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物体单位质量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

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大小。

3.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4.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Q = cmΔt,其中Q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为比热容,m为物体质量,Δt为温度变化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2. 学会使用比热容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物理意义、单位和计算方法。

难点:比热容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热水、冷水、物体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场景,如烧水时水温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变化与吸收热量的关系。

2. 概念讲解: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解释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3. 公式讲解:讲解比热容的计算方法Q = cmΔt,解释各参数的含义。

4.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简单实验,如加热同一质量的水和砂糖水,观察温度变化,引导学生理解比热容的内涵。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有关比热容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道有关比热容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3. 比热容的单位4. 比热容的计算方法Q = cmΔt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已知一桶水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吸收了1.2×10^5J的热量后,求水的末温度。

答案:水的末温度 = 初始温度 + (吸收的热量 / (比热容× 质量))水的末温度= 20℃ + (1.2×10^5J / (4.2×10^3J/(kg·℃) × 2kg))水的末温度≈ 70.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概念讲解、公式讲解、实验演示、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比热容的基本知识。

13.3比热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3.3比热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设计表格】
每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用温度计记录此时的温度。
加热时间t/s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初温(31)
温度
t/℃

初温(34)
加热时间t/s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初温
温度 (29)
31
34
36
39
41
44
46
49
52
54
56

t/℃ 初温 (28)
34
36
41
45
48
52
56
61
65
70
74
【数据分析】
①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即水吸收热量更多。
②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水升高的温度比食用油升高的温度小。
水的吸热能力(放热能力)比食用油大
【实验结论】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实验器材】
油、水、烧杯、托盘天平、温度计、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秒表
【注意事项】
1.控制食用油和水的质量保持不变
控制变量
2.使用完全相同的热源加热
完全相同热源,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转换法
3.实验中还需要测量食用油和水升高的温度
初温和末温
实验步骤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Q水吸 c水mt水 Q沙吸 c沙mt沙夏天的海滩源自c水 c沙, t水 t沙;
白天,水升高的温度少。
白天,海水凉,沙滩烫脚。 同理, 傍晚,沙滩凉,海水温暖。 夜晚,水降低的温度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知识归纳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知识归纳练习题

选择题下列情况中,物质的特性﹣﹣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水温从80°C上升到90°C 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C.砖块被压成了粉末D.冰雪融化【答案】D【解析】解: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温度、形状无关.故A、B、C情况下的比热容不会发生变化.冰熔化成了水,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会发生改变.故选D.选择题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A. 水具有较大的密度B. 水的性质很稳定C. 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D. 水的凝固点较低【答案】C【解析】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改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选择题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都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的温度是A. 铝的温度高B. 铁的温度高C. 铜的温度高D. 铝、铁、铜的温度都相同【答案】C【解析】质量相等的铝、铁、铜金属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可知,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已知铝、铁、铜的比热容依次减小,又知道初温相同,可以得出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最高.故选C.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相同状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B. 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C. 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D.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答案】A【解析】A. 在相同状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变慢,分子动能减小,它的内能会减少,故A正确;B. 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低,故B错误;C. 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故C错误;D. 内能与质量、温度、体积、状态都有关系,所以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少,故D错误;故选A。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 比热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 比热容
第3节 比热容
复习:
1、什么是热量?热量的单位是什么?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单位:焦(J)
2、热量总是由__高__温__物体传向__低__温__物体, 直到温度__相_等___为止。
热传递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做功
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却 还
傍 晚
暖 暖 的
, 沙 子
P14—15 第1、2、4题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 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 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但是海水的比热比沙子的比热大,所 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没有日照时, 海水降温比沙子慢。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
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 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 解释原因吗?
6、问题与思考
地球表面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海洋对地 球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请依据相关的一些知识, 考虑以下的问题:
(1) 、内陆型气候与沿海型气候有很大差异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设想如果水的比热容较小,那么在地球 上将会有什么后果?水具有很大的比热容对地球 的生态环境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3).阅读:P:133 气候与热污染
Q放
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
公式:Q放=cm △t 27
例1、质量为10kg的水的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吸 收了多少热量?
解析:Q吸=cm(t-t0)
=4.2 × 103J/(kg·℃) ×10kg × (65℃-25℃) =1.68 × 106J 答案:水吸收了1.68 × 106J热量
例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60℃,水 放出了多少热量?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精品课堂(人教版)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精品课堂(人教版)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精品课堂(人教版)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热容的定义,知道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能够运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2.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比热容与物质种类、状态的关系,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比热容大小的因素。
2.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引导他们发现、总结规律。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
2.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原因,给出正确解答。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1)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夏天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温度差异,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比热容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在理解深度和运用能力上仍有待提高。他们对实验探究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尚需加强。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表达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部分学生较为内向,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Q
3.由c= m t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 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 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20 ℃)
= 6.21×104 J
答:这个钢件在冷却过程中放出(fànɡ chū)6.21×104 J的
热量.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2.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
(c 铁 < 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
时间,则它们(tā men)吸收的热量【

