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印刷概论

合集下载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

7、网目调(半色调)
颜色深浅是利用网点面积来表现的画面阶调。
一、印刷品阶调再现方式


黑化深度 墨层厚度——凹印 墨层厚——颜色深;墨层薄——颜色浅 黑化面积 网点面积——平、凸、丝网印刷 网点面积大——颜色深;网点面积小——颜色浅
二、网点
1、网点的作用
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并组织图像的阶 调、颜色及图像轮廓的作用。
二、网点
调幅网点
调频网点
二、网点
3、网点的要素

调幅网点 网点(面积)覆盖率(网点百分比) 表现图像的颜色深浅 网点(面积)覆盖率 = 网点面积 单位面积
×100%
亮调——10~30%;暗调——70~90%; 中间调——40~60%;
二、网点
网点线数
表现图像的阶调层次的丰富程度。 单位长度内,所能容纳的相邻网点中心连线 的数目。

1、雕版印刷术的技术基础是什么?大约在什么时候发明 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2、雕版印刷术是如何印刷彩色图画的?较著名的作品是 什么?由谁印制的? 3、活字印刷术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记载于哪本著 作?在我国以后又由谁做了什么改进? 4、谷登堡对现代印刷术作了什么贡献? 5、我国21世纪初,印刷技术发展的28字方针是什么?
二、网点
2、网点的种类
调幅网点(AM)(传统网点) 单位面积中,网点数目固定,利用网点大小变 化来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且网点排列有规律。 网点大——颜色深;网点小——颜色浅 调频网点(FM) 单位面积中,网点大小固定,利用网点数目变 化来表现图像的明暗层次,且网点排列没有规律。 网点多——颜色深;网点少——颜色浅

一、文字排版的基础知识

01 印刷概论

01 印刷概论
2、分类:A、誉写版印刷;B、丝网印刷;C、镂空版印刷;D、喷花印刷。
3、特征:A、对承印物的适应性强;B、对油墨的适应性强;C、墨层厚实覆盖力强、印品主体感强;D、版面柔软、印刷压力小;E、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G、特种印刷
1、概念:特种印刷方式就是印刷本自来讲并不特殊,无非是和用平印、凸印、凹印的基本原理或其组合形式而异。
胶印的定义(平版胶印的定义):它是指印版上的图文先印在中间载体(像皮布滚筒)上,再转印到承印物上的间接印刷方式。(因为印刷时油墨传递是通过亲油性,吸墨性好的像皮布进行后,故这种印刷又称胶版印刷,简称胶印。现在泛指的平印就是指胶印。)
二、印刷的五大要素
⒈原稿(文字原稿、图像原稿、照相原稿);
⒉印版(PS版……);
F、网点大小的识别:(确定颗粒网点为几成点,通常在10-15倍放大镜下用目测鉴别。一般可用下列规律鉴别几成点。)
1、若在两颗正方形黑网点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内,能容纳三颗同样大小的网点者,称为1成点。
2、若在两颗网点间,能容纳两颗同样大小的网点,称为2成点。
3、若在两颗网点间,能容纳1.5颗同样大小的网点,称为3成点。
2、分类:A、本版小印;B、电化铝烫印;C、马口铁印刷;D、贴花印刷;
E、盲文印刷;F、立体印刷;G、激光金息照相印刷;H、不干胶印刷。
3、特征:A、印版的硬度、形状和结构多种多样;B、承印物的范围极其广泛;
C、生产规模小,灵活性强,工艺技术参差不齐。
四、印刷范围
⒈广义:印前→印刷→印后。
⒉狭义:是指通过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一种印刷过程。
⒊油墨(色料、连接料、填充料、辅助料等);
⒋承印物(纸张、金银卡纸、塑料、玻璃等);

