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居余马第5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线性代数第5章 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k1 p1 ( k1 0 常数)是对应于1 2 的全部特征向量.
18
回答问题
(1) 向量 0 满足 A ,
0 是 A 的特征向量吗?
(2) 实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一定是实的吗? (3) 矩阵 A 可逆的充要条件是所有特征值______.
E A 0 或
④
23
二、填空题
1.已知三阶方阵A的三个特征值为1,-2,3.则
|A|=(
-6
),
A-1的特征值为( AT的特征值为(
1,-1/2, 1/3
1,-2,3.
), ), ).
A2+2A+E的特征值为(
4, 1, 16 0
2.设Ak=0,k是正整数,则A的特征值为( 3.若A2=A,则A的特征值为(
).
当
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2E ) X O 2 3 2 时,
4 1 1 4 1 1 A 2E 0 0 0 0 0 0 4 1 1 0 0 0 0 1 得基础解系 P2 1 , P3 0 . 1 4
( ) a0 a1 a22 am m
是
( A) a0 E a1 A a2 A2 am Am
的特征值。如果 A 可逆,则
( ) a k k a11 a0 a1 am m
是
( A) a k A k a1 A1 a0 E a1 A am Am
第一节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二、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1
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定义1 设 A 是 n 阶方阵,
《线性代数考研资料》第五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五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95,八题,7分)设三阶实对称矩阵A 的特征值为1231,1λλλ=-==,对应于1λ的特征向量为1(0,1,1)T ξ=,求A【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注意A 为实对称矩阵,在已知A 的三个特征值和三个线性无关特征向量123,,ξξξ后,由公式123112233(,,)(,,)A ξξξλξλξλξ=可解出1112233123(,,)(,,)A λξλξλξξξξ-=【详解】设对应于231λλ==的特征向量为123(,,)T x x x ξ=,根据A 为实对称矩阵的假设知10T ξξ=,即230x x +=,解得 23(1,0,0),(0,1,1)T T ξξ==- 于是由123112233(,,)(,,)A ξξξλξλξλξ=有11122331231(,,)(,,)010010100101101001101101010A λξλξλξξξξ--=⎡⎤⎡⎤⎡⎤⎢⎥⎢⎥⎢⎥=-=-⎢⎥⎢⎥⎢⎥⎢⎥⎢⎥⎢⎥----⎣⎦⎣⎦⎣⎦2.(98,填4题,3分)设A 为n 阶矩阵,0A ≠,*A 为A 的伴随矩阵,E 为n 阶单位矩阵,若A 有特征值λ,则*2()A E +必有特征值2()1Aλ+【分析】本题从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0Ax x x λ=≠进行推导即可 【详解】设(0)Ax x x λ=≠,则111,(0)AA x x A A x x x λλ--=⇒=≠即*AA x x λ=从而*22()()AA x x λ= *22[()][()1],0AA E x x x λ+=+≠可见*2()A E +必有特征值2()1Aλ+3.(99,填4题,3分)设n 阶矩阵A 的元素全为1,则A 的n 个特征值是1,0,,0n n -【分析】因为r(A)=1,所以1n n ii E A a λλλ--=-∑【详解】因为-1111111111111111111000n n n E A nnn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故矩阵A 的n 个特征值是n 和0(n-1重)因此本题应填1,0,,0n n -4.(99,十题,8分)设矩阵15310a c A b c a -⎡⎤⎢⎥=⎢⎥⎢⎥--⎣⎦,其行列式1A =-,又A 的伴随矩阵*A 有一个特征值0λ,属于0λ的一个特征向量为(1,1,1)Tα=--,求a b c 、、和0λ的值 【分析】利用*AA A E =,把*0A αλα=转化为0A λαα=-是本题的关键 【详解】根据题设有*0A αλα=,又*,AA A E E ==-于是*00,AA A A αλαλα==即0A αλα-=也即011153111011a c b c a λ---⎡⎤⎡⎤⎡⎤⎢⎥⎢⎥⎢⎥-=--⎢⎥⎢⎥⎢⎥⎢⎥⎢⎥⎢⎥--⎣⎦⎣⎦⎣⎦由此可得000(1)1(53)1(1)1a c b c a λλλ-++=⎧⎪--+=⎨⎪-+-=-⎩解此方程组,得01,3,b a c λ==-= 又由1A a c =-=和,有1533110a cb a ca-=-=--- 故2,a c ==因此02,3,2,1a b c λ==-==5.(03,九题,10分)设矩阵322232223A ⎡⎤⎢⎥=⎢⎥⎢⎥⎣⎦,010101001P ⎡⎤⎢⎥=⎢⎥⎢⎥⎣⎦,1*B P A P -=,求B +2E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其中*A 为A 的伴随矩阵,E 为3阶单位矩阵【分析】可先求出*1,A P -,进而确定1*B P A P -=及B +2E ,再按通常方法确定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或先求出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再相应地确定*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最终根据B +2E 与*2A E +相似求出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学习】线性代数学习指导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关键字】学习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一.内容提要1 .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定义1 设是数域P上的n阶矩阵,若对于数域P中的数,存在数域P上的非零n维列向量X,使得则称为矩阵A的特征值,称X为矩阵A属于(或对应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注意:1)是方阵;2)特征向量X 是非零列向量;3)方阵与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不唯一4)一个特征向量只能属于一个特征值.2.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计算矩阵A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步骤为:(1)计算n阶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E-A|;(2)求出特征方程|E-A|=0的全部根,它们就是矩阵A的全部特征值;(3)设1 ,2 ,… ,s 是A的全部互异特征值。
对于每一个i,解齐次线性方程组0,求出它的一个根底解系,该根底解系的向量就是A属于特征值i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方程组的全体非零解向量就是A属于特征值i的全体特征向量.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性质1 (1)若X是矩阵A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则kX()也是A属于的特征向量;(2)若是矩阵A属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则它们的非零线性组合也是A属于的特征向量;(3)若A是可逆矩阵,是A的一个特征值,则是A—1的一个特征值,是A*的一个特征值;(4)设是n阶矩阵A的一个特征值,f(x)= amxm + am-1xm-1 + … + a1x + a0为一个多项式,则是f(A)的一个特征值。
性质2(1)(2)性质3 n阶矩阵A和它的转置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值性质4 n阶矩阵A 不同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4. 相似矩阵定义2 设A、B为n阶矩阵,若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B=P―1AP则称A与B相似。
