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临床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技术)是一种细胞膜结构无关的非引物依赖性基因膜技术,具有信息量大、容易选择性特异性染色体的形式进行检测的突出优点,可以应用于癌症在细胞级别的诊断、早期筛查等基因检测中。
这种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染色体畸形、携带减体和基因突变,这些特定的染色体特征是不育症、先天发育不良、慢性病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
目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根据细胞样本,检测病变染色体携带情况、检测胎儿祖母细胞等基因遗传病等医药诊断。
由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有较高的特异性,检测精度高,能够及早发现种类多样的遗传疾病,因此在产前诊断行业被大量应用。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测不育和染色体易位,以及慢性缺陷疾病,如继发性近视次数多症和发育性阿尔兹海默,有助于孕妇可以把握宝宝的潜在健康风险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减少其弊端。
此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的细胞样本,通过检测染色体的数量、拷贝数、氧化性畸变与携带染色体异常情况,可以准确诊断病变染色体的携带情况,及早发现肿瘤的发展趋势,并为进一步采取相应疗法提供有力依据。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_概述及说明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概述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荧光探针与待测DNA序列特异性结合,实现对目标DNA的检测和定位。
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基因诊断、细胞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研究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全面概述,并讨论其在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讨论: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该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包括癌症相关染色体异常的检测与定位、遗传疾病的分子诊断与遗传咨询以及微生物检测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然后,我们将探讨该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包括基因组和染色体结构分析、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以及细胞核内事件及细胞过程动态观察与实时监测;最后,我们将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概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应用,并介绍该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阐述其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旨在增进读者对该技术的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启示。
同时,我们还将对该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评价,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概述2.1 原位杂交技术简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用于分析染色体、基因组和RNA等核酸序列的强有力的方法。
它基于亲和性结合原理,利用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样品中的靶序列进行特异性杂交,通过可见光或荧光显微镜观察探针与样品是否杂交成功,从而实现对目标序列的定位和检测。
2.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利用DNA合成或PCR扩增方法得到所需的荧光标记探针;然后,通过氨基化反应将这些探针连接到具有亲和性活性分子(如尾牙肌动蛋白)上,形成完整的荧光标记探针;接下来,在待测样品上进行脱氧核苷酸(dNTP)逆转录DNA合成反应,并在此过程中引入树酰胺(digoxigenin)-标记或生物素-标记dUTP等标记探针;然后,对样品进行固定处理,并与探针进行杂交,使探针与样品中的互补序列结合;最后,利用可见光或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分析杂交信号,实现对目标序列的检测和定位。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罗伯逊易位携带者进行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
P empa t t n g e i da n ssf o e to inta so ain c ri s L U r i lna i en t ig o i R b r na r n lc t a r . 1 P o c or s o er
y 一 n E Ⅱ一l n 1O加 .( h et erdcv d i ,P k gU i mt T i o i ,C i ,10 8 ) 0 ,R N i ,QA a TeCnr o poute efR i Mein c e ei nv i hr H s ml hn n e y d p a 00 3
维普资讯
・
6 6・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 0 8年第 1 6卷第 3期
应 用 荧 光原 位 杂 交技 术 ( IH) 罗伯 逊 易位 FS 对 携 带者 进 行胚 胎 着 床 前 遗传 学诊 断
刘 平’ 。黄 锦 。廉 颖 。陈咏健 ,任秀莲 ,乔 杰 ( 北京 大学 第三 医院妇 产科 生殖医学中心 ,北京 10 8 ) 0 03