印刷设计第一章

印刷设计第一章
二、印刷术的发明
图1-7唐代王阶刻的《金刚经》首页
雕版印刷的过程,是在木板上雕刻文字和图像,再 经过刷墨、铺纸、压力后所得到的一个复制品的工艺过 程。材料一般采用硬度较强的木材,通过锯开、刨平、 刷*强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贴在木板上,文字图 像朝下,待干燥后再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及图像,经 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的文字图像印 刷制品o
活字印刷
图1-13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
元代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王祯在发明木活字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转轮 排字架,将木制的单字分别排放在韵轮和杂字轮两个转轮排字盘上,在排版时, 一人按文稿内容念出字韵,另一个人在两个转轮间按字韵拣字,大大减轻了劳动 强度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宋代的木活字排版法如图1-14所示。尤其重要的是 王祯将制造木活字、拣字、排字、印刷的全部过程都系统地总结和记载下来,并 编写成一本《造活字印书法》,这本书是世界上最早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专门文 献。明清两代木活字非常流行,清政府曾用木活字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2 300多卷。明孝宗弘治年间(15世纪末期),无锡人华燧首创铜活字,并使用 铜活字印制了《宋诸臣奏议》等书籍,也是现存最早的铜活字的书本。元代蝴 蝶装书籍《梦溪笔谈》如图1-15所示。印刷术发明以后,从公元7世纪开始,留学派、回国人士通过贸易等途径, 将印刷技术传播到国外。中国的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 重要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节 印刷的分类
现根据印版情况、色彩要求、印刷产品用途等要素进行以下分类。 一、印版分类 1.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如图1-26所示。凸版印刷主要使用铅活字组成的活版,便于校版和改版,成本比较低,对纸张的要求也不高,粗糙的纸 面也能进行印刷,损耗率相对也很少。但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较严重,适应小幅面印刷,不适合大幅面印 刷,更不适宜彩色连续调为主的产品。到20至今还在采用凸版印刷技术 的,只有以感光树脂为原料制成的柔性版,针对包装产品和报纸印刷。

印刷概论(附课件)

印刷概论(附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回顾与总结
1 印刷技术发展历程
从活字印刷到数字印刷,介绍了印刷技术的历史变革和 发展趋势。
2 印刷工艺与原理
详细讲解了印刷工艺的流程、原理及关键技术,包括印 前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环节。
3 印刷设备与材料
介绍了印刷设备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常用材料,如 纸张、油墨等。
4 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
我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高的努力程度,认真完成每一项学 习任务。
对未来学习建议
01
02
03
04
深入学习印刷技术
建议继续深入学习印刷技术的 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自 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
建议关注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 和前沿技术,了解新技术、新
工艺的应用情况。
加强实践锻炼
建议多参加实践活动和项目, 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动 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印材料
塑料薄膜
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 )、聚酯(PET)等,具有优良 的耐水性、耐油性、透明度和机 械强度。
其他材料
如玻璃纸、布匹、皮革等,用于 特殊印刷需求。
01
纸张
包括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等 ,具有不同的克重、白度、平滑 度和吸墨性等特性。
02
03
04
金属箔
如铝箔、铜箔等,主要用于高档 包装和标签印刷。
绿色印刷技术发展趋势
环保油墨
研发和应用环保油墨是绿色印刷 技术的重要方向,如水性油墨、 UV油墨等,这些油墨具有低污
染、低能耗、可再生等优点。
环保纸张
推广使用环保纸张是绿色印刷的 另一重要方向,如再生纸、轻质 纸等,这些纸张具有可降解、可 回收等特点,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印刷概论第一章 概述

印刷概论第一章 概述

印刷概论
第四节 印刷的分类
凹版印刷 (1)印刷原理
印刷时,全版面涂布油墨 后,用刮墨机械刮去空白部分 的油墨,使油墨只保留在版面 低凹的印刷部分上,再在版面 上放置吸墨力强的承印物,施 以较大压力,使版面上印刷部 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获 得印刷品。
印刷概论
第四节 印刷的分类
凹版印刷 (2)印版:铜版、钢版 (3)印品特点:墨色厚实、 图像精美 (4)应用:有价证券、精美 画册、包装装潢等
印刷概论
第四节 印刷的分类
孔版印刷 (1)印刷原理
印刷部分是由大小不同 的孔洞或大小相同但数量不 等的网眼组成。印刷时,油 墨透过孔洞或网眼印到纸张 或其他承印物上,形成印刷 成品。
印刷概论
第四节
孔版印刷 (2)印版:誊写版、镂空版、 丝网版 (3)印品特点:墨层厚实, 有隆起效果 (4)应用:包装装潢、广告 招贴、印刷线路板、名片、 织物等
印刷概论
第三节 印刷的定义与要素
印刷机械 (1)定义:用于生产印刷品 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2)类型: 凸版印刷机 平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机 孔版印刷机 特种印刷机
印刷概论
第三节 印刷的定义与要素
印刷机械 (3)结构: 输纸装置 输墨装置 印刷装置 收纸装置 输水装置(平版印刷机)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
第四节 印刷的分类
平版印刷 (1)印刷原理
在印刷时,利用油水相斥 的原理,首先在版面上湿水, 再往版面滚上油墨,使印刷部 分附着油墨,然后使承印物与 印版直接或间接接触,加以适 当压力,油墨移到承印物上成 为印刷品 。
印刷概论
第四节 印刷的分类
平版印刷 (2)印版:平凹版、多层金属 版、PS版 (3)印品特点:图像再现质量 好,印刷的油墨膜层较平薄 (4)应用:报纸、书籍、杂志、 画报、挂历、宣传页、纸品包 装

