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连载(之一)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是为了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衡量建筑物的环境友好性、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在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是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的一些主要内容:1.可持续性目标:评价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的可持续性。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建筑废物管理等方面。

2.能源效率:评价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和节能性能。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建筑外壳隔热性能、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

3.水资源利用:评价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质保护。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节水装置、雨水收集系统、灌溉系统等方面。

5.建筑废物管理:评价建筑物建造和拆除过程中的废物处理方式。

这包括评估建筑废物的减量化、回收利用和妥善处理等方面。

6.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质量和健康性。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通风系统、室内空气质量、采光性能等方面。

7.智能化控制系统:评价建筑物的智能化技术和控制系统。

这包括评估建筑的自动控制能力、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等方面。

8.社会影响:评价建筑物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这包括建筑的可访问性、社区发展、就业机会等方面。

1.数据收集:收集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能源使用数据等。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建筑物的性能和成果。

3.评价标准制定: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

4.评估与认证: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对建筑物进行评估和认证,确定其绿色建筑的等级和评价结果。

5.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建筑物提供反馈和改进意见,推动其实现更高的绿色建筑标准。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是指导和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科学评估和指导,可以使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都达到环保、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的实施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并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指导。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耋建 筑 日照 软 件模 拟 计 算 结果 。 间 的 日照 可 以测 量 , 果 参评 的建 筑做 过 房 如 佥测 ,也 可 以根 据 检 测报 告 判 断是 否 满 足本 条 的 要 求 。 的 评价 方 法 为 审核 设 计 图纸 日照 模 拟 计 算报 告 或 检测 报 告 。
维普资讯
充 足的 天然 采光 和 自然通 风 有利于 居
住 者 的 生 理 和 心 理 健 康 , 时 也 有 利 于 降 同
低 人 工照 明 能耗 。 采 光 系 数评 价 建筑 是 用 否 获 取足 够 的 天 然采 光 比 较科 学 。“ 筑 建 采 光 设计 标 准 》 G 5 0 3明确 规 定 了居 B 03 住建 筑 各 类 房 间 的采 光 系数 最低 值 。 于 对 绿 色建 筑 本 条 文 的规 定必 须 满 足 。 本 条 的评 价 方 法 为 审 核 设 计 图 纸 和 日照模 拟 计 算 报 告 。审 核设 计 图纸 , 常 正 情 况 下 可 以 根 据 窗地 面 积 比 做 出 判 断 , 复 杂 情 况 下 需 检 查 建 筑 日照 软 件 模 拟 计
卧 室 、起 居 室 ( ) 厅 、书 房 、厨 房 设 置 外 窗 ,房 间 的 采 光 系 数 不 低 于 现 行 国
的 水平 。 为 绿 色建 又 要 考 虑 资 源的 节约 , 不 可 片面 地 追求 高 性 能 。
建 筑 采 光 设计 标 准 》 G 5 0 3的规 定 。 B 03
莹角 比 较 小 ,楼 与 楼 之 间 的 相 互 遮 挡 更 加 严 重 。 1 色 建 筑 时 ,应 注 意 朝 向 、楼 与 楼 之 间 的 距 离 和 相 对 位 置 楼 内 平 面 的 布 _ 绿 立 心 的 计 算调 整 ,使居 住 空 间能 够 获得 充 足 的 日照 。 精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2024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以及使用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最小影响的建筑。

为了评价一座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和技术细则。

本文将介绍2024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1.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评估建筑的可行性,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确定适用的评估体系。

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的设计要求、能源效率、材料选择等因素,并制定详细的设计规范。

2.能源效率:评价建筑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减少能源消耗的措施。

包括建筑的朝向、外墙保温材料、太阳能利用、建筑自然通风等。

3.材料选择:评估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的环境性能和危害程度。

应选择对环境影响小、可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并减少使用有毒、危险物质的材料。

4.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室内环境的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光照、噪音、温度和湿度等。

建筑应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5.水资源管理:评价建筑对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建筑应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水的浪费,并提供收集雨水和再利用水的设施。

