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2)
文献综述2
价值工程在房地产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探讨针对价值工程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周彦科和学者张强分别在《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中的应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项目价值管理的研究》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的建筑业更是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近十几年来,中国的建筑业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房地产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关联度和带动性极强,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人们对于居住消费要求越来越高,住宅项目的操作需要深入研究分析购房者的真正居住需求,正确地处理好住宅小区各部分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从我国国内现实的发展情况看,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房地产市场的主体也将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对价值工程的应用将从被动变为主动,成为推动价值工程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4]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价值工程能适应建设项目的自身需求,将价值工程的思想应用于项目的建设与管理之中,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工程建设也将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价值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为价值管理的应用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此,有必要通过对建筑业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应用,以期使工程价值得到更好实现,推动我国价值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国内外对于价值工程在房地产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工程界定1.1价值工程概念学者张金兰,纪鹏飞等认为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是指通过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费用进行系统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所研究对象价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7]学者秦立公在《价值工程理论在我国建设项目投资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认为价值工程是一种研究方案创新与优选的管理技术与思想方法。
文献综述示例
四、文献综述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是客观现实,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宏观路径是未来趋向,这两方面是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就目前的国内外终身教育研究看,尚无专门论述者。
(一)现实基础研究文献综述终身教育发展现实基础研究所涉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均颇为浩繁,因此从中梳理出研究脉络实非易事。
下面仅就与文章内容直接相关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经济差异和中国功利主义文化传统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1.中央与地方关系相关研究终身教育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受制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关于后者,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不仅在政治学著作中有所涉及,在行政体制改革一类的文献中也是主要研究内容,更有很多著作直接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素材。
综合现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中国政府职能。
“对中国来说,这一课题显得更为重大而深刻”1,它是界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因素和着力点,“为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之提供了评价标准”2。
②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历史。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式,但基本都以1978年改革开放作为主要分界点,认为1978年之前是中央集权阶段,之后为逐步分权的时期;不同学者对1978年之前和之后做了更为详细的划分。
3③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类型。
当前1辛传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32.2颜廷瑞.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58.3颜廷瑞.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46-251.辛传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46-148.金太军,赵晖.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51-283.夏丽华.60年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特点与当前的改革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理论界有关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基本判断主要有“中央主导型”、“地方主导型”和“中央地方混合型”三种观点。
文献综述 (2)2
移民区小学德育现状研究文献综述一、相关概念界定1、移民“移民”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迁移到外地或外国落户的人”①,显而易见,移民有国内移民与跨国移民之分.然而因对国内移民的研究甚少,所以造成了人们对“移民”即指“跨国移民”的错觉。
其实《辞海》对于国内移民早有界定:“在一国内部、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在我国现有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人口迁移有特定的含义,即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迁移,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流动。
