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课题三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设计针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描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实验过程及结果。
3.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让学生撰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应用及危害。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通过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共同进步。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化学实验和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认识可能局限于知道它们是气体,但对它们的性质、用途及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
1.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引导他们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
-掌握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了解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掌握其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的原理。
2.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课题三(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由浅入深的科学认识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并学会从生活现象中认识和学习化学。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手段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

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

此外,本节课实验较多,尤其要注意借助于板书和教学课件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总结!成功的教学在于解决了问题,又引发学生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作业之外,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是不是无毒就一定无害?”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建立科学观念。

四、药品与仪器:药品:阶梯蜡烛、澄清石灰水、一矿泉水瓶(内充满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汽水、浸过石蕊试液的干燥小花四朵、四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一烧杯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小木条仪器:酒精灯、烧杯(250mL)、镊子、试管、喷壶、火柴、试管、试管架、玻璃片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引入: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

打一物质的名称。

生:二氧化碳讲解:二氧化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也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也是中考的重点考点。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一、实验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实验A、步骤:向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如图)。

B、现象:蜡烛由下到上依次熄灭。

C、分析:接触二氧化碳的蜡烛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低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沉到烧杯底部。

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A、步骤: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B、现象:塑料瓶变瘪。

C、分析:瓶子扁了,说明瓶内压强降低,证明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去了。

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密度为1.997 g/L),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的更多)。

干冰及其用途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干冰能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这个过程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等。

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探究实验:(说明:本实验中用到的小纸花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再干燥的纸花)操作喷稀醋酸喷水直接放入CO2中喷水后放入CO2中,取出再烘干现象小花变红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烘干后变紫分析稀醋酸能使小花变红水不能使石蕊变红干燥的CO2不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和水作用生成了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结论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b.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

这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白色碳酸钙的缘故。

化学实验中常用这个现象来检验二氧化碳。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 ↓+H2O理解辨析1、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

一般不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MicrosoftOfficeWord97-2003文档(4)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MicrosoftOfficeWord97-2003文档(4)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秦州区藉口中学杨昕莉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课题属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课题三,是教材第一次较全面介绍的化合物。

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一由简到繁的顺序,CO2作为氧化物,是其中联系的纽带,学习CO2的性质可为第八章学习酸碱盐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初中生物课中对CO2的知识已有接触。

《二氧化碳的性质》处在化学科和生物科的一个知识结合点上。

教材分别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系统的介绍,本节教材实验多、联系实际多,又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如一分为二,量变引起质变等观点),对于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这一知识点上,设计了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学生分析本节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

如学生已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知道CO2不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CO2跟石灰水的反应,则已多次见到。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的乐趣,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释社会和实际生活中化学现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设计思想1.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认识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2024年化学初三上册教案

2024年化学初三上册教案

2024年化学初三上册教案化学初三上册教案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本节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它又是中考中常设计的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拉进化学与生活的距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二、说学情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会很难。

又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来形成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法(一)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3)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四、说学法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2、指导学生利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式,使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能溶于水 CO2+H2O=H2CO3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将石蕊试纸润湿后放入试管C中观察 活动元一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密度
干冰易升华 吸热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能与水反应。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用途
灭火 制碳酸饮料 光合作用 舞台效果 保鲜剂、制冷剂 人工降雨
活学活用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资料卡
温馨提示
石蕊 是一种天然色素,溶于水后可形 成紫色的溶液。遇酸变成红色。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提供的药品和试剂:
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实验现象 塑料瓶变瘪了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陈玉梅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CO2的性质, 将石蕊试纸直接放入试管B中观察 操作实验,书面记录,交流汇报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
活动元三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石灰水反应
实验室如何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实验室长期放置的澄清石灰水瓶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 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活动元四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石蕊试纸 是将纸张浸入含石蕊试纸的溶 液中,取出烘干制成,石蕊试 纸在酸性溶液呈红色。
一支空试管A 一支装有干燥二氧化碳的试管B 一支装有二氧化碳的试管C
装有水的喷壶
镊子
石蕊试纸
活动元二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分组实验:合理利用课本查阅资料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和实验操作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相互学习和成长。
3.教师反馈: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五)作业布置
3.学生实验操作:在讲解完实验步骤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巩固实验操作技能。
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学会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收集检验方法,教学难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对于教学重点,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学会如何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这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执行实验操作,并能够正确理解实验结果。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气体的性质、实验室安全操作等。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如使用试管、胶塞等。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流程不够熟悉,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方法,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障碍,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

【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内壁流下,先聚集在底部,然后逐渐上升,把杯内的空气自下而上排出。