记作A∽B. 并称P为相似变换矩阵.矩阵的相似关系是等价关系,满足:1°反身性:A∽A.2°对称性:若A∽B,则B∽A.3°传递性:若A∽B,B∽C则A∽C.5.矩阵相似的性质:设A、B为n阶矩阵,若A∽B,则(1) ; (2) ;(3)A 、B 有相同的迹和特征多项式,相同的特征值;(4) A ,B 或者都可逆或者都不可逆. 当A ,B 都可逆时,∽;(5)设f (x )= amxm + am-1xm-1 + … + a1x + a0 为一个多项式,则 f (A )∽ f (B ) ; 6.n 阶矩阵A 相似对角化的条件(1)n 阶矩阵A 与对角矩阵Λ相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n 阶矩阵A 与对角阵相似的充要条件是A 的每个k 重特征值恰好对应有k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注(1)与单位矩阵相似的 n 阶矩阵只有单位阵 E 本身,与数量矩阵 kE 相似的 n 阶方阵只有数量矩阵 kE 本身(2)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矩阵不一定相似。
线性代数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线性代数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在线性代数中,给定一个n阶方阵A,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向量v使得满足以下等式:Av = λv其中,v称为A的特征向量,λ称为A的特征值。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始终成对出现,不同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二、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1. 特征向量的性质(1)特征向量可以进行线性组合。
即若v1和v2是矩阵A相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那么c1v1 + c2v2也是矩阵A相应于λ的特征向量(其中c1和c2为常数)。
(2)特征向量的数量最多为n。
对于一个n阶方阵A,它最多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 特征值的性质(1)特征值具有可加性。
对于矩阵A和B,相应的特征值分别是λ1和μ1,那么A+B的特征值为λ1+μ1。
(2)特征值具有可乘性。
对于矩阵A和B,相应的特征值分别是λ1和μ1,那么A·B的特征值为λ1·μ1。
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解是通过解方程Av = λv来实现的。
常见的求解方法有以下两种:1. 特征方程法将Av = λv转化为(A-λI)v = 0,求解矩阵(A-λI)的零空间,即可得到特征向量v,然后代入Av = λv中求解λ。
2. 列主元法通过高斯消元法将矩阵A转化为上三角矩阵U,求解Ux = 0的基础解系,其中x即为特征向量,对应的主对角线元素即为特征值。
四、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矩阵对角化通过找到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AP = D,其中D是一个对角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即为A的特征值。
矩阵对角化可以简化矩阵的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2. 矩阵压缩在图像处理和数据压缩中,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可以用来进行矩阵的压缩。
《线性代数考研资料》第五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解此方程组,得 又由,有 故因此
5.(03,九题,10分)设矩阵,,,求B+2E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其 中为A的伴随矩阵,E为3阶单位矩阵 【分析】可先求出,进而确定及B+2E,再按通常方法确定其特征值和 特征向量;或先求出A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再相应地确定的特征值与 特征向量,最终根据B+2E与相似求出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详解1】 经计算可得
第五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1.(95,八题,7分)设三阶实对称矩阵A的特征值为,对应于的特征 向量为,求A 【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注意A为实对称矩阵,在已知A的三个特征值和 三个线性无关特征向量后,由公式
可解出 【详解】设对应于的特征向量为,根据A为实对称矩阵的假设知,即, 解得
3-r(-E-A)=1个,故A不可对角化
2.(00,十一题,8分)某试验性生产线每年一月份进行熟练工与非熟 练工的人数统计,然后将熟练工支援其它生产部门,其缺额由招收新的 非熟练工补齐。新、老非熟练工经过培训及实践至年终考核有成为熟练 工,设第n年一月份统计的熟练工和非熟练工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和,记 成向量 (1)求与的关系式并写成矩阵形成:; (2)验证式A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并求出相应的特征值; (3)当时,求 【分析】本题是线性代数部分的综合应用题,第一步要求根据题意建立 递推关系的数学模型;第二步用行列式检验两个二维向量线性无关;第 三步相当于求矩阵的n次幂,可利用对角化得到 【详解】(1)由题意,得
所以0是A的一个特征值,是对应的两个特征向量,又线性无关,故特征 值0的代数重数至少是2 已知A各行元素之和均为3,取,则,说明3是A的另一个特征值,是对应 的特征向量,且特征值3的代数重数至少为1 因为矩阵A的互异特征值的台属重数之和等于A的阶数,且已知A是3阶方 阵,故0是A的2重特征值,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为不全为零的任意实 数);3是A的1重特征值,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为(为任意非零实数) (Ⅱ)令 则是A的标准正交的特征向量,取正交矩阵Q和对角矩阵
线性代数 第5章 特征值
n , 则有
(1) 1 2 n a11 a22 ann ;
( 2) 12 n A .
i 1 i 1
n
2
n a11 a22 ann aii
i 1
n
tr ( A)称为A的迹.
4
3 1 . 例1 求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 3 解 A的特征多项式为 3 1 2 (3 ) 1 1 3 8 6 2 (4 )( 2 )
k 2 p2 k 3 p3
( k 2 , k 3 不同时为 ). 0
12
例4 证明:若 是矩阵A的特征值,x 是A的属于 的特征向量,则 (1) m是Am的特征值m是任意常数.
(2) 当A可逆时, 1是A1的特征值.
证明
1 Ax x A 2 x 2 x A Ax Ax Ax x
(1) 由 A E 2 2
m 2 次,就得 Am x m x 再继续施行上述步骤
故 m 是矩阵Am的特征值, 且 x 是 Am 对应于m的特 征向量.
13
2 当A可逆时, 0,
1
由Ax x可得 A 1 x 1 x
Ax A1 x A1 x A
的特征向量.
3. 对于特征值 i , 求齐次方程组
A i E x 0
的非零解, 就是对应于 i的特征向量.
18
5.2 方阵的相似变换 一、相似矩阵与相似变换的概念
定义1 设A, B都是n阶矩阵, 若有可逆矩阵P , 使 P AP B , 则称B是A的相似矩阵, 或说矩阵A与B相似.对A进 行运算 P 1 AP称为对A进行相似变换, 可逆矩阵P 称为把A变成B的相似变换矩阵 .
完整版线性代数第五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自考经管类精品
完整版线性代数第五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自考经管类精
品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线性代数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很多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求解方法以及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特征值(eigenvalue)是一个方阵在一些线性变换下的伸缩因子,而特征向量(eigenvector)则是特征值对应的非零向量。
对于一个给定的方阵A,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向量x,使得Ax=λx,其中λ是一个标量,那么λ就是矩阵A的特征值,而x就是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质:
1.特征值是矩阵的本质性质,不依赖于矩阵的表示方式。
2.每个特征值都有对应的特征向量,但一个特征向量可能对应多个特征值。
