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八年京师大地震应急机制初探
康熙时期地震灾害及赈灾述论
民五万二千六百余名。 ” 1 4 1 3 6 7 虽然我们无法详 由于 当政者在刑 狱 、 冤抑 、 用人吏治等方 面 五斤 , 如是三 1 3, 兵民始能果腹。 ……再发仓
细统计康熙朝地震伤之人 口的总数量 , 但通 存在失误而上天给予 的警示。“ 兹者异常地 米二千六百余石 , 民心埔定” 5 [ 1 4 5 2 。
“ 山西平 阳府 、 洪洞等三县 , 地震 , 既而地 中 又发 , 淹死人畜又无算” [ 5 ] 3 8 3 。
2 . 勘 灾 。地震 发 生 后 迅 速勘 查 灾 区 受灾 营 、郯 州县俱被伤最重蠲 免本 州钱粮十
是制订救灾方案的依据 。康熙十八年 分之 四 , 出火 , 烧死人畜 , 树木 , 房屋 , 什物无算 。 随水 情况 , 其安 丘 …县 , 各照被灾轻重分别蠲 地震后 , 康熙帝迅速派五城御史勘查受灾情 免” 。三河——平谷地震中“ 最重者应将本 4 . 灾民悲伤恐 慌 , 社会秩序动荡。地震 况 ,后增派不在五城 的满汉御史详加稽查 , 年地丁钱粮尽行蠲免 , 次者应免十分之三 , 又 副都统 、 参领亲行详察 旗下 次者应免十分之二” 呻 。除蠲免当年钱粮 , 也 巨大的破坏性使人们会产生一种 巨大的恐 另派八旗都统 、 “ 至于穷苦兵丁 , 出征在外 , 房屋 有蠲免几年或震 前积欠 的情况 , 三河——平 慌情绪 , 康熙七年地震 , “ 震声 , 坼裂声 , …… 受灾情况 , 人号哭声 , 父子夫妇呼急救声 , 千百齐发 , 远 毁坏 , 妻子露处 , 无力修葺……淅行详察 , 毋 谷地震 中重灾县 l 一河“ 又免康熙十七年 以前
过 这 些 县 志记 载 也 可 见一 斑 。
震, 岂非皆 由朕躬处理机务未 当 , 大小 臣工
雍正急救京城震灾
雍正急救京城震灾
高继宗
【期刊名称】《城市与减灾》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稹(1678-1735),满族,清朝的第三代皇
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清世宗.rn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1730年9月30日)巳时(9~11时),京城发生强烈地震(现定震级为6.5,震中定在圆明园,震中烈度Ⅷ),京城内外大量房屋倒塌,军民死伤很多.雍正极为恐惧,急忙移居帐幕之中,亲自指挥、组织京城官员,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急牧举措,表1列举了地震之后的急救举措.【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高继宗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医学急救——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汶川地震灾区的医疗救援 [J], 侯世科;樊毫军
2.打造“全灾种、大应急”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海口消防支队开展地震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J], 何宏国;
3.进一步加强我国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为例 [J], 郭其云; 樊继沛
4.记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清雍正北京城图》--补正《北京历史地图集》明清北京城图 [J], 侯仁之
5.21世纪初中期北京城市综合减灾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兼论发展北京城市紧急救援产业的建议 [J], 金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朝的地震与自然灾害
清朝的地震与自然灾害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清朝这个历史阶段,地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清朝时期地震与自然灾害的情况,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地震和自然灾害在清朝的频发在清朝这个历史时期,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清朝版图广阔,横跨中国大陆东部和蒙古高原,其地震活动较为频繁。
根据史书记载,清朝时期就有多次大规模的地震事件,如康熙年间的宁夏地震和乾隆年间的大地震等。
除了地震外,清朝还经历了洪涝、旱灾、风暴等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和人员伤亡。
二、地震与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影响1. 经济影响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对清朝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地震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破坏了农田和农作物,导致了大规模的粮食减产,致使社会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
同时,地震还破坏了许多城市和农村的建筑,给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的困扰。
2. 社会秩序的动荡地震和自然灾害给社会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地震发生后,许多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无家可归的人群。
这些灾区的灾民无法生存和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3. 政治影响地震和自然灾害也对清朝政府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
在大规模地震发生后,地方政府常常难以应对和处理灾情,导致了政府的信用受损。
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因为无法妥善应对地震和自然灾害而面临政治危机。
这种政治影响也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三、清朝对地震和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1. 传统文化与地震清朝对地震的原因和对策存在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思维模式。
当时,人们普遍相信地震是由于天灾造成的,认为地震是天地运行阴阳之力的一种表现。
因此,清朝政府鼓励人们进行祭祀和宗教活动,试图通过与神灵达成某种妥协来避免地震灾害。
2. 地震观测与防灾工作清朝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地震观测和防灾工作。
乾隆年间,清朝开始设置地震观测站,以记录和研究地震现象。
急救震灾疫灾关系固本宁邦
在山庄避暑的康熙皇帝察觉震动是来 前康熙十八年京畿地震 ,即时分遣各 望 。 因此 ,他 在 谕 旨里 除 了严 词 批 评
官查验 , 户赈恤。 按 及后 山西之崞县、 之 外,还重述 了 自己的救灾思想与治
其发动之处较此必重, 恐有倒坏垣 壁 , 平阳 、陕西之平 凉地震 ,亦即遣 大臣 国方略 。他说 :“ 朕临御天下六十年 , 人 民或 致伤损 ” 。便连 夜派人 去 “ 四 官员查勘 ,蠲租 发帑,以救灾黎 ,具 无时不以生 民痈瘭为念 ,故凡少遇水
说 :“ 行查 河 南 、 湖广 、 四川 、广 西 、
云贵等处 ……” 。康熙看 到这里 ,顿
时大怒 :地震起于近畿沙城地方 ,邻
近 的宣化 、张家 口、蔚州 、五台等地
都是急应查看的地方 ,这些地方不查 反而行查 千里之外的地 方 ,实在过于
荒谬 !