”①2、德育⑴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⑵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国内外对移民区小学德育的研究(一)国内研究1.对小学生德育认识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在《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一文中指出:“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发展的功能以外。
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
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就是说,可使每个个体实现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①吕型伟、鲁洁和冯国文三位教授指导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环城小学进行了“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课题,研究表明,在德育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的王云强和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道德教育研究所的乔建中对小学生道德自我与情绪体验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道德情境和情绪体验对道德自我有显著的影响。
2.对学校德育目标的研究在对学校德育目标进行研究的一些资料中,主要是论述学校德育目标发展趋势,学校德育目标意义及作用等。
文献综述参考范本2
文献综述(届)蜜罐技术学生姓名学号院系工学院计算机系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蜜罐技术摘要: 综述了蜜罐技术的发展,虚拟蜜罐(主动防御体系)的实现,所要用到的相关网络安全技术以及前景关键词: 蜜罐;网络安全;虚拟蜜罐主动防御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在以信息为核心的网络中,高频率的黑客入侵事件、正在增加的计算机犯罪给我们的网络安全带来强劲的挑战。
近些年,虽然杀毒软件,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应运而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它们对网络的检测是基于规则的,被动的,对于新的攻击无能为力,并且无法跟踪攻击者。
所以单纯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在高要求的网络坏境中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1 蜜罐技术的发展1.1国外的蜜罐技术蜜罐思想最早的提出是在198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lifford Stoll 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Stalking the Wily Hacker”的论文[1],随后Bill Cheswick写了关于蜜罐的名为“An Evening with Berferd in Which a Cracker Is Lured,Endured,and Studied”的论文,系统的提出了蜜罐的思想。
各种蜜罐产品慢慢出现比如DTK、CyberCop Sting、NetFacade等等。
直到1999年Honey Net项目的创建可以说为蜜罐在安全领域的地位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这个项目成功的展现了蜜罐技术在研究和检测攻击方面的价值。
他们的系列文献“Kn ow Your Enemy”展示了他们的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
随着各种商业蜜罐工具存在着交互度低,容易被黑客识别等问题,安全研究人员需要一个完整的蜜网体系。
蜜网构成一个黑客诱捕网络体系架构。
现在the honeynet project 依然是最具实力的研究蜜罐的非盈利行组织。
1.2国内的蜜罐技术在国内,一个组织推动着蜜罐技术的发展,它就是北大计算机研究所“狩猎女神”项目组(h ttp://)。
大学生毕业去向分析文献综述 (2)
影响大学生毕业去向因素分析文献综述每年的毕业季都是一个面临选择的季节,有人会选择继续读书深造,有人会选择开始就业,也有人选择待业在家。
每个不同的选择,都有影响它的因素,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是我们能改变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更好的位置。
关键词:毕业去向因素分析不同选择的原因1、历年大学生毕业数量数据图: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毕业生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从280万一直跃升到2010年的631万,因此我国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2、历年高校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2006-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渐下降,而高校生毕业人数在不断增加,有数据也可以了解到,大学生毕业后不同选择的原因。
3、与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学生相比,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在家庭社会资本与个人社会资本上都比较缺乏。
4、大学生毕业选择就业或升学时,家庭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升学选择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选择个人社会交往广泛度对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
5、社会资本对大专生和本科生就业落实率有较为显著的正的影响,但是对硕士和博士的就业落实率没有显著影响。
还有其他各种因素影响着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而以上几点则是在众多因素中比较突出的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进行总结及对造成这种去向的因素进行分析。
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总结及分析:1、考研近年考研状况表: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大学生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和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在不断地上升。
从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情况来看,考研热持续不减。
一些人因为就业压力大而考研,高校考研率和扩招幅度在增长,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毕业生就开始考研;而有些人则一开始就选择考研,希望借此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2,就业选择就业的原因:1.更早积累工作经验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已为毕业后工作做好准备3.进入实践状态,为考研做准备。
4、能力比较突出,刚毕业就被企业录用。
文献综述
