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农业

合集下载

第八讲世界十大农业区域及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第八讲世界十大农业区域及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 气候特点: 介于北纬 13度和南纬 57度之间,赤道横贯北部,为 热带雨林、草 原气候。智利中部属地中海气候,南美洲为湿润大陆,沙漠为各 洲最少的,亚马逊平原面积达 560万平方公里。
? 农业特点: 拉美工业较发达, 1990年农业比重已下降到 8%,农业劳动力下 降到29%。该区农业总产值中,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哥伦比 亚四国占 70%左右,而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危地马拉占 15%, 其余20多个国家占 15%。 粮食生产占有重要地位,巴西是世界第二大豆生产国,粮食有较 大的出口,经济作物以热带作物可可、咖啡、甘蔗、西沙尔麻为 主,水果在世界上著名。是世界农业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
? 北欧以丹麦最富特色,丹麦耕地占全国的62.2%,畜 牧业高达65%,干肉、鲜肉、熏肉与火腿出口居世界 第一位。
? 德国农业发达,畜牧业占70%,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 第四位。
? 南欧为阿尔卑斯山以南的欧洲部分,以山地为主,平 原面积不大,但社会经济也不如西欧、中欧、北欧发 达,以葡萄酒、油橄榄较为著名,意大利、西班牙、 葡萄牙、希腊粮食不能自给,如意大利2000年进口 粮食2404万吨,出口501.5万吨,净进口1902.5万。 西班牙2001年产量1813万吨,进口粮食1025万吨, 出口171万吨,净进口854万吨,占国内生产粮食的 47.10%。
4.拉丁美洲农区。
? 范围: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诸国、加勒比海及南美洲,总面积 2072万公 顷,人口 3.8亿,人口密度为 18人/平方公里,是第三世界农业最 发达地区。该区森林占 50.5%,草地占 26.7%,耕地占 8%,人均 耕地0.42公顷,估计尚有宜耕地 5亿公顷,其中巴西热带地区有 4.5亿公顷,秘鲁智利沿海有 0.5公顷,
? 农业特点: 澳大利亚是粮食出口大国,新西兰粮食生产较薄弱,两国均以畜 牧业为主导产区,永久性草地占总土地面积 58.4%,牧场占 52.5%, 两国绵羊头数占世界 20%以上,产羊毛占世界 40%以上,羊毛量 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一位,新西兰居世界第二位,奶牛、肉牛产业 也很发达,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次为大麦、燕麦、高粱、稻谷、 玉米。该区水果有重要地位;新西兰的猕猴桃最为著名,农业是 两国重要的创汇产业。

第八讲+民族植物学

第八讲+民族植物学

二 植物资源利用分析模型:植物利用库
• 按照人类对某一个植物种依赖程度的大小, 把被利用的所有植物种群视为“植物利用 库”
Ⅰ级库
Ⅱ级库
植物资源利用库之 间的相互关系
Ⅲ级库
• Ⅰ级库-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需求资源 • Ⅱ级库-区域性重大资源 • Ⅲ级库-大部分为野生或处于人工保护 下的野生植物
三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新产品开发
• 人类对植物的传统利用既有对植物的物 质的利用,也体现对植物精神的利用
药品
化妆品
民族传统药物
生物农药
保健品
食品添加剂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民族植物学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
• 当地传统植物学知识的拥有程度,包括民间分类、鉴 定识别、植物命名和生态学知识 • 植物利用的多样性指数 • 农业生态系统中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指数 • 野生植物采收和管理的传统实践应用指数 •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文化方式和内涵及保护途径 • 社区资源管理的参与程度指数 • 传统知识在社区传承的社会机制状况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的途径 • 系统研究法-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物 质在植物界的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 性 • 民族植物学研究法-研究利用植物的传统 知识和经验为主要内容,同时也研究社会 结构、行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植物资源的综合评价法
• • • • • •
新植物药品 新植物食品 用于生态恢复的绿色能源植物 绿化观赏植物 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方法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品
第八讲 民族植物学与植物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民族植物学
一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概述
• 概念 • 可持续发展-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 时又不危及后代需求的发展。 • 可持续农业-指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 管理和利用,在这种管理和利用模式下使其 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繁殖力、功能的实现 能力和活力等得到维持,从而在不危及其他 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水平上和范围 内,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第八讲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第八讲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东汉以后,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明显优于北方 的发展。从这时起,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 经济区的重要性亦即从这时开始迅速增加起来, 而关中和华北平原则开始衰退和没落。这时中 国历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巨大变化。
1-5 隋唐时期的农业 江南地区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水稻
产量大面积提高。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结束。 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 主要地位
3-6-1 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在公官监督下生 产;
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
原材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入 市场,缺乏竞争。
3-6-2 私营手工业
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明代中叶占据主导地 位;
私营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唐代以前主要 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 行,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发展显著,农村 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至明中 后期大规模手工业作坊孕育出了“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 关系。
商业发展的表现: 商品流通、市场、城市、港口、货币
3-1 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丝麻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被成为“丝国”。
唐代出现了“缂丝”技术。
3-1 纺织业的发展概况
如两汉,能织出锦、绣、罗、纱等品种;西 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 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 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 汉代丝织业的成就。丝织业的发展,为著名 的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 工业和商业
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李秀辉 2010-10

第八章 农业生产结构及优化线性规划

第八章 农业生产结构及优化线性规划

第八章农业生产结构及优化第一节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及优化内容农业生产结构的状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因为农业生产结构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比例关系,也基本决定了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同时,农业生产结构还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平衡、农产品价格涨跌,以致影响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另外,农业生产结构还直接关系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可见,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与否,对农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实质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

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实现政府行为与农户行为价值取向的统一。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在不同的地区因资源禀赋、生产要素初始布局、政策倾向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评价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看它能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不同的产品品种之间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于农业概念本身的多层次性,农业生产结构也可划分为若干层次:首先,在广义的农业层次上,农业包括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大部门,因此,农业生产结构首先体现为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四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这是农业生产结构中的一级结构。

