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功能与城乡关系的演变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的工农城乡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的工农城乡关系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3)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年)的工农城乡关系 (4)2.1 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 (6)2.2 农业支持工业的策略与影响 (8)2.3 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化 (9)2.4 农民收入差距与农村发展困境 (10)三、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2年)的工农城乡关系 (11)3.1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12)3.2 农村改革与乡镇企业发展 (13)3.3 城市化加速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4)3.4 工农城乡关系的调整与优化 (15)3.5 “三农”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策略 (17)四、新世纪以来(2012年至今)的工农城乡关系 (18)4.1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19)4.2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升级 (21)4.3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 (22)4.4 工农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与制度创新 (23)4.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25)五、结论与展望 (26)5.1 主要结论 (27)5.2 政策建议与实践启示 (28)5.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30)一、内容概述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中的工农城乡关系,是一部充满变革与进步的历史长卷。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工农城乡关系也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与优化,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龙头、城市为依托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我们还注重发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力军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
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
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
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
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
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
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
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
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
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
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
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
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
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
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
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
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
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
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
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新政权取代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变革,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变迁,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根本变化在于政治体制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农城乡的关系处于封建社会所造成的枷锁之下。
农村贫困,农民地位低下,城市劳动者则饱受资本家的剥削。
而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中,新中国逐渐取消了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农业合作化和城市国有化,使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农村集体经济的建立和城市国有企业的兴起,为工农城乡关系的平等化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表现在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差距的缩小。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国民经济面临着重大困难,城乡差距十分明显。
然而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城乡经济的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电气化的推进、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今天的城乡差距已经大大缩小,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还表现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落后、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困扰中国农村发展的难题。
而随着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到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的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也使得工农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和农村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还表现在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工人,这为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带来了新的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演变及其启示
基金项目:扬州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XYYJSKC202211)作者简介:王昕(199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引言202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提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所谓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中展现出的城市与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作用的格局和趋势[1]。
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就从城乡社会平等观、城乡一体化理论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城乡发展理论等角度进行了阐释[2]。
一、文献综述关于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二元结构理论的视角,张海鹏分析了我国二元体制形成以来的经验,强调了推动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的过程性与复杂性[3];白永秀认为,研究我国城乡关系二元结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和内容,需要一条特殊路径加以破解[4]。
二是从国家政策和制度安排设计的视角,高静从制度变迁的过程入手,辨析了城乡关系最为直接关联的制度安排演变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强调应顺应历史逻辑,建立城乡互动和乡村退出制度[5],温思美等梳理了我国三农问题关注的重点政策变化和内在逻辑,总结了城乡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矛盾重点和未来乡村振兴发展的关注点[6]。
三是从经济、社会、人口等多种维度的视角,张克俊提出要从城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合力形成新型城乡关系[7];周佳宁等强调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城乡关系应是人、空间、经济、社会、生态多维度融合的产物[8]。
总的来说,学者们通过不同视角评述了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历史,然而,关于城乡关系演进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分析和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演变脉络,从而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城乡结构与城镇化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 进步,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城镇化快速发 展。
成熟阶段
20世纪中后期至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的发展 ,城市与农村的界限逐渐模糊,城乡一体化成为 趋势。
城镇化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未来趋势
