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君子的理想与活存美学
孔子“仁”学中的美学思想
孔子“仁”学中的美学思想作者:袁清云史杨杨晓霞来源:《北极光》2015年第10期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代表孔子思想的《论语》一书中出现频率极高,每次做出的解释也略有差异,因而给后人留下了各种理解的可能。
本文简单论述了孔子思想在关学思想中的地位,主要就孔子“仁”学里的关学思想进行阐述。
为了让大众能够理解并且自愿推行“仁”,孔子将其“仁”学进行了三次转化,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转化,孔子的“仁”学具有了审美的意义,最终通达到审美的殿堂。
关键词:仁;礼;审美关于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学术界是有争议的。
一些学者认为,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学派关于政治学、伦理学方面的研究和阐述,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毫无疑问是居首要地位的,但是其在美学、文艺学的建树方面,未必及得老、庄。
叶朗教授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在他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一书中,就明确将老子的美学思想作为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但是仍然认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美育的思想家。
陈望横教授则认为,老、庄思想的内在精神确实是通向审美,但是老、庄本身是明确表示反审美的,更遑论构建所谓道家的美学体系。
但是儒家思想却与道家思想不同。
可以说审美是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学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就儒家的美学体系而言,关于审美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关于艺术创作的美学规律方面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探究和分析,但与其他学派相比较而言,儒家更强调从宏观的层面探究审美规律,同时也更为自觉地构建属于美学体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望衡教授把孔子看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创立了美学理论形态的思想家,认为孔子学说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理论觉醒的标志。
叶朗教授之所以肯定孔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窥探到了其所包含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也即探讨审美和艺术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时的社会,审美和政治风俗之间的重要联系。
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教育学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教育方式。
孔子所处春秋时期,在春秋之前,在当时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去读书,获得教育的权利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不官则无所授书”,教育、学术皆由“官府”世守,那时候的教育是“有类”的。
到了春秋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下移,下层平民希望获得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
无论学生是怎样的身份、地位、民族都愿意去教他们,所以在孔子三千学生之中,来自当时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身份的人,绝大多数出身贫贱。
孔子对自己弟子的教育方法不是那种一味的灌输式教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只管老师我说。
孔子对每一位弟子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弟子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去接受教育,在因材施教的同时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他要求学生达到“愤”和“悱”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施以“启发”的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所以他的弟子当中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七十二贤士。
他的这些思想在《侍坐》当中得以体现。
美学思想:孔子的学说中最重要的就是“仁”,所以的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为中心,孔子强调善与美相联系。
他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词,如“里仁为美”(和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算是善的、好的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帮助和赞成别人做好事,不帮助和不赞同别人做坏事)等。
这里所谓的“美”是和善、德一个意思,二者可以混同使用。
在中国孔子是最早提出美育思想的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以“诗”为基础,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
在《侍坐》篇中可以看出他关注的是具体社会中的人。
文质彬彬,是孔子典型的美学思想,它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的集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以语言简练、思想深邃而闻名于世。
在这部经典中,孔子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和美学思想令人深思。
美学价值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论语》强调功利主义,在行为和思想上强调实用主义。
“君子不器”,这是孔子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应该以德行为基础,而不是以才艺为重要指标。
这种价值观念有助于塑造人的个性和气质,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他还强调“不以直道,不行”。
这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坚守道德准则,不以权力、利益为导向,始终走正直的道路。
这种对正直道德的追求体现了美学价值观念中的高尚品质。
《论语》中的美学价值在人际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人们应该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以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不伤害他人的利益。
孔子还强调了孝道和友谊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道是人伦关系的基础,而友谊则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他提出了要“德配天地,无伐其美”的观点,表明人们应该追求道德的完美,并且不夸耀自己的优点。
这种亲和力和理解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美的品质。
《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还体现在孔子对教育的思考中。
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学习方式。
他认为,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领悟。
他的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并且注重实际应用。