一般地说,农业生产结构主要研究这一层次上的结构。

其次,农业各部门内部又可分为若干类别,如种植业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等,畜牧业可分为养畜业和养禽业等,因此,农业部门内部所包含的各个生产项目之间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就构成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二级结构,再次,各种作物或产品按照其种类和经济用途又可以继续细分为若干种类,如粮食作物可分为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可分为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依此类推。

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会计业务知识讲座——第八讲中间业务

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会计业务知识讲座——第八讲中间业务
二 、 殊 规 定 特
即金额由收款人事先确定并 提供给银行 , 付款 人 到银 行 柜 台办 理付 款业 务 时只 能按 收款 人提 供 的 金额付款的代收业务 , 如代收 电话费 。
( ) 款人提 供 金 额 零 星代 收 业务 。 四 付
即付款人到银行 柜 台办理付 款业 务时 , 金额 由 付款人确 定 的代 收业 务 , 如代 收传 呼机 费、 收保 代 险 、 收学 费 、 收税 费 等 。 代 代
成。


基 本概 念
借记 付 款 人账 户 贷 记 收 款 人 账 户 , 是 按 汇 总 金 额 而 先借 记 付 款人 账 户贷 记 付 款人 的 9 4账 户 , 然后 通 过 省 中 心做 批 处理 时借 记 9 4账 户贷 记 收 款人 账 户 ; ② 对于代收业务 , 日间从付 款人 账上扣 的款先逐 笔贷 记 收款 人 的 9 4账 户 , 日终 批 处 理 时 再 按 该 9 4账 户 的 汇总 数 借记 9 户贷 记 收 款人 账 户 。 4账 2账 号格 式 . 理业 务 9 、 代 4过 渡账 号 格 式 : B B B B C 4Z S S. 中 : B B为代 理行 行 号 , C为 C9 YY S S 其 BB C 币种 , 业 务种 类 ( , z为 12为批 量 代 收 ; , 3 4为付 款人 提供 金额 零 星代 收 ; , 收 款 人 提 供 金 额 零 星 代 5 6为
( ) 款人 提供 金 额 零 星代 收 业 务 。 三 收
指 同一 个 9 4账号 ( 同一 客 户 ) 某 一 批 数 据 即 下 的分类 代 号 。 4 客 户 编号 、 指每 种代 收 代 付业 务 中 能唯一 标 识 客户 的顺 序 号 。通 常 情况 下 付款 客 户 为收 费单 号 、 电话 号码 、 手 机号 或 传 呼号 等 。发 薪 公 司可 为顺 序 号 。

发展经济学2.8 第8讲 三农问题:农业

发展经济学2.8 第8讲 三农问题:农业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靠农
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
国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济学。”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粮食安全 改造传统农业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8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第4个
1985年初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文件的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 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 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 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9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11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促进中国 农业持续 发展
第7个 2005年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严格保护耕地和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三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四是搞好农村的交通、通信、市场和农产品检验检测 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 品加工业; 六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12
序号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文件内容 与特点
第8个
2006年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干意见》
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 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 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 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第八讲 田家四季歌

第八讲 田家四季歌

第八讲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一、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了”,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4个词语。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三、了解田家四季农事重点,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知识梳理一、会认字蝴字义:【蝴蝶】昆虫名。

静止时翅膀竖立在背部,喜在花间,草地飞行,吸食花蜜。

幼虫多对作物有害。

组词:蝴蝶巧记:“胡”家有“虫”。

蝶字义:蝴蝶,昆虫名组词:蝴蝶巧记:“世”下有“木”头,旁边飞一“虫”。

麦字义:谷类作物,分大麦、小麦、燕麦等多种,籽实磨面供食用。

组词:小麦麦子巧记:青上半(),冬上半(夊)苗字义:指幼小的植株。

组词:树苗禾苗巧记:“田”上长草(艹)。

桑字义:落叶乔木,叶卵形,花黄绿色。

组词:桑树桑叶巧记:“又”加“双”,摞“木”上。

场字义: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

组词:打场场院巧记:地头()扬手去()。

谷字义: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组词:谷子五谷丰登巧记:“八”“人”一张“口”,秋后粮食有。

粒字义:量词,多用于粒状的东西。

组词:豆粒米粒巧记:“立”方“米”。

虽字义:虽然组词:虽说虽然巧记:“虫”子有“口”头上长。

了字义:完了,结束。

组词:了解知了巧记:横钩(乛)弯钩(亅)上下连。

二、会认字季字义:三月为一季引:一段时间。

组词:季(季节)(季风)(四季)(秋季)(季孙之忧)辨字:李(李子)(李家)(行李)(桃李)(张冠李戴)造句:秋季的景色真迷人哪!运用: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书写:“禾”字稍窄,“子”稍宽。

“禾”居上半格,竖在竖中线上;“子”居下半格,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上,末笔横最长。

吹字义:①类似吹的动作②合拢嘴唇用力出气。

组词:吹(吹气)(吹风)(吹号)(鼓吹)(风吹雨打)辨字:次(次要)(次日)(名次)(车次)(层次分明)造句:微风吹拂着波光粼粼的水面。

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书写:“口”小“欠”大。

“欠”第三笔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撇向“口”下方。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土地的誓言》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土地的誓言》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土地的誓言》课堂笔记本次课程学习的是第八课《土地的誓言》。

本课主要讲述了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以及农村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我们首先对课文进行了阅读和分析,了解了土地的重要性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进一步探究之前,我们先讨论了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什么是环保。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词汇,如肥力、松散、犁、腰斩。

通过联想和运用,我们在默写过程中掌握了这些词汇,并了解了这些用语在实际农村活动中的应用。

我们还观看了《中国地理》中的农业特辑,了解了中国的农村现状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农村劳动者的艰辛和付出,对于他们的劳动精神和耕地的珍贵性更加深入了解。

最后,我们对于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我们都懂得环境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做出努力,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

总体上,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丰富,涉及的问题也十分深刻。

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保护农业文化和环境,更深入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节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领会环保的意义,对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的发展与保护,并通过课文中的土地的誓言这个形象生动的例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土地在农村文化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而农耕文化是连接农民与土地的桥梁,也是连接历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桥梁。

