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完整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完整证明这篇文章是歌德巴赫猜想的完整证明,在2006年9月19日发表的证明是成立的,但没有应用数学公式编辑,所以版面上不容易看,有些地方也有省略,在这里从新写出完整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困扰了人们两百多年,但始终没有被证明,看似越简单的越难证明,数学中也还有许多类似的猜想,表面看很简单,但证明确很困难。
这是数学猜想的一个共性。
素数是整数的基础,也就是除了1和自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数所整除的数是素数,由素数相乘得到的是合数,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的和,这是1742年哥德巴赫首先提出,但两百多年过去了,至今还没有证明。
其实哥德巴赫猜想比人们想象的要简单,其一是偶数分解为两个素数的和不是唯一的,一个偶数可以分解为多种两个素数的和,而且随着偶数的增大,可以有更多的解,当然证明的过程不是用普通筛选,也不是用随机概率。
证明的过程是建立在一个新的简单的公式基础上,类似于数学归纳法。
确定几率和随机概率是不同的,在这里用的是确定几率,如果确定几率大于1,最后的结果就成立。
比如对于任意一个数,是奇数的可能性是50﹪,是偶数的概率也是50﹪,对于任意的m 个整数,奇数的概率是2m ,但是不能说一定就有奇数,但对于连续的m 个整数,则一定有2m 个数是奇数,证明的思路就是将偶数2N 分解成两个数的和,而这两个数的不同组合有着连续性,只要证明在这N 种组合中,两个数都是素数的确定几率大于1,这样就可以完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首先素数是无限的,这个是已经被人所证明,这里只是提一下。
偶数我们用2N 表示,N+K 和N-K 的和等于2N ,其中K <N ,K 是任意的正整数,对于任意的2N ,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和,由于我们通常认为1不是素数,所以这种组合的可能有N-1个,在这N-1种组合中,我们要找出N+K 和N-K 都是素数的组合,对于比较小的数可以做到,对于无限的数来讲,我们要证明的是N+K 和N-K 都是素数的可能性随着N 的增大而增大,这样就能证明任意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的和。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课件
圆法
圆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和数论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每个整数看作平面上 的一个点,然后通过构造不同的圆将 整数进行分类和筛选,以证明哥德巴 赫猜想的正确性。
圆法的优点在于其直观易懂,适用于 较大的数,但对于较小的数,证明过 程变得较为繁琐。
三角和法
三角和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函数的证明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变换, 将整数分解为不同的三角函数项,然后通过 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变换进行筛选和组合,以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确性。
数学教育改革
03
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未来的数学教育也将进行相应的改革,
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THANKS。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意义和影 响
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推动数学理论进步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著名难题,其证明过程将推动数学理论的发展,为数 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增强数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
哥德巴赫猜想与数论、代数、几何等多个数学分支相关,其证明将有助于增强数学与其 他科学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合作。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法 •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最新进展 •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意义和影响 • 结语
01
哥德巴赫猜想简介
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
总结词:简单明了
详细描述: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3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成功将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做出贡献。
05
结语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启示
数学的力量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证明因为,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所以,本文只谈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不谈任何人的断言;只欢迎大家用具体事例进行反驳,拒绝任何人以任何高腔压人.一,题意分析哥德巴赫猜想分为:猜想1,不小于6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猜想2,不小于9的奇数,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只要猜想1成立,猜想2自然就成立.如果猜想1成立,大于9的任意奇数W,W-6之内的素数,都能够与所对应的偶数的素数对组成该奇数的素数组.如,奇数19,19-6=13,13之内有奇素数3,5,7,11,13.这些奇素数有:3+16=3+(3+13)=3+(5+11);5+14=5+(3+11)=5+(7+7);7+12=7+(5+7);11+8=11+(3+5);13+6=13+(3+3).所以,本文只谈猜想1.猜想1,涉及两个术语:偶数,素数.偶数,指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素数,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数,叫素数.从定义看,这两个定义,没有丝毫的联系,无法直接进行证明.那么,要证明该论题,必须创造条件,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为了达到统一,我们还要看偶数除以小于它根号以下所有素数的余数组合,我们把小于偶数根号以下的所有素数,简称为小素数.如令偶数为M,M/2余0,M/3余2,M/5余1,M/7余2,由这4个小素数有余数组合,固定了偶数为86,或86+210N的这一类偶数.素数,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数,叫素数.与素数相对应的数为合数,合数是除了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外,还能被其它数整除的数.令任意合数为B,B能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其它数整除时,必然其中一个约数为B平方根以下的数D,D或者为素数,或者为合数,当D为合数时,B必然能被组成D的素因子整除,也就是说:当B能被B平方根以下的任意素数整除时,B为合数;当A不能被A平方根以下的所有素数整除时,A为素数,(这里的A>3).