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的不足: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一—第二语言教学。而且对象也不只外国人,还包括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对外”二字也无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行所使用。P4
教学与教育P8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P9 (任务=研究什么,目的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一一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一一所教的目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身一一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
堂教学和测试评估。P9
学科体系P15重要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它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分支学科。P2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
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共6点)P21—P22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育史一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又是一门应用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三个争论:
“小儿科”论(学科否定论)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论
“应用语言学学科”论:首先,第二语言教学所“应用”的理论不仅是语言学,还有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不了语言教学的所有问题。第二,语言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用”,而是“应用和启示”的关系;第三,“应用语言学”这一名称非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本学科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知识点目录
绪论篇
第一章
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
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
(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法语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
(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
(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答案:
(1) A
(2) B
(3) A
(4) B
(5) C
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双语或多语现象: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整理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双语或多语现象: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
的关系。
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整理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知识点目录
绪论篇
第一章
1. 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母语?什么是外语?什么是目的语?
第一语言是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是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这里所说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完全是从学习者学习语言的时间先后来区分的。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但是两者不能等同。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1)一个在美国出生的香港孩子首先学会了英语,他掌握的这种语言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外语
(2)李明学习汉语之后,又继续掌握了法语。法语是他的()。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
(3)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汉语是他的()。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4)华侨小明熟练掌握汉语和英语,英语是他掌握的()。
A母语 B外语 C第一语言
(5)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掌握的语言被称为()。
A母语 B外语 C目的语
答案:
(1) A
(2) B
(3) A
(4) B
(5) C
2.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这个称呼的优点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它只适用于中国。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的进行的汉语教学。这一名称基本上体现了这个学科的特点和内涵,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简洁上口、符合汉语习惯,从1982年提出后一直使用至今。但是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突出了主要教学对象,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二语言教学。(1)中国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被称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总结自测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一、名词解释
1.第一语言
2.第二语言
3.双语/多语现象
4.母语
5.外语
6.本族语
7.非本族语
8.目的语9.应用语言学
10.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11.学科体系
12.语言学
13.语言学的教学
14.语言学的课程
15.社会学
16.社会语言学
17.学科定位
二、填空
1.按()可将语言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2.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以后再学
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3.按()划分,可将语言分为母语和外语。母语指()、()的语言;外语
指()的语言
4.按()(通常是按()的界限划分)可将语言分为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5.目的语指人们()并()的语言
6.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来看,()、()、()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
7.广义地说,第二语言和外语是()关系
8.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而不再其使用环境中学
习的目的语被称为()
9.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10.对外汉语教育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和(),并用来指导(),
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11.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的结构系统,它显示构成该学科的()和()因素以
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部分是()
12.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分三个部分:()()()
13.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基础理论包括四个方面:()()()()
14.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也是一种()
三、简答
1.“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分
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3.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是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3,双语(或多语)现象:幼儿出生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
4,母语和外语是按国家的界限划分的。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5,本族语和非本族语是按语言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与“母语”可以通用。
非本族语:指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但绝不能称作外语。
6,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7,广义的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8,西方学者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个概念做了分工: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第二语言;不再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外语。9,广义的第二语言: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狭义的第二语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指第一语言以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包括外语。另一种情况是指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包括一部分外语。10,现在在我们国内,其正式名称(也是用的最多的名称)是“对外汉语教学”。
1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到: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12,美国——“中文教学”;
日本——“中国语教学”;
东南亚——“华文(语)教学”
13,TCSL: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名词解释
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双语(或多语)现象:指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多种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达到同等熟练运用的程度,这就称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本族语:指本民族使用的语言。
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的结构系统,它显示构成该学科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其核心部分是学科的理论体系。
语言能力:指人们所具有的语言知识,是一种内化了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的规则体系。
交际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
语法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就是语言能力。
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话语能力:指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策略地处理语言的能力。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所能发挥的作用。
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环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话语分析:也成“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言语行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对外汉语教育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促进国际交流,增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育的定义、研究方法和有效教学策略等方面,为该领域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对外汉语教育是指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及国际间进行的汉语教育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对外汉语教育强调的是非母语环境中的汉语学习,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其次,对外汉语教育更注重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而非仅仅是语言技能;再次,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与学习者的需求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最后,对外汉语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热点问题
对外汉语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其中,实证研究以实证为基础,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对外汉语教育的规律和问题。文献研究则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阅读和分析,来了解对外汉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是将对外汉语教育与其他语言教育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对外汉语教育的优劣势。热点问题包括教材研发、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学习者特点等
方面。
三、对外汉语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是指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学内容要贴近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其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包括游戏教学、实践教学、合作教学等,让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再次,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注重考察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最后,教师要具备对外汉语教育的专业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
《绪论篇》
第⼀章对外汉语教育是⼀门专门的学科
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只突出了主要的教学对象,未能全⾯、准确地反映学科性质——第⼆语⾔教学。⽽且对象也不只外国⼈,还包括第⼀语⾔不是汉语的海外华⼈。“对外”⼆字也⽆法对国外从事汉语教学的同⾏所使⽤。P4