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是复数,不一定是实数。
要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求解矩阵的特征方程:det(A-λI)=0,其中det表示矩阵的行列式,I是单位矩阵。
2.解特征方程得到特征值。
3.将特征值代回到特征方程,解得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很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以下几个方面:
1.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用于矩阵的对角化,简化复杂计算。
2.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数据降维中有广泛应用,如主成分分析(PCA)。
3.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用于解决线性方程组、求解线性变换等问题。
4.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机器学习算法中有很多应用,如图像处理、聚类算法等。
综上所述,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解方法和性质,有助于理解和应用线性代数的相关知识。
线性代数知识点总结(第5章)
线性代数知识点总结(第5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线性代数知识点总结(第5章)(一)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定义:设A为n阶矩阵,如果存在数λ及非零列向量α,使得Aα=λα,称α是矩阵A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
2、特征多项式、特征方程的定义:|λE-A|称为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λ的n次多项式)。
|λE-A |=0称为矩阵A的特征方程(λ的n次方程)。
注:特征方程可以写为|A-λE|=03、重要结论:(1)若α为齐次方程Ax=0的非零解,则Aα=0·α,即α为矩阵A特征值λ=0的特征向量(2)A的各行元素和为k,则(1,1,…,1)T为特征值为k的特征向量。
(3)上(下)三角或主对角的矩阵的特征值为主对角线各元素。
△4、总结: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1)A为抽象的:由定义或性质凑(2)A为数字的:由特征方程法求解5、特征方程法:(1)解特征方程|λE-A|=0,得矩阵A的n个特征值λ1,λ2,…,λn注:n次方程必须有n个根(可有多重根,写作λ1=λ2=…=λs=实数,不能省略)(2)解齐次方程(λi E-A)=0,得属于特征值λi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即其基础解系(共n-r(λi E-A)个解)6、性质:(1)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线性无关(2)k重特征值最多k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1≤n-r(λi E-A)≤k i(3)设A的特征值为λ1,λ2,…,λn,则|A|=Πλi,Σλi=Σa ii(4)当r(A)=1,即A=αβT,其中α,β均为n维非零列向量,则A的特征值为λ1=Σa ii=αTβ=βTα,λ2=…=λn=0(5)设α是矩阵A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则A f(A)A T A-1A* P-1AP(相似)λf(λ)λλ-1|A|λ-1λαα/ ααP-1α(二)相似矩阵7、相似矩阵的定义:设A、B均为n阶矩阵,如果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B=P-1AP,称A与B相似,记作A~B8、相似矩阵的性质(1)若A与B相似,则f(A)与f(B)相似(2)若A与B相似,B与C相似,则A与C相似(3)相似矩阵有相同的行列式、秩、特征多项式、特征方程、特征值、迹(即主对角线元素之和)【推广】(4)若A与B相似,则AB与BA相似,A T与B T相似,A-1与B-1相似,A*与B*也相似(三)矩阵的相似对角化9、相似对角化定义:如果A与对角矩阵相似,即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P-1AP=Λ= ,称A可相似对角化。
(完整版)线性代数第五章特征值、特征向量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定义1:设A 是n 阶矩阵,λ为一个数,若存在非零向量α,使λαα=A ,则称数λ为矩阵A 的特征值,非零向量α为矩阵A 的对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
定义2:()E A f λλ-=,称为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λf =0E A λ-=,称为矩阵A 的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的根称为矩阵A 的特征根 矩阵E A λ-称为矩阵A 的特征矩阵齐次方程组(0)=-X E A λ称为矩阵A 的特征方程组。
性质1:对等式λαα=A 作恒等变形,得(0)=-αλE A ,于是特征向量α是齐次方程组(0)=-X E A λ的非零解向量,由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知其系数行列式为零,即0=-E A λ,说明A 的特征值λ为0E A λ-=的根。
由此得到对特征向量和特征值的另一种认识:(1)λ是A 的特征值⇔0=-E A λ,即(λE -A )不可逆.(2)α是属于λ的特征向量⇔α是齐次方程组(0)=-X E A λ的非零解.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具体步骤为: (1)计算A 的特征多项式,()E A f λλ-=(2)求特征方程)(λf =0E A λ-=的全部根,他们就是A 的全部特征值;(3)然后对每个特征值λ,求齐次方程组(0)=-X E A λ的非零解,即属于λ的特征向量.性质2:n 阶矩阵A 的相异特征值m λλλ 21,所对应的特征向量21,ξξ……ξ线性无关性质3:设λ1,λ2,…,λn 是A 的全体特征值,则从特征多项式的结构可得到:(1)λ1+λ2+…+λ n =tr(A )( A 的迹数,即主对角线上元素之和). (2)λ1λ2…λn =|A |.性质4:如果λ是A 的特征值,则(1)f(λ)是A 的多项式f(A )的特征值.(2)如果A 可逆,则1/λ是A -1的特征值; |A |/λ是A *的特征值. 即: 如果A 的特征值是λ1,λ2,…,λn ,则 (1)f(A )的特征值是f(λ1),f(λ2),…,f(λn ).(2)如果A 可逆,则A -1的特征值是1/λ1,1/λ2,…,1/λn ; 因为A AA =*,A *的特征值是|A |/λ1,|A |/λ2,…,|A |/λn .性质5:如果α是A 的特征向量,特征值为λ,即λαα=A 则(1)α也是A 的任何多项式f(A )的特征向量,特征值为f(λ);(2)如果A 可逆,则α也是A -1的特征向量,特征值为1/λ;α也是A *的特征向量,特征值为|A |/λ 。
线代第五章总结
3
二、例题说明
(一) 求具体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对具体矩阵A = (aij )n×n , 求A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步骤如下: step 1: 由特征方程|λE − A| = 0求得A的n个特征值, 设λ1 , λ2 , · · · , λt 是A的互异特征值, 其重数分别为r1 , r2 , · · · , rt . 则 r1 + r 2 + · · · + r t = n step 2: 求齐次线性方程组(λi E −A)X = O(i = 1, 2, · · · , t), 得基础解系ηi1 , ηi2 , · · · , ηisi (1 ≤ si ≤ ri , i = 1, 2, · · · , t). 则A的 对 应 特 征 值λi 的 全 部 特 征 向 量 为ki1 ηi1 + ki2 ηi2 + · · · + kisi ηisi (ki1 , ki2 , · · · , kisi 不全为零). 实例省略. (二) 求抽象矩阵的特征值 例1. 设方阵A满足A2 − 3A + 2E = O, 其中E 为单位矩阵. 求A的特征值. 解: 设A的特征值为λ, 则λ2 − 3λ + 2 = (λ − 1)(λ − 2) = 0. 所以, λ1 = 1, λ2 = 2. 即A的 特征值为1或2. 例2. λ为A的特征值, 则aA−1 + bA∗ 的特征值为(A可逆)? 1 |A| 1 解: a · + b · = (a + b|A|) λ λ λ 例3. 设4阶方阵A满足AAT = 3E, |A| < 0. 求方阵A的伴随矩阵A∗ 的两个特征值. 解: 今|A| < 0, |A| = 0, 所以A可逆. |A| λ为A的特征值时, A∗ 的特征值为 . λ T 1 1 1 1 T √ √ i) 由AA = 3E , 得 A A = E , 故 √ A正 交. √ A有 特 征 值1或−1. 3 3 3 3 √ √ 1 1 1 而|A| < 0 =⇒ √ A = |A| < 0. 说明 √ A有特征值1和−1, 故A有两个特征值 3和− 3. 9 3 3 T 2 ii) 由AA = 3E , 有|A| = |A||AT | = |AAT | = |3E | = 34 = 81. 所以, |A| = −9(∵ √ √ |A| < 0). 所以, A∗ 的的两个特征值为3 3, −3 3. 例4. 设4阶方阵A满足|3E + A| = 0, AAT = 2E, |A| < 0. 求方阵A的伴随矩阵A∗ 的所 有特征值.