第一章印刷概论90P

第一章印刷概论90P

第一章 印刷基本原理
印刷的定义
涉及印刷品制造及加工的整个过程的总称。 •从狭义上说是将原稿的图文成像在印版上,然 后 给印版的图文部分涂上油墨,使印版上的原 稿信息转移到纸等印物上进行大量的、准确 的、迅速的、经济的复制以便于广泛传播和长 久保存的图文技术。
印刷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密 切相连,同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 形影不离。 印刷工业担负着与其它工业不同的 任务,它的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性 2、严肃性 3、艺术性 4、时间性 5、加工性
1.思想性
2.严肃性
重要的历史事件图片 (开国大典)
商标
重要文件
3.艺术性
4.时间性
5.加工性
将要模切成盒子的印张
待切单张的印张
待折页的印张
印刷的工艺流程
•1、印刷工艺 设计
照相分色 画稿、彩色 照相原稿 电子分色 并加网
加网 凸版 平版 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拼版 原稿 活字的选 字和排版 凹版 凹版印刷
凸版印刷机
墨辊 印版滚筒
压印滚筒和印张
凹印:图文部分凹于印版表面
1、印版有:电子雕刻凹版、照相凹版、直接雕刻 版、腐蚀凹版。 2、印刷特点:质感好、质量好、层次丰富,且耐 印力高。 3、缺点:独特之处在于凹版印版与印版滚筒实为 一体,图文部分就制作在印版滚筒的筒体表面 上。因此制作较为复杂,成本也高。 4、凹版除了印品精美之外,还具有不易被仿造的 特点,因此适用于纸币、邮票等有价证券,以及 杂志、食品包装类等。
装 订 加 工
孔版
孔版印刷
文字原稿 照相排字
印 前 准 备
印 刷
印 后 加 工
印 刷
平版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的工艺设计

印刷概论资料整理

印刷概论资料整理

印刷概论资料整理第一章概述1.印刷术发明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答:萌芽:“印章”和“拓石”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是印刷术发明的萌芽。

诞生: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唐朝初年)。

发展:毕昇的活字版印刷(泥活字)王祯木活字传播:公元7世纪开始,印刷术从中国向外传播。

进一步发展:德国人谷登堡的铅合金活字排版印刷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印刷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2.传统印刷有几种要素?各要素在印刷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答:原稿:原稿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原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印版:印版时用于传递油墨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信息的载体。

油墨: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承印物:承印物是指接受油墨或其他黏附性色料后能形成所需要印刷品的各种材料。

印刷机械:印刷机械是指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3.原稿大致可分为几种?它们各有何特征?答:①反射原稿,以不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②反射线条原稿,以不透明材料为载体,由黑白或彩色线条组成图文信息的原稿③照相反射线条原稿,以不透明感光材料为载体的线条原稿④绘制反射线条原稿,以不透明的可绘画材料为载体,由手工或机械绘(印)制的线条原稿⑤反射连续调原稿,以不透明材料为载体,色调值呈连续渐变的原稿⑥照相反射连续调原稿,以不透明的可绘画材料为载体,由手工或机械绘(印)制的连续调原稿⑦实物原稿,复制技术中以实物作为复制对象的总和⑧透射原稿,以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⑨电子原稿,以电子媒体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4.印版是如何分类的?答:按版面的特征和传递油墨的方式方法:凸版、平版、凹版、孔版。

按制版材料:金属版和非金属版①凸版,印版上的空白部分凹下,图文部分凸起并且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高低差别悬殊。

②平版,印版上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差,几乎处于同一平面上。

③凹版,印版上图文部分凹陷下去,空白部分凸起来并在同一平面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版面的结构形式和凸版相反。

第一章-印刷概论-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教学课件

第一章-印刷概论-包装与印刷-学院印刷概论-教学课件
印刷概论
第一章 印刷概述
第一节 印刷技术发展简史
一、印刷术的起源 二、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三、印刷术的传播与发展
印刷术发明之前
•记录方法的发展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图画
文字
•文字的发展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记录工具的变化
甲骨,青铜器, 竹简,石头,绢
纸(东汉蔡伦)
刻刀, 毛笔(公元前3-4世纪)
朱砂,石墨,漆,墨鱼墨汁
近代印刷术的发展
由西方传入,凸版
平版
凹版
谷登堡(Gutenberg 德)的贡献:
1. 以字母为活字 2. 应用压印原理制成简单的木质印刷机
—— 为印刷机械化开创了道路 3. 创造金属字模使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 便于排版
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
照相制版
电分制版
铅排
激光照排
速度、精
DTP
CTP 度和质量
电脑录入文件
扫描识别文件 编辑
语音识别文件
数码图像 设计图像
分色加网
图库图像
扫描识别文件 语音识别文件
修改
排版
凸印版 凸版印刷
平印版 平版印刷
拼大版
凹印版 凹版印刷
孔印版 孔版印刷
原稿Biblioteka 印前设计制版印刷 印后加工
1、原稿分析 需要复制的原稿内容一般包括文字、图像、图
形等。为了获得好的印刷效果,应选择质量高的 原稿,并进行分析。对于原稿不足的地方,如图 像偏色等,要注意校正。 2.原稿输入
2.印版
• 定义: 用于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包括 图文部分(印刷部分):着墨部分 非图文部分(空白部分):不吸附油墨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

