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为何死的凄惨?
历史趣谈:唐朝宗室李孝恭生平简介 李孝恭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朝宗室李孝恭生平简介李孝恭是怎么死的
导语: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
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
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
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
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军攻打辅公祏,用一年时间将江南平定,因功拜扬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发谋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历任凉州都督、晋州刺史。
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礼部尚书,改封河间郡王。
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岁。
诏赠司空、扬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元,配享高祖庙庭。
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朝宗室李孝恭生平简介
攻略巴蜀
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
隋朝末年,李渊在晋阳起兵,攻克长安后,下诏拜他为山南道招慰大使,领兵出巡巴蜀地区,连下三十余州。
随后进击朱粲。
大破其阵,俘获其众,诸将都说:“朱粲之徒杀食活人,是凶恶之贼,请将他们坑杀。
”孝恭说:“不能这样。
如今列城尽在寇境,如获敌则杀,以后还有谁归降呢?”全都赦罪释放。
由此缘故,传檄所至之处,相继归附。
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被封为信州总管,承受制命可以权益授官。
生活常识分享。
长孙无忌: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下场却最凄惨
长孙无忌: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一下场却最凄惨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
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旧唐书·后妃列传》:“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
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每请太宗厚加恩礼,位至监门将军。
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遂得减死。
”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
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
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
他在立储之争时,支持李治,后被任为顾命大臣,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
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
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嫁给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郎舅。
《旧唐书·高士廉传》: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晟卒,士廉迎妹及甥于家,恩情甚重。
见太宗潜龙时非常人,因以晟女妻焉,即文德皇后也。
《旧唐书·后妃列传》: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
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每请太宗厚加恩礼,位至监门将军。
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遂得减死。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无忌贵戚好学,该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
文德皇后即其妹也。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秦琼死因之谜大揭秘
秦琼,姓秦,名琼,字叔宝。
他是隋末唐初的名将,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
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甚至其勇猛和武艺卓著还被大家尊称为门神,而他的一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最后还被李世民最封为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味功臣之一,虽说是被排在最末端。
想知道秦琼是怎么死的吗?一起来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的真实死因。
秦琼是怎么死的人们总说军人最大的荣誉就是战死沙场,那么,秦琼是不是也是如此的呢?据悉,秦琼在李世民对其封官加爵后,自此在没有领兵出征,而常年的征战使得秦琼多年以来缠绵病榻,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言道,“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怎能不生病呢”。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琼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改封秦琼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画像与真人一般大小,去世多年的秦琼也名列其中,成为永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死因为何由上述我们可知秦琼是病死的,虽说不能战死沙场,但总比那些因功高震主被构陷而死的将军将领们要好得多了。
据记载,唐朝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
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
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
贞观十七年入凌烟阁。
战马、长枪、剽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琼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他如同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今人反思我们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和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无比自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豪情万丈,智、信、仁、勇、严,他样样具备,是他聚焦了我们无限向往的铁血大唐,豪杰辈出,逐鹿天下,英雄的传奇久久在我们心中风云激荡。