【实验结论】①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②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固体叫“干冰”);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4、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注意: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之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第一朵小花变红;②第二朵小花不变色;③第三朵小花不变色;④第四朵小花变红;⑤第四朵小花被烘烤后由红色变成紫色。

【实验分析】①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⑤说明碳酸被分解了。

【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和H2CO3=H2O+CO2↑【注意事项】①第二朵、第三朵纸花可以说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的教案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的教案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的教案4、CO2不能燃烧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如何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呢?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1、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比空气大。

2、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

3、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探究1.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是否支持燃烧演示实验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结论: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密度比空气的大。

探究2.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否溶于水现象:塑料瓶变瘪结论:CO2能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

小结CO2的物理性质:1.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

承上启下:CO2能溶于水,是发生了物理变化,那么溶于水CO2的有没有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呢?探究3.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反应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五、当堂练习:1.为了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分别通入水中D.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1/2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2.下列做法容易发生危险的是()A.用石灰浆抹墙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效果C.到溶洞探险前,先用手电筒照明试探能否进入D.进入红薯和白菜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3.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方程式。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的影响。

当堂练习。

九年级化学学科第六单元的教案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答:不行。

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

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发生煤气泄露时,应采取什么样的安全措施?答:能够使人及时发现气体的泄漏,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二氧化碳的性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主要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物质。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根据课本安排的实验,无法从实验现象直接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因此造成难点。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尤其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有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等。

所以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二氧化碳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实验和观察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三、说教法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教学两者的统一才能够体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标定位1、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检查时,木条应放在瓶口。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又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此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5.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2CO2。

(2)一氧化碳具有毒性: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uO+CO Cu+CO2。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现象:①黑色固体变成红色;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步骤: ①先通入CO一会儿;②加热;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

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知识在线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 g/L,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1)验证CO2是否集满的方法,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燃着的木条检查集气瓶是不是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检查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沉在集气瓶底部,收集二氧化碳时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2)将二氧化碳气体从集气瓶倾倒入烧杯中,见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2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的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三、教学过程【设问引入】在具体上本节内容前请大家思考以下2个问题【展示课件】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学生思考猜想】1、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是植物的粮食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是灭火的先锋。

【点评引入】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除了有大家提到的这些性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提问】那么在同学们的了解中,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并展示幻灯片】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4、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不能支持呼吸【追问】那么这些性质是你们确实感受到的,还是老师告诉你的呢?你们有没有具体的事实或实验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实验来让同学们更了解它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答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_______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二、预习展示学习建议:认真学习,然后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下面的关于二氧化碳学案的检测题,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定会有丰硕的收获!石灰浆抹墙壁,为加速墙壁硬化,常在室内放一个炭火盆,其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是化学原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考查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

答案:C+O2点燃CO2Ca(OH)2+CO2====CaCO3↓+H2O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探究]你知道汽水、啤酒打开时为何冒气泡吗?放出的气体是什么?(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CO2叫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含解析)一、单选题1.实验室要收集一试管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A. B. C. D.2.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B. CO和CO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C. 反应CO+CuO Cu+CO2说明CO和CO2都有还原性D.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3.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足量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A. 红色→紫色→无色B. 红色→无色→紫色C. 蓝色→紫色→无色D. 无色→紫色→红色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A. B. C. D.5.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B.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C.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D.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7.下列关于碳和碳和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CO2既可用排水法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C. 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热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C.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D.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燃烧或爆炸9.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做法或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用澄清石灰水去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 由"氮气不为人体所吸收"可推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C.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 用带火星的木条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少1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 人工降雨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灭火D. 用作化工原料11.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A. 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条件有关B. 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C.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D.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12.用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装入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出现浑浊,继续加热,但始终没有看到黑色固体变红的现象.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A. 碳过量很多B. 氧化铜过量很多C. 反应还没有发生D. 装置漏气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 二氧化碳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C. 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 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二、多选题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A 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 NaOH溶液 Ba(OH)2溶液先加入CuSO4溶液、过滤C CO气体CO2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 CuSO4溶液 H2SO4溶液加入足量的氧化铜、过滤A. AB. BC. CD. D15.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的相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B. 生成CO2的分子个数为原来分子总数的三分之二C. 反应后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D. 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16.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某同学把一支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明显现象B. 烧杯中溶液变浑浊C. 试管内液面上升D. 该实验说明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17.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B.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 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 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18.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A. B. C.D.19.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它来制铅笔芯B.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烧,可用于灭火C. 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可作燃料D. 活性炭疏松多孔,因此可用于冶炼金属三、填空题20.现有① 空气,②四氧化三铁,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六种物质。

(河南专版)2021_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增分课

(河南专版)2021_2019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增分课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01 知识管理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色_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

