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二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理数乘法运算能力目标:能确定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乘积运算的符号,进行有理数运算;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用计算器给有理数运算带来的方便[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有理数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你还记得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知识讲解]活动一: 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看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符号的确定,那么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怎么确定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确定下列积的符号,你能从中发现什么?①()5432⨯⨯⨯- ②()()5432⨯⨯-⨯-③()()()()5432-⨯-⨯-⨯- ④()()()50432-⨯⨯⨯-⨯-学生归纳结论:结论1: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结论2: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积的符号(口答)①()()1432-⨯⨯⨯- ②()()()6532-⨯-⨯⨯-③()()()222-⨯-⨯- ④()()()()3333-⨯-⨯-⨯-活动二:例3 计算:41)54(6)5()2();41()59(65)3()1(⨯-⨯⨯--⨯-⨯⨯-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0,积等于0 课堂练习计算:(1)(-85)×(-25)×(-4);(2)(-87)×15×(-171); (3)(151109-)×30;(4)2524×7. (5)-9×(-11)-12×(-8);课后作业教科书第38页 习题1.4第7题(1)(2)(3)课后选作题1.计算:).8(161571)6(;04.0311843)5(;36187436597)4(;534.265)3();1.0()24.8()10)(2();8(25.12014)1(-⨯⎪⎭⎫ ⎝⎛--⨯-⨯⎪⎭⎫ ⎝⎛-+-⨯⨯--⨯-⨯--⨯⨯⎪⎭⎫ ⎝⎛- 2.2003减去它的21,再减去余下的31,再减去余下的41,依次类推,一直到减去余下的20031,求最后剩下的数。

1.4.1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1.4.1有理数的乘法(2)石锦东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亲身探索、归纳和验证,体验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通过探究和思考问题,使学生养成积极自觉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乘法的符号规律教学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三、教学方法和课型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2、课型:新授课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问题1: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加以补充。

问题2:计算:(1)、﹙-2﹚×3 ;(2)、﹙-2﹚×﹙-3﹚;(3)、4×﹙-?﹚;(4)、﹙-4﹚×﹙-?﹚.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的情况加以订正,并提出问题:上节课主要学的是两个有理数相乘,那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又与什么有关?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为学习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规律做铺垫。

(二)、观察探究,形成新知问题3:观察下列各式,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1)、2×3×4×﹙-5﹚;(2)、2×3×﹙-4﹚×﹙-5﹚;(3)、2×﹙-3﹚×﹙-4﹚×﹙-5﹚;(4)、﹙-2﹚×﹙-3﹚×﹙-4﹚×﹙-5﹚.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发表见解。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学设计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7. 有理数的乘法(二)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四则运行简便运算的意识和技能。

在本章的第四节的第二课时又熟悉了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的结合律,并经历了它们的探索活动过程,具有了探索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基本技能基础,尤其是上节课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更是重要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活动过程中,已经有了切身的体验,积累了经验,丰富了阅历,并体会到了运算律对有理数加法的简化作用,这不仅在探索方法上提供了经验基础,而且从情趣意识、求知欲望上也为本节可增添了兴趣基础。

另外上节课学生在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训练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问题和解决修正的过程,也是本节课学习的有用经验。

二、学习任务分析教科书在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运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探索发现有理数长法的运算律,会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2、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的方法,并会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乘法运算律。

3、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策略对于认知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第二环节:符号表达,知识升华;第三环节:整体感知,双边互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知识归纳;第五环节: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活动1(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有什么发现?(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又有什么发现?(3)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和□×○+□×◇),又有什么发现?(4)通过计算积的比较,猜想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第二课时〕人教版数学一、知识与技能(1)能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 ,积的符号 ,•并能用法那么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 ,积的符号问题的过程 ,开展观察、归纳•验证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用法那么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难点:积的符号确实定。

3.关键:让学生观察实例 ,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请表达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

2.计算:(1)│-5│(-2); (2)(-) (3)0(-99.9)。

五、新授1.多个有理数相乘 ,可以把它们按顺序依次相乘。

例如:计算:1(-1)(-7)=-(-7)=-2(-7)=14;又如:(+2)[(-78)]=(+2)(-26)=-52.我们知道计算有理数的乘法 ,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

