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江苏省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试题 语文

江苏省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调研试题 语文

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1.11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山如何,水如何,远看如何,近看如何,春夏秋冬如何,阴晴寒暑如何,“四时之景不同也”“朝暮之变者不同也”,中国山水画非常重视自然景色随着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画家精细准确地去观察、把握和描绘。

但是,虽求精细准确,又仍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日有朝暮,并不计时辰迟早;天有阴晴,却不问光暗程度;地有江南北国山地水乡,但仍不是一山一水的写实。

无论是季候、时日、地区、对象,既要求真实又要求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构成中国山水画一大特征。

并且,“真山水如烟岚,四时不同。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林泉高致》)。

可见,这是一种移入情感“见其大意”式的形象想象的真实,而不是直观性的形体感觉的真实。

所以,它并不造成如西画那种感知幻觉中的真实感,而有更多的想象自由,毋宁是一种想象中的幻觉感。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

”(同上)正是在这种审美趣味的要求下,中国山水画并不采取透视法,不固定在一个视角,远看近看均可,它不重视诸如光线明暗、阴影色彩的复杂多变之类,而重视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整体境界给人的情绪感染效果。

这种效果不在具体景物对象的感觉知觉的真实,不在于“可望、可行”,而在于“可游、可居”。

“可游可居”当然就不应是短暂的一时、一物景。

“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 (同上)即要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整个生活、人生的环境、理想、情趣和氛围。

从而,它所要求的就是一种比较广阔长久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而不是一时一景的“可望可行”的片刻感受。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如皋期中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如皋期中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是()A.莫测高深B.古为今用C.审时度势D.梦寐以求答案:C解析:A项“莫测”应为“莫测”;B项“古为今用”应为“古为今用”;D项“梦寐以求”应为“梦寐以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这次晚会,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为了排练,连续几天没吃没睡。

B.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C.为了响应号召,同学们纷纷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D.这部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原因是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答案:C解析:A项“为了这次晚会,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为了排练,连续几天没吃没睡。

”语序不当,应改为“为了排练这次晚会,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连续几天没吃没睡。

”B项“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句式杂糅,应改为“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改革,目的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D项“这部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原因是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成分赘余,应改为“这部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因为它所反映的主题具有普遍意义。

”3.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句是()A.太阳慢慢升起,霞光万丈。

B.那是一个美丽的夜晚,繁星点点。

C.他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呼着口号。

D.他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丝微笑。

答案:C解析:A项“太阳慢慢升起,霞光万丈。

”表达平淡;B项“那是一个美丽的夜晚,繁星点点。

”表达平淡;D项“他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丝微笑。

”表达平淡。

C项“他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呼着口号。

”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的激动心情。

二、填空题1.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①他从小聪明伶俐,学习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②他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离开家乡。

()③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

()A.所以、因此、因而B.由于、因为、因而C.所以、因为、因此D.由于、因为、所以答案:B解析:①句表示原因,应填“因为”;②句表示原因,应填“因为”;③句表示原因,应填“因而”。

如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上册

如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上册

如皋高三期中考试试卷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1.下面哪部作品不是马伯骞创作的? A. 《黄金年代》 B. 《白鹿原》 C.
《活着》 D. 《平凡的世界》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杜甫
D. 王安石
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没有下面哪个作品? A. 《红楼梦》 B. 《西游
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是中国古代哪位诗人的诗句? A. 杜
牧 B. 李白 C. 王维 D. 孟浩然
5.下列哪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A. 莫言 B. 鲁迅 C. 郭沫若 D. 严
歌苓
二、填空题
6.《红楼梦》的作者是()。

7.目前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的中国古代诗人是()。

8.《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哪位文学家的名句?
三、阅读题
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相关问题:
“清华五壮士”是指五位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分别是鲁迅、
蔡元培、梁启超、陈寅恪和胡适。

他们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教育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10.“清华五壮士”中哪位作家被誉为“百年难得之才”?
四、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一幅图画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这里插入一幅图画)
以上就是本次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

