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精品文档
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十分反对划分重点班级,现在 还是采用“全班齐步走”的做法。但这样的做法容易 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饱”的现象。针对这些 出现的问题,有学者建议:“在当前分流制度在我因还难 以开展的形势下,是否可以尝试一下 分层次教学。不 打乱目前的年级和修业年限,只是把每门课程都开成 快班、普通班和慢班,针对这三种班级学生的不同学 习水平,设置不同的课程,规定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的 最低学术标准后,各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 增加学习的难度。”
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职业的频繁更换使人的发展成为终身性的。为了 不断增强终身发展的竞争力,终身学习也应运而生。数学作为处理客观模式 的强有力的学科,在人的终身学习起到特殊的作用。
中国标准》中指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
新加坡《大纲》也要求:“习得日常生活以及在数学或相关学科中继续学习所 必需的数学概念和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两国都将“终身学习”看做未来社 会发展的需要。适宜的数学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未来生 活、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
中国和新加坡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目录
• 一、整体框架结构比较 • 二、学段划分 • 三、基本理念比较 • 四、两国课程总目标对比分析 • 五、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分析 • 六、课程实施建议的比较分析
2018
一、整体框架结构比较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因为“分流制”,在新加坡《大纲》中,五、 六年级有“标准水平”和“基础水平”两种内 容标准,“标准水平”适用于EM1和EM2语言 流,“基础水平”适用于EM3语言流。 为了对比方便,我们选择“标准水平”的内容 作为对象进行对比。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作者:李涵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8年第10期摘要新加坡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数学技能、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突出特点。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达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应合理借鉴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精髓部分,从课堂时间调整、分流教育机制、交互协作教育等方面加以改革发展。
关键词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分流教学改革近几十年来,新加坡基础教育领域数学教学的成就一直受到世界瞩目,在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的“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d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评比中始终名列前茅。
所以,深入挖掘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内涵,合理借鉴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精髓,对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分析纵观近年来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就,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轻知识重技能,旨在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态度从教学内容看,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数、代数、几何、统计、概率和分析,涵盖了最为基础的数学知识,体现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体系设置;从数学技能看,以数的计算、代数运算、空间视觉、数据分析、测量、使用数学工具、估算等程序性技能为基础,突出发展逻辑演绎和归纳能力,并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推理技能;从教育理念看,向学生积极渗透分类、比较、推理、转化、分析部分和整体、确定模式和关系、归纳、演绎、空间想象等数学思想方法;从教育形式看,一是充分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跨度合理、螺旋上升”的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客观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三是注重课内课外交互协作,充分发挥课外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养成的积极作用;从教育思想看,注重在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通过数学文化的魅力让学生感知数学中的美、力量和雅致;从教育评价看,模式包括试卷测试、实践认知、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建立模型、分组讨论、创造性地作业等,且评价内容侧重于理解、推理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从教育目的看,强调在发展、加强、提高和拓展学生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推演、归纳阐述、独立思考、一题多解、协作沟通等综合能力,让学生逐渐产生和强化自信、坚持的数学态度,并让其初步形成自身思维的主动监控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能力[1]。
中国和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为例
146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中国和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朱妍 金晶黄冈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湖北省黄冈市 438000)摘 要:考虑为我国小学数学教材改革提供参考,本文运用数学教材难度模型,从三个维度对中国和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难度略低于中国教材,但从各个维度来说,两国教材难度各有特点。
关键词:数学教材 课程难度模型 比较 内容广度 内容深度 习题难度国内对于美、英、澳等发达国家数学教材方面的难度比较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1-5],新加坡的数学教育以其鲜明的特色而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高度赞扬[6],但对于新加坡的教材难度比较却不多。
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起始阶段,所以对于一年级教材的编写尤为重要[7]。
