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上册) 第6章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第三节 网络交通分配
交通分配就是把各种出行方式的空间OD 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过交通分配 所得的路段、交叉口交通量资料是检验道路 规划网络是否合理的依据。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路段交通量分布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交叉口交通量分布
某市上班高峰小时路段自行车交通量分布
一、综述
WARDROP原理 • Wardrop第一原理:网络上的交通以这
本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路径选择过程中的最 短路因素及随机因素。源自五、容量限制——多路径分配
该方法考虑了路权与交通负荷之间的关 系及交叉口、路段通行能力的限制,使 分配结果更加合理。
包括:多路径——增量加载分配、多路 径——迭代平衡分配
容量限制--多路径交通分配
T=100 = 60 + 30 + 10
33
最短路交通分配 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多路径交通分配 多路径--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交通流重分布基础:
车辆路径 选择模拟
交通规划方案
最短路交通分配 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多路径交通分配 多路径--容量限制交通分配
二、最短路交通分配
在分配中,取路权(两交叉口间的 出行时间)为常数,即假设车辆的路段 行驶车速、交叉口延误不受路段、交叉 口交通负荷的影响。每一OD点对应的 OD量被全部分配在连接该OD点对的最 短线路上,其他道路上分配不到交通量。
P1 0.3
18
P2 0.4 12
40
P3 0.3 3
A
B
P1 0.5 30 P2 0.2 6 P3 0.4 4
P1 0.2
27
12
P3 0.3 3
P2 0.4 12
交通网络规划方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讲义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讲义

第一章 绪论
• 1.2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
• 2. 城市交通需求
小汽车
保有量逐年增加,增长加速,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摩托车
保有量增长迅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大城市、特大城市纷纷制定措施限制摩托车发 展,强制淘汰。 摩托车用户特征开始呈现年轻化、低收入化、过渡化。
自行车
总量基本饱和,需求转向花样化和更新换代,电动自行车快速增长。
第二章 城市交通基本知识
• 2.1 步行(行人)交通基本参数
• 1. 行人空间需求
不同行人状况占用道路宽度(m)
单身不携带 物品 0.6~0.7 单手携轻物 0.7~0.8 双手携轻物 0.75~0.85 背负重物 0.8~0.9 手拿肩扛 0.85~1.0 成人携小孩 或拉杆箱 0.9~1.0 肩挑重物 1.0~1.8
第二章 城市交通基本知识
• 2.2 车辆
• 2.2.2. 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1. 机动车
质量参数:整车装备质量、载客量或装载质量、自身质量利用系数和轴 荷分配等。
整车装备质量是指车辆完全装备好的重量,包括汽车全部设备(主体设备及辅助 设备),并加足润滑油、燃料、冷却液,再加上备用车胎、随车工具及其他备用 品的重量,通常又称为空车重量。影响汽车的成本和使用经济性。 载客量指客车的座位数。装载质量指车辆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 定装载量。影响道路的运营效益,行车安全。 自身质量利用系数指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反映车辆设计工艺 水平。 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载荷。影 响轮胎寿命和车辆驾驶性能。
第二章 城市交通基本知识
• 2.1 步行(行人)交通基本参数
• 2. 步频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上册.pptx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上册.pptx
第35页/共43页
3.5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一、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一)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顺适,并与地形、 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二)行驶力学上的要求是基本的,尽量做到线形 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 设计速度<40km/h的公路,首先应在保证行车安 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平面线形要素最小值。
第5页/共43页
(2)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弯道上行驶的汽车,在横向力作用下,弹性的轮胎 会产生横向变形,使轮胎的中间平面与轮迹前进方 向形成一个横向偏移角。
第6页/共43页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横向力系数μ 0
0.05 0.10 0.15 0.20
燃料消耗(%) 轮胎磨损(%)
100
100
第25页/共43页
• S型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宜为:
R 2 1~ 1
R1
3
第26页/共43页
(3)卵型 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受限(交点间距较小)。
第27页/共43页
(4)凸型 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 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应分别符 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规定。
第40页/共43页
交点坐标
曲 线 要 素 值 (m)
曲线主点桩号
交 点 号
N (X)
交点桩号 转 角 值 E (Y)
缓和 曲
缓和 曲
切线
曲线
第一缓和 第一缓和 曲线 曲线终
第二缓和 第二缓和 曲线起 曲线
半 径
外 校正 距值
第11页/共43页
超高过渡方式: 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84页PPT资料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84页PPT资料