A.铁块B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约0.92×103
物质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比热容 c / [J·(kg·℃)-1] 0.88×103
约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0.13×103
关于比热容,下面(xià mian)几种认识对不 A对.?1 kg沙石,温度升高1 ℃,大概要吸收
920 J的热量……( )√
3、如何比较两种物质吸热能力(nénglì)的差异?
方法一:保持质量相同,在加热(jiā rè)时间(吸收 热量)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物体升高的温度是 否相同。
方法二:保持质量相同,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观察所需要(xūyào)的时间(吸收热量)是否相同。
4、主要仪器:
相同的热源、天平、温度计、秒表
• 猜想 (cāixiǎng) 沙子(shā zi)吸热升温比水快 沙子放热降温比水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3章的第3节,主要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水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大于其他物质,因此水常用作冷却剂、取暖剂等。

4. 比热容的应用:根据Q=cmΔt可知,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变化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为什么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比热容的含义。

3.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例题讲解。

4. 讲解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7. 布置作业:(1)教材第13.3节课后习题。

(2)请列举一个生活中运用比热容知识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3. 水的比热容特点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教材第13.3节课后习题。

2. 请列举一个生活中运用比热容知识的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

实验现象: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 __水___加热时间长,___水__吸收的热量多,吸热 能力___强___(强或弱)。
友情提示:相同条件,吸收热量越多,吸热能力越强。
实验结论: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升高相同的温 度,吸收的热量不同,即吸热能力不一样。 为了更科学的比较不同物质这种特性,引入比热容。
学中引入了熔化热这个物理量。仿照比热容的定义,可知: _____的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的液体_________的热量,叫做 这种晶体的熔化热。用字母λ表示。 (3)根据定义总结熔化热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
冰的熔化热为3.35×103J/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同种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_____、______有关。
探究实验: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它们升高相 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设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哪些因素不变?
2、如何比较吸收热量得多少?
实验:

煤油
探究实验: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如水和煤油),它们升高相 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课堂反馈一:
1、水的比热容为:_4_._2_X_1_0_3_J_/_(㎏__·_℃__) ,其物理意 义:1__k_g_的__水_温__度__降__低__1_℃__时__放_出__的__热__量__4_.2_X_1_0_3_J
友情提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与
它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1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水4.2×103 J
5、热量计算公式:
热量的计算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1. 比热容的概念:介绍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其中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特性:描述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温度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无关。

4. 比热容的应用:介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以及比热容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热水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热水袋和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物品与比热容的关系。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讲解比热容的定义,即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Q=cmΔt,并解释各参数的含义。

3. 演示实验:进行比热容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热水袋的热量传递等。

4.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Q=cmΔt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块质量为2kg的铜,从20℃升高到100℃所吸收的热量。

答案:Q=cmΔt=2kg×0.39×(100℃20℃)=50.4J2. 题目:一辆汽车的发动机冷却液的比热容为3.6×10^3J/(kg·℃),质量为50kg,升高温度为50℃,求发动机冷却液所吸收的热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3.3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3.3比热容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第3节“比热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比热容的概念、单位,以及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3. 比热容的应用:了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实例,如用水冷却发动机、暖气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单位。

