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2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全)
目录前言 (1)实验一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2)实验二无线数字信令 (10)实验三信令系统 (21)实验四多信道共用、空闲信道选取方式 (30)实验五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35)实验六DS-CDMA(直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43)实验七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 (54)实验八DS/FH(直扩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57)实验九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60)实验十TD / 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62)实验十一接收机与噪声 (65)实验十二发射机 (77)实验十三双工器 (83)实验十四锁相频率合成器 (88)实验十五组网干扰 (106)附录L 表1 中国CTL 无绳电话技术标准 (117)附录2 双路无线综合测试仪原理及使用方法 (122)前言《移动通信》是通信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是低频电路、高频电路、信号系统、工程数学等在通信中的综合运用,是学习通信电子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实验环节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学好《移动通信》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实验,特编写试验指导书。
本实验的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更好的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根据试验内容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及准备实验时所要用到的知识。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内容,书写实验报告。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不缺席,按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学时内必须做通信原理的有关内容。
三、说明1、本指导书的所有实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移动通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要求实验前预习。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1. 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2. 记录实验的基本要求和观察的结果;3. 说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过程;4. 写出实验的体会和实验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五、参考书目⑴《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啜钢,北京邮电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2)《移动通信原理》,吴伟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 版实验一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一、实验目的1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移动通信实验二
移动通信实验二第一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实验意义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生活习惯,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1G模拟通信到4G高速数据传输,每一代技术的迭代都推动了通信行业的巨大变革。
如今,5G通信技术的到来,更是将移动通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通信速度和网络容量的飞跃,为万物互联、工业自动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实验二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运作机制,并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潜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差异,探索5G技术的创新点,以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基站建设、信号覆盖、频道规划等关键环节,从而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和优化过程。
此外,实验还将涵盖网络编码、数据加密、安全认证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移动通信知识体系。
第二点:移动通信实验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实验二将围绕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展开,包括无线传输、网络协议、基站配置等多个方面。
实验内容将分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首先,理论学习将重点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发展历程。
学生将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案例,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过程,以及每一代技术的创新点和应用场景。
在此过程中,学生应当掌握频率分配、信号调制、码分多址等基本原理,并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接着,实践操作将侧重于实际移动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
学生将亲手搭建一个简单的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站配置、信号覆盖测试、网络优化等技能。
此外,学生还将利用模拟软件进行网络模拟,分析不同参数对通信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
该项目可以是设计一个移动通信网络方案,也可以是解决实际通信问题。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信原理》随课实验—学习指导书