2020-2021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如东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路遥第二天窗户纸刚发亮,少平就悄悄地爬起来。

他现在一心想的只是要找到那位没见过面的亲戚。

赶到北关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

他看见路边水井旁边有个正用辘轳汲水的老头,便试着走过去向这老头打听他的亲戚马顺。

老头向他指了指阳面土坡上的一个院子,说:“就住在那里,我们原来是一个生产队的。

”少平的心咚咚地跳着,兴奋地爬上了那个小土坡。

当少平向他的亲戚说明他是谁的时候,没见过面的远门舅舅和妗子算是勉强承认了他这个外甥。

马顺看来有四十岁左右,一张粗糙的大脸上,转动着一双灵活的小眼睛。

他不冷不热地打量了他一眼,问:“你就这么赤手空拳跑出来了?”“我的行李在另外一个地方寄放着,我想……”少平还没把话说完,他妗子就对他舅恶狠狠地喊叫说:“还不快去担水!”少平听声音知道她是向他发难,他于是立刻说:“舅舅,让我去担!”说话中间,他眼睛已经在这窑里搜寻水桶在什么地方。

水桶在后窑里!他没对这两个不欢迎他的亲戚说任何话,就过去提了桶担往门外走。

马顺两口子大概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到了院子里。

孙少平一口气给他的亲戚担了四回水,那口大水瓮都快溢了。

马顺两口子的脸色缓和下来,似乎说:这小子看来还精着哩!他舅对他说:“你力气倒不小,我们大队书记家正箍窑,我引你去一下,看他们要不要人。

你会做什么匠工活?”“什么也不会,只能当小工。

”少平如实说。

“……我记得前两年老家谁来说过,你不是在你们村里教书吗?小工活都是背石头块子,你能撑架住?”“你不要给人家说我教过书……马顺把少平引到他们大队书记的家里。

书记看这个“小工”身体还不错,问马顺:“工钱怎么说?”“老行情都是两块钱……”他舅对书记说。

书记嘴一歪,倒吸了一口气。

“一块五!”少平立刻插嘴。

书记“扑”一声把吸进嘴里的气吐出来,然后便痛快地对少平说:“那你今天就上工!”他先问最迫切的问题:“能不能住宿?”“能!就是敞口子窑,没窗户。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数字技术革命使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同时影响了包含艺术生产与博物馆运营在内的所有非物质生产领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

新技术带给艺术博物馆领域中首要、直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受众身上。

观众在“参与”作品的同时,其智识与艺术家的智识相互作用,可能形成新的、不可预见的智识结果,这成为艺术博物馆智识机制最基本的形式。

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平台反馈到艺术发展的历程中,乃至参与到整个社会的智识机制建构中。

由此,博物馆可能不会直接解决21世纪困扰人类的许多问题,但是,通过让民众增进智识,它们可以在最终解决方案中发挥作用。

将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纳入到新时代的技术认知中来,参考一些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在内的研究方法(譬如仿效人类学通过多样化素材的叠加和分析),来重新观察艺术和生态秩序,是艺术博物馆面对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智识精神。

回应受众的变化,策展强调与观众的融合与平等主要表现在策展内容、结构、过程、结果的开放。

人与艺术在媒介的中介下形成一种“双重凝视”。

展览呈现的作品需要观众的参与才完整,而策展人与艺术家在展览尚未成形时,创作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是“未成形”作品。

在展览展出的那一刻,作品被观众参与,被凝视,这样的状态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作品因此才完整。

在新知识形态时代,我们认为艺术博物馆提供的不仅是艺术专业知识的直接生产,而且是生产知识的动力——一种创新思维模式,一个智识生长的空间,我们把这样的博物馆运营指导思想,称为智识机制的建构。

交互将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艺术发展形式。

在艺术博物馆,交互是一种艺术创作理念,也是博物馆的学术工作理念。

博物馆与艺术家、观众形成社会化的沟通和教育,需要不断的交互,交互的概念更多考虑的是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主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模式已经与传统经典创作时代,如何让看似的传统亲近生活、融入日常?将经典与当下潮流巧妙结合,无疑是很好的探索方向。