13.12.2019
4
城市规划原理
(二)现代交通发展的特点
1. 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结合 3. 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 城市道路系统多级化 5. 城市交通组织立体化
6.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13.12.2019
5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2
城市规划原理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四)应有利于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 (五)道路布置要能满足各种管网工程和人
防工程的建设。
13.12.2019
13
城市规划原理
三、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横断面的确定
(一)城市道路的形式与功能
–方格网式
–放射式
–放射环形
–自由式
–混合式
13.12.2019
25
城市规划原理
四、停车场布置 (一)停车场规模
停车场的规模 F=A×n×a
F----全市停车场所需的总面积 A----城市规划期末的汽车总数 n----使用停车场的汽车百分数 a----每辆汽车所占用的面积
13.12.2019
26
城市规划原理
(二)停车场的分布与位置选择
1. 停车场的分布 2. 停车场的服务半径
城市规划原理
2019/11/3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与用地布局 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
13.12.2019
2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 世界交通的发展分四个阶段: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学分: 4 总学时: 64理论学时:64 实践学时: 0 主撰人: 主审人:一、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得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横断面、平面交叉与城市道路排水得设计理论与方法,熟悉道路总宽度、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管理、立体交叉与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布置得原则。

使学生在城市详细规划中正确设计城市道路达到初步设计得水平;在总体规划中能正确布置对外交通设施与桥隧工程得用地,协调处理城市对外交通与市内道路得交通衔接,对城市对外交通具有基本得工程纸质,对各项对外交通设施在城市中得用地规模、选址具有初始规划方案得能力,为以后得工作打好坚实得基础。

二、课程教学时数分配三、课程单元教学目得、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章总论1.教学目得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及原则,掌握城市道路得分类及规划指标。

2.教学内容与要求(1)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了解: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2)城市道路得功能与分类了解:道路得组成理解:城市道路得性质及作用掌握:城市道路得分类(3)城市交通及其对道路得基本要求了解:城市交通得基本概念理解:城市交通对道路得基本要求(4)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及原则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原则掌握: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指标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城市道路得分类,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得内容教学难点:城市交通对道路得基本要求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1、教学目得通过本章得学习,应使学生了解行人静态空间及行人活动圈得特点,了解非机动车得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掌握机动车得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

2、教学内容与要求(1)行人得基本知识了解:行人静态空间得概念理解:行人活动圈得大小对行人活动得影响(2)车辆得基本知识理解:车辆得基本尺寸掌握:车辆得动力特征:(3)城市道路得交通特性了解:交通量、通行能力得概念理解:车辆得基本尺寸掌握:车辆得动力特征,交通流得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机动车得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教学难点:交通流得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第三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1、教学目得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得要求,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得概念及其组成,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得设计,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及横断面图得绘制。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上册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上册

5.交叉口设计速度
(1)交叉口范围直行交通: 设计速度原则上应与路段设计速度相同。 两相交公路的等级或交通量相近时,平面交叉范围
内的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路段设计速 度的70%。 (2)转弯交通: 设计速度因分、合流及用地等影响,通常应适当降低, 或按变速行驶需要而定。 右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40km/h; 左转弯车道:设计速度不宜大于20km/h。
(二)视距三角形绘制步骤
1.确定停车视距 ST; 2.根据通行能力和交通量,划分车道 数;
3、绘制直行车和左转车行车轨迹线 ,找出可能冲突 点,确定行车最危险冲突点:
对十字形交叉口,最靠右侧第一条直行机动车道的 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第一条直行车道的轴线 所构成的交叉点为最危险的冲突点。
对T形(或Y形)交叉口,直行道路最靠右侧第一条 直行车道的轴线与相交道路最靠中心线的一条左转车 道的轴线所构成的交叉点为最危险的冲突点。
7.1平面交叉口
1.定义 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同一平面上相交的地方称为 平面交叉,又称为交叉口。 2.平面交叉口车流矛盾
进出交叉口的车辆可能产生的交错点 :
分流点——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 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 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 互交叉的地点。
(三)设置专用车道 组织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在各自的车道上分道行 驶,互不干扰,根据行车道宽度和左、直、右行 车辆的交通量大小可作出多种组合的车道划分。
8.平面交叉口拓宽
定义:在交叉口内增加左、右转车道,以提高交叉口 的通行能力的设计方法。
(一)设置条件
1.平面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应设右转车道: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1 行人基本知识
选取1.4~3.7 ㎡/人的空间值作为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步幅:男性:66.6cm,女性60.6cm,平均63.6cm。
步速:30m/min到130m/min,集中于60~78m/min。
步速还受行人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和沿街建筑物的影响。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净空需求:纵、横向净距及净空高度需求。
通道宽度:车型、停发方式、车辆构造性能和机械性能、司
机水平等。多采用调查和车辆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停放面积:用地总面积按人均 0.8~1㎡计算;地面停车场每
个车位25~30 ㎡,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每个车位30~35 ㎡, 路边停车带每个16~20 ㎡。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放面积:单位停车面积与车辆尺寸、停放方式、通道的条
数及车辆集散要求有关。包括绿化、步行道及其附属设施所 需要的面积。 W停 = W道+2W车 A停 = W停×l车/2
机动车的回车用地:设置回车场,方便汽车调头、回转。
第11.2 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车辆基本知识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来往的专用