6.废物管理:评价建筑废物的产生、分类、处理和回收措施。

建筑应采取减少废物产生的措施,并优先选择可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

7.可持续交通:评估建筑的交通可达性和促进可持续交通的措施。

建筑应位于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附近,并提供骑自行车和步行的便利设施。

8.健康和舒适:评估建筑对居住者健康和舒适的影响,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噪音控制等。

建筑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

9.社会公益:评估建筑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建筑应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一定比例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10.管理和运营:评估建筑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管理效果。

建筑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运营体系,以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

以上是2024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的主要内容。

这些标准和技术细则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5 公 共 建 筑.................................................................... 64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64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72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85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92 5.5 室内环境质量............................................................................................... 103 5.6 运营管理.......................................................................................................112
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主要来自湖南省绿色建筑产学研结 合创新平台的各成员单位,该平台集设计、科研、施工、开发于一体 , 形成了多学科多专业全面推进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的产学研创新体 系。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word精品文档7页

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word精品文档7页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前言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受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19年3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

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

这是《技术细则》的特点。

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建设活动,有的参加过系统的研究工作。

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

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正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基石。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二OO七年六月1 总则1.1 基本规定1.1.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绿色建筑评价、评奖与标识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19(以下简称《标准》),制定本细则。

1.1.2 本细则依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

1.1.3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得分情况和达标情况。

根据达标情况评定星级,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对水平,用于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和工程项目评审。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第一版

附件2: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Assessment guidelines for green buildingmaterials(试行)第一版二零一五年十月目次1 总则 (3)2 定义 (4)3 术语 (5)4 基本规定 (6)5 砌体材料 (7)5.1 控制项 (7)5.2 评分项 (7)6 保温材料 (11)6.1 控制项 (11)6.2 评分项 (11)7 预拌混凝土 (15)7.1 控制项 (15)7.2 评分项 (15)8 建筑节能玻璃 (18)8.1 控制项 (18)8.2 评分项 (18)9 陶瓷砖 (21)9.1 控制项 (21)9.2 评分项 (21)10 卫生陶瓷 (24)10.1 控制项 (24)10.2 评分项 (24)11 预拌砂浆 (27)11.1 控制项 (27)11.2 评分项 (27)12 其他 (31)13 加分项 (32)1 总则1.0.1 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第一版制定了砌体材料、保温材料、预拌混凝土、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预拌砂浆等七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适用于上述七类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

今后将逐步扩展其他种类建材产品的评价技术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

1.0.3 绿色建材评价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定义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是指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3 保温材料heat insulating material用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包括有机保温、无机保温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是指对建筑物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所
涉及的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健康和舒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一套标准和技术规定。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要求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对
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对土地利用、水资源、能源利用、大气污染和噪音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控制,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上也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要求建筑物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能够节约能源、水资源和减少废物排放。

这需要建筑物配备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系统,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高效节能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等。

同时,建筑物的维护也要注重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另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还要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健康、
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采光和采暖系统的设计、噪音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环境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性没有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涉及建筑物
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全过程,旨在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

通过严格遵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居住舒适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09.09.24•【文号】建科函[2009]235号•【施行日期】2009.09.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的通知(建科函[2009]235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交通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我部根据评价标识工作实际情况,组织有关单位对《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进行了完善,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http://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九年九月二十四日附件: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九年九月说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颁布以来,对指导绿色建筑事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工程实践结合起来,使细则更加完善,使绿色建筑评价更加严谨、准确,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更加具有权威性,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

其中“节地与室外环境”部分由张播、刘燕辉、陈蔚镇、许荷等负责完成;“节能与能源利用”部分由杨建荣、李晓锋、曹阳、陆俊俊、冯莹莹等负责完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由曾捷、赵锂、李建琳、吕石磊等负责完成;“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部分由王昌兴、韩继红、姜兆黎、赵平、冯跃等负责完成;“室内环境质量”部分由林波荣、燕翔、谭华等负责完成,“运营管理”部分由王占友等负责完成。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前言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受建设部科技司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

编写《技术细则》的目的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05年3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

