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科普:《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合集下载

第1章 工程材料的分类与键合方式

第1章 工程材料的分类与键合方式

绪论
1.3 材料的键合方式
C
• 工程材料通常是固态材料,
60
是由各种原子通过原子、离
子或分子结合的特定组合而成的。
• 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的结合力称为结合键。
• 根据结合力的强弱,可以把结合键分为强键(离子键、 共价键及金属键)和弱键(分子键)两类。
1.1 工程材料的分类 1.2 材料的键合方式
绪论
• 以碳的两种自然形态(石墨与金刚石)说明键合方式的差异如何直接反 映到材料的性质上来。金刚石是纯共价键晶体,有极高硬度,对电、 热的绝缘性很好,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石墨同是纯碳元素的固态形式, 却具有层状结构,为六方排列的层(或片),每一层内的每一个碳原于 以3个电子与邻近的3个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以共价留结合,另一个价电子则为该层 内所有碳原子所共有,形成全属键;层与层之间则以范德华力相互作 用。因此,石墨的碳原子层具有非定域电子,电子在层内是容易移动 的,然而层间却不易。石墨具有一定的金属性质,当然石墨的导电性 是沿层间进行的,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由于键合方式的不同带来它们 力学性能的巨大差异,金刚石可作刀具材料。石墨可用作润滑材料。
绪论
金属由金属键结合,具有下列特性:
①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②正的电阻温度系数,即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③金属不透明并呈现特有的金属光泽。 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金属材料的强韧性好。

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

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

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

引言概述:

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性质、结构和应用的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起源。本文将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分别介绍材料科学发展的五个重要阶段,并详细阐述每一个阶段的三个关键点。

一、古代材料科学的起源

1.1 早期人类对材料的认知

早期人类通过观察和实践,开始认识到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1.2 原始材料的应用

人类利用自然界中的原始材料,如石头、木头和兽皮,制作工具、武器和住所。

1.3 火的发现和利用

人类的智慧使得他们发现了火的用途,火的应用使得材料的加工和改良变得可能。

二、古代文明中的材料科学

2.1 金属的发现和冶炼

古代文明开始发现金属,如铜和铁,并掌握了冶炼技术,使得金属制品得以广泛应用。

2.2 陶瓷的发展

陶瓷的制作技术在古代文明中得到了长足发展,陶器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物品。

2.3 玻璃的创造

古代文明开始创造玻璃,玻璃制品在建造、工艺品和科学仪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工业革命与材料科学的进步

3.1 金属冶炼技术的革新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研究和改进金属冶炼技术,发展了新的合金和金属创造工艺。

3.2 新材料的发现

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发现了一些新材料,如橡胶、塑料和合成纤维,它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3.3 材料性能的测试和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研究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分析方法,为材料的开辟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

4.1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现代材料科学研究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材料设计和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材料的发展历程

材料的发展历程

材料的发展历程

材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文明时期。在古代,人们主要使用天然材料如石头、骨头、木材、皮革等进行生产和生活。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材料的种类和性能得到了不断提升和改善。以下是材料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材料的使用

在人类文明刚起步的时期,人们主要使用可自然获得的原始材料。比如,石器时代使用石头制作工具;青铜时代使用铜和锡合金制作武器和器具;铁器时代使用铁制品等。这些原始材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帮助人们改善生产和生活。

第二阶段:金属和合金的应用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掌握金属和合金的制造方法。金属提供了更强、更耐用的材料基础,广泛用于战争、交通、建筑等领域。人们发现了铜、铁、铝等金属的应用,并通过冶铜、冶铁等工艺将其加工成合金,如铜锡合金青铜和铁碳合金钢。这些金属和合金的出现使人类工业和技术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阶段: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开发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人们发现了矾石制取铝,发明了水泥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使大规模建造成为可能;石英、玻璃纤维等材料的应用使得电气设备和通信技术得到了发展。

第四阶段:高分子材料的兴起

20世纪初,合成高分子材料成为材料科学的重要突破。人们发现了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等材料,它们具有轻质、耐磨和可加工性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和使用方式,为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在材料发展史上的贡献

我国在材料发展史上的贡献

我国在材料发展史上的贡献

1.发展材料科学的历程

材料科学作为一门研究材料制备、性能及应用的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纳米材料领域的突破

在材料领域,纳米材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我国在纳米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2004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掌握了以水为溶剂制备金纳米线的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同年,我国科学家还制备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太阳能电池纳米材料——钙钛矿纳米晶体。