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证明题,但又不同于其它的所有数学证明题:其它数学证明题是直观的,实在的.该题是抽象的,活动的.所谓抽象,是指不小于6的偶数,指大于4的所有偶数,具有无穷性,不固定性.该题的偶数的特性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说的特性,是指偶数除以它根号以下的所有素数的余数,是活动的,变化多端的.居于这两个方面,我们说偶数具有抽象性.在其它任何地方,提起偶数,只须要有一个定义”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就足够了.而这个题的偶数,涉及它能否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素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数,或者说它是不能被自身数以外的其它素数整除的数,也可以说它是不能被它根号以下的素数整除的数,还可以说它是不能被小于它的素数整除的数.即,在该题谈论偶数,必须考虑它除以它根号以下所有素数的余数,我们把这种考虑叫做偶数的综合特性.所谓活动的,是指素数是活动的,它不同于整数,整数是除以1余0的数,可以用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表示,每一个项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素数是不能用任何等差数列来表示,也就是说不能说任意一个等差数列的数都是素数;或者说,偶数内的大部份数不是素数,而大部份素数相对于具体偶数的对称数也不是素数,即,本身数是否是素数,因不固定而活动;对称数是否是素数,也因固不定而活动.或者说,素数的检验标准不同于整除,不同于偶数,决定了素数在偶数之内是活动的.衡量尺度,素数的最低(衡量尺度)是不能被它根号以下的所有小素数整除,素数相对于偶数来说,我们用不能被小于它的素数整除,统一到不能被偶数(衡量尺度)根号以下的素数整除.因为,抽象与活动,所以,我们不能象其它算术一样,出现一个具体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某一个具体的偶数必然有几个素数对.只能说明不小于6的偶数,必然存在素数对,或者说近似素数对个数.二,偶数的素数对定理我们把两个素数之和等于偶数的这两个素数,称为素数对.如,3+5=8,把3+5称为8的素数对.令不小于6的任意偶数为M,小于√M的素数为小素数。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
从此,这道数学难题引起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注意。
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用当代语言来叙述,哥德巴赫猜想有两个内容,第一部分叫做奇数的猜想,第二部分叫做偶数的猜想。
奇数的猜想指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7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
偶数的猜想是说,大于等于4的偶数一定是两个素数的和。
”(引自《哥德巴赫猜想与潘承洞》)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
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
直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行,人们采取了“迂回战术”,就是先考虑把偶数表为两数之和,而每一个数又是若干素数之积。
如果把命题"每一个大偶数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个的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个的数之和"记作"a+b",那么哥氏猜想就是要证明"1+1"成立。
1900年,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国际数学会议上把“哥德巴赫猜想”列为23个数学难题之一。
此后,20世纪的数学家们在世界范围内“联手”进攻“哥德巴赫猜想”堡垒,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有人开始向它靠近。
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6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
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1920年,挪威的布朗(Brun)证明了“9+9 ”。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Rademacher)证明了“7+7 ”。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杨哲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采用了偶数裂项分析法,把一个偶数分裂为两个部分,再把这两个部分逐步变换成为两个素数,而且这个偶数的大小恰好与这两个素数的和相等。
在偶数裂项分析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盈亏平衡,偶数恰好与这两个素数的和相等;另一种是盈亏不平衡,使偶数与两个素数的和不相等。
依据两个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建立兄弟素数定理,用来平衡在偶数裂项分析中出现的盈亏不平衡,解决了盈亏不平衡问题。
得到的结论是,哥德巴赫猜想命题成立,即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
1 证明方法简介1.1 偶数裂项分析法:把偶数2n分裂为n+n=(p1+t)+(p2-t)=p1+p2的分析方法,定义为偶数裂项分析法。
其中n为任意自然数,p1,p2(p1≤p2)为任意二素数,t为满足以上关系式的自然数。
偶数裂项分析法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p1,p2,t使得以上的等式成立,用以下两种方法寻找p1,p2,t比较简便,其中求素数值要用筛法。
最小t值法:当p1,p2二素数的大小相近时t取得最小值,比喻:100=50+50=(47+3)+(53-3)=47+53(t=3,p1=47,p2=53此时两素数大小相近)最大t值法:当p1,p2二素数的大小相远时t取得最大值,比喻:100=50+50=(3+47)+(97-47)=3+97(t=47,p1=3,p2=97此时两素数大小相远)1.2 兄弟素数定理(简称BP定理):1.2.1 例表分析:p1=p1´+k1=11=11+0=7+4=5+6=3+8,p2=p2´+k2=13=13+0=11+2=7+6=5+8=3+10从例表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任意一个素数p至少存在一个比p小的素数p´与一个自然数k使得k,p´的和与这个素数p相等,所以有如下的BP定理。
1.2.2 BP定理:定义满足以上条件的素数p为兄素数,素数p´为弟素数,定义自然数k为差量数,所以兄弟素数定理表述如下: 任意一个兄素数p,总是可以表达为一个弟素数p´与一个差量数k之和。
哥徳巴赫猜想之证明
d艚 瓣
专 题 研 究
1 _ 1 2 受 - 1 1 ●
●
哥德 巴赫猜想 之谨
◎ 张 继 波 ( 辽 宁 省 沈 阳 市 大 东 区 1 1 0 0 4 4)
【 关键词 】 加全偶数; 等价 式; 互换式 ; 取值 节 ; 素数连续
乘 积 节
依据① ~ ⑥ 算式 : 当N , :1~l 0时 , 由6 Ⅳ , 过渡到 3 0 N , 需 要 筛 除 5因子 .
即 5+( 2×3 N2 +7 )
7+ ( 2 x 3 N2+5)
( 4 0 )3+ 3 0 Ⅳ +3 7=1 1 +3 0 Ⅳ +2 9=1 7+3 0 Ⅳ + 2 3=
23+ 3 0j , v ,+ 1 7 =2 9+3 0Ⅳ + l 1
( 4 2)5+3 0 N +3 7=1 1+3 0 Ⅳ +3 1=1 3+3 0 Ⅳ +2 9=
( 4 6)3 4 - 3 0 N +4 3=5- I - 3 0 N +4 1=1 7+3 0 N - I - 2 9=
23 +3 0Ⅳ,+23 =29 +3 0Ⅳ + 1 7