adM I oy s e vibef i s,wt e ute c aae ae f 9 2 (3 10 .T ee l 2 l t r d1 s n I o t r aa al o bo y i t r r l v t o 6 . % 8/ 2 ) h r ae10ba o e a 81t c e w e l r p hh f h e g r s me s n
位杂交,选择信号正常或平衡 的胚胎移植 。结果 1 5个 P D周期 ,共 活检胚 胎或 MI 卵母 细胞 10枚 ;取 出卵裂球 10 G I 2 2
个 、 第一 极 体 1 8个 , 固 定 成 功 率 9 . % ( 2/ 3 ) 杂 交 成 功 率 为 9 . % ( 2/ 2 ) 活 栓 后 胚 胎 继 续 发 育 6 . % 28 18 18 ; 61 13 18 。 9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1例
近年来研究表明 , 男性原发无精 和严 重少精 症患者 中大约 有 75 一1% 存 在 Y染 色体 上 无 精 子 因子 A F区域 微 缺 .% 5 Z 失 0 , ]童先宏 等 曾报 道 特发 性 无精 子 症 和严 重少 精 症 中 A F缺失的发 生率 3 . 1 。Y染色体 A F区域微缺失 常导致 Z 1 1% Z 男性生育能力 的下 降或丧失 , 由于这种缺 失患者 尚有 少量 的精 子 , 以卵胞 浆 内单 精 子显微 注 射技 术解 决 了他 们 的生 育 问 所 题, 但使用这种技术将 有 A F区域 缺失 的精 子注 入卵胞 浆 内, Z 如卵子受精发育成 胚胎 , 植入 宫腔 后获得 妊娠 , 将上述 各 种 则 遗传 缺陷传给下一代 , 因此建议在对 原发无精 和严重 少精症患 者行 IS 治疗前均 应做 Y染 色体微 缺失 的检 测 , CI 如有缺 失存 在, 为不育夫妇是 否行 IS 治疗或者行 IS 治疗 时运 用种植前 CI CI 的遗传学诊断 ( G 选择女婴提供遗 传咨询和诊 断依据 , P D) 尽量 避免遗传缺陷传代 。本例应用荧 光原位 杂交 ( u rseci i l f oecne s u nt h bi zt n FS 技术 , yr i i ,IH) d ao 成功对 1 Y染色体微 缺失 患者进行 例
发生了缺失。 二 、 要 试 剂 荧 光 原位 杂交 探 针 主 为 V s 公 司 C P ( X 1 lh aei N pc yi s E X D Z )Apa St le D A S e・ lt
t m re C P ( Y 3 ApaSt leD A Set m rne , r G e / E Y D Z ) lh a lt N p c u O ag X u e i r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1-12-15T08:56:32.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杨国安王宏坤葛华陈鹏[导读] 产前诊断作为出生缺陷干预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发展迅速。
杨国安王宏坤葛华陈鹏(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014010)【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078-02 【摘要】目的探讨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方法应用国产探针(CSP18 /CSPX/CSPY探针组和 GLP13 /G LP21探针组 ) 对 50例羊水中的细胞进行检测, 从而判断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的数目有无异常,同时与50例羊水染色体培养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操作, 50例羊水的FISH均检测成功,与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比较, 准确率为100%。
但部分F I S H检测结果中出现少量带有异常杂交信号的核。
结论 F I S H技术相比羊水培养具有时间周期短,准确率高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羊水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产前诊断羊水【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technology in prenataldiagnosis. Methods Applying national probe (probe group CSP18 /CSPX/CSPY and probegroup GLP13 /GLP21)to detect fifty amniotic fluid cells, then deciding whether the numbers of chromosomal 13,18,21,X,Y are normal,and comparing with consequence of fifty amniotic fluid cell culture. Results According to experiment flow-sheetstrictly, fift FISH detects are successful, and its accuracy rate is 100% compared with consequence of fifty amnioticfluid chromosomal karyotype analysis. But part of FISH detects appeared few hybridization signal. ConclusionFISH technology has a few features including short time cycle and high accuracy rate compared with amniotic fluidculture. Although FIS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t cant’t totally displace effect of mniotic fluid culture inprenatal diagnosis. 【Key words】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prenatal diagnosis amniotic fluid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30多年来,人口数量得到了显著控制,目前的计生工作重点已经从单纯的控制人口数量转变到提高人口素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一种生物学技术,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的基因、染色体和蛋白质。