线性代数_第5章_特征值与特征向量_-_习题详解[1]
第5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5.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练习5.11. 证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3.设01()mm z a a z a z ϕ=+++ 是一个多项式. 又设0λ是矩阵A 的一个特征值, α是其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 则00100()mm a a a ϕλλλ=+++ 是矩阵多项式01()m m A a E a A a A ϕ=+++ 的一个特征值, α仍是其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证 由0A αλα=得01()m m A a a A a A ϕαααα=+++()()01000m m a a a λλαϕλα=+++=再由定义得证.2. 求矩阵⎥⎥⎥⎦⎤⎢⎢⎢⎣⎡---=122113221A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解 由()()2()33A f E A λλλλ=-=-+得A 的特征值为3,3321-===λλλ(二重).当31=λ时,解齐次方程组()03=-x A E 得基础解系T )1,1,1(1=α所以,属于31=λ的全部特征向量为11αk (01≠k ).当332-==λλ时,解齐次方程组()03=--x A E 得基础解系T )1,2,1(2-=α所以,332-==λλ的全部特征向量为22αk (02≠k ).3. 求平面旋转矩阵cos sin sin cos G θθθθ⎡⎤=⎢⎥-⎣⎦的特征值.解 由()2cos sin 2cos 1sin cos f E G λθθλλλθλθλθ--=-==-+-得矩阵G 的两个特征值为1cos λθθ=+,2cos λθθ=-4. 已知[]T1,1,1α=-是矩阵2125312a b -⎡⎤⎢⎥=⎢⎥⎢⎥--⎣⎦A的一个特征向量. 试确定b a ,的值及特征向量α所对应的特征值.解 设α所对应的特征值为λ,则由λαα=A , 即0)(=-αλA E ,得21212120531530121120a ab b λλλλλλ---++=⎛⎫⎛⎫⎧⎪ ⎪⎪---=⇔-+-+=⎨ ⎪⎪⎪ ⎪⎪-+----=⎝⎭⎝⎭⎩0 解之得1,0,3-==-=λb a .5. 设3阶矩阵A 的三个特征值为3,2,1321===λλλ, 与之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T T T1232,1,1,2,1,2,3,0,1ααα=-=-=求矩阵A .解 由假设123123[,,][,2,3]A αααααα=矩阵],,[321ααα可逆,所以1123123[,2,3][,,]A αααααα-=249143120153143164--⎡⎤⎡⎤⎢⎥⎢⎥=---⎢⎥⎢⎥⎢⎥⎢⎥--⎣⎦⎣⎦⎥⎥⎥⎦⎤⎢⎢⎢⎣⎡--=320361182636. 设3阶矩阵A 的特征值为1,1,2-, 求行列式*1A A A --+. 解 记A 的特征值为1231,1,2λλλ==-=,则1232A λλλ==-,112A A A *--==-A*111123A A A A A A A A -----+=--+=-+故*1A A A --+的特征值为13,(1,2,3)i i i i μλλ-=-+=,计算得12312,2,2μμμ=-==所以*11232A A A μμμ--+==-7. 设2A A =, 证明A 的特征值只能是0或1. 解 设λ是A 的特征值,则2()ϕ=-A A A 有特征值2()(1)ϕλλλλλ=-=-由于()ϕ=A O ,故其特征值全为零,所以()(1)0ϕλλλ=-=,从而0=λ或1=λ.8. (1)证明一个特征向量只能对应于一个特征值;(2)设21,λλ为矩阵阵A 的两个不同的特征值, 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1ξ和2ξ, 证明2211ξξk k +(0,021≠≠k k )不是A 的特征向量.证 (1)设A 的对应于特征向量α的特征值有1λ和2λ,即12,A A αλααλα==由此推出12()0λλα-=,由于0α≠,因此12λλ=.(2)(反证)假设2211ξξk k +是A 的特征向量,对应的特征值为μ,即()()11221122A k k k k ξξμξξ+=+由222111,ξλξξλξ==A A ,得()11221122111222A k k k A k A k k ξξξξλξλξ+=+=+()1122k k μξξ=+移项()()1112220k k λμξλμξ-+-=因{}12,ξξ线性无关,所以1122()0,()0k k λμλμ-=-=由0,021≠≠k k 得12λλμ==,这与21λλ≠矛盾.5.2 方阵的对角化练习5.21. 证明相似矩阵的性质1~7.性质1 相似关系是一种等价关系. 即具有: (1)自反性:~A A ;(2)对称性:~~A B B A ⇒; (3)传递性:~,~~A B B C A C ⇒. 证(1)由1E AE A -=,得~A A(2)设1P AP B -=,则1111()A PBPP BP ----==,~B A(3)设111122,P AP B P BP C --==,则112112P P AP P C --=,11212()()PP A P P C -=,~A C . 性质2 设B A ~, 又01()mm x a a x a x ϕ=+++ , 则()~()A B ϕϕ; 证 设1P AP B -=,则()112012()m m P A P P a E a A a A a A P ϕ--=++++1121012m m a E a P AP a P A P a P A P ---=++++ ()()2111012()mm a E a P AP a P AP a P AP B ϕ---=++++=性质3 设B A ~, 又A 可逆, 则B 可逆且11~--B A;证 设1P AP B -=,由于B 是可逆矩阵的乘积,所以B 可逆. 且()111PAP B ---=,111P A P B ---=,11~--B A性质4 设B A ~, 则()()A B f E A E B f λλλλ=-=-=;证 见正文.性质5 设B A ~, 则A 与B 的特征值相同; 证 由性质4即得证.性质6 设B A ~, 则B A =;证 由行列式等于所有特征值的乘积以及性质5即得证. 性质7 设B A ~, 则tr()tr()A B =.证 由迹等于所有特征值之和以及性质5即得证. 2. 设⎥⎥⎥⎦⎤⎢⎢⎢⎣⎡=x A 10100002,⎥⎥⎥⎦⎤⎢⎢⎢⎣⎡-=12yB 已知A 与B 相似,求y x ,. 解 由tr tr A B =和B A =得22122x y y +=+-⎧⎨-=-⎩解和0,1x y ==.3. 设3222-⎡⎤=⎢⎥-⎣⎦A ,(1)求可逆矩阵P 使得1-P AP 为对角矩阵; (2)计算106()f A A E =--A .解(1)易求得A 的特征值为1,2-,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1,2),(2,1)TT. 令1221P ⎛⎫= ⎪⎝⎭,则11232121121222123P AP D ---⎛⎫⎛⎫⎛⎫⎛⎫=== ⎪⎪⎪ ⎪---⎝⎭⎝⎭⎝⎭⎝⎭(2)1061()()f A P D D E P -=--1061211112121(2)(2)1213⎡⎤-⎛⎫⎛⎫⎛⎫⎛⎫⎛⎫=--⎢⎥ ⎪ ⎪ ⎪ ⎪ ⎪---⎝⎭⎝⎭⎝⎭⎝⎭⎝⎭⎣⎦1211121279640121959216403213---⎛⎫⎛⎫⎛⎫⎛⎫== ⎪⎪⎪ ⎪--⎝⎭⎝⎭⎝⎭⎝⎭4. 设101121002A ⎡⎤⎢⎥=-⎢⎥⎢⎥⎣⎦(1)求可逆矩阵P , 使1P AP -为对角矩阵; (2)计算k A ;(3)设向量0(5,3,3)Tα=, 计算0kA α. 解 (1)按对角化的方法易求得()132110,,011100P ααα⎛⎫ ⎪== ⎪ ⎪⎝⎭,1001101111P -⎛⎫ ⎪=- ⎪ ⎪-⎝⎭和1212Λ-⎛⎫⎪== ⎪ ⎪⎝⎭P AP(2)由1Λ-=P AP 1Λ-⇒=A P P所以1111()()()k k ΛΛΛΛ----==A P P P P P P P P11020011021011110112221100211102kk kk k k k ⎛⎫⎛⎫-⎛⎫⎛⎫ ⎪ ⎪ ⎪ ⎪=-=-- ⎪⎪ ⎪ ⎪ ⎪ ⎪ ⎪ ⎪-⎝⎭⎝⎭⎝⎭⎝⎭(3)(方法1)先按(2)先计算k A ,再计算kA α.k A αT (322,22,32)k k k =⨯++⨯.(方法2)先求α在基231,,ααα下的分解,然后再求αkA . 解α=Px 得1,2,3121===x x x所以α在基底231,,ααα下的分解为23123αααα++=则23123ααααk k k k A A A A ++=22331123αλαλαλk kk ++=23121223αααk k k +⨯+⨯=T (322,22,32)k k k =⨯++⨯5. 