未来城镇化将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纳农村转移人口 的主要载体,同时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形态。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人口流动和融合发展
总结词
破除壁垒、保障权益、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
详细描述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和限制,保 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权益。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籍管 理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 平等权益。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和服务供 给,包括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同 时为进城农民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包括就业指导 、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产业结构得到 了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制造业等 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 的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流失
01
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
缺,不利于农村产业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
02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得到了推动,有利于实现农业规
THANKS
感谢观看
城乡结构的类型与特点
根据城乡之间的经济 联系和人口分布特征 ,可以将城乡结构分 为极核型、点轴型、 网络型和复合型等四 种类型。
极核型城乡结构以一 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 心,周边分布着大量 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这种结构类型通常出 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 初期。
从城乡联系史看中国城镇化愿景
、
中国历史 上 的城 乡联 系
中国历 史 上 , 从秦 汉 到 明清 , 城 乡联 系一 直 相 当密 切 。农 业 是 国 民经 济基 础 , 农 民 占人 口 绝大 多总 体 上 是 消 费 性 而 非 生 产性 的 , 不 可 能 容 纳 大量 的农 业 以外 的生 产 者 。城镇 人 口在社
城镇化 , 从 本 义 上 说 就 是 城 市化 。城 市 化
一
上 的城乡联 系史 , 也许 不无裨 益 。
词 已久 为 学术 界 广泛 接 受 、 使用 , 为何 要 再新
一
创“ 城镇化” 呢?这个词 , 当然是学者创造于前 , 政府接受 于后 。我理解 , 其 中至少有三个潜 在
的涵义 : 一 是 与 通 常 理 解 的 世 界 范 围的 城 市 化 有别 , 突 出 中国特 色 ; 二 是 与此 前 已经 进行 的城 市化 有 异 , 突 出 时代 特点 与创 新 内涵 ; 三是 表 达 与乡 村 的亲 近 , 突 出 城 乡 一 体 的 中 国 风 格 ①。
在 我们 传 统城 市这 却 是一 种相 当普 遍 的情 形陋 ] 。
其时 , 城乡文化保持高度一致性 , 不存在城镇优
于 乡村 的概 念 , 也 不 存 在 轻 视 农 村 和 乡土 的生
活方式及文 化。人们 的理 想世界是耕读传 家 、
衣 锦 还 乡 。所 以 , 中 国历史 上 , 从 来没 有 西 方历 史 上 的城 市 自立 地 位 , 也 没 有 西 方 意义 上 的城
,
是城乡统筹 、 城乡一体 、 和谐发展 , 包括文化
上 的 城 乡 一 体 性 。这 方 面 , 回顾 一 下 中 国历 史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1 作者简介 : 熊月之 , 男, 上 海社会科 学院研 究员, 复旦 大学特聘教授 , 中国城市史研 究会会 长( 上海 从 事中国城 市史、 城 市文化研 究。
新型城乡关系及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乡关系及城镇化发展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我国新型城乡关系及城镇化发展年级:2015级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姓名:杨旺学号:我国新型城乡关系及城镇化发展杨旺摘要:城乡关系是经济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只有逐步改变传统农村和农村经济所固有的特征,不断调整历史上形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分割格局,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克服作为各自独立的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并为整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而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和不断调整,我国已形成了新型城乡关系。
关键词:城乡关系新型城镇化城市化农村China's new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urbanizationYang Wang(subjec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lations, only to gradual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and rural economy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constantly adjust the formation of the divis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history, it can be possible to fundamentally overcome as a separate city system and rural system inevitably produces a series of contradiction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in broad prospects. After nearly 6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adjustment, our country has formed a new type of relat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Key words: urban-rural relations new urbanized urban rural areas引言城乡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诸种经济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与互动关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
中国城乡关系演进生态解读
中国城乡关系演进生态解读走向融合的城乡关系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正式把我国的城乡关系从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推进到融合发展阶段。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融合发展的途径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行了部署,提出了2020年、2035年、2050年3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
2019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发布,从城乡融合角度对上述3个阶段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
党的十九大至今,中央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确立。
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的突破口在哪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
”以县域作为基本单元,能够统筹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发展、村落分布等各方面,加强县城和乡镇对农村的综合服务能力,可以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体现了中央领导集体高超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我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根据目前城乡关系状况,预计2035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可能会达到1∶1.8左右,即当前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发达县市的水平。
通过对百年城乡关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城乡关系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了发达的工业体系,转变城乡关系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摘要】是一个历经曲折发展的过程。
在初期,由于城乡分割导致着工农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农村改革的推进为城乡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工农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的探索不断深化,城乡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减小。