FISH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技术,能够针对单个基因分子或染色体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FISH技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之一。
1. FISH技术的原理FISH技术是利用DNA分子的互补配对原理,将携带有荧光标记的探针与靶标DNA序列进行高度特异性的杂交反应,从而实现对靶标DNA序列的检测。
FISH技术的探针可以是DNA、RNA或蛋白质,根据探针的种类和用途不同,FISH技术也可分为基于DNA的FISH、基于RNA的FISH和基于蛋白质的FISH等多种类型。
基于DNA的FISH是最为常用的一种FISH技术,其原理是将DNA探针与靶标DNA杂交并检测荧光信号强度,以便确定目标DNA序列的分布情况、质量和数量。
2. FISH技术的应用FISH技术在基因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研究各种遗传疾病、染色体异常、癌症等疾病。
FISH技术还可以用于分子诊断、肿瘤学、遗传咨询和生殖医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FISH技术在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和癌症等方面的应用。
2.1 遗传病的FISH检测遗传病是由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FISH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遗传病相关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例如,FISH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布氏菌和伤寒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从而确定感染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FISH技术还可以用于分析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缺陷,例如:唐氏综合症、先天性心脏病等。
2.2 染色体异常的FISH检测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FISH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和定位染色体断点。
例如,FISH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癌症细胞中的染色体缺失、重复和易位现象,从而确定癌症的类型、分级和预后。
在生殖医学中,FISH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和筛查遗传病风险。
五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建立以及在种植前诊断中的应用探索
片; ⑧以下步骤 同外周血③ ~⑤ 。( ) 3 单个胚胎卵裂
细胞 的五 色 ns H方法 : ①胚 胎 活 检取 出单个 卵 裂 球 ,
P T的五种 D A探 针 , 别 结 合 于 l l,lx 和 Y G N 分 3 82 , 染色体 的特 定 区域 , 每一 种探 针 直接标 记 了一种 v s 的荧 光 素 : S 1 L I3红 色 , E I C P 8海 蓝 色 , [1绿 色 , 2 CP E X蓝 色 , E Y金 黄 色 。 ( ) 他 试 剂 : 衰 减 剂 CP 2其 抗 A t e 洗 藏 1 0 4xS C O 3 ni Ⅱ;  ̄ : . S / . %NP D . 7. 蚰( H 7 0— 5; ) 洗液 2 2 s / . %N 4 ( n 7 0—7 5 等 。 ( ) ; ×s c 0 1 P 0 p . .) 3 仪器 : 交仪 为 s Y re 荧 光 显微镜 系统 为 德 国 杂 i H Bi ; s t
维普资讯
五 色荧 光 原 位 杂 交技 术 的建 立 以及 在种植 前 诊 断 中的应 用 探 索
黎
摘
青
孙莜放
陈欣洁
要 目的: 建立五 色荧光原位 杂交技术在 外周血 、 羊水厦单 个胚胎 细胞样 本 中的实验方 法, 索其在种 植 探
前诊 断 中的应用。方法: 取外周血菲 巴细胞 、 羊水细胞和 不适于胚胎移植度冷 藏的受精胚胎 细胞 分别制片 , 用五 色
片置 于 7 洗 液 l中 5rn 再置 于 室温 的 洗液 2中 l 3 i, a a , rn 干片 ; i ( 片 : 3 的 A d d Ⅱ到玻 片上 , 荧 阒 加 nh e 在
光显微镜 下用 相应 的滤块 观察 荧 光信号 。 2 结果 我们对 外周 血淋 巴 、 水 、 羊 单胚胎 细胞 三种不 同的 样本分 别建 立 了各 自可 行 的 五 色 FS IH实 验 方法 。证 明外周血 的方 法 可 用 于对 照 及 特殊 的结 构 异 常 的 诊 断 。羊水 的方法 比传 统 的 方 法具 有 很 大 的优 越性 , 在 6h内就能 出结 果 , 大 提 高 了产 前诊 断 的效 率 , 们 大 我 选 用 的五色 Fs 的探 针基 本 上包 括 了染 色体 产 前诊 IH 断最 常见 的病变 染色体 , 果清 晰 , 结 不但 对 分裂 中 期染 色体一 目了然 , 更是 对 间期核 能有 直观信 号 , 直接羊 在 水祛和 单个 胚胎细 胞上有 无 可取代 的作 用。单 胚胎 细 胞的实 验 中发 现 了多 种 的 异 常 , :8三 体 和 X Y的 有 l X 异常核 、 单倍 体核 、 多倍体 核 等 。见 图 1 。 ~5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对人类植入前胚胎行性别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对人类植入前胚胎行性别诊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对人类植入前胚胎行性别诊断的研究一、研究背景:植入前胚胎诊断技术已经成为治疗不孕不育症、选择健康胎儿的有效手段之一。
行性别诊断对于家庭生育计划、性别遗传病的筛查和预防非经意重大遗传病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行性别诊断技术主要是通过取胚囊外第一细胞囊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准确,但是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涉及胚胎细胞的取样,在某些情况下并不适用,需要寻求更为简单、安全、准确的方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检测技术,可以通过 specific DNA probes 来检测指定的目的序列,因此在植入前胚胎行性别诊断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改进,建立一种基于该技术的人类植入前胚胎行性别诊断方法,并通过临床应用验证该方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构建一批 specific DNA probes,目标序列为 SRY-gene 和 XIST-gene,用于区分胚胎的性别差异。