如何做文献综述一、什么是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的界定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后,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2.文献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
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为什么要开展文献综述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文献综述2
文献综述国外员工持股制萌生于200 年前的美国。
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
由于它对公司、员工、股东和国家都有益而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新的所有制模式。
理论依据凯尔索二元经济学说国外员工持股较早的倡导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路易斯·凯尔索。
凯尔索认为,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现代经济将逐步变成资本取代劳动成为生产财富主要手段的经济。
20 世纪50 年代末,凯尔索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看到了资本的急剧集中和贫富差别的迅速扩大,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已成为美国社会潜藏的巨大危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凯尔索与阿德勒(MortimerAdler)合著了《资本主义宣言》一书。
凯尔索在书中分析了不同时期资本、劳动这两项要素对社会产出贡献比例的变化后认为:美国建国初期,资本贡献占10%,劳动贡献占90%;进入20 世纪50 年代,资本贡献上升到40%,劳动贡献下降到60% ,社会财富急剧地集中在少数拥有大量资本的人手中,带来贫富差别的迅速扩大,成为美国社会不稳定的关键因素。
基于此,凯尔索提出了员工持股计划(ESOP),并得到了联邦一级和州一级的立法支持,使员工持股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明塞尔以及贝克尔,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代表的是人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与物质资本并列的一种资本,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本的产权,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共享收益。
如果承认劳动是一种资本,那么就必须承认劳动者拥有人力资本的产权。
劳动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所有权,而是劳动力使用权,并且是出让定期的劳动力使用权。
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必不可少的内容,与货币、实物等其他资本产权一样共同参与企业利润的创造。
因此,股东需要对人力资本的所有者进行有效的激励,使其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80 年代中,美国经济学家马丁·L·威茨曼(Weitzman ,Martin·L.)提出的分享经济理论也为员工持股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知识图谱文献综述(第二章知识表示学习)
知识图谱⽂献综述(第⼆章知识表⽰学习)第⼆章知识表⽰学习1. 任务定义、⽬标和研究意义 知识表⽰是知识获取与应⽤的基础,因此知识表⽰学习问题,是贯穿知识库的构建与应⽤全过程的关键问题。
⼈们通常以⽹络的形式组织知识库中的知识,⽹络中每个节点代表实体(⼈名、地名、机构名、概念等),⽽每条连边则代表实体间的关系。
然⽽,基于⽹络形式的知识表⽰⾯临诸多挑战性难题,主要包括如下两个⽅⾯: (1)计算效率问题。
基于⽹络的知识表⽰形式中,每个实体均⽤不同的节点表⽰。
当利⽤知识库计算实体间的语义或推理关系时,往往需要⼈们设计专门的图算法来实现,存在可移植性差的问题。
更重要的,基于图的算法计算复杂度⾼,可扩展性差,当知识库规模达到⼀定规模时,就很难较好地满⾜实时计算的需求。
(2)数据稀疏问题。
与其他类型的⼤规模数据类似,⼤规模知识库也遵守长尾分布,在长尾部分的实体和关系上,⾯临严重的数据稀疏问题。
例如,对于长尾部分的罕见实体,由于只有极少的知识或路径涉及它们,对这些实体的语义或推理关系的计算往往准确率极低。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Bengio, et al., 2009]为代表的表⽰学习[Bengio, et al., 2013]技术异军突起,在语⾳识别、图像分析和⾃然语⾔处理领域获得⼴泛关注。
表⽰学习旨在将研究对象的语义信息表⽰为稠密低维实值向量。
在该低维向量空间中,两个对象距离越近,则说明其语义相似度越⾼。
知识表⽰学习,则是⾯向知识库中的实体和关系进⾏表⽰学习。
知识表⽰学习实现了对实体和关系的分布式表⽰,它具有以下主要优点:(1)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知识库的三元组表⽰实际就是基于独热表⽰的。
如前所分析的,在这种表⽰⽅式下,需要设计专门的图算法计算实体间的语义和推理关系,计算复杂度⾼,可扩展性差。
⽽表⽰学习得到的分布式表⽰,则能够⾼效地实现语义相似度计算等操作,显著提升计算效率。
(2)有效缓解数据稀疏。
由于表⽰学习将对象投影到统⼀的低维空间中,使每个对象均对应⼀个稠密向量,从⽽有效缓解数据稀疏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
文献综述2
仓库温湿度的监测系统前言:介绍:防潮、防霉、防腐、防爆是仓库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仓库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直接影响到储备物资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为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首要问题是加强仓库内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
但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湿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
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湿度测量仪。
关键词:仓库、温湿度、虚拟仪器、检测虚拟仪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起源于1986年美国车家仪器公司(NI)设计的Lab VIEW软件,这是一种基于图形的开发、调试和运行的软件平台。
它实现了NI公司提出的“软件即仪器”的理念。
虚拟仪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计算机来增强传统仪器的功能,由于通用接口总线GPIB标准的确立,计算机与外部仪器通信成为可能,因此把传统的仪器通过串行口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后就可以用计算机控制仪器了。
第二阶段主要在功能硬件上实现了了大技术进步,其一是插入计算机总线槽上的数据采集(PLUG-IN PC-DAQ)的出现,其二是VXI仪器总线标准的确立,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虚拟仪器硬件的基础。