因此,在我们保护农村文化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拓展,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农村的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和传承。

当然,在保护农村环境和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农业的科技发展。

现代农业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史第8章_农业革命

世界经济史第8章_农业革命
三、人口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之后,农业剩余率不断提高,最明 显的表现就是人口革命和饥荒的消失。 荷兰和英国是首先开始出现人口持续增长,走出 马尔萨斯陷阱的国家。 荷兰、英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农业革命使农 业生产力持续稳定的提高,从而保证了新增人口 的供给,同时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标准。
人口革命 :近代开始的这种人口迅速增长
2020/5/4
第八章 农业革命
第一节 近代农业革命的出现 第二节 英国式道路 第三节 普鲁士式道路 第四节 美国式道路
2020/5/4
2 第 节 英国式道路
英国 式道路
2020/5/4
英国式道路的特点 掠夺教会地产。 欺骗性地出让国有土地。 盗窃公有地。 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 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 变为现代私有财产。
2020/5/4
主讲:XXX
世界经济史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篇 古代世界经济
• 第二篇 中古世界经济
• 第三篇 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四篇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
• 第五篇 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2020/5/4
• 第六篇 战后世界经济
第八章 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近代农业革命中英国式道路的特点
重点问题
雇佣制大农场
2020/5/4
TThhank you
2020/5/4
近代农业革命在荷兰发生后 ,欧洲各主要国家先后出现 了农业制度和农业技术的创 新,并且人口在18世纪末期 迅速增加,摆脱了马尔萨斯 陷阱。
近代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 备了条件。
2020/5/4
1 第 节 近代农业革命的出现
一、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陷阱的含义 当人口增加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生活水平下降,疫病、 饥荒、海上和陆上的抢劫、战争等丑恶事情开始泛滥, 极其粗暴地调整着人口和粮食之间的平衡,之后,又开 始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和衰减,不断地循环往复,这就是 马尔萨斯论证的人口陷阱。 要打破这种周而复始的历史僵局,经验数字表明,农业 生产力要经过40年~60年的时间将食物平均的剩余率从 25%提高到50%以上。只要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超过这 个阶段,马尔萨斯的预言就会实现。

云南农业大学网上党校第八讲问题详解

云南农业大学网上党校第八讲问题详解

你的习题成绩为:98.75分!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25分1.党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规定和本质要()。

A.党员权利B.党员义务C.党员条件D.党员标准你的答案为:C,正确2.入党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每个要求入党者必须()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A.由入党介绍人B.由申请者本人C.由基层党支部书记D.由群众你的答案为:B,正确3.全国有女共产党员1925万名,占党员总数的()。

A.23.3%B.26.5%C.30.7%D.36.6%你的答案为:A,正确4.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从根本上明确了党员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指明党员一切实践活动的()。

A.经济方向B.社会方向C.政治方向D.文化方向你的答案为:C,正确5.同志在()中指出:“能否自觉地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A.《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B.《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C.《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D.《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你的答案为:C,正确6.每位发展对象要确定()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

A.一名B.两名C.三名D.四名你的答案为:B,正确7.所有要求入党的同志,应该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逐步端正入党动机。

A.思想上B.理论上C.实践上D.认识上你的答案为:C,正确8.十八大党章的()规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标准。

A.第一章第一条B.第一章第二条C.第二章第一条D.第二章第二条你的答案为:B,正确9.全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名。

A.1191.3万B.2191.3万C.3191.3万D.4191.3万你的答案为:C,正确10.共产党员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A.上级与下级B.平等C.管理与被管理D.领导与被领导你的答案为:B,正确11.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就被认为是自动脱党。

大国三农清华八讲

大国三农清华八讲

刘奇同志又一新著《大国三农清华八讲》,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成立以来出版的部个人演讲专著。

他在一年时间里在这个平台上开了八次讲座,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观点独到、见解深刻、视野宽广、连珠,这也是刘奇同志文章的一贯特色,在三农研究领域风格独特,自成一脉。

相信无论是“三农”理论研究者,还是“三农”工作的实践者,抑或是莘莘学子,读后都会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作者介绍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2013年被聘为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家扶贫开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院校教授。

重大项目《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首席专家。

曾任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省副秘书长。

长期从事“三农”研究,近些年有40多篇文章被10多位党和人批示。

多次参加起草中央“一号文件”的专家座谈会。

内容提要《大国三农清华八讲》是在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上的演讲稿。

全书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出路、互联网给农业带来什么、树立“绿色化”新理念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体系、中国农业新常态:两板挤压双灯限行六产开拓、打造五环产业链重构农业新业态、乡村旅游:中国农民的第三次创业、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关于扶贫开发的几个问题八个专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观点独到,见解深刻,视野宽广,连珠,在“三农”研究领域风格独特,自成一脉。

目录第一讲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与出路粮食十二连丰,玉米库存积压过大,“粮风熏得游人醉,只把中国当美国”,一些人就有了中国农业过关了,“三农问题”可以马放南山了的念头。

粮食多与少仅仅是农业领域的战术问题,农业的背后是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找到出路是走出困境的关键。

在三农问题上有些人是水平有限真糊涂,有些人则是为造政绩装糊涂。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 第八讲三大产业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 第八讲三大产业

§8 三大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教学目标:1.理解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学会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在识记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对知识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树立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培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调整和提高工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难点:三大产业的辩证关系。

教学方法:例证法,对比法,教学过程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1.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

