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温系统

合集下载

病员加温系统招标技术参数

病员加温系统招标技术参数

病员加温系统招标技术参数
病员加温系统招标技术参数
1、主机电源:AC220V±22V/50Hz±1Hz
2、电源功率≥300w
★3、主机尺寸:长26cm×宽20cm×高30cm、重量≤,设计小巧便携不占空间。

4、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智能化温度控制,及时显示加温垫(毯)
温度,每一路输出都拥有两重过温保护装置,保证加温安全性;
5、输出温度35-40℃,报警℃±℃;
6、采纳直流安全电压24V工作,无触电风险;
7、敌手术室其余设施无电磁扰乱;
★8、双路输出控制器,多种单、双个加温垫(毯)组合使用,可
铺可盖,温度分开控制,即插即用;
★9、加温垫拥有9种规格可供选择,温毯拥有5种规格可供选
择,共有48种型号可选,能完整知足临床的各样使用需求。

10、加温垫和加温毯能够独自使用,也能够组合同时使用。

11、按防电击种类分类:Ⅱ类
★12、柔嫩碳纤维发热资料,发热平均,非金属导丝种类,资猜中无凝胶;13、加温垫(毯)完整密闭,可用酒精擦洗,而且可透视X射
线;
★14、加温垫内置的压力缓解垫能有效预防褥疮;
15、无噪音;
★16、无耗材耗费,不会产生废水、废气;
17、触摸屏控制;
1 / 11。

太阳能土壤加温系统在日光温室土壤加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太阳能土壤加温系统在日光温室土壤加温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b r d srw n ui t e a a d CK.T e r s l s o d t a o l tmp r tr o l n r a e 4~ ℃ u d r t e s l r g o h r l h ai g s se h e u t h we h t s i e e au e c u d i c e s 5 s n e h o a e t e ma e t y tm. n 3~ ℃ h g e t a t a i t e r ame t f b r d t w.T e i e o 0 mm — e t h d h g e tmp r tr t a t o e 4 ih r h n h t n h t t n o u i s a e e r h pp s f 8 0 d p h a a ih r e e au e h n h s
于 威 , 王铁 良术刘 文合 , , 张 莹
( 阳农 业 大 学 水 利 学 院 , 阳 1 0 6 ) 沈 沈 1 8 6 摘 要 : 了改 善 冬 季 日光 温 室作 物 生 长 环 境 , 计 了 日光 温 室 太 阳 能 土壤 加 温 系统 。 过 试 验 研 究 了 在该 系统 作 用 下 地 温 随 不 同 为 设 通 地 热 管 埋 深 的 变 化情 况 , 与 地 埋 秸 秆 和 无 处 理 两 种 情 况 的 地 温 进 行 了对 比 。结 果 表 明 : 温 系 统 可 提 高 地 温 4 5C。 并 加 ~  ̄ 比地 埋秸 秆 增 加 地 温 3 4C 08 m 埋 深 的地 热 管 道 比 04 m 埋 深 的 地 热 管 道增 温 效 果 更 明 显 。太 阳能 土 壤 加 温 系 统对 夜 间土 壤 温 度 有 显 — o ; .c . c 著地提升作用。 关键词: 目光 温 室 ; 阳能地 热 加 温 系 统 : 温 太 地

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1C N 203148164 U (21)申请号 201320160111.X(22)申请日 2013.04.02F25J 3/04(2006.01)(73)专利权人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址467013 河南省平顶山市建设路东段高新技术开发区内(72)发明人禹保卫 郭卫东 董哲 崔付军刘立军 李新辉(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代理人刘建芳朱俊峰(54)实用新型名称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空气过滤器、空压机、空冷塔、分子筛过滤器、主换热器和气体排放阀。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安装,本实用新型在国内空分行业属于首创,打破了空分行业权威的局部加温处理模式,利用该技术局部加温时精馏塔等部分可快速投入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对制氧行业制氧机冷箱的设计、生产带来新思路。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CN 203148164 U*CN203148164U*1/1页1.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空气过滤器、空压机、空冷塔、分子筛过滤器、主换热器和气体排放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在分子筛过滤器和主换热器之间设有增压机,所述管道在主换热器和气体排放阀之间设有气液分离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在主换热器和气体排放阀之间设有精馏塔,精馏塔的下部连接在管道上。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148164 U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氧机局部加温系统。

