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评阅心得

合集下载

重视历史教育:文综高考历史评价与反思

重视历史教育:文综高考历史评价与反思

重视历史教育:文综高考历史评价与反思重视历史教育:文综高考历史评价与反思2023年,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民族、国家和人类共同的记忆和财富,历史教育不仅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理性思考中领悟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和人类共存的智慧,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历史教育在文综高考中的评价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新高考改革中,历史作为文科组考试科目之一,为高中学生所必修,考生需参加统一考试,并提交历史特定个人陈述、作品集和工程研究报告等多个评价要素,从不同层面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加深了对历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历史教育的深化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基础和生命之根,孕育着人类文化的特有价值。

历史教育,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推动人类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桥梁和纽带。

在历史教育的体系中,特别应强调对于人类文化的关怀和保护,让学生了解文物珍馐、非物质遗产和自然资源,体验古代文明之美,观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培养尊重与信仰、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和行动。

此外,在历史教育的实践中,也应该更加注重实证和钻研。

历史是存在的,并且是被现实所左右的。

了解历史,需要尽力在历史本身和现实之间建立联系,并通过对现实的解读和分析来更好地理解历史,同时也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实证和研究,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将历史教育转化成生长在学生内心深处的信仰和见解。

历史教育也是培养各种技能和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了解到不同的时代、地域、文化和人物,同时也会学习到如何收集和分析信息、如何独立思考、如何解读和评价历史。

他们还将学习到各种交流和表达的技巧,以及严谨和批判的思维方式等综合素养,这些素养对于今天的学生和明天的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评分细则解读及高考阅卷看一轮复习——参加高考山东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阅卷的几点体会从2008年开始,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教师参加高考政治学科的阅卷工作,我在2009年和2011年分别参加了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第28题和选修36-37题的阅卷工作。

两次阅卷,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高考阅卷评分细则与我们平时考试阅卷参考答案有着较大的差距。

在参加高考阅卷的过程中,发现考生答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及与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交流中收获了一定的信息,对于我们高三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高考阅卷的基本情况、对评分细则解读以及高考文科综合阅卷的体会。

一、高考阅卷基本情况每年高考文科综合阅卷人员大约有五六百人,其中政治教师贰佰多人。

阅卷组成人员主要是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和老师、山东省济南教研室的教研员,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然后就是从山东省各地市抽调的一线教师。

高考每年大约都是10号报到,然后第二天学习评分细则,下午试评,然后正式批阅。

阅卷流程:集中-分组-讨论并制订评分细则-试评-正式阅卷-质检-调控-总结。

对比2009、2011年来看,中学老师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对试题双评的力度加大。

高考阅卷的客观性进一步增强。

二、高考评分细则的解读有专家这样说,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

说明研究高考考纲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同样重要。

通过了解评分细则制定过程及特点,可以加深我们对高考的认识。

1.评分细则的制定评分细则是高考阅卷学科领导小组在组织学习高考命题组提供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并根据实际教学与考生答题情况等实际情况制定的,可操作性强、细化的评分标准。

评分细则的制定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客观的原则,同时兼顾高校选拔人才和中学教学实际,并要结合广大学生答题情况。

评分细则不同于参考答案。

高考评分细则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高考命题组给的参考答案;二是分数划分的细则;三是评分的补充说明,说明语句与观点的适度变化。

标准不同,学生的得分可能就不同。

山东高考文综阅卷心得.doc

山东高考文综阅卷心得.doc

山东高考文综阅卷心得宁阳四中高三历史备课组:万宝奎6月10日,我们文综学科的三位老师受学校领导指派,参加了文综阅卷工作。

这件事对于我们这一批多年从事高中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因此我们格外珍惜这一次济南之行,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10日中午到达济南,下午参加了高考阅卷动员大会,认真研究了试题和答案,学习了评分标准。

同时预测了考生在答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应该怎样判分等。

11号上午进入试评阶段,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把握评分标准,怎样根据答案要点采意得分,阅卷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考生阅卷判分科学、公正、客观,真正体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下午进入正评阶段。