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

这是《技术细则》的特点。

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有的参加过绿色建筑建设活动,有的参加过系统的研究工作。

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

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正是中国绿色建筑的基石。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二OO七年六月1 总则1.1 基本规定1.1.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绿色建筑评价、评奖与标识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技术依据,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以下简称《标准》),制定本细则。

1.1.2 本细则依照《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编制,适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和指导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

1.1.3按照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评价内容判定得分情况和达标情况。

根据达标情况评定星级,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根据得分情况,区分同一星级绿色建筑的相对水平,用于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和工程项目评审。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器 .极度 缺 水地 区可 试 用无水 真 空抽 吸 坐 便器 .
( )节 水淋 浴 器 :水 温调 节 器 、节 水型 淋浴 喷 嘴等 ; 3
计 阶段 应 将水 景设 计 和水 质 安全 保 障措 施结 合起 来考 虑 。 安 全保 障措施 包 括 : 场地 条件 允许 的情 况下 . 采取 湿 地工
冒圃虱


3 用 节水 器具 和 设备 , 水率 不低 采 节
于8 。 %
在 方案 规 划阶 段 制定 水 系统规 划 方 案 .统筹 综 合 利 用各种 水 资源 。
对 于住 宅 建筑 水 系统 规 划 除涉及 到室 内给 排水 系 统外 ,还 涉及 到 室外 雨 污
水 的排 放 、 生水 利 用 以及 绿化 、 观 用水 等 与城 市宏 观 水环 境直 接 相 关 的问题 。 再 景 进
满足《 节水 型 生活 用 水器 具》 J 1 4 《 C 及 节 6 水 型产 品技 术 条件 与 管理 通 则》G 8 0 B 1 7 8
的要求 。
习惯 和 区域 水专 项规 划 等 ,根 据实 际情 况 科学 、合 理地 确 定 。
雨 水 、 生 水等 水源 的利 用是 重要 的节 水 措旋 但 应根 据 具体 情 况进 行分 析 , 再 多 雨地 区应根 据 当地 的降雨 与水 资 源等 条件 因地 制宜地 加强 雨 水利 用 , 雨量相 对 较少 降 且 集 中的 地 区应慎 重 考虑 雨 水 收集 工艺 与 规模 . 免投 资效 益 的低 下 。 避 内陆缺 水地 区 应 加强 再 生水 利 用 . 水 资源 丰 富地 区不宜 强制 实 施污 水再 生 利 用 , 所 有地 区 均应 淡 但
艺 进行 景观 用水 的预 处理 和 景观 水 的循 环净 化 景观水 体

绿色三星评分细则

绿色三星评分细则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及相关检测报告。
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8㎡、中高层不高于24㎡、高层不高于15㎡。
为节约建筑用地,避免居住用地人均用地指标突破国家相关标准的情况发生,特提出控制人均用地的上限指标。人均用地指标是控制建筑节地的关键性指标,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控制人均用地指标:一是控制户均住宅面积;二是通过增加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比例,在增加户均住宅面积的同时,满足国家控制指标的要求。
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二OO七年六月
主编单位及编写人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王有为、林海燕、曾捷、方天培、郎四维、赵霄龙、李小阳、
薛明、张江华、杨金明、孙建超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安宇、韩继红、杨建荣、汪维、葛曹燕、张蓓红、范宏武、
江天梅、杨莉萍、李景广
参加单位及编写人员:
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
刘晓天、汤洁、任涛、张宬、李菡
1.2
1.2.1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应先审查是否满足控制项的要求。参评的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则通过初审。
1.2.2对一般项、优选项,进行达标判定,判定结果分为是、否、不参评三种。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1.2.3当某条文要求不适应该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作为参评项,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类影响室外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废气排放。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控制扬尘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并切实履行,减少施工活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目标,通过科学设计、合理施工和有效管理,使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细则。

首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要求。

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在施工阶段,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使用阶段,应推广节能、节水、减少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在拆除阶段,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其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物的节能、节水、材料和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在节能方面,建筑物应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在节水方面,建筑物应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在材料和资源利用方面,建筑物应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

