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起步方式
上海基础教育
上海基础教育上海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而基础教育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作为中国一线城市,上海在基础教育方面一直以来都有着高水平和先进的经验,不断以自己的实践推动全国的基础教育进步和发展。
上海的基础教育涵盖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四个阶段,完整地覆盖了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
在这些教育阶段中,孩子们将接受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全面覆盖,助力孩子一步步掌握知识技能,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我们看看上海的幼儿教育。
在上海,实行“一盘棋”式的教育体系,即由政府统一指定委托具备条件的幼儿园来进行幼儿教育。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上海企业集团和城区政府在各自辖区内修建了幼儿园,以2-3年的周期实现了3岁以下儿童入园率100%的目标,也让更多的父母放心的将孩子送到学前教育机构。
同时,上海幼儿教育也因其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环境备受好评。
不仅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完善,还有四维多元的教育鼓励孩子动手实践和探究,激发其探索未知的能力。
因此,在语言、思维和行为的自我表达方面,上海幼儿教育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后,上海依然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前沿。
2019年,上海小学实施启示教育,推广了启示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智慧和情感方面的能力,也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教育方面,上海也在尝试探索基于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训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兴趣,潜力,并真正实现了高中入学率和文化课学业水平两个指标相统一。
同时,上海通过对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的衔接和整合,打破科目之间的界限,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用能力,为孩子们培养更全面的发展。
到了高中教育阶段,上海则强调最前沿的高中课程,并注重复合能力,使课程能够完全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
此外,重视思维的培养,也让学生在自己情感方面得到完全放松,减轻学习的压力,并实现了对人才综合能力特别是思维力的培养,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的人才储备,建立更优秀的人才队伍。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瞻
然中央指示 以科 学发展观来协 调差异问
题 ,全 国 的一 些 发展 差 异 问题 正 在 逐 步
社会网络基本形 成 ,一套科学 的教育方
法正在探索之 中。特殊教育领域 中上海
研 究力量强 ,早 期干预相对成熟 ,学校 改革经验 比较 多。上海学前 教育 与特殊 教育在全 国继续 保持领先地位 ,而且 一
在缩 小 。
如 一考虑 ,上海 近年来一系列 的对 口支 援 以及在引进教 师等 方面的倾斜政策 已 经 发生效益 。因此 上海城乡 、区域 的基 础 教育质量也逐 步走 向均衡 。 2 “ . 两纲 教 育” 实施 有 一定 影 响
1 .区 域 发 展 差 异 问 题 。 虽 然 上 海
海 基础教育改革提 出的必然要求 。
5 基 础 教 育 的 公 共 服 务 问 题 。 随 . 着 基 础 教 育 设 施 设 备 的 改 造 以及 中 小 学
子弟学校办学 条件 ;增加对 贫困生资助 力度 ,先行建 立普 通高 中贫 困生资助体 系 ,加大对 职业高 中贫 困生 补贴额度 ; 加快学前优 质教育资源建设 ;建设一批 与社会资源共 享的体育艺 术公共设施 ; 适度提高 教师待遇等 。 3 加 强 国 际合 作 ,形 成新 的 动力 . 机制 。 引入 国 际先 进 教育 经 验 、形 成
程建设和校本 培训具有活力 。当前基础 教育改革 重心下移到学校 ,学校 课程规
划 能 力 、领 导 能 力 、教 学 的执 行 力 等 改 革 能 动 性 大 为提 高 ,同 时 校 本 课 程 建 设
在 这样 的大 趋 势 中 ,上 海 仍 然 要 保持 强势的基础 教育 改革态势 ,难 度显 然要 比以往任何 阶段 大。 由于上海 改革 基础 雄厚 ,这段 时间基础教育发展仍 然
上海基础教育
上海基础教育
上海的基础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作为中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代表,上海在教育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上海的基础教育不仅在国内无与伦比,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本文将从教育政策、教育体制和教育质量三个方面来探讨上海基础教育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要了解上海的基础教育,我们需要了解上海的教育政策。
上海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上海教育局每年都会发布一系列教育政策,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此外,上海还注重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倡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上海的基础教育体制也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分段管理,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同时,上海还重视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另外,上海的教师培养也十分重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和指导。
最后,上海基础教育的质量也是无可置疑的。
上海的学生在全国和国际一系列的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得金牌和奖项。