加温系统对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寒战的效果

加温系统对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寒战的效果

加温系统对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寒战的效果朱雯霏,葛亚力,王永浩,王 帅摘要:[目的]观察充气式病人加温系统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术后寒战的作用。

[方法]将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且在术后恢复室发生寒战的产妇48例随机分为加温组和曲马多组,分别给予充气式加温系统保暖和曲马多(1.5mg/kg)静脉注射。

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前及干预后5min、15min、30min体温、寒战发生率、寒战强度及恶心、呕吐发生率。

[结果]干预后30min加温组产妇体温高于曲马多组(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15min、30min寒战发生率和强度与干预前比较均下降(P<0.05);加温组在干预后5min的寒战发生率和强度较曲马多组高(P<0.05);加温组产妇干预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曲马多组(P<0.05)。

[结论]充气式病人加温系统可以有效缓解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发生,且无明显副反应。

关键词:寒战;保温毯;曲马多;麻醉;产妇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5.01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2B-3285-03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因其起效快、效果完善为剖宫产术的常用麻醉方法,但术后产妇寒战发生率较高,其发病率可达57%[1]。

寒战不仅引起产妇不适、干扰生命体征(如无创血压)监测,还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给产妇带来不利影响。

曲马多是产妇术后寒战反应的常见药物,但曲马多应用后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充气式加温系统对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后寒战的治疗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出现寒战的48例产妇,随机分为加温组和曲马多组,每组24例。

所有产妇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分级标准为Ⅰ级、Ⅱ级,年龄25岁~32岁,体重53kg~78kg。

第六章 相平衡.(2)

第六章   相平衡.(2)

* * p A , p B , A 或 x B ,就可把各液相组成对应的气 x 已知
相组成求出,画在 p-x 图上就得 p-x-y 图。
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如果 pA pB ,则 y A xA ,即易挥发的组分在气 相中的成分大于液相中的组分,反之亦然。
* *
在等温条件下,p-x-y 图分为三个区域。在液相 线之上,体系压力高于任一混合物的饱和蒸气压,气 相无法存在,是液相区。
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T-p-x图
把p-x图和T-x图合在一起,就得到T-p-x三维图。
三个坐标分别代表p,T,和x; 在右边的垂直面 xA 1, xB 0 , 则压力和温度坐标分别代表纯A * p A和沸点 T * ; 组分的饱和蒸气压 A
* p B 和 TB* 。 同理左边垂直面上是 * * pA TA* 和 p B TB* 分别代 连线
水的相图
水的相图(静分析)
水的相图是根据实验绘制的。图上有: 三个单相区 在气、液、固三个 单相区内, p=1,f=2. 温度和压力 独立地有限度地变化不会引起相的 改变。 三条两相平衡线 P=2,f=1,压力与温度只能改变一 个,指定了压力,则温度由体系自定。
水的相图
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 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T 647 K , p 2.2 107 Pa ,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 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本章基本要求
• 理解相律的意义、推导,掌握其应用。 • 掌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气——液平衡系 统和二组分凝聚系统典型相图的分析和应 用。 • 掌握用杠杆规则进行分析与计算。 • 了解由实验数据绘制简单相图的方法。

热压机使用说明书

热压机使用说明书

热压机使用说明书1. 简介1.1 概述本章节将对热压机进行简要的概述,包括其作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1.2 结构组成在此部分详细描述了热压机的结构组成,包括主体框架、加温系统、液压系统等。

2. 安全操作指南此章节列出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提供相应建议以确保用户及设备安全。