这种美学价值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对后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的美学价值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
它强调实用主义和道德伦理,体现了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美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
孔子的仁学与美学思想
孔子的仁学与美学思想作者:何柳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4期摘要:孔子的思想内涵深远,博大精深,历百代不衰,跨异域皆仰。
他对作用于人的感情为重要特征的审美与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并总结出他的美学观点,使他的“仁学”与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个体的心理愿望同社会的伦理规范的交汇融合,成為孔子美学最为显著的特征。
孔子的美学就是他的“仁学”思想的延伸,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基础,对后世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以仁学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以仁为美”的解读可知,孔子美学不单纯是一种伦理美学,在其美学思想中有对人与物的关怀,有内在感性的一面,他以“仁”作为美的评判标准,但不将其作为唯一的审美指标,“仁”中有仁行与仁性,在注重外在行为规范的同时也有对内在仁心的追求,在这之中有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本文以分析“里仁为美”的内涵为起点,将“仁”视为孔子美学思想的价值根源,阐释孔子的仁学及美学思想,并探寻其深远意义所在。
关键词:孔子;仁学;里仁为美;美学一、绪论近年来,传统文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随之而兴起了国学大潮,大学开设国学课程、小学诵读国学经典等等。
孔子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对其思想的研究愈来愈多。
美学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孔子未曾留有独立、系统地美学著作,但却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思考,对美作出了独具特色的儒学式演绎,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孔子虽未有一个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但却始终一个内在的审美价值根基,也就是仁。
仁作为孔子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其落脚点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人的关注上,仁中含有万物之德、仁行与仁性,“里仁为美”的美学主张反映出其人生美学的特征。
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美学思想,并将其作为美学思想的核心命题,围绕着这个中心,表达了他对人的尊重与重视,在其人格美论中,他大力推崇君子人格,强调文质彬彬,不仅注重外在行为,还要求从内在去遵仁、践仁,这是一种由内生成的身体力行而不单单是受伦理道德束缚的麻木遵守;还有对艺术的审美与追求,强调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审美观,“思无邪”的审美标准;同时还涉及到对自然的关注与爱护,以山水比德、关注生态。
简述孔子的仁学
孔子的仁学思想
一、仁学的概念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仁”是人类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原则,是一种爱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态度。
孔子把仁视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的必备品质,认为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二、仁学的内涵
1. 仁爱
仁学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一种无私的、无条件的、普遍的爱,它不仅仅是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情感,更是一种对所有人的关爱和尊重。
在孔子看来,仁爱是人类本性所具有的情感,只需要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的途径,将其发掘和发扬出来即可。
2. 义利之辨
孔子认为,仁爱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原则,而利益则是其次要的。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仁爱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
因此,孔子提出了“义利之辨”,强调了道德行为应该以仁爱为出发点,而不是为了获得个人利益。
3. 礼治
孔子认为,仁爱和礼治是相辅相成的。
礼治是一种社会规范和秩序,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类和谐。
在孔子看来,礼治不仅是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仁爱的必要条件。
因此,孔子强调了礼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礼、乐、仁、义、智、信”等六艺,作为实现礼治的具体手段。
三、仁学的实践意义
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因此,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名言,强调了实践和修养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孔子的仁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孔孟美学思想
孔孟美学思想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便十分注重道德修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美德依旧流传下来,不过现在更多的被称为“礼貌”。
其实,在这悠久历史中,还有许多关于孔孟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孔孟的美学思想吧!孔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仁”和“中庸”。
他将“仁”解释为“爱人”,而“中庸”则指处事做人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孔子的“仁”,是一种亲和力、凝聚力,只有做到了“仁”,才能让天下之人信服。
在孔子看来,只要把“仁”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上,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治理国家。
孔子提出的这种“仁”,并不是像现代社会上一些“空谈仁义”的人一样的,这里的“仁”是建立在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基础之上的,是有利于人们发展的。
一直以来,“仁”与“中庸”便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在古时候,孔子认为,人应该先考虑别人,再去考虑自己。
由此可见,孔子的“仁”便是“中庸”的前提,而“中庸”又是人际关系相处的基本准则。
例如,两个同桌上课的同学,其中一个生病了,另一个不但没有热心地帮助她,反而选择了离开。
我们也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就说明,如果两人关系恶劣,一个人对另一个总是喋喋不休的教导,不但起不到任何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这就是说,如果你在劝告别人的时候,方法不对或者用词不当,就会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甚至会招致对方的怨恨,从而引起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我们在劝人的时候,一定要恰到好处,并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这就好比做饭一样,每一个步骤都十分重要,只有每一步都完美无瑕,才能做出一份香喷喷的饭菜。
