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的历史构成及其基本特质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2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2(最新版)目录1.闽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闽南的建筑风格和特色3.闽南的传统文化和习俗4.闽南的美食和特产5.闽南的旅游景点和推荐路线正文一、闽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闽南,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包括福建省南部和广东省东部的部分地区。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闽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2 年,当时这里设立了闽越国。
后来,随着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南迁,闽南地区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独特的闽南文化。
二、闽南的建筑风格和特色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里传统的建筑多为骑楼式建筑,即建筑底层为商铺,楼上为住宅。
骑楼建筑不仅美观实用,而且适应了闽南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
此外,闽南的土楼也是一大特色,这些圆形或方形的土楼可以容纳数十户人家,是闽南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闽南的传统文化和习俗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这里民间信仰多样,尤其是对妈祖的信仰,妈祖被誉为闽南地区的保护神。
此外,闽南的民间艺术也非常繁荣,如剪纸、木雕、石雕、漆线雕等。
在习俗方面,闽南的端午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独具特色,如赛龙舟、挂红灯笼等。
四、闽南的美食和特产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美食和特产。
这里的美食以清淡、鲜美、讲究色香味俱佳而著称,如沙茶面、土笋冻、佛跳墙等。
此外,闽南的特产也非常丰富,如福建乌龙茶、漳州木雕、泉州面线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
五、闽南的旅游景点和推荐路线闽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推荐游览的景点有厦门的鼓浪屿、泉州的开元寺、漳州的东山岛等。
推荐路线可以从厦门出发,游览鼓浪屿、南普陀寺等景点,然后前往泉州,参观开元寺、清净寺等古迹,最后抵达漳州,游览东山岛等风景名胜。
总之,闽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多样的民间信仰和艺术、美味的饮食以及美丽的旅游景点。
闽文化的源流和特点
闽文化的源流和特点一、闽文化源流闽文化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其过程是极为复杂的。
从总体上看,它的形成与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古越文化的遗风。
古越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福建的土著居民是古越族的一个分支,称为闽越人。
虽然随着中原汉族人民南迁入闽,闽越人在福建各地主人地位逐渐被替代,但其悠久的文化传统却不同程度地被保存。
中原文化的传入。
其传入方式主要以大量移民的途径为主。
中原汉族曾四次大规模进入福建,这四次大移民和陆续进入的大量移民,都不程度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加快了福建的开发和进步。
此外,名士南下和闽人北游也或多或少地带来了中原文化。
宗教文化的传播。
四大宗教在福建极为兴盛,传播速度极快,对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福建的民间宗教也颇为风盛,其中最著名的是天上圣母、临水夫人、保生大帝这三“神”。
这三尊神原型都是人,后被逐渐演化为神,赋予类人而又超人的“神”力,再借以护佑人们自身。
民间宗教虽带有区域性,但其因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持久不衰,对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海外文化的冲击。
海外文化的冲击主要通过国际贸易、外商定居闽地、闽人越洋后归里等几个途径。
他们将本国的风俗民情信仰融汇在当地居民之中,日久天长,海外文化便与闽文化水乳交融地渗透在一起。
与外商定居闽地一样,也有不少闽人定居海外,宋元之后,逐渐增多,几乎遍及日本、朝鲜和整个东南亚。
这些华侨大多与家乡保持程度不同的联系,并时时有不少人回乡里探亲,带来了形态各异的海外文化。
台湾文化的交融。
台湾文化也对闽文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同种方式:(一)大量台湾人到闽地任职。
台湾赴福建任职者分布很广,足迹几乎遍及沿海及山区各地,带来了台湾的本土文化,有的还撰文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
(二)台湾本土艺术输入福建,最有代表性的如台湾的“歌仔戏”输入福建。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歌仔戏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成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的芗剧,至今已有400多个传统剧目,受到漳州、厦门观众的喜爱。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第一篇: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作为一个出生在福建的人,我的家乡拥有丰富而特别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宗教、语言、建筑、饮食和传统艺术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家乡的闽南文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闽南地区的主要宗教是儒教、道教和佛教。
这三种宗教在这里相互融合,共同影响了闽南地区的精神生活。
儒教的思想在闽南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仁爱、孝道和忠诚。
道教注重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佛教则强调放下世俗欲望,追求解脱和慈悲。
宗教信仰贯穿在闽南人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庙宇里祭祀神明,还是在家中摆设神像,都体现了闽南人对信仰的虔诚和崇敬。
其次,闽南话是闽南地区最常用的方言。
闽南话有着独特的音韵和语法,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