因此,本文运用数学教材难度模型[5,8],通过对新加坡与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难度比较,为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为老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方法和工具1.1 比较对象将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人教版”)和第三版新加坡Marshall Cavendish 版《My Pals are here! Maths》(简称“MCE”)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作为参考对象进行比较。
人教版是国内使用量大的优秀教材,MCE 教材也是新加坡最受欢迎的教材。
研究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作为比较对象,因为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其认知水平正处于前运算阶段。
所以,在这一阶段教科书的编写可以充分反映两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挑战,以期望通过研究和分析了解两国的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
1.2 方法和工具教材难度模型[5,8]:332211321,,(C C C C C C f N ααα++==)其中,,C 1代表内容广度,C 2代表内容深度;C 21代表呈现方式水平,C 22代表认知水平;C 3代表习题难度,C 31代表习题水平难度,C 32代表习题背景难度。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新加坡小学教材简介新加坡是世界上双语教学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也是六年制也是分为上下两学期,主要学科有数学,英文和科学三门课程!同时新加坡的书也是分为一学年两册,1A即是1年级的上册,1B即一年级的下册。
新加坡的小学教材难易程度适中,很适合中国的小学生学习! 新加坡小学数学My Pals are Here Maths 2nd Edition这套教材特点: 全英文教材,使孩子在能够不止在英文课本中来学习英语,而是在数学中来了解英文和掌握英文,使您的孩子能够在多方面的练习英文,从而达到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练习达到英语的熟练成度。
如果你的孩子要留学到新加坡或其它的英语国家,应尽早的让孩子还学习新加坡的英语教材,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来适应今后的学习。
来源网址: My Pals are Here Maths 2nd Edition数学第二版基于新课程的最新要求编写,是新加坡最成功,使用率最高的小学数学教材。
以广泛的调研和教师、学生的反馈为草图,第二版,进一步加强数学概念的发展,推出了一些新的功能,以满足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的需要。
“让我们学习,”部分介绍了引人入胜,易于理解的数学形式,并附有相关问题,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的评估。
产品的优点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这些数学课本和练习册的工作是高度以活动为基础的。
这些数学课本和练习册中的每一章包含了许多个人和群体活动,来让您的孩子参与学习数学。
研究表明,这些以活动为基础的学习提高了数学概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战略的学习。
乐趣这些数学课本通过使用生动而精美的图片及有趣的活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植入了很多乐趣和活力。
练习问题这些数学课本和练习册围绕每一个主题都有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加强数学概念,技能和解题过程的讲解。
中等水平孩子的理想教材这是因为在这些数学课本和练习册中的数学问题大多是基础性质的。
教材构成Textbook,教材,, Workbook,练习册,, Teacher’s Guide,教师指南,, Enrichment,强化练习,,Tests,测试手册,, Homework,家庭作业,。
新加坡数学课程特色、发展趋向及其启示
新加坡数学课程特色、发展趋向及其启示
金海月;乔雪峰
【期刊名称】《外国中小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政策窗口.在稳中求进的发展过程中,新加坡教育部于2013年颁布了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深化了新加坡在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方面的成效,对课程内容及教学过程的描述在操作层面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大
纲修订相应的是对新大纲实施效果的评定.2016年新加坡教育部讨论确定对新大纲实施效果的评定将围绕能力(Competence)、自信(Confidence)、创新(Creative)、批判(Critical)和求知(Curious)(简称5C)进行.这对我国的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近关于核心素养的探讨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7页(P61-66,73)
【作者】金海月;乔雪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特色的分析 [J], 孔企平
2.新加坡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数学课程设置特点及启示 [J], 杨海鹏
3.新加坡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数学课程设置特点及启示 [J], 杨海鹏;
4.“游戏数学” 创生顺应儿童天性的课程——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附小数学
课程特色 [J], ;
5.新加坡华文教育课程特色简析——以南洋小学“华蕴传承课程”为例 [J], 王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中国和新加坡小学数学教学的比较研究 精品
中国和新加坡小学数学教学的比较研究篇一:中澳两国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中澳两国小学数学教材难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为例王宽明(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研究运用数学教材难度模型??1,2,3??021?052?033,对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和我国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难度比较,比较的对象都选择4年级数学教材研究发现:在内容广度上,澳教材(56个知识点)明显高于我国教材(48个知识点);在内容深度上我国教材(难度为06840)高于澳教材(06042);在习题难度上,我国教材(053)低于澳教材(难度为05797)结果表明:中、澳两国小学数学教材总体难度相当,但澳教材在各维度上难度较均衡,人教版教材难度在各维度上有一定的波动;澳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宽而不浅;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在内容深度上难度较高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广度;内容深度;习题难度1问题提出在众多的比较研究中,东亚地区(如新加坡、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学生在数学学科上都取得了显著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学生的成绩,如2019年测试中中国上海地区的学生荣获第一世纪之初,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相继改革,引起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如中国数学教育的悖论这反映了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很多,诸如教学条件、教学手段以及师资力量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学习的载体——教科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弗朗索瓦—玛丽·热拉尔和易克萨维耶·罗日叶认为教科书对于学生具有两大功能:第一,与学习有关的功能,包括传递知识、发展素质和能力、巩固学业、评价学业功能等;第二,与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的衔接功能,包括帮助整合学业获得、参考、社会和文化教育功能等.