(完整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

(完整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

k道路工程绪论1.交通运输方式:①铁路< 500km、②道路< 200km或不限、③航空、④水路、⑤管道注意各自的分工和特性的比较可达性方便性、安全性、舒适性、运输能力、运输速度铁路 160-220公里 /小时道路小于 120水路 18-30航空 160-1000管道 1.6-302.道路运输特点:①机动灵活性大(直达运输,100-200公里短途运输,经济可靠)②普及面广、适应性强③速度快、造价低④运量大3.道路功能:①交通4.道路分类:①公路5.公路的分类与分级②形成国土结构②城市道路③公共空间③厂矿道路④防灾⑤繁荣经济⑤乡村道路④林区道路干线公路(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①国家干线公路②省干线公路③县公路④乡公路支线公路(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6.公路的分级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等级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10设计年限20 15 15 10设计速度 80 100 120 60 80 100、、80、 60 40、30 20、、(km/h)AADT(pcu/d) 25000~100000 15000~55000 5000~15000 2000~6000 400~2000出入口控制完全控制部分控制部分和不控—制—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汽车专用道路,其他为一般公路。

一般公路也分为二级三级四级公路p9表格Aadt是标准车的年平均日的双向交通量,标准车一律用小客车。

7.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①快速路联系城市的各大组团时速可达 80 公里内环线中环线上海快速路通常是高架或外滩的地下快速路。

北京的三环四环采用主线和辅道。

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②主干路形成城市骨架的道路四平路早晚的分时设计?查四平路从主城区到居住区?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80 主干路60次干路40支路机动车设计速度(km/h)大城市>200≤ 2003060~80 40~604040 30 中等城市大城市40 30道路网密度>200≤ 200 0.4~0.50.3~0.40.8~1.20.8~1.21.0~1.21.2~1.41.2~1.41.2~1.43~43~43~42(km/km)中等城市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大城市>200≤ 2006~84~66~8 4~6 3~44~6 4~6 2 中等城市大城市4 2~4 2道路宽度( m)>200≤ 200 40~4535~4045~5540~5035~4540~5030~4530~4015~3015~2015~20中等城市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2