闽南话不仅仅是一种日常交流的语言工具,更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闽南话,人们能够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丰富的文化内涵。
闽南话富有诗意,歌舞的演唱和戏剧表演常常使用闽南话进行,这使得闽南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
另外,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是其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被誉为“土木堡垒”。
土楼的特点是结构坚固、宽敞明亮,能够抵御台风和火灾。
土楼的造型独特,有圆形、方形、椭圆形等不同形状,内外都有楼层,住户可以生活和生产在同一楼层。
土楼还是闽南地区族群文化的象征,每座土楼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闽南地区的饮食文化同样非常丰富多样。
闽南菜以色香味俱佳、独特细腻而闻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福建红糟肉、擦粉鱼和鲍鱼翅等。
福建红糟肉是一道传统的家常菜,制作精细,色泽红亮,味道酸甜可口。
擦粉鱼是一道独特的闽南菜,以新鲜的活鱼为主料,以特制的粉皮擦拭鱼身,使鱼肉更加鲜嫩可口。
鲍鱼翅是一道高级的海味菜品,制作繁琐,口感鲜美,被誉为福建菜的代表之一。
闽南文化的精髓与发展路径
闽南文化的精髓与发展路径闽南文化是指南闽地区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建筑、民俗、宗教等多个方面。
其历史悠久,深厚渊源,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路径,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闽南文化的精髓1、语言:闽南语是闽南地区最为常见的语言,它是闽南文化的标志。
闽南语的音调变化较为复杂,音韵规律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文化内涵。
闽南语另有许多方言,如泉州话、漳州话、福州话等,各具特色。
2、建筑:闽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其风格以“三山五园”的布局为主体,具有独特的匠心和造型美感。
闽南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斗拱屋顶,色彩斑斓,极富变化性。
其中宫殿、庙宇、城墙等的建筑形式更是达到了极致。
3、音乐:闽南音乐集中了南音、琼琴音乐等多种流派。
其中,南音源自福建南部,以泉州腔、莆仙腔、三都腔、闽南腔等为代表,以其柔和轻盈的风格和世界著名的高音而闻名于世。
4、文学:闽南文学包括各类诗歌、歌谣、小说、戏剧、散文、报刊文等。
著名作家有李际仁、杨青石、郑成功、梅妻鹤子等。
5、民俗:闽南民间文化上下五千年,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活动。
闽南年画、木偶戏、龙船竞渡、传统婚礼等非常具有代表性。
二、闽南文化的发展路径闽南文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经过历代兴衰的沉淀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闽南文化也不断发展和创新。
从宋元明清到近代,作为一个城市区域的泉州、福州、厦门等地,陆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现象,出现了南音、闽南民歌、龙头节、泉州木偶戏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长期与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连,集中了沿海地区的商业文化和多元文化特征,博大精深、源流涵盖。
当下,闽南文化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培育和传承闽南文化成为了许多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各类活动和节庆适时举办,引导社会形成有利于文化传承、尊重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
闽南地区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地方,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遗产。
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汉族、闽南族、客家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建筑、饮食、民俗、艺术等多个方面。
闽南话
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闽南建筑以土楼为代表,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世界建筑奇迹”,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闽南美食以海鲜、糕点、小吃为主,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和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木偶戏等,这些活动都是闽南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
些传统文化不仅是闽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闽南文化传统文化,让它继续发扬光大,为后人传承。
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闽南文化,让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闽南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会继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闽南文化特点的理解
闽南文化特点的理解闽南地区位于我国福建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
闽南文化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它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民间传说、传统艺术、美食文化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闽南地区成为了独特的文化家园,也让闽南文化具有了很高的研究价值。
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海洋文化氛围浓厚。
这里的人们以海洋为生活,以海洋为依托,长期与海洋为伴。
海洋文化在闽南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和传承,例如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航海文化、以始隆古街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惠安古渡为代表的渡海文化等。