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内容上和国外进行比较,力求扬弃传统,辩证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和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难度比较,以期为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进展提供现实的参考,同时也为教材编写、修订以及教材建设多样化提供参考,进而探索基础教育如何“减负提质”2研究方法21比较对象研究比较的对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作者:张悦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24期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注重的基础性教育工作,所以基础性教育工作是指学生在初级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
那么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求小学数学课程能够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
但是往往在我国很多小学课程开展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指导能力不足,不能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整体的知识体系,所以无法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导致很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优势,打破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注重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教学过程中来,采取更多的教学活动来提高数学学习的浓厚氛围。
一、整体上分析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的特征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在模型化方法使用的工作上,往往能够体现出模块的教学优势,矩形模块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模块,它具有固定的长度和宽度,通过示意图或者模型的方式来展现出问题的表征。
在小学阶段二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自然数加减法学习中,往往就会运用矩形模块,课本上的教学内容通过矩形模块呈现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矩形模块的学习体验,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学习内容。
很多新加坡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为学生提供许多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比如说在大小比较、质量单位的学习过程,往往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大与小、质量单位的大小问题,在这个工作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木、纸条、数字卡等一些简单的工具,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的进行操作,比如说用摆积木让学生了解加减乘除,并且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操作。
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往往需要依靠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并且在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心理,比如说在估算学习中往往需要学生能够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对于装修的费用和购物的费用进行估算,测量自身的身高,所以说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往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为学生开展一些符合他们年龄需求的数学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够更容易的操作,并且能够让小学生在参与小学数学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与启示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与启示作者:马伟中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1年第06期二OO九年十月,我有幸参加了武进区教育系统“中外教育比较研修班”赴新加坡考察学习,有机会对新加坡的小学数学课程作深入了解,并购得由其教育部审定,于2006年起使用的新加坡数学教材一套。
读后,我感觉颇有新意,下面试图简要分析新加坡数学教材的独特之处,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数学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简要分析1.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表达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与我国目前的几套数学教材相比较,有许多共同之处。
如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每册都为六至九个单元,每单元相互独立;素材呈现上,图文结合,色彩强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素材选择上,比我国教材的难度要降低一些,涉及内容要减少一些,但教材非常重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尤其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
每册教材都设置了引言,即对将要学习的本册内容进行了概括性提示,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较为生动多样,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在多种栏目的交替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2.教材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引导教材通过栏目的配置来引导教师的教学流程,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而形成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促进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过程。