化学性质:(1)不能燃烧,也不________。

(2)与水能反响生成碳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可使澄清石灰水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响可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注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反响有本质上的区别。

当二氧化碳通入水中时,仅有少量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响,其余的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

用途:(1)促进植物________;(2)可用于______;(3)生产化肥及作气体肥料;(4)用于______等。

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危害:全球气候______,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使土地______,造成农业减产等。

防治措施:减少使用______燃料;大力开发利用______,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大力________,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02 根底题1.(南宁中考)以下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供应呼吸 B.用于灭火C.用作气体肥料 D.生产碳酸饮料2.(衡阳中考)如下图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复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3.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4.(绥化中考)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

生活中的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步行代车 B.循环使用教科书C.出门随手关灯 D.乱砍滥伐森林5.(永州中考)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展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6.(阜新中考)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以下说法中不可行的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一样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03 中档题7.某班同学在对CO2进展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表达CO2的功,又可以表达CO2的过的是( ) 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8.(莱芜中考)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以下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利用太阳能发电9.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进展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响(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①从b端通入氮气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③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枯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①②D.④③①②③10.(梧州中考)在2021 年末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向着“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个终极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CO2的性质

CO2的性质

结束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CO2的物理性质 的物理性质 2.CO2的化学性质 的化学性质 3.CO2的用途 3.CO2的用途
结束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写出 写出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有关化 写出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有关化 学方程式: 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2.写出 写出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关化 写出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关化 学方程式: 学方程式
结束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CO2,会有怎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CO2,会有怎 样的结果呢? 样的结果呢?
结论: 结论: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结束
小结:CO 的化学性质: 小结:CO2的化学性质:
1.CO2不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2.CO2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3.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束
CO2在自然界的作用: 在自然界的作用:
结束
是什么样的气体呢? ◇CO2是什么样的气体呢
无色无味的气体
结束
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你看到了 什么现象? 什么现象 倾倒二氧化碳一端的纸筒向下 倾斜
结束
夏天我们打开汽水瓶, ◇夏天我们打开汽水瓶,里面 有气泡生成,这是什么气? 有气泡生成,这是什么气?
2.CO2溶于水 溶于水 3.加压降温时 可成干冰 加压降温时,可成干冰 加压降温时
结束
CO2使蜡烛熄灭的倾倒试验
二氧化碳使点燃的两根蜡烛由下至上先后熄灭
结论:1.CO2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结论 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2.再次证明 再次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大. 再次证明 密度比空气大

赣榆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

赣榆县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二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的用途。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相关实验。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CO2+H2O===H2CO3;(3)与氢氧化钙反应CO2+Ca(OH)2===CaCO3↓+H2O。

3.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有CO2、O3、CH4和氟氯代烷等;(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等。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师生合作】1.完成教材P117的“实验6-3”和“实验6-4”,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①观察CO2的颜色、状态,闻气味集气瓶中的气体无色无味通常情况下,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在烧杯中点燃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沿烧杯壁倾倒CO2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③向一个收集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一段时间后,塑料瓶瘪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塑料瓶压“瘪”④往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师生合作】2.完成教材P118的“实验6-5”,探究二氧化碳是溶解于水还是与水反应。

(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I喷稀醋酸II喷水III直接放入IV喷水放入烘干第IV朵花现象小花变红色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变红色小花变紫色分析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说明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说明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这种酸性物质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结论①通过实验(Ⅰ)与(Ⅳ),可以验证酸的一个化学性质为酸使紫色石蕊变红;②根据烘干后小花的变化,可以说明碳酸不稳定;③通过(Ⅰ)~(Ⅳ)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CO2的物理性质
2、掌握CO2的化学性质
3、了解CO2 的用途及CO2 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自学指导:请同学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
1、梯形蜡烛实验
1)现象:
2)分析:蜡烛熄灭说明CO2 具有的性质
蜡烛从下向上依次熄灭说明CO2 的
3)结论:CO2 具、的性质。

2、CO2 的溶解性实验
1)现象:
2)分析:塑料瓶变凹了说明瓶内降低,进而说明瓶内气体,从而说明CO2 的性质
3)结论:CO2。

3、将CO2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1)现象:
2)反应方程式:
3)应用:。

4、CO2与水的反应
结论:
反应方程式:、
讨论:上述实验中,有一步是多余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归纳总结:一、CO
2
的物理性质二、CO2的化学性质
1、1、
2、2、
3、3、
4、4、
三、CO2的用途:5、
1、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CO2可用于做、。

2、CO2可用于灭火,利用了它的的性质。

3、CO2可用于做气体肥料,利用了它能参与绿色植物的。

4、CO2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作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