整个过程都非常严谨。

持续8天多的高强度的阅卷,虽然比较累,但我觉得收获很大。

它让我了解了高考阅卷的流程、评分的标准以及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宝贵的信息促使我进行反思,寻找教学对策。

一、试题特点这次阅卷,我参评的是27题,最后一天又帮忙参评29题,山东高考历史卷第27题。

充分体现试题的多元化、开放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改精神,该题无论是从命题立意、选材、试题设问、答案评阅上,还是对今后高考命题的导向上,都尽显“开放”风范,将命题专家的匠心独具水准尽情的展示在了大家面前。

本题有如下特点:1.立意:高屋建瓴,渗透“开放”理念山东高考历史卷第27题以三个主题形式命题,渗透考查学生的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设问与材料信息紧密结合,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考生在材料与结论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重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需运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影响;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评价、明清时期的东西方世界)来归纳、论证历史问题(不同的历史观点)、独立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写历史小短文),符合新课改精神,体现了多元化和开放理念,命题立意可谓高屋建瓴,命题形式(围绕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彰显“开放”理念。

2024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24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24年山东卷试题分析第一,小规律和大规律以及课本知识、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笔者在高考猜想前谈到“高考更多的是小规律、小气候,很难形成大规律”。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反押题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知识点重复问题。

大规律很难形成,但也不是没有,比如英国史,熟悉公众号的读者,可能会想到笔者强调的那句话。

小规律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之中,当旧的小规律(比如“秦汉史的连续考察”)正在消失的时候,新的规律(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型)正在形成。

新教材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纵观整个试卷,课本知识如影随形。

第2题可根据教材知识进行迁移。

诸侯国由“奉行周礼”到“变革礼制”只是表象,实质是社会政治结构的异变。

另外需要注意这是山东卷第一次考察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方面(本文第一次均以2022年为界点)。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①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中外历史纲要(上)》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中外历史纲要(上)》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潮流。

《中外历史纲要(上)》④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中外历史纲要(上)》⑤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

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对202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6)

对202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6)

对202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的深度解析(6)19.(15分)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

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

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

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

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

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

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

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

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

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7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

(8分)题外之话:本题继第18题之后,更是一道创新意味非常浓厚的试题,是对十多年来全国卷及一些地方卷试题的完全突破,对于新高考评价体系体现非常完美,从一核来看,对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起到很好的把关服务工作,对中学教学改变印证式史料教学、填鸭式满堂灌及强调课堂教学模式花样翻新等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从四层来看,没有扎实的必备知识、超强的关键能力、积淀雄厚的核心素养根本是不可能完成此题;从四翼来看,本题很好的彰显了对基础性,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对考生的创新性力度非常大。

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及对新高考的启示

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及对新高考的启示
历史解释
13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14
苏台德问题
历史解释
15
美国对外贸易调整
历史解释
16
人口分布信息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17
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18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对农村改革的史料价值
史料实证
19
(1)编写一幕发生在17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来看,围绕核心素养出题,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分清一手史料、二手史料与史实的提炼。
5.注重开放性学习
2020年全国I卷在开放性小论文的题型是1道题12分,而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是2道题,共21分,因此在新高考中更要注重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
四、核心素养
题号
知识点
核心素养
1
“义”的实质
历史解释
2
西汉盐铁官营
历史解释
3
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
历史解释
4
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释
5
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史料实证
6
西学东渐
历史解释
7
新文化运动
史料实证
8
外国资本主义
时空观念
9
国民革命
时空观念
10
雅典的民主政治
历史解释
11
启蒙运动
历史解释
12
一战后欧洲联合
3.注重联系
从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卷的非选择题第16题“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7题“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19题“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和选择题的2、3、8、9、13、15可以看出新高考注重把握纵向和横向之间的联系,考查综合性能力。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评价与体会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评价与体会