3.先进材料的应用

我国还在先进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2016年,我国科学家为全球首次制备出具有超弹性的氢氧化钠柔性锂离子电池,为全球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我国科学家还利用新型引力波探测装置发现了两颗具有非常强应变能力的首个高应力SiGe材料。

4.中国材料世界地位的提升

因为这些重大的材料科技成果,我国在材料科技领域的地位也逐渐提升。我国有了许多高端材料和设备,其中不乏国际顶级的研发团

队和研究机构。同时,我国在材料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国际合作也得到了加强,我国的材料科学水平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

5.总结

中国在材料科学方面的进步越来越显著,国家也把这个领域作为了重点发展方向。中国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上得到了充分发挥。未来,中国科学家将继续在各个领域不断地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升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我国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

我国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

我国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

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也做

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以下是我国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

首先,中国在古代已经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应用。早在汉代,中国就开发了大量的铜矿,铁器的制作也已经非常成熟。古代的

陶瓷、丝绸、纸张等传统材料不仅深受世界各国喜爱,还对现代的材

料科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中国在现代也不断地为材料科学做出贡献。1980年代,中

国成为了国际材料科学研究的中心之一,推动了材料科学的发展,特

别是在金属、材料物理学、纳米材料等领域。1992年,中国成功地合

成出第一个全新的材料——石墨烯,引领了全球石墨烯研究的风潮。

此外,中国还在功能材料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如在光学、电子、生物和医学等多个领域应用了高性能材料,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

商业应用。

最后,中国对于绿色材料和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也十分重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材料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硅、钢材等大宗材料生产国。中国通过采用新型材料、先进工艺和新

的再生工艺等方法,为材料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体而言,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贡献是显著的。我们期待未来,中国将继续在材料科学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推动材料科学进步,为

发展更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一部系统性、权威性、全面性的工程类著作,涵盖了材料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是中国材料工程领域的权威参考书籍。本大典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推动中国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系统地介绍了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这包括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等内容。同时,大典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为材料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参考资料。

其次,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还涵盖了材料加工、测试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在材料加工方面,大典介绍了各种材料的加工工艺、设备及工艺参数的选择等内容,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掌握材料的加工技术。在测试与分析方面,大典介绍了各种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标准,以及常用的分析手段和仪器设备,为材料工程师提供了实用的测试指南。

此外,中国材料工程大典还涉及了材料工程中的新技术和新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大典介绍了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为读者提供了前沿的科技信息和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工程类著作,对于材料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材料工程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展望了材料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权威参考书籍。相信随着中国材料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这部大典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中国材料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焊接人员常用电子书目录介绍

焊接人员常用电子书目录介绍

焊接人员常用电子书目录介绍

焊接人员常用电子书目录介绍

一、焊接理论(材料学,金属学、冶金学、结构设计、失效分析):◆《金属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