这些文化都是闽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见证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的人们喜欢故事,也善于编故事。
他们用口头传统的方式,传承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民间故事,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这些传世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内涵,成为闽南地区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
闽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这里的人们有着极高的艺术追求,他们把音乐、舞蹈、绘画、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都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如南音、潮音乐、高甲戏等,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地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
这里的人们以海鲜为主要食材,烹饪出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美食。
如闽南的炒螺丝、海鲜粥、海蛎煎、沙茶面等,都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成为闽南地区美食文化的代表。
闽南文化具有海洋文化的典型特色,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闽南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也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闽南文化
特点简介
闽南文化在交流中保持地方文化根本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也走向兼容并蓄,其爱家爱乡与民族认同、崇尚传 统与吸收创新、安土重迁与海外移民、开拓拼搏与冒险犯难、重名尚义与务实逐利等文化性格的统一,无不体现 闽南文化守成与开放的兼容性品质。长期以来,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积淀、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培育、滋 养、和吸引着广大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鲜明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 史渊源。闽南文化,对促进两岸同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和平统 一,具有其他地域文化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 它分为几个次方言: 厦门话区:厦门市、金门县、同安区 泉州话区:泉州市、石狮市、晋江市、惠安县、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安溪县等八个县市 漳州话区:漳州市、龙海区、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华安县、长泰区、平和县、南靖县等十个 县市 龙岩话区:龙岩市、漳平市 大田话区:大田县、尤溪县的一部分。 闽南语起源于泉州,但闽南语的流播已不仅仅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地 区和国家是台湾和新加坡。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类似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 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 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
一种文化形成的标志,一般来说有如下三方面:一、独特的语言,二、独特的风俗,三、共同的信仰。语言 学家告诉我们,闽南话是唐音。也就是说,在唐代,闽南话是普通话,不仅仅流行于闽南,它还不是方言。只有 到了宋代,宋音成为普通话,而唐音却在闽南留存,闽南话这才成为方言。民俗本是因地而异。闽南特殊的地理 环境,和五代百年中逐渐兴盛的海上贸易,产生了许多既不同中原又不同原住民的独特风俗。流传至今还有“送 顺风”、“脱草鞋”的习俗。闽南人创造并共同崇奉的独特信仰如妈祖、保生大帝等,也多是在北宋初年产生。 因此可以说,闽南文化的形成,应是在五代末至宋初。
二、闽南文化
所谓闽南文化的“海口性”,其涵义有二: (1)从中华文化的内部看,闽南文化是中 原文化南播之后接受闽南海洋地理环境和海 洋人文精神的影响,出现的大陆文化与海洋 文化互相吸收、融合与涵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内部的两种不同类 型文化的交汇。(2)从世界文化多元化的 关系看,闽南是中国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交 会、碰撞、融摄和对峙的前沿地带和先发地 区。
闽南文化是从大陆文化向海洋文化过渡的多 元交汇的“海口型”文化 “海口型” 一方面是对闽南地理环境所作的概括。 另一方面,闽南地理环境的海口型,也带来 了闽南文化的“海口性”。
三、关于闽南文化的形态
从文化的构成上看,闽南文化应当全面包括士人文 闽南文化应当全面包括士人文 化和俗民文化两个层面。 化和俗民文化两个层面 尤其在闽南社会从边缘向中心靠拢的文治化进程中, 士人文化的某些特殊表现,如朱熹在闽南的儒学教 化,李贽富于叛逆性的文化思想,等等,都应受到 研究者的重视。但闽南作为后发展于中原的移民社 会,欲了解其文化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则不能不深 入闽南的俗民文化。
四、关于闽南文化的特征
1、闽南文化的进取性 2、闽南文化的务实性 3、闽南文化的传统性 4、闽南文化的包容性 5、闽南文化的边缘性
闽南文化
一、闽南文化的界定
闽南文化 狭义:厦漳泉 广义:闽南金三角 莆田、三明、宁德、潮汕 浙江、海南、广西、雷州 台湾、香港、澳门等
二、闽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1.闽南文化的区域性 2.闽南文化的民族性 3.闽南文化的海洋性
二、关于闽南文化的类型
闽南文化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文化?论者纷纭,然却 缺乏深入讨论。概而言之,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种意 见: 1、闽南社会是源之于中原的移民社会,闽南文化 在本质上是随同移民携带而南播的中原文化。 2、闽南为濒海地区,中原移
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
闽南文化的渊源与特色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的,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
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