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评价与体会一、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评价在2023年山东高考中,历史科目的评价一直备受关注。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历史积淀,其评价更是需要全面、深入地进行。

在今年的高考历史科目中,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考题设计的丰富性在今年的历史科目考卷中,考题设计着重突出历史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不仅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了解,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的理解。

这种考题设计的丰富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全面理解和思考能力。

2. 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今年的历史科目考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比较、评价不同历史事件、人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这种考查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考查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除了纯粹的历史知识,今年的历史考题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论述等题型,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应用能力。

4. 考查学生的历史总结与回顾能力今年的历史科目考题,更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总结和回顾能力。

通过论述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意义等题型,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外化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面、深刻理解。

二、2023年山东高考历史体会2023年历史高考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

在备考历史科目时,不仅要熟练掌握历史知识,更需要培养历史思维和应用能力。

历史不仅是过去的记忆,更是当下的思考和未来的启迪。

通过对历史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面对当下的生活和社会。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历史科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历史是我们的根基和底色。

了解历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理解文化底蕴,更好地走向未来。

在备考历史科目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培养历史思维和应用能力,善于总结和回顾,从而更好地吸取历史孕育的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提供深远的思考和启示。

高考评卷教学启示 心得体会

高考评卷教学启示 心得体会

高考评卷教学启示心得体会20__年高考评卷体会6月10日中午报到,晚上7点半开会,听领导讲述评卷精神,会后直接参加评卷培训。

我获知所评的题目是18题写作。

11日上午领会了专家关于写作题评分细则后开始试评,一直到12日下午才转入正评。

18日上午基本结束评卷工作。

在这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高考评卷的紧张、负责、严谨的工作风格。

现将我参加评卷来几天的感受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认真、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

(1)评卷教师的身份,本次参加山西高考评卷九科教师20_多名,只有500多名是来自一线的教师,作文一道题就抽走120多人,基本都是十年教龄以上,最低职称也是中教一级。

可见领导对写作题的重视和负责程度。

(2)试评时间之长,别的题目组或直接开评,或短时间试评,惟有写作题试评了一天半,讨论,辩论,辅导,补充,力求给学生最公正、最负责的分数。

(3)认真、严谨、紧张、有序的评卷工作。

每人每天限定工作量,多方面核定评卷质量,每隔一小时通报小组数据和个人数据,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评卷质量。

二、有关写作题的一点体会。

(1)审题要准。

本次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审题即是审材料。

材料中的【关键词】:^p 汇是“规则”“习惯”“争论”尤其是材料第二段的那句话“”是关键中的关键。

它考查学生的思辩能力,对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学生能否辨证地认识、分析^p ,能否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看法。

本次评卷立意为其次,观点的思辩性为重点。

再看看一直以来作文题目的内容会发现,热点问题冷处理、政治问题擦边球,建议教师和学生平时多关注国内外重要新闻和重大事件,多关心周围老百姓生活、民生、民态,并且能深入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2)材料作文的特征切不可忘记。

评卷发现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作文中完全没有提到材料,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大忌,一律36分处理。

另外如何做到有机结合材料,则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有机结合材料48分打分,希望引起重视。

(3)议论文文体特征的明确性。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历史试卷分析反思(6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试卷,试卷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试卷分析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1一、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总体评价1、题型基本稳定,知识布局合理,难易度把握较好:选取题以史料形式出现,非选取题的考查资料以小专题知识为主线进行综合整合、采用层层递进的小问题设置,注重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潜力的考查。

知识布局合理:考查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试卷难易度把握较好,问题设置有梯度。

2、体现高考的方向:从知识立意向潜力立意转化。

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材料分析题注重材料的鲜活性,有图片资源的运用;问题设计有务必的开放性(如40题第4小问)。

3、较好地把握宏观与微观、理性与感性知识的有机结合:如意识形态与客观存在的关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

4、注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注意教材新增加的资料与提法(如30题)二、教学推荐1、加强历史概念的辨析与运用训练。

