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春(教案)
《春》优秀教案及反思
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 教学效果。
尝试信息化教学手段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课、慕课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 生学习兴趣。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升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等信息技术能力 。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平台搭建
寻求跨学科合作机会
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作业布置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练习等,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了解更多与春天相关 的知识和文化。
04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思
学生表现观察记录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对《春》这篇文 章的兴趣浓厚,能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也能够倾听 他人的意见,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针对存在问题的学生,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 内容。
教学效果自我评价
本次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 过阅读和思考来深入理解文章,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
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通过本次教学,我也发现了一些 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在课堂控 制和时间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
参加跨学科交流活动
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跨学科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学习 其他学科的优秀做法。
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
利用学校网站、社交媒体等途径,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总结回顾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公开课教学设计《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春》是脍炙人口的颂春名篇,出自著名散文家XXX之手。
本文按作者感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XXX、XXX、迎春、赞春四个部分。
课文的语言极富个性,全文几乎全是对称的或排比的短语、短句。
而且还大量地运用了叠词,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轻盈、活泼,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是指导学生欣赏语言,感悟写法、感情朗读的上好之作。
设计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指导教学,拓宽语文研究和运用的领域,对教学资源综合开发和巧妙整合,努力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欣赏。
2、师:冬天已经过去,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花红柳绿,XXX更新,春天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自由描述)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著名散文家XXX先生的名作《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大好的春天描写下来的。
二、读题生疑,读文解疑。
1、学生齐读课题,提出感兴趣的题目。
如课文描写了春季的哪些景物?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把春季的美景描绘下来的?2、学生带着题目自由朗读课文,并自己解决题目。
3、按课文后提纲理清课文层次:XXX、XXX、迎春、XXX。
三、教师设疑,研究“XXX”。
1、指名朗读“XXX”。
2、教师设疑:这一部分,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学生思考,自由发言,教师归纳:(1)采用了重叠的句式:“盼望着,盼望着”(2)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春天的脚步近了”(3)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酡颜起来了。
”(4)运用了丰富的词语:“欣欣然,朗润”(5)这样写的好处: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春季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把春季写活了。
3、指导朗读。
四、合作研究,感悟“绘春”。
1、教师设疑:①自由朗读,思考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②按研究“盼春”的方法分组研究“绘春”,体会语言描写特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春-教科版
3春教材简析《春》是一篇散文,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诗一样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表达了明朗、恬淡、愉悦的心情,抒写出人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积极向上境界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既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好文本,又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的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景象。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约化。
使学生身临春之中,体味春之美。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4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动人景象,感受春的活力与作者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描写景物的方法。
4.认识“咙、筝、擞”3个字,正确书写“绵、酝”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情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与准确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2课时略)教学过程一、课始激情情始生1.回忆春之美。
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等。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的语句呢?师生交流。
2.走近春之美。
课件播放鸟鸣声、沙沙的雨声、溪流声,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绪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
(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
)听春音之后,再用课件播放春天的风光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欣赏如画的春天。
教师小结:悦耳的春声,优美的春色,都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散文《春》。
(板书课题)3.感知春之美。
(1)自由读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边读边想:课文都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动笔在书上作出标记。
《春》课堂教案设计
《春》课堂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认识春天的特征,了解春天的生命力和带来的希望和欣喜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在互动、合作和分享中感受美好的“春”天。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掌握春天的词汇和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加多元文化体验。
2.教学难点:扩大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理解春天的特征,回忆和讨论春天的风景。
(2)认识春天的词汇,并练习相关的语法点。
(3)指导学生根据图片和音频材料进行口语表达,以及课堂小组讨论。
2.教学方法(1)引导式讲授。
(2)学生主导的学习模式,在引导下进行讨论、合作和分享。
(3)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教师介绍课程主题,并让学生自由讨论关于“春”的词汇或想法。
2.用漫画、图画或音频片段展示春天到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步骤二:讲授1.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图画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春天的特征和词汇。
2.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风景以及特征:(1)天气变得温暖,阳光明媚。
(2)花园里盛开着各种色彩缤纷的花朵。
(3)家里的小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它们玩耍的身影可以在阳光下看到。
3.教师讲解相关的语法点和词汇,例如形容词和代词等等。
步骤三:交流活动1.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可以利用图片、漫画或者播放音频片段。
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课程素材,讨论有关春天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等等。
步骤四: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回顾学生的课堂表现。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教学评估1.在讲授时,可以进行小测验,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有关春天的文章或者小作文。
3.通过记录课堂表现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改进。
《春》优质课教案 (2)
《春》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季的特点和变化。
2.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春季的变化。
3.发现并观察春季的生物和植物。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春季的特点和变化。
2.春季的生物和植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春季的特点和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春季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实物图片:春季的花朵、昆虫等生物照片。
