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1、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
——人民日报2、团结出战斗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人民日报3、以人民为中心,高举团结的伟大旗帜,践行共同富裕的理念。
——人民日报4、在坚持敢于斗争中开创美好未来——人民日报5、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创美好未来注入强大动力。
——人民日报6、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始终铭刻着斗争的烙印。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
——人民日报7、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为我们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人民日报8、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血脉赓续中,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伟大历史成就的宝贵经验。
——人民日报9、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人民日报10、团结集聚无穷智慧,激励起强大信心,是过去我们能够成功的重要经验,也是未来我们继续成功的重要法宝。
——人民日报11、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任何时代、任何场合都不会过时的精神。
正是依靠团结,中华民族才能在大灾大难面前守望相助、文明不息;正是依靠团结,我党我军才能在无数艰难险阻面前攻坚克难、发展壮大;未来我们也必将依靠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迎接挑战、战胜风险。
——人民日报12、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困难挑战面前愈战愈勇繁荣昌盛,根本就在于其团结精神所生发出的深厚凝聚力。
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强大凝聚力,它是蕴藏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屹立不倒的精神根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论在中国,我们一直在强调“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
而要实现团结,就必须塑造共同体意识。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呼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为团结、更为和谐的社会。
那么,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呢?第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如孔子、老子等众多先贤留下的思想和著作。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其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步:加强教育宣传教育是最为有效的社会化手段,我们应该注重加强教育宣传。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认同这一理念。
第三步:加强地区协作中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大。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政府应该加强地区协作,促进地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多方协作,各地区的优势可以互补,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发展。
第四步:强化社会权益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公平公正的机制,就难以形成共同体意识。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强化社会权益,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对社会抱有更加信任的态度,才会更加愿意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总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只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这一意识,不断努力打造更团结、更和谐的社会,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和富强。
人民日报社论
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社论)万众瞩目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天开幕。
近10天会期里,13亿中国人民的心声在此汇聚,当今中国的改革发展大计在此谋定,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将通过法定程序凝聚成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
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自去年3月履新以来,本届全国人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在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迈出坚实步伐;始终坚持以监督推进改革、以改革强化监督,推动各级政府机关和审判检察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充分说明,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将汇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富强文明、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安康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
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倾听人民心声,凝聚攻坚合力,推进法治建设,提高治理效能。
这为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提供了广阔舞台。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既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实现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制度保证。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思维是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的重要武器。
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改革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任何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这就要求立法机关紧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把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更好结合起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从法律制度上推动和落实改革举措,防止部门利益法制化和地方保护,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改革护航。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章(2015年9月-10月)
且拿我们的热血去“没有足够的兵器,且拿我们的鲜血去/没有热情的安慰,且拿我们的热血去/热血,是我们唯一的剩余/自由的大地是该用血来灌溉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告诉我们,只要青年同胞满腔热血,再强大的敌人都能征服,再严峻的挑战都能战胜。
抗战之初,国际舆论认为,中国不论在精神上或物质上都不足以抵御外侮。
然而,日军的大炮和刺刀,唤醒了千千万万的热血儿女。
鲁迅先生将“五四”初期、中期的青年按照状态分成“醒着”“睡着”“玩着”“前进着”几类。
抗日战争的一个伟大意义,就在于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大觉醒大团结,千千万万的青年不再是“睡着”“玩着”,而是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进入了“醒着”“前进着”的状态。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当年,清华大学救国会这样发出告全国民众书。
那时的延安,被称为“中国的耶路撒冷”,“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全面抗战初期的两年,奔赴延安的青年多达4万余人。
周恩来指出:“到军队里去——这是在今天挽救民族危亡的最有效的方法。
建立生力军,充实我们的旧队伍,责任都在我们青年朋友的肩上。
”在广大城乡,“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当兵打鬼子”成为青年人的时代选择。
在大中学校,没有人“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以不同形式投身抗日救国的铁流。
山西太原的成成中学,300多名师生在校长的带领下,全部投奔八路军。
同济大学报名参军的达600余人,占全校人数三分之一。
一位留在同济的德国教授看到如此情形,不禁感慨:“中国不会亡”“中国一定强!”“日本固有新奇的武器,我当以热血应付;日本固有猛烈的枪炮,我当以头颅拼挡”。
青年自有青年的血性与担当。
抗战中那些有名和无名的英烈,多数人的青春之花还没来得及完全绽放就已凋零。