2、加强知识的梳理、探究、变通与整合,加强高三最终阶段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3、认真研究“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与“高中新课程标准”,把握考改方向。

(1)认真研究“20xx年考试说明”,务必要吃透考纲,对照20xx年说明,做到心中有底。

(2)研究“20xx年新教材高考模拟试题”,领悟高考动向与潜力要求。

(3)尝试以新课标模块为指导方向的专题复习,尤其是一些新的思想与新提法。

4、加强对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更大程度提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每一次测试后,对学生答题状况作一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知识网络是否构成、分析问题是否较窄、新情境下运用知识潜力是否较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否停留在微观表面、主干知识是否宏观把握等,尔后教师对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最大程度上发展思维。

由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引发的教学反思

由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引发的教学反思

由 2020年高考历史山东卷引发的教学反思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科考试结束后,这套试题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对学科素养及能力考查之全面,结构、角度之新颖,好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考题就是我们教学的风向标,对我们下一步的历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下面就结合这套题最突出的几个特点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先看怎么考1、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其中的17题尤为典型。

这道题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詹天佑,邹容,周恩来三人的事迹的了解,谈谈对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的认识。

此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解决了当今学子为什么而学习的问题,那就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学习。

2、凸显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选择题虽然题量有限,但每道题都基本涉及了两个以上的学科素养要素,最突出的第13题更是涉及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价值观等要素。

3、重视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考查。

试题情境类型多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一方面考察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也考察了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叙述能力,当然也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二、我们怎么教1、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历史学科独具“立德树人”的教育优势,历史教材中。

有鲜活的历史人物,有生动的历史故事。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格教育素材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2、落实五大核心素养。

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其中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等。

我们可以在课堂中,指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揭露历史本真,从而培养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本质,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历史高考阅卷体会

历史高考阅卷体会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钱穆先生强调,中国国民应对本
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对本国的历史与传统保存一份温情与敬意,警惕历史的虚无主义,才 能推动国家发展。)
(1) 观点:我同意钱穆认为历史要有温情的观点,警惕历史的虚无主义,对历史要辩证 的看待。3分 (2)论证:对历史要温情:中国文化的成就——列举:万里长城、大运河、四大发明、 天文学、医学、诗歌、书法、绘画、陶瓷业等;
①趋势没有分别回答,合起来回答了只能得2分
②日、美、中趋势没有分阶段的,后面的原因就不可能得满分。
“国家干预经济”、“指导性计划”或“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都给2分,但回答“凯恩斯主义”的不给
分。(原因应该侧重于经济角度,“凯恩斯主义”
经济滞胀、经济危机
属于思想理论方面)
或产业结构调整都给
② 美原国因3分::(国11家分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分),受滞胀影1分响(1分)。
③科技水平提高(2分); 也可回答材料中“科研经费增加”
④对外开放、引进外资(2分)二入;者经答济出全其球中化一”点“即引可进。外“资对”外也开可放以”回可答以“回引答进“外融资、 技术、管理经验”)
⑤投资大幅增加(2分)。 也可“国家财政支持/国家政策支持)”
没有第1点和第4点,笼统答改革开放 得2分;分开回答:对内改革;对外
6月10日16:30至6月11日15:30。试评有两个目的,一是进一步完善评分细则; 二是训练阅卷人员尽快熟悉评分细则和环境。6月11日15:30 ,宣布补充的评 分细则,最终确定得分点。至此,评分细则不再改动。15:40正式开始高考阅 卷工作。
(三)高考评卷几点说明和体会
1、严格掌握评分标准,防止发生偏宽、偏严和错评、漏评现象,按时 完成任务。每天8小时工作制,上午、下午可以各休息20分钟。每天评 卷2000份,完不成任务的,加班半小时。 2、在规定地点集中评卷,网上评卷机房实行封闭管理,凭《评阅工作 证》并且刷脸核对信息,出入评卷场所。 3、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做好评分参考和评分细则等涉密材料的使用、 保管,不得复制留存,不得将评分细则、答案带出评卷点,不得向无 关人员泄露评卷情况。不得以任何形式将考生作答情况外传,不得记 录考生作答情况。阅卷全程不准将手机、照相机、移动存储设备等带 入评卷场所。每次进入评卷场所都要用探测仪检测,阅卷过程全程监 控。 4、学生答错位置并不会得零分。点“异常卷”选项选择“答错位置” , 然后备注“本答案对应的题号”,归在“异常卷”里,然后按照答案 正常赋分。 5、评分标准比我们平时更宽松,更科学。非常注重学生答案的规范性 和概括归纳能力 6、完全大段照抄材料的不给分,但可以从材料中找关键词、关键句。