已知方阵1114335A x y -⎡⎤⎢⎥=⎢⎥⎢⎥--⎣⎦与对角矩阵相似, 且2=λ是A 的二重特征值.(1)求x 与y 的值.(2)求可逆矩阵P 使AP P 1-为对角矩阵. 解 (1)111111222333000E A x y x y --⎛⎫⎛⎫ ⎪ ⎪-=---→ ⎪ ⎪ ⎪ ⎪-⎝⎭⎝⎭(2)12,2r E A x y -=⇒==-(2)求另一个特征值3λ2332426A λλ==⨯⇒=解()20E A x -=得基础解系(见下面P 的前两列),解()60E A x -=得基础解系(见下面P 的第三列).111102013P ⎛⎫ ⎪=-- ⎪ ⎪⎝⎭,1226P AP -⎛⎫⎪= ⎪ ⎪⎝⎭6. 设矩阵3221423A kk -⎡⎤⎢⎥=--⎢⎥⎢⎥-⎣⎦(1)确定k 的值使A 可对角化.(2)当A 可对角化时, 求可逆矩阵P , 使AP P 1-为对角矩阵. 解 (1)求A 的特征值232211)(1)423E A k k λλλλλλ---=+-=+--+(-1231,1λλλ==-=A 可对角化()10r E A k ⇔--=⇔=(2)方法同前111200021P ⎛⎫⎪=- ⎪ ⎪⎝⎭, 1111P AP --⎛⎫ ⎪=- ⎪ ⎪⎝⎭习题五1. 设23A A E O -+=,证明A 的特征值只能是1或2. 证 设λ是A 的特征值,则2()3A A E ϕ=-+A 有特征值2()31(1)(2)ϕλλλλλ=-+=--由于()ϕ=A O ,故()ϕA 的特征值全为零,所以()(1)(2)0ϕλλλ=--=从而1λ=或2λ=.2. 设n 阶矩阵A 的各行元素之和都等于1,证明1λ=矩阵A 的特征值. 提求:(1,1,,1)Tα= ,A αα=. 证 设(1,1,,1)T α= ,A αα=.3. 证明n ()2n ≥阶Householder 矩阵2T H E uu =-(其中,1n T u R u u ∈=)有1n -个特征值1, 有一个特征值1-.提示:方程组0Tu x =有1n -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记为(1,2,,1)i i n α=- , 直接验证i i H αα=. 又Hu u =-.证 方程组0Tu x =有1n -个线性无关的解向量记为(1,2,,1)i i n α=- ,即0,(1,2,,1)T i u i n α==-于是()()22,(1,2,,1)T T i i i i i H E uu u u i n ααααα=-=-==-上式说明H 有1n -个特征值1. 又()()22T T Hu E uu u u u u u u =-=-=-上式说明H 有一个特征值1-. 综上,H 的特征值为111,1n n λλλ-==== .4. 设A 是n m ⨯矩阵, B 是m n ⨯矩阵, 证明AB 与BA 有相同的非零特征值. 特别地,如果m n =, 则AB 与BA 的特征值完全相同.证法1 由m n m n λλλ--=-E AB E BA (设m n ≥)立即得证.证法2 设λ是AB 的一个非零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为α,即λαα=)(AB用B 左乘上式得)())((αλαB B BA =只要再证明0≠αB ,上式说明λ也是BA 的特征值. 如果0=αB ,将其代入式λαα=)(AB 得左边()==AB α0,右边λ=≠α0(0,λ≠≠α0)矛盾. 因此0≠αB .同理,BA 的非零特征值也是AB 的特征值.5. 设A 与B 都是n 阶矩阵,()λϕ是B 的特征多项式,证明()A ϕ可逆的充要条件是矩阵A 和B 没有公共的特征值.证 设n λλλ,,,21 为B 的特征值,则()()()()n λλλλλλλϕ---= 21从而()()()12()n A A E A E A E ϕλλλ=---于是12()n A A E A E A E ϕλλλ=---因此()0||≠A ϕ⇔0||≠-A E i λ(n i ,,2,1 =)⇔n λλλ,,,21 不是A 的特征值⇔A 与B 没有公共的特征值.6. 设⎥⎥⎥⎦⎤⎢⎢⎢⎣⎡-=11322002a A ,⎥⎥⎥⎦⎤⎢⎢⎢⎣⎡-=b B 21 已知A 与B 相似. (1) 求b a ,;(2) 求可逆矩阵P ,使B AP P =-1.提示:A 与B 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比较两个特征多项式的系数. 解 (1)分别求得A 与B 的特征多项式32()(tr )(4)A f E A A a A λλλλλ=-=-+---B E f B -=λλ)(32(tr )(2)B b B λλλ=-+--由)()(λλB A f f =得tr tr A B =,B A =,42a b --=-即2=-b a ,42a b --=-解得2,0-==b a(2) 由于A 与B 相似,所以A 的特征值与B 的特征值相同,就是B 的对角元2,2,1321-==-=λλλ再求出对应于这些特征值的特征向量分别为T T T )1,0,1(,)1,1,0(,)1,2,0(321-==-=ααα令[]⎥⎥⎥⎦⎤⎢⎢⎢⎣⎡--==111012100,,321αααP则有B AP P =-1.7. 设A 是3阶方阵,x 是3维列向量,矩阵2,,P x Ax A x ⎡⎤=⎣⎦可逆,且x A Ax x A 2323-=求矩阵1B P AP -=.解()()2322,,,,32AP Ax A x A x Ax A x Ax A x ==-()2000000,,103103012012x Ax A x P ⎛⎫⎛⎫ ⎪ ⎪== ⎪ ⎪ ⎪ ⎪--⎝⎭⎝⎭1000103012P AP B -⎛⎫ ⎪== ⎪ ⎪-⎝⎭8. 设A 是3阶矩阵,12,αα为A 的分别属于特征值1,1-的特征向量,向量3α满足323A ααα=+.(1)证明123,,ααα线性无关. (2)令[]123,,P ααα=,求1P AP -. 解(1)设1122330k k k ααα++=两边左乘A()11223230k k k αααα-+++=上面两式相减113220k k αα-=12,αα线性无关,130k k ==,代入前面式子20k =. 说明123,,ααα线性无关.(2)()()1231223,,,,AP A A A ααααααα==-+()123100100,,011011001001P ααα--⎛⎫⎛⎫ ⎪ ⎪== ⎪ ⎪ ⎪ ⎪⎝⎭⎝⎭1100011001P AP --⎛⎫⎪= ⎪ ⎪⎝⎭9. 设212122221A ⎡⎤⎢⎥=⎢⎥⎢⎥⎣⎦,求1098()65A A A A ϕ=-+解 A 的特征值为1231,1,5λλλ=-==,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1231111,1,1201ααα--⎡⎤⎡⎤⎡⎤⎢⎥⎢⎥⎢⎥=-==⎢⎥⎢⎥⎢⎥⎢⎥⎢⎥⎢⎥⎣⎦⎣⎦⎣⎦令123111[,,]111201P ααα--⎡⎤⎢⎥==-⎢⎥⎢⎥⎣⎦,则111213306222P ---⎡⎤⎢⎥=-⎢⎥⎢⎥⎣⎦1115P AP D --⎡⎤⎢⎥==⎢⎥⎢⎥⎣⎦从而()109810981()6565A A A A P D D D P ϕ-=-+=-+11222402240448P P --⎡⎤⎡⎤⎢⎥⎢⎥==-⎢⎥⎢⎥⎢⎥⎢⎥--⎣⎦⎣⎦10. 设,(2),0,0nR n αβαβ∈≥≠≠, TA αβ=. 证明当0Tβα≠时, A 可对角化;当0T βα=时, A 不可对角化.证 设0Tβα≠. 由ααβααβα)()(T T A ==知A 有特征值01≠=αβλT,对应的特征向量αξ=1.再设齐次方程组0=x T β的1-n 个线性无关解为n ξξ,,2 ,则T T ()()0i i i i ====A ξαβξαβξξ0说明A 有特征值02===n λλ ,对应的特征向量为n ξξ,,2 .综上,A 的n 个特征值为01≠=αβλT,02===n λλ ,对应的特征向量为n ξξξ,,,21 (它们线性无关). 因此,A 可对角化. 相应的对角矩阵为T diag(0,,0,)βα设0Tβα=. 由2()()()T T T T A αβαβαβαβ===OA 的特征值全是零(n 重). 但属于0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个数为()()1T n r A n r n n αβ-=-=-<所以A 不可对角化.11.求解微分方程组11212122d 51,(0)11d 62d 11,(0)0d 44x x x x t x x x x t⎧=--=⎪⎪⎨⎪=--=⎪⎩ 解 写成矩阵形式5/61/2,1/41/4dxAx A dt --⎛⎫== ⎪--⎝⎭ 1321,131/12P P AP D --⎛⎫⎛⎫=== ⎪ ⎪--⎝⎭⎝⎭1y P x -=,dyDy dt =,3(0)1y ⎛⎫= ⎪⎝⎭1121122,t ty c e y c e--==由初值定出常数123,1c c ==1233213t t e x Py e --⎛⎫⎛⎫⎪== ⎪ ⎪-⎝⎭⎝⎭/121/1229e 2e 3e 3e t t t t x x ----⎧=+⎨=-⎩12.在某国,每年有比例为p 的农村居民移居城镇,有比例为q 的城镇居民移居农村. 假设该国总人口不变,且上述人口迁移的规律也不变. 把n 年后的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依次记为n x 和n y (1n n x y +=).(1)求关系式11n n n n x x A y y ++⎡⎤⎡⎤=⎢⎥⎢⎥⎣⎦⎣⎦中的矩阵A ;(2)设目前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等,即000.50.5x y ⎡⎤⎡⎤=⎢⎥⎢⎥⎣⎦⎣⎦,求n n x y ⎡⎤⎢⎥⎣⎦. 解 (1)11pq A p q -⎡⎤=⎢⎥-⎣⎦(2)由()()[]1(1)(1)1pqE A p q pqλλλλλ-+--==------+得A 的特征值为121,1p q r λλ==--=再求得对应的特征向量为121,1q p αα-⎡⎤⎡⎤==⎢⎥⎢⎥⎣⎦⎣⎦令11q P p -⎡⎤=⎢⎥⎣⎦,则1121P AP r λλ-⎡⎤⎡⎤==⎢⎥⎢⎥⎣⎦⎣⎦ 于是11A P P r -⎡⎤=⎢⎥⎣⎦11111111n n n q A P P r p r p q p q --⎡⎤⎡⎤⎡⎤⎡⎤==⎢⎥⎢⎥⎢⎥⎢⎥-+⎣⎦⎣⎦⎣⎦⎣⎦1nn nn q pr q qr p q p pr p qr ⎡⎤+-=⎢⎥+-+⎣⎦000.510.5n n n n n n n x x q pr q qr A y y p q p prp qr ⎡⎤⎡⎤⎡⎤+-⎡⎤==⎢⎥⎢⎥⎢⎥⎢⎥+-+⎣⎦⎣⎦⎣⎦⎣⎦2()12()2()n n q p q r p q p q p r ⎡⎤+-=⎢⎥++-⎣⎦。
