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三新学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百强校】2017届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百强校】2017届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7届湖北襄阳五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雅安市雨城区南郊乡的深山密林中,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寺。

这座古寺修建于南北朝宋元嘉年间,距今约1500年,它原名“佛会寺”,明朝时,经过改建,更名为“石梯庵”。

历经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___________,使得寺庙充满了古朴神秘的气息。

A .古寺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浑身氤满岁月沧桑 B .古寺墙院青苔丛生、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再加上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暗 C .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墙院青苔丛生,再加上环境幽暗、周围古木参天 D .古寺浑身氤满岁月沧桑、周围古木参天,再加上墙院青苔丛生、环境幽暗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诗歌不揭露现实,不批判恶世,而仅仅附丽于虚张浮华之中,这样的诗歌无法走出困境;当社会走出困境之时,诗歌或许有望走出。

B .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都有一个对于他最适宜的位置,这个位置对于他是试卷第2页,共13页否最适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感到的快乐和幸福。

C .无论从剧本、表演和制作规模层面来讲,由原班人马四年打磨的警匪大片《寒战2》都做到了极致,可谓《无间道》之后“香港警匪片的新标杆”。

D .目前我国的职业学校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却没有培养他们职业技术的文化,即工匠精神,这是对职业技能的追求和坚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学生和语文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兴趣原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8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襄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8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太湖石世人皆知太湖美。

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

太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温度相当高的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

当岩石沉入古太湖,在湖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这些小洞正是太湖石的魅力所在。

太湖石很早就被江南一带的劳动人民发掘,但它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是在元代。

这一时期建成的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

到了明清两朝,我国园林建造热点南移时,太湖石就更被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他们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假山而叹服。

所谓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稍加人工润饰而成的。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太湖石没有雨花石那斑斓的色彩,但它以浅灰浅青中掺杂着一抹微红的质朴为美,以天然而成的各种形态为奇。

没有两块太湖石是完全相像的。

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崔嵬挺拔;有的像一块磐石,有的像一段蜿蜒的虬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太湖石的特点。

有的石头,你从这个视点一看就知道像什么;若你转换视点,则冥思苦想也无法得出结果,但经旁人一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由衷地赞叹:“像!像极了!”比如狮子峰,被誉为狮子林中珠峰之首,其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曲折幽深,如入迷宫。

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

整座假山,外观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内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

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石身上的窟窿又多又小,如虫蛀一般,洞与洞之间的间隔相当窄,跟手指差不多粗细,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据说最上乘的太湖石,下雨时石洞内不积水,雨水通过众多的小石洞漏掉,雨过天晴,石洞里面很难留下水的痕迹;“透”更为巧妙,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

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017届襄阳五中高三年级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5月24日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茶史郑培凯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

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

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

蜀地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

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属于实用阶段。

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

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

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

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表面的沫饽就不匀。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命题人:审题人:审定人:考试时间:2018年5月3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生态文明哲学基础的生态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范式的转型升级,把握其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三大转型”,推动生态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对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是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哲学,它认为人是主体,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均为客体,是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

这也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世界观方面的体现,通过发挥主体力量,人类战天斗地发展生产,取得工业文明巨大成就。

在这种哲学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但是,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暴露出这种哲学的局限性。

生态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目标,是一种整体论、有机论的世界观。

其主要观点是,世界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一个生命共同体。

它认为整体比部分更重要,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部分;整体既是事物存在、发展、进化和创造的实体,又是事物存在、发展、进化和自我实现的形式。

正因如此,生态哲学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中心论。

现代西方哲学体系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却没有价值论。

引进价值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转向。

20世纪80年代,以自然价值论为核心的生态哲学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该体系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不仅对人类生存发展有意义,这是它的外在价值;而且按照生态规律生存发展,这是它的内在价值。

肯定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是生态哲学成为新的哲学范式的最重要特征。

美国环境伦理学会创始人罗尔斯顿指出:“传统西方伦理学未曾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在这方面似乎东方很有前途。

东方的这种思想没有事实和价值之间,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襄阳五中语文模拟题一答案

襄阳五中语文模拟题一答案

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8年5月3日)1.C(“严重危害性”错。

这种哲学也有好处,“在这种哲学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的局限性体现在,它不能解释也解决不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另外,它的局限性不仅造成社会危机,也造成生态危机。

)2.A(“没有先后主次之分”说法错,在第四段首“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说明“世界观”“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

)3.B(太绝对了,毕竟人还应有主观能动性。

)4. C(不是“对比”,而是“比喻”。

此外,异国他乡看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产生失落的主要原因是,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不存在了,失去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

)5.①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可以全方位的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