0.01
五、思考题 1、AM和DSB信号的功率谱的区别是什么? 2、采用相干解调时,接收端的本地载波与发送载波同频不同相时,对解调性能 有何影响? 六、提示: 1、 Matlab只能处理离散值,所以调制信号、载波、已调信号和解调信号都是用 离散序列表示的。 2、 载波信号频率fc应是调制信号频率fm五倍以上,否则解调时对低通滤波器的 要求太高。 3、 抽样频率fs应大于整个调制解调过程中出现的最高频率(为2fc+fm)的两倍, 但 为了使最后绘出的曲线较平滑,又不使对低通滤波器的要求过高,建议选择 抽样频率为载波频率的8~10倍。 4、 注意调制解调时的乘法为点乘:.*。 5、 低通滤波器用下面的函数实现:B=fir1(16,wc/pi) 16-滤波器阶数;wc-截止频率(数字域);wc=1.5*2*pi*fm/fs;
8
fm:模拟截止频率(Hz);fs:抽样频率(Hz) 该函数的返回值B即为FIR型LPF的系统函数的系数。 6、 用函数filter(B,1,x)实现对输入信号x进行滤波的功能,B是FIR滤波器的系统函 数的系数。 7、 采用FFT求信号频谱时,函数为fft(x, N);x:时域信号;N:FFT的点数; 然后绘制图形,横坐标为[0:N-1]/N*fs,纵坐标为abs(fft(x,N))。 8、 绘制LBF的频率响应时,先求出其频率响应, 函数为:[h,w]=freqz(B, 1, N); h:频率响应;w:数字角频率;B:LBF的系统函数的系数;N:频率响应的 点数;然后绘制图形,横坐标为w*fs/(2*pi),纵坐标为20*log10(abs(h))。 9、 绘图窗口控制命令 figure(n):新建一个绘图窗口,窗口序号为n,并激活该窗口;若已存在序号 为n的绘图窗口,则激活该窗口。 subplot(m,n,p):将绘图窗口分割成m×n个子窗口,并在其中的第p个子窗口 中绘图。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1.WALSH序列产生实验在伪随机序列产生中选择“3. WALSH序列产生”;(1)在测试点TP201测试输出的时钟;(2)分别在测试点TP202、TP203、TP204、TP205测试16位的WALSH 序列。
测量操作与测量结果:(1)CH1连接到TP201;CH2连接到TP202;(2)按下示波器的“AUTO”键;(3)分别将CH1和CH2的电压档设为“2.0V”,时间档设为“100us”;(4)将CH1向移动,CH2向下移动。
(5)按“RUN/STOP”键停止波形采样。
(6)和CH1始终波形对照,可以从CH2波形读取到16位WALSH码为:1111000011110000,如图1-3-TP202;图1-3-TP202(7)CH2连接到TP203,同样可以测得16位WALSH码为1010101010101010:如图1-3-TP203;图1-3-TP203(8)CH2连接到TP204,同样可以测得16位WALSH码为0000111100001111:如图1-3-TP204;图1-3-TP204(9)CH2连接到TP205,同样可以测得16位WALSH码为:1101001011010010,如图1-3-TP205;图1-3-TP2052.直扩编解码(DS)实验(1)通过键盘和液晶选择实验“1. 直扩编解码”;(2)从观测点TP201观测时钟信号;(3)从测试点TP202观测发送数据的波形;(4)从TP203观测扩频PN码的波形;(5)从TP204观测扩频后的数据波形;(6)从TP205观测解扩出来的数据;(7)从TP206观测解扩方的PN码。
测量操作与测量结果:(1)CH1连接到TP202;CH2连接到TP205;(2)按下示波器的“AUTO”键;(3)分别将CH1和CH2的电压档设为“2.0V”,时间档设为“500us”;(4)将CH1向移动,CH2向下移动。
(5)按“RUN/STOP”键停止波形采样。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完整)
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TKCS—AS型通信系统原理实验装置;2、熟悉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测量频率与幅度;3、验证抽样定理;二、实验预习要求1、复习《通信系统原理》中有关抽样定理的内容;2、阅读本实验的内容,熟悉实验的步骤;三、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1、概述在通信技术中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充分利用信道的传输能力,扩大通信容量。
因此,采取多路化制式是极为重要的通信手段。
最常用的多路复用体制是频分多路复用(FDM)通信系统和时分多路复用(TDM)通信系统。
频分多路技术是利用不同频率的正弦载波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把各路基带信号频谱搬移到不同的频段上,在同一信道上传输。
而时分多路系统中则是利用不同时序的脉冲对基带信号进行抽样,把抽样后的脉冲信号按时序排列起来,在同一信道中传输。
利用抽样脉冲把一个连续信号变为离散时间样值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后的信号称为脉冲调幅(PAM)信号。
在满足抽样定理的条件下,抽样信号保留了原信号的全部信息。
并且,从抽样信号中可以无失真地恢复出原信号。
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信息传输理论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数字通信系统是以此定理作为理论基础的。
在工作设备中,抽样过程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第一步。
抽样性能的优劣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
作为例子,图1-1示意地画出了传输一路语音信号的PCM系统。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实现对语音的PCM编码,首先就要对语音信号进行抽样,然后才能进行量化和编码。
因此,抽样过程是语音信号数字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切模拟信号数字化的重要环节。
图1-1 单路PCM系统示意图为了让实验者形象地观察抽样过程,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本实验提供了一种典型的抽样电路。
除此,本实验还模拟了两路PAM通信系统,从而帮助实验者初步了解时分多路的通信方式。
2、抽样定理抽样定理指出,一个频带受限信号m(t)如果它的最高频率为f H(即m(t)的频谱中没有f H以上的分量),可以唯一地由频率等于或大于2f H的样值序列所决定。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TD-LTE硬件配置(1)实验名称TD-LTE硬件配置(2)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中认识和了解通信网络和设备。
2、使用模拟现网的TD-LTE硬件平台和维护操作网络管理平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线网络设备之中各个网元设备的工作配置原理,熟练掌握无线网络信令流程,理解无线网络对接数据的含义特征,提高学生对现网设备的安装、维护能力,提高学生对无线网络的开局能力。
(3)实验器材客户端、服务端、CCS2000U用户端程序、ZXSDR B8200 TL200设备物理接口、协议接口。
(4)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图:ZXSDR B8200 TL200是一款支持多频段、多制式的基带单元,可同时支持GSM、UMTS及LTE等多种制式。