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闽南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中外文化在此互动;闽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向海外迁徙,将闽南的民系文化,扩展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闽南文化又是富有凝聚力的,数百年来,台湾乃至全球的闽南人,无不回乡寻根祭祖。
它蕴含着闽南人爱国爱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蕴含着闽南人冒险犯禁、勇于拼搏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闽南文化的内涵。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建筑文化。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
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
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
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
闽南文化的主要特点
闽南文化的主要特点1、在潮学研究中,一些学者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寻找一种能够包含潮汕文化的体系。
有的提出了“福佬文化”的概念,把潮汕文化看做是福佬文化的核心区,汕尾文化则是其亚区,琼雷文化也被视为其向外延伸的一部分。
这个观点要确立的障碍不仅在于目前学术界对于“福佬”一词的理解尚有很大争议,还在于很难做出潮汕文化是琼雷文化以及其它闽南语系文化的核心的结论。
但是,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种包含潮汕文化在内的地方文化体系,我们姑且称它为“泛闽南文化”。
2、泛闽南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开放的、动态的、有着更加灵活和广阔空间的文化体系。
它所覆盖地区的主要特点是操闽南方言(包括它的分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
范围包括福建省的厦门、泉州、漳州3市,广东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和雷州半岛,海南省的汉族地区,台湾地区等。
此外,浙江、广西、江西、江苏等省区,也分布有讲闽南方言的分散县、镇、村,香港、澳门还有近200万人使用闽南方言。
在我国境内操闽南方言(包括它的分支)者总共约有5000多万人,占汉族人口的4.6%左右。
3、诚然,有共同语言不等于能够形成共同的文化体系,何况闽南方言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小的差别。
但是,实际上客家民系在不同地区其语言及文化特征也有很多的差别。
闽南文化同潮汕文化、汕尾文化、琼雷文化、台湾文化虽有差异,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
以潮汕文化同闽南文化的关系为例。
先从语言上说,据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研究,用500个常用字或单词做量化比较,潮汕方言与厦门方言在语音方面的共同点为55%左右,差异点为45%左右。
这种差别并不比同在闽南区的厦门话与泉州话大多少。
至于两者之间文化面貌的相同,古今学者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人们经常引用的南宋福建人余崇龟的四六文:“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潮漳之分”,可以说是一言以蔽之。
虽然时隔800余年,至今依然如此。
近期在诏安召开的闽南文化和潮汕文化比较研讨会上,许多学者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两者的亲缘关系,这里就不再赘述。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2
地理中国,闽南寻迹2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
3.闽南地区的美食和旅游景点
4.闽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未来展望
正文
一、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包括福建省南部、江西省东部和广东省东北部等地。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
闽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孕育出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
二、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
闽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特色文化和传统,其中包括福建话、闽南语、歌仔戏、福建歌剧等。
特别是福建话,是我国方言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有着丰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此外,闽南地区的民间信仰也非常发达,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三、闽南地区的美食和旅游景点
闽南地区的美食种类繁多,包括沙茶面、土笋冻、烧肉粽、海蛎煎等,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厦门的鼓浪屿、泉州的开元寺、漳州的南普陀寺等,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闽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未来展望
近年来,闽南地区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带。
未来,闽南地区将继续发挥其区位优势,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1页共1页。
闽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
闽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闽南地区是指中国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带,因其历史文化底蕴浓厚,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宝库”和“中国的南方文化圣地”。
闽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是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的来源,其中尤以语言、书法、建筑和商业文化著称。
一、语言文化闽南地区拥有独特的福州话和客家话两种方言,其中福州话因其柔和和词藻优美而备受赞誉,被誉为“华南第一方言”。