而最后,这份饭菜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最为完美的。
虽然,古时候的孔子已经去世了,但是他所倡导的这种理念,依旧为今天的我们所称赞,并且仍在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现在,在我们身边还是存在着这种情况,比如有些老师经常强调孩子要听话,但是当孩子真正做错事情的时候,却不予纠正,而是选择了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著作之一,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也包含了许多有关美学的价值观。
通过对《论语》中的美学价值的浅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美学情感,同时也能够启发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
《论语》中对于美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品德和道德的要求上。
孔子在《论语》中反复强调了君子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行为,认为君子应该诚实守信、礼貌待人、恭敬敬畏、宽容包容,这些品德与美学价值息息相关。
他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道德和美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的美德品行也是构成其美学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中,一个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是相互联系的,品德的高尚能够使一个人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在《论语》中,美不仅仅是外在容貌的表现,更关乎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和行为举止。
这种内外兼修的审美观念,对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美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论语》中还涉及到了艺术和文学对于美学的探讨。
孔子在《论语》中频繁地谈论诗文和音乐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古代中国的诗歌和音乐进行了细致的品评和推崇。
他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对诗歌的推崇体现了孔子对于思想深邃、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的欣赏。
他还提倡“听其言,观其行”,即通过感受艺术家的言行来欣赏艺术作品,这也是对于艺术美学的一种重要观点。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文学和音乐的态度充分展现了他对于艺术美学价值的认可和重视,这也是对当代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一种精神引领和美学启示。
《论语》中还包含了对于礼仪和礼仪美学的探讨。
孔子对于礼仪的理解和推崇贯穿于整个《论语》之中,他认为,“君子之道,辟如而已矣。
伴孩之哭,未出于道。
”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礼仪规范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礼仪美学的重视与追求。
在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中,礼仪美学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美学追求,它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美的色彩,也体现了人们对于道德和文明的尊重与追求。
以“仁”为基础的孔子的美学思想
以“仁”为基础的孔子的美学思想作者:汤海燕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5期【摘要】“仁”是孔子美学的核心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对其“仁”学观念的延伸和建构,此篇文章中笔者将以此为出发点,试图阐述孔子以“仁”为本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仁;中和;文质;美善前言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可以说,孔子的学说,是充满了人文精神的。
鉴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如此重要的地位,我们若想对中国古典美学有系统的了解,就要首先梳理清楚孔子美学的几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对他的美学思想的轮廓有个清晰的把握。
笔者以为,孔子的整个学说理论是建立在“仁”学的思想上的,所以他的美学理论的也应是以“仁”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
下面笔者将会以此为思路,对孔子美学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力图梳理清楚它们对孔子美学的建构。
一、仁学催生美学“仁”是孔子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所以孔子是的美学是从“仁”、“爱”等出发去考察美与艺术的。
在孔子看来“仁”是核心,是本质,而礼乐是外表仪文,是审美。
但是,“仁”不能直接对人们的审美产生影响,它需要经过改造。
孔子把“仁”的含义规定为“爱人”,这里的爱人,是一种情感要求。
但这样看来,爱人的范围还是太宽泛了。
但孔子不光是大思想家,也是个实践主义者,他把这种爱人的情感要求首先建立在血缘关系上,他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所谓“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弟”讲的是兄弟之间要和睦。
这样的“爱人”道德和情感要求,就既具体,又容易实现。
但是孔子的“仁”并未止步于此,仅仅建立在血亲之上的“爱”和“仁”当然不是孔子的理想。
孔子于是将“仁”,由己推向众人、世人。
“仁”本来是强调社会性的,本来是对个人,对个体欲望有所约束的,经过这样的转化,外在的强制性没了,社会与个体,理性与感性,伦理与心理就实现了统一,也就为儒家的伦理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其注入了情感与理智的因素。
二、美善结合孔子的学说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具有明显的伦理学倾向,所以与道家老、庄相比,孔子的美学思想就特别强调“美”与“善”的关系。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这部书中,不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首先,关于“仁”的美学价值。
《论语》中多次强调“仁”,认为“仁者爱人”,通过仁爱之心,人们可以关注他人的感受、喜好和需求,从而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信任度。
这种互动的美学意义在“礼”中也有表现。
《论语》中认为“礼者,通于神明和人,得民心者也”,即维持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礼仪繁琐程序不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感,还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由此可见,“仁”、“礼”通过互动和认同的媒介,满足了人们内心对于美的追求,同时又促进了社会的美好。
其次,关于“智”的美学价值。
《论语》中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认为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素质。
这种智慧与美学有一定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视智慧为一种美德,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好的价值观,可以使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追求更高更完美的美。
这种美学价值在孟子的“心即理”的思想中也有所体现。
最后,关于“勇”的美学价值。