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2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 远近期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设施
自行车交通网络规划应该按远近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随着城市规模、结构形态、用地布局等的变化,以及 自行车交通量的增加和自行车交通在城市客运结构中 的地位变化,在路网布局、道路等级、横断面型式等 方面为远期城市交通的发展留有余地,同时,也应考 虑到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和家庭小汽车的普及, 将有大量自行车道转化为机动车道或公交专用车道或 用于路内停车。
自行车左转弯候驶区
第四节 行人交通规划
在城市居民出行活动中,步行交通 约占总量的30~40%。城市交通规应 包括步行交通系统规划,
一、行人交通流特性
步行速度的分布范围较宽,从0.5m/s到2.16m/s,但 集中与1.0m/s到1.3m/s。 男性行人步幅在0.5-0.8m间的占95%,女性行人步幅 在0.5-0.8m间的占94%以上。
行人按纽式信号灯
三、自行车道路的等级
1、市级自行车干道 市级自行车干道是全市性或联系居住区和 工业区及其与市中心联系的主要通道,承 担着大量的自行车交通。要求快速、干扰 小、通行能力大,是全市自行车路网的骨 架,其方向应与自行车出行的主要方向相 一致。它包括全市性的自行车专用道和有 分隔的自行车道。
2、区级自行车道路 区级自行车道路是联系各交通区的道路, 应保证居住区、商业服务区和工业区与 全市性干道的联系。主要是满足自行车 的中、近距离的出行。包括自行车专用 道、有分隔的自行车道和用划线分隔的 自行车道。
人行横道预告标示布置示意图
2、人行天桥和地道
人行天桥和地道是人行横道的立体化,是一种昂贵 的行人立交过街设施,但是一种最彻底的人车分离 设施,可消除大部分人车冲突。 当车辆交通量特别大,要瞬时中断车辆交通会带来 较大的交通阻滞时,宜采用立体化人行横道。由于 天桥及地道需要较大的投资,同时行人过街必须上 下天桥或进出地道,增加不便,所以在确实需要设 臵的地方,才能使投资见到交通效益,不然,反而 会引起行人在天桥或地道之前乱穿马路。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得《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学习⼼得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交通是⼈类进⾏⽣产、⽣活的重要的需求之⼀,凡是有⼈的活动就离不开交通。

交通更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

交通对城市拓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快速、便捷、舒适、⾼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提⾼⼴⼤市民⽣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标。

因此学习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对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相关专业具有⼗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了五周的课程学习,我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有了许多体会与了解,⽐较系统地掌握了各个章节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了交通规划的定义、过程以及发展史。

交通就是“⼈与物的运输与流通”,他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式,从⼴义来说,信息的传递也可归⼊交通的范畴。

现代城市交通是⼀个组织庞⼤、复杂、严密⽽⼜精细的体系。

就其运输⽅式来说,有道路、铁路、⽔路、航空、管道运输与电梯传送带等;就其空间分布来说,有城市对外的实际与城乡间的交通,城市范围内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就其运⾏组织形式来说,有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就其运输对象来说,有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城市道路是随着城市形成⽽形成的。

社会⽣产⼒的发展推进着⼈类物质⽂明,道路交通也是遵循着这条规律逐渐形成和发展期。

据《周礼》记载,“匠⼈营国,⽅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舍,⾯朝后市,市朝⼀夫。

”说明了当时城市道路⽹的规划布局状况,可见周朝的道路规划已经是相当发达,更不提早在上古时代我国道路的发展便已经开始。

在奴⾪社会时期,世界各地区在交通⽅⾯亦有发展。

在印度河下游发掘的公元前三千多年的谟亨约·达罗城,城市接近长⽅形,有排列整齐的街道,主要道路呈南北向布置,顺着主导风向,宽度约10m,东西由此要接到连接,在⼗字路⼝,拐⾓等成圆形,以便于车辆⾏驶。

⽽回归到当今,我从《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课程学习时所记录的笔记中还可以了解到如下知识点:道路在道路交通⽹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线和⽀线。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

城市道路交通体系规划ppt课件
.
– 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 与主导风向的关系 废气扩散、抵御寒风
• 过境交通的布置
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
• 将自然、人文景色引入城市 对景、借景——专题讲
– 结合现状,节约用地
• 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
– 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
– 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
– 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避免拆迁量过大
.
• 2、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 自行车道宽度
1.0--1.1米/条 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 人行道的宽度 – 分车带(绿化隔离带) – 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 道路横断面类型 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四块板 • 红线宽度的确定 性质、流量、形式
– 道路选线利用景观环境
北海大桥改造
– 利用道路营造景观
城市入口处、道路节点
– 道路空间尺度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的关系
.
一般,三块板型式主要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的矛盾。适 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多,道路红线较宽(不小 于36~40米)的主要交通干道。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道路,一般路副 窄纵坡大,非机动车数量很少,则不宜采用三块板。
两块板型式用以解决机动车对向行驶的矛盾。适用于机动车辆多,夜间 交通量大,车速要求高,非机动车类型较单纯,且数量不多的联系远郊 区之间交通的入城干道。城市道路横向高差较大或为迁就现状,也可采 用两块板型式。当交通量的双向不均匀系数较大时,由于这种断面车辆 行驶灵活性差,车道利用率不高,宽度不够时,往往因超车造成事故。 通常,在我国非机动车比例相对高于机动车的具体条件下,对交通量大 市区交通干道上,就不宜采用两块板型式。为此,有的城市对原建成的 两块板断面型式,多陆续拆改为一块板. 或三块板断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 以补救。 5. 条件允许时,以适当放缓边坡或将其变坡点修整 圆滑,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 美观。 6.应进行综合绿化处理,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 化,将绿化视作引导视线、点缀风景以及改造环 境的一种技术措施进行专门设计。
6.4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1.概述 ( 1)定义:道路景观是指立体线形、构造物形式和色 调与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所构成的风景。 是道路、附属设施及道路周边环境中的客观景物在人 们(使用者)主观感受中的体现。 (2)道路基本功能 ▲交通功能▲ 空间功能▲ 景观形象功能▲生态功能

