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06

合集下载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编制好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在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编制好新时期的城市规划——在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

维普资讯
问题是 一些城市超越经济和资源承 受能 力 .盲 目攀 比.随意扩大建设规模 i一些地方在 居民住
式 要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定位 ,城市定位确定 下
来 ,就应该 毫不 动摇的坚持下去 。耍把握控制人
口和合理布局两个关键 问题 在人 口问题上 .既 要考虑数量 .又耍考 虑素质 要着眼于城市长期
房条件和居住环境 尚未得 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 .
把大量财 力物 力投入到不 适当的 “ 形象工程 和 豪华办公楼的建设上 ,而对与老百姓居住生活直
接 相 关 的 经济 适 用 房 建设 和 危 旧房 改 造 ,却 重 视
持续发展 ,注重解决关 系城市长 期发展的土地
水资源 .能源 环境保 障问题 。 要坚持 以人为本 . 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人居环境问题 .包括交
是落实国家计划 ,注重建设项 目的安排 。随着重 点工业项 目的建设一批重点城市迅速兴起 。改革
法 的创新。村庄和集镇规划全面展开 。重视小城 镇 发展 ,提 出发展重点小城镇 。风景名胜区规 划 全面展开 ,明确规划是前提 核 心是保护 管理 是关键 的指 导思想 。这一时期 城市规划在社 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和作 用更加突出 更
糯l 壁
排l
1 新时期城 市规划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建国 5 年 的历史贡献 中国城市规 划工作 0 已经经过 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城市规划科技工 作 者做 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建国初期 的起步 阶段 城市规 划工作具有开创性。 从落实国家 16 5
项重大建设工程的选址 .到编制 1O个城市的城 5 市规 划 ;从学 习引进前苏联规划理论 方法 技
划科技工作者 以主人翁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商业街规划设计
2)城市容积率水平:一般来说,容积率达 600%~1 000%,甚至 1 000% 以上,地上空间已几近饱 和状态,地下商业就具备了开发的必要条件; 3)交通条件恶劣: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流量越来越大,交通矛盾加剧,停车场缺乏, 地下商业街是疏导交通、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 4)基础设施不足与环境恶化:从人防的角度来看,当地上存在危险时,地下空间可成为重要的人防 设施,与地面空间比,它具有对多种城市灾害防护能力强的优势,有利于长时间的抗灾防灾,是城市 地下防灾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环境急需改善时,地下商业可使地上可绿 化面积增加,局部改善城市气候,优化城市环境 。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3. 地下商业街的功能
第9 页
地下街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背景下城市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国情也赋予地下街在城市中的特殊地位,承担了多种城市功能, 不但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很高,成为现代化城市 的一个橱窗。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2. 地下商业街的定义及类型
第8 页
地下商业街既拥有地下步行通道的功能,它往往与地面交通设施相连,承担城市人流的 组织疏散功能,又具有多种商业功能,它连接着商场、购物中心,是购物空间的一部分。 地下商业街成为供城市公共服务的地下商业综合设施,成为城市地下公共步行空间。
第六章 地下商业街 规划设计
第一节地下商业街概述
3.地下商业街开发条件
第 20 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第三条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
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