2、设计哑爆霉素标记和荧光标记的探针,将这些 probes 与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设备配合使用,对植入前胚胎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3、通过对已知性别的植入前胚胎或者胚胎模型进行性别诊断,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期望建立一种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人类植入前胚胎行性别诊断方法,实现对于受欢迎的胚胎进行筛选。
该方法准确率高,易于操作,可以在高通量下进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所建立的人类植入前胚胎行性别诊断方法将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提供新的选择,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生育质量,同时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家庭生育计划,引导正确的国家人口政策。
此外,该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促进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进步。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及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基于核酸互补配对原理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样品中的特定序列发生互补配对,从而实现对特定基因或染色体的定位和检测。
这项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因此在产前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的原理是利用互补配对原则,即DNA的碱基对A与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首先需要制备特异性的探针。
探针一般是由DNA片段或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链构成,其中的核酸序列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序列互补配对。
探针的核酸链上标记有荧光染料,通过荧光信号可以检测到探针的靶向结合。
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首先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固定处理,使DNA在细胞或组织中得以保持原有的空间结构。
然后,将标记有荧光染料的探针与待测样品进行孵育,在适当的温度下让它们发生互补配对反应。
随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的探针是否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序列结合,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产前诊断是指在胚胎发育早期对胚胎进行检测,以确定胚胎是否存在异常基因或染色体异常。
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包括羊水穿刺、脐带血采样等,但这些方法对胚胎有一定的损伤风险。
相比之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具有无创伤、准确、快速等优势。
在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主要应用于染色体异常的检测。
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21上三个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所导致的一种遗传病。
通过使用标记有荧光染料的探针与染色体21上的特定序列发生互补配对,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21的异常数量和结构,从而诊断是否存在唐氏综合征。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还可用于检测其他染色体异常,如父源性染色体易位、染色体缺失或重复等。
通过选择特定的探针,可以针对不同的染色体异常进行检测和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专家共识也逐渐形成。
在本文中,将从深度和广度上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专家共识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专家观点。
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概述-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基于DNA的细胞遗传学技术,能够定位和检测细胞中特定DNA序列的存在和定位。
该技术通过使用标记了荧光物质的探针,使得特定的DNA序列在细胞或组织的显微镜下呈现出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细胞遗传信息的定量和定位检测。
在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够用于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遗传性疾病,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势。
2. 专家共识的形成- 随着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并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数据。
通过学术会议、专家讨论会、文献研究等形式,专家们逐渐达成了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应用的共识。