而今音乐与诗词重逢,流行与古典碰撞,人们因此对诗词歌赋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深入的体验,从而带来传统文化的升温。

A.格格不入鞭长莫及连续B.大相径庭遥不可及持续C.大相径庭鞭长莫及持续D.格格不入遥不可及连续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荀子的文章有絮叨之嫌,恐谈不上精练.好在他是饱学之士,每论一个题目,,,。

,。

①他的一串一串没完没了的比喻就是这样出来的②真正是浮想联翩③往往忘记了他为某个观点本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意思已用了太多的比喻了④这是一个用种特别突出的优点来掩盖缺点的最好例子⑤连类而及的联想就特别多⑥我们惊异于他美妙贴切的比喻的同时A.②①⑤⑥③④ B.②⑤①④⑥③ C.⑤②①⑥③④ D.⑤⑥③④①②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家母虽是北方人,却是个锡剧迷,她有一些锡剧问题向你垂询,还请你不吝赐教.B.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作,鄙人才疏识浅,兄长拜读之后,还请多加指正.C.来信收悉,贺大嫂弄璋之喜,小弟略备薄礼,不日快寄与兄,不成敬意,望笑纳。

D.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现场,亲聆在座诸位先贤的高论,实在获益匪浅.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

就生糙的材料说,世间可想到可说出的话,前人在大体上都已经想过说过;然而后来人却不能因此就不去想不去说,因为每个人有他的特殊的生活情境与经验。

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和新的生命的话。

江苏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江苏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江苏省2020-2021年度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上·长沙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时节如流。

”新的一年已经到了。

2019年,我们将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70年披荆斩棘,70年。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

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无论国际局势如何,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岁月不居风雨兼程风起云涌变幻莫测B . 沧海桑田风雨同舟风吹浪打变幻莫测C . 岁月不居风雨兼程风吹浪打风云变幻D . 沧海桑田风雨同舟风起云涌风云变幻(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B .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C .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D .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B . 人民都要紧紧依靠我们C . 人民只要紧紧依靠我们D . 我们就要紧紧依靠人民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8·枣庄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官宴青霉素窗外大雨如注,袁子卿在书房里来回踱着脚步,不时看一眼窗外的黑夜,身影被烛光拉得长长短短。

一道闪电,雨夜被扯开一道缝隙,袁子卿就看到了远处的翼云阁,似乎还看到翼云阁飞檐下的风铃在雨中摇晃。

“河堤那边……没来人?”袁子卿看着窗外,问立在一边的夫人,同样的话他已问过多次。

夫人趋前半步,轻声回道“老爷宽心,师爷已带人去巡查,今夜没人来就是太平。

”袁子卿没有接夫人的话,立在窗前喃喃自语:“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窗外只有远远近近的风声雨声。

蜡烛将燃尽时,窗外有了曙光,风雨已停。

夫人看了一眼伏案入睡的袁子卿,熄了蜡烛,轻推房门来到庭院。

满院充斥着雨后的清凉,石榴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树下有掉落的几枚青涩的小石榴,夫人弯腰拾起一枚,不觉叹了一口气。