康熙对这个问题耿耿于怀 。经过
岁久 少 懈 初 心 。 ”
连 叉 畸 绚 扬地方大史 亦不敢 少甭隐肄 镩 随 我标 榜 ,而 实在 是他 6 年 治 国与救 上天、与政事毫不相关 :“ 0 天地变异 , 广 昌、浑 源 等 处 ,如 果 被 灾 ,着 一 并
灾经验的精练概括 ,十分经典 。康熙 历 代 有 之 ,尧 舜 之 时 亦 不 能 免 ” 他 。 於上圜使恩潭不侍下免新绩 日久遂茂闭 朕御 极 执 政 期 间 ,适 逢 我 国的 一 个 地 震 活 跃 在谕 旨中还 十分 自信地 说 :“ 座舰 史 册前 世每多忌肄 肼 玖秣 庶痰苦壅 期 ,发 生 6 5级 地 震 7次 ,7 地 震 已 久 ,历 事 最 多 ,读 书 论 古 ,悉 穷 究 . 级 薯 悚 而地震晴夜被足南犬腺救尤不可援肢 5 , 级 地 震 2 , 大地 震 8 5 。 其理 。大凡地 震 ,皆 由积气上冲 ,必 次 8 次 最 .级 所闻 即 竹毙恩拯济 必令第 氏待 始 慷耿 ,亦必有去处 ,近者其震大 , 因此 ,老年康熙积 累了十分丰富的 急 水有起处 但有 立 氏 痈 痕 南 念 攻 几少 逆 早 必氘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 日 17 近 于 科 学 了 。 (6 9 怎赐 莉 疋儇 奉
清代赈灾制度的外化研究_以乾隆朝_勘不成灾_制度为例_周琼
为促使地方官重视“勘不成灾 ” 并实施赈济, 雍正帝谕令地方督抚, 授予其酌情处理“勘不成 灾” 赈济的权力。 雍正五年 ( 1727 ) 九月丁卯谕: “大凡地方小有水旱之事, 勘不成灾, 于例不应题 本者, 该督抚当就近酌量料理, 并具折奏闻。 务令 朕得知地方情形, 无丝毫隐匿, 方不负封疆大臣之
制度外化是指制度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 其 原则及规范的使用范围或制度的核心内涵向外转 化、 适用范畴随之扩大的现象, 即将制度的模式及 措施扩展应用到原本不属于制度范畴的事物中, 将非制度的政策措施转化为制度范型甚至将其变 为制度的现象。 自古及今, 制度的内化及外化现 象时常发生, 制度内化受到了学界重视, 外化却鲜 有关注, 使制度外化及其成效、 经验未得到发掘及 研究, 学术 经 世 致 用 的 社 会 功 能 未 能 充 分 发 挥 。 在诸多制度外化的案例中, 清代“勘不成灾 ” 制度 成为中国历史上灾赈制度外化最典型的个案 。 “勘不成灾” 是指经官府勘察后不能达到灾赈 等级的灾荒, 清以前均不予赈济。 但此类灾害依 然对灾区的社会经济、 灾民生活造成极大冲击及 影响, 尤其一些接近灾赈等级但不能享受赈济的 灾区再生产能力遭到削弱, 从而加重、 扩大了灾荒 的消极影响, 彰显出传统灾赈制度的刻板及固有 缺陷。清代在总结历代灾赈的基础上, 对灾赈制 度进行了改良及完善, 传统灾赈制度逐渐外化, 灾 赈范围向制度外转化, 根据具体情况赈济“勘不成 “勘不成灾 ” 灾” 灾民。清代对 的赈济经历了由忽 视到关注再到重视的过程, 雍正朝的实践使“勘不 成灾” 开始了制度外化的历程, 乾隆朝的完善措施 完成了赈灾制度的外化过程并发挥了较好的社会
“勘不成灾 ” 极为 说明雍正帝对
雍正八年京师地震处理理念
雍正八年京师地震处理理念雍正八年京师突发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动荡和损失。
地震前雍正正处于疾病的困扰和丧弟的悲痛中,震后他则运用他惯有的手段巧妙的稳定了这一动荡的政局。
除了银钱物资的救济之外,他多次颁布上谕对这次地震进行反思和训诫,其中就以他崇尚的天人感应学说作为上谕中的指导理念。
从而使这次地震不管是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得到了稳定和恢复。
标签:雍正八年;京师地震;天人感应雍正八年八月十九日(1730年9月30日)上午巳时,北京西北郊(今北京西山附近)发生6.5级地震,地震当时的景象据《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记载,“……北京皆用砂器,自相撞破,渠出来后,地震尤甚云矣”。
“城外亦然,圆明、敞春等宫阙,无数颓压。
且关东大雨,陷没数千里”。
沙器因地表动荡而相互碰撞,圆明园、畅春园都有倒塌,关东地区还下着绵延数千里的暴雨。
雍正竟害了怕,“……避地震设幕泛舟而居处云矣……”。
〔1〕英宗实录六年4437那么,地震过后雍正和朝廷是如何稳定这场震局的呢?当前史学界关于这次地震的研究主要有汪波的《雍正八年京师大地震应急机制初探》和杨乃济的《清世宗处理地震善后》等。
然而在此基础上通过翻阅当时地震后雍正发布的上谕,发现上谕中体现的更多是“天人感应”说。
“天人感人”理念在雍正统治的十三年间被广泛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之中。
因此本文通过对震后雍正发布的上谕进行分析来看在这次地震的处理过程中雍正是如何渗透“天人感应”理念的。
一、震前雍正皇帝的状态地震前雍正皇帝的狀态非常不好,这成为了他在震后安抚民众引咎自责的说辞。
首先,雍正的身体状况不佳,当时的雍正已年过半百,从七年的冬天起生了一场大病,直到九年的秋天后才慢慢康复,整整一年雍正都在病痛的难捱和折磨中渡过。
在冯尔康先生的《雍正传》中是这样形容病重的雍正,“寒热不定,饮食失常,睡眠不足”,可见这一整年雍正不仅是在身体上受着折磨,在精神上更是摧残。
这次生病使得他不能尽心尽力去处理政务。
康熙出人意料如此处理8级大地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康熙出人意料如此处理8级大地震
导语: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仍,尤其大地震一夕之间造成的天崩地姴惨况更令人怵目惊心!古代也有天灾,面对8级大地震,康熙皇帝竟然如此处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仍,尤其大地震一夕之间造成的天崩地姴惨况更令人怵目惊心!古代也有天灾,面对8级大地震,康熙皇帝竟然如此处理?出人意料!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679年9月2日)中午,京师地区发生了一场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级达8级,震中在平谷、三河一带,地震波及范围除京城外,还包括周围的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六省,共计两百余州县。