这些共识涵盖了该技术的临床适应症、操作规范、质控要求、结果解读等方面,为该领域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重要指导。
3. 专家共识的内容和意义- 在产前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专家共识主要包括对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制定。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在胎儿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基因突变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意义,可以为胎儿遗传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专家共识还对该技术的样本采集、实验操作、结果解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发展前景。
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胎儿遗传信息,及时发现和诊断潜在的遗传疾病,为家庭和社会减少遗传疾病的发病率和负担提供了可能。
专家共识的形成也为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
4 2・ 6
安 徽 医科 大 学 学报
A t U i rt iMein l n u 20 u ;3 4 c nv sa s dc aiA h i 0 8A g4 ( ) a e it i s
◇技 术与方法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R74 1 ; 9 -3 R7 2 80 2 1.5 R323 ; 4 .9 .6
学; 遗传性疾病 , 先天性/ 诊断
中 图分 类 号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00—19 ( 08 0 0 6 0 4 2 2 0 )4— 2— 2 4
12 方 法 .
将 每份标 本分 为 A组 和 B组 。A组 每
份 2 l进行 常 规羊 水 培 养 及染 色 体 核 型 分析 , 0m , B 组每份 5m , 照 FS 步骤 处理 制 片 、 l按 IH 预处 理并 进 行 1 、1 染色体 的 FS 82 号 IH检测 , 体步骤 如下 : 具 1 2 1 制 片 12 0rmi .. 0 / n离心 1 n后弃 上 清 , 0mi 加入胶 原酶 B5m 于 3 l 7℃水浴 3 i 0m n充分消 化黏
国 Sg a 司) R A酶 ( 国 Sg a公 司 ) 去 离子 i 公 m 、N 美 i m 、 甲酰胺 ( 国 A rso 司 ) N 4 ( 国 A rso 美 m ec 公 、 P一 0 美 m ec 公 司) 。
主题词
原位杂交 , 荧光 ; 产前诊断/ 方法 ; 唐氏综合征/ 遗传
液后离心 弃上清 , 5 l C 低渗液 混匀后 3 加 m 1 K 7℃ 水
浴 3 i , 入 2 l 0m n 加 m 固定液后 离 心弃上 清 , 再加 入 5
荧光原位杂交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荧光原位杂交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李晓晔
【期刊名称】《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年(卷),期】2011(030)004
【摘要】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植入前遗传学检查技术的进展也日新月异,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运用于植入前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后,大大提高了体外受精的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了流产率.目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主要应用于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染色体结构异常及性连锁遗传疾病的性别鉴定.但是,关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远期安全性仍有很多争议,就目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293-297)
【作者】李晓晔
【作者单位】30005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传统的荧光原位杂交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比较[J], 王静;丁晨晖;徐艳文;曾艳红;李荣;周灿权
2.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J], 陆小激;冯云
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王国云;张丽红
4.WGA、RDB结合STR单体型分析在β-地中海贫血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J], 李伍高; 严提珍; 李哲涛; 唐永梅; 秦祖兴; 李忻琳; 蔡稔
5.不同促排卵方案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王晓宁;江成龙;邓锴;刁红录;张昌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现代生命科学中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手段。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对细胞中的DNA和RNA进行高精度检测,以获得关于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调节的深入了解。
本文将介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研究。
一、基本原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显微镜下的遗传分析技术,它主要基于特异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