作业 202X年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的评析与反思

作业 202X年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的评析与反思

作业202X年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的评析与反思贵州师範大学研究生作业(**)专用封面作业(**)题目 202X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ⅱ)历史试题分析与反思课程名称中学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研究任课教师姓名:廖光珍研究生姓名马静学号: 4202XXX年级202X级专业历史学院(部、所):历政学院任课教师评分202X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分析与反思202X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青海、**、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云南、黑龙江均使用新课标全国卷ⅱ。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历史高考的命题走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考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高考如何正确地引导和推进课程改革?这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许多一线老师都对自己落实高考考点有效应对高考进行了教学反思,或是当年历史高考试题的一些命题基本特点的研究,但常常不成体系,现本人对202X 年的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的历史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202X年备考策略。

综观202X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的历史试题,试题与往年相比题型、难易程度、试卷组卷的顺序(按照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近现代)基本保持稳定,符合《课程标準》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命题特点符合《课程标準》中的知识与能力、思想情感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标準,坚持以“材料第一、能力为主,素养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

试题试题凸显综合性、开放性与**性,重视创新思维,以鼓励考生有创见性地答题。

一、下面对试卷考查的知识点与试卷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表1:202X年全国新课程高考文综卷(ⅱ)历史学科知识点分布一览表表二:202X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ⅱ卷历史试题模组分布二、202X年全国文综卷(ⅱ)大致有如下特点:①试题总体坚持了能力立意,突出了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②试题重视使用新材料、新情境,突出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资讯、运用资讯及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在试题中活化,迁移和昇华。

听了某老师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感想

听了某老师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感想

听了某老师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感想高考将近,为了提升自己的历史能力,就去专门听了某老师的高考历史题分析。

他的解析非常详细,而且一针见血,多年的高考研究经验可见一斑。

例如他总结的第一点:聚焦党史,打造知史爱党教育阵地就十分契合当下时代对历史这门学科的要求,对于学习党史的,主要分为三个大点。

1.学史明理,汲取思想养分通过选取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探索的具体史实,试题启发学生从中感悟真理力量。

如乙卷第XX题材料摘编自毛XX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指出群众工作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努力改进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

这些观念在以后融入党的方针政策,成为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甲卷第XX题选取邓XX关于科学技术的讲话内容和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的论述。

2.学史增信,筑牢信仰根基通过回顾党从创立到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历史试题展现了党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如乙卷第XX题呈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部分重要会议,要求学生任选两次会议,分析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原因。

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们党从一个完全新式、弱小的无产阶级政党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试题用事实说话,启发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3.学史力行,砥砺奋斗才干试题通过呈现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伟大实践,激励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成才动力。

如甲卷第41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为背景,显示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制定外贸政策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逐渐突破美国等国的围堵封锁,实现独立自主发展,启发学生在新时代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征程上提振勇毅前行的精气神。

综上所述,这一条条一件件,都对我们的历史学习十分有启发,推荐各位都可以听一听。

高考历史剖析试题,总结经验,提高备考效率心得

高考历史剖析试题,总结经验,提高备考效率心得

高考历史剖析试题,总结经验,提高备考效率心得高考历史备考心得:剖析试题,总结经验,提高效率历史,这门充满着时间、事件与人物的学科,一直是我所钟爱的。

面对高考,我深知历史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它是我所热爱的,更因为它是我们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的关键。