京城震毁城堞、衙署、民房、死伤人民甚众。
(注1)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康熙皇帝迅速作出了反应。
他一方面“发内帑银十万两”,赈恤灾民;一方面号召“官绅富民”捐资助赈。
但他最着力进行的,则是亲自带领大小臣工,对朝政得失认真的作一次全面的政治检讨和反思。
他自己首先“兢惕悚惶”,“力图修省”;同时要求臣工们“务期尽除积弊”,“各宜洗涤肺肠,公忠自矢,痛改前非,存心爱民为国。
”(注2)
地震发生后不到四个小时,康熙立即把“内阁、九卿、詹事、科、道满汉各官”召集在一起,并把大学士明珠、李霨等数人召到乾清宫,当面训谕,严厉批评了某些官员“自被任用以来,家计颇已饶裕,乃全无为国报效之心”,不仅不清廉勤政,反而“愈加贪酷,习以为常”的恶劣行径,并且表明了对这种“奸恶”之人如“不加省改”,一经查出,“国法俱在,决不饶恕”的决心(注2)。
两天后,康熙帝再一次将“满汉学士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各官”召集到左翼门,着人口传谕旨,宣布了他所思虑的施政上的六方面弊端:。
康熙年间的一次抗震救灾
康熙年间的一次抗震救灾作者:孙雅彬李开周来源:《党员文摘》2008年第07期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破坏严重的大地震。
古人虽然科学知识不及今日发达,也没有专业的救援队伍和救援工具,但面对天灾,历朝历代政府和民间力量依然有救灾赈灾的措施。
今天,让我们以康熙年间的一次抗震救灾为例,看看我们的先人是如何齐心合力,与灾害搏斗,重建家园的。
康熙十八年京师大震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679年9月2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该地区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震。
震中位于平谷、三河,震级8.0级,范围波及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等省,破坏十分严重。
根据文献记载,仅北京一地就造成12700余间房屋倒塌,18000余间房屋损坏,近500人被压致死。
《光绪顺天府志》这样记载:“京师地震,通州、三河、平谷、香河、武清、永清、宝坻、蓟州、固安等处尤甚。
蓟州地内声响如奔车,如急雷,天昏地暗,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
”法国人杜赫德在《中国地理历史政治及地文全志》中如此描述当年地震的惨烈:“埋葬在废墟内的有四百多人,邻县通州有三万多人压死。
”《三河县志》卷十五中收录有《地震记》一文,生动地记录了挖掘被埋灾民的过程。
任塾,江南怀宁人,时任三河知县。
地震发生时,正在小睡的任塾被惊醒,只跑到门边便被塌陷的房屋梁柱压埋,牙齿腰身俱伤,幸而头顶尚有一洞,呼救几声后,气息不足,只好“极力伸右手出寸许”。
恰好家人在外寻找,“望见手指动摇”,遂率众搬木挖土,用了一顿饭的工夫终于将其救出,幸无大碍。
任塾遂带领儿孙继续寻挖被压埋的亲人,“俯而呼,有应者,掘出之。
”经历此次地震,特别是在搜救过程中,任塾总结出一条经验,如果地震发生时躲在床桌下面或门窗旁边,生还的几率比较高:“大抵床几之下,门户之侧,皆可赖以免,其他无不破头折体,或呼不应,则不救矣。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任塾奔波抗灾一线,扶助灾民,极大地缓解了震灾带来的破坏,稳定了百姓情绪。
三百多年前的皇帝如何抗震救灾
三百多年前的皇帝如何抗震救灾山西临汾是我国有名的地震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8级以上地震共发生过3次,发生周期约300年。
本人曾在此地居住过很长时间,亲尝过数次“狼来了”的恐惧。
本文简记该地最近的一次特大地震,以及当时清朝政府的一系列抗震救灾措施:清康熙34年4月6日(1695年5月8日)山西平阳府(治临汾)及所属临汾、襄陵、洪洞、浮山一带发生了一次特大地震。
震区内城垣、衙署、官宅、厅舍、学宫、仓库、监狱、寺庙、宗桐、书院、牌坊、碑、塔、亭、楼以及民居、水渠等尽行塌毁。
“阖郡无孑遗,一夕成邱阿”;“成或复于隍、裂土似耕垡”;“祝融烈焰光烛无,一时玉石俱成烟”;“烈火烧天,黑水涌地”;“房舍人民仅半存,伤残横倒殊勘恻”,按现代评测标准震级至少在8级以上。
地震破坏和波及到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湖北、江苏等8省120余县。
临汾、襄陵、洪洞、浮山等28州县主灾区,死亡52600余人。
地震正值康熙准备亲征噶尔丹和第3次南巡黄淮、运河河务之际,皇帝对此十分儆惕和重视。
在震后3个月内连续颁发了9次“谕旨”和“训示”,对灾区进行娠济,在震后及相当一段时间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救灾和对策,有些仍可为今天人们吸取和借鉴:1、组织强有力的班子救灾。
康熙得到地震灾情报告后,特遣户部尚书马齐为赈济大臣和户部员外郎登德会同山西巡抚副都御史噶尔图星驰前往灾区详察灾情,“亲行赈济”。
登德还到潞城、潞安府(今长治)勘灾,实施赈济。
这个班子是清廷中央一级的救灾班子,具有政府的权威,直接向康熙奏报和负责,在平阳府地震救灾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2、对救灾渎职官吏严察议处。
噶尔图在康熙18年三河、平谷大震时任六部学士,康熙曾派其详察过震后各项工程建造,理应对救灾尽职尽责。
平阳府地震时,噶尔图任山西巡抚,震后及时向康熙报告了灾情,但他未到重灾区详察,“亲行赈济”,积极救灾,严重失职,受到康熙的严厉训斥:“噶尔图身为地方大吏,与百姓宜同休戚,乃目击灾伤.不候赈济大臣会同详加筹划,亲行赈济,竞遽而回省,殊属之溺职”,“着噶尔图革职”。