( 4 8)5+3 0 Ⅳ3+4 3 =7 +3 0 Ⅳ3+4 1= 1 1+3 0 Ⅳ3+ 7=
1 7+3 0Ⅳ + 31 = 1 9 +3 OⅣ + 2 9 =2 9 +3 0 Ⅳ + 1 9 = 31 + 3O Ⅳ + 1 7 =37 +3 0Ⅳ + 1 1 =41 +3 0Ⅳ +7
l 9 + 30 Ⅳ + 23 = 23 十 3 OⅣ + 1 9=2 9 +3 0Ⅳ + 1 3 = 31 + 3O Ⅳ3+ 1 1
也就是 说, 筛 除 一 个 3因 子 却 得 到 了 两 个 可 替 代 的 等 价式. 列出全部的算式 , 即: 3+( 2 x 3 N 2 + 5 ) … … ① 3+( 2 x 3 N , + 7 ) … … ② 5+( 2×3 N 2 + 5 ) …・ ・ ・ ③ 5十( 2 x 3 N , + 7 ) … … ④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项数学难题,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8世纪提出。
该猜想可以简述为: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n,总存在两个素数p和q,使得n = p + q成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数学界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方法。
然而,直到近年来,一位数学家通过巧妙的思路和严密的推理,成功地证明了这一猜想。
证明的方式源于数论中一个重要的结论:任何一个大于3的自然数,必然可以表示为6m±1的形式,其中m为正整数。
基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将偶数n拆解为两个奇数,即n = (n-1) + 1,或者是(n-3) + 3。
由于任何一个奇数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素数与一个偶数之和,而根据哥德巴赫猜想,一个偶数又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因此可以得到偶数n 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也都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设该奇数为m,m = 6k±1。
我们可以将其拆解为(m-2) + 2。
由于m-2为偶数,而根据哥德巴赫猜想,它可以被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即(m-2) = p + q。
因此,m = (m-2) + 2 = p + q + 2,我们成功地将奇数m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于2的偶数还是大于5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由于素数之和是一种特殊的表示方式,可以表示为其他类型的数学问题,如集合中的子集合问题,因此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具有广泛的数学应用前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成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但这个证明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理论和推断。
因此,对于普通数学爱好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个证明可能会极具挑战性。
然而,无论如何,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无疑是数学领域的一大里程碑,它展示了人类思维的无穷魅力和数学的深邃之处。
总结起来,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思考,数学家成功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最简洁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最简洁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命题是:大于或者等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两个素数之和。
对于一个偶数K , 我们把所有大于2 小于K的素数和K相减,所得的结果有N个,这其中的结果有的可能是素数。
实验发现在K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些素数可以组成n个素数对。
这样,不同的K就有不同的n,我们认识到随着K值的增大,n 也随着增大。
K值取10,可以表示成3+7, 5+5,有2个素数对,也就是n的值为2。
K值取30,可以表示成7+23, 11+19, 13+17, 有3个,也就是n 为3。
K取100,n为6。
可以看出,在K值不是很大的时候,n随着K值的增加而增加,没有减少的情况出现。
但是,增加的速度没有K增加的速度快。
下面,我们借助几何图形来分析n和K的值在越来越大的时候的变化趋势。
在下图中,
n(K)那条线,n随着K的增大而增大,但没有K增大的速度快,不过,始终是在增大着,随着K值的增大,离n =1那一条线是越来越远,永远也不会靠近n=1这条线。
这个就意味着K值比较大的时候,n永远也不会小于1的,K至少有一对素数和,这个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是正确的。
K 和n关系类似与一条抛物线,有可能当K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K = n²,但是,如果这个是正确的,其证明难度可能比哥德巴赫猜想更大。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1+1”张耀洲提要:他证明了任两个奇素数和的集合等于全体大于4的偶数集合。
从而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符号:Z 是全体自然数的集合;(P k ,P )1(+K )为第k(k+1)个奇素数;P K (P M )为小于2P k (2P )1(+k )的最大素数;Κ,Ν,Μ∈Z 。
引理1:集合A={2i│i=0,1,2,...n }任两个元素和的集合等于B={2i+2i│i=0,1,2,..n };若有B ,则有A 。
引理2:集合A={2i│i=0,1,2,...n }任两个元素差中全体非负数的集合等于{0,2,4,...2n}。
定理1:設P n 为第n 个奇素数,P N 为小于2P n 的最大素数,则集合E ={(P i +P j )│2≤i+j≤2Ν+2}⊇{6,8,10,...P N +7}。
⑴定理2:設P n 为第n 个奇素数,P N 为小于2P n 的最大素数,则集合F ={(P i -P j )│2≤i+j≤2Ν+2}⊇{0,2,4,...P n +3}。
证明:用翘翘板归纳法证明定理1,2。
一,当n=1时,P 1=3,2P 1=6,P N =5,Ν=2,2Ν+2=6;F ⊇{0,2,4,6},E ⊇{6,8,10,12};当n=2时,F ⊇{0,2,4,6,8},E ⊇{6,8,10,12,14};当n=3时,F ⊇{0,2,4,...10},E ⊇{6,8,10,...20}.∴n=1,2,3时,定理1,2都成立。
二,按照归纳法假设,当n=k(k>2)时,集合F k ={(P i -P j )│2≤i+j≤2Κ+2}⊇{0,2,4,...P k +3}。
由引理1F 十={(P 1i -P 0i )+(P 1j -P 0j )│2≤i+j≤2Κ+2}⊇F 0={0,2,4,...2P k +6}。