第七章 印后加工
书刊装订工艺 表面整饰加工 模切与压痕 烫金 凹凸压印 UV防金蚀刻油墨网印装饰
油墨的印刷适性
印刷适性: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它材 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 的性能,叫做印刷适性。 油墨的粘度:油墨在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内 摩擦特性,叫做油墨的粘滞性,量度油 墨粘滞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粘度。


油墨的粘着性:油墨从墨斗向墨辊、印版、 (橡皮布)承印物表面转移时,油墨薄膜先是 分裂,而后转移,墨膜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表现 出来的阻上墨膜破裂的能力,叫做油墨的粘着 性。 油墨的触变性:在一定的温度下,油墨经搅拌 或施加机械外力后,流动性得到改善,粘度下 降;静置后,流动性又变得不好,粘度上升, 这种性质叫做油墨的触变性。
平版印刷:印版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在 一个平面上,印刷时先给印版表面供水, 然后给印版供墨,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 理,在印刷压力下,将印版图文上的油 墨转移到承印物上。 主要应用于报纸、书刊、精美画报、商 业广告、挂历等印刷品。
凹版印刷: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印刷 时先给整个印版涂满墨,然后用特制的 刮墨机构,把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在 较大压力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印刷品
印刷品是印刷的产品,是使用印刷技术生 产的各种产品的总称。
按照媒质转移到承印物的方式
模拟印刷:利用有形的图形载体(印版),将 媒质(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技术。
数字印刷:使用数据文件将媒质转移到承印物 上的复制技术。
按照印版表面的结构形式
凸版印刷:印版表面的图文部分凸起,油 墨通过凸起的图文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
孔版印刷:使用镂空版、丝网版等印版, 印刷时先把油墨堆积在印版的一侧,然 后用刮板或压辊边移动边刮压,使油墨 透过印版的孔洞或网眼,漏印到承印物 表面。 应用于线路板、名片及棉、丝织品等。

《印刷概论》课本第一章

《印刷概论》课本第一章

墨或其它粘附性色料向承印物转移的技术。
印刷的定义及要素
• 现代印刷的定义:狭义地讲,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 式将各种信息源中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技
术;广义地讲,现代印刷不仅指印刷机上输出印品
的技术,还包括被复制的图文信息在上机印刷前所 必需的各种文字、图形和图像的处理技术,以及印 刷后对印刷品进行的各种后处理技术。 • 从过程分阶段的角度讲,现代印刷技术包括:印前 技术、印刷技术(狭义的印刷)和印后加工技术。
按版面结构形式 凸版、平版、凹版、孔版
印刷的作用及分类
按用途和工艺分类
• 常规印刷:泛指常用的各种书刊、报纸、彩画等印
刷方式。
• “特种印刷”是相对于“常规印刷”而言,在不同
的历史阶段“特种印刷”与“常规印刷”有不同的 范畴,因此“特种印刷”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个相对 概念。 • 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 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品的生产方式。
三、活字印刷的发明与发展
• 北宋庆历年间的毕 ,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也是中国人民对世
界印刷术的一大贡献。
• 毕 活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活字材料的改进。其二排字技术的改进和印
刷技术的系统总结。
印刷技术发展史
四、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 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后,公元7世纪开始向国外传播。
印刷的定义及要素
二、印刷要素
• 1.信息源:被印刷复制的对象来源于信息源,在印 刷中也称为原稿。
印刷品原稿 图片原稿 透明胶片原稿 照片原稿等 存储介质电子稿 Internet网电子稿 扫描仪扫描搞 数码相机稿 遥感测绘数据等
实物载体原稿