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

2.牢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现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辨证看待我国的农业发展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核科学百年讲座第八讲核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科学百年讲座第八讲核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核科学百年讲座第八讲 核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3刘 军 许甫荣 郑春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 北京 100871)摘 要 主要介绍核辐射和核示踪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简单介绍我国核农业发展情况.核辐射农业应用分小节介绍辐射育种、昆虫辐射不育、食品辐射储藏保鲜与低剂量辐射刺激生物生长几个方面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它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核示踪农业应用简单介绍核示踪技术在土壤和肥料科学以及与农业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关键词 核科学,核辐射,核示踪,核农学Nuclear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L IU J un XU Fu 2Rong ZHEN G Chun 2K ai(Depart ment of Technical Physic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 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many subjects ,nuclear agricul 2ture being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s.We present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s of nuclear ra 2diation and nuclear tracer techniques in agriculture.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agriculture in China is also re 2viewed briefly.K ey w ords nuclear science ,nuclear radiation ,nuclear tracing ,nuclear agriculture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0075070)资助项目2002-11-17收到初稿,2003-01-14修回 通讯联系人.E 2mail :frxu @ 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Becquerel H )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随后,核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立即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开始了核技术在生物学和农业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原子核科学技术和农业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在20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70年代初期,法国和印度的核研究机构分别提出“放射农学”(Radioagronomie )和“核农学科学”(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的概念.至此,这门综合科学技术为大众接受.8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始将这门学科称为“核农学”,它主要研究核素和核辐射及相关核技术在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目前就其研究方法和应用机理来说主要分为核辐射和核素示踪应用两大部分.核辐射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领域主要有辐射育种、昆虫辐射不育、食品辐射储藏保鲜与低剂量辐射刺激生物生长等.核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土壤和肥料科学、植物学、动物学和生物技术等.1 核辐射的农业应用快速运动的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遇到物质原子中的电子和原子核,会同他们发生碰撞,进行能量的传递和交换,主要结果是使物质原子发生了电离或激发,形成正离子和负离子或激发态原子.带有电荷的核辐射粒子能够直接使原子电离或激发,称为・355・ 32卷(2003年)8期直接致电离粒子.而中性的核辐射粒子,由于没有电荷不能直接使原子发生电离,但可以通过与物质作用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使物质原子发生电离或激发,称为间接致电离粒子,例如中子和γ射线.总之,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使物质原子电离或激发的核辐射就是电离辐射[1].电离辐射与生物体作用,引起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般认为,电离辐射与生物细胞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作用,另一种是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就是入射粒子或射线直接与生物大分子作用,例如DNA,RNA等,使得这些大分子发生电离或者激发.间接作用就是入射粒子或射线与生物体中的水分子作用,使水分子发生电离或者激发.这些作用最终要表现为一些生物效应.辐射的生物效应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有害的,如抑制生长、降低免疫能力、增加发病率、减弱生命力、不育、畸形以至死亡;另一类是有益的,如生长发育加快、抗病性提高、产量增加与品质改善等.因此,适当地选择辐射源和辐射剂量,采用不同的辐照方法可以使核辐射技术在很多方面有效地被利用.1.1 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培育新的优良品种始终是农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人们利用X射线、γ射线及中子束等物理因素,与化学试剂结合诱发植物遗传变异,经过培育、选择获得新的品种,这就是辐射诱变育种.能诱发植物诱变的物质称为诱变剂.X射线、γ射线及中子束等物理因素均可作为诱发植物有益突变的有效诱变剂.近年来还出现了如激光、电子束和离子束等新的物理诱变因素.X射线在诱变育种的前期应用较多.γ射线作诱变剂,易于控制辐照条件,育种成效显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诱变剂.其中60Co发射的γ射线用得最多,近年来也开始使用137Cs的γ射线.现在中子的利用也有所发展.由于各种诱变因素的能量、穿透力不同,带电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诱变效果会有差异.一般地,辐射诱变的诱发突变频率在几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之间.各种射线诱发突变发生频率的顺序是:中子束大于X射线,γ射线大于β射线[2].我国应用最多的是γ射线,其次是中子束.辐射育种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常规育种技术难以取代的育种手段.1927年,美国昆虫学家Muller H J就发现X射线能诱发果蝇产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并认为诱发突变将在植物品种的改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1928年,植物育种学家Stadler报道了X射线对玉米和大麦有诱变效应,并开始把诱发突变应用于植物育种.1934年,Tollen2 ear D用X射线处理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突变烟草品种(Chlorina F1).随着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发展,辐射诱发突变育种技术得到了更好的理论指导,人们积累了更多对突变体利用的经验,50年代初期,诱变育种有了新的进展.到1958年世界上报道了8个突变品种.从1960年起,由于对辐射诱变规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育种方法逐步成熟.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把诱变育种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举办了植物诱变育种培训班,出版发行了《突变育种手册》(Manual on Mutation Breeding),这被认为是植物辐射诱变育种从初期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转折的标志[2].进入70年代,辐射诱变育种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并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诱变育种的注意力转向了抗病、优质育种和突变体的杂交利用上.80年代,植物诱变育种与生物技术、加倍单倍体技术、杂种优势育种技术、常规育种方法等相互交叉、渗透和结合,形成了一种综合性育种技术.