他们的数学、科学和阅读水平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上海的学生在创新和科研方面也表现出色,他们经常参与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培养了扎实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上海的基础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政策、完善的教育体制和优质的教育质量赢得了广泛赞誉。
上海的成功经验也给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的教育水平将继续提高,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站在新起点:上海基础教育的历史方位与内涵要义——基于六个典型案例的思考
然 而 , 内涵 发 展 进 入 “ 水 区 ”就 要 进 … 步 深 入 到 教育 过 当 深 ,
油 渍 斑 斑 , 的残 缺 不 全 , 的沾 着 烂 水 果 的 浆 汁 , 都 与 他 们 品质 , 升 了上 海 基 础 教育 的基 准 线 。 有 有 这 提
的 家 庭 环 境 有 关 。教 J t 主 动 提 出 “ 学 后 为 学 生 保 留一 张 书  ̄' f ] 放 促 进 教 育 公平 , 府 首 先 需 要 实 现 的 是 起 点 公平 。上 海 在 政
J'  ̄: 天 系 史 为 和 , rl I- J: 多样 化 学
挑战。
求 哑允 分 满 , 就 足 每 础 教 育 返 璀
临 的 新
新 世 纪 以 来 , 海 坚 持 优 先 发 展 战 着 基 础 教 育 内涵 发 展 的 时 代 命 题 。今 天 更 加 丰 富 ,师 生 关 系 更 为 和 谐 , 样 化 学 上 多 略, 健全 了基 础 教 育保 障体 系 ; 坚 持 促进 的上 海 , 当依 赖 于 个 人 体 验 的 幸 福 感 满 足 习 需求 更 充 分 满 足 , 这就 是 上 海 基 础 教 育
桌 ” 为他 们 提 供 良好 的 学 习 环 境 。教 NiJ 析 了孩 子 不 同 口音 促 进 均 衡 过 程 中 的政 府 作 为 和 创 新 举 措 无 不 证 明 了 我 们 为保 证 , l分 ' f 所 带 来 的 英 语 发 音 差 异 , 有 针 对 性 地 一 一 矫 ; 细 分 出 8 每 一 个孩 子 获 得 平 等 的 人 生 起 点 , 小 不 同社 会 群 体 之 问 的知 并 还 1 缩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3.01•【字号】沪府办〔2016〕15号•【施行日期】2016.03.01•【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沪府办〔2016〕15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上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组长:翁铁慧副市长副组长:宗明市政府副秘书长成员:陈克宏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苏明市教委主任贾炜市教委副主任徐威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王思政市发展改革委巡视员戎之勤市经济信息化委秘书长干频市科委副主任黄红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王新华市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刘平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解冬市金融办副主任金为民市财政局副局长徐爱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巡视员吴孝明市文广影视局艺术总监彭卫国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春兰市司法局副局长毛文佩市环保局副巡视员郭蓓市体育局副局长朱启高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吴建国市旅游局副局长张准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沈伟民市质量技监局副局长刘琪市妇联副主席王智勇市科协副主席刘刚团市委副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委),办公室主任由苏明同志兼任,副主任由贾炜同志兼任。
今后,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职务如有变动,由其所在单位接任领导自然替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3月1日。
在城市发展的脉动中走向优质均衡 上海基础教育“十一五”改革发展纪实
政策 , 步 提 高在 沪农 民工 同住 子 女 在 本 市 公办 学 校 逐
就 读 的 比 例 。 同 时 , 施 农 民 工 子 弟 学 校 纳 入 民 办 实
上 海市 教委 副主任尹 后庆告 诉记 者 , 乡教 育差 别 城
有 两 个 方 面 , 方 面 是 城 乡 教 育 硬 件 资 源 的 差 异 , 一 一 另 方面 是城 乡教育 的质 量与水 平差 异。 为此 , 海建 立 了 上
特 征 和 上海 特 点 的历 史 发展 新 阶 段 中 , 入 推进 素 质 深 教 育 , 分显 现 政府 的 敢 为、 为和有 为 。 充 作
32 0 B2 1 《 9 / 0 上海教育 0 攀簿 籀
这 五 年 , 海 始 终 瞄 准 世 界 教 育 的 发 展 前 上 沿 , 扬 开拓 进 取 精 神 , 改 革解 决 改革 中 的 问 发 用 题 , 创 新 突 破 发展 中 的难 点 , 迎 接社 会 对优 用 在 质 教 育 多元 需 求 的 巨大挑 战 中 攻坚 克 难。 这 五 年 , 海 充 分 发 挥 两 级 政 府 管 理 体 制 上
党 的十 七 大 提 出要 加 快 推 进 以改 善 民生 为 重 点 的 社 会 建 设 , 先 发 展 教 育 , 好 人 民 满 意 让每一个孩子 优 办 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的教 育 。 “ 一 五 ”期 间 , 海 强 化 政 府 责 任 , 持 教 十 上 坚 育 的公 益 性 质 , 建 基 本 均 等 的教 育 公 共服 务 体 系 , 构 着 力破 解 社 会 和 城 市 发展 过 程 中 的重 大 教育 问题 , 如 城 乡教 育 差 别 问题 、 籍人 口与 非 户 籍人 口受教 育权 户
划 中不 断 体 现 基 础 教 育 的时 代 性 、 放 性 、 前 性 特 开 超
《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基〔2011〕95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区县教育局,各有关单位:现将《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主题词:基础教育发展规划通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12月30日印发(共印90份)附件: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加快推进上海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依据《上海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在上海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上海基础教育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事业发展与改革创新同步推进,着力突破瓶颈,突出内涵发展,注重公平均衡,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一)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十一五”时期,上海充分发挥市、区(县)两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教育资源的规划布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的教育需求。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00多所,有效应对了入园高峰。