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建筑物应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光线的充足和舒适的室内温度,保障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最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建筑物的管理和运营方面的要求。

建筑的管理和运营对于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至关重要。

应采用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手段,保障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细则应全面、系统地考虑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要求,包括节能、节水、材料和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通过严格的评价标准,才能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普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要点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要点

的 《 绿色建 筑 评 价技 术 细则 》 ( 行 ) ( 下 简称 细 则 )于 207 试 以 0
年 8月 正 式 颁 布 实 施 。 细 则 的编 制 目的 主 要 是 为 绿 色建 筑 的 规 划 , 计 , 设 和 管理 设 建
表 1 5 2 2 的评估 内容 . .N
5 22 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1 对照国家标准 《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 机组能效 比符合现 行国家标 能源效 率等级》G 7 中 B 1 5 7 表 2 9 能源效率 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 等级 指标 活塞 /涡旋式采 用第 5 ,水 级
提供更加规范 的具体 指导 . 为绿色建 筑评价认定提 供更加 明确 的技
术原 则 ,同时为 绿色建筑 创新 奖的评 审提供更 加详细 的评判 依据
细则 的编制 总体原 则是依 照 《 绿色建 筑评价 标准 》 内容和 的
评价 要求加 以制订 . 则的总体 框架和 评估 内容与标 准保持 一致 . 细 但 同时细 则对具 体评估 项进 行 了分 级并 设定 了分值 采 用打分 的 方式 对绿 色建筑 进行评 估 . 用该种 体 系的优 点是 既不 违背标 准 采
文 评价 内容 分值 设定 、得 分和 达标 判定 内容 。其 中评 价 内容
的 制 订 和 分 值 设 定 是 编 带J 细 则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 下 着 重 从 细 则 l 本 以
定 性指 标 的评 价 上 欠缺 可操 作性 。另一 方 面标 准 没有 采 用打 分
权 重 体 系 而 是 采 用 满 足 项 数 的 多 少 确 定 等 级 .它 的 优 点 是 简
细 则 主要 内容和 框 架


下空 间 的 自然采 光 效果 . 价 内容 对合 理 措施 和 自然 采光 的效 评 果都 做 出 了规定 。

基本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基本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 1. 1 绿色建筑旳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波及系统性、整体性旳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旳总体进行评价。

【阐明】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均可以参评绿色建筑。

当需要对某工程项目中旳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是针对该工程项目设定旳〈如住区旳绿地率),或该工程项目中其他建筑也采用了相似旳技术方案(如再生水运用〉,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旳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

建筑群是指由位置毗邻、功能相似、权属相似、技术体系相似或相近旳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构成旳群体。

常见旳建筑群有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

当对建筑群进行评价时,可先用本原则评分项和加分项对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得到各单体建筑旳总得分,再按各单体建筑旳建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旳总得分,最终按建筑群旳总得分确定建筑群旳绿色建筑等级。

参评建筑自身不得为临时建筑(例如,多见于北方旳冰雪建筑,近年来在南方出现旳集装箱建筑〉,且应为完整旳建筑,不得从中剔除部分区域。

无论评价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要基于该指标所覆盖旳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区域旳边界应选用合理、口径一致、可以完整围合。

常见旳系统性、整体性指标重要有: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

3. 1. 2 绿色建筑旳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献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阐明】本原则2023年版规定评价应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但在随即公布旳《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行细则(试行修订〉》(建科综[2023]61号)中,己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并且,通过数年旳工作实践,证明了这种分阶段评价旳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旳积极作用。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2020年(建筑工程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景观设计文件及其植物配植报告,并现场核实。
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绿地率系指住区范围பைடு நூலகம்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绿地率”是衡量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我国居住区规划的实践,当绿地率为30%时可达到较好的空间环境效果。该指标是经综合分析居住区建筑层数、密度、房屋间距等相关指标及可行性研究后确定的。
公共绿地应采用集中与分散、大小相结合的布局方式,以适应不同居住对象的要求。集中绿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m²,以利于绿地内基本设施的设置和游憩要求。公共绿地应满足日照环境要求: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以利于人们的户外活动。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审核规划设计或建成后的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是否达标,以及绿地布置是否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的相关规定。
1.3.4 六类指标一般项和优选项的得分汇总成基本分。汇总基本分时,
为体现六类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设权值如下表:
建筑分类
指标名称
住宅
公建
权值
权值
节地与室外环境
0.15
0.10
节能与能源利用
0.25
0.25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0.15
0.1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0.15
0.15
室内环境质量
0.20
0.20
为减少施工过程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征和施工场地土
壤环境条件,识别各种污染和破坏因素对土壤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避免、消除、减轻土壤侵蚀和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在执行本条时应准确理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关于日照标准要求的以下几项内容:

总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总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总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二0一五年七月前言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以下简称《标准》)已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实施。

为了适应当前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指导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在该标准修订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标准》修订组专家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相关课题的承担单位,同时启动了原《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 年2 月通过了专家审查。

《技术细则》依据新《标准》进行修订编制,并与其配合使用,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技术指导。

《技术细则》章节编排也与《标准》基本对应。

《技术细则》第1 3 章,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关术语、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文件要求等作了阐释;第4 ~11 章,对《标准》评价技术条文逐条给出【条文说明扩展】和【具体评价方式1【条文说明扩展】主要是对标准正文技术内容的细化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原则上不重复《标准》条文说明内容。

E具体评价方式】主要是对评价工作要求的细化,包括适用的评价阶段,条文说明中所列各点评价方式的具体操作形式及相应的材料文件名称、内容和格式要求等,是对定性条文判定或评分原则、对定量条文计算方法或工具的补充说明,明确评价时的审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附录给出了评价中方便查阅参考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值总览、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空调系统冷源机组能效指标等。

《技术细则》的编制工作还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与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重点标准规范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组专家的大力支持。

各地在《技术细则》的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将意见建议反馈给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010-********)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规范处(士也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编:100013;E-mail:gb50378@/doc/929511940.html,),以便修订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六 类指 标 一 般项 和 优选 项 的得 分 汇 总 成基 本 分 。 总基 本 分 护 。当 建 设 开 发 确 需 改造 场 地 内 的地 形 地 貌 水 系 植 被 等 环 汇
■ 名_ — 住 指 称 ~, ~~ 权 标 — ~ 宅 . 值
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 与能源利用 节水 与水资源利用 0 1 5 O 2 5 0 1 5


创新 内容 、难易程度或复杂程度 成 套设备 与集 成程 度 标准化水平
本 细 则依 照 《 准 》的 内容 和要 求编 制 , 用于 指 导 绿色 建 标 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推广价值
综合效益
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引导绿
色建筑发展 的作用 经济效 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发
1 0
1 0
不参 评 三 种 。按 满足 一 般 项数 和 优选 项 数 的 程度 .分 为 三 个 等级 。 3 当某 条 文要 求 不 适应 该 建 筑所 在 地 区 气候 与 建 筑 类型 等 条
件 时 ,该 条 文可 不 作为 参 评 项 ,参 评 的 总 项数 相 应减 少 ,等 级 划分
时 对项 数 的要 求可 按 原 比例 调 整确 定 。
六 类 指标 分 别评 分 。每 类 指标 一 般 项总 分 为 1 分 .所有 优 ∞
选 项 合 并设 1 分 。存 在 不参 评 项 时 ,总分 不 足 1 分 . 按 比例 将 ∞ ∞ 应 总 分 调整 至 1 分 计算 各 指标 的得 分 。 ∞ 时. 为体 现 六 类指 标 之 间 的相 对 重要 性 .设 权 值 如 下表