据IAEA1981年统计,世界各国通过辐射诱发突变在60种植物上育成的品种有518个,而到1993年再统计,全世界利用核辐射诱变育种成的新品种达到了1722个,研究的植物由禾谷类作物为主逐步扩大到豆类、蔬菜、果树、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桑麻类.目前,世界辐射诱变育成品种已经达到了2050个[2].1.2 害虫辐射不育技术害虫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人们用一定剂量的电离射线照射害虫的某一个虫态,破坏它们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使受辐照害虫与正常害虫交配后形成的合子致死,使得害虫能够“自灭”,这就是辐射不育防治害虫技术.通常,先要人工大量饲养某种害虫,用射线辐照处理使它不育,然后在虫害区大量释放,这样与释放害虫交尾的害虫失去了繁殖后代的能力,经过多次释放就可以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电子源和快中子都能使昆虫不育,但使用最普遍、最方便的依然是γ射线,其射线源主要是60Co和137Cs.1938年,美国昆虫学家Knipling E F就提出了利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害虫的设想.进入50年代,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核反应堆的建立,生产出高比活度的辐射源,昆虫辐射不育防治害虫开始实验研究. 1950年,在Knipling的倡导下,Bushland等在实验室开展辐射诱发螺旋蝇不育研究,并于1952年在萨尼贝尔(Sannibell)岛进行了释放不育虫的生产试・455・物理验,获得了成功,为以后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2]. 1954年,Bushland又在库拉可岛上开展了试验,6周后岛上的螺旋蝇被彻底的根除,这就奠定了昆虫辐射不育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无可争议的地位[2].由于螺旋蝇在美国和墨西哥被消灭和对确立昆虫辐射不育的贡献,Knipling和Bushland获得了世界食品大奖.1962年,Proverbs在研究苹果蠹蛾的辐射不育过程中发现,射线不仅能诱发昆虫亲代不育,而且这种不育效果在后代依然存在,即不育雄虫的F1代是部分不育或完全不育.这表明,射线对昆虫产生的效应,通过遗传能够在后代继续发挥作用,这就为利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害虫开创了一条新途径.1969年,Wailker和Pedersew提出部分不育个体超量亚不育,以F1代不育来防治野生种群.辐射遗传不育技术,既能对害虫的亲代起控制或消灭作用,又能对害虫后代继续发挥防治的效能,是辐射不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发展.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害虫,是当今生物防虫法中的惟一有可能在大面积内消灭害虫的防治手段.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害虫会产生抗性,因而不能彻底根除.同时,由于杀虫剂可能同时杀害了害虫的天敌,导致害虫一旦再出现可能会比原来发生的程度更严重.再有就是化学杀虫剂一般都污染环境,对人畜有害.辐射不育技术杀虫则可以专一地将害虫大面积的彻底根除,并且对环境没有污染,所以长期来看,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美国50年代和70年代先后两次根除了日本冲蝇的羊皮螺旋蝇,墨西哥80年代初消灭了地中海果蝇,每年避免了15亿美元的损失,获益与投资比达到了10:1甚至30:1[2].目前,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对200多种害虫进行了辐射不育研究,其中有30多种害虫已经进入中间试验或者实际应用阶段,取得了显著效果.最近国内,路大光等人就开展了昆虫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研究[3],祝增荣等开展了应用辐射不育技术根治桑给巴尔采采蝇的研究[4]. 1.3 低剂量辐照刺激生物生长地球上的生物一刻不停地受到了来自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三种天然放射性源的照射.这种本底剂量照射是生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经过长期试验人们发现,直接或者间接的致电离辐射以低剂量照射生物体,可以像激素一样刺激生物生长发育,即具有“刺激效应”.核辐射刺激生物生长研究也就是探索这种效应发生的规律,以便加以应用.俄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X 射线辐照可以提高燕麦种子的出苗率和发芽势.从50年代起,许多国家开展了低剂量刺激作物的研究工作.有的国家建立了各类辐照田,主要用于低剂量辐照刺激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并且在前苏联、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国得到了较大面积的应用.1958年,我国开始这项技术的研究.1962—1964年,我国又组织了低剂量γ辐照农作物刺激生长联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播前处理种子可以加速种子的发芽、生长和提高产量.1971年,在第四届和平利用原子能会议上,加拿大学者用30年的研究结果说明了用1—10Gy的辐照对绝大多数作物有刺激作用,能提高作物的出苗率、萌发势,提早开花和成熟,增加产量[2].低剂量核辐射刺激生物生长在农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在种植业和养殖业采用低剂量核辐射处理播种前的种子和饲养的幼苗一般都能增产10%左右,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低剂量核辐射刺激生物生长是基于激活生物体内的同工酶,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生长发育达到提高抗病能力和增长的目的,所以它的使用可以节省农药和化肥,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1.4 食品的辐照储藏和保鲜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世界生产的粮食作物,由于质变及虫害,每年损失20%—30%,达百亿美元之多,因而食品的储藏和保鲜历来就为人们所重视.20世纪出现了一系列的现代化贮藏技术.20年代出现了机械冷藏,40年代又出现了气调贮藏.从1943年美国Proctor B E博士首次利用辐射来处理汉堡包至今,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食品辐照就是利用电离辐射的方法,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与害虫,抑制农产品的代谢过程,减少食品败坏变质的各种因素,达到延长储藏时间和保鲜的效果.辐射储藏食品有许多优点,尤以杀虫彻底、干净卫生及操作方便突出.对于那些已经蛀入果实、粮食和食品内部的害虫,其他方法都不能和辐照相比.辐照食品不需要加任何添加剂,也不会感生放射性,所以没有非食品物质残留,很干净.辐照穿透力强,对于包装好或者已经加工好的食品也可以进行处理,所以操作更方便.1976年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的研究重点是食品辐照的效果和其卫生安全性,少数国家开展了实用性探索.从70年代末起,食品辐照范围拓宽,并开始建立食品辐照的法规和国际标准,辐照・555・ 32卷(2003年)8期食品进入商业化.世界上第一个批准辐照食品供人食用的是前苏联.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根据长期的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研究资料和辐射化学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发表公报:“任何食品当其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超过10k Gy时,没有毒理学危害,不再要求做毒理学试验,同时在营养学和微生物学上也是安全的.”这一结论得到了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认可,从而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对辐照食品的研究,加速了辐照食品的批准和商业化进程[2].据IAEA统计,到1994年全世界有27个国家已经建立了用于食品辐照的商业化装置.2 核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同一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可以不同,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两种或多种元素互称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很不稳定,能自发放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样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又称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与稳定核素的显著差别就是它具有核辐射的性质.人们用放射性核素制成放射性示踪物,标记要研究的材料,来跟踪发生过程、运行状况或研究物质在系统中的分布,这就是核素示踪技术.核素示踪技术具有灵敏度高、便于射线探测和揭示原子、分子的运动规律等特点,很早就用于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1923年,Hevesy G用天然放射性核素212Pb研究了铅盐在菜豆中的分布和转移.1934年,Hevesy和Hofer利用重水研究金鱼的水分代谢,Schoebermer等人利用稳定核素重氢和重氮(15N)研究了脂肪酸和氨基酸的代谢.