2010学年,本市幼儿园1252所,比2005学年增加217所,增长20.97%;在园幼儿数40.03万人,比2005学年增加12.332万人,增长42.96%;全市3—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8%,95%以上户籍0-3岁婴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每年得到4次以上科学育儿指导。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继续保持在99.9%以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上海市教育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上海市教育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作者:徐冬青来源:《中国教师》2009年第03期一、上海市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上海市主要进行了包括教育投入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以及科技、科研和培训创新体制四大方面的教育体制改革。
正是这四大体制改革的协调推进、分层递进,把上海市的教育从水平较低,资源匮乏的状态,转变到主要负载开掘和提升人力资源、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地位,并成为上海都市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
1从“粗放”到“均衡”:教育投入规模效益非常明显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市的教育从低度发展向高度发展的转变,投入起着决定性作用。
与国际、国内发达城市相比,上海市在改革开放之初存在着很大差距。
为了尽快缩短差距,实现城市超常规发展,上海市在教育投入体制上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社会办学为主要补充的多元教育投入框架。
通过重点与普及相结合,成本分担与政府资助相结合,投资融资与捐资集资相结合,分项投入与集中投入相结合等方式,实现了教育总投入的持续上升。
在投入规模效益方面成绩非常明显,30年里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大都市的距离,为上海市教育均衡加优质的发展目标实现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从“政府包揽”到“多元办学”:办学体制改革在规范中稳步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上海市市民教育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追求优质而多样的教育,对传统公办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包揽办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加上政府投入公共教育本身的能力有限,教育的举办迫切需要吸引社会投入,共同分担教育成本,提高体制效率。
上海市自改革开放开始,打破政府包揽办学的办学体制改革就一直在不断推进和深化,民办教育或社会力量办学从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延伸到基础教育领域。
伴随着高考的恢复,成人自学考试机构开辟了民间举办教育的先河。
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础教育领域的民办中小学得到大力发展,与此同时,借鉴民办机制的公办学校的转制包括高等教育中的“二级学院”或“独立学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发展演变及启示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发展演变及启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了深刻变革,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一历程不仅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予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对中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一、改革开放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教育政策,以迅速扩大教育资源投入、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为主要任务。
198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式确立了"实行独立自主、自愿入学,政府负责、社会协助、管理上混淆所有制"的办学方针。
国家大力推行"两基"教育,以保证全国范围内义务基础教育的普及。
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体制,为建立现代化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90年代初:教育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199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体制改革。
1993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强调实行"免试就读"和"保障一方一策"的政策。
教育部还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取消初中学业考试的政策。
这一时期,我国的基础教育政策突破了以往对教育评估方式的单一性,强调全面素质评价,促使教育教学实践走上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道路。