《论语》中提到了“君子弗圣则不法”,即没有高尚品质的人不会识别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就无法在道德上不懈追求自我提升。
这种勇气的美学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认可。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勇气去克服自己的疑虑和恐惧,去探寻世界的美。
一个人对美的追求,需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去挑战未知的领域和自己的极限。
总之,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美学思想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和沉淀,孔子等先贤在《论语》中的表现则是其中经典的代表。
对于现代人来说,《论语》不仅是一本经典文献,同时也是涵盖了丰富美学思想的一本书。
简述孔子的仁学
简述孔子的仁学
本文旨在简要介绍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其背景、核心理念以及影响。
一、背景
孔子 (公元前 551 年 - 公元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诸侯割据,社会秩序混乱,人民苦不堪言。
在这个背景下,孔子致力于寻求一种能够挽救社会危机、重建秩序的理论和实践。
二、核心理念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也是他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使人们能够相互关爱、和谐相处。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具有仁爱之心,是衡量他是否有道德、是否有人格的标准。
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仁者爱人:仁者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以他人之乐为乐,以他人之苦为苦。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应该以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3. 孝悌为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仁学的基础,人们应该以此为基础,推己及人,关爱他人。
4. 中庸之道:人们应该遵循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过分追求精神享受,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5. 德治为本:政治家应该以德治国,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实现社会大同。
三、影响
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被后世传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
浅析《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许多关于美学的观点,对于美学的探讨具有很高的价值。
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对《论语》中的美学价值进行浅析。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的观点,强调了做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德。
这种美德观念对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美学强调美的内在价值,而美德正是一种内在的美。
在孔子看来,一个君子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这种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美。
在美学中,美德被认为是最高尚的美,它体现了人的高贵和丰富的内在精神。
孔子提出的君子的美德观念对美学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敏于事而慎于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观点,强调了对于才智和知识的重视。
在美学中,才智和知识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人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才智,同时要有足够的知识来支撑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对于美的欣赏和创造来说,这些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孔子提出的这些观点对于美学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美的追求中需要有才智和知识的支撑,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造美。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言必信,行必果”、“吾日三省吾身”等观点,强调了诚实守信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在美学中,诚实守信和自我反省是构成美的重要道德品质。
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一个人只有自我反省,才能够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美的追求和创造。
孔子提出的这些观点对于美学的探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美的追求中需要不断地反省和完善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美的价值和魅力。
《论语》中的美学观点对于美学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关于美的观念和价值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
它提醒我们在美的追求中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行为、足够的才智和知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求、诚实守信和自我反省等品质,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造美。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
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其“仁学”具体体现在:(1)对待“仁”的态度。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2)“仁”的价值内涵。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就“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
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
(3)“仁”的表现方式。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才能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
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4)“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
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谈孔子“ 仁” 之美学思想
谈孔子“仁”之美学思想孔子认为人的美好本质即是“仁”, 人可以“杀身以成仁”, 可以“泛爱众而亲仁”, 可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由此, 人性的自觉意识与观念萌生, 孔子的仁美思想产生,“仁”之美学思想成为孔子思想之中基础而又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孔子的仁美思想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性自觉泛爱之美《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记载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孔子的真正思想。