“经不住风雨,自然成不了气候。

”袁子卿站在夫人身后说道。

夫人看了一眼袁子卿,说:“这场百年未遇的大雨,河堤竟也无恙,老爷两次清淤修堤已见成效,现在三年任期已满,可安心离去了。

”“是啊,我们可以安心走了,只是走时我还要设一次官宴。

”袁子卿说。

夫人一脸疑惑,问:“还设官宴?你已经设过两次官宴了,第一次官宴用尽了头年的年俸,第二次官宴又让次年的年俸覆水东流,现在又要……”袁子卿看着夫人,只笑,不语。

第一次在县衙里大摆酒宴,是袁子卿刚来邾城不久。

数排八仙桌摆满大堂,满桌子都是笑脸。

能被新任县太爷请来赴宴,邾城的士绅和各店铺的老板倍感荣幸,没有被请到的,托人送礼也想得到一张请柬。

邾城最好的厨师都请来了。

衙门口很多人围观,闻到香味儿也是福气。

酒过三巡,袁子卿起身向各位深施一礼:“感谢各位应邀,作为新任知县,我多次到河堤查看,薛河绕邾城而过,给邾城带来通达和繁荣,但每年的汛期就是悬在我们邾城人头上的一把剑,水流从上游夹杂着泥沙,绕城而过时泥沙淤积,不彻底清淤固堤,邾城人头上的这把剑迟早就会落下来!”众人相互看一眼,又一起看县太爷。

2021届江苏如皋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江苏如皋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江苏如皋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端午节的起源,其历史可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一般称为“五月五日”,专称“端午”,则可能较晚。

有人认为“端五节”之所以叫“端午节”,是因为原来的端五节选择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

也有人认为因周历建寅,即以正月为寅月,五月为午月,所以“端五”又称“端午”。

这两种说法,可能都缺乏说服力。

生活在三国时期至西晋的周处曾著有《风土记》一书,记载各地习俗,其书已轶亡,晚唐人李匡乂《资暇录》,其中载有《风土记》关于“端午”应该为“端五”的说法:“端,始也。

谓五月初五日也。

今人多书‘午’字,其义无取焉。

余家元和中端五诏书并无作‘午’字处。

而近见醴泉县尉厅壁有故光福王相题郑泉记处云:‘端五日。

’岂三十年端五之义别有见耶。

”或许,“端五”变为“端午”,仅仅是传习之讹而已。

(摘编自方铭《楚文化与屈原》,《人民政协报》2020年2月24日)材料二:关于端午的起源,说法不下十种,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勾践、夏至节、祭龙等等。

较为合理而可信的说法,是端午节源自先秦的夏至节。

夏至,是先秦古人最早确定的四大节气之一。

古人以为阳气于此日至极、阴气于此日始兴而“阴阳争,死生分”,乃企望能于此日助阳抗阴、得生避死、除害获福、去凶化吉。

相沿成习,夏至也成了民俗活动日渐丰富的传统夏至节。

夏至节的日期,一般在三代古历中切合农事的夏历五月、即仲夏之月的五日前后。

或许随着阴阳五行说盛行,战国时人以阴阳消长来说明时节变化,以五行配四时、五方而尚“五”,既尤为重视阴阳消长最为急剧的夏至,又因为尚“五”而将节日固定在五月五日。

(摘编自蔡靖泉《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与文化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材料三:关于端午的起源,一是屈原,一是介子推,又一说暗示这节日是起源于伍子胥的,还有说是起于越王勾践的。

以上四说究竟那一说可靠,或都不可靠,暂时不必管。

2021届江苏省如皋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答案解析

2021届江苏省如皋市普通高中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语文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如皋市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2020年11月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C(A项中“松烟和桐油烟”属于自然资源,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因素;
B项《野获篇》中描写的该景象体现的是徽墨的蓬勃发展;D项“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与“遂以墨名家”无关联。


2.(3分)C(原文是“李氏父子制墨没有拘泥于早期造墨理论的束缚”。


3.(3分)B(A项是原材料使用情况;C项是配料添加情况;D项是制作流程与方法。


4.(6分)徽墨是一种起源于南唐,昌盛于清朝,(1分)因产于徽州而得名,(1分)有着制作原料和方法多样(1分)、制作工序繁复,(1分)质地坚硬、光泽如漆、历史悠久等特点,(1分)可以用于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墨锭。

(1分)
5.(4分)①五代时期,全国制墨中心南移至徽州,标志着徽墨的兴起;②大宋王朝经济、商业、文学艺术活动及读书风气的大好形势,使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
③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及形成的社会导向,使徽墨的生产规模、质量及艺术形式都得以拓展直至昌盛;④几任帝王及李氏父子等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

评分建议:每点1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6.(3分)A(从原文“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可知这是作者朋友的观点,并不能直接表现作者的审美情趣。