仅需进行软件配置和少量的硬件改动,即可将ZXSDR B8200 TL200配置为GERAN基站、UTRAN基站、LTE基站或者GUL多模基站。
ZXSDR B8200 TL200的软件结构分为SDR平台软件层、LTE适应软件层和LTE应用层。
SDR平台软件层:主要实现BSP、OSS和BRS的功能。
LTE 适应软件层:主要实现OAM和DBS的功能。
LTE应用层:实现LTE协议功能,包括控制面子系统、用户面子系统、调度器子系统、基带处理子系统等功能模块。
通过数据配置完成对两个E-UTRAN TDD小区的建立互通。
(5)实验方法1、进入WIN 2008操作系统。
数据配置前,首先打开网管服务器;2、创建子网,填写相关信息;3、创建网元,填写相关信息;4、运营商配置,填写相关运营商信息;5、填写PLMN信息,添加BBU侧设备(说明:各单板放置的位置要和实验室机柜中所用的BBU一致);6、配置RRU,在机架图上点击图标添加RRU机架和单板,右键设备,点击添加RRU,会弹出RRU类型选择框,选中类型即可。
由于有2个RRU故需要增加2次(说明:RRU的类型必须与实际的硬件设备保持一致);7.、时钟配置(默认配置即可);8、光纤配置,是配置光接口板和RRU的拓扑关系(说明:2个RRU需要增加2条光纤);9、物理层端口配置(说明:以太网方式配置参数直接手动改成1000);10、以太网链路层配置;11、IP层配置;12、带宽配置;13、SCTP配置;14、业务与DSCP映射配置;15、静态路由配置;16、OMCB通道配置;17、创建无线网络;18、配置基带资源(说明:此处要配置2条基带资源,两次配置基带资源,若参考功率超出范围,要降低,不能都设为19.9);19、S1AP配置;20、E-UTRAN TDD小区配置(说明:本网元有2个射频单元(2个RRU),需要再创建一个小区);21、数据配置完成;22、测试网管与BBU是否建立连接,数据同步;23、验证数据配置是否正确,小区是否起来。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分解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王明志主编信息学院前言移动通信是上一世纪末三大新兴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之一。
它使人类实现了随时随地快速可靠地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换。
移动通信集各种通信最新技术之大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通信方式。
针对不断发展的新技术,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更新,实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
我们针对移动通信实验课与移动通信技术、设备现状,设计了相关实验,编写了这套教材。
本教材是根据多年从事移动通信教学和工程实验,并在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网络,涉及当今通信领域的方方面面。
为了让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移动通信课程”的开设适应了这一形势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让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有一个较全面了解的同时,对其中关键技术的学习或深入地掌握是必要的。
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通过理论课堂的学习获得,另一方面可以通信实验的环境进行加强。
ZH7005B多体制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为学生们了解当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在多体制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中,设计了一个通用的信道硬件平台,它能支持多种模式的移动通信网络。
对目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部分“空中接口技术”,学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1.最小频移键控(MSK)2.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3.π/4差分四相相移键控(π/4DQPSK)4.CDMA/DS码分多址通信技术5.CDMA/DS-IS95码分多址通信技术6.跳频通信技术目录实验一QPSK传输系统实验实验二OQPSK传输系统实验实验三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四MSK传输系统实验实验五GMSK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六16QAM传输系统实验实验七64QAM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八CDMA传输系统实验附录HDB3测试码序列的改进在ZH5001通信原理实验系统中,设计了一个通用的信道硬件平台,在该实验平台上除了完成以前几章的实验外,还能完成以下实验:1.振幅调制传输系统实验AM2.单边带调制SSB3.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4.频率调制FM5.四相相移键控QPSK6.四相交错相移键控OQPSK7.最小频移键控MSK8.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9.π/4差分四相相移键控π/4DQPSK10.16QAM传输系统16QAM11.64QAM传输系统64QAM以上实验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PFGA技术实现,其具有较完善的测试接口:通过这些测试接口,可以对每一种调制解调方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搭建实验电路和进行实验操作,掌握通信原理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器材1. 发射器:一台信号发生器2. 接收器:一台示波器3. 连接电缆:适用于信号传输的电缆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b. 将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连接电源,并确保电源正常。
2. 实验电路的搭建a. 将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通过连接电缆连接起来。
b. 确保电缆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信号传输过程中出现干扰。
3. 实验操作a.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以产生所需的信号波形。
b. 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和幅度尺度,以正确显示接收到的信号波形。
c. 运行实验电路,观察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情况。
d. 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并分析接收到的信号波形的特点和变化。
