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3框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 )A.北京B.武汉C.上海D.天津2.如下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幅得意的表情。
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
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 )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C.蒙蔽人民群众D.蒙蔽革命党人3.1914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趁机提出“二十一条”,企图侵占山东等地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日本B.美国C.俄国D.奥匈帝国4.以下有关“二十一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B.它表现出日本对中国强烈的侵略野心C.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D.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5.下列不属于下图所反映事件的历史背景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得到传播B.清朝覆亡C.列强掠夺中国D.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的控制下6.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支持袁世凯破坏中国革命,其根本出发点是A.维护中国统一B.巩固在华利益C.与袁世凯的好朋友 D.社会制度不同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资产阶级共和国B.君主立宪制国家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8.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
占据浙江的是( )A.直系军阀B.奉系军阀C.桂系军阀D.皖系军阀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材料三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知识点提纲
九上社会第一单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一)列强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L.原因(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发端于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向人类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
在一系列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对外扩张之路,参与对世界的瓜分能2,表现(1)美国:19世纪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亚洲的非律宾,把古巴变成自己的户国同时作为迟到者”的美国也匆忙加入列强在中国的争夺。
(2)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展开激烈争夺。
在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打败俄国,后来又吞并了朝鲜(3)德国:走上对外扩张之路①原因:在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
20世纪初,德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欧洲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但此时它比英国、法国抢占的殖民地少得多②表现:提出“要为自己要求在阳光下的地盘”,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3.结果:为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列强进行了疯狂的争夺。
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二)欧洲列强的军备竞赛L.原因:在瓜分世界和夺取霸权的过程中,欧洲列强的矛盾日益尖锐,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2.表现:德国和英国的海军竟赛引人注目。
德国统治者认为“国的未来在海上“,向海上强国英国发起挑战,并很快成为第二海军强国3特点:在军备竞赛的过程中,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武器研制上有巨大杀伤力的新式式不断被发明出来,更增加了军备竞赛的激烈程度(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形成:随着错综复杂的博弈,欧洲列强逐步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德国、奥何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国同盟,核心是德国;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了三国协约,核心是英国2.影响:两大集团的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单元复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
1.战争过程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
1914.7.28—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23年9月—
马恩河战役(德国—英法)
1923年年初—
凡尔登战役(德国—法国)
1923年—— 美国、中国、巴西等国对德宣战
❶苏俄退出战争
1923年——
❷奥匈帝国投降
❸德国投降()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2
兴中会 1894年
中国第
美国夏威 夷檀香山
孙中山
一种革 命团队
标语:振兴中华 宗旨:
驱除鞑虏,恢复中 国,创建和众政府
同盟会 1923年
全国性旳 日本东京 孙中山 统一旳革
命组织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建民国, 平均地权
②活动 ▪宣传革命思想——《民报》 ▪发动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时间:1923年4月 地点:广州 人物:黄兴 成果:失败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旳情况下,任何维护清王朝统 治旳改良道路都是行不通旳!!!
只有经过革命建立新旳政体,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
武昌起义与
中华民国旳创建
WUCHANGQIYIYU ZHONGHUAMINGUODECHUANGJIAN
一、武昌起义
1.导火线: 保路运动 ①清政府将铁路收归国有 ②清政府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列强
②复辟帝制
❶时间:1923年1月1日 ❷国号:中华帝国 ❸年号:洪宪
③护国运动
❶发动地点: 云南—昆明 ❷领导者: 蔡锷 ❸目旳: 反对洪宪帝制,维护中华民国
一、北洋政府3
④成果:❶1923年3月22日—
❷1923年6月6日—
被迫撤消帝制 袁世凯在内外交困、众叛亲离中死去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1.2《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称呼的变化:从“大人”、“老爷” 皇帝倒了!
到“先生”、“女士”
辫子割了!
