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南朝诗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学案 1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学案 1

课题:南朝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谢灵运和谢眺;

2、了解南朝诗的基本艺术特色,品味两首诗情景交融的特色

3、揣摩名句和炼字

【学习重点与难点】

2.早期山水诗的思路和句法。

3.古体诗的展开思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

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

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1、《登池上楼》一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请略作分析。

第一部分:由潜虬飞龙感叹自己不得志的艰难处境

第二部分:登楼远眺见到生机勃勃的情景

第三部分:触景生情抒发离群索居壮志未酬的伤感

具体:

在智力不足病处穷海(抒情)

去春草鸣禽生机勃勃(情景交融)

触景生情无限感伤离群索居竭力无闷(抒情)

2、“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

3、如何赏析诗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

4、《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梳理

1、谢灵运,小名客儿,生于东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谢家原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后迁居南方。灵运很小就被送到钱塘杜明师的道馆中寄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在江南小有名气。(他是淝水之战的指挥者名将车骑将军谢玄的孙子。

谢灵运:谢玄之孙,世称“谢康乐”,政治失意,遂写山水诗。谢灵运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他一生的著述非常丰富,据近代人统计,见于著录的有21种,可惜大多散佚。今天能见到的除了《大般涅盘》译文外,还有90多首诗和4卷文。但他的主要成就是诗歌,特别是山水诗。他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南朝诗两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
14.05.2023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33页。
• 自学提示
• 1.理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 2.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自学• 3.学习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 提地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

2023/5/14
2
第二页,共33页。
登 池 上 楼
新鲜之感准确、生动、传神的反映了出来。在此 2023时/5/14,诗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清朗,愉快了许17
第十七页,共33页。
• 【小结:朗诵与赏析】2′09″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登 池 上 楼
2023/5/14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徇禄反穷海,• 为追求禄位我来到了海
楼 卧疴对空林。 边,卧病在床面对空荡
荡的树林。
2023/5/14
7
第七页,共33页。
• 潜虬媚幽姿, • 这几句写官

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
场失意后的
栖川怍渊沉。 不满与当时
• 进德智所拙, 矛盾的处境
登 退耕力不任。
池 上 楼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南朝诗两首》课时训练及答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南朝诗两首》课时训练及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4单元南朝诗两首课时训练

粤教版必修1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祁(qí)祁豳(bīn)歌岖嵚(qīn)

B.澄(dènɡ)江卧疴(kē) 灞涘(sì)

C.鬒(zhěn)发衾(qīn)枕薄霄(xiāo)

D.流霰(xiàn) 褰(qiān)开潜虬(qiú)

【解析】“澄”应读“chénɡ”。

【答案】 B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潜虬媚幽姿媚:妩媚

B.卧疴对空林疴:病

C.初景革绪风革:消除

D.灞涘望长安涘:水边

【解析】媚:怜惜。

【答案】 A

3.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白日丽飞甍

B.飞鸿响远音

C.冬雷震震,夏雨雪

D.喧鸟覆春洲

【解析】A项,丽:使……明丽。B项,响:名词活用作动词,响起。C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答案】 D

4.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A.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C.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D.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解析】“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相对的词语不能形成对仗关系。

【答案】 C

5.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飞鸿响远音。

(2)初景革绪风,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园柳变鸣禽。

(4)余霞散成绮,______________。

(5)喧鸟覆春洲,______________。

【答案】(1)潜虬媚幽姿(2)新阳改故阴(3)池塘生春草(4)澄江静如练(5)杂英满芳甸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课件: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

《登池上楼》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层次紧密,由托物兴词、感怀喻志、借景遣怀 到决意隐居,转换自然,浑然一体,沟通并融 化了玄言和山水,寓理于情,寄情于景。大量 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使诗富有意蕴,读后 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Page 12
登池上楼
谢灵运
Page 1

中技了山谢 怀一然京文乐者谢 许巧诗水灵 愤直自师字”,灵

多,歌诗运 愤不恃。之。东运 灵
世对题打在 代后材破晋 传代的了宋 颂诗领东之 的人域晋际 名有,玄诗 句很丰言名 如大富诗最 。的了的高
影诗统。 响歌治他 。创,以 谢作扩大 诗的大量