印刷概论

印刷概论

纸发明于东汉时期
蔡伦 蔡伦发明的纸 西汉的纸
造纸过程基本与现代相同 笔、纸、墨这些存留文字的记录工具的载体,它们的发 展为印刷术奠定了物质基础
BIGC
2.印刷技术发展的萌牙
●盖印——印刷术的起源 盖印,即今天的印章
殷商时期
汉代时期
周朝盖印封泥
秦砖
汉瓦
反写阳刻的印章
反写阴刻的印章
作用:印版的雕刻技术、压印技术
(润湿液)不相溶原理来完成印刷的。
单 张 纸 胶 印
◆首先由印版部件的供水装臵向印版的非
图文部分供水,从而保护了印版的非图文 部分不受油墨的侵湿。
◆由印刷部件的供墨装臵向印版供墨,由
于印版的非图文部分受到水的保护,因此, 油墨只能供到印版的图文部分。
◆最后是将印版是的油墨转移到橡皮布上,
再利用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 将橡皮布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 一次印刷,平版印刷是一种间接的印刷方 式。
BIGC ●铅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年代:1452-1455年 人物:德国人 约翰· 谷登堡 (1397-1468) 事件:用铅、锡、锑等金属制成铅活字排书,设计制作木制印刷机
改“刷印”为“压印方 式”,为现代印刷技术奠 定基础
BIGC
第一章复习题
1、印刷术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 和 。
2、 第一代印刷术指的是 ,第二代印刷术指的 是 ,为现代印刷术奠定基础的印刷术是 。 3、铅活字印刷术的主要成就有 、 、 、 。
BIGC
●凹版
印刷概论
凹版是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印版的空白部分处在同一平面或同一 半径的圆弧上,两者这间的高度差别明显。目前常用的凹版是电子雕刻 凹版。
开口面积相同 深浅存在变化

印刷概论----第一章

印刷概论----第一章

印 刷 概论
BIGC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制墨过程
现在的油墨
14
为印刷技术做好了显色技术准备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一、印刷技术的起源
目前公认的印刷技术起源于隋末唐初。 1.印刷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纸的发明 纸发明于东汉时期
印 刷 概论
BIGC
蔡伦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蔡伦发明的纸
印 刷 概论
BIGC
泥活字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印刷品
30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二、印刷技术的发明
4.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年代:元代
印 刷 概论
BIGC
人物:王祯
事件:木活字、排字轮转架、旌德县志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31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二、印刷技术的发明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6
印 刷 概论
BIGC
印刷概论的重要性
●加强对学校的了解 ●印刷基础知识的学习 ●为以后的工作、深造打基础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7
印 刷 概论
BIGC
印刷的基本流程
以课本为例,说明印刷的基本流程
原稿
印前
印刷
印后加工
印刷产品
传统 印刷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2012年12月17日星期 一
圆压平印刷机、圆压圆印刷机
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
三、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4.孔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起源 时间:早于凸版印刷 地点:中国 人物:劳动人民 成就:绢印
印 刷 概论

2.1印刷概论——印刷总论及要素解析

2.1印刷概论——印刷总论及要素解析
WHAT?
• 种类:根据版面图文和空白部分相对位置高低的不同
分为
凸版印刷 平版印刷 凹版印刷 孔版印刷
三. 承印物
• 定义: 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 物质。
• 种类: 纸张 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地图纸 纸板 纸盒 金属 罐头盒,包装盒 织物 T恤
玻璃 陶瓷 木材 塑料
四. 印刷油墨
• 定义: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
• 成分: 颜料(色料微粒) —— 呈色物质
连结料(高分子流体)—— 载体,提供流动性,
转移性,成膜性
助剂(附加料)
—— 调节印刷适性
具有一定流动性和粘性。
• 分类: 按印刷版型分
凸版油墨 平版油墨 凹版油墨 孔版油墨 专用油墨 特种油墨
另外,可以按 油墨干燥形式,成 分,承印物质地等 进行分类。
工业性(轻工业) 实用科学性 科学性(理论基础)
技术性(经验) 艺术性
印刷产品
印刷产品
商业
书刊
广告 包装 图书 报纸 杂志
印刷的要素
——针对常规印刷而言
印刷五要素: 原稿 印版 承印物 油墨 印刷机械
要求:
掌握定义 熟悉种类
一. 原稿 —— 印刷的依据
定义: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三. 圆压圆印刷机
压印滚筒
印版滚筒
纸张 墨辊
线接触,结构简单,运动平稳,避免了往复运动的惯性冲击,
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单张纸印刷可达20000印/小时。 印刷装置可以设计成机组型,进行多色印刷,生产效率提高。
总结
了解印刷的工艺流程 掌握狭义、广义的印刷定义 掌握印刷的五大要素是什么 了解五大要素在印刷中的作用 了解印刷机的分类 掌握印刷机按印版及压印机构(施压方