思考: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国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滇越铁路1904年动工,1910年竣工,因起于原法属殖民地越南的 海防,经中越边界进入云南,故称滇越铁路。法国殖民者凭借这条 铁路,控制了云南的交通、金融、邮政和电信。 法国人伯顿在考察云南后曾说:“滇越铁路不独云南全省商务为 法人所掌握,而云南政府也在巴黎政府掌握之中。”
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动力。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举办了不少工厂企业和 文化事业。曾主持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在民国任工商部长时 他指出过去的措施,在“,悉听民办。
同盟会的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具体说明 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
定义: 1911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以武昌起义为标志 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结果: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一系列政治法令、财
政金融政策、发展文化教育的措施; 南北议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覆亡;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时间、地点、人物、 经过、结果)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25:0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1.2百年沧桑话荣氏——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荣氏企业的发展教案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荣氏企业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首先,在导入环节,虽然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导入的内容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关联性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进入主题时有些迷茫。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将导入环节的内容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更好的衔接,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其次,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虽然详细介绍了荣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地位,但讲解的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互动性,导致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再次,在案例分析环节,虽然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荣氏企业的特性和重要性,但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时,过于笼统,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在此环节增加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荣氏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此外,虽然课堂展示和点评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加深对荣氏企业的认识和理解,但展示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展示。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合理安排展示的时间,并提前通知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展示。
最后,虽然课堂小结环节能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但在强调荣氏企业的重要性和意义时,表达不够深入,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计划在此环节增加一些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住荣氏企业的经验和教训。
精品2019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教案1 新人教版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教学目标1.结合前一课时的内容了解辛亥革命历史背景,通过自主学习简述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的辛亥革命的进程;知道“中华民国”的创建过程及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
2.通过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的关系,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所采取的措施和过程,从而认清袁世凯丑恶嘴脸。
3.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一步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2学情分析对辛亥革命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对前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大部分同学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较浓厚,但对历史的连贯性缺乏整体的认知。
3重点难点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创建。
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和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4教学过程4.1第二课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走向共和》主题曲《曙色》,并出示歌词。
引导学生重复“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
”2.设问:(1)歌词中“风吹过,雨打过”是指中国哪段历史?(2)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出示课题活动2【讲授】讲解背景,初识成因1.出示图1-22,还记得“川汉铁路股票”是怎么产生的吗?为什么各地民众要掀起保路运动?2.四川保路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为镇压保路运动,清政府调湖北军队入川,使得湖北防御空虚,革命形势十分有利)3.湖北有哪些革命团体?(出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图他们在同盟会促进下要干什么?叙述: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活动3【活动】自主梳理,再识成因1.播放视频:《武昌起义》,要求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概述辛亥革命的过程。
【优质部编】2019-2020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教案2 新人教版
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1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以及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2.以交通工具的变化为例,通过举例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揭示发生变化的原因,感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变化趋势;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
3.认识到科学技术给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尝试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评价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学习中领悟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意义。
2学情分析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2.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依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历史认识。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近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精神生活的状况,妇女地位提高的史实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2.教学难点: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导入新课1.呈现材料:洋伞、洋车、洋纱、洋布、洋火、洋油、洋碱这些名称你有听说过吗?知道是什么东西吗?2.思考:这些平常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称呼?师:让我们要把目光转向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1.预计有个别如洋碱,应该不知道,通过猜测引发兴趣2.回顾工业革命,能初步说出中国同期落后了活动2【讲授】走进场景1.展示:20世纪初上海外滩的场景1仔细观察,有哪几种交通工具?你还知道哪些?它们的故乡在哪里?引导学生思考:新型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能够从哪些方面促进社会的变迁?2.展示:20世纪初上海外滩的场景2说一说,新型交通工具给以人力车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带来哪些冲击3.图文展示:清末台湾率先创办近代邮政,民国时期,国家邮政的专营权得到强化4.布置阅读课文P21资料2,讲述电话、电报等普及率逐步提高。
思考:还有哪些日常用品称呼的来历类似于电话?(二)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思想观念1.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图片展示《定军山》的简介提问:除了看电影、拍照片之外,当时大多数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有什么?(读报纸——图片)2.民主观念的影响(1)展示漫画,提问:什么事件后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哪些变化?(2)婚姻变化,主题是体现婚姻的自由、平等布置学生阅读“阅读卡”中的内容,了解西方新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3框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人教版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一、【课标解读】:课标:3-1-2 简析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读:知道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时间,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感受民初政局的动荡。