2. 能够运用比热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和单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热水、冷水、金属块、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热水和冷水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温度变化,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2. 讲解比热容的概念:讲解比热容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意义。

3. 讲解比热容的单位:介绍比热容的单位,让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量方法。

4.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情况,巩固比热容的概念。

5. 课堂练习:发放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比热容。

6. 例题讲解:讲解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用水冷却发动机、暖气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比热容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概念2. 比热容的单位3.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实验中某物质的比热容。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物质的比热容。

2. 题目:举例说明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用水冷却发动机、暖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13.3比热容(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13.3比热容(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第3节比热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通过比热容的实验,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3.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学习重点】1. 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2. 热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不相同”)。

2.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转换法:①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长短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②加热的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3. 比热容:①比热容是用来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②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③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4.影响吸放热的因素:物质的、、。

计算物质吸热的公式:Q吸=;计算物质放热的公式:Q放=.【合作探究】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思考】以烧水为例,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事例支持你的猜想?【猜想与假设】(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水的有关。

例如把水烧开时,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有关。

例如烧水时,水的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

(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物质的 有关。

例如加热质量相等的水与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等。

【思考】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呢?【设计实验】(1)实验方法:该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进行探究①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时,应该控制两个量不变,每次实验只能改变一个量。

13.3比热容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13.3比热容2—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13.3 比热容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3章第3节“比热容2”。

本节主要介绍了比热容的概念、单位以及计算公式,同时通过实验探究比热容的性质,以及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 比热容的单位;3. 实验探究比热容的性质;4. 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5. 比热容的实际测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和单位;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比热容的性质;比热容的实际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夏天在户外活动时,人们喜欢喝冷饮、洗冷水澡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喝冷饮、洗冷水澡会感到凉爽?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热容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1)比热容的定义: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 / (m 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比热容的单位:教师介绍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3.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比热容的性质。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两个烧杯,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热水和冷水;(2)将温度计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记录初始温度;(3)同时将两个烧杯放在阳光下,观察温度变化;(4)记录一段时间后的温度,计算温度变化量。

4.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比热容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比热容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尤其是比热容与热量、温度之间的关系。
2.比热容计算方法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式和数据。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凉爽?
二、自主学习
1.学生阅读教材,对比热容的概念进行自主学习。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
三、课堂讲解与讨论
1.教师对比热容的概念进行讲解,强调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差异。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如:为什么海边昼夜温差较小?
3.学生对比热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将其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比热容的概念。
2.利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差异,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对比热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布置原则:
1.遵循适量性原则,确保作业既能巩固知识,又不过度增加学生负担。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3.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知识讲解:教师对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对比热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3.3比热容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3.3 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材第13章第3节,主要讲述了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为物质的质量,Δt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不同物质的样品、热量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夏季炎热的天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炎热的天气中,海边感觉比内陆凉爽。

2. 概念讲解:介绍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意义。

3. 公式讲解: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4. 实验演示:进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例题讲解:给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物质的比热容,并解释结果。

a.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b. 沙子的比热容是多少?2. 答案:a. 水的比热容约为4.18 J/(g·℃)。

b. 沙子的比热容约为0.83 J/(g·℃)。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比热容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13.3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集体备课教案13.3比热容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3章第3节,主要讲述比热容的概念、计算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比热容的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比热容的应用: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能力,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物体吸热或放热的多少。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及其应用。

2. 重点:比热容的计算公式及其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热现象,如热水袋取暖,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2. 讲解比热容的定义:解释比热容的含义,强调单位质量、温度变化1℃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3. 演示实验: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

4. 讲解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引导学生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

5. 练习题解答:让学生运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比热容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比热容的定义2. 比热容的计算公式3. 比热容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物质质量为0.2kg,温度升高5℃,吸收的热量为1000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答案:c = Q/(mΔt) = 1000J/(0.2kg×5℃) = 1000J/(1℃) = 1000J/(kg·℃)2. 题目:一块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2000J,冰的质量为0.1kg,冰的熔点为0℃,求冰的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 比热容 【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 比热容 【解析版】

