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Ⅲ)_2

合集下载

2023年内蒙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

2023年内蒙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

2023年内蒙古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具体内容有什么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的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数学1”至“数学5”五个模块的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英语1”至“英语5”五个模块的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

2.2022年4月至10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模块的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和“地理3”三个模块的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一个选修模块。

考生须从“选修1-1”、“选修3-1”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学分(6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一个选修模块。

考生须从“选修1:化学与生活”、“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中任意选考一个模块。

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怎么算是及格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数达到60分以上才算及格,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等级分关系如下:1、100分到85分为A级,称为优秀;2、84分到70分为B级,称为良好;3、69分60分为C级,称为及格;4、60分以下为D级,称为不及格。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

本教科书的编写,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进程,阐明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又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反作用。

对人类杜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也都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以求作出客观的评价。

通过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进程的正确阐述,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册教科书为必修课,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进程纷繁复杂,不可能古今中外,面面俱到。

《标准》列出8个学习专题,中国部分4个专题,分别讲述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外国部分各个专题,分别讲述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根据《标准》的规定,本册教科书共设8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若干课,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进行编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

如果按照社会发展形态的先后来叙述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势必头绪纷繁,占用大量篇幅。

为了节省篇幅,减少头绪,教科书安排了“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四课。

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分别讲述了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教科书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耗耕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Ⅲ)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Ⅱ)
通过必修Ⅱ的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07.8.19三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孔子的从政经历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 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 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55岁左 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 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孔子的成就
于是,孔子开始潜心办学,为改造社会培养 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相传孔 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 《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 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完』
6. 对“百家争鸣”历史意义的认识,正确的 包括( ) ①形成了诸多学科领域的思想理论 ②孕育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构成了我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提供了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A.①②③ C.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 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
1、知道诸子百家,掌握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 以及儒家学派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思想解放、文化基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第三,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 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 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 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01
介绍如何收集、整理和辨析史料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
史料的处理能力。
史料解读与诠释
02
通过具体史料的解读和诠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史料的内涵和
价值,培养其对历史事件的独立思考能力。
史料实证与运用
03
通过实例分析,介绍史料的实证方法和运用技巧,帮助学生提
高史料的运用能力,为进一步的历史研究打下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汇报人:XXX 2023.08.20
contents
目录
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2. 必修课程模块 3. 选修课程模块 4. 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性和渐进性 5. 结论
01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和理论保证,它贯穿于整个历史学习中。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物质 性、客观性和规律性,注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作用,强调用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历 史。通过学习唯物史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提高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史料研读和史学入门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将能够 更好地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更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要点一
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促进文化 的传承和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 史上的文化瑰宝、经典文献和艺术作 品,深入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文化自信 。
在教学方式的采用上,也是从传统的教学方式 到现代的教学方式,例如。
从传统的讲解、板书到现代的多媒体、网络教 学等,体现了课程的渐进性和创新性。

四、课程内容——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word文档)

四、课程内容——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历史(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一)必修课程
【内容要求】
本课程以通史的叙事框架,展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本课程共有24个专题,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

它们构成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

不是所有民族、国家的历史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五个阶段,但是这个发展总趋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意义。

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1.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历史必修(Ⅲ)若干问题探究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一)为什么要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学习要点: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

[材料1]对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问卷调查(略)[材料2]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的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略)(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是什么学习要点:总体思路: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年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有利于学分管理的实行。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材料]如何理解标准内容研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略)(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有哪些主要特点学习要点:1、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

2017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于2018年3月1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性质:明确高中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 课程理念: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强化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3. 学科核心素养:确立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程目标:明确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应达到的学业目标和核心素养水平,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建议。

5. 课程结构: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必修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部分,同时对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规范。