第三阶段形成了虚拟仪器体系结构的基本框架,这主要是由于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构筑起了几种虚拟仪器的平台,并逐渐成为标准的软件开发工具,由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三个发展阶段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和控制是许多行业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随着微型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检测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仓库的温度和湿度自动监测控制方面的研究有了明显的进展。
美国、日本的仓库监测设施近20年来发展很快,他们结合本国条件做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成就,其中仓库环境调控技术均有较高水平,但其监控设备价格昂贵。
09文献综述参考例文2
“重特大灾害社会风险演化机理及对策研究”这个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在写作综述时国内外观点总结时参考着用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重特大灾害的相关研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自然人为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人身安全与社会财富构成严重危害,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各种紧急事件。
灾害按照成因将灾害分为三类,①自然灾害:可分为天文灾害和地球灾害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行星爆炸等,后者包括生物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和地震等;②人为自然灾害:包括由破坏水土环境引起的自然灾害,过量开发水资源引起的自然灾害,因物理、化学、生物污染环境引起的自然灾害,采矿引起的自然灾害,工程或生产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以及由人类过失行为引起的自然灾害;③人类及社会危害:主要包括火灾、事故灾害、卫生灾害、科技灾害和政治灾害。
从自然灾害的研究角度来看,马宗晋和高庆华,在回顾中国自然灾害研究进程的基础上,总结了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建立了自然灾情评佶统计标准体系,进行了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开展了国际灾害与减灾科学交流[1];鲁晓燕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来分析自然灾害,认为人类与自然灾害呈现出一种另类的互动关系[2];王绍玉和唐桂娟从自然灾害风险模型的再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致灾因素的强化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的系统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3]。
从人为灾害的研究角度来看,金磊指出在所有灾害中,人为因素与全部灾因的80%以上,且有从自然态向人为态、混合态转化的趋向,这是必须承认的全球性问题,现代减灾研究若再不关注人灾不仅是不全面的,更将是无效果的[4];刘妍以普遍的人为灾害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主要利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产权理论、寻租理论、外部性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等,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5]。
仪器分析文献综述 (2)
湖北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中论文学院轻工学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 10化工一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赵春玲时间 2012年11月19目录一、摘要......................................................... ........................................................... .3二、引言......................................................... ........................................................... .4三、实验部分......................................................... (5)(一)TiO2改性晶体表征......................................................... .. (5)(二)光催化效率的检验分析 (7)(三)中间产物分析 (8)四、结论......................................................... ........................................................... . (9)摘要......................................................... ........................................................... (9)仪器分析在二氧化钛晶体及其光催化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华云涛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摘要: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光催化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许多中外科学研究者对其晶体本身做了许多的研究,以期达到最完美工作效率。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概括归纳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和对照,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的.2. 文献综述的第二步:摘要不同的学科对引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不同[1].虽然文献综述并不仅仅是摘要,但研究结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做法包括: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结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3.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批判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自己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观点与看法如何.阅读文献时,要避免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较国内外各相关学术流派的观点,方法,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要根据研究的需求来做批判,注意不要给人以吹毛求疵之感.一个具有批判性的评论,必须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告知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测试研究生评鉴技巧: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适时性和简捷性.表1 香港大学建议的论文撰写模式导论开头段落◇简介主题;◇主题的重要性;◇理清首要问题;◇简介各篇(例如A.B.)文章与作者,及其不同或互补之处.主文部分(3个示范)1.1分析A与B的理论/观点1.2分析B的理论/观点1.3比较A与B的理论/观点2.1找出A与B的共同性2.2找出A与B的差异性2.3探讨出一个中心议题议题1:探讨A&B议题2:探讨A&B议题3:探讨A&B结论提出一个比其他更好的理论与立场提出一个优于每一个理论与立场的部分的摘要一文献综述特征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大约8-15页;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文献综述2