∵(P 1i -P 0i )+(P 1j -P 0j )=(P 1i +P 1J )-(P 0i +P 0j )(2≤i+j≤2Κ+2)。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证明1742年6月7日,当时还是中学教师的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乔居俄国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一封信,问道:“是否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奇素之和?”.20天后,欧拉复信写到:“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这一猜想,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无疑地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定理.”这就是一直未被世人彻底解决的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也称为哥德巴赫----欧拉猜想.命题简述为:(1)每个≥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2)每个≥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在26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各国数学都为证明这个猜想绞尽脑汁,但最终未能彻底证明.只是对第一部分进行了大量验证,对第二部分间接地进行了证明.现在让我们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揭示出这个猜想的规律性,使这个定理得到最终证明.要证明这个定理实质是解决下列问题:(1)奇素数如何表示?(2)猜想的第一部分能否由奇素数的表示法得到证明?(3)第二部分是否是第一部分的推论?首先,让我们解决问题(1):奇素数定理:p是一个奇素数,当且仅当,<1>p=3;<2>p=6k-1,且k≠6mn±(m-n),m,n为任意正整数;<3>p=6k+1,且k≠6mn±(m+n),m,n为任意正整数.证明:=>若p是奇素数,则p≥3,若p=3,必要性显然;p>3时,p是素数则p/3余1或余2,即余1或-1,所以p=3p1±1,又p为奇数,从而p1 =2k,k为正整数,否则p为偶数.因而p=6k±1当p=6k+1时,若存在正整数m,n使得k=6mn±(m+n)则p=6[6mn±(m+n)]+1=6m×6n±6(m+n)+1=(6m±1)(6n±1)从而p为合数,矛盾.即不存在正整数m,n使得k=6mn±(m+n)当p=6k-1时,若存在正整数m,n使得k=6mn±(m-n)则p=6[6mn±(m-n)]-1=6m×6n±6(m-n)-1=(6m±1)(6n±1)从而p为合数,矛盾.即任意m,n使得k≠6mn±(m-n)综合以上三方面可知必要性成立.<=充分性.若p=3,充分性显然;若p=6k+1时,p=3×2k+1,则3ˉ︳p;又p=2k×3+1,则任意偶数2kˉ︳p;任一组正整数m,n,使得k=6mn±(m +n)不成立,即p=(6m±1)(6n±1)不成立,即(6m±1)ˉ︳p, (6n±1)ˉ︳p﹐但1︱p,p︱p,由奇﹑素数定义可知充分性成立;同理可证若p=6k-1时充分性成立.综上充分性得证.由此定理可知:除3以外的奇素数都满足p=6k+1(k≠6mn±(m+n))或p=6k-1(k≠6mn±(m-n))的形式.其次,解决问题(2).任一偶数N≥6,则有且只有下列一种情况成立:N=6k-2,N=6k,或N =6k+2.只要这三种情况下N都能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则猜想成立.证法1:同余统计法当N=6k-2时,对N可进行[k/2]个如下连续分解: N=(6×1-1)+〔6×(k-1)-1〕=(6×2-1)+〔6×(k-2)-1〕=(6×3-1)+〔6×(k-3)-1〕=(6×4-1)+〔6×(k-4)-1〕=(6×5-1)+〔6×(k-5)-1〕=(6×6-1)+〔6×(k-6)-1〕=(6×7-1)+〔6×(k-7)-1〕=(6×8-1)+〔6×(k-8)-1〕=(6×9-1)+〔6×(k-9)-1〕=(6×10-1)+〔6×(k-10)-1〕. . . . . .=〔6×(k/2)-1〕+〔6×(k/2)-1〕 (k为偶数) =〔6×[k/2]-1〕+〔6×([k/2]+1)-1〕(k为奇数)这种形式的分解中有四种情况:<1>素+合,<2>合+素,<3>合+合,< 4>素+素.其中合数项6k-1=(6m-1)(6n+1)成对出现6m-1与6n+1,因而只考虑6m-1与i(<k)的关系就够了.p|(i)表示素数p=6m-1整除(6i-1),因为6m-1+m=i≤k必使6i-1为合数,则m≤[(k+1)/7],即这k个分解中的合数项全部是由1~[(k+1)/7]项中的素数衍生的.则:5|<1><6><11><16>..... <1(mod5)>11|<2><13><24><35>.. ....<2(mod11)>17|<3><20><37><54>.. ....<3(mod17)>23|<4><27><50><73>.. ....<4(mod23)>...........(6[(k+1)/7]-1)|<[(k+1)/7]><7[(k+1)/7]-1> ....<[(k+1)/7](mod(7[(k+1)/7]-1))>因而在前10个分解中,10个前项有9个素数项,而10个后项至少有3个素数项,因此素+素的分解至少有2个,即这种情况下猜想得证.当N=6k时,有如下k种分解:N=(6×1+1)+〔6×(k-1)-1〕=(6×2+1)+〔6×(k-2)-1〕...... .......=(6×[k/2]+1)+〔6×[k/2]-1〕(k为偶数)=(6×[k/2]+1)+〔6×([k/2]+1 )-1〕(k为奇数) 若将前后项中的+1与-1颠倒顺序又会得到[k/2]个分解.在前-后+的前10个分解中前项有1个合数,有9个素数,而后项最多有8个合数,因此前10个分解中至少有一个素+素分解.即此情况下猜想成立.当N=6k+2时,有如下[k/2]种分解:N=(6×1+1)+〔6×(k-1)+1〕=(6×2+1)+〔6×(k-2)+1〕...... .......=(6×[k/2]+1)+〔6×[k/2]+1〕(k为偶数)=(6×[k/2]+1)+〔6×([k/2]+1)+1〕(k为奇数) 在前13个分解中前项有3个合数有10个素数,而后项最多有9个合数,因此前13个分解中至少有1个素+素分解.即此情况下猜想成立.证法2,用数学归纳法当N=6k-2时,若k=20N= 3 +6×19+1①=6×1-1+6×19-1 ①=6×2-1+6×18-1 ②=6×3-1+6×17-1 ③=6×4-1+6×16-1 ④=6×5-1+6×15-1 ⑤=6×6-1+6×14-1 ⑥=6×7-1+6×13-1 ⑦=6×8-1+6×12-1 ⑧=6×9-1+6×11-1⑨=6×10-1+6×10-1 ⑩分解①④⑦⑨全为素+合,⑥为合+素,①②③⑤⑧⑩全为素+素,猜想成立;假设k=I时猜想成立即:N=6k-2=6×1-1+6(I-1)-1=... + ...=素+ 素=... + ...=合(i-1) + 素(I-i+1) =素(i) + 合(I-i) =合(i+1) + 素(I-i-1)=... + ...k=I+1时N=6(I+1)-2=6×1-1+6(I+1)-1=... + ...=素+ ...=... + 素=合(i-1) + ...=素(i) + 素(I-i+1)=合(i+1) +合(I-i)=... + 素(I-i-1)分解(i)为素+素k=I+1时,N=素+素,N=6k-2时猜想成立.当N=6k+2时, ,若k=20 N= 3 + 6×20-1 ①=6×1+1+6×19+1 ①=6×2+1+6×18+1 ②=6×3+1+6×17+1 ③=6×4+1 +6×16+1 ④=6×5+1+6×15+1⑤=6×6+1+6×14+1 ⑥=6×7+1+6×13+1 ⑦=6×8+1+6×12+1 ⑧=6×9+1+6×11+1 ⑨=6×10+1+6×10+1 ⑩分解①①⑤⑥全为素+合,④⑧⑨为合+素,②③⑦⑩全为素+素,猜想成立;假设k=I时猜想成立即:N=6k+2=6×1+1+6(k-1)+1=... + ...=素+ 素=... + ...=合(i-1) + 素(I-i+1)=素(i) + 合(I-i)=合(i+1) + 素(I-i-1)=... + ...k=I+1时N=6(k+1)+2=6×1+1+6k+1=... + ...=素+ ...=... + 素=合(i-1) + ...=素(i) + 素(I-i+1) =合(i+1) +合(I-i)=... + 素(I-i-1)分解(i)为素+素k=I+1时,N=素+素, N=6k+2时猜想成立. 当N=6k时, 若k=20N=6×1-1+6×19+1①=6×2-1+6×18+1 ②=6×3-1+6×17+1 ③=6×4-1+6×16+1 ④=6×5-1+6×15+1⑤=6×6-1+6×14+1⑥=6×7-1+6×13+1 ⑦=6×8-1+6×12+1 ⑧=6×9-1+6×11+1 ⑨=6×10-1+6×10+1 ⑩或N=6×1+1+ 6×19-1 ①=6×2+1+ 6×18-1 ②=6×3+1+ 6×17-1 ③=6×4+1 +6×16-1④=6×5+1+ 6×15-1 ⑤=6×6+1+ 6×14-1 ⑥=6×7+1+ 6×13-1⑦=6×8+1+ 6×12-1 ⑧=6×9+1 + 6×11-1 ⑨=6×10+1+6×10-1 ⑩素+素分解共12个,猜想成立,假定k=I时猜想成立,同理可证k=I+1时,N=6k=素+素,猜想成立综上问题(2)得到解决.最后解决问题(3).设N≥9,且N为奇数,则N-1≥8且N-1为偶数,由(2)知N-1=n1+n2, n1,n2为奇素数,从而n1≥5,或n2≥5,否则N-1=n1+n2<8,与题设矛盾.事实上,若n2=3,因N-1=n1+n2≥8,所以n1≥5;或n1=3,则N-1≥8,从而n2≥5.假定n1≥5,则n1+1≥6,由(2)知n1+1=n3+n4,且n3,n4为奇素数,而N-1=n1+n2,所以N=(n1+1)+n2=n2+n3+n4 , n2,n3,n4为奇素数.猜想的第二部分得到证明.由以上证明可知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注:“aˉ︳b”表示a不能整除b;“︱”表示整除;“[k/2]”表示≤k/2的最大整数,“a(modb)”表示“模b同余a类”。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简明思路与过程