历史趣谈:尉迟恭简介 中国唐朝名将忠武鄂国公尉迟恭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尉迟恭简介中国唐朝名将忠武鄂国公尉迟恭生平导语: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朔城区)人。
中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州朔城区)人。
中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
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华门神。
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尉迟恭,字敬德,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传说其面如黑炭。
尉迟恭与秦琼为中国两位传统门神。
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李世民与刘武周对战时,曾降服尉迟恭,后尉迟恭被诸将排挤,李世民看出来后,跟他说:“愿意,就留下来;不愿意,我可以放你走。
”尉迟恭求去,于是李世民给他一笔钱;后来,李世民在战场上身陷危险,尉迟恭突然杀出,解救李世民一命,从此成为左右手。
)武德三年(620年),世民征刘武周,刘武周令尉迟敬德与宋金刚在介休抵御。
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前往劝降。
尉迟敬德与寻相举城投降。
世民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事前事后出力甚多,尤以为救世民本人而射杀世民三弟元吉与入宫上船为唐高祖守卫并请立世民为太子等为最,后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详细过程请见:玄武门之变)敬德所得财,必散之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最后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最后怎么死的
导语: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胡敬德,是大唐开国名将之一。
他性格忠厚,勇武善战,曾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尉迟恭又名尉迟敬德、胡敬德,是大唐开国名将之一。
他性格忠厚,勇武善战,曾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
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的名字与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并列,为隋唐十三条好汉中的稳坐第十三把交椅的好汉,亦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门神肖像的原型。
纵观《百家姓》,汉人的名姓之中未有“尉迟”这个姓氏的存在,事实上,尉迟恭是五胡乱华时代鲜卑族人的后裔,唐代朔州鄯阳人氏,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朔州朔城区人。
相传少年时期,尉迟恭生活贫苦,曾以打铁为生。
隋朝末年,隋炀帝暴虐无道,天下英豪纷纷揭竿而起,一时间中原大地陷入战乱。
尉迟恭身怀一身绝世武艺,有心投效明主,建功立业,于是告别妻子,离开家乡踏上了从军之路。
尉迟恭最初从军于高阳之时,李世民大军正与刘武周所部决战。
李唐大军兵强马壮且军纪严明,刘武周军队不敌。
尉迟恭作为刘武周麾下的将领,也被李世民所俘虏,而后有感秦王李世民心怀天下,是一代明主,遂决意投效李世民麾下。
作为降将的尉迟恭初来乍到之时,受到唐军诸将排挤,不得已离去。
几年后,瓦岗寨起义,李世民身陷重围,尉迟恭挺身而出,于乱军之中救下李世民,从此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成为其左膀右臂,追随李世民开创了李唐江山的万世基业。
尉迟恭怎么死的
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半生戎马,随唐太宗征战沙场,为大唐开国。
历史趣谈侯君集是谁 侯君集的战绩 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侯君集是谁侯君集的战绩侯君集是怎么死的?
导语:侯君集怎么死的?隋唐时期著名英雄侯君集,是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人勇武,有智有谋。
隋唐英雄中侯君集谋反了,那么,侯君集
侯君集怎么死的?隋唐时期著名英雄侯君集,是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人勇武,有智有谋。
隋唐英雄中侯君集谋反了,那么,侯君集是什么样的人,侯君集真的谋反了吗?是怎么死的?
侯君集简介侯君集一生经历
侯君集,是豳[bīn]州三水人,在今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
侯君集自少年时代就勇武为人称颂,以有材且雄健著称,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是个胆大勇武的世家子弟。
在隋末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侯君集得识明主,投入了李世民的幕府之中。
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被封为全椒县子,受到了李世民完全的信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了,在这之前,侯君集出谋划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跟随李世民进入玄武门,诛杀了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
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赐邑千户,升为右卫大将军,而此时的李靖,食邑才有五百户,可见当时在李世民的眼里,侯君集比李靖重要的多。
侯君集讨伐吐谷浑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侯君集又升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九年,他被任命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作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副手,讨伐吐谷浑。
五路大军直指吐谷浑,慕容伏允胆战心惊。
他放火烧荒,尽毁草原,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宰相长孙无忌生平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宰相长孙无忌生平简介导语: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谋臣,还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后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害死。