在备考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要想在高考历史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对试题进行深入剖析,不断总结经验,并努力提高备考效率。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历史试题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而且常常是综合运用。

例如,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有一道题目考查了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和思想文化。

要想正确回答这道题目,就必须对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使我意识到,在备考时,不能仅仅孤立地学习各个知识点,而应该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除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还发现历史试题往往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有一次练习中,有一道题目给出了一个历史事件,要求分析其背景、过程和影响。

这道题目不仅考查了我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考验了我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不仅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还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会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著作、分析历史事件和文献、参与历史讨论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最后,我意识到提高备考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我们不能浪费它。

在备考过程中,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同时,我也会注重劳逸结合,保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我会抽出时间进行适当的运动、放松和休息,以便更好地投入学习。

经过这段时间的备考,我深深地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挑战。

我认识到只有深入剖析试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备考效率,才能在高考历史中取得好成绩。

这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旅程,我会珍惜这段经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历史的奥秘。

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坚持不懈,我们都可以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XX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

XX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

XX年高考历史山东卷试卷分析——立足历史学科特点,凸显历史教育本质XX年高考历史山东卷秉承了以往厚重大气,又不乏活力的特点,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和突破。

从整体来说,今年的试题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实现了选拔性和导向性、基础考查和能力考查的和谐统一,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特点,符合历史学习与认知规律。

具体而言,今年试题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学科性,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XX年山东卷紧密结合历史学科特点,以历史思维能力考查为重点,符合考试说明中“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命题原则。

试题主要从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来区分考生思维品质的差异,实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1、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选择题的第11题,通过对近代纺织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数量比较,考查了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不均衡性,使考生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工业半殖民地性的特征。

第29题第(2)小题,以张之洞对汉阳铁厂选址因素的考虑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洋务派官办企业封建性特点的认识。

2、增强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考生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

试题将世界史和中国史、古代史和近现代有机结合,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模块的知识相融合,突出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如选择题的第12题,考生只有将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三个历史事件以及这一时期的其他历史史实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再如第15题,从空间上涉及了欧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跨度上涉及了近代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三个历史阶段,考查了考生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把握。

试题的设计从单点到多点,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大大增强了试题的综合性,从而加强了对考生思维深度及广度的考查。

第27题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试题不但在知识上将中国古代史中的黄宗羲思想、世界史中的孟德斯鸠思想以及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结合,而且以“史料”“史论”“史观”为主线,实现了对考生能力的多层次、多角度考查。

2020年文综三卷历史做题感想

2020年文综三卷历史做题感想

2020年文综三卷历史做题感想
一、新课标下的历史科高考命题趋势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我们可以比较明晰的估计新课标下高考命题的一些基本趋势及特点。

我认为,新的高考命题趋势大概有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注重创新。

今后高考将更加注重题目的原创性和题型的创新,试题将体现当前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最新成果。

(2) 贴近生活。

近几年广东的高考选择题中这样的题目已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近年上海历史高考题中图片较多,也体现了贴近生活的新特点。

全国卷更是注重材料,生活。

(3)多开放。

根据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多开放,给予学生答题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可能设计出一些具有多元、多解答案的题目,考生答题只要之成理即可。

(4) 学科综合。

根据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不断加强的趋势,新的历史高考改革将在试题中渗,入有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他人文科学知识,如渗入哲学原理、地理知识等。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

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20山东高考文综历史卷试题分析考生对山东今年新高考的历史试卷的材料题的评论几乎是一个声音———难下手。

难道真如高考网友所言,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的从选择题到材料题开始做了一遍,感受如下: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紧扣考纲,难度系数设置合理,体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纵观15道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设置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第一题考查诸子百家对义的理解,学生不难得出各家对义的共同实质。

第二题考各代政府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的管控的力度,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强化管控力度强化,。