清代的救灾政策述论
清代的救灾政策述论2010 年06 月17 日15:43:32 来源:理论网在清朝统治近300 年里,全国各地的灾荒频繁发生,为了应对这些灾荒,清王朝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今天看来,这些政策和措施仍然有其积极意义和不少弊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清代的救灾政策极为完备,它集以往历代救灾政策之大成,嘉庆《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对清代的备荒、救灾措施做了一个总的归纳:“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备祲;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有一曰兴工筑;十有二曰集流亡。
” [1] 这十二个方面基本上囊括了历代相沿而成的各项备荒、救灾措施,而且又有新的发展。
本文主要讲的是救灾措施,因此,下面就赈济、调粟、蠲免、借贷、除害、抚恤、安辑七个措施述论如下:(一)赈济清代赈济的方式有几种:赈谷、赈钱、赈粥和工赈。
赈谷、赈钱是临灾急赈中最流行的一种方式,康、乾以前,赈谷的数量、时限均无一定的制度,大体上视灾情而定。
如康熙九年赈淮、扬灾民,“人给米五斗,六岁以上十岁以下半之。
” [2] 是一次性赈济。
若按日支给,则每口日支三四合至七八合不等。
乾隆四年,正式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即大口(十六岁以上者)日给米五合,小口(十六岁以下至能行走者)二合五勺。
盛京旗地、官庄地、站丁等灾赈米数,大口月给米二斗五升,小口减半,比各直省要多。
赈谷有不方便的或赈给不足的,可以赈银代替。
赈济的期限,也于乾隆七年确定,分几种情况而定。
一是急赈,即地方凡遇灾害,马上给予抚恤,不论成灾轻重,不分极贫、次贫,一律赈济一个月。
二是大赈,即经过勘灾、审户之后,根据受灾的轻重,按极贫、次贫,分别给予不同时间的赈济。
三是展赈,即大赈赈毕之后,灾民生计仍然艰难,或次年青黄不接之际,灾民力不能支,临时奏请再加赈济。
四是摘赈,即选择应该得到赈济的老病孤残者等给予赈济。
盛京旗地、官庄、站丁的赈期也有优待。
赈济的另一种方式是赈粥。
乾隆初京畿驻地发生大饥荒,朝廷如何救灾?旧文新刊⑤
乾隆初京畿驻地发生大饥荒,朝廷如何救灾?旧文新刊⑤二百多年前,清代中国发生了一场天灾,考验朝廷的救灾能力。
那是乾隆八年到九年的一场北方大旱,其中京畿驻地直隶的灾情剧烈而漫长。
史载“大暑苦热,土石皆焦,人多暍死”,32州县大旱;第二年,又有12州县复旱,一时饿殍遍野、灾民流离。
如若处置不当,被饥荒包围的京师和流民涌入的皇城必然会为盛世蒙上一层阴影。
虽然当时清朝国力鼎盛,但乾隆帝即位不过八年、执政经验并不算丰富,朝廷如何度过这次“危机”?这是“彰考局”为你推送的第2篇文章接下来你将看到▼1、近在京畿的饥荒2、一场成功的救济3、清代的历史经验撰文▼刘少航(“彰考局”专栏作者)京畿驻地,大饥荒严重的灾情主要集中在直隶东部中心地带。
乾隆八年春,蓟州、三河、天津等32州县①大旱、大热,滴雨未降,小麦歉收。
到五月,旱魃肆虐,土地皴裂,秋播无望,大旱导致大饥,“其极贫民口多以草实水萍充饥,情状危惨”,六月,灾民外出乞讨,形成指向北京的难民潮,这些不稳定因素危及京师的治安。
面对灾成定局,地方官放弃了所有希望,只得向朝廷要粮,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乾隆九年,直隶继续大旱,12个州县②依然在旱情里挣扎,自冬至春,自春入夏,天时亢旱,再次歉收,粮价也随之日益昂贵。
由于饥荒近在京畿,乾隆八年六月,乾隆帝很快知道了地方缺粮的报告。
直隶地方官员称,河间等27个州县需要政府救济的人口共有189万人。
而眼看直隶河间、天津等地雨泽愆期,米价昂贵,皇帝遂同意直隶总督高斌的救灾请求。
朝廷按照勘灾所得,将灾害分为好几个等级,不同的等级,救灾力度不同。
河间等27州县受灾最重,朝廷给予普赈一个月的待遇③,普赈之后,高斌将直隶成灾最重的河间等16州县加赈,为期五个月,而成灾次重的肃宁等11州县,按灾害等级加赈一个月至四个月。
④▲晚清逃荒情形而救灾的粮食从哪来呢?乾隆八年六七月间,皇帝命令先拨运仓米10万石分贮被旱各州县,后来又想办法再拨40万石,令高斌分发各处,接济灾民们度过漫长的冬天。
我国古代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档
我国古代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2008-7-4 15:20:04 来源:南方网进入【秦楚论坛】作者简介赫治清,男,重庆市开县人,1939年10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国家清史工程清史编委会典志组专家。
长期从事清史、经济史、灾害史等研究,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对策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
自秦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政权,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始终把救灾防灾政策,也就是史书上说的“荒政”,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加以实施。
一、报灾勘灾报灾,指向官府报告灾情,宋代称作“诉灾”。
勘灾,宋代称为检视或检放,指地方官吏或同上级乃至朝廷派遣的官员共同勘查核实受灾范围、程度。
秦汉以来,地方发生灾荒,都要及时逐级向上直至朝廷如实报告。
官员在复查核实时,往往把轻重灾情分十分定级。
宋代报灾最初没有时间限制,往往“秋诉夏旱”,或者“冬诉秋旱”,也就是在收割之后再报。