7.(4分)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写了作者游西溪的经过,从路上所
1。

江苏省如皋丹阳联考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丹阳联考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丹阳联考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

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1915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最早有文献记载:“南唐李廷珪,易水人,本姓奚,父超,唐末渡江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

后主赐姓李。

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

”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李氏父子制墨倍加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

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为徽墨提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

正如《野获篇》所描写:“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

《歙县志》记载:“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为贡。

”可见大宋政权对徽墨有着强劲的需求。

《野获篇》还写到:“宋徽宗以苏合油波畑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

”宋徽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叙州改名徽州,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模生产并追求更高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情形:一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松烟”转而使用“桐油烟"和“漆烟”制墨,由于这两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江苏省如皋、丹阳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江苏省如皋、丹阳202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如皋丹阳联考)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

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1915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最早有文献记载:“南唐李廷珪,易水人,本姓奚,父超,唐末渡江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

后主赐姓李。

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

”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李氏父子制墨倍加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

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为徽墨提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

正如《野获篇》所描写:“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

《歙县志》记载:“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为贡。

”可见大宋政权对徽墨有着强劲的需求。

《野获篇》还写到:“宋徽宗以苏合油波畑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

”宋徽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叙州改名徽州,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模生产并追求更高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情形:一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松烟”转而使用“桐油烟"和“漆烟”制墨,由于这两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如皋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如皋市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A2. C3. D4. 敦煌飞天是敦煌壁画中出现的不长翅膀、借助云彩、凭借飘曳的衣裙而凌空飞舞的神像。

5. 首先介绍了敦煌飞天的得名由来及其主要特征,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飞天在相关朝代的特征,最后介绍了敦煌飞天的特殊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6. D7. ①“夕阳穿过竹窗棂,苍蝇煽动着翅膀”等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死寂的氛围;②藤二因为家庭贫困无人照看,抻短绳摔倒被牛踩死,与文中“黄牛仿佛在守护着孩子”形成强烈反差,具有讽刺意味,突出小说的悲剧色彩。

8. ①都表现了母亲因未能照顾好孩子的悔恨;②凸显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悲惨命运;③两个家庭的悲剧都反应了时代的残酷,当时底层人民的生存现状,深化了小说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9. B 10. B 11. D12. (1)许亨年少之时继承了家中产业与门望,品行清正不随流俗,有高尚的节操和品行。

博览并通晓各种书籍,广记前代旧事,当时的名流都推重并赞许他。

(2)光大初年,高宗入朝辅佐,认为许亨坚贞端方有古人的风范,非常钦佩敬重他,常常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参考译文:许亨,字亨道,高阳新城人,晋朝征士许询第六代的孙子。

他的曾祖许珪,历任给事中,被委任为桂阳太守,志向高雅清远,居住在永兴的究山,也就是许询曾经隐居的地方。

他的祖父许勇聪慧,担任过齐朝的太子家令(太子家的总管)、冗从仆射(皇帝侍卫首领)。

他的父亲许懋,担任过梁朝始平郡、天门郡这两个郡的太守,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凭借学问和技艺闻名,撰写《毛诗风雅比兴义类》十五卷、《述行记》四卷。

许亨年少之时继承了家中产业与门望,品行清正不随流俗,有高尚的节操和品行。

博览并通晓各种书籍,广记前代旧事,当时的名流都推重并赞许他。

很为南阳刘之遴所器重,常常称扬述说他的事情。

初次入仕担任梁朝安东王行参军,兼任太学博士,不久被任命为平西府记室参军。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语文试题

2021~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衣锦还乡〞的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并▲,成了中国古人乃至当今个人最大的奋斗梦想。

这个现象潜藏着深层的文化▲,反映古代服饰制度的等级化内容,反映至关重要的面子心理,反映▲的乡土情结。

A .家喻户晓意蕴盘根错节B.深入人心含意盘根错节C.家喻户晓含意根深蒂固D.深入人心意蕴根深蒂固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XX弄堂的房屋,看上去鳞次栉比,挤挤挨挨;▲。