福州话与官话的区别在于它的发音轻柔,词藻优美。
福州话作为一种地方语言,它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语音体系和语音规律,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语法、词汇和短语。
福州话中最知名的即是“白话文”,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风格,以句式简洁、词汇深刻、含义深远,韵律和押韵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白话文这种文学风格在文学、武侠小说、电视台等媒体中被频繁使用,被西方人称为“华南的温情”。
二、书法文化福州派书法,即是指福州、闽南一带刻苦书法的风格。
福州派书法又称为“南派书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书法流派,它源于隋唐时期,成熟于南宋时期。
福州派书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广为人知,影响力在南方书法中居于重要地位。
福州派书法的特点在于硬朗紧凑,以动态笔法著称,经常带有强烈的前进动势。
其特征包括画面灵动、力度刚健、自然活泼和渐进性等方面。
福州派书法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福州四家”,包括王義之、漆良、王珂、肖吉泉等四位书法家。
三、建筑文化闽南地区的建筑文化风格独特,尤其是闽南土楼,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建筑,尤以闽南大地上的土楼为瑰宝。
土楼又称“土垒菜花”,是闽南特有的一种建筑风格,以独特的建筑规划、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土楼常常呈圆形或方形,有月亮楼、圆楼、方楼等多种类型,它们不仅是居住和防御的功能类建筑,还是集中展示闽南地区文化、历史和传统艺术的重要场所。
土楼内部常见的装饰手法包括壁画、石雕、木雕和泥塑等传统技艺,这些技艺均源于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
四、商业文化闽南地区的商业文化以传统手工艺以及福州酒、兴泉酒、饴糖和闽南沙茶酱等特色产品闻名于世。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
家乡的闽南文化独具特色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的一个传统文化区域,以其独特的闽南文化而闻名。
闽南文化是该地区独有的文化遗产,它融合了多个民族、宗教和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建筑、语言和习俗。
本文将介绍家乡的闽南文化,并探讨其特色和重要性。
一、文化传统闽南文化的形成源于该地区的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闽南地区经历了移民、贸易和战争等多个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族、闽南人、客家人和其他少数民族都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而这一切最终融合成为了闽南文化。
二、语言与文字闽南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闽南话的广泛使用。
闽南话作为一种方言,独特地体现了闽南地区的文化氛围。
该方言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文学、戏曲、歌曲等艺术形式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一种古老的汉字书写方式——闽南语注音字母,用于记录闽南话的音节。
这个独特的文字系统对于保护和传承闽南方言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建筑艺术闽南的建筑艺术也是这一地区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红色的瓦片而著名。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精巧的门楼、神龛、庙宇和传统民居。
闽南建筑注重细节和比例,每个雕刻和装饰都经过精雕细琢,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四、艺术形式闽南地区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闽南傩戏和木偶戏。
闽南傩戏是一种宗教仪式,以神秘的神话故事和华丽的服饰为特色。
演员们在表演过程中化身为神明,向观众传达美德和智慧。
木偶戏则是一种传统的戏剧形式,以木偶为媒介,通过操纵木偶来讲述故事。
这两种艺术形式都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并成为了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节庆习俗闽南地区有许多独特的节庆习俗,其中包括元宵节、清明节、龙船节等。
这些节庆活动融合了宗教、传统和艺术,为人们带来了喜庆和娱乐。
比如,元宵节时,人们会举行花灯展览和猜灯谜的活动;清明节时,人们会扫墓、祭祖并参与拜祭仪式;龙船节则是人们划龙船、舞狮和放烟火的好时机。
传承闽南文化
传承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为了传承和宏扬闽南文化,我们制定了以下标准格式的文本,详细介绍了闽南文化的特点、传承方式和重要价值,以及我们所采取的措施和计划。
一、闽南文化的特点闽南文化是指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区的传统文化,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特色:闽南话是闽南地区的主要语言,具有独特的音韵和词汇。
它是闽南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 建造风格:闽南建造以土楼为代表,土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建造,具有谨防功能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3. 文学艺术:闽南地区有丰富的民间文学和戏曲艺术,如南音、木偶戏等,它们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4. 宗教信仰:闽南地区有多元的宗教信仰,如妈祖信仰、佛教、道教等,这些信仰对于形成闽南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二、传承闽南文化的方式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1. 教育传承: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闽南文化的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传授闽南话、传统戏曲等相关知识。
2. 文化节庆:举办闽南文化节、土楼文化节等活动,展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参预。