第三题由材料去联系教材,分析得出在内部权力分配上的变化。

第四题由今年的新冠疫情映射王安石变法中对灾民的赈济,当然也体现了政府的民本思想。

第五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从另一个角度让学生加深对重农抑商的理解。

第六题考查西学东渐,两种文明相互碰撞中,我们该如何去学习西方,拿来主义固然要不得,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第七题考查五四运动思想上给国人带来的影响,觉醒这个历史核心概念是考查重点,第八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能力,图标类型选择题,学生要学会分析数据,注意表头的时间限定,联系当时国内情况,不难得出当时日本支持的段祺瑞政府的影响力。

第九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根据地图左下角的标注,运用排除法很容易得出是考查国民革命运动知识点。

从前面十题的中国历史看,山东历史试卷的考查是紧扣提纲,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考查方式灵活,注重学生各种素养考查,比如地图,数据,文史资料的理解等。

而且这几道题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难度系数始终,知识点考查不偏,都是高三一线教师老生常谈的知识点,再一个亮点就是紧扣时代脉搏,不回避热点。

从第十题开始的世界史部分对学生考查也是“平易近人”,第十题考查对普罗泰格拉所说的一句话的理解能力,结合雅典的民主政治,不难得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评阅心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评阅心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评阅,心得,,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高考高中中查看更多范文。

20XX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评阅心得作为一名高三历史教师,有幸参与了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第38题、第47题)的阅卷工作。

阅卷过程中也与阅卷组长、其他题目的阅卷老师进行了沟通,收获颇多。

一、对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的分析1.形式上变化较大。

今年的必做题,由往年的2个大题6个小问,变成了3个大题6个小问。

今年的选做题,由往年的每题两问,变成了每题一问。

题目总数的变化,让考生很不顺手。

一问式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答题难度。

如第47题对商鞅变法的考查:“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这对习惯于两问式题目的考生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

2.模仿全国卷的痕迹很明显。

今年是山东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在考试大纲中,已明确提示向全国卷命题靠拢。

这一点在试卷中体现得很明显。

以材料题为例,第39题对四川广汉人民公社体制的变化的考查,只设计了一问“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这与往年全国卷一问式题目很相似。

第40题材料二是对《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的摘目,形式上与20XX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很相似。

考前不少人预测,山东卷应该还会沿袭往年的出题样式。

而今年考题向全国卷的靠拢,给考生带来了很多不适。

3.更加凸显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第38题中的第(1)题“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注重了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考查了考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第48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强调了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运用,考查了考生的历史认识能力。

这一变化对在历史复习中侧重于背诵、不注重理解和应用的考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二、阅卷中出现的问题1.答题不用关键词,不用历史术语。

高考阅卷时间紧、强度大、速度快,一道历史题八九秒就阅完,阅卷人很难仔细认真看每一个字。

但是在眼睛扫描的过程中,关键词成为给分的一个基本依据。

如第38题中的第(1)题的关键词是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瓦子、商品经济发展、僭越礼制、“存天理,灭人欲”、规范社会秩序;第(2)题的关键词是三教合一、面临佛教挑战、吸收佛教思想。

2.不注重审题,答非所问。

如第38题中的第(1)题“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设问与回答的重点是“联系”,但很多考生只答了“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没有把“联系”答出来。

第47题“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第一问需要抓住“社会关系”和“变化”,第二问需要答出“关系”。

很多考生回答第一问时不是回答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是回答商鞅变法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很多考生回答第二问时,不是回答商鞅变法与社会关系变化的关系,而是回答商鞅变法的内容。

3.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书写规范、卷面整齐的卷子,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