四、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记录并分析接收到的信号波形的特点和变化。
可以通过示波器的屏幕截图来展示实验结果,并结合文字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通信原理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我们对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次实验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通信原理的知识非常重要,也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之前,务必做好准备工作,并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工作。
2.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对实验器材造成损坏。
3. 注意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连接方式和操作方法,并正确设置参数。
4. 在记录实验结果时,要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5. 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器材电源,并进行相关器材的清理和整理。
七、参考文献[此处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所参考的文献或资料]以上为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的内容,请照此进行实验操作。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移动通信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2. 熟悉GSM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信令及其格式。
3. 利用实验平台,验证GSM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一些基本功能,包括呼叫建立、清除和短信发送等。
实验原理:移动通信是指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基站与终端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电信道进行通信的一种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要发送的信息通过数字信号转换器转换成二进制数字序列,将之编码压缩后以射频信号的形式通过无线电信道传输给接收端,接收端进行解码反演后还原信息。
GSM数字通信系统为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技术,即将时间分成一段段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的时隙内完成其数据传输,这样就能使多个用户通过同一信道进行通信。
实验器材:1. 移动通信实验平台(包括手机终端、基站、通信网络等)。
2. 示波器、信号源、信号分析仪等通信测试仪器。
实验步骤:实验一:呼叫建立1. 打开手机终端,输入要拨打的电话号码,按下打电话键。
2. 接通后,在手机终端上观察呼叫建立过程中各个信令的显示及时序。
3. 在基站端,用信号源产生合适的射频信号,与手机终端建立呼叫通道,并用信号分析仪进行信号测试。
实验二:呼叫清除1. 在呼叫建立状态下,按下挂机键,结束通话。
2. 在手机终端上观察呼叫清除过程中各个信令的显示及时序。
3. 在基站端,观察呼叫清除过程中各个信令的显示及时序。
实验三:短信发送1. 打开手机终端,输入要发送的短信内容,按下发送键。
2. 在手机终端上观察短信发送过程中各个信令的显示及时序。
3. 在基站端,观察短信发送过程中各个信令的显示及时序。
实验四:TDMA时隙1. 在呼叫建立状态下,观察手机终端在时隙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2. 使用示波器观察基站端产生的TDMA时隙信号,并进行相关分析。
注意事项:1. 操作时应仔细查看手机终端自带的操作手册,确保正确使用。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报告
2.ZXSDR,B8200.TL200具有大容量,技术成熟,性能稳定,支持多种标准,平滑演进,设计紧凑、部署方便,全IP架构的特点。
硬件结构:
ZXSDR、B8200、TL200包括的主要单板/模块有:控制&时钟板(CC)基带处理板(BPL)、网络交换板(Ps)现场警板及扩展板(SA/SE)快()风模(AM)。
2.正确掌握并给BBU设备连接电源方式。
3.学习掌握BBU设备数据输线,DEBVG,BBU与GPS的连接方式。
4.掌握RRV设备的安装电原接入以及天线与RRU的连接。
5.掌握LMT配置方法,数据配置以及参数含义。
6.熟悉EMS的操作的使用方法,掌握在EMS配置一个模拟基站的过程和参数。
二、实验器材
从“ ZXSDLVBDX”进入TP-LTE真软件
六、实验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最终结论及感受
通过本次实验完成对4K高清场景(5G)在5G仿真软件上的配置可以考到提供高清视频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对5G网络规划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无人驾驶在5G仿真软件上的配置能够应用于安全驾驶、协同驾驶以及汽车活动安全等领域,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对智能电网在5G仿真软件上的配置能够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网的建设等作用,在实验过程中了解5G对于生活中的作用,对于4K高清场景(5G)无人驾驶、智能电网在日常生活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于5G通信网络的组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
2.分别配置“Phylayer Port”,“Ethernet Link”,“IP layer Config”和“Itf VmBts”四个部分属性。
(八)后台网关操作
1.进入EMS客户端,点击" Net Numen Client",创建并启动网元代理;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系统
促进创新研究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自 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索新 的算法和技术,培养创新 能力和科研素养。
实验系统在科研与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科研平台
实验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灵活 的、可定制的科研平台,可用于 验证新理论、新算法和新技术的
有效性。
工程实践
在工程实践中,实验系统可用于模 拟实际移动通信网络环境,测试和 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规划和设 计能力。