他们没有枪炮,就用大刀;没有粮食,就吃草根;没有必胜把握,照样敢于亮剑;没能等到黎明,照样无怨无悔……当一个连的官兵敢于同敌人战斗至最后一人,当几位弱女子也能毫不犹豫地纵身投江,当一个普通的学生都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有这样的精神脊梁,中华民族怎会任人宰割、自甘沉沦?热血,是青春的精神特质。
人民日报中关于民族团结的金句
人民日报中关于民族团结的金句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的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互助互爱、平等融合的关系。
在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民族团结是中国人民所
孜孜以求的。
因为它是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
复兴的重要保障。
以下为人民日报中关于民族团结的金句:
1、没有团结就没有力量。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力量。
2、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团结的基础。
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保持民
族团结的长远稳定和深入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责任。
3、民族团结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由之路。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增
强历史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是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关键所在。
4、民族团结需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
各族干部要树立全民族观念,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以良好的工作作风
和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更加光明的明天。
5、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条件。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
推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增强各族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中华民
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综上,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要支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加强各民族交往互鉴,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
尊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汇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磅礴力量
汇聚起民族团结进步的磅礴力量作者: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5年第09期1983年9月,自治区召开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自此,先后召开了8次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1580个先进集体和2192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早已成为各族群众的共识。
1984年4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1984年起,将每年的9月份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
坚持不懈抓好此项活动,以月促年,连续三十一载,民族团结之树深深植根于内蒙古各族人民心中,枝繁叶茂。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享有“模范自治区”的盛誉。
在60多年的光辉实践中,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
如今,我区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日益深厚牢固。
“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作出重要指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打造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的发展目标。
打造民族团结的亮丽风景线,就是要让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贯彻落实,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推进,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巩固,让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这是时代赋予全区2500万各族人民的重任。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做好民族工作,打造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放在全国、全区工作的大局中来谋划,抓好落实。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要认真搞好学习宣传,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民族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要系统进行谋划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深入研究、扎实推进我区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社论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社论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也是任何成功的关键。
在人类进步的历程中,团结一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源泉。
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群体之间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和机遇,唯有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突破困难,走向胜利。
作为一个国家,团结就是集体利益的最高体现。
只有各个群体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同时,团结也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必要条件。
只有构建一个团结一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激发每个人的潜力,实现国家的快速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团结就是各个群体的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团结、相互信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团结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各个领域形成合力、形成共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作为一个人,团结就是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只有在个人和团体的关系中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自我和他人的和谐发展。
同时,团结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只有在与他人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中不断进步,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
在当前世界形势下,各个国家、各个群体之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唯有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走向胜利。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实现国家、社会、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而努力奋斗。
- 1 -。
人民日报社论: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社论: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汇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
在全国各族人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央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并对近年来涌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进行了表彰。
我们对会议的胜利闭幕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方面人士,致以崇高敬意!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刻阐明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正确方向。