2024版年度印刷概论教案第一章概述x

2024版年度印刷概论教案第一章概述x

刷材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03
印刷企业需要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
耗和排放,提高环保水平。
2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及应对策略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印刷行业的发展,行业竞争格局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 益激烈。
提高核心竞争力
印刷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创新、产品质 量、服务水平等方面,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拓展新兴市场
印刷企业需要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和客户群体,实 现多元化发展。同时,还需要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拓展国际市场。
2024/2/2
26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 延伸
2024/2/2
27
章节知识点总结回顾
印刷术的历史与发展
印刷工艺的基本流程
从古代的手工印刷到现代的数字化印刷技术, 了解印刷技术的演变过程。
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加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印刷品个性化定制需求 不断增加,为印刷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4
绿色环保要求提高背景下挑战
2024/2/2
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01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环保法规,对印
刷行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绿色印刷材料研发与应用
02
为应对环保法规的挑战,印刷行业需要积极研发和应用绿色印
2024/2/2
印刷装置
通过印版将油墨转移到纸张上, 完成图文信息的复制。
润湿装置
在印刷过程中,对印版进行润湿 处理,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印 刷过程的顺利进行。
收纸装置
将印刷好的纸张收集起来,并进 行整理和计数。
13

印刷概论第一、二章

印刷概论第一、二章

印刷品的鉴别
平版: 平版:图文边缘墨色较中心部位略显浅 笔道不够整齐。 淡, 笔道不够整齐。(水对油墨的边缘 有浸湿) 有浸湿) 凸版:图文边缘有下凹的痕迹, 凸版:图文边缘有下凹的痕迹,墨色比 中心部位深。 中心部位深。用手抚摸印刷品的背面有 轻微凸起的感觉。 轻微凸起的感觉。
• 凹版 照相凹版印刷: 照相凹版印刷:图像部分分布隐约可见 菱形或方形),线条露白, ),线条露白 的白线网格 (菱形或方形),线条露白, 油墨覆盖不完整。 油墨覆盖不完整。 电子雕刻凹版印刷: 电子雕刻凹版印刷:图像由有规律排列 的大小不同的点子(多为菱形), ),图文 的大小不同的点子(多为菱形),图文 边缘分布有规律排列的点子(毛刺)。 边缘分布有规律排列的点子(毛刺)。
大量、经济、 大量、经济、各种承印物 成品广泛流传和永久保存
印刷品及印刷品的策划
• 印刷品: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产品的 印刷品: 总称。 总称。 • 印刷品策划:确定复制对象,明确质量要 印刷品策划:确定复制对象, 选择印刷方法, 求,选择印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工 价估算。本着“ 价估算。本着“新、美、牢、廉”
•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盖印与拓石两种方法发展、 盖印与拓石两种方法发展、 盖印与拓石两种方法发展 合流而成的。 合流而成的。 • 出现在 出现在1300多年前的我国唐朝。 多年前的我国唐朝。 多年前的我国唐朝 • 《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是保存 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 到现在载有明确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到现在载有明确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 在元、明、清三个朝代,雕版印刷术不仅 在元、 清三个朝代, 印书,还印纸币。 印书,还印纸币。
印 刷 概 论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印刷与包装系