②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

)6.①巧引诗句说唐诗。

独钓寒江、黄河白云间、空山新雨后、浔阳秋瑟、月落乌啼、羌笛孤城等诗句的灵活引用,有画面感而不显得堆砌。

②巧比妙喻。

把唐诗比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把在异乡看到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那种惊喜之后的失落。

③“这个自己”三段排比,铺陈凡夫俗子读唐诗的体验和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

④对比。

首段中,不想留在中国的理由和想留在中国的理由对比,末段将中国和世界有些民族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对比。

(答对一点得2分,四点选三点即可,共6分。

)7.A(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空巢老人数字多”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因果关系。

)8.A D(B项,“直接”错,原文是“折射”,说明“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等问题,是间接造成空巢老人问题。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语文)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语文)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生态文明哲学基础的生态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范式的转型升级,把握其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三大转型”,推动生态哲学研究向纵深发展,对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是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哲学,它认为人是主体,人以外的生命和自然界均为客体,是人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对象。

这也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世界观方面的体现,通过发挥主体力量,人类战天斗地发展生产,取得工业文明巨大成就。

在这种哲学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但是,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对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暴露出这种哲学的局限性。

生态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要目标,是一种整体论、有机论的世界观。

其主要观点是,世界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一个生命共同体。

它认为整体比部分更重要,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部分;整体既是事物存在、发展、进化和创造的实体,又是事物存在、发展、进化和自我实现的形式。

正因如此,生态哲学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中心论。

现代西方哲学体系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却没有价值论。

引进价值论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转向。

20世纪80年代,以自然价值论为核心的生态哲学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该体系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不仅对人类生存发展有意义,这是它的外在价值;而且按照生态规律生存发展,这是它的内在价值。

肯定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是生态哲学成为新的哲学范式的最重要特征。

美国环境伦理学会创始人罗尔斯顿指出:“传统西方伦理学未曾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在这方面似乎东方很有前途。

东方的这种思想没有事实和价值之间,或者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

在西方,自然界被剥夺了它固有的价值,它只有作为工具的价值。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语文(语文)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语文(语文)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2017是农历丁酉鸡年,雄鸡报晓,四海升平。

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再次被重温。

鸡是民俗中的神物:鸡王镇宅、祠鬼神皆以雄鸡……古老的自然崇拜中,鸡具有无上的神力和辟邪致吉的功能,通过祭祀、禳祝、衅礼等作用于民众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

“鸡鸣将旦,为人起居”。

古人不但以鸡鸣为一天之首,还认为“鸡日”是一年之首,将正月初一定为“鸡日”。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贴画鸡,或斲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

”鸡是“五德之禽”:“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鸡鸣,也成为召唤光明、催人奋进的励志之声。

古人闻鸡鸣而早起,是因为古代农业社会一般人缺乏可用的计时器,便习以雄鸡报晓的啼鸣,作为一天开始的标志。

先秦时期,连开启城门,也是以鸡鸣为依据。

雄鸡还有一个习性就是当一鸡先鸣,立即群起效仿,众鸡齐鸣。

因此,古人衍生出关于“天鸡”的神话——认为天将破晓时第一个啼叫的是神奇的天鸡。

据《太平御览》引《玄中记》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上有天鸡。

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除“天鸡”以外,人们还盼望“金鸡”出现。

在古代封建社会,鸡也是礼乐制度的一羽:“巽为鸡,亦为号令。

”树金鸡于长竿,成为颁布赦诏时的仪仗,是帝王发号施令的象征。

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述,大赦之日所树金鸡,“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考试(5月)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考试(5月)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第二次适应性考试(5月)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

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

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

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

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

微时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

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克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微文化也是一种充满青春朝气的生动活泼的文化。

2017届襄阳五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7届襄阳五中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D (偷换概念。

“普遍缺乏”错误,原文的意思是“一般人缺乏”。

另外“开启城门也以此为依据”指的是“先秦时期”。

)2.C(或然变必然,“从后凉时期开始”有误,原文意为““金鸡赦礼”约始于后凉时期”。

)3.A(任意夸大或缩小。

原文有限制条件,“据现有考古资料,正式采用雄鸡造型制作盛酒浆的瓷壶始于六朝时期。

”)4.B (萌发“一定要到西域去”的愿望的原因不仅是向往西域风光,还因为“读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这位圣僧以万死不辞的勇气去西天取经的精神所震撼和感动”。

)5.A B ( C.“访谈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于一体”错误。

D.“根本原因”有误,原文没有提到这层意思。

E.“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不是作者评价,是冯其庸先生的自励之言。

)6.①这两句诗是对冯其庸先生的学术热情和壮志豪情的赞美。

(1分)②冯先生是举世公认的红学家。

他开创性地证明了曹氏祖籍是在辽阳,而不是原来所说的丰润;对《石头记》早期抄本进行研究,著有专著《论庚辰本》;还提出《红楼梦》的思想属于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新的民主思想的新观点。