本文为大家揭秘长孙无忌简介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腹谋臣,还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后因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害死。
本文为大家揭秘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
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唐太宗、唐高宗时的宰相:贞观元年(627年)七月至二年(628年)正月为尚书右仆射,十九年(645年)至二十年(646年)四月为侍中,二十二年(648年)正月至二十三年(649年)六月为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二十三年六月至显庆四年(659年)四月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长孙无忌祖父长孙兕,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平原县侯。
父长孙晟,隋右骁卫将军。
长孙氏先世是鲜卑拔拔氏,北魏帝室十姓之一,孝文帝汉化时改为长孙氏,世为魏室重臣。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长孙氏是是李渊家族夺取天下的重要支持者。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兄,太宗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太宗废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唐高宗李治的亲舅。
长孙无忌博学多才,又有谋略,少年时即与李世民交好。
隋朝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在长春宫进见,授任渭北行军典签,自此辅佐李世民征讨。
武德九年(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贞观元年,迁吏部尚书,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历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仆射、司空,功勋卓著,又是外戚,是太宗最信赖倚重的大臣。
生活常识分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亮谋反被处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亮谋反被处斩贞观二十年(646)三月,长安头条新闻:凌烟阁功臣,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被诛。
三年前,兵部尚书侯君集因为参与到太子李承乾谋反一案被处死,如今张亮又被处死,这是什么情况?张亮,郑州荥阳人,祖上世代务农。
张亮并不想做一辈子的农民,也没有本事去读书,想要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隋末天下大乱给了张亮飞黄腾达的机会。
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如日中天,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创业平台,张亮辗转来到瓦岗军中打杂,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只好脚踏实地熬资历,等待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一晃就是许多年,一直到瓦岗军快要土崩瓦解,张亮也没有等到属于他的机会。
然而,机会总是给那些有耐心的人!有一次,张亮无意中听到瓦岗军中有人要造李密的反,他当即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因此偷偷摸摸地找到了大哥李密,说有人要杀你,你赶紧去处理吧!从这一刻开始,农民张亮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了!李密:“张亮,你现在是个什么职级?”张亮:“回大哥的话,小弟现在没有职级,混日子呢!”李密:“你是个忠厚本分的人,不应该被埋没,这样吧,就封你做个骠骑将军,到徐世的麾下建功立业去吧!”李密提拔的人不计其数,自然记不得小小的张亮。
武德元年(618),徐世投降唐朝,已经小有名气的张亮被封为徐州刺史,任务就是从王世充的眼皮子底下夺取郑州,然后到城中赴任。
这不是开玩笑嘛,唐军都打不下来的郑州,要我去打?算了,逃吧!张亮这一走就是好几年。
武德四年(621),徐世奉命攻打刘黑闼,再次起用张亮帮他镇守相州,怕死的张亮看到敌军前来进攻,再次弃城逃跑。
别说逃跑不光荣,张亮的职业生涯就是逃出来的。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张亮受到了房玄龄的青睐,被推荐到秦王府担任车骑将军一职。
两府之争的时候,张亮被委派到洛阳一带广结英雄豪杰,齐王李元吉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将其逮捕审讯。
其实这事儿大家心知肚明,只不过张亮没有直接说破,李元吉拿不到直接证据,也就对他无计可施。
李世民对张亮的表现非常满意,此事过后对他更加信任。
历史趣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生平简介 魏徵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生平简介魏徵是怎么死的导语: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
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
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
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生平简介早年经历大业十三年(617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帐下为官。
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李密,元宝藏给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写,李密见魏徵非常有文才,于是召见魏徵,魏徵献上壮大瓦岗的十条计策,但李密不用。
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袭击仓城被李密击败,王世充转攻洛口,又被李密击败。
魏徵却对长史郑颋说:“李密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是兵将也死伤了不少,瓦岗又没有府库,将士们取得战功得不到赏赐。
还不如深沟高垒,占据险要,与敌人相持,待到敌人粮尽而退时,率军追击,这才是取胜之道。
洛阳没有了粮食,王世充无计可施就会与我军决战,这时我们却不跟他交战。
”郑颋对魏徵的话不以为然,说这是老生常谈的。
魏徵说了一句:“这是奇谋深策,怎么是老生常谈呢。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揭秘:魏征是怎么死的?魏征一生经历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魏征是怎么死的?魏征一生经历简介
导语: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臣,因为能够勇于指出唐太宗李世民的错误而著名。
魏征他是怎么从太子李建成的帐下,投靠李世民的?魏征他的一生,都经历
魏征是唐朝著名的谏臣,因为能够勇于指出唐太宗李世民的错误而著名。
魏征他是怎么从太子李建成的帐下,投靠李世民的?魏征他的一生,都经历了哪些事情?魏征是怎么死的?