北宋淳化二年(991年)正月,朝廷出台了报灾时限:凡荆湖、江淮、二浙、四川、岭南百姓向官府报告水旱灾害,夏灾四月三十日,秋灾八月三十日为最后期限。
明初报灾不拘时限,随时申报。
万历九年(1581年)还规定,地方凡遇重大灾伤,州县官亲赴现场勘明,申呈抚、按。
巡抚立即将勘实分数具奏,作为复请赈恤的根据。
清朝明确要求地方有灾必须及时上报。
清朝勘灾有一套严格程序,比起明朝还要完备,受灾人户要填写简明申报表。
经核对后,申报表作为勘灾底册,交勘灾人员一一核查。
然后,州县官将结果汇总造册,然后上报。
户部接到各地报灾题请后,要派员复勘,查证属实,勘灾结果可作为蠲免的依据。
如果有需要赈济的人户,还要增加审户程序,把灾民划分极贫、次贫等各个等级。
报灾、勘灾,是中国传统救灾体制运行中的重要环节,是朝廷救灾的前提和依据。
正如朱熹所说,“救荒之务,检放为先”。
明清两朝对此要求尤其严格,若迟报逾限或报灾不实,各级官吏都将受到处罚。
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
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陈桦自然灾害始终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社会生产的个体化和分散形式,致使其破坏性进一步增大。
因此,抗御灾害即成为封建国家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在长期的抗灾实践活动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灾害来临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灾害,减少损失的重要。
至清代,全社会已经形成一套适合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防灾减灾的制度与措施。
一储备粮食是传统而古老的防灾减灾的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农业国家救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储备行为被逐渐制度化,并且得到完善和发展。
在这方面,清代沿袭了明朝的做法,并又有所发展。
总体讲,清代的粮食储备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
国家储备是全社会粮食储备的主体,民间储备则补充国家储备之不足。
清政府为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最终形成了以国家为主,民间为辅的粮食储备格局。
“常平仓”系统是清代国家粮食储备的主体,按照清朝规定,各地州县均应建立“常平仓”,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
“常平仓”在救济灾荒、扶助贫困、平抑粮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赈灾救荒为其首要功能。
在清代,赈灾粮食的来源主要有三。
第一,仓储;第二,截漕;第三,采买。
其中,仓储粮食是主要的,而且从救灾实效看,也是最迅速和快捷的。
这些被调集于灾区的储备粮,大部分来源于各地的“常平仓”。
“常平仓”防灾减灾的作用是以充足的粮食储备为基础的,为此清政府不仅要求各地建造粮仓,而且还规定了粮食储备的规模。
根据各地人口数量、繁荣程度、交通状况,确定其粮食储备数量,地方政府必须据此足额储备。
“常平仓”储备数额分别以“州县”和“省”为单位予以确定。
清政府最初制定各地储粮数量时,更多地注意的是各地区间的同一性以及制度的划一性,简单地以地区的规模、人口的数量作为制定政策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而忽视了不同地区的特殊性以及对粮食储备的实际需求。
其后,随着国家救灾防灾活动的不断进行,清政府逐渐调整思路,开始重视各地粮食需求的实际状况,注重地区的特殊性。
北京历史上的地震
北京地处西山和燕山山麓,自晋元康四年(294年)有地震记载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曾遭受6级以上破坏性大地震袭击有6次之多;5级地震有11次。
从清雍正八年(1730年)以后近三百有史料记载的北京地区最早的地震,震中在延庆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处在地震比较活跃的地带。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地震的强度和危害,没有留下文字记载。
因此在翻阅史料中,我们所能够找到的,北京地区最早的地震,发生在晋元康四年(294年)。
这一年,连续发生了两次地震,第一次在3月,第二次在9月。
■晋元康四年,北京发生第一次地震,震中在北京的延庆和河北省怀来一带,引起地下水上涌晋元康四年,北京发生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地震,震中在北京的延庆和河北省怀来一带。
据《晋书》和《宋书》记载:“上谷地震水出,杀百余人。
”《晋书》和《宋书》中所称的“上谷”,实际就是北京延庆县的古地名。
从史料记载分析,这次地震估计震级为6级,震中烈度为7度,地震共造成百余人死亡。
当时上谷一带地震的破坏力巨大,引起了地下水的上涌,这对于自然知识十分匮乏的古代人来说是相当可怕的。
而在地广人稀的延庆一带,一次地震就有百余人遇难,可见当时地震的惨烈。
■晋元康四年,发生了第二次地震,震中在居庸关一带,引起地裂,大地裂开了一个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的大口子,从裂开的口子中,还不断涌出地下水晋元康四年,可以说是十分不幸的一年。
这一年3月,刚刚在延庆和怀来一带发生了一次6级的大地震,人们还没有从噩梦中醒来。
9月,在居庸关一带,又发生了一次震级为5.5级,震中裂度为7度的地震。
这次地震强度虽然不大,但是地壳运动剧烈,引起了地裂。
大地裂开了一个广三十六丈,长八十四丈的大口子,而且从大地裂开的口子中还不断涌出了地下水。