节 地 与 室 外 环境
控镧项


- 绿 色 建 筑 创 新 奖 评 审
_
1 进 行 绿 色建 筑 创 新 奖评 审 .应 先 审查 是 否 满足 控 制 项 的 要 求 。参评 的控 制项 全 部 满足 要 求 .则 通过 初 审 。 2 为细 分 绿 色建 筑 的相 对 差 异 . 在控 制项 达标 的情 况 下 . 按本 细则 的 要 求进 行评 分 。 据 设定 的分 值 . 满 足 要 求 的情 况 评分 , 根 按 逐
筑 的评 价标 识 全 国绿 色 建筑 创新 奖 的评 审 和 指导 绿 色 建筑 的规 划 设 计 、建造 及 运 行 管理 。 3 按 照控 制 项 、 般 项和 优 选 项 的评 价 内容 判 定 得分 情 况 和 达 一
展前景及潜在效益
标 情况 。根 据达 标 情 况评 定 星 级 .进行 绿 色建 筑 评 价 :根 据得 分 情
况 .区分 同 一 星级 绿色 建 筑 的 相对 水 平 .用 于 全 国绿 色 建筑 创新 奖
和 工 程 项 目评 审 。
总得 分 =基本 分 +创 新 点 项得 分 +推 广价 值 项得 分 +综合 效 益
二 绿 色 建筑 评 价 标 识
1 进行 绿 色 建筑 评价 . 先 审查 是 否满 足 控 制 项 的要 求 。参 评 应
权 公 值 建
0 1 0 O2 5 0 1 5
城市整体 环境的破坏 。
本 条 的评价 方 法 为 审核 场 地地 形 图和 相 关 文件 。


建 筑 场地 选 址 无洪 涝 灾 害 、泥 石流 及 含 氡 土壤 的 威胁 。 筑 建
场 地 安全 范 围 内 无 电磁 辐 射危 害 和 火 、爆 有 毒物 质 等 危 险源 。 绿色 建 筑 的选 址 . 是决 定 绿 色 建筑 外 部 大环 境 是 否安 全 的重 要
| |


评 审要点 一
见 13 3 13 4 和 条
分值
10 2 1 0
基本分 创新点
更 明确 的 技术 依 据 .更 好 地 实行 《 色建 筑 评价 标 准 》G 0 7 — 绿 B538 20 ( 0 6 以下 简 称 《 准 》 .制 定本 细 则 。 标 )
的 控 制 项 全 部 满 足 要 求 .则 通 过 初 审 。


注 :见 《 色建 筑 评价 标 准 》GB 0 7 。 绿 5 3 8
对一 般 项 优 选 项 ,进 行达 标 判 定 ,判 定结 果 分 为是 、否 、
注 :见 《 色 建 筑评 价 标 准 》G 5 3 8 绿 B 0 7。
项评 分 并汇 总 各类 指标 的得 分 。


场 地建 设 不破 坏 当地 文物 、自然 水 系 、湿地 、基 本 农 田 、森
林 和 其 他保 护 区 。
在 建 设 过 程 中 应 尽 可 能 维 持 原 有 场 地 的地 形 地 貌 . 少 用 于 减 场 地 平 整 所 带 来 的建 设 投 资 .减 少 施 工 工 程 量 ,避 免 因场 地 建 设 对 原 有 生 态 环 境 与 景 观 的破 坏 。场 地 内有 价 值 的树 木 、水 塘 、水 系 不 但 具 有 较 高 的 生 态 价 值 . 且 是 传 承 场 地 所 在 区域 历 史文 脉 而 的 重 要 载 体 ,也 是 该 区 域 重 要 的景 观 标 志 。因此 .应 根 据 《 市 城 绿 化 条 例 》 ( 9 2年 国务 院令 第 1 0号 )等 国 家 相 关 规 定 予 以保 19 O 境 状 况 时 .在 工 程 结 束 后 ,建 设 方 应采 取 相 应 的 场 地 环 境 恢 复 措 施 .减 少 对 原 有 场 地 环 境 的改 变 .避 免 因 土 地过 度 开 发 而 造 成 对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进行 绿 色 建筑 创新 奖和 工程 项 目评 审 . 附加 对 项 目的创 新 应
点 、推 广价 值 、综合 效 益 的 评价 .分 值 设 定? UF表 :

基本 规 定
1 为科 学 引 导和 规 范 管理 绿 色建 筑 评价 、 奖 与标 识 工作 提 供 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