魏征一生经历介绍:
魏征,字玄成,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郑国公。
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
后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而也就是从此之后,魏征与李世民发生了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初识魏征,才高胆大。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后,虽然没有马上继承皇位,但已是天下大权在握,继位是迟早的事,对于如何治理天下,李世民心中并没有底,他也明白治理天下,光靠和他一起打江山的秦王府旧人是不行的,李世民就把目光投向他的前政敌魏征,那可是一个极历害的敌人啊。
李世民早期,就听魏征的两位前上司李密和窦建德说起过魏征,李密认为自己没有听从魏征的十策是失败的原因之一,而窦建德则认为魏征是治国的千古奇才,只是运气总不佳,当年被自己俘虏过来,并不真心为自己效力,不为攻唐设一谋,却心怀天下苍生,上了一条屯田植垦的方法,收到相当好的效果,粮食的增多,活人无数,使当时山东河北成了乱世中国的一方乐土,世外桃源。
李世民又想起自己当年化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折损了一员大将的情况下,才算是击溃了山东刘
生活常识分享。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谁死的最惨?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谁死的最惨?文/千年历史之眼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怀念当初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众多功臣,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表彰他们的功绩,是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
李世民去世后,他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诬陷谋反。
他先是被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郁山镇),后又被逼自缢而死,时年六十五岁。
河间郡王李孝恭第二。
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从侄,是唐朝的宗室名将。
他晚年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年五十岁,陪葬献陵,配享高祖庙庭。
莱公杜如晦第三。
杜如晦是唐初名相,与房玄龄齐名。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五岁,李世民为此废朝三日。
郑公魏征第四。
魏征是贞观朝著名谏臣、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逝,太宗悲痛至极,亲自到魏征灵前祭奠痛哭,并罢朝五日为魏征举哀,又命文武百官前往送葬。
唐太宗原将女儿衡山公主许给魏徵的长子魏叔玉为妻。
魏徵死后,太宗亲自赋诗一首,且为之树碑。
魏征生前曾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宰相之才,但魏征死后杜正伦获罪被罢黜,侯君集谋反被斩首,使得唐太宗怀疑魏征可能结党营私。
唐太宗又发现魏徵生前每有谏书,必留副本于家中并且曾经出示给史官褚遂良,太宗怀疑魏征此举有留为自赏及博取清名之用,大怒之下,下令推倒他亲自书写的魏徵墓的墓碑。
太宗更下旨解除婚约,衡山公主不再嫁往魏家。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受挫,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感慨,于是又下令将毁坏的魏征墓碑重新树立起来,并慰问魏征的遗属。
梁公房玄龄第五。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贞观名相。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648年),房玄龄病逝,年六十九岁。
唐高宗永徽三年,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房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
房玄龄长子房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
历史趣谈:谯国襄公柴绍生平简介 谯国襄公柴绍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谯国襄公柴绍生平简介谯国襄公柴绍是怎么死的
导语:谯国襄公柴绍(588-638年),字嗣昌,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县)人。
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幼以任侠闻。
补隋为太子千牛备身,娶唐高
谯国襄公柴绍(588-638年),字嗣昌,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县)人。
唐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幼以任侠闻。
补隋为太子千牛备身,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
唐国公李渊起兵,领马军总管,率先登陷阵。
武德初年,从秦王李世民征战,以功封霍国公。
贞观初,转左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