3. 准备工作这一部分解释了在开始正式操作之前所需完成的准备工作。

例如: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确连接;确认所有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等。

4.启动与停止描述如何正确地启动和停止该设备。

从打开电源到调整相关参数并实际运行起来再到最后完美结束这个流程都会被详尽阐明。

5.程序设置解释如何通过界面或其他方式输入必要信息(时间/温度)进而为不同材料选择合适处理方案,同时也给予具体例子帮助理解6.故障排除可能发生问题并针对每一个问题提供有效方法去修复它们7.维护保养详述如何对热压机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等。

8. 技术参数在此部分列出了该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例如最大温度范围、加压力量以及尺寸规格等。

9. 其他注意事项此章节提供一些其他需要特别关注或遵循的说明。

比如:禁止在潮湿环境下使用;请勿随意更改电路连接方式等。

10.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和资料将会被整理成一个附件列表,并给予相应编号方便查阅与。

法律名词及注释:1)合同 - 双方达成共识并签署后具有法律效力且受国家监管约束之协议。

2)责任限制条款 - 对于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损失时,明确生产商/销售商承担赔偿责任程度之条款.3) 安全操作指南- 设备运行过程中需遵守并执行以确保人身安全与设备完好无损.。

CE525CJ1飞机座舱加温控制系统分析

CE525CJ1飞机座舱加温控制系统分析

学术论坛 /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1221 座舱加温控制系统的原理及组成1.1 座舱加温控制系统的原理CE525CJ1飞机座舱加温控制系统采用发动机引气来为座舱提供热空气。

高温、高压的发动机引气首先流经预冷器第一次降温,然后进入引气总管。

该引气经压力调节关断活门降压和流量控制活门,高压引气被压力调节关断活门降压后,流入座舱热交换器。

在热交换器内,高温的发动机引气与流经热交换器的冲压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被再次降温。

低压且温度适宜的引气被送入座舱,对座舱进行加温。

座舱引气温度的控制,实质是通过改变进入热交换器的冲压冷空气的流量来实现的。

图1 座舱加温控制系统电路图1.2 座舱加温控制系统的组成座舱温度控制系统由座舱温度传感器、座舱温度控制器、管道温度传感器、温控开关等组成,见图1。

座舱温度控制器:接收温控开关、座舱温度传感器、引气管道温度传感器提供的信号,并进行计算处理,然后向冲压空气调节活门发送信号,使其作动,改变冷气风门开度,以达到预设的温度。

管道温度传感器:感受经调温后的引气的温度,然后将信号传送到温度控制器。

座舱温度传感器:感受真实的座舱温度,然后将信号输送给温度控制器。

管道超温电门:当管道内的引气温度达到大约300℉时,超温电门闭合,使座舱信号板上的“AIRDUCTO ´HEAT”信号灯点亮,向机组发出警告。

冲压空气调节活门:接受座舱温度控制器或人工控制开关的信号,让风门打开到相应开度,控制流经热交换器的冲压冷空气的流量。

温控开关:包括温度选择开关、调温旋钮和人工温度控制开关。

温度选择开关有自动位和人工位,当在自动位时,可以激活调温旋钮,在19℃~28℃设定座舱温度;当选择人工位时,可以激活人工温控开关,通过向“冷”或“热”方向的按压,可以人工直接进行温度控制。

2 座舱加温控制系统的空气分配座舱加温控制系统的空气分配包括:驾驶舱暖气口、乘客暖气口、顶部调温空气出气口。

大棚最新加温方法

大棚最新加温方法

大棚最新加温方法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工具,用于保护作物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同时提供温暖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冬季或低温季节,保持大棚内适宜的温度对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大棚加温方法可供选择,以下介绍一些最新的加温方法。

一、太阳能加温系统太阳能加温系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加温方式,通过太阳能的收集和转换来提供热量。

这种系统通常由太阳能集热器、传热管道和热储存装置组成。

太阳能集热器使用太阳辐射将阳光转换成热能,然后通过传热管道将热量传递给大棚内部。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通常使用黑色吸热涂层来提高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