0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0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6.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理
一、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 轨道网规划要在确定的规划期限内对整个轨道网的 大致走向、总体结构、用地控制、车辆段及换乘站的
配置作出规划,轨道网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级路
网不断优化完善的动态滚动过程。 主要有两类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经验归纳 法、形态分析法、经营规模规划法、客流分析法。
3、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 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尽可能 的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 4、线路应贯通市中心 为了加强中心城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线路 应贯通市中心。 5 、线路尽量沿城市道路干线走向布设 一方面便于吸引沿线地面交通量,另一方面便于施 工。
• 6、 力争多设换乘点 • 尽量使得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间的乘客出行至多换 乘1次即可到达目的地。 • 7、 选择线路走向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 理等制约条件 • 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 。 • 8 、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 • 减少拆迁、噪音、振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
线网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 3、经营规模规划法:从规模经营的角度 ,提出一个路网合理规模的问题。 • 通过对规划要素的研究,建立合理适用 的规划模型,而模型的建立是以运营收 入≥运营支出为原则建立的,通过模型 的测算为达到运营的收支平衡,最小的 日客运量是多少? • 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对其他规划要素,如 线路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平均满载率 等进行规划
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及其 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要换乘 节点方案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的 运营规划、联络线分布研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 协调发展及环境要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2)第四章城市规划区规划 (38)第五章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43)第六章中心城区住区建设规划 (54)第七章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7)第八章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布局规划 (64)第九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73)第十章中心城区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8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4)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94)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规划 (101)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04)第十五章中心城区绿地布局与景观系统规划 (111)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115)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 (119)第十八章中心城区建设时序规划 (121)第十九章规划实施保障 (123)第二十章附则 (126)附表 (12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06版总规)自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赣州市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若干意见》出台,赣州市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面临新的宏观发展环境;二是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南康、赣县相继撤市(县)设区,中心城区面积扩大,亟需加快将南康区、赣县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三是重大设施和平台的建设,黄金机场扩建、昌赣深高铁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赣州综保区、赣州高新区、赣州港(铁路口岸)等重大产业平台的建设,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同时,新时期国家提出一系列新的城乡规划发展理念和要求,为推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统筹安排城乡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省政府批准,赣州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特编制《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2号);《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19号);《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4号);《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1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

2006版《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6版《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虽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9年)》以及近年来陆续编制的中心城部分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需要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文件指导北京的建设。

为实现北京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该规划于2005年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复正式生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的相关规定,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特编制《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并强化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职能,保障中心城城市建设的综合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条规划目标和原则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的“六个调整、六个优化”,加强旧城的整体保护,为建设北京“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搭建综合平台。

(1)遵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关于中心城调整优化的五项原则,即:坚持整体和集约发展的原则,坚持中心城调整优化和新城发展联动的原则,坚持旧城功能调整优化和古都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坚持整体用地比例协调和空间疏密有致的原则,坚持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和绿化系统的原则。

(2)总量控制,划分片区,对中心城总体规模进行分片区管理。

(3)系统优先,以城市基础设施供应能力为条件,确定合理的建设强度。

(4)落实城市公共设施,保障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和城市安全。

(5)综合及高效利用土地,体现节约、节能的理念。

(6)逐步建立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增加城市建设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感谢观看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年)
北京市地方性法规
01 发展目标
03 人口规模
目录
02 发展阶段 04 空间布局
05 城镇结构
07 城市环境
目录
06 交通规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上一次城市规划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时限设计为 1991年-2010年。然而,离到期还有6年时间的今天,北京城市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初设计的速度,朝着更为快速、 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城镇结构
中心城—新城—镇
在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北京计划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结 构,其中重点发展东部3个新城。中心城是北京政治、文化等核心职能和重要经济功能集中体现的地区。其范围包 括原规划中心城范围加上回龙观与北苑北地区,面积约为1085平方公里。
新城是在原卫星城基础上,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 具有相对独立性。新城共规划了11个,分别是通州、顺义、亦庄、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延庆、 门头沟。其中,北京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分别是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这3个新城将成为中心城 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3个新城将共同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
人口规模
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800万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 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将占到450万人左右。
根据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600万人左右,占全市人口比例90%左右,城镇人口 预计每年增加0.6%到0.8%。据介绍,200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456万。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 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等七种方法测算的基础上,规划提出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规划应控制在 1800万人左右。