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如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既展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伟大历程,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变迁、初期分割、农村改革、城镇化、融合发展、一体化、挑战、机遇。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工农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割和隔离,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农民地位较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加快,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城市工业化带动了农村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在新时期,我国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工农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始终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将继续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正文2.1 初期城乡分割的困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分割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过去社会经济结构的落后和不平衡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城市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而农村地区则一直处于落后状态,缺乏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和管理经验。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演变和模式简述
出了“ 解决好农业 、 农村 、 农民问题 ,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 中之重 ” 。党 的十 七届三 中全会 的《 中共 中央关 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 中提出“ 我 国总体上 已进入到以工促 农、 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 进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 、 走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 二元结构、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的重要时期 ” 。 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明确提出, 要推动城乡发展一 体化 ,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 促进城 乡共同繁荣。①
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 民的物质利益 、 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 民的民主权利 , 这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 重 要指 导 思想 。然而 , 随着 工业 化 、 城镇 化 发展 的不 断深 入 , 城 乡发展 的失衡 却 仍是 中央 亟需 改 善 的突 出 问题 ,
城 乡统 筹 发展 的呼声 日益高 涨 。党 的 十六 届 三 中全 会 以来 , 党 中央进 一 步 加强 了城 乡统筹 的工 作力 度 , 明确 提
女, 天津人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 学院硕 士研究生 , 研 究方 向: 区域经济学 、 货 币政策理 论。
目扩张造成城乡尖锐对立的具体表现有 四点 :一是城乡差别巨大;二是劳动方式的对立和劳动活动的畸形发 展; 三是城市病态 ; 四是农业持续发展遭受损害。
二、 统筹城 乡发展 的 内涵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5 ① 中共中央 2 0 0 4 -2 0 1 2 年 1 号文件及 其解读材料 。
【 作者简介 】王旭东( 1 9 8 4 - ) , 男, 山西长 治人 , 武汉大 学经济与管理 学院博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区域经济 学、 货 币政策理论 ; 杜 雪( 1 9 8 8 一 )
城乡关系演进下的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
城乡关系演进下的中国城乡关联共生发展汇报人:日期:城市与乡村相互依存城乡社会结构差异城乡文化交流古代城乡关系03城乡规划与政策调整01工业化进程加速城乡分离02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促进城乡联系近现代城乡关系变革1 2 3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村发展当代城乡关系挑战与机遇农村经济发展城市资本下乡劳动力市场互动030201城乡经济互动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治理协同社会文化交流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联防联治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共建规划实施不力规划理念落后城乡规划脱节城乡规划不协调01资金投入不足02土地资源浪费03人力资源流失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设施不完善,医疗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相对较窄,保障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公共服务差距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培育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强化城乡规划引领优化城乡规划布局引导资本下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城乡人口流动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强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国内成功案例介绍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成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国外先进经验借鉴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共享发展案例启示与总结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城乡融合加速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政策措施建议加强城乡规划统筹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感谢观看THANKS。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傅崇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城乡一体化进程将促进我国城镇化战略转型。
根据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不应再过激地提倡“加快推进城镇化”,而应该提出城镇化战略转型。
转型的最基本的途径应是“分散”与“集中”结合。
城市化集中型途径,即农村人口与非农经济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一些大、中城市将继续沿着集聚人口和产业的途径,合理积极地扩大城市规模。
城市化分散型途径,一,在距各地区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的县城建设新兴城市,推进农转非地域性分散城镇化过程。
二,在每个省的各个县“设市建镇”,无疑是各省城镇化的重点,属于合理布局的地域性城镇化。
县域更适宜发展小城镇,小城镇的弱点是“小”,优点也是“小”。
小城镇是联系城乡的纽带,既是构成区域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内容,也是农村发展的中心。
以几个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与联系众多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带、城市群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
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科学调整城乡关系。
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有中国特色,落实到全国各省市和区域,有地方特点,它包含一般规律和特殊性两个方面。
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可概括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结合的综合概念,它体现了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内容。
它不但涵盖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别与深刻的社会矛盾的演变,同时涵盖了党和国家在科学调整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改革和政策内容。
各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建设,注重中国特色本地特点,根据本地区新时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建设。
并将这些内容纳入区域城乡空间布局和设施建设体系范畴。
各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与本地区的国土规划、本地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摘要:不同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的历程和模式不同。
整体上,西方发达国家是在没有外环境约束的情况下,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整体剥夺、殖民主义政策转嫁和国际规制的庇护下,历经了200余年的时间使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
与西方城乡关系发展模式相比,1949年以来不同国家城乡关系发展的历程和模式不同。
整体上,西方发达国家是在没有外环境约束的情况下,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整体剥夺、殖民主义政策转嫁和国际规制的庇护下,历经了200余年的时间使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
与西方城乡关系发展模式相比,1949年以来中国采取赶超型模式,通过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利益,控制社会消费来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使城乡关系从对立趋向城乡统筹,城乡关系处于时空压缩中,城乡之间、城市内部矛盾更尖锐、更复杂,具有非西方的"中国特色";正因如此,如何从中国自身发展历程中寻求与之相匹配的中国范式,成为当前城乡关系的迫切任务。