在《论语》中“仁”的思想被提到的次数不下百次, 可以看出, 在孔子的观念中“仁”的重要性, 孔子一再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叭倩》) 就是说, 没有“仁”的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厚情感, 其它的外在即便再好, 也是没有意义的,内心情感的真实胜于外在的讲求, 正如私以为“有之于内, 必发之于外”。
氏族血缘是孔子仁学的现实社会渊源, 孝梯是这种渊源的直接表现。
孔子曾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 这是从孝梯方面解释仁的含义, 人有别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懂得亲情, 有敬爱父母与兄弟之情和这种心理意识, 这正是后世人道观念的源始。
我们可以发现“仁”的思想中含蕴的是一种人性的自觉意识, 渗透着一种巨大的人文关怀, 如“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 《论语泰伯》)、“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 朋友信之”( 《论语公冶长》) 等仁道理想, 这种带有深厚情感的博大的人文精神, 对历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处世为人、精神探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们始终关注民族、社会、国家的兴衰命运,同情深处水火之中的苦难百姓, 表达伤时感世、立志救民的政治理想, 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
在我们华夏历史上, 流传至今的“大仁之极, 而大勇生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都可以在孔子的“仁”之思想中寻到根源, 这种自觉的人际关怀, 甚而上升到国家、民族、社会层面, 表现为对大众的深厚同情, 对苦难的深刻感受, 进而积淀成博爱的人道精神, 反对残暴、压迫与剥削的道德悲悯。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孔子的仁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旨在改善人际关系、弘扬道德价值观,并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子文化或儒家文化,对中国及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仁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和社会关系。
他认为,通过修养自身的德行,可以和谐相处,并且推动社会稳定与进步。
仁学的核心思想是“仁”,即爱和善良。
孔子认为,一切行为都应基于仁心,从而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仁学主张,个人应努力实现仁德,培养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包括孝道、友爱、忠诚、诚实等等。
孔子提出了“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技能被视为仁德的表现和培养的途径。
孔子还强调个体的修养过程中应该注重礼仪,通过服从自然和社会秩序,维护和谐。
孔子的仁学不仅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还强调了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理念,认为通过正确的政治体制和善良的统治者,可以推动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在孔子的仁学中,国家的治理应该以“仁政”为核心。
仁政强调以仁爱之心去治理人民,使人民享受幸福与福祉。
孔子的仁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孔子以来,中国历代子孙都将仁学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追求自律和完善自己的修养。
儒家学派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政治、教育、社会和家庭等方面。
此外,孔子的仁学也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自身的社会和文化建设中。
孔子的仁学使人们更加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崇尚仁德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仁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道德修养。
通过努力实现仁德,可以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达到社会稳定和进步的目标。
孔子的仁学对中国及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古代和现代社会伦理的重要指导原则。
孔子的美学名言有
孔子的美学名言有1. 孔子说:“里仁为美。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要和仁德的人在一起,这样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好吗?就像你身边有个特别善良、乐于助人的朋友,和他在一起,你是不是会觉得特别踏实、开心呢?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哇,孔子这话太对啦!想想看,如果你是那个帮助别人成就美好事情的人,那得是多么棒的感觉呀!就如同在黑暗中为他人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3.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哎呀呀,这不就是说诗歌能激发我们的情感,礼仪让我们站稳脚跟,音乐让我们最终完善嘛!好比盖房子,诗是地基,礼是框架,乐就是那完美的装饰呀!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你想想,一个人如果只有质朴没有文采,不就显得很粗俗嘛,可要是只有文采没有质朴,又太浮夸啦!这不就像做菜,得有合适的调料和食材搭配,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呀!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不是嘛,知道一件事不如喜欢它,喜欢它又不如以它为乐呀!就像有人喜欢画画,那他沉浸在画画中时,简直是快乐得不得了呢!6. “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多形象呀!有时候东西可能看起来很美,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呀!就像一件华丽的衣服,好看但可能不太实用。
7.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哇塞,快乐但不过度,哀伤但不悲痛欲绝,这多恰到好处啊!就像听一首好听的歌,让你心情愉悦但不会兴奋过头,多棒呀!8. “绘事后素。
”这就像画画要先有白色的底子一样,做事情也要先有好的基础呀!你说是不是很有道理?9.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真的呀,有道德的人肯定会说出有意义的话,可光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有道德呢!就像有些人说得好听,可实际行动却不怎么样。
1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有道德底线,心怀仁爱,还要在各种技艺中畅游嘛!就好像人生是一场旅行,这些就是我们的行囊和路线呀!我觉得孔子的这些美学名言真的是非常有智慧,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指引,让我们更好地去感受和追求美呀!。
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1.试述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答: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
孔子"仁爱"思想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这个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2.孔子论君子人格有哪些主要观点和思想答:首先,君子品德高尚。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对于道德,时时放在心上,每遇事都要想是否符合道德。