城市规划引导的06年度广州市用地计划的工业用地预测

城市规划引导的06年度广州市用地计划的工业用地预测

注: 此表统计, 只统计老八区, 番禺花都由于
%& #& %$ 具体情况
#’
! 工程建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建材》 !##) 年第 & 期
表 !" !##$ 年 % !##& 年工业用地各区统计表 越秀区 工业用地面积 ( 公顷) 每个区占总用地比例 (. ) 批地案数 ( 宗) #’ ## #’ #. # 荔湾区 (’ )* #’ & . , 东山区 #’ +& #’ # . $ 海珠区 !#+’ #, $#’ ,. $& 芳村区 $+-’ +, *’ +. !* 天河区 !*$’ $* $,’ $. -* 黄埔区 )(&’ (# -,’ * . -( 白云区 )!(’ #$ -$’ & . (! 总计 $((+’ -$ $##. !$+
黄炳山, 梁智锋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
) ) 【 摘) 要】 : 本文探讨了广州 $’’! 年到 $’’( 年工业用地批 准实施 及空间分布的基本 状况, 从 城 市规 划的 角度 研究 工业 用地 的发 展情 况, 借鉴上一级层次 的规划, 对 ’" 年广州市用地计 划中的工业 用地预 测进行研究。 ) ) 【关键字】 : 城市规划; 工业用地; 用地计划 ) ) 【中图分类号】 : *+,-&. !! / 0) ) ) 【文献标识码 】 : 1

绘设计——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完全解析

绘设计——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完全解析

3
5.2.3 城市公共空间的快题考试 重点
4
5.2.4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所需技 能
5.2 城市公共空间类快题设计 分析
05 城市 规划快题 设计经典 案例分析
5.3 产业园区类快题设计分析
https://
5.3.1 规划原 则
5.3.2 功能布 局
5.3.4 交通组 织
5.3.3 空间结 构
分析图表

03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图面表达
3.7 设计说 明表现
3.8 经济技 术指标
3.1.3 绘图纸的选用
3.1.4 绘图尺的选用
3.1.2 绘图笔的选用
3.1.1 快题考试绘图 工具
B A
C
D
03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图面表达
3.1 工具选用
03 城市 规划快题 设计图面 表达
3.3 前期分析图表现
2.2 技术知识 2.2.1 空间结构形式
2.2.2 功能组合形式 2.2.3 建筑组合形式 2.2.4 环境营造方式
03 城市规划快题 设计图面表达
03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图面表达
3.1 工
A
具选用
3.4 总平
D
面图表现
3.2 版
B
式类型
3.5 鸟瞰
E
图表现
3.3 前期
C
分析图表

3.6 规划
F
5.5.3 功 能分区
5.5.4 空 间结构
5.5.5 道 路交通
5.5 历史街区更新类快题设计 分析
05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5.6.1 规 划要点
5.6.2 设 计原则
5.6.3 功 能分区
5.6.4 道 路交通

2024年的城市发展规划

2024年的城市发展规划
2024年城市发展 规划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城 市 发 展 目 标
03 城 市 规 划 布 局
04 产 业 发 展 方 向
05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06 城 市 管 理 创 新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城市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提高GDP增 长率,实现 经济持续增
生态保护:保护自然景观,恢复 湿地和森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色出行:鼓励公共交通,推广 非机动车出行
垃圾分类:推广垃圾分类,减少 垃圾处理压力
城市形象提升
城市环境改善:加强城市绿化、 美化和净化,提升城市环境质 量
城市品牌建设:打造独特的 城市形象和品牌
历史文化保护:保护和传承 历史文化,弘扬城市特色
医疗设施:医院、诊 所、药店等
体育设施:体育场、 体育馆、健身中心等
社区设施:社区服务 中心、公园、广场等
绿地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公园、广场、 街头绿地等
绿地布局:根据城市空间布局和 功能分区,合理配置绿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绿地功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
绿地设计:注重生态性、景观性 和功能性,提高绿地的使用价值 和审美价值
城市文化特色:挖掘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城市形象宣传:通过媒体、网络、广告等方式宣传城市形象 城市旅游发展: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城市品牌塑造: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感谢您的观看