这种卷子在阅卷人看来,容易找得分点,看着也顺心。

今年山东历史卷有23.6万份,加上双评和三评卷,总计近50万份。

一份写字认真、书面整洁的考卷,能体现出答该卷考生的态度是认真的,这种卷子比字迹潦草、无法辨识的卷子,起码要高1分的印象分。

4.没有预留检查时间。

在高考过程中,考生心态不可能是绝对平静的,再加上文综题目多,需要书写的内容也多,笔下误也就在所难免。

但在关键词上有笔下误,易造成失分。

在阅卷过程中,我搜集了以下笔下误:群(郡)县制、仿(坊)市界线(限)被打破、弗(佛)教、存天立(理)。

还有一些属于常识性错误,如宋代王阳明的“存天理,灭人欲”;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鞅变法维护了旧贵族利益,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还要避免在答题中出现与考题无关的语句。

如:老师辛苦了,请高抬贵手,多给几分;我觉得不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了;补充什么材料呀,吃饱了撑的。

三、对备考的建议1.必须精研考试大纲,把握细微变化,以此为依据进行备考。

20XX年山东省考试大纲中说要向全国卷靠拢,很多人没在意,没有加强对以往全国卷试题的练习,结果在第39题和第47题上吃了大亏。

2.不能死记硬背,需理解、应用。

同学们应该减少背诵的时间,要注重理解和应用,着眼于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表达能力的培养。

3.不要迷信教辅资料,要做研究型考生。

在以往备考中,很多同学扮演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把教材、教辅的整合性知识直接拿起来就背诵,迷信某本教辅、某位专家、某地市题目的权威,自己对如何解题没有想法和见解,这对备考的制约很大。

4.要注重审题的准确性与答题的规范性,尽量避免非智力失分。

附:《20XX年山东文综卷历史材料题评分细则》38.(16分)(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3分)【若只答出三项中的一项,得2分】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3分)【只要回答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和传统儒家伦理秩序受到冲击中任何一项,即可得3分】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2分)【后两句只要答出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只要答出约束行为和规范秩序中任何一项,而规范社会秩序。

(2分)即可得2分】(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3分)【只答出佛教或者道教,可得2分;答三教合一、三教合流,可得3分】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3分)【只答出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或者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即可得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9.(14分)提取历史信息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

(4分)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只要答出二者之一,即可得2分】“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只要答出二者之一,即可得2分】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面信息(2分)。

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

(0分)进行历史解释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

(7~8分)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

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

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

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只要答出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

(1~6分)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

(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

(0分)历史表述层次一: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分)层次二:基本符合逻辑,条理较清晰,语言较流畅。

(1分)层次三:缺乏逻辑,条理不清,词不达意。

(0分)40.(16分)(1)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

(3分)【若只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得2分】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

(3分)【若只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得2分】(2)前者强调英国革命的开创性,把它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分)【只要回答出其中一层意思,即可得2分】后者也承认英国革命的重要性,但只把它作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

(2分)【回答出后一句内容即可得2分,只回答前一句得1分】(3)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

(2分)【只要回答出两项中任何一项,即可得2分。

全球化也可用全球通史、全球史观、世界一体化、整体史观等词汇代替】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2分)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2分)47.(10分)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2分)【若只是照抄材料不得分,若答平民地位上升、平民可以做官、布衣卿相、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也可得2分】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

(3分)【只要答出两句话中的任一句,即可得3分】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等措施,(3分)【只要回答出两条以上措施,即可得3分,若只答出一条只能得2分】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2分)【回答打击旧贵族势力得1分,回答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得1分】48.(10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3分)【只要回答出“建立共和”是个人、国家、民族等需要,即可得3分】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共和,孙中山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孙中山高尚的政治品质。

(2分)【只要回答出孙中山的高尚品质,即可得2分】民主共和是历史的潮流,袁世凯为了篡夺革命果实,实行假共和真专制。

(3分)【若回答出袁世凯假共和或实行专制的具体措施,也可得3分】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孙中山的政治局限性。

(2分)49.(10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3分)【回答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实现全民族抗战中任何一项,即可得3分】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弱到复兴的历史性转折。

(2分)【只要回答出两项中任何一句即可得2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中国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2分)【只要回答出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即可得2分】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