参与定襄之战,从灭东突厥,后加镇军大将军,改封谯国公。
贞观十二年去世,追赠荆州都督,谥号为襄。
谯国襄公柴绍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
于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陪伴)。
唐国公李渊将三女儿(即后来的平阳昭公主)嫁给了柴绍。
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各地(参见隋末农民起义),并逐渐形成以李密(参见瓦岗农民起义)、窦建德(参见窦建德起义)、杜伏威为首的三支主力农民起义军,他们分别活动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隋王朝的统治,将隋统治集团及其军队主力分隔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处,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一些隋贵族和地方官吏见隋朝大势已去,也乘机而起,占据郡县,建立割据政权,称王称帝,隋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在这种形势下,早就心怀异志的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也开始做起兵的准备。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李绩简介 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绩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绩简介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绩生平
导语:英国忠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
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
英国忠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
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显庆二年(657年)奉旨与许敬宗、苏敬、孔志约、于志宁等编《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李勣一生,经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灭东突厥,平定薛延陀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大唐王朝的稳定、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所得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
大功成就,常推功于别人,故而人尽死力。
公元731年(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武庙,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司空英国公李勣”便是其中之
生活常识分享。
凌烟阁功臣第一位长孙无忌,为何被逼自缢而死?史书评:主暗臣奸
凌烟阁功臣第一位长孙无忌,为何被逼自缢而死?史书评:主暗臣奸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担任了30余年宰相的长孙无忌被他的外甥、高宗皇帝李治下令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黔江区等地)。
一路上,过秦岭,走巴蜀,受尽千辛万苦,这位60多岁的老人,步履艰难,足足走了两个多月,总算到了荒僻的黔州。
但他还未来得及洗净身上的尘土,更未能恢复一下极其疲惫的身躯,大理正袁公瑜、御史宋之顺就已经赶到了黔州,传旨重治无忌的“谋反”罪。
长孙无忌被逼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字辅机,洛阳人,其先世为北魏宗室,原姓拓跋,因其家族人“功最居多”,又为宗室之长,改姓长孙。
少年时就与李世民相处得不错。
太原起兵不久,长孙无忌就参加了李渊父子的军队,以其杰出的政治才干,逐渐担任重要职务。
高祖武德年间他是李世民秦王府的重要谋士。
当李氏兄弟争夺皇位的斗争进入白热化程度,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要害死秦王世民的紧急关头,是长孙无忌建议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一举灭掉建成和元吉两股势力,使世民当上太子并“监国”,两个多月后,即公元626年8月,高祖李渊退位,世民登上皇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太宗贞观元年(627年),长孙无忌以“功第一”,升为吏部尚书,封齐国公。
不久,又升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则位列第一。
太宗因长孙无忌为“佐命元勋”,又是至亲(他的胞妹是太宗的长孙皇后),故对他格外信任与器重,可以随时出入太宗的寝宫议事,享此殊荣者,大臣中唯长孙无忌一人。
一次,长孙无忌偶尔疏忽,身带佩剑进入太宗寝宫,若别人,论罪当斩,可对他也不加罪,只是轻罚一些金银了事。
唐太宗在位共23年,长孙无忌始终是太宗依靠的重臣。
他辅佐太宗,始终尽心竭力。
太宗命他参考隋“开皇律”和唐初“武德律”,编成《唐律疏义》,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完整法典。
他的一系列重大建树,深受太宗赞誉,称之为“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
尉迟恭是怎么死的
尉迟恭是怎么死的
尉迟恭是怎么死的
阅读精选(1):
尉迟敬德是怎样死的?