三、21世纪初: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21世纪初,我国加速推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通过实施新课程改革、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1年,中国教育部启动了新课程改革试点,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革新,提出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理念。
我国还加强了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支持,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发展,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使我国基础教育朝着更加均衡、多元、全面的方向发展。
1.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化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沪教委高〔2004〕40号
沪教委高〔2004〕40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4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的补充意见各高校:2004年下半年,上海市高等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步伐,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等教育新的发展,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对下半年工作强调以下补充意见:一、继续加快上海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和改革步伐1、启动教育事业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
按“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计划,组建编制工作小组,根据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上海教育发展目标和框架,启动上海教育“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2、继续推进高校布局调整和院校设置工作。
继续推进本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和落实。
做好本年度院校设置工作。
3、制定相关宏观调控方案加强高校办学条件监测。
在全面完成2004年教育统计年报的基础上,做好教育统计的信息分析工作并制定探索相关的宏观调控方案。
发挥教育综合统计的主导作用,根据新的高校办学指标,做好高校办学条件的监测工作。
4、加强基建投资管理开展教育行业经济普查。
为完成“十五”期间市财力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研究调整部分建设项目的投资计划。
配合市规划部门做好编制单元规划中的教育配套设施规划。
编制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
根据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工作的要求,组织实施教育行业的普查工作,协调教委系统的普查工作.为适应财务制度变化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举办加强财务管理培训班,开展财务处长暑期调研工作,开展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5、继续推进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和运行模式的改革。
制订新形势下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方案。
继续开展专升本、插班生招生试点工作,拟定2004年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政策。
协调处理2004年高校各类招生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6、继续做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基于PISA测试视角透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理路
基于PISA测试视角透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未来理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全面、多样、个性、发展等成为其重要特征。
上海PISA测试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反映出课程改革中存在“学生的反思与阐释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学业负担与压力过大”“资源优质但不均衡”等问题。
文章基于PISA测试理论,从价值理念、文化传统、政府重视等方面分析了上海PISA 测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提出了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理路。
标签:PISA测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价值旨归,关注学生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努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2001年正式实施新课改以来,作为经济排头兵的上海成为新课改示范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PISA测试在推进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PISA测试理论,从价值理念、文化传统、政府重视等方面分析了上海PISA测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理路。
一、上海参与PISA测试的背景(一)PISA测试的缘起与渐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教育日益融入社会各领域,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正逐步形成,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各国教育面临的重要主题。
受时代趋向影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OECD)认为素养教育将是各国未来基础教育的关键,培养劳动者素养是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
因此,1997年OECD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界定并构建了核心素养体系。