二、【教材简析】:“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浓缩了清帝退位后至1927年期间中国社会的进程。
这一时期,从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开始,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其中,袁世凯复辟帝制表现了民初专制与共和的较量;护国运动等反映了时人对专制的抵抗;而北洋军阀之间的派系之争,则更显出这一时期混战割据的时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袁世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和扩张武力所取得的各种反动卖国措施。
2.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和人民的反抗活动。
3.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培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2.通过材料,分析民国初期共和与专制之间充满着血雨腥风般的残酷较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2.感受孙中山等为了中国的统一牺牲个人、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混战。
难点:理解民国初年共和与专制的斗争。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猜一猜:他是谁?(袁世凯)新授PPT展示:图1-34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设问:他有没有做到他所说的?(没有)请你找出证据。
自主活动:要求学生阅读图1-34、1-35,P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内容P18三则资料,以及教材P17-18内容,开展探究活动问题:(1)袁世凯是如何违背就任誓词一步步走向实施他的独裁统治的?(2)革命党人又是如何进行斗争维护共和政体的?(一)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开始问题:1.为什么这时期的“中华民国”被叫作北洋政府?2.北洋政府是如何建立的?3.超链接:《宋教仁案》这说明什么?4.请对袁世凯的做法进行简单的评价。
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1.2.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同步测试(含解析)
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见学生用书P10]1.北洋政府的统治(1)袁世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施:①将临时政府从__南京__迁往__北京__;②改组__内阁__,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③想办法削弱__革命派__的力量,开始一步步独揽大权。
(2)袁世凯扩张武力,进一步独揽政权的做法:①袁世凯未经与国会商议便擅自签订《__善后借款合同__》,向列强借款;②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③解散国会,废除《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__》和责任内阁,公布《__中华民国约法__》;④1914年12月,公布《__大总统选举法__》。
(3)接受日本提出的“__二十一条__”。
(4)复辟帝制:1915年底,宣布接受帝制,改国号__中华帝国__,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2.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北洋军阀分裂:分裂为__直系__、__皖系__和__奉系__三大派系。
(2)北洋政府统治时的中国局面:这一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整个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各派系轮流控制政府,政局动荡不安。
长年的战争,造成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一、选择题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A)A.北京B.武汉C.上海D.天津2.如图是绘于1912年的一幅漫画。
漫画中的袁世凯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流露出一幅得意的表情。
木马看起来是在运动、前进,事实上却是动而未进、原地踏步。
他装模作样的目的在于(D)袁世凯骑木马A.骗取清政府的信任B.骗取帝国主义的支持C.蒙蔽人民群众D.蒙蔽革命党人【解析】本题考查袁世凯对于民主共和的态度。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时间节点“1912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袁世凯仍然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欺骗革命党人,复辟帝制的野心尚未完全暴露。
3.1914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趁机提出“二十一条”,企图侵占山东等地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A.日本B.美国C.俄国D.奥匈帝国4.以下有关“二十一条”的说法,错误的是(C)A.对中国权益的损害严重且涉及范围深广B.它表现出日本对中国强烈的侵略野心C.欧美列强支持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D.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解析】1914年,欧洲列强正全力投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无暇东顾。
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知识点填空
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出题人:浙江省乐清市清江镇中学陈瑞班级姓名学号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1、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之路:(1)原因:发端于19世纪晚期的,向人类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
在一系列新的和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表现:①②③。
(写国名)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愿望最为强烈。
20世纪初它成为仅次于国的欧洲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但此时它比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抢占的殖民地少得多。
2、世界殖民体系确立:到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
其中法国在非洲三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殖民统治。
3、欧洲列强的军备竞争:(1)原因:在和的过程中,欧洲列强的矛盾日益尖锐,彼此间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争。
(2)表现:德国和英国的竞赛引人注目。
(3)特点:在军备竞赛的过程中,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武器研制上,新式的具有巨大杀伤力的武器不断被发明出来,更增添了军备竞赛的激烈性。
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形成:随着错综复杂的博弈,欧洲列强逐步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一个是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核心是德国;另一个是由组成的三国协约,核心是国。
(2)影响: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造成,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下,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论调盛行;高涨。
2、列强争夺的焦点:地区3、直接原因(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事件。
4、经过:(1)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宣战。
(2)两大集团卷入战争:战争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
见风使舵,从自身利益出发,后来加入协约国一方。
(3)规模扩大:战争开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战争,战争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演变成具有世界规模的大战。
(4)主要战场和战线:以为主战场,形成了三条战线。
(5)主要战役:①战役,1914年9月②凡尔登战役,1916年,“”,体现战争的惨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重点 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重点总结人教新课标版第一课战后世界格局“两极”与“冷战”1.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聚会并签定了雅尔塔协定,这次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联合国——1945年成立,安理会会常任理事国有中、美、英、法、苏(俄),宗旨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2.为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与苏联的战时同盟,转而反苏、反共,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建立针对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即美国要采用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对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苏的军备竞赛;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4.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就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20世纪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印度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席卷非洲,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5.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出席了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国家间都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次会议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
(亚非会议是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6.二战后,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练习精编参考题答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练习精编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第二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A奥匈帝国;C意大利。