这些开创性的工作,展示了核示踪技术的前景,为放射性核素在生物学和农业科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核素示踪技术已经在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在土壤肥料研究中的应用开展得最早、最多,经济效益也最为明显.测定土壤的有效肥性可以指导人们科学施肥,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们用32P 标记的磷肥样品施入待测土壤中,测量植物吸收的磷含量,再测出标记的32P含量,由于植物从土壤和肥料中吸收的有效磷含量与存在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成正比,这样就可以得到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磷含量,也就可以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这就是50年代伴随核素示踪技术发展起来的“A”值测定方法.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测定土壤中有效氮(15N标记)和许多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成为测定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中,核素示踪法可以检测肥料损失发生的时间,研究肥料元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以及不同施肥方法的有效程度,为科学合理地施肥、充分发挥肥料的肥效提供了科学的信息.例如最近,石岩等人用15N示踪研究了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5];潘家荣人等研究了高肥力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的去向[6].核素示踪技术在研究植物生理中的应用为阐明植物营养代谢的基本规律,改进栽培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卡尔文(Calvin)等人应用核示踪方法,对光合作用进行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它转换为葡萄糖.卡尔文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1].最近,范仲学等人利用同位素示踪研究了夏玉米灌浆期同化产物的运转[7].核示踪技术在研究家禽、家畜的生殖生理、营养代谢及疾病诊断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各种物质,如DNA、RNA、氨基酸及染色体等都可以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跟踪.1952年,Harshey和Chase利用含35S-蛋氨酸和32P-磷酸盐的培养基,通过实验,证实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1958年,Meselson和Stahl用15N标记DNA,通过实验,证实DNA的半保留复制,解决了遗传机制问题.Nirenberg用14C或3H标记氨基酸解读遗传密码,搞清楚了大部分密码子.利用核素示踪技术,标记生物分子,特别是DNA分子,探明它们的活动过程,这将有利于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现代农业必然要向分子水平发展,可见核素示踪是现代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3 我国核农业发展现状与成就我国农业上应用核技术是从1956年开始的,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1956年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将原子能和平利用列为五大重点发展项目之一.1960年召开了首届全国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工作会议,制定了研究发展规划,并组织和开展协作研究.从此,核技术农业应用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到1975年,全国通过核辐射诱变在8种作物上育成突变品种81个,推广面积100万公顷,在生产上初见成效.荣获国家发明奖的水稻原丰早、大豆铁丰18号和棉花鲁棉1号诱变品种就是在・655・物理这个时期育成并推广应用的[2].我国植物辐射育种比国外起步晚了三十多年,但是发展较快.到1998年,我国利用核辐射诱变技术,在四十余种植物上选育,推广和应用优质突变新品种达到513个,居世界各国之首[8].种植面积稳定在900万公顷.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总的来讲,新品种每年为国家增加粮食30—40亿公斤,棉花1.5—1.8亿公斤,油料0.75亿公斤,创经济效益每年达33.2亿元[8].自6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对玉米冥、蚕蛆蝇、小菜蛾和棉螟虫等十多种害虫进行了辐射不育研究,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了释放试验,效果很显著.例如,近年来柑橘大实蝇人工饲养成功,在贵州惠水县试验,柑橘产量由年均23.7万公斤增长到40—50万公斤[8].我国食品辐照加工研究工作始于1958年,到目前为止,农用辐照装置已达七十多座,已经有18种食品批准上市.最近统计,全国辐照食品的商业化总量已达8.6万吨,总产值超过1.5亿元,“九五”期间可达40—45亿元,将向产业化方向发展[8].据近十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应用同位素示踪法,以水田、旱地、草场和林果地为研究对象,阐明营养元素被作物吸收利用,化肥、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损失以及新的施肥技术等研究成果为国家增产粮食19亿公斤,创经济价值28亿元[8].核农业在我国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并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致 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沈文庆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的指导.参考文献[1]刘洪涛等.人类生存发展和核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Liu H T et al.Nuclear Science and its Impact on theWorld.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1(in Chinese)] [2]徐冠仁等.核农学导论.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5[Xu G Ret al.Introduction of Nuclear Agriculture.Beijing:NuclearEnergy Press,1995(in Chinese)][3]路大光等.核农学报,2001,15(5):302[Lu D G et al.Jour2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e,2001,15(5):302(in Chinese)] [4]祝增荣等.核农学报,2001,15(3):149[Zhu Z R et al.Jour2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e,2001,15(3):149(in Chinese)] [5]石岩等.核农学报,2001,15(3):183[Shi Y et al.Journal ofNuclear Agriculture,2001,15(3):183(in Chinese)][6]潘家荣等.核农学报,2001,15(4):207[Pan J R et al.Jour2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e,2001,15(4):207(in Chinese)] [7]范仲学等.核农学报,2001,15(2):121[Fan Z X et al.Jour2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e,2001,15(2):121(in Chinese)] [8]温贤芳.核科学与工程,2000,20(3):232[Wen X F.Nuclear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0,20(3):232(in Chinese)]・物理新闻与动态・将气泡转变成显微注射器(Turning bubbles into microscopic syringes) 荷兰Twente大学的Ohl教授及其研究组在实验上显示了可用声波技术将气泡流转变成一种显微注射器,利用它可将药物或基因等注射到病人身体的各种部位,以达到医学上治疗的目的.藉助于高速显微摄影术,研究者们揭示了如何把一种比人类头发丝还细的气泡流转变成一个类似于注射器的针管,在其中可以输送一百亿分之一加仑的液体.这种亚毫微射流的体积似乎非常的小,但已足够可以将一些大分子(如DNA分子和大多数的药物)作为医学治疗注射入指定的细胞内.他们实验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对一个处于室温的水槽进行轻微的脱氧处理,然后在水槽内部产生一层直径为7—55μm大小的气泡;第二步是对水槽内的液体加上一个高强度的超声波使其猛烈地搅动显微气泡,并将它们挤压成针状.这些冲击波同时也会将气泡周围的一些液体挤入气泡,而这些液体高速通过气泡后撞击端部形成一股高速射流,由于这股液体流的速度非常高,因此它极易穿透附近的细胞膜.若把药物或基因材料溶解于液体中,就可以把这股射流作为一支极好的显微注射器.这个实验证实了过去的一个想法,即让声波驱动使气泡发生变形后形成一个微米级的注射器,这将是医疗方面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使注射的药物等能更深地注入活细胞内,研究组又设计了一种技术,他们让缓慢振荡的气泡附着在细胞表面,由声波控制的细胞膜发生变形后更易于被剌穿.(云中客 摘自Nature,8May2003) ・755・ 32卷(2003年)8期。