6. 课程内容:对必修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增加了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实施建议: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师培训建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总的来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对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
1.重点: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各时期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d.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鉴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e.艺术创作: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f.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评价方式: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课前预习,课中积极参与,课后进行复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合作能力: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析与评价能力:通过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审视艺术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精神品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2.2《中国古代的艺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历史必修(Ⅲ)若干问题探究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一)为什么要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学习要点: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

[材料1]对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问卷调查(略)[材料2]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的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略)(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是什么学习要点:总体思路: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年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有利于学分管理的实行。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材料]如何理解标准内容研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略)(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有哪些主要特点学习要点:1、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

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

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2015年10月21日目录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3(一)课程性质/3(二)基本理念/3二、课程目标/6(一)总目标/6(二)学科核心素养/6三、课程结构/9(一)设计依据/9(二)结构/10(三)学分与选课/12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12(一)必修课程/12(二)选修I课程/26(三)选修II课程/45(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58五、实施建议/61(一)教学与评价建议/61(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82(三)教材编写建议/84(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89六、附录/90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90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97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探寻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方案

重庆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方案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课程设置方案按照教育部、市教委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部署,自201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起,我市普通高中全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

为做好实验工作,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我市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课程设置方案。

一、高中课程方案对历史学科要求分析(一)历史课程结构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选修课程又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同时,课标还提供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选修学习模块,即选修Ⅰ,六个模块之间没有学习次序上的先后之分。

此外,还有选修课程Ⅱ,即校本课程,这是学校依据当地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

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示意图:(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课程历史(Ⅱ)(经济成长历程)高历史(Ⅲ)(文化发展历程)中 (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 (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史选修课程Ⅰ (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 (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程 (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课程Ⅱ——校本课程必修课程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必修课程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

选修课程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二)历史课程内容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共有9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纲要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人教版必修III课程类型:必修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1授课时间:36课时授课教师:高三历史组授课对象:高三年级文科班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具体知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方面,通过适当介绍一些思想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优秀品德、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为理想而献身的高贵品质等,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自己的情操。

二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或区域创造了截然不同各有特色的文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认识、理解、尊重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三是不能忘记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丧失自我,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优秀的文化遗产自觉做好传承。

课程内容:【课时1】始业教育:解读本模块的《课程纲要》、学案的结构及授课方法,上好新课第一课的导课。

【课时2】第1节:“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4】第3课:宋明理学【课时5】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时6】梳理单元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

【课时7】总结单元检测成效及讲评检测试题【课时8】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时9】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10】第7课:启蒙运动【课时11]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课时12]总结单元检测成效及讲评检测试题【课时1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时14]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时15]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16]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体系,讲解课后作业,布置课下单元检测练习【课时17]总结单元检测成效及讲评检测试题【课时18]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必修课程《历史Ⅲ》内容标准解读

必修课程《历史Ⅲ》内容标准解读

[键入文字]必修课程《历史Ⅲ》内容标准解读一、关于《历史Ⅲ》学习模块的说明(一)确定《历史Ⅲ》中学习专题的基本思路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其学习内容共分为8 个学习专题,它们分别是:(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4)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8)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前5 个学习专题所涵盖的是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后3 个学习专题所涵盖的是世界史意义上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些内容。

这些学习专题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基本思路:1、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领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所应讲授的内容该有哪些,以什么标准选择内容,这一向是中学历史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

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学科体系严密、内容繁琐、面面俱到的现象较为突出,几乎是大学通史教学的缩略版,某种程度上又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再现,深化不够,而且存在过于注重政治、经济内容,相对忽略思想文化内容的弊端。

此次的课程改革,则是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不受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来选取适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内容。

基于此,便以专史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不再重复和强化初中历史教学已有的内容,且在学习专题的确定上,尽力弥补以往的缺失,将思想文化史的内容与政治、经济史的内容并列。

当然,这样安排,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思想文化史与政治、经济史相比较,重要性不逊分毫,即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样,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皆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不能厚此薄彼。

同时,这样做才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必修Ⅲ)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学会收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