教学与教育P8
第⼆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语⾔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法,并⽤来指导教育实践,从⽽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发展的教育⽬的。P9(任务=研究什么,⽬的是什么)
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的语;学习与教学活动本⾝——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P9
学科体系P15 重要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是汉语作为第⼆语⾔的教学,它是第⼆语⾔教学的分⽀学科。P2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培养汉语交际能⼒为⽬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将语⾔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对⽐为基础;与⽂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共6点)P21—P22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对外汉语教育史⼀门专门的学科,是综合的学科,⼜是⼀门应⽤的学科。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
三个争论:
“⼩⼉科”论(学科否定论)
“对外汉语⽂化教学学科”论
“应⽤语⾔学学科”论:⾸先,第⼆语⾔教学所“应⽤”的理论不仅是语⾔学,还有⼼理学、教育学、⽂化学、社会学等,单单应⽤语⾔学理论解决不了语⾔教学的所有问题。第⼆,语⾔学与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决不仅仅是“应⽤”,⽽是“应⽤和启⽰”的关系;第三,“应⽤语⾔学”这⼀名称⾮常笼统,不能明确地表⽰出本学科的内容。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一、名词解释
1、运用分析: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部表现(既包括偏误部分也包括正确部分)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
2、偏误分析:偏误分析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规律。
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4、语构文化: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5、习得: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
6、语言学能: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这种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也称语言学能。
7、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8、交际策略: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即理解对话者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9、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制定课程,课程设计是在教育目的和具体教学目的指导下,从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根据专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最优化地选择教学内容,形成合理的、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
(完整版)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笔记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
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
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叫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母语是指人们的第一语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指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Ø“第二语言”和“外语”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第二语言是指母语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外语是指别国家的语言。但是近年来出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向。这是因为,各国间交流与合作加强,世界正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称“外国人”和“外语”就显得见外了;另一方面“第二语言”就学习时间先后这层意义上说,确实可以说包括外语、非本族语,特殊情况下甚至包括母语。广义地说,第二语言与外语的关系是包容的关系。
Ø西方学者还从有无语言学习环境的角度,对“第二语言”和“外语”做了区分: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第二语言;而不在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成为外语。综上所述,广义的“第二语言”是指任何一种在第一语言获得以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包括外语。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这是按人们取得语言的前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第一语言指人诞生后第一接触并取得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取得第一语言后再学习和利用的另一种语言。
母语与外语
⏹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指外国的语言。一样情形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外语是人们的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与外语
♦近几年显现一种用“第二语言”取代“外语”的趋势。一些西方学者依照学习环境的不同来区分“第二语言”和“外语”。“第二语言”专指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和利用的第一语言之外的语言;“外语”指在非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之外的语言。这种区分很成心义。
目的语
•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把握的语言,常常与“第一语言”和“母语”相对。往往指“第二语言”和“外语”。
本族语与非本族语
►这是按言语社团、一般是民族的界限来
区分的。本族语确实是本民族的语言,和“母语”通用;非本族语是指本民族之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
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教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一事业所起的名字,明显带有中国人的视角来称述这一学科的色彩;海外的同行们依照各自的不同情形,称之为“中文教学”、“中国语教学”、“华文(语)教学”等。而咱们那么把海外的这种教学简称为“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语言学
⏹这是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或说是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研究汉语语言学,包括语音、辞汇、语法、汉字、语义、语用、话语、功能和文化因素等方面。这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的研究。他和一样的汉语语言学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的偏重点、研究的角度、研究的方式等都存在着专门大的不同。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洵版 考试复习资料
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意义:对比分析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使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研究、对语言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入,从而丰富了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对比分析应用于语言教学,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制订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编选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与测试。
局限:第一,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负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学习的困难就越大。实际上并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大,虽然掌握起来要慢一些,但干扰反而小,掌握的准确度要大。第二,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的困难和所犯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事实上,学习者困难和错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第三,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只虽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也是不全面的。第四,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学习者看作是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干脆抛开学习者,只是进行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现,也未涉及到学习者的特点。因此有学者认为对比分析只是一种语言的研究,不应包括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范围之内。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随着中国的崛起,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语
言之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对外汉语教育随之而来的也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对外汉语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在汉语非母语背景下,
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方法、评价和教材等方面的学科。对外汉语教育学有着许多共性的特点,例如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性质、教学对象的异质性和异端性、教与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等。
对外汉语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交流。除此之外,对外汉语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意识。
二、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原则
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学生为中心
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需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汉语。
2. 立足于实践
将语言教学与实际交流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增强其语言运用能力。
3. 强化文化导入
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介绍和交流。通过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风俗、历史和思想的理解和认知。
4. 适应性与灵活性
因材施教是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目的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学习汉语。
三、对外汉语教育的教学方法
汉硕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习题
汉硕考研对外汉语教育
学引论习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对外汉语考研教育学引论习题
习题01
一、填空题
1.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下,1951年成立的清华大学________________于1951年初正式开课,拉开了新中国外国留学生汉语预备教育的帷幕。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________教授兼任专修班班主任,着名语言学家___________先生任清华大学外籍留学生管理委员会主席并兼管专修班的业务工作。
2.经国务院的批准,1962年6月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
________________,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是我国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是________________的前身。
3.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1996年又改名为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第一次举办全国性的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是________年暑期在____________学院。
5.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其常设机构
________________负责,第一任办公室主任为北京语言学院院长___________。
6.1983年6月成立的“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于1988年独立为
____________,秘书处设在____________,首任会长为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
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
2、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
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想目的语逐渐过度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是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文化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
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
4、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用母语翻译教授外语书面语的一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即用
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学外语的方法”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
.