3.讲义:学生可以记录观察和描述的内容。
4.活动道具: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些春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一些问题,例如:这些图片中的事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导入讨论•教师向学生引导,提出春季的特点和变化,例如:阳光明媚,温度逐渐升高,植物开始生长等。
3. 观察春季植物•教师出示春季的花朵图片,让学生观察花朵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并描述出来。
•学生们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花的细节。
•学生可以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并和同学分享。
4. 观察春季生物•教师出示春季的昆虫图片,让学生观察昆虫的形态和行为。
•学生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昆虫的细节。
•学生可以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并和同学分享。
5. 小结和评价•教师总结春季的特点和变化,并帮助学生归纳出关键词,例如:阳光、温暖、花朵、昆虫等。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延伸活动1.实地观察春季的植物和昆虫。
2.组织学生在校园中搜集春季的植物和昆虫的图片和信息,并制作展板展示给全校师生。
七、板书设计春季的特点和变化: - 阳光明媚 - 温度逐渐升高 - 植物开始生长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春季的特点和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春季的变化。
同时,教学中的观察和描述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等观察工具,能够更仔细地观察春季的生物和植物。
《春》教学设计 ,教案_六年级语文教案.doc
《春》教学设计,教案_六年级语文教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春》教学设计》文章由收集。
《春》教学设计教材略说:《春》(《语文同步测练考》第58页)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名篇。
作者用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如诗如歌的初春:春草争绿,花木争荣,轻风拂面,春雨稀疏,这美妙的春景中的人们也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高兴地迎接春的到来。
细腻的文笔,贴切的修辞是该文的一大特色。
无论在概述春山,春水等诸多图景,还是具体描绘草、花、风、雨等景致,作者可感可触的描摹和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均为文章增色不少!作者的美妙语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草的可爱、花的热闹、风的温柔、雨的多情,字里行间展露无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这样的美文,培养语感,对学生体会语言美,会有很大帮助。
教学设想:教学定位于引导学生感悟字里行间的春的气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体会语言大家运用语言的技巧;从研读文章、品味文章的角度出发,尝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场景),理解感悟本文。
避免机械解读,注重整体感知,注重语言欣赏,注重意境入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文字描绘的春景图,感悟语言美。
难点: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
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能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会该文的语言美。
3、感悟恰到好处的修辞为文章增色。
教学流程预设:回顾朱自清先生导入《春》初读了解默读,场景感知(点)整体感知(面)细心研讨(学生边读边批注我学到了我感受到了我仿佛看到了)尝试交流与发言(提示从不同角度来谈自己读到的、学到的)提升感悟(感悟文章意境)教学用时:1~2课时教学展开:一、回顾导入:1、简介朱自清先生(请一学生完成)。
2、教师统括学生的简介(适当补充)。
3、回顾写春的诗句(导入本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要求:边读边扫清字词障碍,边读边想文字所描绘的场景,读出自己的感情,读出对文章的感悟。
《春》的教案设计
《春》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全篇文章,理解关键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作者如何描绘春天的美景。
2.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如春天的生命力、希望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的课题《春》。
2. 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感受文章的整体氛围。
3. 细节分析:逐段分析课文,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5. 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布置作业: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春》这篇文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高,通过讨论和发言,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限制,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言机会,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春》教案
《春》教案《春》教案(通用21篇)《春》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同学们,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郁郁葱葱的大树,嫩绿嫩绿的草地,鲜艳茂盛的花丛,如诗情如画意。
大家看到这幅图想到的是哪个季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杜甫的《绝句》(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贺知章的《咏柳》(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作者介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宁死不受美国的救济粮。
)三、生词过关四、感知课文:1、听范读,理清思路,感受语言。
(读后说说文章的结构。
(盼春1,绘春2-7,赞春8-10))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修辞手法——反复,比喻,拟人。
感情喜悦迫切,语调柔和亲切。
第1段——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3、师生同赏绘春图齐读2-7,说一说,作者描绘了哪些春天的画面?(春草图、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
)齐读第2段: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一)春草图:自由第3段,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这些词句描绘了春草的哪些特点?你能为这幅图取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吗?喜欢的词语①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②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春的教学教案设计
春的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春天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呈现春天的自然景观和植物生长的变化。
3.启发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并培养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学会观察和描述春天的景象。
3.培养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展示春天的景象和植物生长的变化。
2.季节和春天的相关诗歌或歌曲。
3.鲜花和草地模型。
4.学生的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放映一段春天的视频或展示春天的图片,并带领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引起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和兴趣。
第二步:听课(15分钟)播放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春天的景象和感受。
第三步:感受和体验(20分钟)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支花或草的模型,并引导学生用手触摸花瓣或叶子,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生命力。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然后提请一些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阅读(15分钟)教师引领学生读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帮助学生了解春天的自然景观和植物生长的变化。
学生可以边阅读边标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
第五步:情感教育(15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春天的重要性和保护春天的意义。
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如保护春天的植物、不乱丢垃圾等。
学生可以在手工制作上做一些相关的画面或标语,以便在校园中展示。
第六步:课堂展示(15分钟)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手工制作作品,分享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
第七步: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再次强调对春天的保护意识,并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扩展活动:1.学生可以观察并记录校园中春天的变化,并制作一本春天的相册。
2.学生可以合作创作一首春天的诗歌或故事,并在班级活动中表演。
3.学生可以组织一次春天的户外活动,如野餐或郊游,以增进对春天的更深入的体验和感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春风》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春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春风》这首古诗,让学生对春天的景象和感受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古诗的欣赏和体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春风》。
2. 与古诗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和春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引入《春风》这首古诗,询问学生对于诗名的了解,引导学生猜想古诗内容。
第二步:诗词欣赏1. 教师朗读《春风》这首古诗,让学生认真听读。
2. 学生跟读并体验诗词的音韵和韵律。
第三步:理解诗意1. 学生分组讨论《春风》这首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2. 学生回答提问,对古诗的情感、景象和意义进行解读。