观察:以下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1)234 (2)234(-4)(3)2(-3)(-4)(4)(-2)(-3)(-4)(-5)。

易得出:(1)、(3)式积为负 ,(2)、(4)式积为正 ,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有关。

教师问: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 ,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完成思考后 ,教师指出: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 ,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 ,当负因数的个数为负数时 ,积为负数;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 ,积为正数。

2.多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 ,先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各个绝对值的积。

1.4.1.2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1.4.1.2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它是……(解释概念)。有理数乘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计算步骤。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有理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1.4.1.2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数学》第1册,第4章“有理数及其运算”中的1.4.1.2节“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有理数乘法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乘法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与0相乘得0。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有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理解与运用: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法则,能够运用乘法运算律对有理数进行乘法计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维与发展:通过有理数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信心,培养严谨、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但从成果展示来看,有些小组在解决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究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运算简便.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观看、分析和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想一想上一节课大伙儿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把握得较好.那在学习过程中,大伙儿有没有摸索多个有理数相乘该如何来运算?做一做(出示胶片)你能运算吗?(1)234(-5)(2)23(-4)(-5)(3)2(-3)(-4)(-5)(4)(-2)(-3)(-4)(-5)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积存40多则材料。

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5)-1302(-2021)0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由此我们可总结得到什么?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篇1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把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进展观看、探究、合情推理等力量,会进行有理数和乘法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

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乘法是可也可以扩充呢?乘法是加法的特别运算,例如5+5+5=5×3,那么请思索:(-5)+(-5)+(-5)与(-5)×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本节我们就探究这个问题。

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公路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假如小玫从点O动身,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经过3小时,她走了多远?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1、学校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乘法的安排律:a×(b+c)=a×b+a×c假如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由前面的问题3,依据学校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了(5×3)千米,即(-5)×3=-(5×3)3、同学活动:计算3×(-5)+3×5,留意运用简便运算通过计算表明3×(-5)与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 3×(-5)=-(3×5),由此看出,3×(-5)得负数,并且把肯定值3与5相乘。

