确
的是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球及其与宇宙的关系1.地球的形状及特点-地球的形状:近乎球形-地球特点:自转、公转、倾斜、地壳构造2.地球的东西南北-地理坐标系3.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天体望远镜的使用-人造卫星的运行二、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的公转1.地球的自转-反映:日出日落和太阳的高度角变化-影响: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椭圆(赤道和极圈气候差异)2.地球的公转-时间: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反映: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三、地球的倾斜与四季变化1.地球的倾斜-反映:春分、夏至、秋分、冬至2.地球倾斜与四季的关系-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变化-四季变化的原因四、地球的地理坐标1.地球的经度和纬度-反映:地球表面的点的位置2.通过经纬度确定位置-经度(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全球划分-纬度(纬线):北纬、南纬3.地球上的地方时-反映:地方时和标准时间五、地球的地貌1.地球表层的变化-山、丘、盆地、高原、平原、海岸2.地理标志-地理标志的含义和作用-河流、湖泊、山脉、大洲等六、地理信息系统(GIS)1.GIS的概念和功能-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地理数据2.GIS的应用领域-地图制图、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七、地球表层的气候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反映:温度、降水、气压、风向、湿度2.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北极地带、寒带、温带、副热带、热带气候带-草原气候、雨林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八、地球的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农业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2.自然资源的好与坏-持续利用、合理开发和保护九、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1.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发展等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反映:经济、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015.6第五章认识大洲(亚洲)P1-71、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面与欧洲相接。
3、亚洲地理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4、亚洲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4 。
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5、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湄公河(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
6、湖泊:(1)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2)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
7、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洲东部、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大,从北往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8、亚洲地广人多,到2002年底,约有38亿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 。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交通方便,工农业较为发达。
高山高原、沙漠地区、纬度高地区的人口少。
9、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6个。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10、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西亚则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亚洲是世界上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祥地,也是印度教、犹太教、道教的发祥地。
11、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中国)、印度河流域(古印度)、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巴比伦)。
12、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亚洲唯一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第六章认识区域一、东南亚P18: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北连东亚,南邻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是世界航海运输的枢纽。
单元复习02 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复习(中图版)
当堂达标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8-10小题。
8.该民居位于( )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9.该民居的特点有( ) ①保暖 ②通风 ③排水 ④散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该民居采用吊脚楼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平地面积小 B.地形封闭,气候炎热 C.降水集中,洪涝灾害多 D.森林丰富,就地取材
大多是用面粉做成的,如饺子、馒头、烙饼和拉面等。 山区 特色菜以野味和山珍为主。 海边 特色菜以海鲜著称。
知识点3 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2 自然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当地居民有挖窖贮藏冬菜和腌制酸菜的习俗
湖南 受潮湿气候的影响喜欢吃辣。
当堂达标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面 3-4小题。
3.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
A.①——甘
B.②——琼
C.③——滇
D.④——贵
4.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假设我国所有的居民牵着手站在赤道上,将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这说明了( )
A.我国经济发展快
B.我国人口增长迅速
C.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
D.我国人口数量大
当堂达标
“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读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 回答下面6-7小题。
6.下列四种菜系相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有误的是( ) A.“粤菜”—广东—广州 B.“湘菜”—湖北—武汉 C.“鲁菜”—山东—济南 D.“川菜”—四川—成都 7.八大菜系的位置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亚热带 B.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C.都分布在外流区 D.都分布在半湿润地区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2)
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1. 地理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理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类型地理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影响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划
•中国境内的主要地理环境区划特征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特点
•中国的地貌特征与地理景观
3. 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特点
•中国的大江大河和湖泊
•中国的地下水资源与特点
•中国的水问题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4. 中国的气候与农业
•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要素及其分布规律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适应气候的方式5. 世界人口与城市化问题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
•世界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影响
•世界城市化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6. 世界地理与经济联系
•世界地理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世界地理与资源开发的关系
•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与分工合作
•世界贸易与经济全球化
7. 世界文化与地理
•地理环境与人类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世界不同文化的分布特点
•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
8. 地理技术与世界地理研究
•地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的作用
•世界地理研究的主要方法与进展
•地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上为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
你将对地理资源、中国和世界的地理环境、气候、人口、城市化、经济联系、文化以及地理研究等方面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5.1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1.自然环境是由大气、水、动植物、岩石、土壤、太阳光的组成。
一、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3.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民居及时满足这种需求的建筑。
4、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无论造型、结构,还是材料、功能,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二、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
1.服饰是人们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
服饰成为区别我国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2.服饰主要包括衣、裤、裙、鞋和袜等,也包括头、颈、胸和手等部位佩戴的各种饰物。
3.服饰的基本功能是抵御寒暑、减少日晒、遮挡风雨、防止蚊虫叮咬、美化自身等。
4.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服饰也各具特色。
(1)傣族妇女:窄袖短衣和统裙,乔其纱、丝绸等缝制
男子: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肥大的长裤聚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2)藏族传统藏袍,长袖、宽腰、大襟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
由于气温日较差较大,藏袍的穿戴方式甚至在同一天内也不一样。
三、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1.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线着各地农作物的种类,从而影响到饮食的材料和做法。
①烹调技术技法多样: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调味,重火候。
(烹调技法如煮、蒸、烤、炒、烧、炖、炸、熘、卤、腌、涮、煎、爆、焖、熏等。
刀工有直刀、片刀、坡刀、花刀等多种方法。
)
②八大菜系: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湘菜、徽菜。
④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
(防湿作用)川菜名肴,如“鱼香肉丝”、“宫爆鸡丁”、“麻婆豆腐”等。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7.6长江中下游平原
初中-地理-打印版 长江中下游平原 1、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向分布。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水量丰富的长江贯穿全境,由上海汇入东海。