君子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注意符合“义”,而小人却常常见利忘义。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象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别的什么也不会,那样不能适应社会。
其次,君子修身养性。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胸怀宽广,为人坦荡,不忧不惧。
再次,君子勤务实。
孔子曰:“君子务本”。
即君子不在小问题上斤斤计较,而是抓住根本问题。
另外,君子善处世。
君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
3.孔子教育思想述评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学习过程、人生修养等等,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
”的思想,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也就是说教育应该为大多数人服务,人人都应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其他条件的限制。
孔子的这种思想切合当时的庶民的利益,对于改变以前受教育权利为贵族子弟所独享的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这种思想即便在今天,对我们推进教育公平仍旧有指导意义。
4.略论孔子的义利观答:孔子提出了"君子义以为上",孔子一方面认为"义以生利",但是孔子强调行义要符合礼的规定,另一方面,在义利关系上,孔子又明显表现出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的思想,孔子说"见利思义"。
从“三美”看孔子的美学思想
从“三美”看孔子的美学思想【摘要】:孔子对自然美谈论的比较少,从他对自然美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美学思想中著名的“比德观”。
他对社会美谈论的是最多的,包含人格美、和谐美等等。
从其艺术美观中,我们可以得出其美学思想是在注重美与善结合的同时,更加注重善的方面。
论文关键词:孔子,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一)自然美观—“君子比德“观在中国美学史上,自然界很早就进入了审美领域。
孔子对自然美谈得较少。
《论语》中有以下几处: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巍巍乎!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论语·泰伯》)。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孔子把奔流不息的水比作不以人的客观意志改变的时间的流逝,暗指人生的短暂,把耐寒的松柏比作顽强不屈的人格,把阔大的天比作尧的伟大功绩和良好品行,把灵动的水比作智者的敏捷,把高大稳固的山比作仁者的宽厚、稳健,把处于中心位置的北辰比作德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自然审美观一是“君子比德”观,即用完美的君子人格比作自然事物,孔子对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并未做外貌描绘,对其状态性质用途未着一墨,他在观赏自然事物时,激起他美感的不是自然事物的美的外貌,而是通过想象将自然事物的特点与君子的德行品行联系起来,轻自然美而重社会美。
在审美关照中,人从自然中直观到了人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自然美是没有单独的审美价值的,必须将其与社会美联系在一起才有意义。
孔子把自然美视为人的某些精神品质的象征。
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自然,不是本然的自然,而是人化的自然。
在人化的自然中,人形象地直观到自己的本质力量,把自然之美和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注重发掘自然物中的道德内涵。
因此,孔子的自然审美对象,不是原始的、神秘的自然,而是社会化了的特别是伦理道德化了的、与人亲近的自然。
【浅谈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孔子仁的思想内涵
【浅谈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关键词:仁仁爱中庸美学审美超越摘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其仁学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血缘心理情感、人道主义、人格理想和中庸实践理性。
在此基础之上,它又影响了孔子的美学思想,使得孔子在美学思想上强调仁爱情感、强调崇高的人格理想、讲求中庸美学思想以及对伦理情感的审美超越。
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基础,对后世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和同时代的思想者一样,孔子并不是一位纯粹的美学家,其美学思想只是其社会思想的一部分,并且为其社会理想服务,所以我们分析他的美学思想不能单纯地从其带有美学意味的文本出发,而是应该从其整个思想体系出发,这样才能还原孔子的初衷,才有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孔子的美学思想。
那么,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呢?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研究者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仁”,另一种认为是“礼”,但是不管哪一个是核心,都从侧面说明“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而我们只要厘清“仁”和“礼”的来龙去脉,究竟哪一个范畴是核心,其实也就水落石出。
为了这种“厘清”,我们首先要追问:孔子在当时的条件下为什么会提出“仁”和“礼”的主张?一、孔子的仁学思想恢复社会秩序。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间纷争此起彼伏,以至于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对此孔子当然是很不满意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1}。
也正是由于心怀天下秩序,孔子的一生都致力于求官做官,有时甚至到了急不可耐的程度(“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
根本原因在于,孔子想要恢复社会秩序,就需要依靠虽然已经实亡但名依然存在的君主,特别是其中的贤君明主。
那么靠什么既可以给君主以实,同时又可以恢复社会的秩序呢?礼制,即恢复周朝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来治理天下。
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在周礼已经崩坏的时代要说服人去信奉周礼。
所以要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就必须重新解释周礼,让它具有新的时代内涵,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仁學、君子的理想與活存美學
1.立與達: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
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雍也〉
1.1不知禮,無以立也。
〈堯曰〉
1.2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
1.3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
2.忠恕: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2.1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衛靈公〉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顏淵〉
2.2 忠是什麼? 朱熹:「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錢穆:「惟忠者能盡己之性….欲
立欲達,忠也。
立人達人,恕也。
」(《四書釋義》,91)
3.仁與德
3.1 仁與愛: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3.2對壞人的態度: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里仁〉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憲問> 儒家之講愛人與基督教所講的博愛有何不同?