该系统还包括一个热储存装置,可在白天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热量,以便在夜间或阴天时继续提供热源。

太阳能加温系统的优点是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无需额外的燃料消耗,环保节能。

同时,太阳能加温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加温系统结合使用,以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热源。

二、地热加热系统地热加热系统利用地下地热能源来加热大棚。

这种系统通过利用地下地热能源的稳定温度来恒定地供应热量。

一般来说,地下深度超过2米的地层温度会相对稳定,在4-20摄氏度之间,可以作为大棚加热的热源。

地热加热系统通过将地下的温水泵送到大棚内部,利用水的热传导性质将热能传递给大棚内的空气和土壤。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大棚内的温度需求来调节水的流量和温度,以达到稳定的加温效果。

地热加热系统的优点是稳定可靠,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热源。

它还可以与其他加温系统结合使用,以提供额外的热源。

三、电热加热系统电热加热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大棚加温方式,通过电能将电热能转化为热能。

这种系统通过在大棚内安装电加热器来提供热源。

电加热器通常采用感应加热或电阻加热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电热加热系统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温度控制精确。

同时,电热加热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大棚内部的温度需求进行调整。

然而,电热加热系统的缺点是能源消耗较高,使用电能作为供热源的成本相对较高。

四、气体加热系统气体加热系统通过燃烧液化气、天然气或甲醇等燃料来提供热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空 气喷嘴
座舱内 放气孔
座舱内壁
集气环
带有绝热-隔音 层的座舱外壁
主空气管路
Page 11
图 6.4 热气式壁板加温
热气式壁板加温供气的优点:
1. 提高了座舱内空气温度场的均匀性
2. 热气加温使舱壁温度得到了提高,降低了舱内壁面与舱内空气之间的温度 差,消除了由此带来的热辐射的影响,能够使舱壁温度与人体温度十分接 近,满足了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设计要求,因此被大部分结构复杂,空间较 大的客机采用。
缺点
1. 如何保证整个玻璃表面温度均匀,以避免因温度梯度造成玻璃 损坏。 必须 考虑的 2. 如何控制用于玻璃加温的热气温度不超过80~85°C,以保证 玻璃粘性不变。 问题
Page 16
图 6.6 直接式绝对压力调节器
Page 17
6.3.2 电加温
工作原理:将电阻丝网格安装在玻璃夹层内,或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透
优点
质量轻,可靠性高,对飞机电气系统的 利用效率高。 提供0.6W/cm2的功率,防冰; 提供0.2W/cm2的功率,防雾。