被 重 用 , 于 是 造 成 性 情 偏 激 , 常
甚 高 , 以 为 可 以 参 与 政 要 , 但 却
但 由 于 政 治 上 的 种 种 原 因 , 他 虽
美 与 颜 延 之 并 称 江 左 第 一 , 名 动
谢 灵 运 自 幼 好 学 , 博 览 群 书 ,
晋 名 将 谢 玄 之 孙 。 世 称 “ 谢 康
: 中 国 文 学 史 上 山 水 诗 派 的 开 创
第一层(前八句):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 与当时矛盾的处境。
第二层(中间八句):写登楼所见满目春 色。
“ 第三层(最后六句):借用典故表示自 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

高中语文 4.19《南朝诗两首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4.19《南朝诗两首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 粤教版必修1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教学目标:

1.了解南朝诗的基本特色和谢脁生平;

2.品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

3.揣摩名句和炼字。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写景的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朗读《登池上楼》,并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

2.新课导入、作者简介:

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说:“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玄晖是谢朓的字,南齐“永明体”著名诗人。李白称引的“澄江静如练”,出自本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在刘宋王朝官居高位,他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在当时的黑暗的现实环境中,谢朓目睹了仕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到诬陷,36岁就死在狱中。

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史上,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而谢朓则使山水诗发展起来,因此他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谢灵运被称为“大谢”,谢眺则是“小谢”。他做过宣城太守,所以又有“谢宣城”之称。

谢眺的山水诗诗风清新、秀丽,李白曾写诗称赞“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小谢”是谢眺,“清发”就是赞美他清新秀丽的诗风。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又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感,成就很高。

二、诗歌朗读

1.学生齐读。

2.进行朗读指导。

①正字音:涘、甍、霰、鬒

②节奏把握:二一二

3.结合指导,再读一遍。

三、题目解析

提问:从《登三山还望京邑》,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明确:《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个题目为我们点明了时间、地点、事情和望的对象。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19南朝诗两首

作品风格
谢灵运的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其诗用语富丽精工,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 谢朓(464—499),南朝齐著名的山水诗人,陈郡阳夏(今
作者简介 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族,因此与谢灵运并称“大小 谢”。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此亦被称为“谢宣城” 作品风格 主要作品 其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诗诗风清新、秀丽,对于诗歌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有《谢宣城集》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是诗人登上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上有三峰,南 北相接)回首眺望京城时所作。描写了诗人在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 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 间、地点和望的对象。
[整体· 感知] 《登池上楼》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仕宦不 得志的感伤情怀。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在即将离开京城建康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 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阶 段 一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19
南朝诗两首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乡愁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这句话能够代表许多游子的心声。杜甫有诗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羁旅行人谁不会为思乡而流泪?谁能不说家乡好?谢朓也概莫能外,离别 愁思蓬勃而生。

2013年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9《南朝诗两首》(粤教版必修1)

2013年高一语文全面学案第四单元19《南朝诗两首》(粤教版必修1)

19 南朝诗两首

题破山寺①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②此俱寂,但余钟磬③音。

注释:①破山寺:现在江苏常熟虞山北。②万籁:一切声响。③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赏析:本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入破山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的遁世情怀。“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悠远沉静。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学习目标

1.了解谢灵运和谢朓的生平经历和南朝山水诗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

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

3.在反复吟咏中,理解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作家作品

谢灵运

简历:公元385年生,逝于433年,南朝宋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仕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写从附庸玄诗到蔚为大观,演变成山水诗,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题材领域。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代表作:《山居赋》

谢朓

简历:公元464年生,逝于公元499年,南朝齐代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人。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代表作:《谢宣城集》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9课《南朝诗两首》优质课件(共33张PPT)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9课《南朝诗两首》优质课件(共33张PPT)

19




登 首池
上 H楼
X J
谢灵运——谢公诗如初发芙蓉
南朝诗人,晋大将军 谢玄之孙,出生于世 袭贵族之家,袭封康 乐公,又称谢康乐、 “大谢”。
谢灵运喜爱山水,经 常率众四处漫游,创 作了大量的山水诗, 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 对应。他是中国重要 的山水诗人。
19