第四步:词语研究1. 分析古诗中的生字词语,解释生字词语的意思。
2. 教授相关的词语和句式,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句子结构。
第五步:朗读与表演1. 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古诗《春风》,通过表演形式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2. 学生根据诗意完成小短文或小作文,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和情感。
第六步: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小短文或小作文,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彼此对春风的感受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欣赏古诗和参与课堂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对学生的小短文或小作文进行评价,评估他们对《春风》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欣赏其他古诗,拓展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古诗的展览或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和兴趣。
以上是关于《春风》这首古诗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
《春》教案设计模板
《春》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
(2)理解课文《春》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讨论和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表达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春》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 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讨论。
4. 朗读、讨论和表演等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春天。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与春天相关的诗歌或故事。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春》。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词汇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4.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朗读、讨论和表演:(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能力。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进行表演活动,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创造力。
四、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春》并背诵。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如何。
3. 表演效果: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表演活动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创造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播放春天的音乐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春天情境。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最新整理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春》教学设计之三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春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本课的好词好句。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意思,能解释卖弄、宛转、衬托、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从春天美景的阅读中,体会到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积累词语的意义、方法,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难点: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正确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春天色彩灯片、作业灯片及配乐的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给文章分段。
2.学习单元学习提示,读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1.导入。
出示红、黄、绿、灰四色灯片。
看到这四种颜色,使你想到春天的是什么色彩,为什么今天读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笔下的春又是怎样一幅画图。
2.自学。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划生字。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质疑问难。
3.初读。
(1)我们也写春,为什么未自清笔下的春特别美自由读书5分钟;一;;一;讨论问题;一;;一;学习单元提示;一;;一;明确目标。
(2)自由读书,用○○圈出特别传神的词,用划出特别美的句子,读出喜爱,读出美来。
自由读划;一;;一;四人议论;一;;一;全班汇报。
(3)默读课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绘春天的课文可分几段4.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拟。
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
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 (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一;;一;指名读;一;;一;试背;一;;一;齐背。
5.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
(二)教学过程1.检查。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春-教科版
教科版《春》教案一、教材分析《春》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
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
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无一不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学习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二、学情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通过语言感悟春天的美丽。
五、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六、教学理念1、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
”还强调“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
2、联系现实生活。
充分调动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来阅读本文,并思考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景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体现新课程的“大语文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春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教学内容:《春》一课1.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
2.学会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语句描写事物,及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具体的句子感悟春的美。
教学方法: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春景图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步骤: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
”)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巢Cháo巢应和hè 酝酿yùnniàng晕yùn第一节迎接春天。
(第一段)第2至7节描绘春天。
(第二段)第8至10节歌颂春天。
3.春(教案)-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精品)3教科版3.春【教学目标】[来源:Zxxk ]一、知识与技能1.训练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中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3. 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和仿写能力二、过程与方法[来源:1]1.诵读法2.讲读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明白得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与讲读【课前预备】搜集整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和名家名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大伙儿和老师一起观赏一段漂亮的风光,好吗?(播放视频)说到春天,看了这些画面和情形,你还会想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名段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闻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描写春天的名片《春》。
二、初读感知源:Z&xx&k ]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稀疏()披着蓑()赶趟()()抖擞()薄烟()(2)说明下列词语。
呼朋引伴:酝酿:杨柳风:花枝招展:2.作者简介: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朱自清的创作以散文与诗歌为主,其中又以散文成就最高,其散文语言洗练、文笔秀丽。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闻名的散文有《绿》《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5.提问朗读,同学们予以评判。
6.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等景物。
三、精读感悟1.请同学们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思路将文章划分段落。
(1)盼春:设疑:盼春的心情是如何样的?从哪个语句能够看出来?明确:急切的心情,从“希望着,希望着”这种反复使用的语句能够看出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3.《春》教案
3 春教材说明〔解题〕本文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课题只一个字“春”,极为简练。