协议栈模块 该模块实现了移动通信协议栈的各层协议,包括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以支持实验中对协议的分析和验 证。
仿真模块 该模块提供了多种移动通信场景的仿真功能,如基站布局、 信道模型、用户移动模型等,以支持实验中对移动通信系 统的模拟和分析。
软件平台操作流程
用户登录 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系统验证用户身份后授予相应的权限。
意义
通过实验系统的实践操作,学生可 以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 协议和实现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
实验系统组成与功能
组成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系统主要由信号源、 基站模拟器、移动台模拟器、信道模 拟器和数据分析软件等组成。
功能
实验系统可以模拟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各 种场景和业务流程,如呼叫建立、数据 传输和切换等,同时支持多种移动通信 标准和协议的实验。
智能化与自动化
未来实验系统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和自动化的发展,提高实验效率 和准确性,降低人工干预和操作 难度。
虚拟化与云计算
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将使实验系统更加灵活、高效和 可扩展,实现资源共享和按需服 务。
THANKS
感谢观看
语音编码器、语音解码器、音频信 号发生器等。
数据分析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全)要点
目录前言 (1)实验一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2)实验二无线数字信令 (9)实验三信令系统 (18)实验四多信道共用、空闲信道选取方式 (25)实验五FH-CDMA(跳频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29)实验六DS-CDMA(直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36)实验七TDMA(时分多址)移动通信 (47)实验八DS/FH(直扩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49)实验九TD/FH(时分加跳频)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51)实验十TD / DS(时分加直扩)混合多址移动通信 (53)实验十一接收机与噪声 (55)实验十二发射机 (66)实验十三双工器 (71)实验十四锁相频率合成器 (75)实验十五组网干扰 (92)附录L 表1 中国CTL 无绳电话技术标准 (102)附录2 双路无线综合测试仪原理及使用方法 (106)前言《移动通信》是通信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是低频电路、高频电路、信号系统、工程数学等在通信中的综合运用,是学习通信电子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实验环节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学好《移动通信》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实验,特编写试验指导书。
本实验的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更好的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根据试验内容认真预习实验内容及准备实验时所要用到的知识。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内容,书写实验报告。
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不缺席,按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学时内必须做通信原理的有关内容。
三、说明1、本指导书的所有实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移动通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要求实验前预习。
四、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1. 明确实验的目的及要求;2. 记录实验的基本要求和观察的结果;3. 说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过程;4. 写出实验的体会和实验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五、参考书目⑴《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啜钢,北京邮电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2)《移动通信原理》,吴伟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 版实验一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一、实验目的1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指导书
Baseband Processing Only Board A Type 基带处理 A 型板
BPOE
Baseband Processing Only Board E Type 基带处理 E 型板
BPOF
Baseband Processing Only Board F Type 基带处理 F 型板
BPIA
扩展传输处理 D 型板
ETPE
Extend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Board D Type
扩展传输处理 E 型板
FC
Fan Control Board
风扇控制板
EMA
Environment Monitor Board A Type
环境监控 A 型板
EMD
Environment Monitor Board D Type
2. B 设备
EMB5116 基站主要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主机箱
电源单元
EMx 板卡
风机及滤网单元 功能板卡 硬件单元排布如图 3‐2‐1 所示。
图 3-2-1EMB5116 槽位框图
单板英文简称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是指导学生进行移动通信实验的一份重要文件。