【流程:[教学流程]
[1] 复习:默写单词;背诵课文段落。
[2] 教授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本课新词的单词、音标及母语解释,并逐字讲解。学生跟
教师朗读单词。教师说出母语意思,学生说了英语单词。
[3] 讲授语法:讲解语法意义及相关规则,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学生按语
法规则进行转换等。
[4] 讲解课文:教师逐句念课文,学生分析语法与译成母语。教师随时纠正错误。
—
[5] 巩固新课:学生跟教师逐句朗读课文。教师依课文提问,学生按课文回答。
[6] 布置作业:拼写单词;语法填空;背诵课文。】
5、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
模式和思维方式。
6、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指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
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1、语构文化
·
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P133)
2、语义文化(P135)
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指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3、语用文化(p136):A称呼、B问候和道别、C道歉和道谢、D敬语与谦称、E褒
奖与辞让、F宴请与送礼、G隐私与禁忌】
7、暗示法:这是一种强调通过暗示,开发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潜力,激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并
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活动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放松而又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法。
由保加利亚精神病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扎诺于与60年代中期创立的。
~
所谓暗示,是指建议或诱导,正确的暗示主要有两种手段:威信和稚化。
8、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这种交际行为是通过语言来进
行的,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简答题和论述题
1.简述偏误分析理论的五个基本步骤和偏误的来源。
…
1)步骤:A、搜集供分析的语料:从第二语言学习者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听力理解中选择供分析用的语料。
B、鉴别偏误:区分有规律性的偏误还是偶然的失误,是结构偏误还是语用偏误。
C、对偏误进行分类
D、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
E、评估偏误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
2)偏误来源:
A、母语负迁移
B、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C、文化因素负迁移
D、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E、学习环境的影响。
~
2.简述直接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
1)基本原则:A、直接联系。在语言和外界事物间建立直接联系,不用母语。
B、以口语为基础。教学目标是口语。
C、句本位。以句子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
D、以模仿为主。模仿是主要练习方式。
E、先用直接感知语言材料,而后靠归纳的方式教授语法规则。
F、学习当代通用的活的语言。
2)教学过程:1、教师口头展示句子或课文
2、学生模仿跟读
,
3、教师纠正错误
4、学生继续模仿
5、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也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3简述听说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
1)/
2)基本原则: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又称“句型法”或“结构法”,产生于美国。听说法第一次自觉地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第二语言教学法建立在更为坚固的科学基础上
3)教学过程:据盛炎:模仿-重复-翻译-轮流-不连贯的重复-对话练习
据特瓦德尔:认识(教师展示)-模仿-重复-变化-选择
4.简述功能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
$
1)基本原则:又称:“交际语言教学”,较早称为“功能法”、“意念—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2)教学过程:1、展示新语言材料,一般为真实、连贯、自然的对话
2、对每段对话进行相应的练习,包括朗读,根据对话中的主题与情境进
行问答
3、学习对话中出现的基本交际表达法及其相应的语言结构
4、在教师提供的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让学生从有指导的到完全自由的表
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
5.简述全身反应法的基本原则和典型的教学过程
1)基本原则:这种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全身反应法以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全身反应法主张先理解后表达,通过动作指令学习语言。
2)教学过程:1、教师先用母语介绍今天要采用的学习方法,一边下指令一边做动作
2、教师只发指令,不做动作,让学生做
【
3、教师将前后几个指令结合起来,同时做示范,然后下指令让学生做
4、教师教师将前后发出的指令结合起来,但不做示范,先让个别学生做,
然后再让全班学生做,然后改变指令的顺序,让学生做出反应
5、教师鼓励有能力说出来的学生站起来发指令,老师跟其他学生做出动
作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原则。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原则。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原则。
4、强化汉语学习环境,加大汉语输入,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原则。
5、精讲多练,在语言知识的指导下以言语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为中心原则。
6、以句子和话语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原则。
7、听说读写全面要求,分阶段侧重,口语、书面语协调发展原则。
8、利用母语进行与汉语的对比分析,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使用母语或媒介语原则。
9、循序渐进,螺旋式提高,加强重现原则。
10、加强直观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原则。
)
7、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有哪些
8、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
A尊重不同文化、B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C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D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E从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
9、请结合实例说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精讲多练原则
表达简化和浅化的原则
少用术语的原则
形式,语义和语用并重的原则
注意学生偏误的原则
10.举例说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要认真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
2.词语的教学要与句子教学相结合,在一定的语境中掌握词语。
3.利用词的聚合和组合关系在系统中学习词。
4.掌握汉语构词法,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语素)教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