类似的,(-5)×(-3)+(-5)×3=(-5)×[(-3)+3]=0由此看出(-5)×(-3)得正数,并且把肯定值5与3相乘。

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鼓舞同学自己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舞衫歌扇,并与同伴沟通。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杏山镇中心学校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1.4.1 有理数的乘法(2)备课人:关玉复核人:郑体华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学、复习1、有理数乘法法则:学、自学教材p31页内容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2×3×4×(-5),2×3×(-4)×(-5),2×(-3)×(-4)×(-5),(-2)×(-3)×(-4)×(-5);研、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7.8×(-8.1)×0× (-19.6)师生小结:展、小组展示研究结果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积等于0;计算:(1)-5×8×(-7)×(-0.25);(2)5812 ()() 121523-⨯⨯⨯-;(3)5832(1)()()0(1)41523-⨯-⨯⨯⨯-⨯⨯-;练、一、选择1.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7)×(-6)B.(-6)+(-4)C. 0×(-2)(-3)D.(-7)-(-15)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2)×(-3)=6B.1(6)32⎛⎫-⨯-=- ⎪⎝⎭C.(-5)×(-2)×(-4)=-40D.(-3)×(-2)×(-4)=-24二、计算:1、111111111111234567⎛⎫⎛⎫⎛⎫⎛⎫⎛⎫⎛⎫-⨯-⨯-⨯---⨯-⎪ ⎪ ⎪ ⎪ ⎪ ⎪⎝⎭⎝⎭⎝⎭⎝⎭⎝⎭⎝⎭;2、111111 111111 223344⎛⎫⎛⎫⎛⎫⎛⎫⎛⎫⎛⎫-⨯+⨯-⨯+⨯-⨯+⎪ ⎪ ⎪ ⎪ ⎪ ⎪⎝⎭⎝⎭⎝⎭⎝⎭⎝⎭⎝⎭;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人教版(优秀教案)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2-人教版(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肖剑一、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要求,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确乘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会根据定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归纳,加强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中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整式乘方以及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完成本课的教学,需要课时的时间,教学时以学生自己为主,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造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规律,总结出法则.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能力,对于一个具体的数,能用身边熟悉的、具体的事物来描述刻画它的大小.我主要通过一张纸对折次后有多高来加深学生对乘方意义的理解,从而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乘方运算.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许多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都能用的上,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心得.因此以这种内容设置作为培养学生数感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还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他们的思维仍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故本节课老师在第一环节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数感,提倡“做中学”,引导学生先进行猜想,再动手操作,后探索规律,再思考验证,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据初中七年级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课堂上创设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积极思考,参与讨论,自己归纳出运算法则.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环境分析学习地点:多媒体教室硬件条件:投影机和投影屏幕,教师用机台软件条件:系统,,新课标、新理念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得到新知.而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直观、鲜明、省时等特点,恰好符合我想通过精讲多练让学生牢固掌握本节知识的要求,故做成幻灯片进行本节课的教学. 将实际问题直观化,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理解三、设计理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而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既要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观察、归纳以及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再一次把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等能力列入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本人认为学习数学,不如说体验数学,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把学生做巩固性练习和总结运算规律放在一起进行,其效果就远远超出了巩固性练习的初衷.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乘方的意义,理解底数、指数、幂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会用计算器求有理数乘方.()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归纳,加强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类比,特殊到一般,化归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解决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方运算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优秀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优秀6篇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优秀6篇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篇一掌握有理数乘法以及乘法运算律,熟练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发展观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归纳,总结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及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会观察,选择适当的、较简便的方法进行有理数乘除运算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上进心,通过用乘除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教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重点: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二、难点: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除运算预习导学通过看课本§1.4的内容,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归纳,总结一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以及乘法运算律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根据预习内容,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异号两数相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与任何自然数相乘,得____2、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1)乘法交换律:ab=_________(2)乘法结合律:(ab)c=_______(3)乘法分配律:(a+b)c=________3、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__________比较有理数的乘法,除法法则,发现_________可能转化为__________初中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篇二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使之计算简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想一想上一节课大家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掌握得较好。

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2教案主题: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3.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2.有理数乘法的简化;3.实际问题的应用。

教学难点: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2.实际问题的应用。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实物;2.有理数练习题;3.实例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入有理数的概念,提问:“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有哪些特点?”2.简要解释有理数的概念和特点。

步骤二: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1.有理数乘法规则的讲解和示例演示;示例1:(+5)×(+3)=+15示例2:(-4)×(-2)=+8示例3:(+7)×(-6)=-42示例4:(-9)×(+1)=-92.具体讲解乘积的正负判断规则:两个有理数相乘,正负号由两个有理数的正负号决定,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

3.讲解有理数乘法的简化形式。

步骤三:练习巩固1.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检查答案,答疑解惑。

步骤四:实际问题的应用1.引导学生将有理数乘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呈现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例题1:芳芳去超市买了4袋蔬菜,每袋重量是0.6公斤,一共买了多少公斤蔬菜?实例题2:在镇上有一个规模为-3公里的小山,若沿着不同的路径在小山上往返3次,总共行走了多少公里?3.学生讨论解决思路,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步骤五:拓展扩展1.对有理数乘法的其他性质进行讲解;2.提供其他有理数乘法的实例,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步骤六:归纳总结1.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2.检查学生对有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理解情况。

步骤七: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该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2年人教版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2年人教版

本资源为2021年制作,是一线教师经过认真研究,综合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总结而来。

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资源。

资源以课本为依托,以教学经验为蓝本,经过二次备课和实践研究,将教学环节进一步细化,综合同课异构的课堂结构,统一编写而成。

欢送您下载使用!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反思]
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钻研探索,使我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熟悉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以及图形折叠后的形状。

教学时,我让每个学生带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每个学生都剪一剪,并展示所剪图形的形状。