登 首池
上 H楼
首池
力不能胜任。
H
上 徇禄反穷海, 楼 卧疴对空林。
为追求禄位我来到了海 边,卧病在床面对空荡
X
J
荡的树林。
19 潜虬媚幽姿, 这几句写官

飞鸿响远音。 场失意后的
薄霄愧云浮,

栖川怍渊沉。 不满与当时
诗 进德智所拙, 矛盾的处境

登 退耕力不任。 首池
上 徇禄反穷海, “徇禄”句过渡
“池”,园池。 “塘”,堤岸。
19 潜虬媚幽姿, 潜游的虬龙怜惜美好的
飞鸿响远音。
姿态,高飞的鸿鸟发出 悠远的鸣声。

薄霄愧云浮, 看到迫近云霄的飞鸿我
朝 栖川怍渊沉。 深感惭愧,想起潜沉在

深渊的虬龙我也不安。
两 进德智所拙, 要想增进德业限于智力
登 退耕力不任。 拙劣,要想隐退躬耕体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南朝诗两首》阅读练习2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南朝诗两首》阅读练习2

《南朝诗两首》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余杭

[南朝梁]

吴均王孙重离别,置酒峰之畿[注]。

逶迤川上草,参差涧里薇。

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

檐端水禽息,窗上野萤飞。

君随绿波远,我逐清风归。

[注] 畿:指何山山麓。

1.诗作开笔即点题旨“重离别”,但却不直接写离愁,而是寄寓在写景中。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句中,“远”“逐”有怎样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4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第4单元 19 南朝诗两首 Word版含答案

19 南朝诗两首

本课话题——乡愁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这句话能够代表很多游子的心声。杜甫有诗说:“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漂泊的羁旅行人谁不会为思乡而流泪?谁能不说家乡好?谢朓也概莫能外,离别愁思蓬勃而生。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春节,是个喜庆的日子,同时也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在外漂泊了一年的游子,也在这一天回到了家乡。浩浩荡荡的返乡浪潮或许延迟了人们归家的脚步,但却阻挡不了人们那颗迫切的归家之心。家乡,犹如一块磁石,时时刻刻吸引着游子的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吸引着漂泊的游子回到家乡。这古老的吸引力,不因时代变迁,科技进步而转变,也不因外乡的生活环境优越而消逝。对每一个游子而言,它都像慈母手中的那根线,不断牵引着他们的心。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唐)李白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家乡。

——(唐)柳宗元

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潜.虬( ) 徇.禄( ) 卧疴.( )

衾.枕( ) 褰.开( ) 岖嵚.( )

祁.祁( ) 豳.歌( ) 灞涘.( )

飞甍.( ) 流霰.( )

【答案】qián xùn kēqīn qiān qīn qíbīn sìménɡxiàn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薄

⎩⎪

⎪⎧薄.霄愧云浮()

厚古薄.今()

儿已薄.禄相()

如履薄.冰()

(2)方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3粤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9南朝诗两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教案3粤教版必修1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教学目标概括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掌握南朝诗的特征。

2、识记有关实词、名句。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与优美。

2、揣摩托车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或学习诗人高尚的品格。

二、聚集难点

诗歌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与学

(一)导语

谢眺,出身贵族,他的经历、思想以致创作方法都与谢灵运有许多类似之处,又与谢灵运同族,故称“小谢”。他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之一,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诗歌对自然景色描写细致、生动,风格秀丽、清新。与诗人沈约开创的“永明体”对五言诗的格律化影响很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代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二)检查预习

1、字词检查

2、解释字

(三)点击诗人

谢眺 (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眺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491),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

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后迁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不预其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

(四)补充注释:

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长江南岸。还望:回头眺望。这首诗是写登三山时所见的美景何遥望京邑引起的思乡之情。三山:山名,在今南京西南长江南岸。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9课南朝诗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9课南朝诗两首学案粤教版必修1