合数对”是真正被 p3 首次筛掉的,但在其双筛计算中,还隐含着它对 5+39 和 35+9 这两对
“双合数对”的再次筛除。显然这种“双合数对”都会被多筛一次,从而使“1+1”的双筛
计算值更小于其真值。如上例中,用双筛计算式
1 2
× (2a
⋅
p1 −1 p1
⋅
p2 −2 p2
⋅
) p3 −2 p3
计算,“1+1”对数
的双筛计算值为 2.2,而真实存留的“1+1”的对数是 3,它们分别是 13+31、7+37、1+43。
3.新证明方法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2/5
(1)难点之一:建立起在[0, x] 区间上筛掉合数后、所存留的素数数目之通用计算式
解决方法:建立新的数学模型——准素数模型、利用其周期性、对称性完成计算 显然,证明猜想命题,就是要证明任意偶数都存在“1+1”,而新证明方法,是要用排 除法筛掉那些有合数存在的整分割对(即非“1+1”),显露出“1+1”。所以需要建立能筛除
的数成了“孤寡素数”,在计算“1+1”数目时,它们会“滥竽充数”充大“1+1”数目。
因此再用奇素数
pi 筛时,要采取“翻倍双筛”,即给筛除率
1 pi
乘
2
变为
2 pi
,从而使存
留率由
pi −1 pi
变为
pi −2 pi
。幸好用
p1 筛时只需单筛无需双筛!而需要双筛的奇素数
pi 筛网的
pi
≥
3 ,使“双筛存留率”
示它们唯一的同相位重叠点位置;依据同相位相长叠加原理完成证明.
误差 δn (x) 界值的证明,是该课题最大难点,有利因素在于 δn (x) 具有周期性、反对称 性,只需研究清楚半个周期即可;不利之处在于 δn (x) 是由 2n 个锯齿波叠加而成的极复杂 函数。好在每个周期上,仅周期端点是这 2n 个波公共的 2π 相位重叠点(也即 2n 个波峰重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附件 【素数的筛选】
获得筛选数列过程如下 第一步排列数列组 将所有大于 1 的正整数按照横向等差为 1,纵向等差为 3,进行排列(节选 50 以内如下所示)
编号 数列 a 数列 b 数列 c
02
3
4
15
6
7
28
9
10
3 11
12
13
4 14
15
16
5 17
18
19
6 20
Scn=Scx*Scy;(x≤y) 代入数列多项式 an=5+6n,cn=7+6n 7+6n=(7+6x)(7+6y) n=7x+7y+6xy+6
Scn=Sax*Say;(x≤y) 代入数列多项式 an=5+6n,cn=7+6n 7+6n=(5+6x)(5+6y) n=5x+5y+6xy+3
得以下结论 数列 a 上,当 n≠7x+5y+6xy+5 时。n 在数列 a 上所取值为素数。 数列 c 上,当 n≠7x+7y+6xy+6
编号 数列 a 数列 c
05
7
1 11
13
2 17
19
3 23
25
4 29
31
5 35
37
6 41
43
7 47
49
8 53
55
9 59
61
10 65
67
11 71
73
12 77
79
13 83
85
14 89
哥德巴赫猜想过程
哥德巴赫猜想过程哥德巴赫猜想,又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定理,是一个数论领域的经典问题,它的内容是指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质数之和。
这个猜想被命名为哥德巴赫猜想,是因为它最早由德国数学家Christian Goldbach在1742年提出。
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质数。
质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没有其他正因数的自然数。
根据欧几里得的算法,我们可以逐个检验某个数是否为质数。
而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就是基于这个质数的性质展开的。
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们采用了数论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方法。
首先,他们利用了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它通过证明一个命题在某个基础情况成立,并且在该基础情况下,命题在下一个情况也成立,从而可以推断出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成立。
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中,数学家们首先证明了当偶数为4时,猜想成立。
然后,他们假设当偶数为n时,猜想也成立,然后证明了当偶数为n+2时,猜想也成立。
这样一步一步地推导下去,最终得到了哥德巴赫猜想在所有偶数情况下都成立的结论。
数学家们还利用了素数的性质。
素数是一类特殊的质数,它只有两个因数,即1和它本身。
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中,数学家们利用了素数的性质,将偶数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
通过对素数的分解,他们可以找到满足哥德巴赫猜想的解。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还借助了数论中的一些重要定理和推理方法。
例如,通过利用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数学家们可以证明一些有关素数的重要结论,进而推导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总的来说,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可以说是数论中的一次伟大成就。
数学家们通过运用数学归纳法、素数的性质以及数论中的定理和推理方法,成功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在所有偶数情况下都成立。
这个证明不仅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和深奥,也为数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是数学家们智慧和坚持的结晶,也为后来的数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摘要:任何偶数都隐含着唯一的有限奇数列,也称为“偶数的对应奇数列”,它是一个递增等差数列,其首项为1,公差为2,末项为该偶数减去1,;给出了自然数的几何模型,证明了1是素数,推翻了“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的谬论”;提出了“数对”、“偶数加法模式”、“偶数加法数对模型”;推出了一个公理;根据公理,用反证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成立。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成立一、概述任何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的和,简称,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经过280年风风雨雨,在世界范围内涉及研究人员最广,知名数学家参与人数最多,引起学习数学热情最高,受到中外媒体最为关注报道的数学问题。