不仅如此,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使百姓瞬间失去了财产、粮食,在灾后引起了大的饥荒。
北京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共6次翻开史书,我们可以看到,北京从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地震不断。
地震的历史 ——古代帝王如何赈灾 孙建华
地震的历史——3000次地震古代帝王如何进行赈灾工作2008-05-16孙建华新浪博客点击: 1649地震的历史三部曲:两汉的震灾——天灾与人祸交织的腰斩王朝康熙罪己诏——英明皇帝震灾后的补救措施早期的探索——天文学家张衡与他的地动仪两汉的震灾——天灾与人祸交织的腰斩王朝我国是一个地震比较多的国家。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顽强地和地震灾害进行斗争,留下了历史悠久的地震记录。
早在公元前19世纪,中国古人的开始了对地震的记载。
《竹书纪年》写道:“夏帝发七年(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已有3800多年了。
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我国已开始详细描述地震。
当年陕西发生一次大地震,《诗经》上作了详尽的描述,其大意是:闪闪的电光,轰轰的雷鸣,这种不祥的描象,多么叫人不能安宁。
千百条河流在沸腾,巍峨的山顶在塌崩,高岸变成了低谷,深谷变成了丘陵。
《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
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
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
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
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
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在我国3000多年的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地震至少有近万次,其中破坏性地震近3000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约18次。
这些记载的时间之久远,内容之详尽,都是举世无双的,是世界上最悠久、最完整的地震历史资料。
但是就是这么多的震灾也给古代人们带了巨大的损失。
在这里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地震进行分析,以明我国古代的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破坏和人们在抗震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两汉的震灾——天灾与人祸交织的腰斩王朝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群发期,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两汉宇宙期”。
雍正急救京城震灾
1 3 — 9 3 ①钦 差 五路 官 员分头 查勘 京 东 、京东 北 、京 南 、京 东南 、京西 和 京北 等周 边村 镇 灾情 O O— 0 7
l一 l ①召见军机房大臣张廷玉,询问京城 民闻受灾情形 ,赐张廷玉御用蒙古包一座,并命武备院官 O 0 员亲 自安 设于 张廷 玉 庭院 中 ( 日后 ,又钦 赐张 廷 玉 白金 1 数 万两 修葺 房 屋 ) ②命 选派满、汉御史各 人 , 5 也分五路 ( 东城 西城 、 南城 ; 北城 中城), 分头查勘京城民人 # 旗人)灾情,安置灾民,无令一人失所,并要求作速具奏,将加恩赏给银两 _ 一 一 - 0
1一 3 命 内阁派 一位 鸿胪 寺 少卿 、 位 内务府 郎 中 、 位 户部 郎 中等三 位火 臣 携内 库银 2 两 , 往京 郊 , O 0 一 一 万 速
会 同地方 官 员逐 户挨 查 , 屋坍 塌者 ,发给 修理 费 ,人 口伤损 者 , 恩 赈恤 , 致遗 漏 ,并叮 嘱 : 房 加 无
京城发生 强烈地 震 ( 定震级为 6 5 现 . ,震中定在 圆明园,震 中烈 度Ⅷ) 京城 内外大量房屋倒塌 , 民死伤很多 。雍正极为恐惧 , , 军
急忙移居 帐幕之 中 ,亲 自指挥 、组织京城 官员 ,迅速采取 了一系 列 急救举措 ,表 1 列举 了地 震之后 的急救举措 。
l; j; :i 2; II ll
垒! !!! ! ! ! ! 塾
雍正 急救 京 城 震 灾
T ee p r rY n z e g ̄ n y a t r e t l vd h m eo o gh n VQigD n s ug nl r i e vci a tq a e y y ee it o e rh u k ms f
历史趣谈: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下是如何抗震救灾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下是如何抗震救灾的?导语:话说上天可能真的对中国人很不公平,自古就把中国调成了“震动模式”,地震常发生,小震年年有,大震也不少。
异常辽阔的中国疆域,东边不震话说上天可能真的对中国人很不公平,自古就把中国调成了“震动模式”,地震常发生,小震年年有,大震也不少。
异常辽阔的中国疆域,东边不震西边震,频繁发生的地震其实早把中国人震醒了。
所谓震醒,即在古代我们就已经具有了比较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与相对成熟的抗震救灾体系。
比如早在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虽然目前对此还有很多争议)。