“春”是表示季节的名词,点明本文是一篇写春景的文章。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
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1920年毕业后当中学教师。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31年去美国留学,回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抗战时期,他随学校内迁,在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胜利后又回清华大学任教。
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22年主编《诗刊》,192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踪迹》。
1925年后转入散文创作,《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等都是他的散文名篇。
朱自清著作有27种,大都收入四卷《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的散文有独特的风格,著名学者杨振声对他及他的散文做如下的评价:“那么诚恳、谦虚、温厚、朴素,而并不缺乏风趣。
对人对事对文章,他一切处理得那么公允、妥当,恰到好处。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这是十分中肯的评价。
〔结构分析〕本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明朗、恬淡、愉悦的心情,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积极向上境界的思想感情。
文章共9个自然段,依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盼春。
写作者终于把春天盼来了。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绘春。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春天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颂春。
作者热情赞颂春天的勃勃生机。
〔语意理解〕“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句话写出作者渴盼春天的急切心情。
作者处在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环境灰暗而压抑,这使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常觉有除不去的阴影。
于是他把思想的聚光点投向了为之憧憬、向往的春天。
连续两个“盼望着”,中间又加逗号,说明盼心之切,盼时之长。
最新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春》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春》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春季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 引导学生了解春季的生活惯和节日,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春季的特点和变化- 研究春季的温度变化及天气特点。
- 观察春天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昆虫的活动。
- 研究春季的自然景观,如花朵盛开、绿草茵茵等。
2. 春季的生活惯和节日- 了解春季的养生惯,如早起锻炼、多吃蔬果等。
- 研究春节和清明节等春季的重要节日,了解俗和传统活动。
3. 爱护环境,保护春天- 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 鼓励学生参与春季的环境整治活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春季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导入问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春季的特点与变化。
3. 研究春季的特点和变化:- 通过观察天气预报图,了解春季的温度变化和天气特点。
- 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观察春季植物的生长变化和昆虫的活动。
- 借助图片、实物等资源,展示春季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
4. 研究春季的生活惯和节日:- 分组讨论并展示春季的养生惯,介绍早起锻炼、多吃蔬果等健康惯。
- 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介绍春节和清明节等春季的重要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俗和传统活动。
5. 环保教育:- 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实践。
- 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讲解如何保护环境,并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可以做出的贡献。
- 安排春季环境整治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6. 总结:回顾研究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四、教学资源- 春季的图片、图片展示工具- 天气预报图、温度计等观察工具- 春季的植物和昆虫实物- 春节和清明节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五、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描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春》教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描绘出了一幅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学习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学情分析:学生仍较多地沿袭了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的词语酝酿..(yùn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嘹.亮(liáo)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áo)披着蓑.(suō) 戴着笠.(lì) 静默.(mò) 抖擞.(sǒu)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晕.(yùn) 巢.(cháo) 2.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
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春草图——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问题探究][问题组]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好词好句)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
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
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明确]◆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
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
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
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
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
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
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总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六、布置作业。
①掌握字词。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
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1.听写生字词;2.背诵1-5段;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问题组:1.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2.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3.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
并模仿举例。
5.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6.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7.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拨启发,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
学生说不全就再读相关语段,再体会,再尝试表达。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
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注意:学生还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如是词句方面的问题,应力求满足学生;如涉及比喻、拟人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在这里解决;如属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告诉学生以后解决)[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
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
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看画面朗读,背诵。
三、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互相交流。
景物描写训练:1.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2.口头交流景物描写的片段。
交流创作:选出佳作,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赏析。
四、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
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
〔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本文所得〕引导学生从形式(词语的积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点)到内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进行归纳五、布置作业。
1.《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2.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六、板书设计:春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全文,开启下文)二、描春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坐、躺、打、踢、赛、捉——人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味——甜味(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灯、人、房屋迎春图(人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