第19课南朝诗两首

◎诗海拾贝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

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

【赏析】诗人在静寂的夜间,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俯视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仰观遥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是从月亮中滴出。两个“白”字,在色彩上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自古以来有才华、有抱负的人都缺少知音。“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一生对谢朓十分敬慕,谢朓孤直、傲岸的性格和不幸遭遇同李白相似,李白夜登城西楼和谢朓当年晚登三山一样,境遇不幸,心情苦闷,因而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当年谢朓笔下的江景,联想到谢朓写此诗的心情,于是发出了结句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寂寞和忧愁。这正是此诗的命意所在。

◎语林撷英

课文名句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怀才不遇名句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将进酒》4.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杜甫《古柏行》5.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李贺《开愁歌》6.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

——陆游《长相思》

山水诗名句

1.远山翠百重,回流映千丈。

——谢朓《与江水曹至干滨戏诗》2.雨洗花叶鲜,泉漫芳塘溢。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9课 南朝诗两首 粤教版必修1

【技巧点拨】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 起互相比较。常见的对比手法有两种: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时间上 纵向发展的比较是纵比;把不同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我们称之为横比。 这种手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 含蓄,独具风格。
【迁移运用】 请以“我爱我的家乡”为话题,运用对比手法,写一个散文片段。200字左 右。 答案 (示例)我爱我的家乡,虽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但是每家门 口挂着的红灯笼一样照亮着行路;我爱我的家乡,虽然,我的家乡没有 大超市,但是村落中散布的杂货店同样带来生活的滋味;我爱我的家乡, 虽然,我的家乡没有大舞台,但是麦场空地上搭起的小戏棚同样引来阵 阵笑声。你看,飞机划过天空留下的痕迹,不正像父辈挥鞭扶犁在大地 上翻开的新沟吗? 淳朴勤劳的家乡人,正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着美好的图景!
答案
Ⅲ 延读——思维拓展
有人说谢灵运的山水诗很美,也有人说他的诗并不美。请谈一谈你的 看法。 答案 (观点一)谢灵运的山水诗确实很美,诗歌语言富丽,文辞华美。 如《登池上楼》中对春色的描绘“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准确 地捕捉了具有代表性的初春景物的形象特点,画面清新明丽,言辞优 美华丽。 (观点二)谢灵运的诗虽然描写工细,但不免有人工雕琢之感。如《登池 上楼》,他旨在从外物远景的角度寻求自我解脱,然而由于过分逼真 地再现自然,反而失去了山水之乐,终不如陶渊明诗的自然天成。

高中语文 4.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课文精讲 粤教版

高中语文 4.19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课文精讲 粤教版

19.南朝诗两首·课文精讲

[自主研学平台]

一、作家作品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仕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

刘宋初期,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使山水描写从附庸玄诗到蔚为大观,演变成山水诗,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崭新的题材领域。

谢灵运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他做永嘉太守以后写的。在这些诗里,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谢灵运的诗喜欢描写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其作品《山居赋》颇有名。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朓,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如此。谢朓和谢灵运同族,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小谢诗学大谢,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但二人的诗境和诗味却有别。大谢的山水诗仍然带有一些“玄言”的色彩,小谢的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殆尽。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二、写作背景

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市)。谢灵运是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的七八月到第二年(文帝景平元年)的七八月在永嘉任太守。这首诗应是写在423年的初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朝诗两首

思考,更有一种神奇的效能,当你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行进的时候,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情况——顺境或者逆境、白天或者黑夜——只要你有思考的习惯,你都可以开动起你那聪明的思维器官,抓住构成你生命的一分一秒……

智者思考的是进取,愚者思考的是侥幸。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假如人与自然界一样也有春华秋实的话,那么,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的喜悦。

一个人的思考,一个人的思维活动,总是和他的理想、追求以及他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良好的素质,可以使人的思维活动得到升华。

残花败柳,飘落一地。某互联网公司通过赤裸裸的恶意竞争,连吃官司,但仍争得盆满钵满。“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人认为只要公司能从中获利,违规竞争也无可厚非;而有的人认为公司声誉才最重要,声誉好经济效益自然水涨船高。

但我认为,竞争之道,在于规则,良性竞争收获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更是社会的公平。

明争暗斗,前几年蒙牛为了攫取更大的市场利益,不惜雇用网络枪手对伊利进行诽谤、制造流可为什么许多公司明知道通过恶性竞争带来的回报仅仅是“镜中花水中月”