近年来关于城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统筹及城乡一体化方面,探讨其本质、理念、机制、模式、方法等;而关于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较少,且以历史分析、历史过程为核心,缺少历史分析与当前城乡问题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理论框架城乡关系的演进表明,城乡关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所采取的目标、制度设计、结构布局、规划策略在城乡之间的反映,表现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城乡联系与互动;农业->工业->市场是城乡关系发展的"自然顺序",城乡对立与融合(统筹)是工业化、城市化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过程中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
从体系上解析,城乡关系包含三个层面(图1):第一,目标层:国家依托自己的发展环境,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提出发展诉求和目标导向,它体现了国家认知水平、价值体系、目标诉求以及对国内外经验的本土化能力,是城乡关系发展的目标导向;第二,机制层:为实现发展诉求,国家通过制度设计、结构布局、规划策略等建立目标导向下的动力机制和运行系统,它是城乡关系的发展途径与方式;第三,结果层: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层面的联系与互动,它是目标层与机制的考量标准。
新型城镇化建设
把确保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 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提高农 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现代流通方式,增加 附加值,支持农产品出口。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建设覆盖 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尤其是 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污、垃圾处理等重要硬件的规划 布局和配套建设。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产业转移,发展小城镇,激活县域经济, 重视农民工技能培训。
农村内需不足,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值由1985年的2.12:1上升为2000年的3:1. 占全国人口近70%的乡村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的36%。
*阅读材料:
河南籍来京农民工刘永全的 “户籍账”
如果我的孩子在北京上学,按目前农民工子弟学校小学 600元/学期、中学1000元/学期计算,仅9年义务教育阶段 我就能节约13200元;如果能像北京人一样参加“一老一小 ”医疗保险,每年交100元就可以获得最高17万元的大病医 疗保障;如果我暂时找不到工作,我们全家四口将获得北 京市每月300多元的低保金,按近10年来每年我失业2个月 计算,我将获得政府12000多元的补助;最为优惠的是,如 果我申请到一套9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按北京五环路内 房屋均价接近2万元/平方米,卖了房我至少能获得80万元 ,那对我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事实上,一些因为社会制度造成的隐性利益,刘永 全还没有看到。2009年,河南与北京的“一本”高考分数 录取线文科相差20分,理科相差60分,而北大、清华等一 流院校每年在北京的招生指标有数百个,在全国除上海外 其他省市的招生指标不过数十人。
新型城镇化建设
提
一、城镇化的内涵 二、城乡关系的演变
纲
三、我国城镇化的阶段
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演讲稿
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的变迁这一重要话题。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而城市化对社会关系的变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城市的繁荣发展,也看到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和重构。
首先,城市化给社会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导致了城市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
传统的社会关系模式被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疏远。
家庭、亲情、友情等传统社会关系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变得更加脆弱。
人们面对着更多的陌生人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受到了挑战。
其次,城市化也为社会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和价值观都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也在不断重构。
城市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不同背景的人们在城市中相遇、交流,形成了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社会关系更加注重平等、尊重和理解。
因此,面对城市化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一变革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同时也需要积极应对这一变革带来的挑战。
我们需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注重传统社会关系的延续和重建,同时也要积极倡导新型的社会关系模式,促进社会关系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变革,保持社会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关系变迁,让城市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让社会关系成为我们共同的纽带,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探究古代中国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
探究古代中国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在古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古至今,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历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本文将通过探究古代中国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一、人口流动与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在古代中国,城乡之间的边界相对模糊。
从商代到西周,商会、车商、匠人、铜官等职业流动频繁。
周初,都城洛邑建立后,城乡分明,城市居民以官僚、士族、商贾为主,农民和手工业者生活在周边的乡村和城市外围。
在汉代,城市经济和手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热闹的市场和商业中心,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人口流动。
宋代以后,城市的商业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城市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一些城市如杭州、开封、南京、北京等,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
在古代中国,人口的流动具有周期性和周期性的规律。
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春秋战国和隋唐时期。
随着城镇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人口流动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二、人口流动带来的城乡变化古代中国城乡的关系紧密,在农村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原材料,也为城市提供了生活必需品。
商人、匠人、传教士、官员等大量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市新的职业群体不断涌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封建制度迅速扩大,封建特权和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加剧。
城乡的分化不仅表现在政治结构上,也表现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上。
因此,这些变化往往对中国的历史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三、城乡关系对于古代文明的贡献城乡关系对于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与农业社会的形成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主要表现在农耕文化、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
城市则是文化的中心,提倡多元文化和创新精神。
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是农业上的发达、技术上的积累、社会组织上的变智和制度上的兴起。
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人口流动和城乡之间的关系在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后,对中国的文化、历史、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工农城乡关系经历了较大的变迁,从最初的以农村为主体,到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突飞猛进。
这一过程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逐步发生了转变,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地位和权益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处于农业社会的初级阶段,农民是社会的主体。
在这个时期,农民是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如农村土地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和权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在这个时期,由于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和水平的不高,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工农关系日益悬殊。
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帮助有限,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限,农民收入的差距也逐渐增大。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扩大。