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生在剪、拆盒子过程中,很容易把盒子拆散了,无法形成完整的展开图,就要求适当进行指导。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集体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且在情感上每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第一篇: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有理数的乘法(二)教案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二)能力训练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的能力.2.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在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分享成功的喜悦.2.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意识.二、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三、教学难点:乘法运算律的运用.四、教学方法:探究交流相结合.五、教具准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有理数的加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在以前学过的范围内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都是成立的,那么在有理数的范围内,乘法的这些运算律成立吗?问题2:计算下列各题:(1)(一7)×8;(2)8×(一7);(3) -⎪× -⎛3⎫⎝5⎭⎛10⎫⎛10⎫⎛3⎫⎪;(4) -⎪× -⎪;⎝9⎭⎝9⎭⎝5⎭(5)[3×(一4)] ×(一5);(6)3×[(一4)×(一5)];(7)[1⎛7⎫1⎛7⎫× -⎪]×(一4);(8)×[ -⎪×(一4)].2⎝3⎭2⎝3⎭像前面那样规定有理数乘法法则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分配律在有理数乘法中仍然成立.我们可以通过问题2来检验.(略)思考:同学们自己采用上面的方法来探究一下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吗?思考:(一5)×(3一7)和(一5)×3一5×7的结果相等吗?(注意:(一5)×(3一7)中的3一7应看作3与(一7)的和,才能应用分配律.否则不能直接应用分配律,因为减法没有分配律.)(二)讲授新课:用文字语言和字母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表达出来.应得出:1、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代数表示(数学语言)是:乘法交换律:ab=ba.注意:(1)a⨯b 也写成a⋅b或ab,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可以写成“·”或省略.(2).这里a、b代表任意有理数,可以表示正数、负数或0.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代数表示(数学语言)是:乘法结合律:(ab)c=a(bc).3.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代数表示(数学语言)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a(b+c)=ab+ac.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三)练习巩固:1、例:用两种方法计算:(+2、课堂练习:计算:(1)(一25)×39×(一4);(2)(一17)×(-31411-)⨯12.621);1767155151(3)99×(一36);(4)3⨯(-)-(-)⨯2-⨯(-).722772723.用简便方法计算:-13⨯2215-0.34⨯+⨯(-13)-⨯0.34 3737(三)巩固提高:用简便方法计算:(1)6.868×(一5)十6.868×(一12)十6.868×(十17)(2)[(4×8)×25一8] ×125(3)一9923×18.24(四)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法的运算律及它们的运用,使我们体验到了掌握一般的正常运算外,还要灵活运用运算律,能简便的一定要简便,这样做既快又准.(五)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1.4.1 有理数的乘法(三)一、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也可以写成ab=ba)结合律:(ab)c=a(bc)。

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3. 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有理数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理数乘法知识。

8. 课后跟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有理数乘法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后答疑,评估学生应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满意度,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权威的有理数乘法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有理数乘法的概念和例题。

3. 练习题: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涵盖不同难度的知识点,以便巩固所学。

4. 小组讨论工具:提供便于学生记录和分享讨论成果的工具,如白板、便签等。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4.1《有理数的乘法(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4.1《有理数的乘法(2)》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4.1《有理数的乘法(2)》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2)》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加法、减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对有理数乘法的规则理解不深,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则,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规则;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3.准备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

提问内容可以包括: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可以进行哪些运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有理数的乘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基本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

然后,通过例题,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计算步骤。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期间,教师可以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的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归纳出两数相乘的法则,感悟中、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的重要区别。

通过体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进行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和分类的思想归纳乘法法则,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计算(五分钟训练):
(1)(-2)×3; (2)(-2)×(-3);
(3)4×(-1.5); (4)(-5)×(-2.4);
(5)29×(-21); (6)(-2.5)×16;
(7) 97×0×(-6); (8)(-9.3)×(-7.8)×0;
(9)-35×2; (10)(-84)×(-86);
(11)0.2×3×(-5); (12)24×(-0.125);
(13)(-0.6)×(-1.5);
(14)1×2×3×4×(-5);
(15)1×2×3×(-4)×(-5);
(16)1×2×(-3)×(-4)×(-5);
(17)1×(-2)×(-3)×(-4)×(-5);
(18)(-1)×(-2)×(-3)×(-4)×(-5)。

二、讲授新课
.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1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 (17)等题积为正数,负因数个数是偶数个。