第3节比热容一、比热容1.比热容的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大小与物质的、有关。

【答案】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特性;种类;状态。

【解析】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

2.水的比热容是4.2×103焦/(千克•℃),其单位读作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千克的水,____________。

把一杯水倒掉一半,剩余水的比热容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焦每千克摄氏度,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不变。

【解析】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它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无关,所以水的质量减少后水的比热容不变。

3.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QmΔt得知()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答案】D【解析】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其比热容为恒定值,与质量、温度、热量无关,公式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故D正确.4.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A.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B.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C.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答案】B【详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故A不符合题意;B.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凉爽,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B符合题意;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故C不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少,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D不符合题意。

13.3比热容【2013年最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物理】[1] 2

13.3比热容【2013年最新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物理】[1] 2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 J/(kg· ℃)
水 酒精 煤油 蓖麻油 冰 空气 4.2×103 2.4×103 2.1×103 1.8×103 2.1×103 1.0×103 砂石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0.29×103 0.88×103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物理》
第十三章 热和能
第三节 比热容
凉快 热
夏 天 , 白 天 在 游 泳 池
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凉 烫
„„ 新疆气候的又一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大。一般是白
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下降大。许多地方最大的气
温日较差在20~ 25℃。在吐鲁番,年平均气温日较
差为14.8℃,最大气温日较差曾达50℃。塔克拉玛干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
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
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3.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
× 105J × 105J热量 ×2kg × 60℃
1、质量为10kg的水温度从25℃升高到65℃,水 吸收了多少热量? 解:Q吸=cm(t-t0)
=4.2╳103J/(kg.℃) ╳10kg ╳(65℃-25℃)
=1.68╳106J 答:水吸收了1.68╳106J热量
2、质量为2kg的沸水(100℃),温度降低了 60℃,水放出了多少热量? 解:Q放=cm(t0-t) =4.2╳103J/(kg.℃) ╳2kg ╳60℃ =5.04╳105J 答:水放出了5.04╳105J热量