体现了“校罢红楼梦未赊”的学术热情。

(2分)③冯先生对西域情有独钟。

他仰慕玄奘万死不辞求取真经的勇气和精神,不顾高龄、身体力行,不辞劳苦,十次去新疆实地考察。

以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自愿地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事业进行学术调查工作。

体现了“霜毫一掷走天涯”的壮志豪情。

(2分)7.A(B表现工友们关系恶劣是过度推测C目的是为了表现这些农民工平日生活单调,以及被边缘化的生活状态。

D打工挣钱是农民工背井离乡的重要原因,由此说他们一心向前看有失偏颇。

)8.(1)结构上多次写雨,照应标题“一个多雨的夏天”(1分)。

雨是全文的叙事线索。

作品写侯东升因雨而停工,因雨而心生烦恼想出去走走的所思所想,工友们盼雨而恨雨的矛盾的心理,因雨和妻子的争论,全文都是围绕“雨”而展开。

(1分)(2)“雨”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农民工让人心酸的现实处境。

湖北省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湖北省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卷

湖北省襄阳五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2017年5月10日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

我们创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

可以说,对于“大”的迷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现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

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

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灵活、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所有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理想和审美理想,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

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

微时代的经济更加尊重每一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它提供的服务更加体贴入微。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个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

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克分交流、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湖北省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新学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湖北省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新学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襄阳五中2018届高三新学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族群林立,在大约相当于今天一个省范围的方国内,大小族群就有几十个之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王朝统治者只有采取特殊的方式,形式上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版图。

但要实现这种形式上的统治,就不得不利用当地土著民族首领,让他们保持原来在本民族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保持国名、领地封号等;另一方面,中央王朝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派驻郡县首领,并通过地方土著民族首领,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这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就是羁縻制度。

羁縻郡县制到了唐朝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此时,中央王朝开始利用地方土著中的贵族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给予各种官职名号。

元朝在总结汉、唐、宋各朝羁縻统治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为了克服羁縻统治各少数民族地区形同独立王国的弊端,开始改革羁縻制度,建立土司制度。

一是设立各种土司职务,如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负责当地行政、赋税、官司、招兵等事务;二是任用各级土司土官,对有能力、管辖内社会安宁的给予升迁,有罪者则罚而不废;三是规定土司义务,如定期朝贡、纳税等。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四川、湖广、云南等行省共设有大小土司行政机构296处。

到了明朝,土司制度逐步完善,土司机构已遍及湖广、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行省,土司制度已成为明朝统治西南诸民族的主要制度。

土司既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掌握着治理辖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诉讼、刑罚等大权。

土司在政治上依靠中央王朝,册封世袭,划疆分治;军事上实行土兵制度,以种官田、服兵役的方式把农奴组织成土司武装,维持土司统治和供王朝征调;在经济上,土司是辖境土地的所有者,实行劳役地租、实物地租等经济剥削;文化教育方面,土司不准土民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三新学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族群林立,在大约相当于今天一个省范围的方国内,大小族群就有几十个之多,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使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王朝统治者只有采取特殊的方式,形式上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版图。

但要实现这种形式上的统治,就不得不利用当地土著民族首领,让他们保持原来在本民族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保持国名、领地封号等;另一方面,中央王朝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郡县,派驻郡县首领,并通过地方土著民族首领,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这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就是羁縻制度。

羁縻郡县制到了唐朝改为羁縻州府县制,此时,中央王朝开始利用地方土著中的贵族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给予各种官职名号。

元朝在总结汉、唐、宋各朝羁縻统治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为了克服羁縻统治各少数民族地区形同独立王国的弊端,开始改革羁縻制度,建立土司制度。

一是设立各种土司职务,如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负责当地行政、赋税、官司、招兵等事务;二是任用各级土司土官,对有能力、管辖内社会安宁的给予升迁,有罪者则罚而不废;三是规定土司义务,如定期朝贡、纳税等。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四川、湖广、云南等行省共设有大小土司行政机构296处。

到了明朝,土司制度逐步完善,土司机构已遍及湖广、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行省,土司制度已成为明朝统治西南诸民族的主要制度。

土司既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掌握着治理辖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诉讼、刑罚等大权。

土司在政治上依靠中央王朝,册封世袭,划疆分治;军事上实行土兵制度,以种官田、服兵役的方式把农奴组织成土司武装,维持土司统治和供王朝征调;在经济上,土司是辖境土地的所有者,实行劳役地租、实物地租等经济剥削;文化教育方面,土司不准土民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