教材在正文之外,穿插许多内容与性质不同的“旁白”,作为重要概念的强调或解题过程中需注意地方的提示,语言短小精练、生动有趣,通常安排在正文的空白处或右边,可谓新加坡数学教材的“点睛之笔”。
教材还设置了“你知道吗”栏目,介绍相关的数学背景知识和一些名词术语的来源,体会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相关的数学史有一定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课外活动”栏目则突出强调数学的“活动性”。
3.教材对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安排每册教材都设置了不同形式的用于课内练习或是讨论的题目,为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便利。
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 B.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第二语言(EM2)。 大部分学生进入这一 语言流(约占70%~75%),是为普通学生提供的。
• C.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熟练的口语(EM3)。 此语言流是为少数 能力较弱和母语差的学生提供的(约占15%~20%)。
新加坡《大纲》在总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态 度”,并未具体说明什么样的积极态度,比较模糊,不明确。
2018
五、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比较分析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1、数与代数
从中国《标准.》和新加坡《大纲》所呈现的内容我 们可以看出来,两国对“数与代数”部分内容学习的主 线是基本相同的:从数及数的运算到代数及代数运算。 在数的认识中,要理解从数量抽象出数,数的扩充,从 一-位数到多位数的表示;在数的运算中,从整数的四则 运算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数的概念形成过程是一 个 属概念外延的多次扩张过程,数学课程遵循数概念 扩充的顺序。这样的学习顺序一方面遵循数的发展过程, 另一方面难度从低到高,从单纯理解记忆到运算再到探 索,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职业的频繁更换使人的发展成为终身性的。为了 不断增强终身发展的竞争力,终身学习也应运而生。数学作为处理客观模式 的强有力的学科,在人的终身学习起到特殊的作用。
中国标准》中指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
新加坡《大纲》也要求:“习得日常生活以及在数学或相关学科中继续学习所 必需的数学概念和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两国都将“终身学习”看做未来社 会发展的需要。适宜的数学教育,必须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未来生 活、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
中国与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及启示——以“百分数”为例
百分数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百分数。
但由于百分数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很多学生学习完百分数后还是似懂非懂,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学习效果不理想。
本文对当前在中国和新加坡两国使用较广泛的教材,即中国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以下简称北师大版教材)和新加坡的目标数学教材(以下简称新加坡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优劣,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为学生学好百分数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北师大版教材把“百分数”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及第七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百分数的意义,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及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2)百分数的应用。
新加坡教材“百分数”内容包括:(1)百分数的意义,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求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及相关应用题;税,打折及利息,以及相关应用题,以上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2)已知部分量及对应的百分数求整体是多少,求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及百分数相关应用题,以上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相同点。
(1)内容编排顺序基本相同。
学习百分数均从“百分数的意义”开始,到“百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再是“百分数的应用”,最后是单元复习与练习,每个单元均安排了单元复习课。
(2)知识容量基本相同,并且均安排在两个单元完成。
(3)均注重把抽象的百分数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相融合。
中、新教材均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境,把实际问题与百分数知识相融合,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4)计算利息时均不涉及复利。
利息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但中、新教材均考虑到学生年龄及数学基础因素,计算利息时均只求简单的利息,没有出现复利。
(5)均注重单元整理复习及单元练习。
中、新教材每一个单元后面均有单元练习或思考题,以此帮助学生梳理、巩固单元知识。
2.不同点。
(1)创设情境及教学流程不同。
新加坡小学课程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新加坡是多种族的城市国家,自然资源缺乏。
它能迅速发展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的工业化国家,实属不易。
可以说,新加坡是“教育兴国”的典范。
独立后,新加坡政府就大力推行一系列符合本国国情、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教育政策。
其中,富有新加坡本国特色的课程体系为造就新加坡国民的较高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专注于考察新加坡上世纪!"年代以来的小学课程,通过展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总结其特点并展望未来的课程走向,希冀从中得出有益的经验。
一、上世纪!"年代课程改革的背景新加坡社会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共存的特点。
原殖民政府实行分而治之#$%&%$’()$*+,’-、放任自流的统治政策,导致形成长期以来多语种源流的教育制度并存的局面,它们之间几乎没有相通之处。