3. 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闽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如土楼、古建造等,确保其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4. 文化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组织和团体进行交流合作,推动闽南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三、传承闽南文化的重要价值传承闽南文化具有以下重要价值:1. 历史记忆:闽南文化是闽南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2. 文化认同:闽南文化是闽南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增强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文化创新:传承闽南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创新的探索。
通过传承闽南文化,可以激发创造力,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4. 旅游经济:闽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论闽南文化
论闽南文化——关于类型、形态、特征的几点辩识刘登翰一、作为讨论前提的几点认识闽南文化是衍生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经由移民的携带,南徙入闽后形成的闽文化在闽南地区发展的一种亚文化形态。
闽南文化作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下位文化,可用下面的图示简略表明其在中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中华文化——汉民族文化——闽文化——闽南文化因此,在进一步探讨闽南文化的类型、形态和特征之前,有必要就闽南文化的形成提出几点认识,以作为讨论的前提和基础。
鉴于这些认识大都已为学界所多次论述,这里只略加说明而不作展开。
1.闽南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
它基于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古代福建是南方百越族之一支——闽越的活动地区。
秦汉之际,中原地区已进入以汉文化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封建社会,而福建尚是以闽越文化为基础和表征的部族社会。
自永嘉以后直至两宋,因北方战乱等原因而不断南徙入闽的中原汉族移民,在把闽越族及其文化融入其中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社会的人口主体;同时,随同移民携带而来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成为福建社会建构的文化基础。
随着中原移民由闽北逐渐进入闽南,也把中原文化带入闽南。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无论闽南社会和文化,还是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社会和文化,在历史上都是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社会和文化。
对闽南和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社会和文化这一性质的认定,是我们认识和分析闽南文化的历史出发点。
2.闽南文化的形成,是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中原移民入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般以公元4世纪初的永嘉之乱开始,至12世纪的宋室南迁达到饱和。
800年间经历了东西晋、南北朝、隋、唐和两宋,出现过西晋末年的衣冠南渡、唐代初期的陈元光入闽,唐末五代的王审之治闽和靖康之难的宋室南渡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高潮。
不同朝代的中原移民,带来了不同时期发展的中原文化,如年轮一般地沉积在包括闽南在内的福建文化之中。
这也就是说,闽南文化不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中原文化的植入,而是反映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原文化的历时性积累,如地质考古中的文化层一样,是一层层堆积起来的。
有关闽南文化概论
有关闽南文化概论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多山丘陵的省份,早在古代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贸易交流之地。
福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福建文化体系,其中包括了福建本土的文化元素,也吸收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特色。
其中,闽南文化作为福建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闽南文化是以福建南部的闽南地区为主体的一种地方文化,它覆盖了福建省西南部,包括了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和三明市等地区。
闽南文化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它是汉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体。
闽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三国时期,闽越文化就已经存在于这片大地上。
随着历史的变迁,福建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闽南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海洋文化也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福建的港口贸易和航海文化也深深影响了这一地区。
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闽南文化吸收了南洋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化和开放性文化体系。
闽南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涵盖了许多方面,例如建筑、宗教、饮食、音乐、语言和民俗等。
其中,福建土楼是闽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防御功能,在文化和历史上均有着重要地位。
宗教方面,福建地区主要信仰儒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其中以儒教最为普遍。
闽南饮食以海鲜、福建小吃和福建茶文化等为特色,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口味为人所熟知。
音乐方面,闽南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以”海上花”最为著名。