磷酸磷酸是P2O5与水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根据磷氧化程度的不同,磷可以分为次磷酸(H3PO2)、亚磷酸(H3PO3)、正磷酸(H3PO4)和过磷酸(H3PO5)。
H3PO4-H2O系统图早已被系统地研究过,纯磷酸在常温下是呈透明的单斜晶体,比重为1.88,熔点为42.4℃,含P2O572.4%(m%,下同)。
此外还有一个半水物结晶(H3PO4·0.5H2O),其熔点为29.3℃,与其呈平衡的饱和溶液含H3PO491.6%,半水物结晶与冰的低共熔点为﹣85℃,该点的磷酸浓度为62.5%。
磷酸作为商品出售时的浓度为75%或者85%,溶液的冰点分别为﹣20℃和21℃,低于此温度将会析出半水物晶体。
超过100%H3PO4时进入一个无结晶区,包括一组多磷酸区域,以焦磷酸为起点,接着是三聚磷酸和四聚磷酸区域。
美国肥料发展中心曾发现H3PO4与H4P2O7之间有一种低共熔组成的液体酸,通常称为过磷酸,浓度为105%H3PO4,含五氧化二磷76%,它有很多特殊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磷肥生产。
过磷酸黏度很大,腐蚀性比正磷酸小得多,并具有明显的过冷性质,常温下为液体,冷却到4.4℃以下才会结冰,加热到16℃以后结晶溶解。
过磷酸不仅是P2O5重要的来源,而且对许多杂质具有很好的螯合作用,使其不至于析出。
此外还有一个过磷酸区域,其液相组成为116%H3PO4,由于这种酸的生产成本很高,没有得到发展。
1.磷酸的主要物化性质(1)磷酸的物理性质磷酸分子式为:H3P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易溶于水。
无色粘稠状液体或无色正交体系晶体。
空气中易潮解。
分子量为98.00,熔点42.3℃,沸点261℃(100%)、158℃(85%),相对密度1.8342,折光率1.3420(10%水溶液中)。
加热至150℃即成为无水物。
于213℃失去1/2结晶水转变为焦磷酸,300℃以上进一步脱水生成偏磷酸。
磷酸是一种无氧化性的不挥发的三元中强酸,具有强的配位能力。
文献综述(2)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隧道施工过程RFPA模拟分析专业工程力学班级力学0801班学生周洪权指导教师郑佳艳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前言如今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大量的地下工程正在修建。
如何评价岩体的稳定性是地下岩体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
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就必须研究岩石破裂的机理和岩体失稳过程的规律。
但是由于岩石的非均匀性、非线性,以及几何结构的复杂性及其作用荷载的特殊性,使得解决岩石力学工程问题成为了难点。
现有的解析方法很难对岩石的破裂失稳过程做出准确地描述。
而且受制于现场条件以及人力财力等因素,现场试验很难具有普遍性。
一、分述1.岩石的破坏准则1965年,Cook 提出了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的概念。
它使人们注意到,岩石不仅在达到最大强度之前能承受荷载,而且在此之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破坏不再被看成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过程,人们把这种过程称为材料的劣化[1]。
岩石的破坏准则是表征岩石在极限应力状态下失稳破坏时的岩石强度参数和外部荷载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破坏准则是研究岩石破裂的基础。
1.1 Coulomb 准则1773年,Coulomb 提出“摩擦”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岩石的强度即抗摩擦强度,等于岩石本身抗剪切摩擦的内聚力和剪切面上法向力产生的摩擦力。
即 φστtan c += (1-1) 式中,σ和τ分别是剪切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c 是内聚力;φ是内摩擦角。
用主应力1σ,3σ表示的Coulomb 准则[2]为:⎪⎪⎩⎪⎪⎨⎧⎪⎭⎫ ⎝⎛≤-=⎪⎭⎫ ⎝⎛>=++-+311331232121,21,2]1[]-1[σσσσσσσσc f f f f (1-2)其中c σ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1.2 Mohr 准则1900年,Mohr 将Coulomb 准则推广到三向应力状态,指出岩石的破坏发生在岩石内某个面上的剪切破坏,此时该面上的正应力即法向应力n σ与剪应力τ满足下列关系:)(στf = (1-3)1.2.1 二次抛物线型Mohr 准则岩性处于较坚硬和较弱之间的岩石,如泥灰岩、砂岩、泥页岩等岩石的强度包络线近似于二次抛物线(如图1-1),其表达式为()t n σστ+=2 (1-4)式中,t σ为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n 为待定系数。
文献综述(范本2)
文献综述(范本2)城市居民“人情”消费负担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杭州市余杭区山西园社区为例张希法政学院社会工作02社本(1)02022142指导老师:×××文献综述一、研究历史的回顾与研究现状马歇尔·莫斯(M. Mauss)在他的著名论文《礼物》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原始或古代社会中,由于什么原则使得收到礼物后必须回礼?是什么力量迫使受礼者回礼呢?”莫斯在一种神秘的力量“呼”上找到答案:“呼”存在于森林或一个人送与另一个人的物品中,它一直希望回复到它原先的位置上去。
而这种回复只有通过以另一物品为中介,和原先的礼物相交换才能达到。
如果受者没能做到回礼,将带来一些麻烦,甚至会造成受者的死亡。
莫斯把这种迫使受者回礼的力量称之为“礼物的精神”。
人类学上也用“礼物的精神”来概括莫斯有关礼物的理论。
约翰·利普(J.Liep)指出:马克思(K.Marx)和莫斯都关心人们因他们劳动创造的物品而异化的问题。
但马克思关心的是现代社会中商品交换体系的问题,并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秘密。
而莫斯关心的则是“原始”社会的礼物交换,并从天生的信仰体系中寻找答案。
并且由莫斯始,将“礼物”和“商品”对立。
在莫斯的经典理论出现之前,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就己经出版了他有关美兰尼桑(Melanesian)社会中交换的人类学笔记,详细描述了当地的交换系统。
马林诺斯基并不同意莫斯“礼物的精神”的解释,他是用“互惠原则”来解释礼物交换问题的。
一个人“给”是因为期待着“回”。
一个人必须“回”是因为否则的话,对方会终止“给”。
所有的权利和义务被组织进一个十分平衡的互惠链条中。
因此,马林诺斯基得出结论:互惠,或者“给-受原则”成为美兰尼桑社会秩序的基础。
后来的学者对礼物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在美兰尼桑和坡里尼桑(Polynesian)做田野调查的安德鲁·斯特拉森(A.Strathern)发现,在存在上下等级的情景中,给者往往比受者优越。
大数据文献综述范文docx(二)