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只有了解了这个“家底”,才能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懂得民族工作有多重要,做好民族工作有多不容易。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这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才能自觉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处理好民族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关键是找到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共同维护的团结统一凝聚强大合力
共同维护的团结统一凝聚强大合力团结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中国的团结统一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众人的力量汇聚成强大的合力,推动着国家繁荣富强的进程。
只有共同维护好团结统一,才能为国家的发展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一、团结统一的重要意义团结统一是国家的强大基石,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首先,团结统一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各民族同胞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一致,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地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
其次,团结统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各地区、各民族的资源优势相互补充,通过合作和共享,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
最后,团结统一有利于社会和谐与进步。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可以借鉴各自的长处,共同进步,实现社会和谐与共同发展。
二、共同维护团结统一的原则和方法共同维护团结统一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党的领导是实现团结统一的根本保障。
其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具有天赋的民族团结和亲和力。
推动团结统一需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团结统一的积极参与者。
再次,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各民族平等互利是维护团结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应该平等交流、平等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最后,坚持法治思维。
法治是维护团结统一的重要保障,只有依法行事,对待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问题公正处理,才能实现真正的团结统一。
三、团结统一在中国的实践与经验团结统一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首先,在国家层面,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民族提供了广泛的权力,有助于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维护团结统一。
其次,中国大力推进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支持和援助,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
再次,中国注重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的认同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奋进新征程强大合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奋进新征程强大合力近年来,中国以革命性的变革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迅猛步伐,展现了令世界瞩目的实力和潜力。
然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唤醒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中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是我们的根基和骄傲。
我们要通过教育、媒体宣传和社会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迎来了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
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生态文明还是国际交往等方面,中国都有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以奋进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的大潮之中,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还需加强社会和谐,加强民族团结。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和多元文化。
我们要深入了解和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法律和法规的保护,维护民族团结的和谐环境,坚决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才能够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共同努力,凝聚起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推进。
首先,教育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民族教育。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汇聚民族复兴伟力
59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24期总第879期No.24,2021Total of 879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工作放在关键地位,通过聚合所有能够联合的积极力量,调动所有能够充分调动的积极因素,聚合起人民团结奋斗的合力。
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聚集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发挥了爱国主义统一战线重要法宝功能,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凝心聚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崭新征途。
1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根本保证。
把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作为根本准则,是从血与火的考验中得来的,是从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高度重视统一战线,认真做好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必须保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地位。
这既是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最基本任务,也是统一战线百年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经验。
唯有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全中华民族的大统一,也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将曾经一盘散沙的民族力量凝聚成一股改天换地的历史伟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民族大团结的基本保障。
如果缺少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达到和谐统一是无法想象的。
百年历史实践证明,放弃或忽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则统一战线必然失败;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则革命、改革、建设事业必然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自然的选择、社会现实的选择和各族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执政地位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认同,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有明确的宪法依据。
高考作文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健康生活等5大热点主题神仙级标题及高分佳段