闽南语则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被广泛使用于闽南地区,也是闽南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体现。
闽南的民俗文化也是闽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包括像年画、舞狮、踩高跷等民俗活动。
总之,闽南文化作为福建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历史传承。
福建的闽南风情
福建的闽南风情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而其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便是闽南地区。
闽南风情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美食和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介绍福建闽南地区的风情特色。
一、传统文化福建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闽南语。
闽南语是福建方言中的一支,它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交流工具,更是一门丰富的文化载体。
闽南语歌曲、戏曲、相声等艺术形式都在闽南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和传承。
通过这些艺术形式,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欢庆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合。
比如,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举行灯笼展览、舞龙舞狮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都能够展现出闽南地区的独特风情。
二、美食文化福建闽南地区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菜系便是闽菜。
闽菜以其鲜嫩、清淡、口味独特而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
著名的闽菜有佛跳墙、沙茶面、兴化瓦罐汤等。
这些菜肴不仅讲究选材和烹饪技巧,更注重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人们能够真正品尝到食材的鲜美。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一种特色小吃——潮州糕点。
潮州糕点制作精细,口感独特,因其香甜可口而备受欢迎。
比如,潮汕牛肉丸、潮州千层糕等都是当地人和游客的首选。
品尝这些美食,不仅可以满足味蕾,还能感受到当地的饮食文化。
三、建筑风格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形式而著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土楼。
土楼是福建闽南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它们通常由石块、土壤和其他材料组成,外观呈圆形或方形。
土楼不仅在结构上具有防御功能,同时也是人们居住、聚会和祭祀的场所。
这些土楼不仅保存完好,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土楼,闽南地区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园林,如南靖土楼群、开元寺等。
这些建筑物在设计和装饰上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理]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
从特征上说,它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
从地域范围说,它发源于福建泉州地区,逐步向漳州地区、潮汕地区和雷州半岛、台湾地区及海南地区扩展;并且随着闽南人的足迹,沿着江河海岸延伸至广西平南玉林地区、浙江平阳地区、东南亚港澳地区,以及内陆的江西上饶周边地区、江苏宜兴以及本省的闽北、闽东和闽中个别地方。
从数量上说,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
从历史角度说,闽南文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历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一、闽南文化的历史来源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是文化的基本要素。
闽南文化是闽南人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经济要求而产生的具有高度共识的意识和行为。
研究闽南文化,首先就得探索闽南社会的形成。
闽南是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厦门的总称。
福建上古时代就被称为“闽”,当时土著叫闽人。
战国时期至汉武帝期间,福建土著经历了古闽人和古越人融合以及闽越人整体北迁的历史大动荡。
汉武帝平闽(前110年)之后,闽地空虚,给汉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空间。
从西汉设冶县(前85年),到东汉末贺齐入闽(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是汉人入闽并融合闽越遗民的关键时期。
据朱维幹《福建史稿》,这个时期福建的经济、社会已具备一定规模。
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即建东安县于现在的泉州西门外的丰州,属建安郡。
西晋咸宁六年(280年),又置绥安县于漳浦。
晋太康三年(283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又从晋安县中分出同安县。
此后,汉人超大规模入闽大约还有五次,包括史书未曾记载只在民间流传家谱出现的东晋初的“八姓”入闽,史书记载的梁朝侯景之乱的大批难民入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兵入闽,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知率兵平闽,南宋末期两个短命皇帝赵罡(端宗)、赵昺(帝昺)在福建就位引来北方保驾抗元的众多忠义之士入闽。
(完整word版)闽南文化的主要特点
闽南文化的主要特点•1、在潮学研究中,一些学者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寻找一种能够包含潮汕文化的体系。
有的提出了“福佬文化”的概念,把潮汕文化看做是福佬文化的核心区,汕尾文化则是其亚区,琼雷文化也被视为其向外延伸的一部分。
这个观点要确立的障碍不仅在于目前学术界对于“福佬”一词的理解尚有很大争议,还在于很难做出潮汕文化是琼雷文化以及其它闽南语系文化的核心的结论。
但是,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种包含潮汕文化在内的地方文化体系,我们姑且称它为“泛闽南文化”。
2、泛闽南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开放的、动态的、有着更加灵活和广阔空间的文化体系。