玻璃的透明度不太好,电阻丝格易引起 光学上的绕射现象,电阻丝分布不均易 引起玻璃内应力,且制造复杂。
使用安全、有效,能见度 好。应用广泛。
缺点
Page 18
图 6.7 三合安全玻璃示意图
航空保障技术与工程
课程安排:12-19 周 学 讲 时 师 :32 :刘磊
第六章
加温系统
飞机的为什么需要加温?哪些情况需要加温?
飞机低速飞行,需要大量热量来补充座舱的热损失; 飞机高速巡航或寒冷条件地面停机,需要对座舱快速加温; 飞行高度较高,座舱玻璃内表面温度低于舱内环境温度的露点温度,舱 内玻璃会结霜结雾,影响飞行员视线,需要加温座舱玻璃; 飞机飞行时,飞机机翼、发动机进气道、各种暴露在机体外的传感器等 都有可能结冰,需要加温除冰等。 本章研究对象:飞机座舱和座舱玻璃的加温
加温。
优点:系统简单可靠,引气所具有的温度和热焓都能够满足座舱加温的的需要。 工作原理:将飞机空调系统做一体设计,来自气源的高温、高压气体在初级热交
换器前后分出一路作为飞机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热路,直接供应至混合室,与经过冷 却涡轮和次级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路空气按一定的要求混合,对座舱进行加温。
Page 14
6.3 座舱玻璃的加温和防雾
为什么玻璃要加温?
当座舱玻璃内表面温度低于舱内环境空气露点温度时,舱内空气的水分 就会在玻璃内表面上结雾或结霜,当玻璃内表面温度低于0°C时,表面 还会结冰,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视线。 加温方法有哪些? 1. 热气加温 2. 电加温
Page 15
(a)加温壁板结构
Page 13
(b)电阻丝安装位置轴测图 图 6.5 热气式壁板加温
(c)电阻丝安装位置展向图
3. 座舱壁板的保温
实现方式:
1. 将飞机设计成夹壁形式,用座舱排气对座舱内壁进行加温,使其温度 与座舱空气温度保持接近; 2. 采用新型保温材料,如纸皱折板,安装在隔框及飞机蒙皮内,同时有 降噪的作用,前景广大。
因此,对于较厚的玻璃的防冰和防雾,除了在玻璃夹层中装电 加热元件外,还要辅以热空气吹拂玻璃内表面。
防雾 降低座舱的的相对湿度,提升玻璃内表面温度(28~32°C)。
Page 20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双金属开关
加温元件
接触器
特点: 1. 开启式是直接将绕 城螺旋形的裸电阻丝 安装在风道中;封闭 式是将电阻丝安装在 保护套内。 2. 加热均匀,热量稳 定,使用安全且寿命 长。
Page 7
图 6.3 电加热器原理图
如何设计电加热器?
1. 按加热空气所需的温升或所需的热量,计算需要的电加热器功率。 qmc p t • qm 通过加热器的空气质量流量 (kg/s )
Page 12
2. 电热式壁板加温
工作原理:在座舱侧壁及地板处布置适当的电加温器,加热座舱侧壁及
地板,再通过对流和辐射加温座舱内的空气。 特点:只能保证舱壁和座舱的加温,座舱的通风和冷却需要另配专门的 系统。该加温系统通常用于热气加温不易到达的区域 例:波音707飞机的应急舱口,部分地板及某些客货两用机的货仓们等。
1. 座舱容积内温度场分布不均,舱内各温度点难满足技术条件的设 计要求; 2. 座舱内壁面温度和座舱内环境温度相差较大,也难满足要求,使 乘务人员感到不适。
此方法的缺点不可合理改善,因此仅有部分座舱容积 小的歼击机使用。
Page 10
6.2.2 壁面式加温系统 1. 热气式壁板加温
排气孔 空气通道
除座舱加温外的用途: 将进入水分离器的空调温度调节到2°C以上,防止水分离器结冰;
防雾、方冰、除冰之用。
Page 4
6.1.2 废气加温