2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06-8-02

2公安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06-8-02

目录第一章县域概况 (1)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2.自然概况 (1)3.历史沿革 (4)4.城市文化与历史遗迹 (4)5.土地利用现状 (5)第二章城镇体系 (6)1.城镇体系现状 (6)2.城镇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 (9)第三章人口 (10)1.县域人口 (10)2.城区现状人口 (16)3.城镇化水平现状 (18)第四章经济发展状况 (20)1.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20)2.县城经济现状 (27)第五章用地布局 (29)1.县域土地利用概况 (29)2.县城用地布局现状 (29)第六章道路交通 (32)1.对外交通 (32)2.城市道路 (34)3.公共交通 (36)第七章公共设施 (37)1.行政办公 (37)2.商业金融 (37)3.文化娱乐 (38)4.教育科研 (39)5.体育 (40)6.医疗卫生 (40)7.文物古迹 (42)第八章园林绿化 (44)1.自然绿化条件 (44)2.绿地现状 (44)3.存在问题 (45)4.部门发展设想 (45)第九章旅游现状 (46)1.现状概述 (46)2.旅游资源现状 (46)3.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47)4.公安县旅游业发展潜力 (48)5.旅游发展思路 (48)第十章市政公用设施 (50)1.给水 (50)2.排水 (50)3.电力 (51)4.电信 (53)5.邮政 (54)6.燃气 (54)7.环境卫生设施 (55)第十一章环境保护 (56)1.大气环境 (56)2.水环境 (57)3.声环境 (59)4.固体废弃物 (60)第十二章城市防灾 (61)1.防洪 (61)2.消防 (62)3.抗震 (62)4.人防 (62)第一章县域概况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公安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边缘,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东邻石首市,西接松滋市,南与湖南省安乡县、澧县接壤,北临长江,与荆州市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东经111°48′—112°25′,北纬29°37′—30°18′。

城市发展2024年城市发展规划纲要

城市发展2024年城市发展规划纲要
YOUR LOGO
城市发展2024 年城市发展规划 纲要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城 市 发 展 概 况 03 城 市 规 划 理 念 04 城 市 空 间 布 局 05 产 业 发 展 规 划 06 社 会 事 业 发 展
产业园区定位: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 保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产业园区布局: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产 业特点,合理布局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包括交通、通讯、 能源、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以及研 发、教育、医疗、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
产业园区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如税收优 惠、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等
公共空间设计:注重人性化、生 态化、智能化
公共空间管理:加强维护、监管、 服务,提高公共空间使用效率和 品质
5
产业发展规划
18
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动漫、 游戏等
健康医疗产业:生物医药、 医疗设备、健康管理等
绿色环保产业:新能源、节 能环保、循环经济等
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 电子商务等
交通减排:鼓励 公共交通、非机 动车出行,限制 私家车数量
绿化提升:增加 城市绿地面积, 提高城市绿化覆 盖率
空气质量监测: 建立空气质量监 测系统,实时监 测空气质量并采 取相应措施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水资源的重要性:生命之源,生 产生活不可或缺
保护措施:加强污染治理,推广 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
单击编辑章节标题
3
2
城市发展概况
4
城市发展现状

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述

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述

全国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师资培训《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闵希莹2007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建设部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 2005年12月31日一.新版《编制办法》修订情况介绍(一)修订的必要性旧版《办法》(建设部令第14号)的局限和不足1)过度强调由政府统一配置资源的原则,没有考虑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表现在规划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强制性和灵活性都存在明显不足;2)过于偏重对建设开发的指导作用,对人文和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强调不足,对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关注也显不够;3)在城乡关系上体现了较强的城乡二元特点,无法保证城市规划在促进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应当发挥的作用;4)在技术上体现了较强的工程技术属性,缺乏基本的公共政策理念;5)在组织工作上体现的是单一政府行政部门原则,缺少其它部门与公众参与的程序保障。

国家宏观发展背景的转变1)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城市规划的职能要从注重建设项目的安排转向注重发挥政府的调控、监督、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规划既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又要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工具的功能。

2)新一届中央政府强调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规划要更加关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建设、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能源和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

3)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要求城市规划要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保障公众利益,注重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公益设施、住房建设和交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生活,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修订《办法》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等九部委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2]13号文件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下发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建设部下发《关于抓紧组织开展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142号);建设部下发《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建规[2005]16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6]12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06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06版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06版1000字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版)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法规,它制定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编制程序、主要内容和审批程序等方面的规定,对于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原则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突出总体和战略性,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始终坚持总体规划和战略规划的原则,注重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规划城市空间,强调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遵循城市规划科学性、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可控制性的原则,注重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三)坚持公众参与原则。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尤其是增加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过程,增加公众对城市规划的接受度和参与度。