至2012年6月底,数学家已经验证了3.5×1018以内的偶数,在所有的验证中,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
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命题,需要严密的逻辑论证、严格的数量解析、严谨的语言表述和严肃的实证展示。
陈景润证明 +,无病呻吟,孤芳自赏,陷入迷失困境,不能自拔,是那个时代全世界整个数学领域误入歧途的集中表现,是“大气候”使然,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由哥德巴赫猜想的概念可知,它是个偶数问题,加法问题,因而是个初等数学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偶数含有多少个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思路、途径和方法的问题,并不一定需要过偏过专的专业知识,也不一定要对前人做过的一切工作都了如指掌,而需要的是另辟蹊径,寻找新的认识途径,一旦找到了认识它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样也会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同样可以获得无懈可击的证明方法。
数学的真谛在于不断地寻求越来越简单的方法来证明定理和解决问题。
数学家及数学工作者总是偏爱用最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表达自然界的最高法则——对称。
方法最重要,实证很给力!不管是谁,只要方法科学简便,程序清晰,逻辑清楚,并具有创新技巧,就可以判定其证明结果是正确的。
有许多数学家认为,要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必须通过创造新的数学方法,以往的路很可能是行不通的。
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答案是:给人们一个完全符合题意的,一目了然的稳定增长规律,其规律必须经得起检验和推敲。
因为,哥德巴赫猜想是: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这里涉及三个方面:1,大于4的偶数是指大于4的所有偶数,缺一不可;2,奇素数,大于2的素数都是奇素数;3,和,指两个奇素数相加的意思。
必须解决的是:大于4的所有偶数无遗漏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如何将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统一,是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关键。
一、有机统一1、素数素数的定义: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整数,叫素数。
(自然数1不是素数)。
与素数相对应的是合数,能够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整数整除的整数,叫合数。
如果,一个数能够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整数整除,那么,这个数至少能被它根号以下的一个素数整除。
反过来,大于4的任意整数,只要它不能被它根号以下的所有素数整除,那么,它就是素数。
这就是素数的推理,也可以用来检验素数。
从推理得知:令小素数为2,3,5,7,…,R,令仅大于R的素数为E,在大于R^2,小于E^2范围之内的数,它们根号以下的素数都是2,3,5,7,…,R,一方面在大于R^2,小于E^2范围之内的整数,只要不能被2,3,5,7,…,R整除,它就是素数。
另一方面根据素数的定义,可知:素数是不能被其它素数整除的整数。
那么,在大于R到R*R范围之内的素数,同样是不能被2,3,5,7,…,R整除的整数。
合起来就是:在大于R,小于E*E范围之内,不能被2,3,5,7,…,R整除的整数,就是素数。
2、偶数,当偶数存在于大于R^2,小于E^2时,它们根号以下的素数也都是2,3,5,7,…,R。
这里的偶数个数为(E^2-R^2)/2个;所有偶数除以2,3,5,7,…,R,不同的余数组合为(2*3*5*7*…*R)/2个。
当小素数为2,3,5,7,…,R 时,最大的小素数R大于2之后,3*5*7*…*R>(E^2-R^2)/2。
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何正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答案是:给人们一个完全符合题意的,一目了然的稳定增长规律,其规律必须经得起检验和推敲。
因为,哥德巴赫猜想是: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这里涉及三个方面:1,大于4的偶数是指大于4的所有偶数,缺一不可;2,奇素数,大于2的素数都是奇素数;3,和,指两个奇素数相加的意思。
必须解决的是:大于4的所有偶数无遗漏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如何将这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统一,是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关键。
一、有机统一1、素数素数的定义:只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的整数,叫素数。
(自然数1不是素数)。
与素数相对应的是合数,能够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整数整除的整数,叫合数。
如果,一个数能够被1和自身数以外的整数整除,那么,这个数至少能被它根号以下的一个素数整除。
反过来,大于4的任意整数,只要它不能被它根号以下的所有素数整除,那么,它就是素数。
这就是素数的推理,也可以用来检验素数。
从推理得知:令小素数为2,3,5,7,…,R,令仅大于R的素数为E,在大于R^2,小于E^2范围之内的数,它们根号以下的素数都是2,3,5,7,…,R,一方面在大于R^2,小于E^2范围之内的整数,只要不能被2,3,5,7,…,R整除,它就是素数。
另一方面根据素数的定义,可知:素数是不能被其它素数整除的整数。
那么,在大于R到R*R范围之内的素数,同样是不能被2,3,5,7,…,R整除的整数。
合起来就是:在大于R,小于E*E范围之内,不能被2,3,5,7,…,R整除的整数,就是素数。
2、偶数,当偶数存在于大于R^2,小于E^2时,它们根号以下的素数也都是2,3,5,7,…,R。
这里的偶数个数为(E^2-R^2)/2个;所有偶数除以2,3,5,7,…,R,不同的余数组合为(2*3*5*7*…*R)/2个。
当小素数为2,3,5,7,…,R 时,最大的小素数R大于2之后,3*5*7*…*R>(E^2-R^2)/2。
初等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初等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说到哥德巴赫猜想,大家可能会想:“这又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是不是又是那些数学大师才看得懂的玩意儿?”嘿,别急,咱们先来把这玩意儿弄清楚。
哥德巴赫猜想,顾名思义,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来的一个猜想。
说白了,这个猜想就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的和。
”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就像你去超市买菜,结账时,店员给你找回的钱总是刚好凑成两张五块钱一样。
哥德巴赫觉得,无论你拿哪个大偶数,肯定有两个质数加起来能等于它。
大家可能会想,这有什么难的?大偶数加两个质数能组成,谁都知道吧!但是,要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已经困扰了数学界几百年了,尽管大家都在努力证明它,但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简单的证明方法。
你看,问题就在这里,简单的东西往往最难搞定!你给我一个大偶数,我给你两个质数加起来,不就完事了嘛。
可问题就是,怎么证明每一个大偶数,真的是能找到两个质数加起来的?哎,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吐槽一下,数学这东西真的是又可怕又有趣。