本文将从移动通信实验的意义、实验指导书的作用、实验指导书的内容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编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动通信实验的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移动通信实验作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人才培养上,移动通信实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移动通信技术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移动通信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指导书的作用实验指导书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重要文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2.让学生对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提高实践操作技能;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三、实验指导书的内容1.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2.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技术知识的理论基础。
3.实验设备:列举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器材,帮助学生对使用的设备有清晰的了解。
4.实验过程:详细且简洁地描述实验的过程,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
5.实验结果分析:对学生进行范例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结果。
6.实验注意事项:警示学生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方面,确保实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实验指导书的编写方法1.简洁明了:实验指导书要求简洁明了,语言要求准确,不要有模棱两可的词语,防止学生的理解误差。
2.结构合理:实验指导书要具备完整的结构,包括实验的目的、原理、设备、过程、结果分析、注意事项等,结构要合理。
3.操作说明:实验指导书要详细说明实验的操作流程,不仅要讲解原理,还要注重操作技巧的掌握。
4.图文并茂:实验指导书中要插入适量的图片,让学生对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2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LTE-TX-02E型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目录目录 (I)第一章信号源实验 (1)实验一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实验 (1)实验二模拟信号源实验 (6)第二章语音编码技术 (12)实验三抽样定理和PAM调制解调实验 (12)实验四脉冲编码调制解调实验 (20)第三章数字调制技术 (34)实验五振幅键控(ASK)调制与解调实验 (34)实验六移频键控FSK调制与解调实验 (40)实验七移相键控(PSK/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 (46)第四章数字基带传输技术 (54)实验八码型变换实验 (54)第五章同步技术 (61)实验九载波同步提取实验 (61)实验十位同步提取实验 (67)实验十一帧同步提取实验 (76)第六章时分复用技术 (85)实验十二两路PCM时分复用实验 (85)实验十三两路PCM解复用实验 (91)第七章系统实验 (94)实验十四载波传输系统实验 (94)实验十五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实验 (96)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LTE-TX-02E型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第一章信号源实验实验一CPLD可编程数字信号发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时钟信号的特点及波形。
2、熟悉各种数字信号的特点及波形。
二、实验内容1、熟悉CPLD可编程信号发生器各测量点波形。
2、测量并分析各测量点波形及数据。
3、学习CPLD可编程器件的编程操作。
三、实验器材1、信号源模块一块2、连接线若干3、20M双踪示波器一台四、实验原理CPLD可编程模块用来产生实验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时钟信号和各种数字信号。
它由CPLD 可编程器件ALTERA公司的EPM240T100C5、下载接口电路和一块晶振组成。
晶振JZ1用来产生系统内的32.768MHz主时钟。
1、CPLD数字信号发生器包含以下五部分:1)时钟信号产生电路将晶振产生的32.768MH Z时钟送入CPLD内计数器进行分频,生成实验所需的时钟信号。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基带信号预成形技术实验 (2)实验二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7)实验三—1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 (18)实验三—2 解扩实验 (26)实验四多径衰落信道模拟实验 (35)实验一基带信号预成形技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正交调制中基带信号的产生原理及方法2、了解基带滤波器的作用3、了解工程中常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内容1、了解基带信号预成形的原理及方法。
2、观察MSK及GMSK基带信号。
三、基本原理随着通信业务量的增加,频谱资源日趋紧张,为了提高系统的容量,信道间隔已由最初的100kHz减少到25kHz,并将进一步减少到12.5kHz,甚至更小。
同时,由于数字通信具有建网灵活,容易采用数字差错控制技术和数字加密,便于集成化,并能够进入ISDN网,所以目前通信系统都在由模拟制式向数字制式过渡。
因此系统中必须采用数字调制技术。
数字信号调制的基本类型分为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然而一般的数字调制技术因传输效率低而无法满足移动通信的要求,为此,需要专门研究一些抗干扰性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的调制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频谱内传输数据的比特率,以适用于移动通信的窄带数据传输的要求。
如最小频移键控(MSK-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GMSK-Gaussian Filtered Minimum Shift Keying),四相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交错正交四相相移键控(OQPSK-Offset 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相对相移键控(DQPSK-Differential 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和π/4正交相移键控(π/4-DQPSK-Differential Quadrature Reference Phase Shift Keying)已在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目录一、移动通信技术实验说明 ........................................................................... ............... 