这种差距的产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农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迅速推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中的工人阶级人数也大幅增加。
与此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民阶级的比重逐渐下降。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和城市建设政策。
农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农民开始逐渐从农业生产向农村非农领域转移,他们可以选择在城市就业或开展其他形式的经营。
与此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帮助也相应增加,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提高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虽然农民的地位和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城乡差距问题仍然存在。
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也与此相关。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但城市的就业机会有限,很多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着失业、低收入等问题。
城市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土地资源的流失、农民工就业问题等。
所以,当前中国仍然面临着巩固和发展工农城乡关系的一些问题。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道路应该怎么走)
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城镇化发展概况
1
1843年我国城镇人口2070万,城镇化率约为5. 1% (不 包括边远地区) 。
2
1843—1949年,增加到5765万,由5. 1%增加到10. 6% , 而此时世界城镇化率为28%。
3
1900年世界人口城市化率13. 6% ,比我国1949年城镇化 水平还高出3个百分点。
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 出版社。蔡昉,2008
城镇从业人 比率(1)/ 农民工(1) 员(2) (2) 7849 21274 36.9 8399 23940 35.1 10470 24780 42.3 11390 25639 44.4 11823 26476 44.7 12578 27331 46 13212 28310 46.7 13697 29350 46.7
8.87%
上升1.91
• 农村地区人口结构失衡状况,在 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
–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其中 20-40岁青壮年占到55.4%。 – 农村地区“三留守”状况突出。相 关研究表明:全国有2000万留守儿 童、2000万留守老人、4700万留守 妇女。 – 乡村地区“空心村”增多。
2005年全国流动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案例:江西省农村劳动力流向变化,单位万人,%
2010 农村外出劳 动力 省内从业 省外从业 718.3 148 570.3
2011 780.2 211.3 568.9
增量 61.9 63.3 -1.4
增幅 8.62% 42.77% -0.25%
中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巟业化推进影响:
• 工业化仍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关系及协同推进思路
272022.09长期以来,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我国整体发展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关键内容。
随着工农关系的不断调整,城乡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总基调。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出更为细化的要求,从基础设施、产业带动、消费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进行部署。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
两者在地理空间、人口结构、产业特色、公共服务、社区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另一方面,城镇社会和乡村社会共同组成了社会(区域)全部,两者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和共生性,乡村是支撑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带动乡村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引擎。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共同推动现代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具有目标的融合性。
首先,从两者发展的整体性来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区域差距的共同核心因素。
由于中国长期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区域差距是实现我国发展现代化的最大短板,而最根本途径就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振兴问题,同时研究乡村振兴问题时更要强调以新型城镇化为前提,二者在缓解城乡差距目标上缺一不可,拥有着共同重要的职责。
其次,从二者内部关系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先决条件。
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来谈乡村,必须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来破解它的一些难题。
一是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在农村实现全产业的发展。
二是农业科技的更新。
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只有提升了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做好“现代化”工作。
三是农业人才的双向流动,只有完善城市与农村人才流动机制,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发展的人才队伍,提升农业专业化人才水平,而这些要素都离不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推进。
最后,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成熟表现”。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但同时不能以乡村的荒芜、衰败为代价。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发展经济学》PPT课件)
585
3336
78.5
86.5
30.6
53.7
泰国
1508
5815
87.5
91.3
29.4
50.4
罗马尼亚
1681
8959
76.3
95.3
53.2
54.6
菲律宾
715
2878
78.1
89.3
48.6
44.4
阿尔及利亚
2394
4133
88.6
87.3
52.1
70.7
马来西亚
2441
9644
84.8
91.5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的进步和创造的物质技术条件 是促进城市化的内在机制和动力
工业化的进程决定了 城市化的进程
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 物质技术基础
• 工业化初期主要生产的初级加工产品,产业链 短,分工较粗,因此城市化进程缓慢。当工业 化发展到更高阶段时,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 程度越来越高,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生产服务 业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加快。
49.8
74.7
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其中,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按《中国统计年鉴》调整。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势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三、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各种表现
尽管近几年城乡差距在缩小,但仍然比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
(一)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
➢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生产要素交换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十分 突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城乡生产要素不平等交换主要体现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上;现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交 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镇化功能与城乡关系的演变
作者:刘维奇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2014(5)
1.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1992
2.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 1937(01)
3.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2004(02)
4.陈云陈云文选(第2卷) 1995
5.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1999
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中国人口年鉴(1987) 1988
7.田克勤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 2004
8.李佐军中国九亿农民向何处去 2000
9.汪东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lzxk201405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