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
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
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流程】一、文学知识简介1、走近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元文宗封为“亚圣”,后世并称“孔孟”。
孟子曾把孔子重道德修养的“仁”发展成他的政治理论“仁政”,主张施“王道”,行“王道”,即“省刑罚,薄税敛”,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
“仁政”的政治理论是“民本论”,哲学理论是“性善论”。
曾游说各国,讲“唐、虞、三代之德”,但“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因此他被诸侯认为是脱离实际,加之孟子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傲骨,不肯趋炎附势,故他的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七章传世。
2、了解作品《孟子》现存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孟子》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3、熟悉背景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
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离娄上》);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
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人力。
梁惠王也不例外,他采取了一些体恤百姓的措施,以求吸取人力资源,但收效甚微,故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却“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4、文体知识(1)诸子散文:所谓“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春秋战国时主要学派有十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卿;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周;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此外,还有阴阳家、小说家。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3. 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孟子“仁政”思想,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课时安排4课时第二课时[学习任务]1.疏通并掌握课文1-4段文意。
2.理解梁惠王谈论的“民不加多”话题及其历史意义。
3. 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4. 熟读并背诵课文1~4段。
[学习过程]一、结合注解朗读,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组内讨论,翻译课文1-4段,重点看下面几句翻译的对吗,看哪组翻译的争取率高。
读一读,译一译,比一比。
)(一)第1段(分小组齐声朗读第一段,给读得好的小组加分鼓励,然后比赛翻译)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翻译)河内这个地方发生凶杀案,(我)就把这里的百姓移到河东这个地方,把河东的粮食移到河内。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2-4段(自由朗读2-4段)1.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翻译)咚咚咚敲响战鼓,双方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激烈交战,(一些士兵)扔掉盔甲拖着兵器走掉了。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或者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或者逃跑了五十步停下。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教案一、教课目的:1、学习本文比喻鲜亮,善用排比,对偶,加强文章气概的特点2、掌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3、理解孟子主张行德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踊跃思想二、教课要点:理解孟子的“德政”思想三、教课难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概充足的论辩方法四、教课方法:讲解法、议论法、多媒体教课法【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一书全面反应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以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直被以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代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保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代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点。
第一是擅长雄辩,拥有气概充足、感情激烈、笔墨舒畅的风格;采纳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争辩,逻辑谨严。
此中最多的是各样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发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巧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争辩是非。
二、创作背景:《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题目是编者加的。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此刻争于气力。
” (《韩非子 ?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
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停;人民徭役沉重,风口浪尖,危在旦夕;社会杂乱,礼法崩坏,世风倾颓,激烈动乱。
势力与暴力被尊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一致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今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在梁惠王中后期,因为魏国在几次重要战斗中惨遭失败,失掉了往日的富强。
公元前 334 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复兴魏国齐集人材。
孟子被“招贤”应邀到达魏国。
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大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寡人之于国也 导学案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三.疏通文意。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增多,为什么呢?”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前来归顺了。”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诵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内容一、走进作者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
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
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二、孟子名句填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恻隐之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三、熟读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wū ()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tì()之义2.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四、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3.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1段2、3、4段5、6、7段4.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学生用)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预习案【知识链接】一、作家作品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字,战国时期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战国时期家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
《》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
孟子的主要主张是:。
与孔子合称“孔孟”。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核心是“”思想。
给生字注音:弃甲曳()兵涂有饿( ) 鸡豚()狗()之畜()数()罟()不入洿( )池无()失其时谨庠()序之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申之以孝悌()之义第一课时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A河内()凶()B察()邻国之政C邻国之民不加少()D请()以()战喻E填然鼓()之F弃甲曳()兵而走()G多于()邻国【达标训练】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古今含义。
(1)河东凶亦然古义: _;今义:_ ____。
(2)请以战喻古义:_ _;今义: ______。
(3)弃甲曳兵而走古义:__ ______;今义:_ ______。
2.选出下列“之”用法相同的一组()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②填然鼓之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⑦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①③④ B.⑤⑥⑦ C.②⑤⑥ D.③④⑦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2.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3孟子是怎样解答梁惠王的疑惑的?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明确:第二课时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数罟不入洿池数罟:申之以孝悌之义申:。