英文、马来文、华文、泰米尔文等四种源流的教育制度所采用的教学用语、学制长短、课程设置、各科内容、考试制度等都截然不同。
例如,英文学校的课程设置与考试内容都以英国本土为样板,学生参加海外剑桥学校证书考试;中文学校的课程内容以中国的文化、地理、历史为主,所用教材来自中国,有自己独立的升学考试制度。
差异如此大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踏上社会之后,所表现出的不仅仅是素质的差异,更令人不安的问题是国家意识的淡薄、价值观念的迥异以及种族之间的隔阂和摩擦。
.!/!年新加坡政府对小学课程进行全面的课程改革,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基本沿用到今天。
该课程体系根据新加坡社会多元文化并存的国情,主要采用双语教学,突出学习语言的特色,英语和母语各占总课时量的0.1和2/1,数学占.31,从原来的重实际知识的获得转向更重视工具性学科英语、母语和数学的学习,尤其强调语文学科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减少推行双语教学以来学生容易出现的学习语言的困难,也使学生为将来学好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在三年级期末接受分流考试,四年级起对分流了的学生实行三类课程:#.-正常双语课程#45’67*8(,9%,%):+(,;7+*<’-;#2-延长双语课程#45’=>4’)$’$9%,%):+(,;7+*<’-;#0-单语课程#45’7)7,%):+(,;7+*<’-。
美国、日本、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数 学 内容是 重要 的 , 的解题 策 略 与一 般 的解 题 好 策 略 究 竟 有 哪 些 不 同 , 己 是 否 应 该 承 担 更 多 的 自
数 学学 习 的责任 、 否需 要考 虑 把更 多 的 精力 投 是 入 到 某 个 内 容 的 学 习 之 中 或 适 当 调 整 数 学 学 习
5 3
习 较 困 难 的概 念 、 样 为 那 些 有 困难 或 学 有 余 力 怎 的学 生 选 择 问题 ; 三 , 估 应 该 反 映 所 有 学 生 第 评
应 当学 习和 能够 掌握 的数 学 , 时应 侧 重 于评 估 同 学 生对 数 学 的理 解 和对 基 本 技能 的掌握 ;第 四 ,
教 师 应 综 合 考 察 不 同 来 源 的 证 据 和 信 息 ,特 别 是 , 能 过 分 依 赖 那 种 较 为 “ 式 的 评 估 ” 因 为 不 正 ,
这 种 要 求 学 生 在 规 定 时 间 内独 立 书 面 完 成 的评 估 题 , 能导 致对 学 生 学 习上 的表现 产 生 不完 全 可 的 、 至扭 曲的 印象 ; 五 , 学 教 师可 以采用 不 甚 第 数 同 的 评 估 技 术 ,包 括 开 放 题 ( e Op n—e d d n e
.
为 _
≥数教 校学育
1 . 基本 情 况概述
, 的原 则 ” 分 , 体 阐 述 了 “ 估 原 则 ” 其 要 旨 部 具 评 ,
是 : 一 , 估 中 使 用 的 题 目要 有 助 于 向 学 生 表 第 评 明哪些 数 学知 识 和表 现 是重 要 的 , 而 有 助 于他 从
一
.
些 发 达 国 家 和 地 区都 在 积 极
国 际 教 育 比较 中 多 次 出 现 糟 糕 的 表 现 Ⅲ。 正 是 出
样例-新加坡的数学教学大纲
新加坡的数学课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吴颖康(200062)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新加坡中小学生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中的杰出表现,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引起了世界关注。
美国中西部的许多中小学校纷纷引进新加坡的数学教材,以期利用新加坡的教学模式来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加坡数学课程的独特之处。
本文试图从新加坡数学课程的历史演变、最新的数学教学大纲和现行的数学教材等方面对新加坡的中小学数学课程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介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认识。
一、新加坡数学课程的历史演变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国家,其中华人约占77%,马来人约占14%,印度人约占8%,其他民族约占1%。
在1965年独立以前,新加坡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英国的殖民地。
因此,英语是除了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之外的通用语言。
于是最初新加坡存在以这四种语言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制度。
华校按照中国的教育体系,实施6-3-3学制(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使用自中国引进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在中学阶段,数学实行分科教学,初一教算术,初二教代数,初三教几何,高一教三角和平面几何,高二教高等代数,高三教解析几何。
英校遵循英国的教育体系,实施6-5-1学制(六年小学—五年中学—一年大学预科),使用自英国引进的教材,中学数学的内容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教授的。
相应的,马来学校和淡米尔学校也有自己的一套教育体系。
因此,不同学校中的数学课程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各自为政”的状况直到1959年才有改变。
在那一年,新加坡首次颁布了适用于新加坡所有学校的数学教学大纲。
它同时包括了小学和中学的数学教学。
数学不分科,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数学教学内容。
由于受到1960年代新数学运动的影响,新加坡于1970年代初期颁布了新的数学教学大纲,其中编入了不少现代数学的内容,例如集合、群域和几何变换。
1979年新加坡实施了新教育制度(New Education System)。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问题解决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问题解决
赵弘
【期刊名称】《外国中小学教育》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在问题解决方面的特点,分别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组织教材内容、通过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与数学应用相辅相成.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赵弘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新加坡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启示
2.中国与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问题水平比较
3.“中国美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数定义”
4.中澳小学数学教材中“问题解决”栏目的比较研究
5.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实践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_日本_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及启示_王林
此外,日本的课程评价制度也十分关注不同