3.3. 仁與行: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雍也〉力行近乎仁。
<中庸,20章>
3.4. 仁與言、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憲問〉
3.5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無懼。
〈子罕〉錢穆:「以今日心理三分法言之,知當知識,仁當情感,
勇當意志。
而知情意三者之間,實以情為主….真情暢遂,一片天機,故曰: 「仁者不憂」。
(83) 3.6巧言令色(偽裝善意的臉色),鮮矣仁!〈學而〉
3.7 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
3.8 仁與學: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陽貨〉
3.9仁與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雍也〉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
之。
<衛靈公>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里仁〉
問: 孔子是否重德勝過知?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泰伯>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學而> 但參考管仲與仁
4.安身立命的根本
4.1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述而〉
4.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知者動,仁者靜。
知者樂,仁者壽。
〈雍也〉
4.3君子與仁: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得)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應為去)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
次(急迫)必于是,顛沛(危困)必于是。
〈里仁〉
5.孔子與仁
5.1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但: 回也,其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
至焉而已矣!<雍也>
5.2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悔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述而〉
5.3 昔者,子貢問于孔子曰:夫子聖矣乎?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
不倦也。
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孟子公孫丑〉
5.4 德之不修,學之不進,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
6.管仲與仁
6.1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音紹)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多次會盟)
諸侯,不以兵車(使天下無戰),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憲問>
6.2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
公,霸諸侯,一匡(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豈若匹
夫匹婦之為諒(信)也?自經(自殺)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憲問>
6.3 孔子認為管仲,器量小,不節儉,又不知禮。
(八佾)
7.釋君子:
子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匆忙)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可見作為一個道德理想,君子必定是一個踐仁者,必有仁者的諸德。
7.1好(博)學、謀道,不憂貧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學而〉
君子謀道不謀食。
耕也,餒(餓)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
君子憂道不憂貧。
〈衛靈公〉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同叛)矣夫。
〈雍也〉
君子不器。
<為政> 1.6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以議也。
<里仁>
7.2 力行慎言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憲問〉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里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為政>
7.3合群但不結黨營私
君子矜(尊重)而不爭,群而不黨。
〈衛靈公〉
君子和(調和不同,以與人和諧相處)而不同(自有主見,不強求統一),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君子合而不流,強哉矯(強貌),中立而不倚,強哉矯!(中庸,10章)
7.4.重實多於名
君子病(責怪)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衛靈公〉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憲問〉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學而)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衛靈公〉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里仁>
7.5重義利之辨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
<里仁> 君子喻(明白)於義,小人喻於利。
〈里仁〉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衛靈公>
7.6 知人及反求諸己
君子不以人廢言,不以言舉人。
<衛靈公>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衛靈公>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衛靈公〉
7.8人格美、知命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雍也>
若臧(音張)武仲之知,公綽(音錯)之不欲,卞(音邊)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憲問)。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堯曰〉
問題討論
1. 你是否願意把仁作為安身立命的原則? 為什麼?
2. 有不少當代中國學者把孔子的「仁」解釋成「道德自我」你是否同意?
3. 你認為君子仍值得成為現代人的做人理想嗎? 為什麼?
4. 由理論上講,你認為做一個君子的價值可以怎樣來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