D法国;F俄国。
2.欧洲。
二、1.(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重新瓜分殖民地;(3)军国主义;(4)萨拉热窝。
2.1914;1918。
3.同盟国;协约国。
4.是非正义的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
5.坦克;大炮;飞艇;飞机;毒气弹等。
6.欧洲;西线;东线;南线。
7.(1)1914;马恩河;英法。
(2)1916;凡尔登;绞肉机。
8.同盟国集团。
第三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
2.1919;凡尔赛宫。
3.战胜国;美;英;法;意;日;美;法;英。
4.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5.德国;中国山东。
6.凡尔赛条约。
7.日本。
8.(1)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
(2)欧洲;东亚;太平洋。
二、1.(1)东亚和太平洋。
(2)1921;华盛顿。
(3)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
(4)九国公约。
(5)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收回租界;门户开放。
(6)巴黎和会。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课辛亥革命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第二框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掠夺。
2.民族资产。
3.知识分子。
二、1.清政府;民主共和;革命军。
2.(1)1894;夏威夷的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振兴中华。
(2)1905;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民报;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E民族主义;F民权主义;G民生主义;H三民主义;革命;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三、1.铁路国有;铁路修筑;保路;同盟会。
2.保路;湖北;文学社;共进会;武昌。
3.1911;10;10;武昌;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共26张PPT)
说一说:军阀割据的局面,谈谈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
课堂小结
1、北洋政府 2、袁世凯巩固自己势力采取的措
施 3、“二十一条” 4、袁世凯复辟帝制 5、军阀混战
最后
课后巩固知识点!
——《中华民国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袁世凯的独揽大权有着本质不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总统 制改为内阁制,以限制大总统的专权;但袁世凯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总统权力。
➢ 政治上:
? 袁世凯采取了那些措施独揽大权?
1. 迁都北京; 2. 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 3. 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国会;
护国运动 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
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
方将领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旋即建
立云南都督府,组织约2万人的讨袁护国军。因此,护国
运动又称“云南起义”。 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
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1916年元旦,正当袁世凯改元“
4.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 华民国约法》;颁布《大总统选举法》
政治
军事
外交
7
➢ 军事上:
? 袁世凯采取了那些措施独揽大权?
1. 消弱革命军的力量 2. 镇压革命党人反抗 3. 扩张武力
政治
军事
外交
8
➢ 外交上:
? 袁世凯采取了那些措施独揽大权?
1. 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2. 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政治
军事
外交 9
说一说总统权力及地位发生的变化,尝试与君主专制统治进行比 较,看看是否有区别。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1.2.3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共13张PPT)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袁世凯失败原因: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潮流;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军阀混战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地派系之争凸显出来,很 快分类为三大派系,分别是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冯国璋的 直系军阀、段祺瑞的皖系军阀。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北洋政府的统治 (1912-1928)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1)阅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誓言,你认为他的誓言与 后来的行为一致吗?
资料:孙文为辞职引退致参议院咨(1912年2月13 日)…….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 不能更改;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 须遵守颁布之一切法制章程。《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 汇编》
结合资料,看看袁世凯的做法是否遵从了孙中山的意见?请举 例说明
没有遵从。表现为: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到北京;废除《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根据教材中的例子,说一说袁世凯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独揽大权?
改组内阁,削弱革命派力量,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镇压 革命党人,控制国会(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等
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希望中国富强起来 不同点: (1)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后两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洋务派和维新派都是维护清王朝统治,但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达到自强求富;维新派还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 主张 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三权分立 总统由选举产生
宪法由国会制定
12月28日 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 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2019年9月1日最新整理)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一战前)1.后起的资本做主义国家(美、德、日)要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欧洲列强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与英国的海军竞赛引人注目。
3.欧洲列强形成敌对的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1)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协约由俄国、法国、英国组成,以英国为核(2)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3)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三、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混战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独揽大权的措施(1)政治上:临时政府从南京迁至北京;改组内阁,委任亲信;削弱革命派力量;胁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2)军事上:镇压革命党人,加强北洋军队力量。
(3)对外关系上:扩张武力(向列强借款),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2.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底,袁世凯接受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年号为洪宪。
各阶层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
1916年,袁世凯撤销帝制,郁郁而死。
3. 北洋军阀分裂混战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大派系,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混乱局面。
第三课转变中的社会生活一、生活中的变化1.新交通工具的出现:轮船、火车、自行车2.新通信方式的出现:邮政、电报、电话二、头脑中的变化1.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进入中国,看电影、读报纸受到人们喜爱。
2.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变化,自由、民主、平等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
表现:①改称呼:不再称呼“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②青年争取婚姻自由;③妇女地位提高:妇女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教育体制的变化:废除科举制度,建立一套近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单元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特点: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管理经济。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课件(共24张PPT)
小结 军事上:
• 加强北洋军,消弱革命军 • 镇压革命党人反抗
外交上:
• 擅自签订合同,向列强借款 • 投靠日本,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遭到历史惩罚。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2)时间:1915——1916年 (3)发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发起讨袁战争,全国响应 (4)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胜利。
共和VS专制失败
?