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研究者会将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检测的细胞或组织样本中的DNA或RNA特异结合,通过观察荧光信号来获得相应序列的位置和数量信息。
荧光探针通常由DNA或RNA突出部分构成,这些突出部分可以与待检测的DNA或RNA序列中互补的碱基配对,从而形成探针/样本复合物。
探针上的荧光标记可以是染料、荧光蛋白或其他发光分子,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以直接观察到目标序列的位置和数量,实现高精度监测和检测。
二、发展历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最早形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使用辐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进行了首次的原位杂交试验。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标记目标序列,但同时也带来了核辐射的问题,因此尽快走出这种标记方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荧光分子标记的引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最早的荧光分子标记是荧光酮(Fluorescein),后来逐渐出现了更为明亮和稳定的有机荧光染料和荧光蛋白标记方式。
这些标记可以分别标记不同的DNA或RNA序列,并可以在同一样本中同时检测多个目标序列。
近年来,随着图像分析技术的提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成为了检测癌症、罕见病、生物组织细胞变异、微小RNA的定量研究等的首选手段。
三、应用研究由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地监测不同DNA或RNA序列,因此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染色体异常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染色体异常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吴畏;徐珉;冒韵东;钱云;刘嘉茵【期刊名称】《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25)008【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为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PGD).方法:针对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种类,分别选择亚端粒探针及着丝粒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5例染色体异常患者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结果:5例患者共行7个PGD周期,共获卵134个,活检47个胚胎,FISH分析可供移植胚胎16个,6个移植周期移植其中15个胚胎,获得1例临床妊娠,并经产前诊断验证,已顺利诞生1健康男婴.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能有效地应用于染色体异常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总页数】5页(P589-593)【作者】吴畏;徐珉;冒韵东;钱云;刘嘉茵【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临床生殖中心,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临床生殖中心,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临床生殖中心,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临床生殖中心,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临床生殖中心,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5【相关文献】1.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1例 [J], 童先宏;刘雨生;骆丽华;栾红兵;金仁桃;周桂香;郭通航;汪健2.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价值 [J], 李刚;孙莹璞;金海霞;刘艳;辛志敏;宋文妍;苏迎春;郭艺红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J], 陆小激;冯云4.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性染色体异常进行诊断 [J], 杜梅君;化爱玲;郑梅林;丁琰5.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J], 王国云;张丽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产前诊断的研究
其中 6 口服孕三烯酮, 例 每周 2 , 次 每次 25m 。3 . g 例
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基 础上 , 腹腔镜手术是卵巢 良性肿 肌 肉注射 G R n H— , a 每月 1次, 每次 3 7 g共 3~ .5m , 瘤安 全 、 效 的首选 手术 方式 , 有 具有微 创 、 开腹 、 壁 6月 , 期复查肝功 。术后无 1 不 腹 定 例复发 。 切 口小 、 后恢 复快 、 痛 轻 及美 观等 优 点 , 明显 减 术 疼 可 参 考文 献 少开腹手术带来的不利 ,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
[ ] 张瑜 , 6 郭艺红. 长效达菲林联合阴道超声 引导下穿 刺治疗 子 宫内膜异位囊肿 的近期疗效观察 [] 中国计划生育杂 J.
志 学 ,0 1 1 ( )2 5— 1 . 2 1 ,9 4 :1 2 7
[ ] 吴迎红 . 7 腹腔镜术后药 物辅助治 疗卵巢子 宫内膜异位 囊 肿研究 [ ] 现代 中西医结合 杂志 ,0 9 1 ( 5 :77— J. 20 ,8 1 ) 1 1
包
头
医
学
院
学
报
第2 8卷
3 讨 论
术后无 并发 症发 生 。
3 1 腹 腔镜 手术 治疗 良性 卵 巢 囊 肿适 应 证及 疗 效 . 把握好 手术 指征 是手 术安全 成 功 的保证 。术前 均详 细
询问病史 , 盆腔检 查 、 行 B超检 查及肿 瘤标 记 物检 测证
33 卵巢子宫 内膜异 位囊 肿 .