素养是人们后天学习所形成知识、能力及态度的综合形态,是个体为了健康生活、事业成功、融入社会而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模式分析——兼论“政府、学校、社会
上海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模式分析——兼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关系作者:蒋洁蕾,李爱铭来源:《基础教育》 2015年第4期蒋洁蕾,李爱铭(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摘要:上海已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认定,并形成多种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
本文选择其中的7 种模式——即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办学、名优师资流动、新优质学校推荐项目、委托管理、名校办分校、大学办附属学校,作为蓝本,着重分析政府、学校、社会在这7 种模式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具体职责,以此透视“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关系。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政策;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基础教育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2232.2015.04.003收稿日期: 2015-06-02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3 年度重大项目“公平视域下中小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3JJD880016)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蒋洁蕾,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李爱铭,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所研究人员。
通讯作者:蒋洁蕾,E-mail:jjl0205@“优质均衡”是当前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建立在上海两度蝉联PISA 测试冠军的基础上——这个冠军意味着上海的基础教育质量在国际坐标上得到认可;同时,也建立在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上——这个认定意味着上海基础教育的均衡水平在宏观层面得到认可。
多年探索,上海逐渐形成了多种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模式。
本文以其中的7 种模式为蓝本,着重从“政府、学校、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对其作出分析,以此考察政府、学校、社会在这7 种模式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具体职责。
一、上海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七种模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上海因时而宜、因地制宜,探索推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均衡的举措。
上海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和发展方面041112
二、上海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建立四个机制: ☆ 建立政府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和投入效益持续扩大的机
制,对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学校切实保护好,同时提 高放大政府财政性教育拨款和投入效益,吸引更多社 会资金投入教育; ☆ 形成增量投入与存量盘活相结合的新机制,通过对存 量资源的调整,提供现有资源的潜力提高使用效益; ☆ 增强非义务教育学校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学校要通过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知识创新和科研开发成果,卓有成 效为社会服务,赢得社会更大支持; ☆ 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新机制,通过完善财力分配细节 和专项转移支付等方式,进一步扶持财力比较薄弱的 区县中小学发展。
1、上海基础教育的概况
本市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和在校生数:
截至2002年,上海市有幼儿园(所)1001所;小 学751所;初中401所;完中189所;高级中学150所; 一贯制(九年、十二年制)学校117所。
在校(园、所)学生数,幼儿园24.2万名;小学 67.2万名;初中51.8万名;普通高中27.2万名。
人力资源开发关键在于教育从国际上看,后期追赶的国家,教育 必须先行,一般经济落后的国家人均GDP相当于被追赶的国家20%时, 人均受教育年限要达40%,人均GDP40%时,人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 70%,人均GDP达80%时,人均受教育年限与被追赶国家基本持平。
上海生均经费是全国最高的,但与美国相比差很远,2003年全市财 政拨款生均初中6402元(约780美元),小学5347元(约652美元)。
★ 适应两个基本率先。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 体制、机制转变。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把教育放 在优化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索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历程、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策略的文章。
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梳理和分析,为相关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包括管理体制的架构、运行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
同时,文章还深入剖析了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公平性问题等。
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和发展策略。