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并注意科学处理“自我评 价与他人评价 ”,“绝对评价 与相对评价 ”,“诊断 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关系。 特别 是,现行的日本中小学课程评价体系中还十分重 视“个人内差异评价”这种评价形式。 所谓“个人 内差异评价”又被表述为“以个人内部标准为依 据的评价”。 它是以每个学生自身为标准依据,积 极评价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等的一种 评价。 在中小学“指导要录”中设立的“综合所见 和指导上的各种参考事项”栏目,教师可以在这 个栏目中记载学生各学科学习、综合学习中特别 值得记载的事项,以及在特别活动、日常行为中 那些特别值得记载的事项。
二、日本小学数学课程评价改革
1.基 本 情 况 概 述 日本和我国同属东方文化系统,在数学教育 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 然而近几十年来日本数学 教育更多地学习和借鉴西方的改革思想和经验, 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传统之中,形成了自己的 特色和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大体说来, “二战”以后的几十年中,日本每十年就要对中小 学 《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的课程标准)修 订一次。 最新修订的中小学 《学习指导要领》于 2008 年 2 月颁布, 并于 2011 年 4 月 1 日起正式
《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 充分体现了 课程、教学、评定三个标准在数学教学中的相互 关联和相互依托,着力于启发教师把上述三者作 为 一 个 整 体 实 践 于 课 堂 教 学 之 中 [2]。
中国和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新加坡:注重学生 自主学习和探究能 力的培养,强调学 生的主体地位
中国:课程内容相 对单一,注重学科 知识的传授
新加坡:课程内容 丰富多样,注重跨 学科知识的整合和 应用
课程评价比较
中国: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加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 习和探究能力 中国: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注重学生的成绩和排名
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点:课程内容丰富,涵盖多个数学领域 不足:课程难度较高,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 不足: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加强数学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数学教育与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
研究两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 教学能力的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新加坡: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两国小学数学 课程标准的启 示
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 的应用
不足: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过于注重应试教育
优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培养,强调数学思维 的培养和应用
不足:课程内容过于单一, 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中国和新加坡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的比 较研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
贰
叁
肆
伍Hale Waihona Puke 添述课两 较课两 示课两
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PPT文档49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比较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新加坡的数学课程
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新加坡的数学课程范良火1朱雁2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的中小学数学教育经验,由于其学生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的杰出表现,而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新加坡的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教材质量在国际上也倍受推崇,其中数学教材更被不少国家的中小学直接作为教科书使用。
在本章里,我们将试图比较全面地介绍与新加坡的数学课程相关的情况,并提出一些有关的认识。
一、背景和课程的基本理念同许多国家一样,新加坡在形成其特有的教育体系之前,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新加坡在独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深受英国教育体制的影响。
直至今日,新加坡中学高年级的许多学科的教学仍旧是依据英国剑桥考试标准而展开的。
而且,学生在完成了前四年或是五年的中学课程后要参加剑桥普通教育证书“O”或“N”水准会考(后者程度较低)。
在新加坡,“O”水准会考的成绩被认为是一项基本的学历资格;“O”水准成绩良好者可以继续修读两年的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课程,然后参加剑桥普通教育证书“A”水准考试;“A”水准成绩良好者可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在过去,这两种水准的会考完全是由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负责的。
剑桥考试局不仅负责制定两种水准各科考试的纲要,还全权负责考题的拟定、试卷的批改以及成绩等级评分标准的制定。
不过近年来,新加坡教育部已开始逐步介入这两种会考的有关工作,并在2001年时取得了“A”水准考试的主导权。
在2002年,新加坡教育部首次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共同拟题和批阅了该年的新加坡“A”水准会考。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官员的说法,争取“A”水准会考主导权是为了让高中教学课程以及考试系统更好地配合新加坡教育制度发展的重点,符合本国教育的目标,以便更加适应新经济时代的需求(潘,2002)。
目前新加坡“O”水准会考仍由英国剑桥方面全权负责,但可以预计,新加坡教育部在今后会承担更多的主导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分析
新加坡数学教育因其在TIMSS(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中的优秀表现而一直备受国际数学界的关注。
其中反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界,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做法就是直接引进新加坡的数学教材,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以期利用新加坡的教学模式来提高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加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