必 要时利 用水 分离 : 冲 洗 一吸 引管 末端 放 在 卵 巢包 将 膜 与囊壁 之 间 , 在水 压作 用下 进行 分离 , 单极器 械 的 使 进 一步分 离更 容易 , 能缩 短 时问 , 肿不 易破裂 。囊肿 囊 较 大 的在 囊肿顶 端 作 一环 形 切 口 , 这样 就 可 以留下 一 片外 皮在 囊肿 上 , 省不 必 要 的剥离 。术 中注 意保 护 节 卵巢, 减少 损 伤 , 电凝 过 度 可 引起 热损 伤 。本研 究 中 , 7例子 宫 内膜异 位 囊 肿 和 2例 畸 胎瘤 在 剥 除 中破 裂 , 迅 速吸 干净溢 出的囊液 , 大量 生理盐 水充 分冲洗 盆腔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流产胚胎染色体检查与产前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概率 比较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两种方法检 测结果 一致 概率为 8 8 . 5 1 %( 7 7 / 8 7 ) 。5 7例 产前诊 断羊水 标本 中 ,
常规方法检测完成 5 7例 ( 1 0 0 . 0 0 %) , 检出染色体异常 3例 ( 5 . 2 6 %) ; F I S H检测 完成 5 7例 ( 1 0 0 . 0 0 %) , 检 出染色体异常 3例
F I S H对流产胚胎进行 染色 体检 查 , 分 析 其 在 产 前 诊 断 中 的
查通过 , 所有患者均签署 知情 同意书。
1 . 2 标本采集 流产胚胎绒毛组织标本 : 在清宫手术 中 , 吸 取胎儿完整绒毛膜组织 , 用 生理盐水 冲洗 , 置 于无菌 培养皿
中, 显微镜下观察 , 挑取分 芽较 多 、 末 端钝粗 、 呈鹿 角状 的绒
素导致的死胎 ; ( 2 ) 胎 儿死 亡时 间过久 , 已无法 进行 染 色体 核型分析。另选产前诊断并 行羊膜 穿刺 检查 的孕妇 5 7例 ,
年龄 2 8~ 4 1岁 , 平 均年龄 ( 2 9 . 1 9± 6 . 1 2 ) 岁; 妊 娠 时 间 5~ 2 7周 , 平均 ( 1 0 . 8 6± 4 . 6 9 ) 周 。本 研 究 经 医 院伦 理 委 员 会 1 O一1 5 g组 织 , 置 于无 菌 生
荧光原位杂交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_李晓晔
·综述·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一种更早期的产前诊断,主要是指对从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获得的胚胎中活检部分卵裂球细胞或直接获取受精前后的极体进行快速遗传学检测,选择正常胚胎植入子宫,从而获得健康胎儿。
PGD不仅可以防止遗传病的发生,还避免了选择性流产和多次流产给母亲带来的精神和身体的重复创伤。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是一种应用非放射性荧光染料,依靠核酸探针杂交原理在细胞核中或染色体上显示DNA序列位置的方法。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特异性高,并可精确定位,因此该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在很多领域广泛应用。
本文就FISH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做简要综述。
研究对象及取材方法进行遗传学诊断可以取材于IVF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常见的材料来源有以下几种。
一、配子时期对卵细胞一般不做直接诊断,对于来自母亲的遗传缺陷,可通过分析第一极体及第二极体的遗传物质来推测卵子的遗传信息。
精子的分离可通过多种方法完成,包括白蛋白柱分离法、梯度离心法(Percoll法)和流式细胞仪分选法。
其中流式细胞仪分选精子是唯一证据确凿的分选方法,可选出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精子,防止父源染色体不分离所致的异常,但在临床应用上此技术仍然有潜在的危险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胚胎时期1.从卵裂球期胚胎获得单个细胞受精后第3天,受精卵分裂到6~10细胞期,在显微操作镜下吸取1~2个卵裂球细胞进行遗传学的诊断[1]。
因为在此阶段的每个卵裂球仍是全能的,无论活检1个或2个卵裂球均不会影响胚胎的进一步发育。
而且,经PGD 诊断正常的胚胎可以在同一天移植入子宫。
缺点是可检测的材料较少,只有1~2个卵裂球,且卵裂期胚胎有很高的嵌合率,可能导致误诊和漏诊。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一种基因诊断技术,常用于产
前诊断中检测染色体异常,特别是常见的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爱德华兹综合征和帕塔综合征。
以下是在产前诊断中应用FISH技术的专家共识:
1. FISH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染色体异常诊断结果,对于怀疑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孕妇进行快速筛查非常适用。
2. FISH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染色体分析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
它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检测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可检测到低于5%的减数分裂异常。
3. FISH技术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探针来检测染色体上的特定
基因或DNA序列,对染色体重排、微缺失和微重复等非整倍
体异常进行检测。
4. FISH技术与其他产前诊断技术(如羊水穿刺和绒毛活检)
相比,具有较低的侵入性,不会对胎儿产生明显的损害风险。
5. FISH技术的主要局限性是只能同时检测一小部分染色体异常,无法全面覆盖所有染色体异常。
因此,对于初步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常规染色体分析。
6. FISH技术的检测结果需要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解读和分析。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高质量的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技术的支持。