学时: 学时 学时:64学时 教材: 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俗称铅印,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印刷方法,主要有活字 版和橡胶版两种。(单选题) 我国印刷行业历史上采用较多的是活字印刷和锌铜印刷。
凹版印刷分为雕版凹版和照相凹版。
雕版凹印是早期由金属装饰的雕刻术演变而来的,当时把雕 刻图案作为装饰品,后来才被利用在印刷表现上。
线条优美,不易假冒,一般用于证券方面,如钞票、礼券、 邮票以及商业信誉凭证或文具等。属于直接印刷,质量较好。 (双选)
➢ 平版印刷的特点 (1)利用油水相斥的自然规律制作印版。印刷时先印板用水 润版,然后再传送油墨; (2)网点成色。通过照相分色或者电子分色,把原稿的色彩 分解成cmyk四个版,进行套色印刷,印刷品色彩层次丰富; (3)印刷范围广。能适应各种设计要求,尺寸上能适应全开 到八开的尺寸,单色印刷出层次丰富的单色绘画的印刷品;
定义:是指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印刷五要素中,作为整个制版、印刷工艺的依据,直接关系到
印刷品的艺术效果和复制效果的要素是( )
A.印版
B.油墨
C.原稿
D.承印材料
答案:C 分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依据”。
1、凸版印刷 2、凹版印刷 3、平版印刷 4、孔板印刷 5、四种印刷的特性比较
(4)平版印刷的优缺点 优点:制版简单,成本低,套色装版准确,印版复合容易, 可大量印刷。 缺点:受水胶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版面油 墨稀薄,必要时进行双面印刷。
➢ 孔版印刷的特点 (1)印刷墨层较厚。 (2)印刷范围广,除了平面可印刷外,曲面和不规则面也可 以印刷,除了印刷在纸上,其他如塑料、玻璃、马口铁等都 可以印刷。 (3)印刷幅面可大可小,油墨可水性可油性,可粗可细;制 版简单、迅速、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印刷量可大可小;
(2)凸版印刷样式很多,有木板、铅印活字版、铜板等。能 满足各方面不同印刷要求,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3)凸版印刷的缺点:制版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不适 宜明暗层次丰富和套色多、幅面大的彩色印刷;制版周期长、 印刷速度慢、效率低;浇铸字和腐蚀铜锌版等工艺带来环境 污染。
➢ 凹版印刷的特点 (1)凹版印迹与平版、凸版更为厚重、饱满、清晰; (2)能在大幅面的粗糙纸、塑料薄膜、金属箔等承印物上印 刷,且耐印率高; (3)凹版版面图文凹陷处存有较多的墨,印刷压力要求大, 凹印机吸墨能力强,展现细微的层次感。
(4)孔版印刷的优缺点 优点:油墨浓厚、色调鲜艳,可应用于任何材料之印刷,曲 面印刷也可以。 缺点:印刷速度慢、生产量低,色彩表现困难。
凹版印刷主要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 )来反映原稿的
明暗层次。
A.凹痕的深浅 大小
B.凹痕的大小
C.油墨的干湿
D.油墨的浓淡
答案:A 分析:凹版版面图文凹陷处存有较多的墨,印刷压力要求 大,凹印机吸墨能力强,通过凹痕的深浅大小,展现细微 的层次感。
胶片印刷主要是平版胶印,其工艺是印版上的图像通过照相 方法产生。
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指将编辑好的数字化文件直接用于 制版,不在经过胶片工序的技术。(名词解释)
定义:数字化印刷就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传输到数字 印刷机,直接进行印刷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
重点:1、印刷的五大要素 2、印刷的四种版式特点及区别
特殊印刷的定义:以压力原理为基础的平、凹、凸三种 印刷以外的其他印刷方式称为特殊印刷,如孔版印刷、静电 复印、喷墨印刷、胶台移印等。也有将普通纸张作为承印材 料以外的印刷,称为特殊印刷,如塑料印刷、贴花印刷、盲 文印刷、马口铁印刷、软管印刷、立体印刷等。(单选)
定义:把印版上的图案通过油墨转移到塑料制品上。
第一节 印刷的要素 第二节 印刷的分类 第三节 特殊印刷 第四节 工艺革新
1、原稿 2、印版 3、油墨 4、承印物 5、印刷机
原稿定义:是指使用某种印刷完成图像复制过程的原始依据, 一般为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未经过修改增删的稿子,亦 指据以印刷出版的稿子。(名词解释、单选)
原稿的分类 ➢ 按照内容分类:线条原稿和连续调原稿。(单选题)
C.橡胶版印刷
D.金属版印刷
E.珂罗版印刷
答案:B、D 分析:俗称铅印,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印刷方法,主要 有活字版和橡胶版两种。
石版印刷是用印墨在细微颗粒表面的______上写字,再用
______,使文字凸起如凸版一般。 ( )
A.石灰石
B.硝酸腐蚀
C.叶蜡石
D.钢刀雕刻
E.树脂感光
答案:A、B 分析:根据石版定义。
➢ 按照载体透明度分类:透射原稿和反射原稿。透射原稿以 透明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反射原稿是以不透明材质为图 文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单选题)