1 二、移动通信技术实验装置介绍和使用说明 (2)2.1 系统组成 ........................................................................... .................................. 2 2.2 调制解调模块 ........................................................................... .......................... 3 2.2.1调制方式的实现 ........................................................................... ................... 3 2.2.2 解调方式的实现 ........................................................................... .................. 6 2.3 无绳电话系统 ........................................................................... .......................... 7 2.3.1射频部分 ........................................................................... ............................... 8 2.3.2 用户线信令部分 ........................................................................... .................. 9 2.3.3 双工器部分 ........................................................................... ........................ 11 2.4 CDMA系统 ........................................................................... ............................ 13 2.4.1发射机的实现 ........................................................................... ..................... 13 2.4.2接收机的实现 ........................................................................... ..................... 16 三、实验项目 ........................................................................... . (24)实验一 OKUMURA-HATA模型的计算机仿真 ........................................................ 24 实验二QPSK/DQPSK调制解调实验 ................................................................... 27 实验三信道分配实验 ........................................................................... ................. 29 实验四用户信令与无绳电话实验 (32)实验五 GOLD序列的捕获与跟踪实验 ................................................................ 37 实验六扩频与解扩实验 ........................................................................... ............. 40 实验七载波提取实验 ........................................................................... ................. 43 实验八帧同步提取实验 ........................................................................... ............. 46 实验九 CDMA移动通信系统实验 (52)一、移动通信技术实验说明《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指导书》是根据课程而编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9月实验一 MSK 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MSK 调制和解调的原理。
2、理解MSK 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观察MSK 调制过程中各信号的波形。
2、观察MSK 解调过程中各信号的波形。
三、预备知识1、MSK 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
2、MSK 调制和解调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说明。
四、实验器材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一台 2、20M 双踪示波器一台五、实验原理1、MSK 调制原理MSK 称为最小移频键控,是移频键控(FSK )的一种改进型。
这里“最小”指的是能以最小的调制指数(即0.5)获得正交信号,它能比PSK 传送更高的比特速率。
二进制MSK 信号的表达式可写为:()cos =t S MSK ⎪⎭⎫⎝⎛++k k c t Tsa t ϕπω2kTs t Ts k ≤≤-)1(c ω——载波角频率;Ts ——码元宽度;k a ——第k 个码元中的信息,其取值为±1;k ϕ——第k 个码元的相位常数,它在时间kTs t Ts k ≤≤-)1(中保持不变;当k a =+1时,信号的频率为:2f =c f +Ts41当k a =-1时,信号的频率为:1f =c f -Ts41 由此可得频率之差为:f ∆=2f -1f =Ts21 那么MSK 信号波形如图2.1-1所示:图2.1-1 MSK 信号波形为了保持相位的连续,在t =kTs 时间内应有下式成立:k ϕ=1-k ϕ+(1-k a -k a )(2π(1-k ))即:当k a =1-k a 时,k ϕ=1-k ϕ;当k a ≠1-k a 时,k ϕ=1-k ϕ±(1-k )π;若令0ϕ=0,则k ϕ=0或±π,此式说明本比特内的相位常数不仅与本比特区间的输入有关,还与前一个比特区间内的输入及相位常数有关。
()cos =t S MSK ⎪⎭⎫⎝⎛++k k c t Tsa t ϕπω2=k ϕcos )(t Ts2cos πt c ωcos -k a k ϕcos )(t Ts2sin πt c ωsinkTs t Ts k ≤≤-)1(令k ϕcos =k I , -k a k ϕcos =k Q 则:()t S MSK =k I )(t Ts2cos πt c ωcos +k Q )(t Ts2sin πt c ωsinkTs t Ts k ≤≤-)1(为了便于理解如图2.1-2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k a kϕkd k ϕcos kk a ϕcoscos a k k ϕ0π0πππ0000ππππππ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cos k ϕk图2.1-2 码元变换及成形信号波形图根据上面描述可构成一种MSK 调制器,其方框图如图2.1-3所示:图2.1-3 MSK 调制原理框图输入数据NRZ ,然后通过CPLD 电路实现差分编码及串/并转换,得到I k 、Q k 两路数据。