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要加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还要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要注重培养专业化的教育管理人才,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公平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研究基于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其中,教育政策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
本研究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的权力分配和运行机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因此,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 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 育改革的关键。推进素质教育, 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首当 其冲。
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的前奏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上世纪 90年代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高层次上的继续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
①确立了由学科与活动构成的课程结构。 ②学科课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 设置选修课;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 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短期课; 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 透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 工具学科所需要的课时的前提下,适当调减工具 学科课时,适当增加艺(术)体(育)劳(技) 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时。 ③新课程计划确认了活动的课程价值,活动在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
六、关于课程实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 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 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 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 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的发展。
3、转变哪些课程理念 由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 整性,转变为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 性和可持续性;
3、转变哪些课程理念
由重视课程的规模化、标准化, 转变为重视课程的个别化,促进学 生个性健康发展……
四、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以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
1
27598.90
1.49
sig
0.033 0.211 0.280 0.842 0.107 o.222
各年级段在各分量表及总分上得分差异性检验 表二
SS
df
项目
个人生活自理 31255.2
2
家政自理 115443.4
2
社区自理 28492.82
2
社会性技能 226788.6
2
人际关系 80832.98
社会有关人员对中度智障者的生活适应技能 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社会适应技能的关注 度。他们认为智障者最主要的个人能力是动 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中度弱智者最需要的基本技能
生活适应
社会适应
领 域 健康安全 居家生活 自我照顾 沟 通 使用社区 社交技能
内 容 安全保护 用厕
求助 有礼貌 乘车
购物
较高 9.1%
一般 72.7%
很不高 15.9%
非常不高 1.4%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很高
较高
一般
很不高 非常不高
教师对中、重度智障学生潜能是否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看法
得到 了
0.5%
基本得 到了
5.5%
人数
160
137
136
75
80
51
总原始分 341
316
260
150
110
105
排序
1
2
3
4
5
6
注:选择第一位重要=3分;第二位重要=2分;第三位重要=1分。
三十而立的上海基础教育
行农村教育改革( 与山东平度同时进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 才准备 , 上海的 旅游业 、服务业 、 业都获益匪浅。 商 行 )成 为全国的两个试 点地 区之一 , ,
八是普及十二年教 育( 国为九 全 年) , 并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 加快
8
1B O8 《 1 , O 上海教育》  ̄ 半月刊
一
弹性学制 ,并尝试了 自编教材。 份震惊全美乃至全球的调查报告 上海教 育3 年里 , O 不仅 实现 了 基 《 国家在 危机 之 中 : 育改革势在必 教 础教育的普及 , 而且建立了城 乡 —体 、 结构与布局合理的基础教育体系。不 仅如此 , 0 3 年来 的上海教育还出现了 几个前所未有一
十 一是建立教育科学研究院。通 睹这一盛事 ,实乃人生之大幸 , 希望 引进竞争机制。 这是从全局来讲的 , 对 过教科院广泛开展教研活动 , 让科学 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与领导能倍加珍 陪。 于教育 , 还有一个特征是从仅仅 属于 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我曾在一次会 俗话说, 三十而立, 上海的普教 上层建筑的认识 中解放出来 。 议上说 :“ 我有一个梦 , 就是我国的教 已经到了而立 之年 , 我虽年愈九十 , 但 年前 中央号 召进一步解放思 想 , 育改革 与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科学的基 仍承担着 两个任务 。 对 教 育 来 讲 解 放 思 想 的重 点 是 什 r 础上 , 而不是建立在一些领导的意志 个1 ;是领衔国家级重点教 育 么?是 什 么仍 在 阻碍我 们从 不 利于 壬 _} 和瞎指挥上 。 ” 课题 “ 2 世纪 中小学教育模式 ” 探索 1 。 前 进 的 思 想 中解 放 出来 ? 是 洋 教