居于马线性代数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的对角化答案1.求下列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 2331-⎛⎫ ⎪-⎝⎭ (2) 311201112-⎛⎫ ⎪ ⎪ ⎪-⎝⎭ (3) 200111113⎛⎫⎪⎪ ⎪-⎝⎭ (4) 1234012300120001⎛⎫⎪⎪ ⎪ ⎪⎝⎭(5) 452221111-⎛⎫ ⎪-- ⎪ ⎪--⎝⎭ (6) 220212020-⎛⎫ ⎪-- ⎪ ⎪-⎝⎭【解析】(1) 令2331A -⎛⎫=⎪-⎝⎭,则矩阵A 的特征方程为22337031I A λλλλλ--==--=-故A的特征值为12λλ==当1λ=时,由1()0I A x λ-=,即120303x x ⎫⎛⎫⎛⎫⎪ ⎪ ⎪ = ⎪ ⎪ ⎪ ⎪⎝⎭⎝⎭⎝得其基础解系为(16,1Tx =-,因此,11k x (1k 为非零任意常数)是A 的对应于1λ=当232λ=时,由2()0I A x λ-=,即120303x x ⎫⎛⎫⎛⎫⎪ ⎪ ⎪ = ⎪ ⎪ ⎪ ⎪⎝⎭⎝⎭⎝得其基础解系为(26,1Tx =,因此,22k x (2k 为非零任意常数)是A的对应于2λ=的全部特征向量。
(2) 令311201112A -⎛⎫ ⎪= ⎪ ⎪-⎝⎭,则矩阵A 的特征方程为 231121(1)(2)0112I A λλλλλλ---=--=--=--故A 的特征值为121,2λλ==(二重特征值)。
当11λ=时,由1()0I A x λ-=,即123211*********x x x --⎛⎫⎛⎫⎛⎫ ⎪⎪ ⎪--= ⎪⎪ ⎪ ⎪⎪ ⎪--⎝⎭⎝⎭⎝⎭得其基础解系为()10,1,1Tx =,因此,11k x (1k 为非零任意常数)是A 的对应于11λ=的全部特征向量。
当22λ=时,由2()0I A x λ-=,即123111022101100x x x --⎛⎫⎛⎫⎛⎫ ⎪⎪ ⎪--= ⎪⎪ ⎪ ⎪⎪ ⎪-⎝⎭⎝⎭⎝⎭得其基础解系为()21,1,0Tx =,因此,22k x (2k 为非零任意常数)是A 的对应于22λ=的全部特征向量。
线性代数第5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有 n 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 记为1, 2 , n ,
则特征方程可分解为 fA () ( 1)( 2 ) ( n ) 0.
因此,n 阶方阵在复数域上恰有 n 个特征值.
-9-
例1
求矩阵
0
A
1
1 0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解: 求特征多项式
f () E A
1 2 1
1
解特征方程
4 1 3
解 第一步:写出矩阵A的特征方程,求出A E 0 2 0 (2 ) 4 3
4 1 3
( 2)2 ( 1) 特征值为 1 1, 2 3 2.
第二步:对每个特征值 代入齐次线性方程组
A E x 0, 求非零解。
当 2 3 2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2E) X O
A
2
E
4 1
1 0
0 0
0 0
1 0
0 0
x1 x2
0 0
0
令 x3 1得基础解系:
p1
0 1
k1 p1(k1 0 常数)是对应于 1 2 的全部特征向量。
当 2 3 1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A E x 0
2 1 0 1 0 1
A
E
4 1
2 0
0 1
-34-
定理5.3 n 阶矩阵 A 可对角化的充要条件是 A 有 n 个线性无 关的特征向量。
证: 先证必要性. 设A可对角化,即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
P1AP diag(1,2 , , n )
记 P [1,2, ,n ] , 则 A[1,2 , ,n ] [1,2,
,n
]
1
2
n
于是
Ai ii (i 1, , n)
大学线性代数第五章第一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模式,例如在图像处理、信 号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矩阵分解中的应用
01
矩阵分解是将一个复杂的矩阵 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易于处理 的矩阵,例如三角矩阵、对角 矩阵等。
矩阵的分解,如三角分解、 QR分解等,都涉及到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的应用,它们是构 造这些分解的基础。
02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
特征值的概念
特征值是指一个矩阵在某个非零常数倍下的不变性,即当矩阵A 乘以一个非零向量x得到0时,称该非零向量x为矩阵A的对应于 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
特征值可以通过求解矩阵的特征多项式得到,即|λE-A|=0。
密切的关系。
0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关系可以通过矩阵的行列式、转
置、共轭等运算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03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关系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
广泛的应用,如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等领域。
0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应用
在线性变换中的应用
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是线性变换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们可以描述一个线性变换对一个向量空间的影 响。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解决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相似变换、矩阵的 分解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重要性
在解决线性方程组时,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可以提供一种有效 的解法,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 类型的线性方程组。
在矩阵的相似变换中,特征值 和特征向量是确定相似变换的 关键,有助于理解矩阵的性质 和行为。
大学线性代数第五章第一节矩 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线性代数第五章特征值特征向量
2
... n
则
AP=PΛ ①
设P=[p1 p2 ...pn] ,∵|P|≠0,
∴p1,p2,...,pn线性无关. AP=A[p1 p2...pn]=[Ap1 Ap2...Apn] PΛ=[λ1p1 λ2p2 ... λnpn] 由①式得:Api= λipi,i=1,2,...,n
第五章 特征值、特征向量 §1.特征值、特征向量 定义1.设A为n阶方阵,λ为数, X n a n1 a f () n1 0 为n维非零列向量.若满足: 叫做A的特征多项式. AX X (1) 求特征值、特征向量方法: 则称λ 为A的特征值,X为A的 1.求| λ E-A|=0的根: 属于 λ 的特征向量 . i 即为A的特征值 如何求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求 (i E A) X 0 (E A) X 0(2) (1) 的非零解X=ξ 若齐次方程(2)有非零解X, 即为A的特征向量. 则系数行列式| λ E-A | =0
第五章 特征值、特征向量 §3.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续1) 定理6.设A为实对称阵,则存在正交阵Q,使得Q-1AQ为对角阵. 证:设λ1, λ2,…, λm为n阶实对称矩阵A的互不相同特征值. 它们全为实数.
| E A | ( 1 ) ( 2 ) ...( m )
a11 a12 a21 a22 E A ... ... an1 an 2
... ... ... a1n a2 n ...