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
②人均GNP在800~2 5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 力的比重在50%一33%;
③人均GNP在2 500~5 000美元,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 动力的比重在33%~10%。
④人均GNP在5 000美元以上,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 的比重在10%以下。
第三节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 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 产率的差距。 如果差距扩大,转移的拉力就强,转移的 速度就快;反之,如果差距缩小,转移的拉 力就会减弱,转移速度就慢。
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
农业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农业劳动力供给的 数量及质量。
(一)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主要来自农村人口资源。人口资源
的状况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综合状况决 定的。有其明显的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 推动力
农户自身就是一个农产品再生产和农业劳动力再生产 相统一的独立运行的社会经济单位。
在农村人口资源中,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 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业劳动 力之间的界限也不十分严格。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 严重不足
传统农业中,一般农民对子女的学校教育重视不够, 致使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总体素质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进程在加快,要求农业劳动力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 质。但是,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形成的农业劳动力 供给资源,却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 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
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为了谋生和提高生 活质量的需要,人们再就业选择中就偏爱那些劳 动报酬高的产业部门,而不愿意到劳动报酬较低 的部门就业。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

【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农业》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经验和相关资料了解农业的重要性。

2.知道农业的含义和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

3.据图掌握我国种植业的南北差异和主要农作物。

4.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和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农业的分类和重要性,初步学会运用图文资料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2.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难点:建立不同农产品主要产区的规划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不同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图片):同学们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讨论图片反映的这些产品哪些适合在本地发展。

教师: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不适合某些产品的生产。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农业,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及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规律。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讨论:地形、气候等。

探究新知:板书:一、农业及其重要性教师:我们刚才知道了我们周围的很多物品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呢?教师:对,农业的劳动对象就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其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0、91页图文资料,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特征,列举自己知道的相关农业类型的产品。

教师: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最基本的生活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农业,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运用相关资料说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完成教材第92页活动第1题。

教师(精讲点拨):因此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我国才真正实现了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的奇迹,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3页图4.8和图4.9,完成教材第92页活动第2题,分析图片反映的信息是否能够证明我国的这个成就。

教师: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仍然比较薄弱,国家也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92页资料,了解不同的农业形式。

(助农方略第八讲)杨世超:草莓全日式栽培方案与产销经验分享

(助农方略第八讲)杨世超:草莓全日式栽培方案与产销经验分享

各地
短平快
佳垦
进出口
佳垦产销公司
果蔬配送
青岛佳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日龙永濑株式会社简介
总部: 福冈市
分公司: 4家(东京、大阪、北九州、中国) 营业所: 9 处(扎幌、千叶、兵库、广岛、 熊本、宫崎、大隅、鹿儿岛)
物流中心: 3 处(关东、关西、甘木) 制造工厂: 1 家(北九州) 土壤分析室:1处(北九州)
长岛县 蓬莱市 龙口县
招远市 栖霞市
平原县
临邑县
高青县 博兴县 广饶县
莱州市
夏津县 临清市 高唐县
禹城市 齐河县
济阳县
桓台县 邹平县
章丘市
寿光市
昌邑市
平度市
莱阳市 莱西市
冠县
茌平县
青州市
莘县
东阿县
长清县
昌乐县
临朐县
安丘市
高密市 胶州市
即墨市
阳谷县
平阴县 肥城市
沂源县
海阳市
鄄城县
东平县 梁山县
宁阳县
郓城县
草莓全日式技术方案 和基地产销经验
青岛佳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杨世超 梁朋 2020 2 29
1、青岛佳垦草莓项纲目要背景简介
2、青岛华垦及日龙永濑公司简介 3、日本访问记--日本草莓产业的先进性 4、安信草莓、自营基地、平度草莓案例分享 5、日本技术展示及总结 6、佳垦草莓服务项目 7、草莓项目效益分析 8、联系方式
省工,省苗钱 5.农户每亩平均增收1万(平均每户3万)
青岛佳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佳垦草莓获得的奖项
青岛佳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佳垦示范园
青岛佳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草莓生产-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

第八章 中国生态农业

第八章 中国生态农业

菲律宾马亚农场农牧渔综合生产体系示意图
2.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阶段 1)学术探讨与小规模试点起步阶段(20 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一批农业科 学家主张应基于中国几千年不衰的传统农 业精华,建立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指导的 中国生态农业(叶谦吉等)
2)生态农业的试点与研究初期(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提出定义的学者:英国农学家M. Worthington 当时对"生态农业"的定义: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 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 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生态农业的7个条件
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所有产品内部循环 用豆科植物轮作,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多业结合,保持生物多样性 单位净生产量增加 农场规模不大 经济可行 伦理、道德、美学上可以接受
Comparison of Chinese eco-agriculture and western eco-agriculture
(1)Background
Chinese
Western
Huge population
Relative resources shortage
Agricultural product the excess
Profession sale
Pric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duct higher than normal agriculture
Comparison of chinese eco-agriculture and western eco-agriculture
常规的农业现代化实质:
是用资金和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能)的 集约使用,代替传统的对土地和劳力的 集约使用;

2020年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八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2020年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八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专题八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概念辨析一、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区位因素与区位条件的内涵大体相似,但在答题要求上有明显的思维差异:指出区位因素,一般说出影响因素既可,不必展开阐述与分析。

分析(评价)区位条件,则要从人地关系入手,从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发展变化的视角进行具体描述与阐释,强调过程分析。

二、光照与热量1.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有关。

通常太阳高度越大,晴天越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

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2.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