工作过程: 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活塞式温度600~800°C,喷气式800°C)的热 量将外界引入的冷空气加热到100°C,然后供给座舱。
优点:系统结构简单,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用于加温。 缺点:1.要求冷路和热路相互之间的管道密封性要好,否则可能将发动机的燃烧产
物带入座舱,使座舱的供气清洁度受到影响; 2.发动机不工作时,系统无热源,无法保证座舱加温。
Page 5
图 6.1 废气加温器
6.1.3 汽油加温器
作用:可提供所需加热的热量或作为加热方法的补充装置。 工作过程:加热器有两个供气体燃烧的小室,汽油与来自外界或座舱的空 气混合后燃烧,产生的热量在外室传给座舱或大气供给的清洁空气,而燃 烧产物则被排到外界大气。排气口装有温度传感器,根据传感器的输出调 节汽油的供油量,以控制加温器的输出温度。
Page 2
座舱加温最根本的方法: 将要输入座舱的空气加加热到规定的
温度值。
热空气的来源:
1. 发动机压气机或座舱增压器引气; 2. 空气经加温装置加热后提供给座舱; 3.飞机座舱排气。
Page 3
6.1 加温的气机或座舱增压器供气经旁路直接引至飞机座舱,对座舱进行
工作原理:
1. 座舱壁采用双层结构, 两层壁面之间形成空气流 通的通道供流入热空气加 温,并合理布置座舱加温 供气口和通风口供气; 2.夹层内流动的空气温度在 30~35°C; 3. 导管1流入热空气,沿舱 壁流动,在加热舱壁的同 时,部分热空气流入座舱 放气孔6,对座舱进行通风 和加温,部分空气经排气 孔5流入大气,空气喷嘴7 用于座舱通风和冷却供气, 一般提供10~15°C凉爽空 气。
6.2 座舱内空气加温的方法
分类:按加温传热原理
对流式加温 壁板式加温 从旁路系统直接供应热空气:热气式 采用壁板内的电热加温器:电热式
Page 9
6.2.1 对流式加温系统
工作原理:将直接供向座舱的热空气利用对流的方式,将热量分布到
整个座舱。
优点 :仅由管路和喷管组成,方法简单,应用广泛。 缺点:当座舱容积较大,设备较多和环境要求过高时,存在
6.3.1 热气加温
分类
种类 优点 热空气自由喷射流直接吹拂玻 璃内表面。见图3-12 结构简单 1.玻璃的光学质量较好,热气 散失在座舱内,空气消耗量较 大,利用率低; 2.大量热空气在驾乘人员的面 部扩散,易引起眼、鼻等部位 粘膜和呼吸道发干,引发不适。 热空气从两层玻璃之间通过。见 图6-6 可利用座舱排气等废气进行加温, 空气利用率高,消耗量较小 空气中有灰尘,且空气有粘性, 从玻璃夹层中通过时容易与玻璃 发生摩擦,产生静电并污染玻璃, 长期使用会影响玻璃的光学性能, 需要定期更换玻璃。
Page 19
玻璃厚度的影响
玻璃厚度不超过15~18mm,玻璃的内表面可始终保持高于露点温度,因此 可以完全避免座舱玻璃表面结冰
玻璃厚度为100mm(防弹玻璃),电加温时,玻璃内表面的温度与座舱内 空气的温度一般差别不大,但是当座舱温度、湿度和压力变化量较大且变 化速率较快是,这种厚玻璃的内表面可能会结雾。
明的导电镀层,当电流通过电阻丝或导电镀层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对座舱 玻璃进行加温,使玻璃表面的温度高于露点温度。
分类
种类 玻璃夹层安装电阻丝网格 玻璃表面镀导电薄膜
结构特点
座舱玻璃由两层玻璃和一个夹层构成的 1. 在玻璃表面镀金属的 三合安全玻璃,夹层为0.33mm电阻丝加 分子层; 压入聚乙烯醇缩丁醛内。见图6-7 2. 在玻璃上镀厚度为几 个微米的半导体层。
壳体 供气的 集气管
燃烧室
环形加 温器
喷嘴 火花栓
特点: 1.汽油加温器体积较 大,质量较大,在地 面工作时,需要一个 鼓风机。 2.使用高度不能大于 11km。
图 6.2 汽油加温器原理图
Page 6
6.1.4 电加热器
作用:一般作为喷气式飞机的辅助加温设备,只有在一定得飞行状态下(例如爬 升、下滑)才能启动,有时飞机在停机状态亦可使用。 工作过程:一般由电阻元件组成,当有电流通过时,电阻元件发热,对流经它的 空气进行加热。传统的电加热器主要由加热元件、测控元件和外壳组成。加热元 件通常为镍铬合金丝,固定在绝缘体上,空气流经过时温度可达400~500°C。
• c p 空气比定压热容 [J/(kg•°C)] • t 所需的温差 (°C) t tout tin
2. 在选定电阻丝的基础上,根据电加热的功率,选择适合的电阻丝的 直径和长度。
3
电阻丝直径: d
2U 2
d
单位:m 单位:m
电阻丝长度:
l
Page 8
• 电阻丝的电阻率(Ω•mm2/m ) • U 通过电阻丝的电压 (伏[特] V) • 电阻丝表面积负荷(°C) 3 ~ 4 104W / 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