你会发现,无论你多聪明,掌握多少数学公式,碰到一些问题时,还是头大得像爆米花。
就拿哥德巴赫猜想来说,它看似简单,甚至可以在一瞬间验证一下你是不是聪明——你随便选一个偶数,比如8,你可以轻松地找到两个质数(3+5),那么你会觉得哥德巴赫猜想好像就真的没啥难度。
可是呢?难的就是,要证明它对所有大偶数都成立!大到无穷大,怎么证明这件事?试想一下,假如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那岂不是整个数学世界都得翻个底朝天?一个看似简单的事实,会让整个数学大厦岌岌可危。
所有的质数,所有的偶数,甚至所有的计算,都可能需要重新审视。
这就好比你觉得一个看似很普通的瓷碗上,居然藏着一个大秘密,你敢信吗?至于怎么“初等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哎,讲真,数学家们这几十年来也没少折腾。
什么“解析数论”啊,“无穷大穷举法”啊,真是眼花缭乱,恨不得给自己戴顶博士帽,再拿个公式走四方。
可惜呢,这些方法都没有直接打破哥德巴赫猜想的“门槛”。
哥德巴赫猜想(A)的三种证明方法
哥德巴赫猜想(A )的三种证明方法一、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目前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先生(Christian . Goldbach)给著名数学家欧拉先生(Leonhaard . Euler)写了一封信,说他感到有两个问题可能是对的:A 、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的和。
B 、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的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界分别称上面两个猜想为猜想(A )、猜想(B )。
欧拉先生1742年6月30日给哥德巴赫先生回信说:“我认为这是一个肯定的定理,尽管我还不能证明出来。
”欧拉先生是全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在当时就非常有名。
两百多年来,人们积累了许多实际的数据,证明哥德巴赫先生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
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历代数学家对这两个猜想的证明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因此,哥德巴赫猜想仍然被世界数学界公认为是世界数学难题之一,也被称为是“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全世界数学家们都以摘取这个明珠为荣,都在为此而努力奋斗。
为了简便,哥德巴赫猜想(A )在本文中将简称为猜想(A )。
到目前为止,国际数学界公认的研究猜想(A )的最新成果是:1966年,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等于一个素数加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的复合数的和,这就是著名的“1+2”的陈氏定理。
我认为,“1+2”其实和猜想(A )没有任何关系,在“1+2”和“1+1”之间还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它只是数学家企图用殆素数法证明猜想(A )的顶峰成就而已。
所谓殆素数,就是素数因子的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复合数,例如6=2×3,6就是含两个素因子的殆素数,简称“2”。
数学家最初得到的结果是“9+9”,然后经历了“7+7”、“6+6”、“5+5”、“4+4”、“3+4”、“3+3”、“2+3”、“1+5”、“1+4”、“1+3”、“1+2”的漫长过程,数学家们原来以为可以通过逐步减少加号两边的数字,最后能得到“1+1”的满意结果,但是,连陈景润先生自己都无法超越自己,说明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摘要:文章用两种方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第一种是运用反证法,证明与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成立;第二种是通过将偶数分类、依据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推演。
两种方法殊途而同归,均成功证明了困扰世界数学界两百多年的“哥德巴赫猜想”。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原命题逆否命题反证法大偶小偶奇素数1、哥德巴赫猜想简介(来自网络)哥德巴赫猜想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
同年6月30日,欧拉在回信中认为这个猜想可能是真的,但他无法证明.现在,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提法是:每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个大于等于9的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其实,后一个命题是前一个命题的推论。
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
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b)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所谓的哥德巴赫猜想。
在信中他写道:“我的问题是这样的: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77=53+17+7;再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461=449+7+5,也是三个素数之和,461还可以写成257+199+5,仍然是三个素数之和。
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但这怎样证明呢?虽然做过的每一次试验都得到了上述结果,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奇数都拿来检验,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欧拉回信说:“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
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
同时欧拉又提出了此一猜想可以有另一个等价的版本: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
不难看出,哥德巴赫的命题是欧拉命题的推论。
哥德巴赫猜想貌似简单,要证明它却着实不易,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18、19世纪,所有的数论专家对这个猜想的证明都没有作出实质性的推进,直到20世纪才有所突破。
1937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и.M.Bиногралов,1891-1983),用他创造的“三角和”方法,证明了“任何大奇数都可表示为三个素数之和”。
不过,维诺格拉多夫的所谓大奇数要求大得出奇,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要求仍相距甚远。
关于偶数可表示为a个质数的乘积与b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a+b”问题)进展如下: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9”。
1922年,英国的哈代和李特尔伍德猜测出“1+1”的数量.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7”,“4+9”,“3+15”和“2+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3+3”和“2+3”。