土司制度建立后,西南各少数民族在一段时间内与中央王朝保持了相对和平友好的关系,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统一更加牢固,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土司制度的建立也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土司定期朝贡以及进朝受职,驿站的设置和道路修通,大规模的移民屯垦,使西南各少数民族与内地的来往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土司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汉文化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元朝在西南民族中提倡儒学、设立学校、立寺庙、传经史、授学田;明朝在土司地区设立儒学,强制土司应袭子弟入学,优待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就学,并对土人入学给以奖励;清朝在土司地区推行“文教为先”的政策,广建义学、社学,提倡、甚至强制土司子弟入学习礼,开科举之门……这些措施均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司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动摇了土司制度的统治;与此同时,土司又日益与中央王朝对立,这种有损于中央王朝国家统一的行为自然是不能被容忍的。

清代,特别是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大力“改土归流”后,土司制度已经大大衰落。

(摘编自陈绍举《土司制度的历史传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汉时期,王朝统治者采用羁縻郡县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从形式上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版图。

B.土司既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当地的大领主,由中央王朝任命,一经授职,即可世袭,有功者会升迁,有罪者会受惩。

C.唐朝时,中央王朝开始利用地方土著中的贵族担任羁縻州府县的首领,给予各种官职名号,进一步发展了羁縻制度。

D.明朝将土司制度逐步完善,土司机构遍布西南各地,土司制度已成为明朝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主要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土司制度是在两汉时期羁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夷治夷”的政治制度。

B.土司制度中,由中央王朝对西南各少数民族首领封以官爵,让其世袭统治原有的各民族人民,中央王朝则通过各民族的首领进行直接的统治。

C.土司虽划疆分治,但在政治上依靠中央王朝,需按期缴纳一定的贡赋,承担一部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义务。

D.土司制度在建立之初,适应了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羁縻制度是基于多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政策,其有利于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但也存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形同独立王国的弊端。

B.土司虽然掌握着治理辖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诉讼、刑罚等大权,但仍受中央王朝册封、征调,与其是君臣关系。

C.土司制度的设立促进了中原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双方生产力的发展,让国家统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D.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司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改土归流”就势在必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

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

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

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

预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

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表陈至计。

预旬月之中又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十有八九利,其一二止于无功耳。

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

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

”帝乃许之。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

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

吴都督孙歆震恐。

吴之男女降者万余口。

(周)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

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

于是进逼江陵。

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

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

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

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

”预身不跨马,射不穿札,而每任大事,辄居将率之列。

结交接物,恭而有礼,问无所隐,诲人不倦,敏于事而慎于言。

既立功之后,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节选自《晋书杜预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B.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C.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D.既平上流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常用来陈述心意;后也用于陈述对重大事件的见解。

B.太康:年号,是晋武帝司马炎继位后给自己纪年的名号。

C.牙门:古时驻军,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

这里指武将名号。

D.传:传记,在文中指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著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灭吴的方略上杜预与皇帝持相同的意见,但在灭吴的时机上,他不同意皇帝的意见,在他的请求下,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主张。

B.太康元年正月,杜预率领部将开始讨伐吴国,一路攻城略地,还活捉了吴都督孙歆,于是进逼江陵,吴国州郡都望风归命,奉送印绶。

C.杜预作为一员儒将,既不会骑马,也不会射箭,可是每当委以大事的时候,却列将帅首位,所有的将帅对他都谦恭而有礼貌。

D.杜预不仅帮助国家建立了灭吴的功勋,这是立功;还为《左传》作集解,成为《左传》研究的大家,这是立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预既至镇,缮甲兵,耀威武,乃简精锐,袭吴西陵督张政,大破之。

(5分)(2)或讥其意碎者,预曰:“禹稷之功,期于济世,所庶几也。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千秋岁①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

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9.“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写辞官回家后饮酒自乐,甚至看看院子的树木也觉得愉快的生活情态。

(2)王勃在《腾王阁序》中,用“,”两句,描绘了鄱阳湖傍晚时分渔夫嘹亮悠扬韵歌声。

(3)《醉花阴》中,李清照为了排遣相思之苦,并打发空虚生活而携酒赏菊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从第三、四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相应的题号涂黑。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会风何诚斌①邂逅于会场。

他伸出手,她也伸出手。

两只手刚一接触,还没有握上,静电一闪,将他俩打开了,没敢再握。

他的脸和她的脸都红了。

相距一米,相向而立。

男人说,有电!女人“咯咯”笑了笑,嗯了一声。

他俩还没来得及彼此问候,台上麦克风响起,会议开始了。

他俩分开按照席卡坐到各自的位子上。

他看不见她,她也看不见他。

②会议的内容,像碎片一样袭来,他的听觉无法将其拼接。

他的心思全在她身上,激动地寻找她的身影,目光前后左右搜索,她到底在会场的哪个角落呢?这时,他听到会议主持人讲“端正会风”四个字,不由得正襟危坐,不再东张西望。

尽管如此,会议内容还是一句也听不进。

他想,她能看见我坐在这里吗?他兴奋,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