高考作文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健康生活等5大热点主题神仙级标题及高分佳段主题目录一、人文素养(一)拼搏奋斗(二)坚持不懈(三)不畏困难(四)坚定信念二、家国情怀三、文化积淀(一)传统文化(二)工匠精神四、健康生活(一)宽容善良(二)积极乐观(三)奉献自我(四)淡泊宁静五、时政热点(一)对外开放(二)民生问题(三)乡村振兴(四)生态环保人文素养高分标题1.《不用扬鞭自奋蹄》2.《人生逐梦正当时》3.《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4.《以我之力,追我所愿》5.《喷泉精神,泉水人生》6.《千帆竞发奋楫者进》7.《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8.《人生在勤,不索何获?》9.《行劳神不倦,吃苦趁年华》10.《江山如此多娇,与尔一竞风流》1.《人生路,不回头》2.《走下去,前面是片芳草地》3.《风,可以穿越荆棘》4.《做自己生命中的摆渡者》5.《起笔精彩,收笔饱满》6.《画好人生的延长线》1.《生命,有一种硬度》2.《我和未来有个约会》3.《墙,推倒了就是桥》4.《钱塘潮涌奇,我自泛扁舟》5.《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6.《有一种失败叫成功》7.《无限风光在险峰》1.《点燃起信仰的明灯》2.《万象人生,坚守自我》3.《一念海角,一念天涯》4.《莫畏嘲笑遮望眼》5.《我的路,我的门》6.《初心不改,奔流到海》7.《不忘来路,才能走向远方》8.《初心不泯,人生不息》9.《稼穑蓬勃,梦想熠熠》10.《回首来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高分佳段(一)回望极不平凡的202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一系列“惊天逆转”和“难以想象”,无不浸润着“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的奉献精神,焕发着“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将沙碛变新洲”的开拓豪情,闪耀着“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勤劳品质,无不刻写下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鲜明印记。
难以忘记,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难以忘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数百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用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创造反贫困斗争的中国奇迹;难以忘记,在创新发展各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拼搏创造,以“奋斗者”号深潜万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九章”横空出世,激扬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难以忘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上海浦江潮涌,深圳整装前行,海南自贸港扬帆起航,“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让更多“春天的故事”精彩演绎;难以忘记,在广袤的神州大地,各行各业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创新创造,亿万农民以辛勤劳动实现粮食生产“十七连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0余万建设者奋战雄安新区、让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数百万快递小哥风里来雨里去、以830亿件快递年业务量跑出中国经济的活力……——摘自任仲平《征途漫漫从头越》(二)历史是大写的精神,精神是历史的内化。
加强民族团结 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加强民族团结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先后召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中华民族放在中国历史进程的大视野、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嵌入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进程中进行全方位、战略性审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彰显了党的民族工作从理论到实践的与时俱进,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重要思想系统准确把握民族工作的时代脉搏,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论断,指导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实践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
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即其具有理论引领力,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具有现实指导力,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不断拓展;具有国际影响力,是我们党为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群体性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所决定。
它的形成经历了由个体意识的特殊性到群体意识的普遍性的整合过程,是经过抽象反映、综合筛选、扬弃提炼而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共同体意识。
要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就要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是什么”主要包含“四个与共”,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它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最新申论总结阐述不同观点题的解题方法
一、总结阐述不同观点试题类型的涵义总结阐述不同观点的试题就是针对材料中关于某一问题的不同认识进行总结并归纳各自的观点。
万学金路公务员赵同勤指出申论材料主要是反映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对这种现象或其中的某一做法存在不同的看法甚至矛盾的观点是正常的,所以总结阐述不同观点的试题就是考查应试者对不同的观点能否归纳并给予条理性的表达。
二、总结不同观点(认识)试题类型总结不同观点的试题,主要包括:1. 对多种做法的理清。
要求对材料中给出的多种意见或举措归纳形成两种不同的思路或者分成两大类,并要求进一步简述和说明。
2005年申论试题: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
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
简述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150字。
2006年山东省申论试题:以上资料包含了“使人们无担忧地维护社会正义”的多种举措,其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理念,请你对这两种理念分别加以简述,字数不超过400字。
2007年申论试题:“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
不超过200字。
2. 对两种不同看法的总结归纳。
针对某一问题,给定资料中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和观点,要求对此加以概述。
2008年申论试题: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
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
要求:指明“焦点”,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
2006年河北省申论试题:在关于有奖让座的问题上,有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总结赞成者和反对者的各自的理由。
3. 概述两种不同的观点并谈看法。
作答要求中明确了两种观点,要求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005浙江省申论试题: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
高考作文标题拟题技巧(备战2022高考)
高考作文标题拟题技巧(备战2022高考)举个例子:高考作文的主题是“平凡与平庸的关系”,有很多人的标题可能都会是《平凡而不平庸》《平凡H平庸》《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选择平凡,拒绝平庸》……阅卷老师连着看上几百篇,大概是真的会审美疲劳吧~这时候,如果有一篇作文的标题是《平凡不平庸,无名也有痕》(《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标题),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看文章内容,行文流畅,切合主题,多给个几分,真的不是不可能。
但想取个好标题并非易事。
一个好标题要简明地紧扣主题,又不失文采韵味,绝不是考场上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方法不能少,平时的积累也很重要。
(一)起好标题的方法1.常规拟题法1)直接套用话题拟题。
在话题的前面或后面添加词语,如话题“我说00后”的标题可拟为:《为“00后”正名》2)以材料中的人、物、时、空、事、情入题。
如《蔡先生所为得不偿失》以人物入题,《当记忆流经汶川》是以地点入题《震灾无情,人间有爱》就是以事件入题,《自豪,我的祖国》以情感入题,《难忘的日子》以时间入题。
3)以材料的寓意入题。
如《明星们,你代的是责任》、《机遇在于发现》、《让流浪的心泊回家园》。
2.象征法这里的象征,泛指比喻和象征两种手法。
比喻和象征的本质都是,用一个东西来代表另一个东西。
具体的方法就是:把你想要在标题中表达出来的意思,使用象征的手法进行加工修饰,再表达出来作为标题。
要注意的是,尽量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且一定要与相关事物有相似性,比如《海燕》、《白杨礼赞》中海燕、白杨树,象征革命者和抗日军民。
其实,在起标题的时候,比喻修辞常常会被用到,这一类型的标题能够增强标题的魅力和生动性,提高标题的可读性和视觉冲击力。
比如《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选自《人民日报》)就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生动鲜活,而且有时代气息。
“红包”和“细胞”两个贴切的比喻既增加了标题的感染力,又提升了内容的思想性,同时这种押韵结构也进一步强化了标题的韵律感。