201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

201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
第13页,共30页。
• 公式
热量的计算
如果知道某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
为c和温度的变化值△ t,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可计算出
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Q=cm△ t
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比热容
m:质量
△ t:温度的变化量
单位 J 单位 J/(kg.℃)
单位 kg
单位 ℃
第14页,共30页。
你发现了什么?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J/kg·℃]
水 4.2×103 蓖麻油 1.8×103 铁、钢0.46×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水银 0.14×103
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铅 0.13×103
: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B3:2 B:2:3 C:4:3 D:3:4
第26页,共30页。
例5.温度为20℃的水,吸收1.68 × 105 J的热
量,温度升高到60℃,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根据Q=cm△t 得m= Q/ C △t 因此,水的质量m= Q/ C △t
= 1.68 × 105 J ÷[4.2×103焦/(千克·℃)
第24页,共30页。
新疆有句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你现在能说出它的道理!
这是对沙漠气候的生动描述 。白天,当太阳照射到沙漠时 ,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砂 石吸收热量后,其温度会迅速 升高;而到傍晚,砂石 要放出 热量,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 ,砂石的温度会马上下降,温 度很低,所以沙漠气候温差变 化很大。
实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将质量为4kg的水从20℃加热到70℃需要 吸收 8.4×105 J热量.如果将水倒掉一半, 4.2×103 它的比热容将为 J/(kg。℃)
2、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两倍,若水 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 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B ) A:3:2 B:2:3 C:4:3 D:3:4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就像密度是 物质的特性一样,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一 定的,不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 质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而改变。
• 公式 如果知道某物体的质量为m、比热容 t 为c和温度的变化值△ ,根据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可
计算出该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热量的计算
Q=cm△t
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比热容 m:质量 单位 J 单位 J/(kg.℃) 单位 kg
热平衡关系式: Q放=Q吸
• 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时,高温 物体将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最后两物体温度 相同,称为达到热平衡。
Thank you!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而沿 海地区昼夜温差不大,这是什 么原因?
沙子很烫 海水很凉
同一时刻,为什 么海水和沙子的 温度不一样?
沙子变凉了 海水很 暖和
中午
晚上
从比热容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水的比热 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 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比热容小,海水与 砂石比较,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升高或降 低的温度较小,白天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 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 温升慢,夜晚放热,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 区温度变化大。同理,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 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除了 与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有 关外,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可能与物质的 种类有关。
3、你打算用哪种方法验证猜想?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加 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 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其 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吸收热量的多少)。 两种方法在实验效果上是一致的。
新疆有句谚语: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你现在能说出它的道理!
这是对沙漠气候的生动 描述。白天,当太阳照射到 沙漠时,由于砂石的比热容 较小,砂石吸收热量后,其 温度会迅速升高;而到傍晚, 砂石 要放出热量,由于砂石 的比热容较小,砂石的温度 会马上下降,温度很低,所 以沙漠气候温差变化很大。
=5.84 × 107J
3、由公式Q=cmΔt变形得到c=Q/mΔt,根据这个 公式,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质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物质比热容跟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反比 C、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 小跟它吸收的热量、物质的质量及升高的温度都 无关,比热容的大小由物质本身决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比热容
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 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 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 : J/(kg· ℃)
4.2×103J/(kg ·℃) 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
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
质量为一千克的水温度每升高1℃,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热量是4.2×103J
1、要把2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至少 需供给多少热量? 解:Q=cm△t = 4.2×103J/(kg ·℃) ×2kg×(100-20)℃ =6.72 × 105J
2、质量是100kg的钢,温度从1.3×103 ℃降到30 ℃,放出多少热量?
解:Q=cm△t
= 0.46×103J/(kg ·℃) ×100kg×(1300-30)℃
我们就 选你~
实验探究: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多少。 1.加热用的电阻丝相同
注 意
2.通过电阻丝的电流相同 3.加热时间相同
实验
处理数据
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 煤油,吸收相同的 煤油 热量, _____升高的温度多.
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
结论: 质量相等的水和 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煤油 _____升高的温度多. 推理: 要使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 水 温度,___吸热多。 归纳结论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同样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不同。 怎样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4、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 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 器,其原因是( C ) A.水比较便宜 C.水的比热大 B.水的密度小 D.水的沸点高
例3、关于温度、热量、比热容,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多 B.温度越高的物体的比热容越大 C.吸收的热量越多,物质的比热容 越大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 高
△t :温度的变化量
单位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你发现了什么?
[单位:J/kg· ] ℃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冰 2.1×103
蓖麻油 1.8×103
砂石 0.92×103 铝 0.88×103 干泥土 0.84×103
铁、钢0.46×103
铜 0.39×103 水银 0.14×103 铅 0.13×103
例5.温度为20℃的水,吸收1.68 × 105 J 的热量,温度升高到60℃,水的质量是多少?
解:根据Q=cm△t 得m= Q/ C △t 因此,水的质量m= Q/ C △t = 1.68 × 105 J ÷[4.2×103焦/(千克· ℃) ×(60-20) ℃] =1千克
例4.质量为2千克,温度为20℃的水,吸 收3.36 × 105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多少摄氏度? 解:根据Q=cm△t 得△t= Q/ cm 因此,升高的温度△t= Q/ cm = 3.36× 105焦 ÷[4.2×103焦/(千 克· ℃)× 2千克] =40℃ t= 40℃ +20℃ = 60℃
13.3 比热容
1.中午,沙子很烫而海水很凉。
2
海 水 却傍 还晚 很, 温沙 暖子 。变 凉 了 而
3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 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猜想: 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 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
4
问题与思考
1。质量分别为50克和100克的两杯水,温度 都升高30℃,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这种情况下吸收的热量 不相同 ,结果表明 物质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 质量 有关。 2。质量都为50克的两杯水,温度分别升高20℃ 和50℃,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这种情况下吸收的热量 不相同 ,结果表明 物质吸收的或干泥土的比热 容大,所以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 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B )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 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 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