远结果,并从政府和民众两个层面深入分析野性泛滥的缘由,最

【课内挖掘】

1.谢朓长于写山水诗,在刻画自然景物方面,他继承了谢灵运的艺术表现手法,但不像谢灵运那样雕琢堆砌,晦涩呆板,作纯客观摹绘。谢朓状物写景,常常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情,语意清新工丽,简单而有情趣。他和沈约等开始运用声律入诗,讲求对仗工整,注意音节和谐;所以他的诗,韵调铿锵,“圆美流转如弹丸”。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继承与创新、美、客观与主观等话题中。

2.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谢灵运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家庭,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但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寄情山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饮酒作乐。谢灵运写的山水诗,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写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继位后,曾将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自己也骄傲地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英雄与出身、自然与山水、才华、地位、抱负与命运等话题中。

【写作范例】

示范一:

辛亥革命先驱于右任先生自知今生已不可能重返大陆,但又怎能割舍得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呢?于老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最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后又写下摧肝裂肺的《望大陆》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树高千尺也离不了根,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远,他的心都会留在自己的故土。

示范二:

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而是要注意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

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

继承和创新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同样,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潜虬./遒.劲惭怍./柞.树徇.私/询.问

B.烦闷./闷.热眺.望/轻佻.芳甸./玷.污

C.衾.被/子衿.分散./流霰.喧.哗/渲.染

D.单薄./薄.被拙.劣/挖掘.萋.萋/凄.凉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qiú,zuò,xùn/xún;B项,mèn/mēn,tiào/tiāo,diàn;C项,qīn/jīn,sàn/xiàn,xuān/xuàn;D项,bó/báo,zhuō/jué,qī。

答案:C

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栖川怍.渊沉怍:惭愧

B.无闷征.在今征:出征

C.灞涘.望长安涘:水边

D.白日丽飞甍.甍:屋脊

解析:B项,“征”的意思是“验证,证明”。

答案:B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潜虬媚.幽姿媚:妩媚

B.卧疴.对空林疴:病

C.初景革.绪风革:消除

D.灞涘.望长安涘:水边

解析:A项,媚:自赏,自爱。

答案:A

4.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白日丽.飞甍B.飞鸿响.远音

C.冬雷震震,夏雨.雪D.喧鸟覆.春洲

解析:A项,丽:使……明丽;B项,响:名词活用作动词,响起;C项,雨:名词活用作动词,降下,落下。

答案:D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中“薄”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 A.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B.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C.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解析:A项,为“微薄”;B项,为“草木杂生的地方”;C项,为“厚度小”,与“厚”相反;D项,为“迫近,逼近”,与例句相同。

答案:D

6.选出对《登池上楼》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 )

A.诗首四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这里,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使这几句诗的比喻之意十分显明——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我”欲为官仕途不顺,“我”欲隐居又乏此高致。

B.“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这种对自我状态的认识和分析,反映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美好的春光,使作者的烦恼一扫而光,心境变得愉悦,决定做一个自得其乐的隐者,与自然合而为一。

D.这首诗,或比喻,或直陈,写景优美生动,写情真挚坦诚。

解析:优美的春光更加勾起了作者的感伤情怀,故C项理解错误。

答案:C

7.下列对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的第一、二句用典精当,对仗工整,道出了离京的原因和路程。这里的“灞涘”即“河阳”,“京县”即“长安”。

B.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一诗中的两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与谢朓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意思相同,不过形容过实,不如“小谢”的这两句诗鲜明空灵。C.“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两句抒发了诗人延误佳期的惆怅,描摹出诗人追悔不已、泪下如霰的情态。

D.诗人以“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收束全诗,写的仍是傍晚时登上三山回望京都的情景,与开头相呼应。

解析:A项,“灞涘”指灞陵而非河阳,“京县”指洛阳而非长安;C项,“佳期”指还乡之期。这两句诗写诗人想到还乡无期,心中充满惆怅,泪珠像雪珠一样散落下来;D项,这两句诗抒怀归之情。

答案:B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游赏心亭①

王硅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8.“城压沧波到海门”中的“压”字非常有表现力,请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