3、长江沿岸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构成的“T ”字形区位形势,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整个华中地区与长江全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降水丰沛,绝大部分区域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5、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丰饶,是我国稻谷和淡水鱼主产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6、武汉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武汉是我国华中地区的第一大港,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
太湖
巢湖
鄱阳湖
洞庭湖 汉江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苏皖沿江平原
长江三角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第一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少一些)两大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3、地球上水量的97.5%为咸水,淡水只占2.5%。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由于人口多,人均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5、解决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首先要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跨流域调水(最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是:修建水库(最大工程:长江三峡)。
第二节土地资源与农业6、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①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③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且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
7、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常见的: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
11、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第三节工业12、煤炭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我国的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最多。
13、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我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14、我国铁矿资源丰富,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最多。
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15、中国四大工业基地:(1)辽中南工业基地: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城市:沈阳、大连、鞍山(2)京津唐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北京、天津、唐山(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16、我国目前初步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
17、高新技术产业有三个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大;②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大;③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
第四节交通运输18、现代交通运输的五种形式及其特点:①铁路:我国最重要的长距离运输方式,运量大,速度快,运价低。
②公路:最灵活的运输方式,可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
③水路: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
④航空:适合贵重、急需且数量不大的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运量小。
⑤管道:运量大、安全、节能、不间断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
19、⑴我国铁路已经形成了“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分布格局: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重要铁路枢纽:郑州、北京、徐州、兰州、株洲。
⑵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道。
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位。
⑶航空: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级行政中心和重要城市的国内航空运输网。
⑷水路:分为海洋运输、内河运输。
20、①主要的海港:大连、天津、上海、宁波、广州、湛江等。
②我国重要的河港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
③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和旅游第一节自然资源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23、①烹调技术技法多样:讲究用料,讲究刀工,讲究调味,重火候。
(烹调技法如煮、蒸、烤、炒、烧、炖、炸、熘、卤、腌、涮、煎、爆、焖、熏等。
刀工有直刀、片刀、坡刀、花刀等多种方法。
)②八大菜系:山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广东菜系、福建菜系、湖南菜系、安徽菜系等。
第二节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24、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人类发展历史及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
25、地方文化特色包括历史文物、文化遗迹、古典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俗、工艺特色、风味佳肴等。
26、到2011年6月,中国已有41处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三。
⑴选择目的地: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喜好、经济收入、闲暇时间。
从报纸、杂志、广播、图书、电视电影、互联网、旅行社或亲戚朋友获得旅游信息。
⑵设计旅游线路:①根据不同的经济收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②尽可能多地将不同性质的旅游点串联成环形路线,尽量避免往返线路重复。
③合理安排时间;④注意劳逸结合;⑤突出旅游线路设计的主题。
⑶准备相关的物品:必要的衣物、地图、照相机、足够的钱、必要的食物和水、常用必备药物、小小针线包。
外出旅游别忘了先买保险。
第六章比较区域差异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阻挡了东南海洋气流北上,使得秦岭以南降水充足,秦岭以北降水明显减少,决定了秦岭南北两侧自然景观的差异。
秦岭向东延伸与淮河相接,是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区的界限。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温暖带和亚热带之间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
(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约一致,又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1、根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共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3、从地形、气候、景观、农业特色和民居等方面进行比较。
第七章认识区域特征第一节北京一、地理位置:1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东南临天津市、其余三面被河北省包围,北京市的面积1。
68万平方千米,现有人口1382万人。
北京的自然理理特征:①地形:西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东南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②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降水量609毫米;③河流:北京的河流属海河水系,三大河流:永定河、温榆河、潮白河。
2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北京地处中纬度温度带,地处内陆且距海不远,这样的位置使北京适合城市发展的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②战略地位优越,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市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③北京西部背*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
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城市:①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都在北京;②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样和科研机构,还有从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③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国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三、城市现代化1.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2.北京是中国的心肝所在,是中国的象征,因此北京必须朝着现代化大都市方向发展,因为北京是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深刻地影响着今天。
因此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第二节台湾一、地理位置1.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多山的海岛(山地占2/3,玉山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和沿海)2.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3.西低东高,山地为主分布东部,平原面积稍小。
是我国最大的岛屿4.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等许多小岛二、源丰富的宝岛⒈资源宝库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蔗糖、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矿产丰富(海盐、天然硫磺、金、铜、煤、石油);水产王国(鱼类等);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
2。
物产丰富的原因: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部),四面临海;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板块碰撞构造带;多山的地形;短急的河流。
三、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外向型经济)20世纪60年代以前立足于“宝” 出产农矿业产品90以后立足于“岛”进口—加工—出口工业产品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汉族占全省98%,高山族人口占全省2%五、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上,台北,基隆,高雄是重要的工业城市第三节四川省1、四川省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第二级阶梯,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有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
2、四川的气候类型:高原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四川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
4、四川盆地四周山岭环抱,冬暖夏热,降水丰沛,冬春多雾。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5、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省,近年来,它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水电、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
6、以麻辣为主的川菜有“麻婆豆腐”“鱼香肉丝”等。
第四节福建省泰宁县1、泰宁县位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泰宁拥有举世罕见的“水上丹霞”“峡谷大观园”“洞穴博物馆”三大奇观。
3、泰宁在2010年与广东丹霞山、湖南、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一起,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节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普遍认可风成说。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海拔1000~2000米。
黄土高原基本地貌景观的有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三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黄土高原地面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坡多,沟谷两侧常见直立的陡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