它所覆盖地区的主要特点是操闽南方言(包括它的分支),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
范围包括福建省的厦门、泉州、漳州3市,广东的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和雷州半岛,海南省的汉族地区,台湾地区等。
此外,浙江、广西、江西、江苏等省区,也分布有讲闽南方言的分散县、镇、村,香港、澳门还有近200万人使用闽南方言。
在我国境内操闽南方言(包括它的分支)者总共约有5000多万人,占汉族人口的4.6%左右。
3、诚然,有共同语言不等于能够形成共同的文化体系,何况闽南方言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小的差别。
但是,实际上客家民系在不同地区其语言及文化特征也有很多的差别。
闽南文化同潮汕文化、汕尾文化、琼雷文化、台湾文化虽有差异,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着共同的文化特征。
以潮汕文化同闽南文化的关系为例。
先从语言上说,据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研究,用500个常用字或单词做量化比较,潮汕方言与厦门方言在语音方面的共同点为55%左右,差异点为45%左右。
这种差别并不比同在闽南区的厦门话与泉州话大多少。
至于两者之间文化面貌的相同,古今学者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人们经常引用的南宋福建人余崇龟的四六文:“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潮漳之分”,可以说是一言以蔽之。
虽然时隔800余年,至今依然如此。
近期在诏安召开的闽南文化和潮汕文化比较研讨会上,许多学者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两者的亲缘关系,这里就不再赘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闽南 文化 ; 历 史构成 ; 基 本特 征
闽 南 区域 文 化 是 中华 文 化 的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同时 又 是 中华 文 化 中 的一 个 极 具 鲜 明特 色 的地域文化 。 中华 文化的核心价值培育 了闽南文化 的茁壮成长 , 而深具地域特色 的闽南文化
沿海地 带 独特 的地 理环境 等 多种 因素所 逐 渐造 就 的。 中华文化 的核 心价 值 培育 了闽南 文化 的 体 性显 得更 加 丰富 多彩 。闽南文化
是一 种辐 射 型 的 区域 文 化 , 从 文 化 的角度 说 , 闽 南文化 的概 念 远远 超 出了 自身 区域 , 特 别 是对 于祖 国宝 岛 台湾 的文化 影响 , 更 是不 容否定 。通过对 于 闽南文 化 的历 史构 成及 其基本 特质 的 多
2 0 1 4年 第 1 期
( 总第 3 7期 )
闽 台 文 化 研 究
F UJ I AN- T AI W AN CU删 R AL RE S E ARC H
N o . 1 . 2 0 1 4
G e n e r a l S e ia f l N o . 3 7
闽南文化的历史构成及其基本特质
作者 简 介 : 陈 支平 ( 1 9 5 2  ̄ ) , 男, 福 建省 泉 州 市泉 港 区人 , 历 史学 博 士 , 厦 门大 学人 文 与 艺术 学部 主任委 员、 国学研 究院 常务副 院 长、 博 士 生导 师 , 闽 南师范 大学 闽南文化研 究 院学术委 员会 主任 委 员。
己 的文 化 特 征 。 有 些 闽 南 文 化 的 流 播 区和 移植 区 与 闽南 本 土 的 关 系 , 更 多 的 只是 表 现 在 语 言 等 方面 , 但 是 方 言 的 留存 是 无 法 涵 盖 不 同区域 文 化 的全部 特 质 的 。当 然 。 有 的地 区 由于 移 民 与地理 的关 系 , 则 成 为 闽南 文 化 的复 制 地 。特 别 是 海峡 对 岸 的 台湾 岛和 澎 湖 岛 , 其所 体 现 出来 的 文化特
一
、
闽 南文化 的 多 源复 合
研究中华文 明的学者 , 都 十分重视和强调华夏 中原文化对 中华多 民族 国家形成与文明传播 的核心贡献 , 这当然是有着 比较坚实 的历史依据的。然而 , 如果对中国南方边陲区域 的文化形成 及其演 变历程 , 依然遵循这种单 向性的文化移植思考 , 那么这种重视和强调就似乎显得过分了。 事实上 。 在汉唐 以前 的中国上古 时期 , 中华大地 以及南方周边 的区域 , 其华夏 中原 文明 、 南方百 越文明 。 以及所谓 南岛语族文明是同时并存的。在中国南方的一些 区域 内, 这三种文 明甚至出现 相 互重 叠 交叉 的现 象 。我们 现 在 所 说 的 闽南 文化 区域 , 正 处在 不 同文 明的重 叠交 叉 范 围 之 内。 文化的主体是人 。 闽南文化是 由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块 土地上 的人 民所创 造 、 演进和传
征, 与 闽南文化有着高度相似性 。台湾岛 内的主流社会文化 , 无论是从社会 经济开发历程 、 基层 社会乡族组织 、 方言结构 、 宗教与 民间信仰 、 民风习 尚、 草根 艺术 , 以至学校教育 、 儒学教化、 民族 国家认 同等等层面 , 几乎都是从福 建传 承而来 。正 因为福建 和台湾有着密不可分 的文化源与流
陈支 平
( 闽南 师 范大 学 闽南 文化研 究 院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摘 要 : 闽 南文化 是 中华 文化 的一个 重要 组成部分 , 同时又 是 中华文 化 中的一个 极具 鲜明
特 色 的地域 文化 。 闽南 文化 的形成及 其 发展 , 是经过 了漫长 的历史 演 变 与文化 磨合 , 以及 东南
-
又使得 中华文化 的整体 性显得更加丰 富多彩 。 在探讨 闽南 区域 历史文化 的时候 . 人们 当然首先必须 明确这 一历史文化 的地域范 围。 从目 前学界 的认知情况看 , 大体可 以分为三种 主要 意见。一是 以闽南方言 的流传范 围为界 , 及闽南 区域 文化应该 涵盖 台湾 、 澎 湖全 岛 以及浙江南 部 、 广东南部 、 海南 岛 内的某些 流行 闽南方言 的 县市 , 兼 及 东 南 亚 的 一 些 区域 。第 二 种 意 见 是 认 为 以 上 的 划 分 过 于 空 泛 , 应 该 把 操 闽 南 方 言并 且地域 相连 的福建泉州 市 、 厦 门市 、 漳 州市 以及 广东省 的潮汕地 区合 为一片 , 组成 闽南 区域 文 化 圈 。第 三 种 意 见 是 以 目前 的行 政 区 划 并 且 操 闽南 方 言 的福 建 泉 州 市 、 厦 门市 、 漳 州 市 以及 龙 岩县 的部分地 区合 为一体 , 称之为闽南文化 区域。 我个人 比较赞同第三种意见 。因为不论是从这一 区域文化的地理概 念及其 位置上说 。 还是 从 闽南主体文化 的历史 形成及其演变历 程上说 。 以及 从 目前的政治管辖 范围现状上说 。 福建 的 泉州市 、 厦门市 、 漳州市 , 都可 以说是 “ 闽南 区域文化” 的发源地和核心 区。而其他地 区只是 闽南 文化 的流播 区和移植 区而 已 , 而且随着千余年来不 同区域的历史变迁 , 各 自也都形 成 了许多 自
・
2 7・
闽 台 文 化 研 究
2 0 1 4年 第 1 期
的关 系 , 社会上的许 多认识 , 把海 峡两地即福建与台湾 的文化 , 统称为 “ 闽 台文化” , 这也不无 道 理。但从严格意义上说 , 台湾毕竟是闽南 文化的移植地 。我们探讨 “ 闽南文化 ” , 还是应该 以这一 文化 的发源地和核心 区作 为她 的研究基地 , 才能 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一区域文化 的内涵特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