(i E A) 0
A i
例
... ann
第五章 特征值、特征向量 §1.特征值、特征向量(续1) 定理1:设λ1, λ2,…, λn为n阶方阵A的特征值,则
第五章 特征值、特征向量 §2.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续1)
线性代数教案-第五章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五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理论,不仅用于解决上述求线性变换的对角阵表示这个问题,在诸如几何中的变换,振动问题中的稳定性,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由于一个矩阵在一定意义下就是一个线性变换,本章着重讨论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一、 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 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定义5.1.1设V 是一个线性空间,T :V →V 是一个线性变换.若对于数λ,存在一个非零向量x ,使得x x λ=)(T (5.1.1)则称λ为T 的一个特征值,而称x 为T 的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定义5.1.2设][ik a A =是一个n 阶方阵,λ是一个变量,矩阵A E -λ的行列式nn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E ---------=-λλλλ212222111211)det( 被称为A 的特征多项式,记为)(λf .这是一个变量λ的n 次多项式.而称以λ为未知量的方程=-)det(A E λ0)(=λf 为A 的特征方程.讨论一个方阵A (被视着某个线性变换的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法.这可以归纳为以下步骤:1.求出方阵A 的特征方程0)det(=-A E λ的全部根,它们就是A 的特征值.2.将求得的特征值逐个代入齐次线性方程组θx =-T)(A E λ,求其通解,就得到了属于每个特征值的全部特征向量.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性质1 若λ是方阵A 的特征值,则2λ是2A 的特征值;若A 可逆,则1-λ是1-A 的特征值. 性质2 设1λ,2λ是方阵A 的相异的特征值,1ξ,2ξ是分别属于1λ及2λ的A 的特征向量,则1ξ,2ξ是独立的.性质3 设V 是n 维线性空间,T :V →V 是一个线性变换,它有n 个彼此相异的特征值n λλ,, 1,n ξξ,, 1是分别属于它们的特征向量.则}{1n ξξ,, 是V 的一组基,且T 在此基下的矩阵表示就是对角阵)diag(1n A λλ,, =.性质4 若A 是实对称方阵,1λ,2λ是其相异特征值,1ξ,2ξ是分别属于它们的特征向量,则1ξ与2ξ正交.性质5 设n λλλ,,, 21是n 阶方阵][ik a A =的全部特征值,则(1)A a a a A E f n n nn n det )1()(||)(12211-+++++-=-=- λλλλ,(2)∑==n i i A 1tr λ,(3)n A λλλ 21det =3 相 似 矩 阵定义5.3.1设A ,B 都是n 阶方阵,若有可逆方阵C ,使B AC C =-1, (5.3.5)则称B 是A 的相似矩阵,或说B 与A 相似.对A 进行运算AC C 1-,被称为对A 进行相似变换.可逆方阵C 被称为将A 变成B 的相似变换矩阵.相似关系是同阶方阵之间的一种关系,具有:(1)自反性: A 与A 相似.因为取单位阵E ,有A AE E =-1.(2)对称性:若B 与A 相似,则A 与B 相似.因为(5.3.5)式两端左乘C ,右乘1-C ,有A CBC =-1.(3)传递性:若B 与A 相似,D 与B 相似,则D 与A 相似.因为据假设,有可逆方阵1C 及2C ,使B AC C =-111,D BC C =-212,故有121211112)()(---==C C C AC C C D A )(21C C ,故D 与A 相似.定理5.3.1若n 阶方阵A 与B 相似,则A 与B 的特征多项式相同,从而A 与B 的特征值亦相同.而且B A det det =.推论 若n 阶方阵A 与对角阵)diag(1n λλ,, =Λ相似,则n λλ,, 1即为A 的n 个特征值. 若一个n 阶方阵A 与一个对角阵)diag(1n λλ,, =Λ相似,就称A 可以对角化. 定理5.3.2实对称阵的特征值为实数.定理5.3.3设A 为n 阶实数对称阵,λ是A 的特征方程的r 重根,则方阵A E -λ的秩是r n -,从而属于λ的特征向量中,恰有r 个独立的特征向量.定义5.3.2由n 个两两正交的n 元单位列向量所构成的n 阶方阵,被称为正交阵.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节线性变换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学时第二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2学时第三节相 似 矩 阵 2学时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1、重点: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的求法2、难点:什么时候可以将矩阵对角化四、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大部分矩阵不能对角化,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对角化,对角化在实际中的例子.五、思考题与习题1 (3)(4)(5) 3警 4 6 8 9 10 11 13 14六、教学方式(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新课的方式。
(完整版)线性代数第五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自考经管类原创)
Ak
( PP 1 )k
Pk P1
0 P
k
5
P1
上例中,对二阶方阵AP,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P1AP .
对角阵的对角元是A的特征值,可逆阵P 即为相应对角元位置的特征值的线性无关的特 征向量组成.
接下来,主要研究方阵化对角阵的问题.
定义 设 A, B 都是 n 阶矩阵,若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 P1AP B
特征值, A 为 A 的一个特征值.
问题( :1)已知是A的特征值,求f (A)特征值
(2)已知f (A)=O,求A的特征值
例6 设3阶矩阵A的一个特征值是-3,则-A2必有 一个特征值 ___
例7
设A=
1 0
2 3
,求B=A2
-2A+3E 的所有特征值 2
例8 设三阶矩阵A的特征值分别为1,2,3, 则 A 2E __
4 1 3
( 1) 22 ,
令 ( 1) 22 0
得A的特征值为1 1,2 3 2.
当1 1时,解方程E A x 0.由
1 1 1 1 0 1
E
A
0
3
0
0
1
0
,
4 1 4 0 0 0
得基础解系
1 p1 0, 1
故对应于1 1的全体特征向量为
k p1
E A
a21
L
a22 L
LL
an1
an2 L
a1n
a2n
L
ann
称E A 为A的特征方阵 .
记 f E A ,它是 的 n 次多项式,
称其 为方阵 A的 特征多项式 .
称以 为未知数的一元n 次方程 E A 0
为A的特征方程 .
第五章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而|AA|= |A||A|= |A|2 因此|A|2=1, 即|A|=1
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有160页
4. 和 5. 设A是正交阵, 即 AA'=E, 将A写成行向量的形式
第二十九页,本课件共有160页
例8 已知1 =(1, 2, 2)T, 求非零向量2,3, 使1,2,3成为正交向量组.
解: 2,3应满足方程1Tx=0, 即x1+2x2+2x3=0
它的基础解系为
2
2
1
1
,
2
0
0
1
2
将1,2正交化,
取2=1=
1
0
第三十页,本课件共有160页
arccos 10
10
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160页
例3 设=(1, 1, 1)T, =(1, 0, 1)T, 求与的夹角.