北魏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第一支抗震救灾医疗队。
过去的先民对地震的认知比较复杂,不像今天的我们,知道地震只是地壳的运动。
在古代中国,讲究天人合一,从上到下,对自然,对上天都有一种莫名的敬畏。
那是地震还叫“地动”的年代,人们认为,地动属于天有异象,是上天责怪自己的反应。
皇帝在地震发生后,都要发表“罪已诏”以示反思。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愚昧,因为他们不敢战胜大自然,更不敢人定胜天。
但一个能够敬畏自然,又能够常反思己过的人,难道不是很可爱吗?有人认为,古代地震会死人很多,因为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救灾基本靠手的年代,地震就意味着等死。
这点确实没错,等死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那时即使有72小时黄金救援的概念也不行,因为地方的奏折三天之内恐怕都送不到省府,军队根本无法调集,大部分只能靠自救。
但有一点,很多人可能忽略了,那就是古代的建筑没有高楼,也没有密集的居住社区,更没有学生众多的学校。
土坯房倒塌与混凝土垮塌,损害程度还是严重不同的。
因此来说,古代地震遇难更多是因救援迟缓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未必很多。
生活常识分享。
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与政府反应
10
中国史研究
大辛寨庄南有砖井,形歪斜,人呼为搬倒井,亦地震 移动之所致。”蓟州也“地内声响如奔车,如急雷,天 昏地暗……地裂深沟,缝涌黑水甚臭,日夜之间频 震”[4] (卷六十九),固安“西北有声如雷……在城西北里 许地裂丈余,长二十丈,涌黑水,溢地数亩”[5] 。 (卷一) 通州“巳时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如小舟遇风浪然, 人不能起立……黑水涌出丈许”。武清、顺义、涿州、 良乡等州县皆有“地裂”、“水涌”的记载[1] 。 (卷八)
大震之后余震接连不断,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且余震的强度与危害都不小。七月二十八日 夜,京师又连震三次,二十九日午刻又大震,八月初 一日子时复震如前,自后时时簸荡,八月十三日、二 十五日晚各大震二次。九月初八、十二、十三复大震 如初。有人记载道:自被灾以来九阅月,或一月数 震,或间日一震,或微有摇杌,或势摧崩。并有其他 的伴发性灾害,如八月十九至二十一日大雨三日, 衢巷积水成河,民房尽行冲倒[1] 。 (卷八)
2008 年第 20 istory Teaching
总第 561 期 Sum No.561
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与政府反应
刘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所,北京 100872)
[摘 要]康熙十八年(1 679 年)京师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面对此次灾难,康熙皇 帝立即采取各项措施,调动官员积极赈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迅速反应使灾民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救济。 这对于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稳定统治意义重大,同时也显示出当时行政系统强大的应急能力。
康熙当即发布谕旨令户部工部速议救灾对策并令有关部门督责八旗都统副都统参领详察八旗兵丁家属受灾状况又增派不在五城满汉御史详加稽查京城受灾情18康熙十八年七月庚申同时还发布修省诏书令在京都院三品以上官及科道在外督抚等官员指陈政治得失19卷七十七此刻左都御史魏象枢尚未知晓上述谕旨以为灾变非常是进谏的大好时机于是匆匆赶至朝门力请进见奏曰
康熙独撰《地震》论文
康熙独撰《地震》论文1679年注定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大旱至夏, 七月才开始见雨。
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在上苍恩赐的雨露下获得喘息的机会,一场巨大的灾难便突如其来。
文 / 邓凌原往事H I S T O R Y“朕临揽六十年,读书阅事务体验至理。
大凡地震,皆由积气所致。
程子曰:凡地动只是气动,盖积土之气不能纯一,秘郁已久,其势不得不奋。
老子所谓地无以宁,恐将发,此地之所以动也。
阴迫而动于下,深则震虽微而所及者广,浅则震虽大而所及者近;广者千里而遥,近者百十里而止。
适当其始发处,甚至落瓦倒垣,裂地败宇,而方幅之内,递以近远而差。
其发始于一处,旁及四隅,凡在东西南北者,皆知其所自也……”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当67岁高龄的康熙皇帝在一个静寂的夜晚意兴勃发地写下这篇关于地震的论文时,他或许未曾想到,作为天子,自己的生命之火行将熄灭,一年后即撒手人寰。
这篇短短534字的文章,在冷静的分析与说理背后,跳动着康熙亢奋的情感与曲折的人生经历。
当后人评论康熙皇帝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阐述自己的地震理论,开创国君撰写科技论文的先河时,或许只有康熙本人知道,康熙十八年(1679年)那场京师大地震带给他的内心震撼。
亲历大地震1679年注定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大旱至夏, 七月才开始见雨。
老百姓还没来得及在上苍恩赐的雨露下获得喘息的机会,一场巨大的灾难便突如其来。
这一天是9月2日,北京城刚刚入秋的日子。
太皇太后的义女、离开皇宫九年的四格格孔四贞突然回到了紫禁城。
久别重逢,康熙显得非常高兴,他搀扶着年迈的太皇太后孝庄来到皇后赫舍里氏的储秀宫里,畅叙别后之情。