▲,▲。

▲,▲,▲。

它们实在是极其美丽的景象。

①看上去有些乱,实际上却错落有致②站在至高点上,它们全都连成一片③它们还如水漫流,见缝就钻④无边无际的,东南西北有些分不清⑤屋脊连绵起伏,横看成岭竖成峰⑥又辽阔又密实,像农人撒播然后丰收的麦田A .⑤②④③①⑥B.⑤④②①③⑥C.③⑥①④⑤②D.③①⑥⑤④②3.以下对联与古代名人对应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 分〕①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②寄兴在山亭水曲,怀人于日暮春初。

③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④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杜甫X仲淹司马迁王羲之B.X仲淹杜甫王羲之司马迁C.司马迁王羲之杜甫X仲淹D.王羲之司马迁X仲淹杜甫4.对以下图表数据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注:图表中,金额同比是指与上一年同期相比拟。

A .2021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每月均超过190 亿美元。

B.2021年以 2 月为参照, 3 到 7 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整体增长。

C.2021年 1 月到 7 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起伏较大。

D.2021年 4 月和 7 月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比去年有所降低。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2020-2021学年江苏如皋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如皋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如皋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

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

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

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

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

如皋高三期中语文试卷

如皋高三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瞒天过海摧枯拉朽振聋发聩B. 蹉跎岁月风和日丽水天一色C. 豁然开朗纵横捭阖雕梁画栋D. 奇货可居悬梁刺股畸形发展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帮助,使我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D. 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人,我知道,他叫李明,是我们的班长。

”B. 他说:“这次考试很难,但我还是尽力了。

”C. “你看过《红楼梦》吗?”“看过,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D.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我认为写得不错,特别是结尾部分。

”4. 下列各句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得很好。

B.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C. 她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深受大家喜爱。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生命之树常青生命是宇宙中最美好的奇迹。

它既神奇又神奇,既伟大又渺小。

从古至今,无数先哲、文人墨客对生命进行了深入探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作。

生命如梦,恍若一瞬。

古人云:“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这句话道出了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我们每个人都如同梦境中的旅人,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然而,正是这短暂的生命,让我们更加珍惜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生命如歌,激昂奋进。

歌德曾说:“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它,让生命之花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正如我国古人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要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进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

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1915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最早有文献记载:“南唐李廷佳,易水人,本姓奚,父超,唐末渡江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

后主赐姓李。

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

”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李氏父子制墨倍加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

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为微墨提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

正如《野获篇》所描写:“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

《敏县志》记载:“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为贡。

”可见大宋政权对微墨有着强劲的需求。

《野获篇》还写到:“宋徽宗以苏合油波烟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

”宋徽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叙州改名徽州,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模生产并追求更高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情形:一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松烟”转而使用“桐油烟”和“漆烟”制墨,由于这两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清初政府重视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汉文化采取包容政策,促进了徽墨需求市场的恢复和发展。

尤其是清初几任帝王皆崇尚汉学、才学俱佳,对书画不仅喜爱而且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这样的社会导向,使徽墨业的昌盛顺理成章。

(摘编自《微墨的历史沿革与特点》)材料二:宋代罗愿在《新安志》中有“李超与其子廷佳,唐末自易水渡江至歙州,地多美松,因而留居,遂以墨名家”的记载。

李氏父子在易水制墨法的基础上,利用黄山、松萝山之古松取烟,并改进配料、和胶、杵捣等技术,制造出前世无法企及的佳墨,史称“李墨”。

南唐后主李煜亦评价李墨和澄心堂纸、龙尾歙砚为“天下冠”,并因此敕封李超为检校水部员外郎。

由于无度地使用和挥霍,及至北宋宣和年间“李墨”就极为罕见,故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李廷跬制“翰林风月”铭长方墨,墨呈长方薄板形。