➢ 按照颜色分类:彩色原稿和黑白原稿(单选题)
印刷原稿按照内容形式分,可分为线条原稿和( )
A.彩色原稿
B.黑白原稿
C.单色原稿
D.连续调原稿
答案:D 分析:按照内容分类:线条原稿和连续调原稿。按照载体透 明度分类:透射原稿和反射原稿。按照颜色分类:彩色原稿 和黑白原稿。
分类:塑料凸版印刷/塑料凹版印刷/塑料丝网印刷/洛纸印刷 (食品凹 版印刷方式,多用于食品包装。
定义:分陶瓷贴花和产品商标贴花。 特点:大多采用平板胶印工艺。
定义:利用充满空气的高弹性橡胶头,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 移印到固定巡回架上的各种承印物上。 特点:是一种新型超级自动转印工艺。
定义:印版是用于传播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单选题、名词解释)
印版上吸附油墨的部分为印刷部分,也称图文部分;不吸附 油墨部分为空白部分,也称为非图文部分。
印版的分类: 印版依据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的高低和结构
不同,可分为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四 类。(单选题、双选题)
常用印刷纸:新闻纸、版印刷纸、胶版纸、铜版纸、字典 纸等。
纸张的种类:250g/㎡以上的称为纸板; 250g/㎡以下的称为纸。
纸张规格:一般印刷用纸有平板纸和卷筒纸两种形式。平板 纸尺寸指纸张的长和宽,卷筒纸尺寸指幅宽。
克重:每平方米纸张的重量,如157g铜版纸。 令:令重指每500张全开纸的总重量。(名词解释、单选题)
以下属于凹版印刷特点的是( )
A.丰富的细微层次
B.印刷压力大
C.网点成色
D.印迹更为厚重、饱满、清晰
答案:A、D 分析:凹版印迹与平版、凸版更为厚重、饱满、清晰; 凹版版面图文凹陷处存有较多的墨,印刷压力要求大,凹印 机吸墨能力强,展现细微的层次感。
1、塑料印刷 2、马口铁印刷 3、软管印刷 4、铝箔纸印刷 5、贴花纸印刷 6、胶台印刷 7、喷墨印刷 8、立体印刷 9、磁性印刷
B.平版
C.柔版
D.孔版
E.凹版
答案:D、E 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压力原理”—直接印刷的方式。
雕刻凹版印刷,因为其_______,且不易_______,故均用于
印刷有价证券方面。( )
A.自动化程度高
B.重复印刷
C.线条精美
D.假冒
答案:C、D 分析:凹版印刷,因其线条精美,且不易假冒,通常用于印 刷钱、邮票、有价证券等。
易考题型:1、单选题—印刷五要素、印版特点 2、双选题--印版分类、印版特点 3、名词解释-五大要素、四种印版 4、论述题-印刷的四种版式特点及区别
珂罗版以_______为版基,利用_______加入明胶合成的胶质
感光薄膜,遇光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的原理制版。
A.网线的网点
B.胶膜
C.玻璃
D 铬酸盐
E.石灰石
答案:C、D 分析:珂罗版又称玻璃版。
利用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作为印刷工作原理的是( )
A.凸版印刷
B.凹版印刷
C.平版印刷
D.孔版印刷
以印版的版面结构形式来划分印刷种类,可概括为凸版/凹版
和( )/( )。
A.铜版
B.平版
C.锌版
D.滤过版
E.PS版
答案:B、D 分析:以印版的版面结构形式来划分印刷种类,可概括为凸 版、凹版和平版、孔版。孔版又称滤过版。
凸版印刷简称凸印 最主要的有两种,分别是( )
和( )。
A.玻璃版印刷
B.活字版印刷
答案:A 分析:凸版定义: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
➢ 凸版印刷的特点 (1)凸版压力大,墨色饱满。采用直接印刷方式,沾满油墨 凸起的图文部分直接与承印物接触,经压力调整,能使印件 轮廓清晰、墨色饱满。即使采用比较粗糙的纸张,通过增加 压力也能使油墨挤入纸张表面的空隙内,甚至使印件的背面 出现轻微的压印凸痕。
定义:利用电子控制一股高速细微颜色流滴,在承印物表面 出现图文的一种新的印刷方法。有水溶性和油性两种。 特点:用来印刷各种大型路牌广告/立体包装物表面的文字和 简单的商标图。
定义:经过加工处理后使人产生深度的立体感,有透过式和 反射式两种。
定义:大部分用在证券/支票等,能起到以防假冒的作用,磁 性印刷被称之为“MICR”。
照相凹版又称影写版,指利用照相方法制成图像部分低于空 白的凹印版。
平版印刷按照板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石版印刷、珂罗版、 金属板印刷和氧化锌纸版印刷。
石板印刷是用印墨在细微颗粒表面的石灰石上写字,再 用硝酸腐蚀,使文字凸起在凸版一般。(双选题)
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以玻璃为版基,利用重 铬酸盐加入明胶合成胶质感光薄膜,余光发生化学反应而硬 化的原理制版,感光胶膜受光愈多,硬化膨胀程度愈高。 (双选题)
定义:是在印版上制作出图文和版膜 两部分,版膜的作用是阻止油墨的通 过,而图文部分则是通过外力的刮压 将油墨漏印到承印物上,从而形成印 刷图形。(名词解释) 分为:誊写版、镂空版、丝网印刷。
誊写版印刷又称刻蜡版油印。
镂空版印刷又称喷花版印刷,古老而又简洁的印刷方法。 (判断题)
丝网印刷又称丝印、网印,也称丝漏印刷或丝漆印刷,是被 广泛应用的孔板印刷方式。(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