◆《焊接冶金学》

◆《焊接冶金原理》

◆《钢的物理冶金学》

◆《不锈钢焊接冶金》

◆《结构钢的焊接低合金钢的性能及冶金学》

◆《焊接理论及原理》

◆《金属学原理》

◆《焊接金相分析》

◆《彩色金相图谱》

◆《金相分析基础》

◆《焊接金相图谱》

◆《焊接区断口金相分析》

◆《金属硬度检测技术手册》

◆《硬度知识与金属工艺》

◆《焊接工艺学》

◆《焊接检验工艺学》

◆《金属工艺学》

◆《中级电焊工工艺学》

◆《化工焊工工艺学》

◆《金属学与热处理》

◆《焊接结构分析》

◆《焊接结构及生产设计》

◆《防止焊接应力与变形》

◆《焊接结构设计》

◆《电弧焊基础》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基础》

◆《熔焊原理及金属材料焊接》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

◆《焊接断裂力学》

◆《焊接结构疲劳断裂与寿命预测》◆《焊接工艺与失效分析》

◆《焊接结构的断裂行为及评定》◆《焊接工程综合试验技术》

◆《焊接结构强度和断裂》

◆《金属焊接缺陷及其防止》

◆《焊接组织性能与质量控制》

二、焊接方法(操作、工艺、特殊材料、维修):◆《看图学电弧焊》

◆《电焊工入门与技巧》

◆《焊接操作实例》

◆《焊工操作实务》

◆《焊工生产实习》

◆《焊接实训指导》

◆《电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

◆《气焊工操作技术要领图解》

◆《最新手工电弧焊技术培训》

◆《焊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初级)》

◆《焊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中级)》

◆《全国焊工技能竞赛理论试题集》

◆《袖珍焊工手册》

◆《特种焊接工基本技术》

材料学知识讲座PPT课件

材料学知识讲座PPT课件
(2)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减弱,消费增长逐渐降低。 (3)全球资源回收工作的加强。 (4)国际炒家资金链问题。铜价上涨越猛烈说明基
金本身交易成本的不断提升,持仓成本、融资 成本,越来越高,操作难度越来越大。 结论:铜价近期增减幅渐平稳,价格逐步降低, 间有反复,但降低趋势不变,突降几率较大。
22
第22页/共81页
6
第6页/共81页
1.4 材料发展简史—铁器时代
人们开始使用铁来制造工具和武器的时代。冶炼
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之后,铁器时代 就到来了。世界上最早是小亚细亚的赫梯人在公元前 1400年左右,古希腊和古罗马开始普遍使用在公元前 1000年。中国最早在春秋战国-晋国(大致公元前700 年),铁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的工具制造进入了一个 全新的领域,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铁器的使用,导 致了世界上一些民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也推 动了一些民族脱离了奴隶制的枷锁而进入了封建社会。
谢、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智力健美有重要作用。
(五)橡胶、油漆、颜料等工业
24
第24页/共81页
锌合金分类
(1)按合金成分分:
Zn-A1系:含少量Cu、Mg以提高强度和改善耐蚀 性;
Zn-Cu系:是抗蠕变合金,一般还含Ti;
Zn-Pb系:电池壳,小五金及体育运动器材等;
Zn-Pb-A1合金:镀锌 。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1-26全)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1-26全)

中文名: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1-26全)

资源格式: PDF

发行时间: 2006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同组织全国39位院士、百余位

各学科带头人、千余位材料工程专家共同执笔编写,全面反映当今国内外材料工

程领域发展

的最新资料和最新成果,集实用性、先进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中国材料

工程大典包括材料工程基础、钢铁材料工程、有色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无机非

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工程、信息功能材料工程、粉末冶金材料工程、材料热处理工程、

材料表面工程、材料铸造成形工程、材料塑性成形工程、材料焊接工程、材料特种加工成形

工程、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等内容,涵盖了材料工程的各个领域、将最新的实用数据、图表

与先进实用的科研成果系统地集合起来,并附应用实例,充分展示了材料工程各领域的现状

和未来。中国材料工程大典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企业正确选材,合理用材,应用先进的材料成

形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而且对推

动中国材料科学与材料成形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

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目录:

本套大典共26卷

第1卷材料工程基础2006.1出版

第2卷钢铁材料工程(上) 2006.1出版

第3卷钢铁材料工程(下) 2006.1出版

第4卷有色金属材料工程(上) 2006.1出版

第5卷有色金属材料工程(下) 2006.1出版

第6卷高分子材料工程(上) 2006.3出版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

丁瑞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丁瑞军,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材料器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红外焦平面技术研究。负责完成多项国家型号任务中的核心探测器件研制工作,解决了红外探测器阵列研制、深低温CMOS读出电路设计及红外焦平面可靠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动实现了红外焦平面技术从应用研究向工程化应用的转化。

目前,丁瑞军同志带领团队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等十几项研究任务。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制定了GB/T17444国家标准“红外焦平面阵列特性参数测试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9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刘羽寅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刘羽寅,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大本学历,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从事钛合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研究30多年,是我国钛合金领域的知名专家,为我国航空、船舶等领域的多个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第二发明人,她参与研制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高温钛合金被某先进发动机选用,使我国高温钛合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她主持研制的某舰船发动机用钛合金,达到国际水平,已经批量应用于我国船舶某高新工程;主持建立的钛合金棒线丝生产基地,推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化升级。

承担完成了钛合金材料国家重点配套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获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和荣誉称号。

闫保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闫保平,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材料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工程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目标是研究和开发各种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材料,以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以下是材料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是材料工程学科的核心,包括材料的化学、物理、力学、热学等基本性质,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的制备、加工、应用和失效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二、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

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是材料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涉及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合成技术,如冶金、铸造、焊接、热处理等。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是开发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以实现材料的优化和升级。

三、材料加工技术与方法

材料加工技术与方法是指通过机械加工、成型加工、焊接等手段,将原材料或毛坯加工成所需形状和性能的产品的过程。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是开发高效、高精度、低成本的加工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四、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