(15)(16),(18)等题积为负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14),是不是规律?再做几题试试: 5); (1)3×(-;2) (2)3×(-5)×(-; (3)3×(-5)×(-2)×(-4) (4) 3×(-5)×(-2)×(-4)×(-3);。

(5) 3×(-5)×(-2)×(-4)×(-3)×(-6)
同样的结论:当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

再看两题:4); (1)(-2)×(-3)×0×(-。

(2) 2×0×(-3)×(-4) 。

结果都是0 引导学生由以上计算归纳出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
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几个不等于0 正。

0,积就为0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继而教师强调指出,以后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必须先根据负因数
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先定符号后定值。

计算:例3159456);
×)1()(-3)××(-(-
注意: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号。

1454×)(2) (-5)×6×(-4154××× =56 =6 教师小结:在有理数乘法中,首先要掌握积的符号法则,当符号确定后又归结到小学数学的乘法运算上,四3通过例
则运算顺序也同小学一样,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再进行第一级运算,若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式子。

课堂练习口答):(1)判断下列积的符号( 1);①(-2)×3×4×(- 2);②(-5)×(-6)×3×(-;③(-2)×(-2)×(-2) 。

④(-3)×(-3)×(-3)×(-3) (2)计算:①(-5)×8×(-7)×(-0.25);
计算:(3)
2);(-1)×(-8)+3×(-②。

(-1)×0×(-1)( ③1+0×(-1)--1)×(-1)- (4)
判断下列积的符号:
.乘法运算律2(-5)-0.25把(2)中①,②题分别变为[8×()]×,在做练习时我们看到如果像小学一样能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2538152312)]即可使运算简便的多。

××和×(-7))(-]×[(-[那么有理数乘法有没有像小学学习非负数乘法的运算律呢?让我们来试一试:
计算:
(1)[8×(-0.25)]×(-5)×(-7);
(2)
; (3)5×(-6)
(4)(-6)×5;
; (5)[3×(-4)]×(-5)
;5)](6)3×[(-4)×(-
(7)5×[3+(-7)];
(8)5×3+5×(-7)。

教师指出,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说明有理数乘法也同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让学生分别用文字叙述和含字母的代数式表达三种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
文字叙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代数式表达:ab=ba。

(2)乘法结合律
文字叙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代数式表达:(ab)c=a(bc)。

(3)乘法分配律
文字叙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代数式表达:a(b+c)=ab+ac。

提问:这里为什么只说“和”呢? 3×(5-7)能不能利用分配律?
答:这里的“和”不再是小学中说的“和”的概念,而是指“代数和”,3×(5-7)可以看成3乘以5与-7的和,当然可利用分配律。

提问:如何表达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或一个数乘以几个有理数的和时的运算律?
答:乘法交换律:abc=cab=bca,或者说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d=a(bcd)=……,或者说任意先乘其中几个因数,积不变;
分配律:a(b+c+d+…+m)=ab+ac+ad+…+am,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继而教师作如下小结:
(1)小学学习的乘法运算律都适用于有理数乘法。

(2)我们研究数,总是由数的意义、数的认识(读、写、大小比较等)到数的运算和数的运算律这样一个顺序进行,小学学习的正数和0是这样,现在学习有理数也是这样,将来进一步学习范围更大的数还是这样。

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掌握了自学的钥匙,希望予以注意。

111246)×用两种方法计算(12 -+5 例111264)×+ 解法1:12 (-326??
121212(12 =)×11212=-1
× =-
111642)×12 +:解法2 -(111462×12-×12+12
× = =3+2-6=-1
三、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精读多个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并强调运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
1.计算:
(2)(-10)×(-8.24)×(-0.1);
.计算:2。

3.计算:
7.33);-2.07)(- (7)(-7.33)×42.07+( ;-5.02)69.3)-+(-130.7)((8)( -
53.02)(
板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 2.乘法运算律小结
例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和运算律。

为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可以采用直接传授的方法,即教师清楚明白地把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告诉学生,然后通过做习题来加以巩固。

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直截了当的特点,但不利于开启学生思维,更不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因此,我们采取了上述作法。

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上述设计强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只要我们坚持把数学活动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又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是一些数学知识,而且会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