1960年,中国的王元求解出“1+1”的上界限数量(中国”数学学报”登载)。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5”,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4”。
1965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3”。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1+2”。
综上所述,哥德巴赫猜想(以下简称“哥猜”)是数论中著名的问题之一。
由十八世纪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42年6月7日在给瑞士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
包括两个命题:(1)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2)每个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素数之和。
实际上命题(2)是命题(1)的推论。
尽管陈景润证明了“1+2”,但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本质上不是一回事。
所以至今仍未有一个世所公认的证明,本文试图撩开“她”的神秘面纱,给出两种比较简洁的普及性的证明。
2、第一种证明2.1 预备预备1: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必定可以通过证明后者的成立达到证明前者成立的目的。
预备2:奇素数是指除去2之外的所有素数,任意2个奇素数之和必定大于或等于6。
预备3:大偶是指大于4的全部偶数。
预备4:哥猜的原本表述为: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因为“大于2的偶数”正好是4和全部的大偶,所以可改成这样的两部分:(a)4=2+2(显然成立,无须证明);(b)大偶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必须证明)。
预备5:“预备4”中哥猜的第二部分(b)是本文需要证明的命题,它可以转换成:命题1——如果某偶数是大偶,那么它是两奇素数之和。
证明:两个命题的题设都是指的所有大偶,而结论也完全相同,都一致断定所有大偶都具有“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性质,所以这两个命题是等价命题. 所以,若“命题1”成立即哥猜成立。
2.2 证明根据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有“命题1”的逆否命题:“命题2”——如果某偶数不是两奇素数之和,那么它不是大偶(注1)。
而根据“预备1”,要求证哥猜的成立,显然只要证明“命题2”成立即可。
下面用反证法加以证明。
证明:假设“命题2”不成立,则必成立“命题2”的反面“命题3”——如果某偶数不是两奇素数之和,那么它是大偶。
由此必可推出“命题3”的如下等价命题(即逆否命题):“命题4”:如果某偶数不是大偶,那么它是两奇素数之和(注2)。
根据“预备3”,不是大偶的偶数有且只有2个:2和4,“代入”“命题4”必有“命题5”:2(或4)是两奇素数之和。
而根据“预备2”,两奇素数之和必定大于或等于6,而且无论如何,2和4都不可能“分解”为两奇素数之和。
因此,“命题5”是不可能成立的!故假设不成立,即“命题3”不成立;故原“命题2”成立,亦即“命题1”成立。
故哥猜成立,并成为:哥德巴赫定理![其实,还可以更直接的这样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核心内容可以表述为“命题1”:如果有些偶数是大偶,那么它们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证明:用“中国反证法”.假设原“命题1”不成立,则必可推出它的“题设否命题”:(命题2)如果所有偶数不是大偶,那么它们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由此一“全称”命题必可推出它的“特称”命题:如果有些偶数不是大偶,那么它们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命题3)。
而因为不是大偶的偶数只有0、2、4共3个,显然这3个小偶不可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所以“命题3”是错误的;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原“命题1”即“哥德巴赫猜想”得证!——“中国反证法”的立论依据是“原命题与它的半否命题不同假”。
“半否命题”是仅将“原命题”的“题设”(或“结论”)加以“否定”而得到的“新”命题,“半否命题”包括“题设否命题”和“结论否命题”。
(详见本人的新浪博客文《“中国反证法”之成立及其应用(修订稿)》)。
3、第二种证明3.1 预备预备1:正偶数(以下简称偶数)按是否小于6,可以分为且只可以分为:(1)不小于6的偶数(称为大偶);(2)小于6的偶数(称为小偶)。
预备2:偶数按是否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可以分为且只可以分为:(1)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偶数(记作“a”类偶数);(2)不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偶数(记作“b”类偶数)。
预备3:小偶一定不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但“不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偶数”是否全部都是小偶?有待证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将大偶从“b”类偶数中排除出去,根据“预备2”,大偶只能归入“a”类偶数,哥德巴赫猜想即得到证明。
预备4:根据“合情推理”的方法,可以作出“命题2”:不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偶数都是小偶.为证明这个命题,可以间接地从推翻“它的否定命题”入手。
预备5:“命题2”的否定是“命题3”:不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偶数不都是小偶(显然,同样“命题3”的否定是“命题2”)。
预备6:可以将“命题3”“全等变换”(改写)为“命题4”:如果有些偶数不是两个奇素数之和,那么它们不都是小偶。
3.2 证明根据命题的逻辑关系,“命题4”的等价命题(逆否命题)是“命题5”:如果所有偶数都是小偶,那么它们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显然,“命题5”是“全称命题”,那么必定可推出它的“特称命题”:如果有些偶数是小偶,那么它们是两个奇素数之和(命题6)。
但“命题6”显然与“预备3”中的“小偶一定不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矛盾。
因此“命题6”是不正确的,从而“命题5”也是不正确的,与“命题5”等价的“命题4”同样是不正确的。
而“命题4”是“命题3”的“全等变换”,因此“命题3”也是不正确的.那么根据“矛盾律”,“命题2”作为“命题3”的“否定”,是必定正确的。
根据“预备3”,既然“命题2”正确,大偶就被从“b”类偶数中完全排除出去了;那么根据“预备2”,大偶只能被归入到“a”类偶数中去,即:任意大偶是两个奇素数之和.至此,“命题1”即哥德巴赫猜想得证!注1:(命题1)如果某偶数是大偶,那么它是两奇素数之和;(逆命题)如果某偶数是两奇素数之和,那么它是大偶;(否命题)如果某偶数不是大偶,那么它不是两奇素数之和;(逆否命题)如果某偶数不是两奇素数之和,那么它不是大偶。
注2:(命题3)如果某偶数不是两奇素数之和,那么它是大偶;(逆命题)如果某偶数是大偶,那么它不是两奇素数之和;(否命题)如果某偶数是两奇素数之和,那么它不是大偶;(逆否命题)如果某偶数不是大偶,那么它是两奇素数之和。
参考文献[1]潘承洞,潘承彪.哥德巴赫猜想.科学出版社,北京:1981.[2]华罗庚.数论导引.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3]辞海.上海:198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