(四)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重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避免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的脱节,通过城市规划的统筹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五)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包括前期规划工作、编制工作、方案论证、方案修编和规划编制报批等五个阶段。

(一)前期规划工作阶段。

主要是对城市发展现状、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自然生态条件等进行调查和研究,准确把握城市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

(二)编制工作阶段。

主要是根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的要求,展开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区布局、土地利用结构等规划内容。

(三)方案论证阶段。

主要是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论证,包括社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空间效益等方面进行论证,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方案修编阶段。

根据论证结果和时代发展的变化,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细化和修编,完善规划方案的内容,使其更加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

06第六章 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2014

06第六章  1960年代的城市规划理论2014
而系统理论起源于“运筹学研究”和“控制论”等领域,使用统计学和 数学技巧对系统关系进行准确建模被看作是系统控制所必须的内容。所以, 交通规划人员很容易接受并应用系统理论与方法。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一、系统规划理论-9
(2)系统理论对地理学的影响和地理学者进入城市规划领域, 推动了系统理论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二、理性过程规划理论
——介绍理性过程规划的产生背景、行动过程、理论根源、基本条件和主要特点
1. 理性过程规划产生的背景
1963年,美国人梅尔文·韦伯对规划过程和规划所处理的对象或 者说实体进行了区别。
他说:“我知道,规划是达成决策的一个方法,而不是具体的 实质性目标本身……规划是一个特别的方法,用于决定应追求哪些具 体目标、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大体上这个方法独立于有待规划的 对象”。
背 景-4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末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城市规划理论体 系:系统规划理论、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和公共参与规划理论。
系统规划理论:基本上源自物质空间规划理论,认为城镇规划 要处理的是:环境——包括城市、城镇、区域 等,这是一个有若干相互联系的部分所构成的 系统。
理性过程规划理论:是一个有关规划过程的理论,它把规划作 为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一、系统规划理论-3
2. 系统规划理论的特征
“城市系统的组件是用地功能和区域位置,它们通过交通及通讯 网络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布莱恩·麦克洛克林
这就是说:“一个城市可以被视为一个系统,是由不同类型的土 地使用和功能空间所构成,这些功能空间通过交通和其它通讯媒介相 互连结起来,形成城市用地系统”。
1973年,安德烈亚斯·法卢迪对研究实物的“实质性”规划理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三、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三)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选取影响区域投资环境的因素因子,对因素因 子进行评价打分,得到每个因素因子的分值, 根据其重要成的,赋予每个因素因子以不同的 权重,然后进行计算加权平均数,得到评价因 素因子的综合分值,综合分值越大,投资环境 越好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三)构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要素 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与管理环境、资源 环境、文教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服务环 境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二、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原则
系统性、综合性 可比性 差异性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一)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也称国际分工论,是在批判贸易差额论的基础 上建立的自由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亚当· 斯密从 生产成本的绝对优势出发,认为一国生产某商 品的成本比别国低,即具有绝对利益优势,该 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 如每个国家都按绝对利益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 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 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三)区域联系分析 1、区域联系分析的内容 (1)区际要素流动 可以在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影响增长效应;可以提高区 域要素的丰裕度,形成叠加优势,从而强化区域在相 关产业发展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形成新的分工 (2)区际贸易 市场行为,对区域分工具有引导性的作用,有利于区 域竞争的展开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五)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必要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 区)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使生产地和消费地在空间上分离 绝对的地理分工:某一国家或地区完全不能生产某种 产品,因而输入这种产品 相对的地理分工:某一国家或地区虽然生产某种产品, 但生产起来较贵,因而输入这种产品 所谓地理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经济利益是 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基础是两个地方劳动生产率或 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cv>cp+t
(二)等级尺度法 着眼于东道国对外资的政策,将投资环境要素 按优劣分为不同等级,逐一评分,汇总得投资 环境总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环境越好 主要选用资本外调的自由、允许外国所有权的 比例、外国企业与本国企业的差别待遇、币值 稳定、政治稳定、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当地 资本供应能力、通货膨胀率等8个因素,总分定 为100分。
0.3/1.2=0.25
0.5/1=0.5
国 际 分 工 后 国 际 贸 易 后
葡萄酒 劳动投入量 葡萄牙 英国 200量 产出量 0 300
葡萄酒获得量 葡萄牙 英国 120 120
毛呢获得量 150 150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一、区域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一)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 区域优势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 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 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 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 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国 际 分 工 前