小结 政治上:
• 迁都北京; • 改组内阁,委任自己的亲信为内阁总理,
想办法消弱革命派的力量; • 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全面控制
国会; •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责任内阁,
袁世凯帝制失败的必然性:
1、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违背民主共和的 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坚持斗争;
4、欧美列强对日本与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的不满;
二、军阀割据与混战
二、军阀割据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代表人物 冯国璋、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宋教仁
善后大借款
二次革命 (1)原因: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刺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2)时间:1913年 (3)过程:孙中山号召兴师讨袁,发起反袁的“二次革命”;、
江西李烈钧在江西举兵,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加 入讨袁行列 (4)结果:由于南北武力悬殊,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失败共和VS专制
大中华民国元年三月初十日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 誓词,回答下列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3框北洋
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课标解读】:
课标:3-1-2 简析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读:知道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时间,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感受民初政局的动荡。
二、【教材简析】: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浓缩了清帝退位后至1927年期间中国社会的进程。
这一时期,从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开始,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其中,袁世凯复辟帝制表现了民初专制与共和的较量;护国运动等反映了时人对专制的抵抗;而北洋军阀之间的派系之争,则更显出这一时期混战割据的时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袁世凯为巩固自己的势力和扩张武力所取得的各种反动卖国措施。
2.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和人民的反抗活动。
3.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混战局面以及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培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2.通过材料,分析民国初期共和与专制之间充满着血雨腥风般的残酷较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2.感受孙中山等为了中国的统一牺牲个人、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混战。
难点:理解民国初年共和与专制的斗争。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1.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史料教学法。
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猜一猜:他是谁?(袁世凯)
新授
PPT展示:图1-34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
设问:他有没有做到他所说的?(没有)请你找出证据。
自主活动:要求学生阅读图1-34、1-35,P1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内容P18三则资料,以及教材P17-18内容,开展探究活动
问题:(1)袁世凯是如何违背就任誓词一步步走向实施他的独裁统治的?
(2)革命党人又是如何进行斗争维护共和政体的?
(一)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开始
问题:1.为什么这时期的“中华民国”被叫作北洋政府?
2.北洋政府是如何建立的?
3.超链接:《宋教仁案》这说明什么?
4.请对袁世凯的做法进行简单的评价。
5.小结: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我的人,我的权力我独有,这就是我们讲的独裁统治。
6.设问:对内袁世凯是如此做,对外呢?追问:具体向谁,借多少?
超链接:《善后大借款》
设问:这笔钱是用来干吗?这说明袁世凯是怎样的一个人?
7.设问:革命党人又是如何做的?
出示材料:二次革命。
小结:共和与专制的较量,第一回合,共和完败,专制暂时获得胜利。
袁世凯野心极度膨胀。
(二)终身大总统—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加强
1.设问:袁世凯镇压革命党人后,又实施了哪些独裁措施?
2.超链接:正式大总统的产生
设问:(1)按《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总统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2)按《大总统选举法》的规定,总统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与君主专制相比有什么区别?
(三)复辟帝制──袁世凯独裁统治的落幕
1.设问:袁世凯当了终身大总统以后,是否就满足了?他又是如何实施他的野心的?
出示图片《袁世凯登基》
2.袁世凯为什么要接受二十一条?二十一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3.超链接:《二十一条》部分内容,为什么二十一条被称为亡国条约?
PPT展示:《二十一条》中四条内容,从这四条分别可以得出什么信息?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部分内容后,会有什么结果?
过渡:虽然到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接受帝制,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
但最终怎样呢?
1.展示内容:护国运动,分析图1-37护国运动形势图。
这里的“国”指“中华民国”
2.设问:袁世凯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3.设问:袁世凯死了,民国保住了,共和胜利,是不是一切都OK了?请说说军阀割据的概括。
4.活动:(1)数一数,民国初年的主要军阀派系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出各个军阀控制的范围?(2)从地图上,分析一下中国当时的局面?用一个词语概括。
5.军阀割据长期混战,还会导致什么后果?
出示图片: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饥民。
设问:这种情况中国能发展起来吗?列强对中国的军阀割据态度是怎样的?(图册16页)
叙述: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课堂小结:板书
作业布置:作业本第3课时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