薹.革。 一纪开周 注改3 念放年
教 育工作者 与领导能倍加珍 惜。
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因1、我国传统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已暴露出其局限性。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和统一。
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集权机制下的单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一方面,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课程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像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这一情况就显得更为严重。
另一方面,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很好的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传统和办学积极性,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造成大量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单一的课程开发模式一旦固定下来,用来处理所有教育情境下的所有问题,其内在的固有缺陷也就变得突出出来。
比如,大部分的课程开发活动,并不需要通过这种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特别是它对于正常的寻求规模的调整是完全不恰当的。
它不仅周期长,而且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照顾所有学校的具体特点,更为糟糕的是,一个小小的失误,其影响也将是全局性的。
但是如果由地方和学校来处理这类问题则容易得多,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具体学校师生的个性和需求,即使部分地区和学校出现一些失误,因为存在比较、竞争、监督和制衡以及明确的分担责任的主体,所以其影响范围将是小范围,纠正起来也要容易得多,而且也便于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这座巨大的资源宝库的智慧潜能。
事实上,高度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总体改革的客观要求。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而紧迫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
寻路之旅 上海基础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探索与思考
目前 ,上海 的 中小学 校 已 向外 籍 学生开放 , 允许 他们随班就 读 。 但
有 意思 的是 ,多数外 籍 学生 还是 选 择 在相 对独 立 的国 际学校 或 本土 学
校 开设的 国际部 、 国际班就读 , 少 极
进 入上 海普 通 学校混 班 学 习。这 意 味 着什 么? 上 海基础 教 育 的学校 虽
发 展必须 步入 “ 深水 区 ” 可喜 的是 , 。
上 海一 些敢 于 先行 先试 的 中小学 校
发 挥各 自的聪 明才 智 ,在大 , ̄新 L f BJ 的办学实 践 中 , 出 了立 足本土 、 迈 走 向世界 的 更大 步伐 ,为 推进 上海基
础 教 育国 际化 向纵深 发 展作 了有 益
际视野的 中国人。
以福 山外国语小学为代表 的一批 英语 教学为突破 口打造学校特色 , 在 学校, 尽管没有为外籍学生专门举办 当时英语教育尚未在上海各小学低年 的国际部或者国际班 , 但它们从引领 级普及 的情况下 , 率先从 一年级开始 中国学生学习外国语言 、文化起步 。 开设英语课。 到拓宽国际视野 、 培养 国际素养 , 最 从英语教学切入 , 全面提高学生 终让理 解、 尊重 、 民主等国际教 育理 综合素养 , 同福 山外 国语小学的学生 念深入 学生心 中 , 不能不说是教育国 样, 上海许 多中小学生 的英语交流 际化 的一个方 向。
然 已经 全 开放 了 ,硬 件 条件 也能 满
足 了 ,但外 籍人 士似 乎 并不 十分 青
睐 普通 中国学校。“ 们的教育体 系 我
和 国外有很大 差距 , 口、 程 、出 入 课
口的单一化 , 不可 能吸 引 ‘ 老外 ’” 。 上 海市 教 育科 学研 究院 副院 长胡 卫 尖 锐地指 出 ,“ 上海基础 教育国际化 水 平还 很低 ,还有 很 多制约 教育 国 际化的瓶颈 问题 尚未突破 。 ” 在未 来 ,上 海基 础教 育 国际 化
上海市上海中学 秉承“龙门”兴教强国精神,迈向世界一流
深 厚 感 情 , 去 往 世 界 各 地 , 培 育 了 上 万 名 具 有 中 国 情 结 的 友
好 使 者 。
进入 2 1
世纪 ,
上 中 率 先 推 进 研 究 型 、 创 新 型 高 中 新 形 态
的 构 建 , 持 续 走 在 世 界 一 流 研 宄 型 、 创 新 型 中 国 基 础 教 育 顶
A
者” 。
通 过 本 部 与 国 际 部 的 优 势 互补 , 使 上 海 市 上 海 中 学 的
改 革 具有 国 际 视 野 , 成 为 引 领上 海 乃 至 全 国 基 础 教 育 在 融 通
中 外 中 办 出 中 国 特 色 的 示 范 窗 口 。
上海 中学 从起 步办
“国
际
学
校
”
,
,
会 主 义 教 育 之 路 ” “ 求 真 务 实 , 探 索 改 革 开 放 教 育 之 路 ” 的 发
展 乐 章 。
而在
年 至 1 9 8 9
年 2 0 1 3
的
24 年 里 唐 盛 昌 任 上 海 中 学 ,
校 长 。 他 不 仅 把 上 海 中 学 带 到 了 一 个 全 国 领 先 、 国 际 流 一 的
尖 名 校 发 展 之 路 上 。
20 0 8 年 上 中 在 上 海 率 先 开 展 “ 高 中 生 创 新 素 养 培 育 实
验项 ” 目。
学 校 将 1 99 0 年 设 立 的 数 学 实 验 班 以 及 拟 开 展 的
科 技 实 验 班 、 之 后 设 立 的 工 程 班 、 多 个 实验 组 以 及 学 校 课 程
如 在 全 国 公 办 学 校 中 率 先 创 办 国 际 部 在 全 国 率 先 开 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起步方式
近三年来,我们在探索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运用“民办公助”的方式,已办了3 所学校(园),涉及的教育阶段从学前一直到高中。
这些学校在很短的时间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公助”不多的情况下,通过“民办”获得了良好的教育设施,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关心办学的积极性高涨,学校内部管理、人事、教育教学的改革试验也全面展开。
回顾总结三年来的办学过程,无论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办学效益都较好,我们运用了办学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办到了过去长时间想办而没能办成的事。