大数据文献综述范文docx(二)引言概述:大数据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综述了关于大数据的相关文献,分析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对大数据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商业、医疗、社交媒体和智能交通等。
接着,本文讨论了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和工具,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
其次,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在决策支持、市场预测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案例。
最后,本文总结了目前大数据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第一大点: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1. 什么是大数据2. 大数据的特点有哪些3.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区别第二大点:大数据的应用领域1. 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应用2. 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3. 大数据在社交媒体的应用4. 大数据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第三大点: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和工具1. 数据挖掘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2. 机器学习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3. 云计算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第四大点:大数据在决策支持、市场预测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案例1. 大数据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案例2. 大数据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案例3. 大数据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案例第五大点:大数据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1. 大数据领域目前面临的挑战2. 大数据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本文综述了关于大数据的相关文献,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大数据在商业、医疗、社交媒体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同时,本文讨论了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和工具,以及大数据在决策支持、市场预测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最后,本文总结了当前大数据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大数据的未来发展方向。
文献综述 (2)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系别:经济系专业:会计学*名:**学号:*********2016年4 月30 日BenJ.Sopranzetti(1998) 教授从企业的融资的角度探讨了应收账款保理的问题。
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减少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应收账款是具有一定信用的资产,那么可以通过信用评估,与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鉴定协议,把应收账款作为金融产品进行交易,从而达到投资融资的经济活动的目的。
Jamesc.Van.Horne(2003)教授认为整体经济环境和公司的信贷政策是影响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主要原因。
整体经济环境是不可控制的因素,而信贷政策的变量包括交易账户的质量、贷款期限的长短、现金折扣、季节性延迟付款、收款程序等。
企业通过改变这些变量必然导致额外销售产生的边际利润和应收账款增加产生的机会成本。
管理应收账款实际上转化为了对额外销售产生的边际利润和应收账款增加投资所要求的收益进行评估,只有两者相等时,应收账款所产生的收益才是最大化的。
Lanny Latham(2004)应收账款是各种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非常重要的资产,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
从企业内部管理出发,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剖析,提出了“要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必须提高产品竞争力,注重客户资信调查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力度”的观点,并对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静在《辽宁经济期刊》上提出,应收账款是一种债权的流动资产,就其占用本身,并不能直接带来任何资金收益。
但应收账款具有增加销售业务和减少库存品的功能。
赊销是企业扩大销售,加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赊销期限越长,赊销金额越大。
戴德明《财务会计学》中指出,应收账款是企业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项目而形成的应向对方收取相应款项的一种外置资产。
该资产被对方经营,对方可以任意调度使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形成一定时期内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现为现金流入企业后,才能参与到本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学者认为……,另一些学者认为……,甚至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说明这是有争论的),鉴于……将对以后的研究产生更深远的现实意义,作者就……问题进行系统的综述和分析。
学术界对……问题的关注发端于……,之后该问题成为显学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引介、模仿和重视本土化理论思考与……研究的转变过程。
从研究领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2)正文(主体)
用有限的语言将近些年来的有关研究进行分类汇总、归纳整理、分析比较,再分别对所分的几个类别进行系统阐述,并适当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
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并进行评述;还可阐明资料中的观点对自己论文写作的帮助、启发。