而对于新加坡数学教材的分析,无疑对同处于华语世界并与其有着相似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中国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切入点,以新加坡Times Publishing Limited公司2007年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Discover Maths”(本教材在新加坡使用相当广泛)第一册中的“数与计算”为例,对比苏教版、人教版教材中相应的内容,简要分析说明新加坡数学教材的独特之处,以期能够为我国教材编写以及一线教师从事“数与计算”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
2000年颁布的《新加坡数学教学大纲》将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
新加坡数学教学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组织教材,重视挖掘
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内容。
每一单元一开始配有一幅幅色彩鲜艳的生活图画,创设了一个个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并附带言简意赅的导语,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通过一系列数学知识的学习又将落脚点放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在每个单元最后的拓展部分,一般安排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思考和实践,学生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他们形成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此外,我们通过对教材的文本分析发现,新加坡教材在问题解决的编写上呈现以下特点。
1.问题解决的呈现方式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
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新加坡教材通过情境图和相应的文字表述向学生阐明题意,然后引导学生用数数、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待学生充分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这两种方法以后,教材才引入加减法算式,如图1。
这样的教学设计与生动的画面,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同时也遵循了知识的逻辑体系。
我国教材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都是根据情境图直接写算式,缺失了对于加减法意义的充分理解。
2.问题解决的类型多样化
从问题解决的类型上看,既有结合加减法意义理解的常规性问题,也有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性问题。
例如,在《10的分与合》单元中,设计了这样的题目:Rolly和 Eggy
分享10个糖果,Rolly比Eggy多得了2个糖果。
他们每人各有几个糖果?在《认识11-20》这一单元中,设计了分糖果的题:简有7个糖果,吉姆有9个糖果,吉姆把一些糖果给了杰瑞。
现在吉姆和简拥有同样多的糖果。
①吉姆给了杰瑞多少个糖果?②吉姆和简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糖果?③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办法让吉姆和简的糖果一样多吗?
模块式的教材编写体例
新加坡的小学数学教材采用模块式的编写体例,每一章的内容都是按照一定的模块来编写,分别包括以下几方面:Warm Up:以小故事或儿歌的形式,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做简单的概述。
Stop-Think-Go:这是新授结束后安排的思考环节,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做进一步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如何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如图2。
图2
这种开放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够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Let’s See In Everyday Life:在数学概念和日常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
Work It Out:在每个知识点结束后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Enrichment:本环节是充实、拓展的部分,通过有趣的小组
活动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时候也会通过电脑操作完成,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思考的能力。
Wrap It Up:小结本章节重要的学习内容:每个教学模块之间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这样的教材设计,既能够引导教师的教学流程,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凸显了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过程。
在活动中提升对知识的认知和体验
在新加坡教材中,活动贯穿了儿童学习的始终。
《发现数学》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宗旨,它是一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非常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设计了大量需要操作、合作学习的活动,明确要求同桌合作学习或开展小组讨论。
在“数与计算” 这一模块中就有大量的课内活动,其中包含了不少的动手题,卡片、筹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道具,教材充分尊重儿童前运算阶段的认知特点,通过对学具的操作来理解知识。
在知识巩固环节,除保留一定量的书面练习外,更多的是以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来展开,通过多样的活动巩固、丰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应用。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强调: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除了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外,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但是现行
的教材在这些方面提供的参照少之又少。
每一种教材的编写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新加坡教材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内容。
例如,所有的学习都需要通过活动来进行吗?比如数的分与合,在这里面就过多地设置了活动这个环节,实际许多孩子在学习之前对于这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孩子来说,再通过直观的活动进行探究学习,感觉像是在反复咀嚼同一种食物,既没有营养也没有乐趣。
因此,在学习新加坡教材的优点之时,一定要看到其不足之处,辩证地学习与借鉴。
学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学研究也在不断地前进,我们只有放眼世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扎实、有效,更具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