综上所述,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敏感和可靠的检测方法,帮助医生准确地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然而,该技术的有限应用范围和结果的解读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需要在临床中慎重使用。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早期难免流产胚胎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测的研究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早期难免流产胚胎绒毛细胞染色体检测的研究符孜牧,曾艳(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312000)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用于早期难免流产绒毛间期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FISH技术对20例我院住院难免流产病人的流产绒毛进行5条染色体(21、13、18、X和Y)的快速检测。
结果被检测的20例样本中,用FISH检测,均获得诊断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FISH检测结果中有8例异常,异常率为40%,其中XO是难免流产中胚胎中最多的异常。
结论应用FISH技术检测未培养绒毛间期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具有快速,简便,使用样本量少等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绒毛细胞;荧光原位杂交;非整倍体中图分类号:R71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534(2012)04-0038-02The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 inevitable abortion during early pregnancy.FU Zi-mu,ZENG Yan.(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Shaoxing Zhejiang321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applying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 diagnosis on chromosomal aneuploidies of villous cells in inevitable abortion.Methods:Chorionic villi from20pregnant women with inevitable abor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Five chromosomes(21、13、18、X和Y)were detected with FISH technology.Results:Of all the samples,20samples were successfully tested by FISH,8cases were abnormal,the abnormal rate was40%,XO was the most common abnormality in nevi-table abortion.Conclusion:FISH technology used in diagnosis on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uncultured villous cells showed highly efficient,low cost,and small amounts of samples needed,and holds an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Key words:Villous Cells;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Aneuploidy自然流产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发病机理不详,诱发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涉及遗传、解剖、免疫、内分泌、感染甚至环境及其他未知因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临床分
析
作者:刘琨, 张学红, 任育宏, 赵丽辉, 石馨, 薛石龙, 马晓玲, 贾学玲, LIU Kun,ZHANG Xue-hong, REN Yu-hong, ZHAO Li-hui, SHI Xin, XUE Shi-long, MA Xiao-
ling, JIA Xue-ling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刊名:
癌变·畸变·突变
英文刊名:CARCINOGENESIS,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年,卷(期):2010,22(5)
1.Wendy P;Julie L;Micheil A Origin and outcome of pregnancies affected by androgentic/biparental chimerism[外文期刊] 2007(04)
2.Pujol A;Durban M;Benet J Multiple aneuploidies in the oocytes of balanced translocation carriers:a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study using first polar body 2003(05)
3.Scriven PN;Flinter FA;Braude PR 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s reproductive risks and indications for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外文期刊] 2001(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abjbtb20100501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