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是材料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如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深入理解,为材料的优化和升级提供理论支持。

五、材料应用与市场需求

材料应用与市场需求是指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研究和开发具有特定性能和用途的材料。该领域的研究目标是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如航空航天、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和趋势,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六、材料循环利用与环保

《人工晶体材料术语》国家标准解读

《人工晶体材料术语》国家标准解读

《人工晶体材料术语》国家标准解读

王 颖1,2 王海丽1,2 陈建荣1,2

(1.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2.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人工晶体材料具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性能,能够实现光、电、磁、力、声和热的交互作用和转换,是高科技和国防科技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核心材料。《人工晶体材料术语》的颁布与实施填补了我国人工晶体材料行业基础标准的空白。其中收录了148个与人工晶体材料密切相关的专用术语。本文概述了人工晶体材料术语国家标准制定的目的与原由,介绍了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与依据,以及贯彻实施标准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人工晶体,材料,术语,标准

Interpretation of GB/T 39131-2020, Terms and definitions of synthetic

crystal materials

WANG Ying1,2 WANG Hai-li1,2 CHEN Jian-rong 1,2

(1.Beijing Sinoma Sythentic Crystal Co., Ltd.; 2. Sinoma Sythentic Crystal Co., Ltd.)

Abstract: Synthetic crystal materials with a series of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can achieve the interaction and conversion of light, electricity, magnetism, force, sound, and heat. They are essential core materials in the fields of high-tech and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B/T 39131-2020, Terms and definitions of synthetic crystal materials, fills the gap in the basic standards of synthetic crystal materials. The standard includes 148 specialized terms closely related to artificial crystal material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urpose and rea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basis of the revision, as well as the measures taken to implement the standard.

材料科学科普:《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材料科学科普:《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材料科学科普:《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导读:原文是师昌绪老师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提出与内涵》,读后获益良多。由于文章篇幅过长,总结了一个浓缩精华版。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简介:

它是关于材料制备和测试、材料成形与加工工程的大型工具书,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组织编写,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师昌绪院士等做顾问,39位院士、1200余位专家教授共同执笔。《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共26卷,近7000万字,是我国当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材料工程工具书。

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编委会

参编: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章如下: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但是这个定义并不那么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一般称之为“含能

材料”,因为它属于火炮或火箭的组成部分。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材料具有多样性。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传统材料(基础材料)与新型材料。

我国在材料发展史上的贡献

我国在材料发展史上的贡献

我国在材料发展史上的贡献

中国在材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早在古代,中国就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材料,如青铜、陶瓷和丝绸等。在现代,中国也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项重要的贡献是中国在陶瓷领域的创新。在唐代,中国发明了高温烧结技术,使得陶瓷的质量和强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此外,中国还发明了瓷器修补技术,使得损坏的陶瓷能够得到修复,延长了陶瓷的使用寿命。

在现代,中国在金属材料领域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例如,中国在高强度钢材的研究和生产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钢材可以用于制造高速列车和大型建筑。此外,中国还在材料复合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发出了许多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总的来说,中国在材料发展史上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一直在探索和创新各种材料,这些发明和创新对世界范围内的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作用2016

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作用2016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第26卷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

第1章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作用

l 材料表征与检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表征和检测分析技术是关于材料的化学组成、内部组织结构、微观形貌、晶体缺陷与材料性能等的先进分析方法与测试技术及其相关理论基础的实验科学,是现代材料科学研究以及材料应用的重要检测手段和方法。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使得材料分析不仅包括材料(整体的)成分、组织结构的分析,也包括材料表面与界面分析、微区结构与形貌分析、微观力学行为等诸多内容。通过对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全面分析,掌握了材料组分及组织的各种特征和性质,就能为材料的设计、加工提供信息,从而保证材料满足使用的要求。材料的分析检测评价技术既涉及了金相、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失效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高速分析技术领域的理化检验技术,又结合了现代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等离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对传统理化检验技术和方法在宏观和细观层次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

现代材料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材料性能与其成分及显微组织关系的理解。对材料性能的各种测试技术、对材料组织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表征技术构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联系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直到获得具有满意使用性能的材料之间的桥梁。从新材料的发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检测评价新技术所起的作用。图1.1-1给出了有关材料试验评价技术在新型材料研究开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表征与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获知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以材料试验评价技术在新材料研究开发体系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科普:《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导读:原文是师昌绪老师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提出与内涵》,读后获益良多。由于文章篇幅过长,总结了一个浓缩精华版。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简介:

它是关于材料制备和测试、材料成形与加工工程的大型工具书,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组织编写,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师昌绪院士等做顾问,39位院士、1200余位专家教授共同执笔。《中国材料工程大典》共26卷,近7000万字,是我国当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材料工程工具书。

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材料工程大典编委会

参编: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支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文章如下: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但是这个定义并不那么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一般称之为“含能

材料”,因为它属于火炮或火箭的组成部分。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0世纪70年代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80年代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材料具有多样性。从物理化学属性来分,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天航空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传统材料(基础材料)与新型材料。

结构材料是以力学性能为基础,以制造受力构件所用材料,当然,结构材料对物理或化学性能也有一定要求,如光泽、热导率、抗辐照、抗腐蚀、抗氧化等。功能材料则主要是利用物质的独特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功能等而形成的一类材料。一种材料往往既是结构材料又是功能材料,如铁、铜、铝等。传统材料是指那些已经成熟且在工业中已批量生产并大量应用的材料,如钢铁、水泥、塑料等。这类材料由于其量大、产值高、涉及面广泛,又是很多支柱产业的基础,所以又称为基础材料。新型材料是指那些正在发展,且具有优异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类材料。新型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传统材料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

提髙性能,大幅度增加附加值而成为新型材料;新型材料在经过长期生产与应用之后也成为传统材料。

1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纵观人类发现材料和利用材料的历史,每一种重要材料的发现和广泛利用,都会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带来巨大的变化,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前推进一步。

图1.1-1 各类结构材料重要性随年代变化

图1.1-1以结构材料为主线,概述了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自19世纪中叶现代炼钢技术出现以后,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急剧增加,一直到20世纪中叶,人工合成有机材料、陶瓷材料及先进复合材料迅速发展,金属材料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但一直到21世纪上半叶,金属材料仍将占重要位置。功能材料自古就受到重视,早在战国(公元前3世纪)已利用天然磁铁矿来制造司南,到宋代用钢针磁化制出了罗盘,为航海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功能材料是信息技术及自动化的基础,特别是半导体材料出现以后,加速了现代文明的发展。1947年发明了第一只具有放大作用的晶体管,10余年后又研制成功集成电路,使以硅材料为主体的计算机的功能不断提髙,体积不断缩小,价格不断下降,加之高性能的磁性材料不断涌现,激光材料与光导纤维的问世,使人类社会进人了信息时代。因为硅是微电子技术的关键材料,所以

有人称之为硅器件为代表的“硅材料时代”,再一次说明材料对人类文明起了关键的作用。

2 材料科学的形成与内涵

“材料”是早已存在的名词,但“材料科学”的提出只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震惊,认为自己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先进材料落后,于是成立了十余个材料科学研究中心。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与实验方法对材料进行深人的研究。从此,“材料科学”这个名词便开始流行。

“材料科学”的形成实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首先,固体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材料科学的形成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材料科学这个名词出现以前,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陶瓷材料都已自成体系,目前复合材料也获得广泛应用,其研究也逐步深入。但它们之间存在着颇多相似之处,对不同类型材料的研究可以相互借鉴,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最后,许多不同类型的材料可以相互替代和补充,能更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越性,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但长期以来,金属、高分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自成体系,缺乏沟通。由于互不了解,不利于发展创新,对复合材料的发展也极不利。尽管从材料发展需要和共性来看,有必要形成一门材料科学,但是由于各类材料的学科基础不同,还存在不小的分

歧,特别是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之间分歧较大,但由于软物质科学的崛起,还可以软硬兼顾,互相借鉴。

材料科学所包括的内容往往被理解为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探索自然规律,这属于基础研究。实际上,材料是面向实际、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与发展材料的目的在于应用,而材料又必须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来,通过批量生产才能成为工程材料。所以,在“材料科学”这个名词出现后不久,就提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

换言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材料组成、结构、生产过程、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把组成与结构(composition-structure)、合成与生产过程

(synthesis-processing)、性质(properties)及使用效能(performance)称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basicelements)。把四要素连结在一起,便形成一个四面体(tetrahedron),如图1.1-2a 考虑在四要素中的组成/结构并非同义词,即相同成分或组成通过不同的合成或加工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结构,从而材料的性质或使用效能都不会相同。因此,师昌绪提出一个五个基本要素的模型,即成分(composition)、合成/加工(synthesis/processing)、结构(structure)、性质(properties)和使用效能(performance)。如果把它们连接起来,则形成一个六面体(hexahedron),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