一面泥金草书阴识“翰林风月”四字;另一面草书填朱三字,已模糊无法辨认。

墨色黝黑有漆光,质坚实如玉。

边薄而锐利,中间略凸,墨面布满大小、高低不平的突起,间有犀纹。

从实物的现存状况来看,确如史料评价的具有“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宋代李孝美《墨谱》)、“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和“历久弥新”的鲜明特点。

这锭“李墨”历经千年仍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在于李氏父子制墨没有拘泥于早期造墨理论的束缚,开创性地运用胶法、药法改善墨质。

《墨记》中记载了李廷佳首创分次和制的对胶之法。

《墨经》则记述了李廷佳制墨善用重胶,并添加藤黄、犀角、真珠、巴豆等十二味中药,及少量的生漆和熟漆和制,使解胶和胶力持久两个矛盾的命题完美统一。

再通过数万次的均匀杵捣、揉捏和压制,使胶和松烟颗粒充分融合,从而做到了“墨寿千年”。

作为最有名的制墨家,李氏父子第一次将中国墨的品质发挥到了极致。

关于李墨的精良,历史上有一些相关的记载。

五代宋初时期的文学家徐铉、徐楷兄弟,幼年时曾共用一挺长不过尺、细裁如筋的李超墨,每日书写不下五千字,十年方才用完。

还有宋大中祥符年间,一贵族误将李廷理墨遗失于水中,数月后,又于同一地点遗落了金器,故派人捞取,惊奇的是李廷佳墨也被完好无损地捞取出来,且光色不变、表里如新。

1978年,文府墨被发现时整体浸泡在水中,出土后历经数十年自然老化,其磨口依旧有莹莹胶光。

可见,在李氏父子的引领和推动下,宣歙之地的制墨水平得以整体进步。

《墨经》记载了著名制墨家张遇曾妙得李氏制墨之法,并以此传家,其子张谷、孙张处厚皆以制墨名世。

其后,歙州又有耿仁、耿遂、耿文政、耿文寿、耿德、耿盛等,宣州则有盛匡道、盛通、盛真、盛舟、盛信、盛浩等,都受到李氏制墨之法的影响。

(摘编自《唐宋时期的徽墨》)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徽墨得名于其产地徽州,能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关键在于徽州地区有着优质的松烟和桐油烟。

B. 《野获篇》中所描写的“今微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等景象,足以说明大宋政权对微墨有着强劲的需求。

C. 明代徽墨生产因社会需求量增大,逐渐改变了五代和两宋时期的状况,不再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

D. 后人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这从史料《新安志》对李氏父子制墨“遂以墨名家”的记载中可以得到印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近现代以来,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千古墨脉从未断绝,这得益于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

B. 人们要想了解徽墨的相关历史,可以查阅《歙县志》《墨记》《墨经》《墨谱》等古代典籍。

C. “李墨”能做到“墨寿千年”,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李氏父子对早期造墨理论的坚守与传承。

D. 宣歙之地的张氏、耿氏、盛氏等人皆以制墨名世,这跟受李氏制墨之法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徽墨制作研究范畴的一项是()A. 黄山、松萝山的古松B. 李墨、龙尾歙砚C. 藤黄、犀角等中药D. 杵捣、揉捏和压制4. 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微墨”下一个简要定义。

5. “千古墨脉从未断绝”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 C 2. C 3. B4. 徽墨是一种起源于南唐,昌盛于清朝,因产于徽州而得名,有着制作原料和方法多样、制作工序繁复,质地坚硬、光泽如漆、历史悠久等特点,可以用于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墨锭。

5. ①五代时期,全国制墨中心南移至徽州,标志着徽墨的兴起;②大宋王朝经济、商业、文学艺术活动及读书风气的大好形势,使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③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及形成的社会导向,使徽墨的生产规模、质量及艺术形式都得以拓展直至昌盛;④几任帝王及李氏父子等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溪的晴雨郁达夫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

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

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

从墓门望进去,只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

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

但是俗物也有俗益。

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

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

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

”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

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廿二日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谈到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引出雨中游览西溪的记叙,同时也直接表现了作者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