波形选择地址生成器是根据接受到的数据(I k 或Q k )输出波形选择的地址。
EEPROM (各种波形数据存储在其中)根据CPLD 输出的地址来输出相应的数据,然后通过D /A 转换器得到我们需要的基带波形,最后通过乘法器调制,运放求和就得到了我们需要的MSK 调制信号。
MSK 基带波形只有两种波形组成,见图2.1-4所示:图2.1-4 MSK 成形信号在MSK 调制中,成形信号取出原理为:由于成形信号只有两种波形选择,因此当前数据取出的成形信号只与它的前一位数据有关。
如果当前数据与前一位数据相同,输出的成形信号就相反(如果前一数据对应波形1,那么当前数据对应波形2);如果当前数据与前一位数据相反,输出的成形信号就相同(如果前一数据对应波形1,那么当前数据仍对应波形1)。
2、MSK 解调原理MSK 信号的解调与FSK 信号相似,可以采用相干解调,也可以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
本实验模块中采用一种相干解调的方式。
已知:()t S MSK =k I )(t Ts2cos πt c ωcos +k Q )(t Ts2sin πt c ωsin把该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可得到: I k 路 [k I )(t Ts2cos πt c ωcos +k Q )(t Ts2sin πt c ωsin ]t c ωcos=21k I )(t Ts 2cos π+41k I ⎥⎦⎤⎢⎣⎡+t Ts c )(22cos πω+41k I ⎥⎦⎤⎢⎣⎡t Ts c )-(22cos πω -41k Q ⎥⎦⎤⎢⎣⎡+t Ts c )(22cos πω+41k Q ⎥⎦⎤⎢⎣⎡-t Ts c )(22cos πωQ k 路 [k I )(t Ts2cos πt c ωcos +k Q )(t Ts2sin πt c ωsin ]t c ωsin=21k Q )(t Ts2sin π+41k I ⎥⎦⎤⎢⎣⎡+t Ts c )(22sin πω+41k I ⎥⎦⎤⎢⎣⎡t Ts c )-(22sin πω -41k Q ⎥⎦⎤⎢⎣⎡+t Ts c )(22sin πω+41k Q ⎥⎦⎤⎢⎣⎡-t Ts c )(22sin πω 我们需要的是21k I )(t Ts2cos π、21k Q )(t Ts2sin π两路信号,所以必须将其它频率成份)(Tsc 22πω+、)(Tsc 22πω-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掉,然后对21k I )(t Ts2cos π、21k Q )(t Ts2sin采样即可还原成k I 、k Q 两路信号。
根据上面描述可构成一种MSK 解调器,其方框图如图2.1-5所示:图2.1-5 MSK 解调原理框图将得到的MSK 调制信号正交解调,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基带成形信号,并对由此得到的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电平比较得到数据,再将此数据经过CPLD 的数字处理,就可解调得到NRZ 码。
在实际系统中,相干载波是通过载波同步获取的,相干载波的频率和相位只有和调制端载波相同时,才能完成相干解调。
由于载波同步不是本实验的研究内容,因此在本模块中的相干载波是直接从调制端引入,因此解调器中的载波与调制器中的载波同频同相。
载波同步的实验可在本实验箱的CDMA 系统中实现。
六、实验步骤1、MSK 调制实验① 将“调制类型选择”拨码开关拨为10000000 、0001,则调制类型选择为MSK 调制。
说明1:为了能用示波器观察调制输出信号波形的相位关系,所以NRZ 的码速率采用与载波相当的速率,由于本系统的载波频率为12KHz ,所以做调制实验时选择NRZ 码速率为12Kb/s② 分别观察差分编码后的“/NRZ ”处波形,并由此串并转换得到的“DI ”、“DQ ”两路数据波形。
③ 分别观察“I 路成形”信号波形、“Q 路成形”信号波形、“I 路调制”同相调制信号波形、“Q 路调制”正交调制信号波形、“调制输出”波形。
说明2:如果在步骤②、③中发现波形不正确,请按“调制复位”键后继续观察。
④ 用示波器观察“I 路成形”信号、“Q 路成形”信号的X-Y 波形。
说明3:此波形即为MSK 调制的星座图。
用示波器的双踪分别接“I 路成形”和“Q 路成形”,并选择示波器的“X-Y ”模式。
2、MSK 解调实验①将“调制类型选择”拨码开关拨为10000000、0100,“解调类型选择”拨码开关拨为10000000、0100,则解调类型选择为MSK解调。
说明4:为了能在解调端滤波时能得到与调制端成形信号一致的波形,须加大载波信号与NRZ码速率之间的频率差值,所以NRZ的码速率采用比载波频率小得多的码速率,由于本系统的载波频率为12KHz,所以做解凋实验时选择NRZ码速率为1.5Kb/s。
②分别观察“I路解调”信号波形、“Q路解调”信号波形、“I路滤波”信号波形、“Q路滤波”信号波形。
③分别观察解调的“DI”、“DQ”两路数据波形,由此并/串转换得到的差分编码“/NRZ”波形,并观察解调输出的波形。
④最后比较调制端“NRZ”波形和解调端“NRZ”波形,看解调是否正确。
说明5:如果发现解调输出波形不正确,请按下“解调复位”键后继续观察。
七、实验思考题1、什么是最小移频键控?2、MSK信号具有哪些特点?八、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
2、根据实验测试记录,在坐标纸上画出MSK分别在调制和解调中的各测量点的波形图。
3、画出MSK在调制和解调中的X-Y波形图(即星座图)。
4、对实验思考题加以分析,并画出原理图。
实验二GMSK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GMSK调制解调原理。
2、理解GMSK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观察GMSK调制过程中各信号波形。
2、观察GMSK解调过程中各信号波形。
三、预备知识1、GM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
2、GMSK调制解调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电路说明。
四、实验器材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一台2、20M双踪示波器一台五、实验原理1、GMSK调制原理GMSK调制方式,是在MSK调制器之前加入一个基带信号预处理滤波器,即高斯低通滤波器,由于这种滤波器能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高斯脉冲信号,其包络无陡峭边沿和拐点,从而达到改善MSK信号频谱特性的目的。
基带的高斯低通滤波平滑了MSK信号的相位曲线,因此稳定了信号的频率变化,这使得发射频谱上的旁瓣水平大大降低。
实现GMSK信号的调制,关键是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高斯低通滤波器,它必须具有如下特性:①有良好的窄带和尖锐的截止特性,以滤除基带信号中多余的高频成分。
②脉冲响应过冲量应尽量小,防止已调波瞬时频偏过大。
③输出脉冲响应曲线的面积对应的相位为π/2,使调制系数为1/2。
以上要求是为了抑制高频分量、防止过量的瞬时频率偏移以及满足相干检测所需要的。
图2.2-1描述出了GMSK信号的功率谱密-20-40-60-80-100-12000.5 1.0 1.5 2.0 2.5频谱密度(dB)ScTff)(-归一化频率度。
图中,横坐标的归一化频率(c f f -)S T ,纵坐标为谱密度,参变量S b T B 为高斯低通滤波器的归一化3dB 带宽b B 与码元长度S T 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