孝悌:非我也,岁也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填然鼓之之:树之以桑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食:2.说出下列句式是什么特殊句式①申之以孝悌之义——()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③非我也,岁也——。
()④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比方鲜亮,善用排比,对偶,增加文章气概的特点2、把握孟子的一些名言和《孟子》中的成语3、理解孟子主见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乐观思想二、教学重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三、教学难点:学习孟子善用比方说理,气概充足的论辩方法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争论法、多媒体教学法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gū,网)饿殍(piǎo,饿死的人)B.颁白(bān,通“斑”)曳兵(zhuài,摇着)C.庠序(xiáng,学校)衣帛(yì,穿)D.孝悌(tì,敬重父母)鸡豚狗彘(zhì,猪)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数罟不入洿池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昔者以为东蒙主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4.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5.下面的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李商隐《无题》)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6.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①鸡豚狗彘之畜①树之以桑①未之有也①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7.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树之以桑A.非我也,岁也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C.或五十步而后止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8.翻译下列语句(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专心者。
(2)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完整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课堂学案:目标1、分析文章层次,理清文章线索;(PPT)2、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雄辩艺术;3、分析孟子“仁政”思想内容,认识其思想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重难点:目标③过程:一、检查课前学案。
二、导入:略(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管仲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PPT)三、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线索;1、听朗读,总结各层内容?提问:第一层提出什么问题?二三层里,与“民不加多”相对应的句子是什么?2.那些段落体现“王道”“仁政”思想。
3、已经有了“行王道”“施仁政”,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明确,板书)提出民不加多分析无望民加多行王道解决斯天下之民至焉施仁政不推卸责任四、师生共同探讨,研读本文,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及论证方法。
1、看第一段。
思考:(1)梁惠王本是向孟子虚心问政的。
朗读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到他们盲目自信,矜功自得。
朗读时该用什么语调,(找同学试读)。
明确(“尽心焉耳矣,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流露梁惠王矜功自诩之意,要用高昂语调。
)(PPT)(2)梁惠王的问题是什么?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PPT)2、下面我们看孟子是如何为梁惠王解惑的。
齐读2—4段。
思考:(1)针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是不是直接帮他分析的?是用什么方式分析问题?他用什么比喻?明确:不是,用比喻的方式,用战争作比喻。
(2)他以战争中的什么情况来比喻梁惠王与邻国?“五十步笑百步”成语的意思是?“五十步”“一百步”分别相当于谁明确: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ppt)比喻缺点错误性质相同,只是情节有轻重。
五十步→梁惠王一百步→邻国(3)孟子为什么要以战争来比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设喻回答,好不好?明确:因为“王好战“。
以他熟悉的事情比喻,他理解更深刻。
引君入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给梁惠王以警醒,表现孟子高超的辩论技巧。
(ppt)3、孟子一席话,有拔云见同日功效,点中了梁惠王的痛点,顺势阐述了向的思想主张。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第一课时)【学法指导】1、朗读。
读准字音,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赋的节奏、情感和韵味,力求语言通畅,读准字音2、解义,结合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解读字词的意义,必要时再借助工具书。
【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2、根据学法指导,准确断句;3、结合句子成分,准确翻译字词和理解活用。
【导学过程】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7篇。
2、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书中对只图享乐,而又妄想称霸的齐宣王;对平时不行“仁政”,到关键的时刻施一点小恩小惠就沾沾自喜的梁惠王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其次是雄辩。
孟子的散文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a.善于抓住对方心理,因势利导,诱其就范。
b.采用迂回战术,先设好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
c.先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其理论弱点,当找到突破口之后,再发动猛烈反击。
d.孟子还有些正面的议论,能够围绕中心观点,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
如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
其三是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
有的用寓言故事来喻,有的用事物来喻;有的用三言两语,有的是一个小故事,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第四是语言明白晓畅,浅显自然,通俗易懂,明快畅达,精炼准确。
有口语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
一、自主学习【滴水石穿·夯实基础】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字典与注解,疏通文意,正确翻译课文3、看清字形,标出注音,王好.()战弃甲曳.()兵而走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不入洿.( )池谨庠.()序之教养生丧.()死无憾鸡豚.( )狗彘.()之畜.( )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涂有饿莩.()4、字词解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王道之.始也。
(4)未之.有也。
A.(1)与(2)不同,(3)与(4)相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相同,(3)与(4)不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然”字。
A.填然.鼓之。
B.太后曰:“然.。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以为然.。
3、对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则修文德以来之。
(2)王好战,请以战喻。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以五十步笑百步。
A.(1)与(3)不同,(2)与(4)也不同。
B、(1)与(3)相同,(2)与(4)也相同。
C.(1)与(3)相同,(2)与(4)不同。
D、(1)与(3)不同,(2)与(4)相同。
4、下列各句中的“兵”字和“兵认既接”中“兵”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可汗大点兵。
B、纸上谈兵。
C、斩木为兵。
D、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
5、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思想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有相同之处。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孟子的梦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孟子理想中的“理想国”呢?他的梦想,和我们今天所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有着怎么样的相似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起来看一下孟子心中的理想国度。
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唐丽一.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学习使用比喻论证的论辩方法。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把握文章比喻论证的写法。
三.自主学习过程(一)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障碍,尤其是“粟”“曳”“数”“罟”“洿”“鳖”“胜”“豚”“彘”“畜”“庠”“悌”“莩”,完成《金太阳导学案》“正字音”的相关题目。
(二)阅读《金太阳导学案》中的“解文题”“识作者”“知背景”,识记与作者及背景有关的重要文学常识。