4.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公路,应与周围环 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注意保护原有 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 .深入调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避开不良地 质地段。 6 .重视环保,减少污染。

定线是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 “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 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 确定并通常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的过程。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2. 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面直线与纵素 (凸凹型直线)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 包括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 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 和“凹陷”。
①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 竖曲线。 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 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 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 弧段之内。
平 、 竖 曲 线 重 合 如 果 平 曲 线 的 中 点 与 竖 曲 线 的顶 (底)点位置错开不超过平曲线长度的四分之一时, 仍然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外观。
(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 (凸凹型直线)
断背曲线
断背曲线的改善
(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


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
3. 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 弯与陡坡相重合。 (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3)景观构成 道路景观分内部景观和外部景观。 ◆内部景观:行驶在道路上的驾驶员看到的景观,是动景 观。 ◆外部景观:从路外侧任意观察点看到的路景观,是静景 观。
2.道路景观特征
(1)线性景观: 景观中的:点 线 面 ◆线—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带状景观区域,如道路景观、滨 水地带景观等。 ◆面 — 景观意义上的空间区域,一个具有相似特征的地区, 因为具有与其他区域不同的连续性而可以被识别。
6.2 道路线形综合处理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 持视觉的连续性。 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使 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 行车安全。 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城市形态中的一个概念 化参照点,由道路交通的导向性、视觉上的引导性造成。 是构成景观序列的关键部分,是景观意象中有战略意义的 焦点。
道路的面
道路的点
(2)连续性和方向性的景观: 道路的连续性:可通过临街建筑的形式及空间特征、 立面封闭程度、完整的天际线,或两侧的绿化形式、 交通及环境设施来体现。
纸上定线是在大比例尺(一般以1:1000为宜)地形图 上确定道路中线的位置。 定线原则: (1)因地制宜,城市用地受限,节约,减少拆迁, (2)各项技术指标控制:平面半径、纵坡、路宽控制 好,满足交通需要和经济性。 (3)控制点选定:

★主要控制点(据点):路线起终点及中间必须经过的 重要城镇或地点。 (4)平面上直线、弯道衔接(交叉口处) (5)远近期结合。
6.1 城市道路选线、定线
选线:在道路规划路线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 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 工作。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 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 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 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 利于施工和养护。 3 .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 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 (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凸形竖曲线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
(三)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
内容: 充分利用自然景观,人造景观设计 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1.应在道路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全过程中重 视景观要求,尤其在规划和选线阶段,比如对风景旅 游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区、文物保护区等景点 和其它特殊地区,一般以绕避为主。 2.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 3.应能提供视野的多样性,力求与周围的风景自然 地融为一体。
(2)连续性和方向性的景观: 道路的方向性:借助于节点控制及背景参照。 道路的距离感:由于道路的特征及建筑特征的变化, 节点的出现,从而产生距离感。
(3)动态景观 ——道路景观具有流动性和运动感。 ◆道路的形态: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产生的动态景观。 ◆运动的速度:人对场地景物的感知随运动速度而改变。
3.道路构成要素
◆道路主体:道路类型及构造、车道及人行道。 ◆道路附属物:行道树、交通设施、道路照明等。 ◆道路占有物:街具、市政设施及设备等。
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 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 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
③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 暗弯与凸形竖曲线及明弯与凹形竖曲线的组合是 合理的、悦目的。 注意避免“暗凹”组合。
要避免使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与 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