正说话间,宫外隐隐传来隆隆之声,随着太监们的惊叫声,储秀宫的门窗开始作响, 大殿四角的宫灯左右摇晃,人也站不稳了,紫禁城里一片惊叫慌乱之声。
太皇太后连忙喝命众人保持冷静,并在嫔妃们的簇拥下跌跌撞撞地来到门外空地上。
大地像醉汉一样在摇晃,宫殿的梁柱随之咯咯吱吱地响了起来, 天空中扬起了漫天黄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地震 的原 因归咎 于上 天的警示 , 固然 是封 建迷信 和时代 的局 限性 。但 是 , 这 雍正认 为灾 害发生是 没有 “ 勤政敬 事” 和政 治 不清 明的结 果 , 害发 生后 首先 检 讨政 治 制 度本 身 , 灾 要求 改 革 时弊 , 调整制 度的不合 理 , 国家机 器更好 运行 , 使 虽说是 亡羊补 牢 , 如此一来 , 可 安定 民心 , 鼓 舞 士气 , 高朝廷凝 聚力 , 提 政令 上通下 达 , 各项 救灾工 作可 以 比较顺 利进行 , 百姓也 能间接 得到 实惠 , 日战胜 灾害 , 建家 园 , 早 重 恢复 社会安定 。 在地震 发生 的第二 天 , 正帝 即召集张廷 玉等人 了解 灾情 , 排勘灾 、 雍 安 赈济 等事宜 , 其是 尤 通 过 国库 支付赈 灾帑银 等等抗 震救灾 工作 , 在 雍正 帝 的决 策下 逐一 进 行 。在 封 建 中央集 权 都 制度下 , 有雍 正皇帝 的决策 主导 , 没 大规模 的救灾 赈灾是 不可能 完成 的。
取 根 据 受 灾 轻 重给 予银 钱 的 应 急 救助 等政 策 和 措 施 , 令 通 畅 , 学 管理 , 政 科 帮助 灾 民重 建 家 园 。
关键 词 : 地震 ; 灾害应急 ; 灾; 息管理 赈 信
中 圈 分类 号 :2 9 2 K 4 .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t0 8—16 (09 0 0 7 o 10 5 9 2 0 l5- 13一 4
夏以来, 朕体 中违和, 仰惟宗社攸关 , 列祖皇考付托之重, 不敢不保护此身 , 是以屏除思虑 , 葆静 颐养 , 而勤逝 , 朕心悲悼 , 有伤天和, 遂致水涝情 形见 于数省 。… … 目今 又有 地震 之异 , 蒙上 天垂 慈 , 仰 显示 儆 戒 , 有 夙夜 祗催 , 惟 切加 省改 , 以
一
、
以雍正帝 为中心的应急决策机制
地震 发生后 , 雍正帝 临危不 乱 , 条不紊 地发 号施令 , 有 积极决 策抗震救 灾工作 , 义不 容辞担 当起 抗震应 急 的决 策者 。
地震发生时 , 雍正帝正在船上, 看见两岸墙房坍塌始知发生地震。“ 八月十九 日巳时地动 之时 , 朕正在船上 , 并未惊觉, 见两岸墙房坍塌 , 方知地动。至于宁寿宫诸妃母 , 并朕宫眷 , 俱各 平安 ,p n oe各宫使女人等, 不惟无负重伤之人 , 亦并无伤坏皮肤者” 。在雍正帝 的心 目中, ⑧ 自 己贵为天子 , 地震是上天的警示 , 地震发生后 , 他首先 自我反省 , 他对地震的理解为“ 盖今年春
作者简介 : 汪波, 史学博士, 中国人 民大学清史所博士后流动站研 究人 员。
圜
< 东南学术) 0 9年第 5期 2o
戴 天恩 , 除兵 民人 等 , 宇倾 圮者 , 一查 赏 外 , 屋 一 再将 朕 意晓 谕 内外知 之 ” 。在 雍 正看 来 , 解 “
铃还须系铃人”要应对 自然灾害, , 自己首当其冲必须“ 勤政敬事” 其次, ; 应要求各位臣工“ 愿
二、 以中央官员为主的应急运行机制
因清朝 官僚 制度 的原因 , 清代地 方官吏人 数较少 , 多 E常工 作需要 各地保 甲配合 才能完 许 t 成 。但是 灾害应 急各项 工作 , 如完全 依赖地方 保 甲 , 往往 弊案较 多 。尤其 勘灾是 一切赈 灾应急 工 作 的基础 , 勘灾 的准确 与否 , 直接关 系到赈 灾应急 的成败 。所 以雍 正帝 要求满汉 官员 和各部 门通 力合作 ,每城 著派满 汉御 史各 一 员 , “ 分查 民间 房舍 , 屋 宇倒 塌 , 墙垣 颓 缺 , 速据 实 或 或 作 清 查 , 具奏 , 分别 朕将加 恩赏 给 。该御 史等务 悉心秉 公办理 , 倘有 吏役 隐匿虚 冒扣翘等 弊 , 经朕
< 东南学术) o 9年第 5期 2o
雍正八年京 师大地震应急机制初探
汪 波
摘要 : 雍正八年 京师发 生严重大地震, 雍正朝在应对这场地震过程 中, 虽然没有形成现代 意义上 的灾害应急体 系, 但是灾害应急机制 已初露端倪, 在皇帝的应急决策下 , 朝廷和 官吏组成应 急体 系, 采
尔 大 臣官员 士庶 兵丁等 , 人人诚 心感激 上天示 儆 之深 恩 , 返衷 自问 , 思过 省愆 。不但 恶 事邪 念
急宜扫除 , 即怨尤抑郁之心, 亦当屏绝 , 则天高听卑, 必垂照察 , 不但地土宁静 , 共获安居, 且可
永 免上帝 之谴责 , 断无再罹 险厄 之虞 也 。朕非 以地 动之 异 , 诿过 于 臣工 黎庶 也 。朕 之 生平 , 先
尽管如此 , 京城建筑损毁严重。例如 : 除房屋倒塌外 , 故宫各殿遭到不 同程度的破坏 , 安定 门、 宣武 门等处 城墙裂缝 3 7丈。寺庙 、 各地 驻京会 馆 和教 堂均遭 不 同程 度破 坏④。京 城著 名 的建
筑物 之一—— 顺 治年间建 造 的北 海 白塔 , 在这 次地震 中“ 身 、 座彻底 闪裂”, 塔 塔 只是勉 强 没有 倒 塌而 已 。面对 这突如 其来 的灾害 , 以雍正 帝为首 的清 廷采 取 一系列 应 急救援 措施 , 然 没 虽 有 建立现代 意义 上的灾 害应急 体系 , 雍正朝 灾 害应急机 制 已初 现端倪 。 但
雍正八 年八 月乙卯 巳时 ( 13 即 7 0年 9月 3 0日 9时—— 1 )北 京地 区发 生 6 5级 的强 1时 , . 烈 地震 , 度为 8度 , 中位于 今北京 西 山( 纬 4 烈 震 北 0度 , 东经 16度 ) 近①, 1 附 造成 人 口损 伤 、 房 屋倒 塌 和其它 经济 损失 。据统 计 , 当时北京 地 区共 塌房 145间 , 63 颓塌墙 壁 162堵 , 伤人 22 死 口47名⑦。此 次地震 发生在 上午 , 5 人们普 遍外 出工作 、 习 和活动 , 学 否则 人员 伤亡 会 更惨 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