昨日看见东方电影屏道放电视剧,唐朝的事情,里面说尉迟敬德是因为他师父德一句话而死;他师父以前说过“鞭在马在人亦在”,而当时尉迟公在战场上鞭已经断裂,马也累死,见此情景,想起师父德话,所以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想想不太敢相信,所以去搜索。
尉迟恭的一些生平简介
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
[由整理]
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
历史趣谈:隋唐时期名将屈突通生平简介 屈突通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隋唐时期名将屈突通生平简介屈突通是怎么死的导语:蒋国忠公屈突通(557年-628年),长安人,隋唐时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
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蒋国忠公屈突通(557年-628年),长安人,隋唐时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
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
大业年间曾平定杨玄感叛乱,数次镇压农民起义。
隋炀帝南巡江都,委其镇守长安。
高祖起兵入关,屈突通坚守潼关,兵败被俘,后降唐,任兵部尚书,封蒋国公。
后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论功第一,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后回朝拜为工部尚书。
玄武门之变后,复为检校行台仆射,镇守洛阳。
贞观元年(627年),改封洛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
不久病故,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
永徽年间,重赠司空。
隋唐时期名将屈突通生平简介直言敢谏屈突通之父屈突长卿,是北周的刺史。
屈突通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且颇好武略。
年轻时仕隋为虎牙郎将,后任右亲卫大都督。
开皇十七年(597年)三月,屈突通任亲卫大都督,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到陇西一带(今甘肃陇西)巡查直属朝廷的牧群。
屈突通秉公执法,共查出两万多匹隐马。
隋文帝闻讯后大为震怒,欲将罪臣太仆卿慕容悉达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员全部处斩,屈突通于心不忍,便向隋文帝求情:“人命至重,人命至关重大,人死不能复生。
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抚育天下,难道容许因为牲畜财产而在一天之内杀戮一千五百人!臣斗胆敢以死请命!”隋文帝怒视并且大声斥责屈突通。
屈突通继续说:“臣情愿自身受杀戮,来免除千余人的死罪。
”隋文帝此时方才明白,于生活常识分享。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结局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结局凌烟阁24功臣的最后结局读史三悟发布时间:04-0317:25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最后结局,有的善终,有的处死,未免不令人唏嘘,第1位:长孙无忌,李世民的舅子哥,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公元659年,受许敬宗诬陷,以谋反罪名,被唐高宗削去官职和封邑,并流放黔州;同时,长孙无忌的儿子们也被革去官职,流放岭南。
同年,长孙无忌受许敬宗胁迫,自缢身亡,享年65岁,同时,他还被抄没家产,近支亲属皆被流放岭南为奴。
好在,公元674年,唐高宗又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让他的孙子长孙元翼承袭了“赵国公”爵位,并让长孙无忌陪葬昭陵(唐太宗之陵)。
第2位:李孝恭,是李世民未出三服的兄弟,晚年以歌舞美人为趣,但从未有过居功自傲之意,深受李渊和李世民的信任。
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享年50岁,李世民闻讯,非常伤心,亲自举哀痛哭,允诺他陪葬献陵,配享高祖庙庭。
可惜,没有赶上李世民封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3位:杜如晦,贞观四年,染病辞官,但是,李世民仍然按照原职发放俸禄,并安排名医救治,可惜,无力回天,最终病死,享年45岁;李世民为此大哭不止,三天不理朝政。
后来,李世民交给房玄龄一条黄金带,让他送到了杜如晦的灵房。
死后13年,与长孙无忌、李孝恭等人一同被李世民封赏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4位:魏征,贞观十七年,病死,享年63岁,李世民也挺够意思,特意废朝5天,以表纪念,并亲率文武百官出城送灵。
也没有活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受封的那一天。
同年二月,与长孙无忌、李孝恭等人一同被李世民封赏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5位:房玄龄,贞观十七,受李世民封赏,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五位,可惜,5年后,因病卧床不起,李世民亲自安排太医为其诊治,但是,病故膏盲,已无疗效。
临终之时,房玄龄请求太宗以天下苍生为重,停止讨伐高丽。
李世民听后,甚为感动,对房玄龄的儿媳妇高阳公主说:“房玄龄临死还在为国事操心,非常难得”。
历史趣谈:长孙无忌简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生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长孙无忌简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长孙无忌生平导语: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