人民日报关于民族团结的文章
人民日报关于民族团结的文章
民族团结是国家的根本,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和睦相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传统。
我
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携手共建和谐美好的祖国。
在中国,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形成
了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各民族相互尊重、包容、宽容,形成
了团结合作、平等相待的良好氛围。
同时,国家也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教育、宗教等方面予以特殊保障和扶持,充分保障了各民
族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了各民族的团结意识和归属感。
民族团结不仅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
要保障。
国家和社会各方面要加强对各民族的关心和支持,积极推动
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同时,我们也要始终坚持“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方针,坚决铲除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径,共
同维护祖国统一和少数民族共同利益。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要
条件。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2013年09月30日14:3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刊发国庆社论《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
以下是社论全文。
为现代中国凝聚梦想力量——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金色的阳光洒在中国大地。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共和国迎来64岁华诞。
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分享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感怀对于伟大祖国的责任与使命。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共和国编年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复兴之路的新征程。
今天的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发展活力,重要领域改革有了新进展,政风民风呈现新气象,从“神十”飞天到“蛟龙”探海,从就业机会的增加到社会保障的完善,国家发展的每一分进步,个人幸福的每一点积累,都激发出实现梦想的信心与力量。
“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此时此刻,共和国缔造者们的宏伟理想,激荡在人们心头;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辉映着今天的现实。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昔日“只能造桌椅板凳”的生产基础,变成了谋求转型升级的“世界工厂”,曾经啼饥号寒的亿万中国人,告别了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意气风发地融入文明现代的新生活,迎来了全面小康的光明前景,我们离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
回首奋斗历程,今日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美好事情,都在告诉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核心就是实现国家现代化。
六十四载风兼雨,百年复兴路犹长。
把中国放到现代化的坐标系中来观照,我们已经抵达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发展境界,又面临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机遇挑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时代价值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最大限度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提供了科学指南。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辉煌的重要经验。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国民革命的联合统一战线是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党的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民革命的联合统一战线,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从而使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行。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石。
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叛变革命,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推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建立在牢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倡导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迸发出像火山一样的爱国热情,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推翻蒋家王朝的重要武器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力量。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的意愿,悍然发动了反革命内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社论: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力量
伟大的事业,需要汇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
在全国各族人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央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并对近年来涌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进行了表彰。
我们对会议的胜利闭幕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方面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族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刻阐明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正确方向。
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只有了解了这个“家底”,才能真正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懂得民族工作有多重要,做好民族工作有多不容易。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这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才能自觉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处理好民族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关键是找到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了、要求更高了。
“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
必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从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创新载体和方式,加强法治保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而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必须紧扣民生抓发展,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搞好扶贫开发,加强边疆建设,从而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必须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从而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物质和精神这两种力量,在继续用好发展这把钥匙的同时,必须把思想教育这把钥匙用得更好。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要用好少数民族干部这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关心爱护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和边疆地区的各族干部,重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富裕一方、团结一方、安定一方的坚强战斗堡垒。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汇聚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