葡萄酒
劳动投入量 葡萄牙 英国 100 400 产出量 120 120
葡萄酒
葡萄牙的劳动生产率 英国的劳动生产率
毛呢
劳动投入量 100 200 产出量 100 100
毛呢 100/100=1 100/200=0.5
120/100=1.2 120/400=0.3
相对劳动生产率(英国/葡萄牙)
1、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 2、市场环境的改善 3、配套服务环境的改善
布获得量
200 200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二)大卫·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又叫“比较利益论”,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 出发,认为两个国家生产力不同,一国际使生 产不出成本绝对地的产品,但只要能生产出成 本相对地的产品,就可以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 易,并使贸易双方都能获得贸易利益 每一个国家都应当生产它用的比较少的成本就 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即它在生产上具有相对有 利条件的产品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二)模式 2、水平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 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 工。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二)模式 3、混合分工 同时存在区域间的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情况 称为区域混合分工 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三、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一)冷热国评价法 七大因素: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 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阻碍、实质障碍、 地理与文化差距 投资环境越热越好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三、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 狭义: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 策环境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广义:还包括与区域相连的周边地区投资环境、 国家投资环境以及大的国际投资环境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六)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 经济,而主要是看该国有无一些独特的产业或 产业群。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通常寓于竞争 优势产业。 钻石结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一、投资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二)投资环境的分类 综合投资环境:软环境、硬环境 分类投资环境: 按投资动机: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资本寻求型 按投资类型:首次投资、再次投资 按行业类别:第一、二、三产业 按企业投资规模:大、中、小 按投资环境研究区域:国别、地区、城市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一、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四)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其商 品流向的理论。 认为各国要出口那些密集是用他们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并且进口那些密集是用他们稀少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要素充裕: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果其资本与其 他要素的比率较高,则可称该国是资本充裕的 要素密集:一种产品的资本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比其他产品 资本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较大,则称该产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衡量要素充裕度的标准是在一国中某要素所占的比重 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 便宜的生产出来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一)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原则 1、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 标相一致 2、区域发展的优势要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 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一节 区域优势
二、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二)确定区域发展优势的方法 将各部门生产发展需要满足的条件与区域可能 提供的条件进行逐条对比,然后加以综合。 一般采用制表的方法,先根据区域生产发展的 条件粗略估计有哪些部门有可能成为区域优势 部门,然后列出这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区 域因素,并区分为指向性因素、重要因素与一 般因素。再将这些部门在布局上要求满足的条 件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作比较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三)区域联系分析 1、区域联系分析的方法 列昂剔夫提出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又称部门联系平衡 分析、产业关联分析 投入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料、能源、固定资产和活 劳动;产出指产品生产出来后的分配流向,包括生产 的中间消耗、生活消费和积累。投入产出方法主要通 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 系统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关系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一)特点 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
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 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二节 区域分工与区域联系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二)模式 1、垂直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 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 产生的区域分工
三、区域投资环境评价的方法
(五)雷达模型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应包含八大因素,40多个因 子,八大因素为自然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环境、 政府服务环境、政策法律环境、经济文化环境、 市场经营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和技术创新环境
第六章 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第三节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四、区域投资环境的改善
小麦
劳动投入量 英国 美国 150 100 小麦 产出量 120 120 劳动投入量 50 100

产出量 100 100 布
国 际 分 工 前
国 际 分 工 后 国 际 贸 易 后
劳动投入量
英国 美国 0 200
产出量
0 240
劳动投入量
200 0
产出量
400 0
小麦获得量
英国 美国 120 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