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

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

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三、春小麦与冬小麦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原理方法一、农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及水热组合等)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耕作制度南蔗北菜(热量);南稻北麦(水分);东北一年一熟,海南一年三熟(热量);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光照)地形(起伏状况、海拔、地块大小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合发展林业、牧业、立体农业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河西走廊、新疆的绿洲农业土壤(土层厚薄、肥沃程度和土壤种类)肥沃程度影响产量;土壤的酸碱性影响植物生长平原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业市场(需求的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城郊农业、订单农业种类和数量)和规模交通运输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扩大了鲜活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应该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荷兰鲜花点缀世界城市科技(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增加鲜活农产品保存时间;培育良种扩大种植范围;提高产量;改变生产方式玻璃温室、无土栽培、冷藏保鲜技术劳动力数量、素质和价格中国的蔬菜和水果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低政策政府通过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粮食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地价、资金地价高低影响农业生产成本与效益;发达地区资金雄厚,利于高附加值农业的发展二、我国主要农业区气候条件的比较气候类型优势条件制约条件青藏高原河谷高山、高原气候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多夜雨,利于作物吸收)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业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水源缺乏,土地荒漠化严重东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纬度高,热量不足,低温冷害,生长期短华北平原温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热同期①春旱,多风沙;②旱涝灾害频繁;③水源不足;④盐碱地占较大比例南方平原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配合较好,雨热同期春末夏初梅雨,夏季伏旱和洪涝灾害一图胜千言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认知结构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农业区位选择的要求2.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基本思路区位因素评价用语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经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资金、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条件地价土地价格低(高)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答题技巧(1)全面客观,瞄准重点:①从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思考,避免遗漏要点;②抓住主导因素,重点分析;③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找出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④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自然条件光照、热量,降水光照决定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通常以≥10℃的持续期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我国东北地区农作物种植为一年一熟而南方地区可达一年三熟;新疆的棉花和水果地形地形的类型、海拔和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和生产规模坡度>25°的坡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业、牧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分布垂直分宜土地不同位置的土地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土地本身的肥力,酸碱度不同,所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人均耕地面积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作物种类;根据土地的位置,确定发展的农业类型接近水源的土地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科学合理的垦殖和耕作方式,可显著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水分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水源是农作物高产稳产的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发展灌溉农业的先决条件根据不同地区的水分差异,选择种植不同的作物河西走廊粮棉、南疆棉花、尼罗河流域、中亚地区技术经济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于小麦。

云南昆明发展花卉业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科技通过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影响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装备先进和技术发达的地方,可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业及农业专业化生产,如:花卉、蔬菜等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玻璃和塑料大棚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地方;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社会经济市场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订单农业”的发展;城郊乳、肉、禽、菜等生产基地的建设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适应政府决策,在政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耕地红线,基本农田交通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发展商品农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交通条件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粮食输出国;荷兰的鲜花.二、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三、农业的分类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按投入多少(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按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自给型农业和商品化农业的比较农业类型特点分布规律自给型农业农民在小块的土地上,用传统工具种植农作物,以求自给自足(自己和家庭成员享用),用来出售的农产品很少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商品型农业农业生产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禽或畜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开发地区粗放型农业和集约型农业的比较农业类型特点分布规律粗放型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手段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集约型农业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根据投入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劳动集约型、资金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世界大国国家和地区的农四、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1)根据经纬度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应布局在哪里,通过举例,然后归纳共同点)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林业——山地与丘陵甜菜——气候温和的中温带地区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多雨的平原渔业——湖泊或水库水稻——水分条件好的平原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2)小范围地区选择原则(举例说出一些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农业类型)♥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农业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乳牛、鱼塘或蔬菜、果园、棉粮等♥需水量:河流、湖泊等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发展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花卉、乳牛等)五.常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的概述♥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这在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形成: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生产,逐渐形成了不同级别和不同功能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布局的发展趋势:由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由小而全到专业化生产;由分散到集中生产;由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由粗放型到集约型。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及其位置主要特点形成条件主要作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稻作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亚洲五大产稻国:印度、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单产高,商品率低。

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饮食习惯,种植历史久。

水稻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乌克兰、俄罗斯、中国(华北平原、准噶尔盆地)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小麦、玉米大牧场放牧业羊: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牛:阿根廷、巴西(潘帕斯草原)、美国、墨西哥;中亚。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优良牧场。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方便;先进的技术保证(培育良种牛、冷冻保鲜等);饮食习惯。

牛、羊乳畜业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

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成长。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先进的科技。

牛奶及其制品混合农业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河盆地)和西南部地区:小麦、绵羊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休耕、羊粪作肥、种饲);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一年内交替进行);灵活的生产选择(灵活性、对市场适应性)。

降水量大;气温较温和;人口较密集但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最主要:小麦、绵羊地中海农业地中海周边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北美、南美、非洲的地中海气候区。

农作物普遍耐旱;自给自足、小农场经营;“三位一体”的多样化农业模式。

(小麦、大麦、燕麦、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羊、奶牛、猪)雨热不同期的气候,适合耐旱作物生长;地形以小平原和丘陵为主,适合开展多种生产;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城镇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粮食作物:小麦、大麦、经济作物: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种植园农业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如巴西、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等。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生产规模大;集约化经营,受国外资本控制;劳动密集型生产;商品率高,受市场波动影响大。

水热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土壤肥沃。

欧洲殖民主义的剥削与掠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地区的经济支柱;市场需求大(主要满足原殖民宗主国的需求)。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香蕉、茶叶、咖啡、可可、剑麻、烟草等。

我国农业的向外学习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内蒙牧区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较相似之处: 区位比较: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我国内蒙有着和阿根廷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有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不同之处: 现状比较:美国为家庭经营,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区位条件;我国为国营农场。

阿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

我国则靠天养畜、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可鉴之处: 可鉴之处:美国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增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都是我国应学习的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我国大中城市周围的乳畜业&美国五大湖周围乳畜带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比较区位比较: 优势比较:美国:分布区气温较低,生长期短,不宜于种植业。

但雨量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我国:为满足城镇、工矿企业的需求而建立起来。

自然条件较好,但零星分布,范围较小,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1.澳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生态系统;2.农业可有效进行农事安排;3.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牧羊,即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我国南方农业资源具有多样化,但市场结构具有单一性,潜力巨大可鉴之处: 可鉴之处: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生态农业体系:我国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

多样化经营:南方应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营。

市场灵活性和适应性:应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提高经济效益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南疆。

我国油菜优势产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