从小“该博文史”。
617年,李渊起兵太原,无忌进见,李渊爱其才略,授任渭北行军典签。
自此辅佐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政权,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以功第一,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
626年,参与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历任尚书仆射、司空。
为人谨慎,改任司徒。
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
643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居第一。
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30卷。
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为许敬宗诬构,削爵流黔州(今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自缢而死。
有诗三首。
长孙无忌奉唐太宗李世民诏,与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等十九人,先后两次重修《唐律》,以省烦去蠢,变重为轻的原则进行修订,《唐律》由于贯彻“先存百性”的指导思想及‘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立法宽平,顺乎历史潮流,因而促进了唐初封建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安定繁荣的新局面。
长孙无忌由于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限制,不可能认识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本质。
他在《律疏义序》一文中写道:“夫三才肇位。
万象斯分。
禀气含灵、人为称首,莫不凭黎元而树司宰,因政教而施刑法,其有情恣庸愚.识沈愆戾,大则乱其区宇,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人物生平 贬官岭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士廉人物生平贬官岭南
导语:早期事迹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
但他认为自己
早期事迹
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
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于是隐居在终南山,闭门谢客。
隋炀帝大业年间,高士廉出任治礼郎。
609年(大业五年),高士廉因妹夫长孙晟病逝,便将妹妹高氏接回家中,并厚待外甥长孙无忌、甥女长孙氏。
后来,高士廉发现李渊次子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长孙氏嫁给他,这就是后来的文德皇后。
贬官岭南
613年(大业九年),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奔高句丽。
高士廉因与斛斯政有交往,受到牵连,被贬为朱鸢县主簿。
高士廉事母至孝,因岭南地区瘴疠严重,不能带母亲同行,便将妻子鲜于氏留下,代自己奉养母亲。
他又想到妹妹没有着落,就卖掉大住宅,买了小住宅安顿妹妹,并把剩下的钱分给母亲和妹妹,自己轻装上路。
当时,天下大乱,朝廷诏令难以到达岭南,交趾太守丘和便委任高士廉为司法书佐。
618年(武德元年),钦州俚帅宁长真率军进攻交趾。
丘和打算开城投降,高士廉劝道:“宁长真兵马虽多,但孤军深入,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再说城中兵力足以抵御敌军,为什么要投降他呢?”丘和于是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让他迎击宁长真。
宁长真大败,只身逃脱,军队全部投降。
生活常识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为何死的凄惨?
导语:提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众人脑中不禁回想起当年陪伴着唐太宗金戈铁马出谋划策的有功之辈。
这当中不乏有房谋杜断等能臣谋士政治上的支持,更
提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众人脑中不禁回想起当年陪伴着唐太宗金戈铁马出谋划策的有功之辈。
这当中不乏有房谋杜断等能臣谋士政治上的支持,更缺不了程咬金秦琼等军事上的人才。
纵观这些人的后半生病逝居多,也算是颐养天年了。
可是有一个人他历经三任君主,为大唐盛世殚精竭虑,却落得个被人诬陷自缢的下场,他就是长孙无忌。
说起此人,用居功至伟睿智无双来形容并不为过。
当年李世民还在为怎样夺取太子之位犹豫不决时,他便与房玄龄等人秘密筹划了一切,并不失时机的劝其先下手为强。
而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并没有错,玄武门之变中太宗虽担负了弑兄杀弟的罪名但终究是迎来了贞观盛世。
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的确有着识君之明。
之所以他能在凌烟阁功臣榜排行第一也与他的功绩息息相关。
虽说他对大唐社稷的功劳无可比拟,但他确有一点好处从不居功自傲,这亦是他的聪明之处。
权力越高越易受帝王猜忌,只是他低估了自己在太宗心中的地位,给太子李治做老师是他给予他的最高信任。
只是这位小主并不如太宗那般雄才伟略,对于这个辅佐他的贤臣他是抱有一丝戒备的,否则也不会在许敬宗诬告的那一瞬就将他削官流放,最终被逼自缢。
可怜他一生为大唐鞠躬尽瘁却惨淡收场。
当然这与他当年极力反对高宗立武昭仪惹下的祸患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武昭仪屡屡向他示好,但他权衡多方利益始终不予回应。
李治天生懦弱不免听信他人谗言顺水推舟之时他这个传奇人物就此拉下帷幕。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