(三)再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写出全文的翻译。
(四)细读课文,总结文中涉及到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其它特殊的文言现象。
完成《金太阳导学案》“释词义”的相关内容。
(五)品读课文,概括本文孟子论政的思路,了解孟子的思想。
四.合作探究与检查提高(一)正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王好战弃甲曳兵数罟不入洿池谷不可胜食也五十者可以衣帛鸡豚狗彘之畜谨庠序之教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然而不王者申之以孝悌之义(二)识作者、知背景根据你的了解填空:1、孟子,名,字,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
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内容也更,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考纲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理解 B(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⑵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⑶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⑷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⑴筛选文中的信息;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疏通文章大意。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 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4.合作探究,涵泳体味,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重、难点】1. 掌握文言重点语句,准确翻译全文。
2. 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第一课时【预习案】【任务一】利用5分钟时间,勾画你未掌握的知识。
一、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非常激烈的战国中期,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
在通晓儒家学说之后,曾游说各国,(便去)游说侍奉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第17课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掌握文言学习规律。
⒉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了解这种语言风格对于实现作者表达目的的积极功能。
3. 把握课文主旨,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重点难点】1.了解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掌握文言学习规律。
2.把握课文主旨,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学习过程】一、阅读导航阅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二、初读课文默读一遍课文,标注生字词。
三、自主预习查阅工具书和“预习素材”,完成下列练习。
1.文学常识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________”并称。
常称儒家思想为“孔孟之道”。
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孟子被尊称为“________”。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
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________四部儒家经典合为“四书”。
2.检查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王好()战毋庸置疑()蓄养()庠序之教()孝悌()涂有饿莩()弃甲曳兵()数罟()洿池()衣帛()谷不可胜食也()粟()鸡豚()狗彘()然而不王()者(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指两个犯了相同错误的人,其中一人只不过相对程度上较之另一人轻一些,就毫无自知之明的去嘲笑另一人。
②()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四、整体感知,明确文言知识。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无失其时。
()(4)王无罪岁。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说说下列句子属于哪类文言句式。
(1)_____________①是亦走也()②非我也,兵也()③非我也,岁也()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答案自学检测一、生字注音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鸡豚(tún) 狗彘( zhì)之畜(xù)庠(xiáng)序孝悌(tì)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二、重点字词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凶年,谷物收成不好3、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然:代词,这样4、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加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既:已经走:逃跑6、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数罟:细密的渔网7、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斤:斧头以:按照8、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蓄:蓄养9、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夺:改变1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制止、约束发: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三、文言现象通假字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颁通“斑”头发花白)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填然鼓之(打鼓)树之以桑(种植)七十者衣帛食肉(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王无罪岁(归咎,怪罪)2、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3、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4、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1)是亦走也(2)非我也,岁也。
2.倒装句(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2)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五、固定句式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2、“直不百步耳”“只……罢了。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教学目标】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理解和掌握有关实词的意义,归纳多义词义项,了解某些句式,熟练地背诵全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作为高中生,和初中相比,我们的写作主导方向将由记叙文转向议论文,什么是议论文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用以表述自己观点、主张、意见等的文章。
按照一厢情愿、畅所欲言的标准看,这种论文并不难写,可是要真正写好并不容易,需要有多方面的积累才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被称为诸子散文,而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议论文的著名的孟子的《》是如何阐述他的政治主张的。
二、教师诵读课文三、理清本文的思路,翻看课后练习二,在自己也反复熟读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课文的段落大意,即第一部分梁惠王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从孟子对曰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是孟子说明民不加多的原因,也就是孟子用以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的区别。
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第三、四、五三个自然段,是用以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也是变相回答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的。
若用原文回答问题和分析,则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就是写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也同时用以说明孟子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观点。
第五自然段相当于从反面论证,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表现。
四、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诵读时一般还可根据课后练习二用提问的办法逐段诵读。
在读的过程中,分别由老师提问或老师以自己解答的办法积累实词和熟悉掌握有关的古汉语常识以及古汉语句式。
其中:在文章开头段提出民不加多的`问题中,宜让学生掌握中的之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则移其民于河东,除书上有关的注解外,该句应译为就转移他的百姓到黄河以东的地方;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中的之亦为取消主谓独立作用,但察邻国之政,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三句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第二部分中孟子对曰中的对曰为回答说;弃甲曳兵而走中的而为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中的两个而可用而后连在一起当然后译即可;至于以五十步笑百步一句宜译作拿上(向后跑)五十步的笑话(向后跑)一百步的为好。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编辑发布的是《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重点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学习流程】一、文学知识简介1、走近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又一代表人物,元文宗封为“亚圣”,后世并称“孔孟”。