现在,我们对办学过程、经验和做法,立刻要下定义,定性质或形成完整的规范,可能还为时过早。
因为,我认为“民办公助”的方式可能是教育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一种过渡阶段,一种起步的方式。
在上海基础教育还没有重大突破的大背景下,办学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必然带有新旧体制共存的改良色彩,既有过去办学方式的痕迹,又有突破过去的新做法,所以粗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办学体制改革以“民办公助”的方式起步,是由于社会经济方式、生活方式受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催动、教育面对社会需要严重挑战的结果。
这里,从办学过程的实践来分析这类学校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对良好教育有选择的需求。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知识的含主量越来越高。
家庭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众多的家庭把子女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作为家庭优先发展的事业”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提供的一般的教育条件,他们希望有好学校,有高质量。
由此产生强烈的择校要求,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全部对口入校的做法,解决不了这部分需求。
这是产生民办公助于学校的社会基础。
其次,上海的私有经济成分非常弱小,还不足以支撑社会事业,所以上海至今没有出现纯粹的私立中小学校。
由于基础教育投入量大,是没有回报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上海目前经济发展中的企业或个人,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和观念,拿出一块资金完全用于社会的教育事业,这也是产生民办公助”学校的社会经济原因。
再次,上海目前正处于经济全面发展的阶段,各项事业都希望得到资金的投入,虽然近年来,上海的教育在义务教育法”的保障下级育的投入在不断地增长,但比起实际需要来说差距还很大。
我们政府目前的经费投入,只能保证教育现状的维持,仅能满足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质量标准的数量要求。
要满足部分家长对良好教育的需求,要在近期产生一些有现代化设施,有较高教
育质量的学校,只靠政府是无法办到的,只有依靠各方合作,共同分担。
这是出现民办公助”学校在教育投资方面的因素。
上海的基础教育多年来只有清一色的公办学校,所以办学都为统一的规格,教育改革难以在铁板”一块的状态中得到突破。
我们的教育改革在大一统的机制下,既受连动的牵制,又没有自主的积极性,而且还可能受到来自上面的各种干预。
而民办公助”的体制不同于公办校,把这些学校作为实验基地,比较合适,这是推进教育改革在策略方面的需要。
另外也出现于一种担心,民办公助”的学校有助于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利用。
体制改革还没有动作就有人担心国家资产的流失”。
我们采取了公助的办法,就不同于私立学校,因为政府对学校
公助”的成分很大,从产权的角度讲,教育局是学校的大股东”,因此对学校校长的选择、招生计划、收费标准及资源配置都能从宏观上进行必要的控制。
另外,民办公助”的学校也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利用。
突出地表现于对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利用。
如有些好校长因年龄的关系按现行政策只能兔职,我们运用民办校承包人的方式保留了这笔宝贵的财富。
基于上面的各方面需要,我们本着遇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摸着石头过河”办法,逐步形成了我区民办公助”学校的办学模式具体的模式可以归成下面几条:
一、这些学校的定位是国有、公助、民办”
就是说,这些学校的所有制是不变的,变的是教育投入的渠道、教育局和学校的行政关系、学校的管理机制。
学校在注册登记时,我们就明确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为了保证国有的性质,我们明确董事会中执行董事必须有半数以上的教育局代表。
公助的内容是办学承包人可免费使用教育局提供的校舍,学校开办费由教育局承担。
二、通过契约的形式,规定办学享受的政策
为了保证办学者享有民办校的优惠政策,保证拥有办学可能发展的条件,我们用教育局向区政府打报告并由区政府正式发文认可报告的方式,确定学校享有的各方面政策。
对于民办公助”学校,我们的想法是, 给扶持的政策,也有相应的风险。
我们给的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
1.经费政策
我们明确学校有三年的积累期,三年后学校的办学经费自筹。
为了保
证学校在短期内形成自我运行的经济实力。
我们同意学校可以收相应的学
费,可以收社会的赞助费,校办产业的收入可以不上交。
2.人员政策。
允许校长自主择优招聘教师。
所有教职工在民校服务期间,编制也可列为在编人员(档案在册,人员经费不下达),社会保障方面也可享受公立在编教师的待遇(费用渠道另计)。
此条大大解除了聘用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民校师资的合理结构创造了条件。
3.招生政策。
我们对民校也有招生的计划数要求,以保证全区在校学生数总量的平衡。
但允许招收部分的择校生。
4.办学自主政策实行比较彻底的校长负责制。
从班子的组建,教职工的聘任使用,教育教学的管理,办学特色的形成,教师工资的分配等都放手让校长自己来确定。
三、通过帮助学校制定办学章程,明确学校综合改革的试点要求民办公助”学校是我们综合改革的试验基地。
我们明确要求这些学校对办学目标、办学机制、办学特色、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要有改革的项目,我们与办学单位共同商量办学章程,也用文件的方式把改革试验
的项目作为办学的任务规定下来。
这些学校在近年实
践的过程中由于改革目标比较清晰,要求比较具体,效果就比较显著。
四、定期召开董事会,定期进行督导和审计为了使民校健康发展,对民校既要放又要管。
从学校内部,我们通过定期召开董事会,听取校长办学情况报告,经常及时地对办学进行指导检查。
从学校外部,我们要求每个学年对民校进行一次例行的督导检查和财务审计,以保证对学校必要的制度监督。
总之,我区目前实施的办学体制改革,试行民办公助”的办学模式是一种转制”的改革,可能是改革过程中一种过渡方式。
但这类学校目前可以包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类的优势,它可以有公办学校比不了的政策优势,又可以有纯粹的民办学校比不了的基础优势。
办这类学校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有可行性,风险也不太大,所以受到社会的欢迎,家长的欢迎,学生的欢迎。
办好这类学校的关键是两条,一是政策到位,二是能找到一个好校长。
我们愿意努力,和民校的校长共同探索, 保证试点的成功,为我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