解: = 3 = 2
·=0
cos 0
2
例4 Rn中的e1,e2,…,en 是一组两两正交的向量 若ij, 显然有ei·ej =0
第十六页,本课件共有160页
(3) x y 2 x y, x y x, x 2x, y y, y x, x 2 x y y, y
x 2 2 x y y 2
x y 2
所以 x y x y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160页
Cauchy-Schwarz不等式:
对任意n维向量x, y
有 [x, y]2 [x, x][ y,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定理5.1 若x1, x2 是A属于λ0的两个的特征向量,则 定理 k1x1+ k2x2也是A属于λ0的特征向量(其中 k1, k2是任意常数, 但 k1x1+ k2x2 ≠0 )。 证: x1,x2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λI− A) x=0的解,所以, , , k1x1+ k2x2 也是(λI− A) x=0 的解,故当 k1x1+ k2x2 ≠0 时,也是A的属于λ0 的特征向量。 (λ I− A) x=0的解空间 解空间称为A的关于λ的特征子空间 特征子空间,记作Vλ 。 解空间 特征子空间 dimVλ=n −r (λI− A)
λ1 λ2 A( x1 , x2 ,L, xn ) = ( x1 , x2 ,L, xn ) O λn
(1)
(2)
得
A xj = λj x j ( xj≠0, j=1,2,L,n)
(3)
即x1, x2,L, xn是A的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因为P可逆,所以 x1, x2,L, xn线性无关)。必要性得证。
性质2 性质 矩阵A和AT的特征值相同。 证: det(λI− A) =det (λ I − A)T = det ((λ I)T−AT)= det (λ I − A T) *定理 定理5.3 设A是n阶矩阵,若 定理
∑a
i =1
n
ij
< 1 ( j = 1, 2 , L , n )
∑a
j =1
n
ij
i =1 i =1
− a12 L − a1n − a22 L − a2 n = ( −1) n A , 即 c = ( −1) n A n L L L − an 2 L − ann
所以, f (λ ) = λI − A = (λ − λ1 )(λ − λ 2 ) L (λ − λ n )
= λ − (∑ aii )λn−1 + L + (−1) n A
n i =1 n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常数项相等,得
∑λ = ∑a
i =1 i i =1n Nhomakorabean
ii
和
∏λ
i =1
n
i
= A
由定理5.2 得:矩阵A可逆的充要条件是 A的任意一个 特征值不等于零;或 A为奇异阵的充要条件是A至少有一个 特征值等于零。 A的一个特征值可对应很多特征向量;但 A的一个特征 向量不能属于不同的特征值。 性质1 性质 若λ是A的特征值, x 是A的属于λ 的特征向量。则 (1) kλ 是kA的特征值(k为任意常数); (2) λm是Am的特征值; (3)若A可逆,则λ−1为A−1的一个特征值,而且x 仍然是矩 阵kA, Am和A−1的分别对应于特征值 kλ, λm 和 λ−1的特征向量。 证 (2)(3) 由A x= λ x 得 A2 x= A(λ x)= λ (A x)= λ (λ x)= λ2 x,继续得Am x= λm x。 , A−1(A x)= A−1(λ x)= λ (A−1 x), 所以, (A−1 x)= λ−1 x。
− 1 x1 0 − 2 2 − 2 x = 0 2 1 − 1 1 x3 0
则k1x1+ k2x2(∀k1, k2不全为0)是A的属于λ1的全部特征向量。
对于λ2= −2,求解(λ2I−A) x =0, 得基础解系: x3=(−1, −2, 1)T
定义5.1 设n阶矩阵A=(aij),则 定义
λ − a11
f (λ ) = λI − A = − a 21 L − a n1
− a12 L λ − a 22 L L − an2
− a1n − a2n
L L L λ − a nn
称为 A的 特征多项式。 (λ I− A) 称为A的 特征矩阵。| λI− A |=0 称为A的特征方程。 n 阶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在复数域上的 n 个根都是矩阵A 的特征值,其k重根叫做 k 重特征值。 例1 n 阶对角矩阵A ,上(下)三角形矩阵B的特征值 都是它们的n个主对角元 a11, a22, L ,ann。 因为它们的特征多项式为 |λI- A | =|λI- B |=(λ− a11)(λ− a22)L(λ−ann) I I
定理5.4 若矩阵A与B相似,则它们的特征多项式相等, 定理 即 λI − A= λ I − B 证 A∼B,即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 P−1AP=B 即 λ I − B= λ I − P −1AP =P−1(λ I − A)P =P−1λ I − AP = λ I − A 注意:此定理的逆命题不成立。例如:
0 0
L L
, L,
L − a1n 0 λ L − a2 n L L L L 0 0 0 L − ann
λ
− an 2 L λ
它们的和等于 n n n−1 −(a11+ a22+…+ ann) λn−1= − (∑ aii )λ , 即 c1 = −(∑ aii ) (*)式中不含λ的常数项为
− a11 − a21 L − an1
λ1 A( x1 , x 2 , x 3 ) = ( x1 , x 2 , x 3 ) 0 0 0 0 0 λ3
λ2
0
取
1 −1 −1 P = ( x1, x2 , x3 ) = 1 0 − 2, 0 1 1
0 0 0 Λ= 0 0 0 0 0 − 2
(1)
∑λ = ∑a
i =1 i i =1
n i =1
n
n
ii
( 2)
∏λ
i =1
n
i
= A
称A的主对角元的和 *证:设 证
λI − A =
∑ a ii
为A的迹,记作 tr(A)。
0 − a12 L 0 − an2 L 0 − a1n L L L λ − a nn
λ − a11
0 − a 21 L 0 − a n1
V 如例2 如例2中, λ1 = { kx | x=(−1, −1, 1)T, k ∈R}=L((−1, −1, 1)T); Vλ2 = {k1x1+ k2x2 | x2=(1,1,0)T, x3=(1,0,1)T, k1,k2 ∈R} =L((1, 1, 0)T, (1, 0, 1)T)
定理5.2 若n 阶矩阵A=(aij) 的n个特征值为λ1,λ2,L,λn,则 定理
第5章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的对角化
5.1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相似矩阵 5.1.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基本概念
定义5.1 设A是复数域C上的n阶矩阵,如果存在数λ ∈ C 定义 和非零n维向量x,使得 A x= λ x 则称λ为A的特征值,x为A的属 ( 对应)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 注意: 特征向量 x 是非零向量,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 (λ I− A) x=0 的非零 解。 λ应满足 | λ I− A |=0 即λ是多项式 det(λI− A ) 的零点。
例2 求矩阵
0 −2 −2 A= 2 −4 −2 −2 2 0
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解:A的特征方程为
λ 2 0 2 2 λ 2 2 2 = 0 λ +2 0 = λ(λ + 2) = 0 λI − A = − 2 λ + 4 2 = 0 λ +2 λ +2 2 −2 λ + 2 2 − 2 λ 2 −2 λ
λ
Vλ1
A的特征值为: λ1=0, λ2= −2(二重特征值)。 0 2 2 x1 0 − 2 4 2 x = 0 对于λ1=0,求解(λ1I − A)x=0,即 2 2 − 2 0 x3 0 得基础解系: x1=(−1, −1, 1)T。 k x1(k≠0为任意常数)是A的属于λ1的全部特征向量。 对于λ2= − 2,求解(λ2I − A) x =0, 即 得基础解系: x2=(1,1,0)T, x3=(1,0,1)T。 k1x1+ k2x2 (k1, k2是不全为零的任意常数) 是A关于λ2的全部的特征向量。
−1 λ −1 0 −1 λ −1 0 −1 − 2 = − 2 λ − 2 = −2 λ −2 λ +1 1 λ λ +1 3 0 λ +3
解 (1)
1 λI − A = − 2 λ + 2 1 −1
λ −1
= λ2 (λ + 2) = 0
A的特征值为: λ1=0 (二重特征值), λ2= −2。 对于λ1=0,求解(λ1I − A)x=0,即 − 1 1 得基础解系: x1=(1,1,0)T, x2=(− 1,0,1)T,
即
−3 1 −1x1 0 −2 0 −2x = 0 2 1 −1 −1x3 0
A的属于λ2的全部特征向量为 k3 x (k3≠0为任意常数)。 解 :(2) 将 A xi = λi xi (i=1, 2, 3) 排成矩阵 (2)
则 AP=PΛ, 且 |P|≠0, 所以, P−1AP=Λ 为对角矩阵。
5.1.3 相似矩阵及其性质
定义5.3 对于矩阵A, B,若存在可逆矩阵P,使 P−1AP=B, 定义 则称A相似于B,记作A∼B 。 矩阵的相似关系是一种等价关系,具有以下性质: (1) 自反性 A∼A; 若A∼B,则B∼A; (2) 对称性 (3) 传递性 若A1∼A2, A2∼A3,则A1∼A3。 相似矩阵还有以下性质: (1) C−1(kA+t B) C =k C−1 AC +t C−1 B C (k, t∈F); (2) C−1(AB)C=(C−1 AC) (C−1 B C); (3) 若A∼B,则Am∼Bm(m为正整数); (4) 若A∼B,则f(A)∼f(B), 其中 f(x)=amxm+am-1xm-1+L+a1x+a0是个多项式。 f(A)=amAm+am-1Am-1+L+a1A+a0I (ai∈F, i=0,1,L,m), f(B)=amBm+am-1Bm-1+L+a1B+a0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