孟子曾把孔子重道德修养的“仁”发展成他的政治理论“仁政”,主张施“王道”,行“王道”,即“省刑罚,薄税敛”,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
“仁政”的政治理论是“民本论”,哲学理论是“性善论”。
曾游说各国,讲“唐、虞、三代之德”,但“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因此他被诸侯认为是脱离实际,加之孟子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傲骨,不肯趋炎附势,故他的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
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七章传世。
2、了解作品《孟子》现存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孟子》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
3、熟悉背景战国中期,各诸侯国的统治者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
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离娄上》);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
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人力。
梁惠王也不例外,他采取了一些体恤百姓的措施,以求吸取人力资源,但收效甚微,故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却“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4、文体知识(1)诸子散文:所谓“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春秋战国时主要学派有十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卿;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周;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此外,还有阴阳家、小说家。
诸子的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2)《孟子》中大部分篇目没有题目,后人取第一句中的某些词句作为文章的题目。
二、课前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王好( )战弃甲曳( )兵而走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 )不入洿( )池养生丧( )死无憾鸡豚( )狗彘( )之畜( ) 庠序()孝悌()然而不王( )者涂有饿莩( )【新课探究】一、自主学习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加多。
”2、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提出问题:提出“民不如多”的疑问。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分析问题:分析“民不如多”的原因。
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决问题: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小结:这些语句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合作探究理清脉络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
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结果如何?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3)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A.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答案:比喻论证B.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答案: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C.这段话中“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为了说明什么?答案:这里用“以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是为了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只是或多或少罢了。
进而引出孟子的解决办法——施仁政。
只有仁政才能做到“天下之民至焉”。
3、阅读下面段落,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
(2)这段文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效果如何?答案:用了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气势。
4、阅读下面段落,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案:对比(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这两句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
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3)找出这段文字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案: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文本理解1、孟子在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后,趁机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正面揭示了如何才能真正使“民加多”。
孟子的描述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观点?请简要分析归纳。
答:孟子是从“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及“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加以回答的。
孟子指出: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是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的“王道之始”。
发展农业,教化百姓,使民心归顺,才能真正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
此外,孟子还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批评统治者的虐政,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这些具体的措施体现的正是孟子重视人民,重视教化(“驱而之善”),反对武力兼并的“仁政”思想。
2、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
(1)严密的逻辑论证:文章紧紧围绕梁惠王的“民不加多”疑问展开论证。
三个部分的结尾依次是“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全文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成功的比喻论证:“王好战,请以战喻”一段,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生动。
文章结尾,作者针对统治者归咎于年成的推诿,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咎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咎于武器一亲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3)恰当的排比、对偶:第四段中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运用“不可胜……也”的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而“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用的是对偶。
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语言上不仅生动形象,富有气势,而且读来声调铿锵,朗朗上口,于整齐中洋溢音韵美。
综合探究孟子的“仁政”思想在今天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认识。
(1)从理论上讲:“仁政”比“暴政”好;“王道”比“霸道”强。
(2)历史事实证明:并不存在高纯度的“仁政”,“仁政”永远是有限的。
而在专制统治下,“仁政”往往只是幌子和招牌。
(3)一阴一阳谓之道。
统治策略往往是刚柔并用、软硬兼施的,单用“仁政”行不通的。
(4)民主是通向真正的“仁政”之途径。
平等是“仁政”的保证,一个不平等、不公正的社会里,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仁政”和“王道”的。
【小结】课文中阐述的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道理,强调: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
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
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当堂检测】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_____ _______。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_____ _________,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______ ____________。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 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
_____ 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_______ 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____ 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_____ _,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_ ______,______ __ 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____ _______________,曰:‘非我也,兵也。
’_ ________,斯天下之民至焉。
” (共20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