2. 1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吴良镛在对北京旧城规划长期硏究之后,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书中写到:"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有机更新"中强调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到细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联。
主张历史文化城市空间环境应顺应古城的城市和街道肌理,使得新旧肌休的物质空间和场所精神融为一体,延续城市的文脉。
(2) 阮仪三
阮仪三认为在历史文化城市保护方面,'坚持五个原则:
①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
②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③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一些历史文化遗存;
④研究历史城镇特色,发掘和继承文化内涵;
⑤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3) 陈志华
2. 1.2古城镇空间理论
段进的《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对古镇空间全面、系
统地进行了研究,从空间结构与形态两方面为切入点,以案例分析为主,运用结构主义、
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美学等学科原理对太湖流域古镇空间形态进行研究。
本书对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研究时,首先介绍古镇的概况,然后从古镇整体空间入手,
分析整体空间形态和空间演化历史,较清晰地掌握古镇的发展脉络;随后进入古镇的街
坊空间,分析街巷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节点空间及码头空间;接下来为建筑空间,
从住宅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园林空间、室内空间及建筑装饰分析,较为全面地从总
体到细节,从外到内分析古镇。
2. 1.3城市意象理论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在其撰写的《城市意象〉"揭示了城市形象的具体内容,
书中将城市空间基本形态归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物五种元素,为解读城市
外部空间提供了一个形象的视角。
这五种元素必须在相互强化、呼应的情况下才能提供
一个满意的城市空间形象。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
知。
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个性的道路、明确的边界、可识别的区域、主题集中
的节点空间、独特的标志物等,给人产生强烈的地方意象,使得人们认知、感知呈现的
8段进,m 1-:海宁,城镇^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间结构'J形态,中H建筑T.业出版社,2002 "凯义*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fi象,<f^5lll版社,2001.4
-7-[7] 廖勇.“山地历史文化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以宜宾市李庄镇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 阮仪三,邵雨.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l):36-40.
[9] 赵勇,张捷,章锦河.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人文地理,
2005 ,(l):32-36.
[10]陆依依,李洁.国内历史城镇保护和旅游发展问题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7,18(3):12-15.
[1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43-47
王景慧,阮仪三,王林(1999)对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保护
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对传统江南水乡古镇的破坏,为江南水乡古镇
的旅游开发保护提出了有益的策略
[11]。
阮仪三(2002)在对江南古镇进行考察
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古城镇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进行综合保护的建议
[8]。
赵勇,
张捷,章锦河(2005)认为古城镇的旅游开发关键在于编制合理的概念性规划、
完善管理体制和保存古城镇原有的空间布局,他们认为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才能
实现古城镇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9]。
廖勇(2006)通过对古城镇旅游开发中
几个重要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古城镇旅游开发中保护古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与保护
古建筑同等重要等理念
[7]。
陆依依,李洁(2007)等提出关键是要提高古城镇
的居民参与古城镇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
[10]。
学术界对古城改造问题的关注发端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掀起的城市建设改造的热潮,之后该问题成为显学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引介、模仿和重视本土化理论思考与……研究的转变过程。
从研究领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古城进行了改造,但是这其中充满了矛盾与问题。
一些古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不断地涌进,需要更多地空间建造更多的高楼大厦去承载更多的人口,将历史街区拆除,打造现代化都市;一些古城在经济浪潮中为了盲目追求GDP的增长,将古城打造成旅游城市,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可是没有好的规划,导致名胜古迹遭到破护,造成对古城的破坏,造成一些地方特色文化的消失。
古城比其他城市的改造需要更好的,而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应该结合地方特色,并且找寻改造的共同规律和原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掀起的城市建设改造的热潮使得不少城市“旧貌换新颜”,在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造及“日新月异”的发展中,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和短期利益目标的驱使等原因的存在,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得不让位于所谓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相
当一部分文化遗产在这种运动中被不同程度的破坏,留下了许多无以弥补的遗憾。
所幸的是这种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相关的保护规章制度和办法,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求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平衡,这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