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偏头痛40例
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48例
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48例偏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以头部发作性疼痛为主表现的一种常见病。
其病因复杂,多见于青年人,疼痛的部位多见于一侧或双侧颞部,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和视觉紊乱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偏头风”,“脑风”,“头痛”范畴。
2004~2010年以针刺为主治疗偏头痛患者48例,颇有心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8例,女35例,男13例;年龄18~55岁;病程1个月~10年。
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内科学》,临床见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体检正常及有偏头痛家族史。
排除丛集性头痛,脑血管意外,高血压性及颅内压增高等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头痛或偏头痛。
治疗方法:①主穴选取风穴、完骨、太阳、曲鬓、百会、率谷,其中风池、完骨为一组连接电针,太阳、曲鬓为一组连接电针,选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②触压最明显的痛点为阿是穴,选用一组连接电针,使用连续波,留针30分钟;③选用头痛同侧的外关,阳陵泉穴,直刺1~1.2寸,采用大幅度低频率捻转泻法,行针3分钟后,留针25分钟。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②好转:头痛症状得到了改善,并延长了下1次发作间歇期;③无效:头痛无明显缓解,或头痛缓解轻微,发作间歇期未延长。
结果48例患者中,痊愈10例,好转3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
典型病例患者,女,45岁,2009年7月6日初诊。
主诉:右侧偏头痛3年余。
病史:2006年3月因大怒后出现右侧头部跳痛,呈阵发性,痛甚时恶心呕吐,经中西药治疗有所缓解。
近日因月经期再次受气头痛发作,遂来寻求针灸治疗。
诊见:右侧头痛,痛处固定,沿风池、率谷、太阳穴走向明显压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为偏头痛。
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按照以上治疗方法治疗,1次/日,10次1个疗程,1个疗程后隔日1次治疗,巩固10次后,症状明显好转,基本治愈回家,随访半年无复发。
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以针刺后溪穴为主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方法以针刺后溪穴为主配合随症配穴以及手法、电针刺激和透穴治疗偏头痛40例。
结果总有效率90.0 %,且通过临床观察表明,病程越短疗效越好,越不易复发。
结论本疗法近期与远期疗效均显著,是治疗偏头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后溪穴针刺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神经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呈搏动性头痛,属于祖国医学“头风”、“偏头风”、“偏头痛”、“少阳经头痛”范畴。
由于该病发作时疼痛剧烈,病情迁延难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严重地影响其生活和工作,故被历代医家视为疑难病症,加之发病率又高,因此对该病治疗的研究也愈显迫切。
笔者近年来运用后溪穴配合局部取穴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为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门诊病人,均经神经内科检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并确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
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10年;疼痛部位以一侧为主。
1.2诊断标准根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拟定。
具有反复发作病史,每天持续数十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发作时在一侧或双侧,其性质属跳痛、胀痛、针刺样疼痛等,疼痛剧烈时可伴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眼前闪光、发黑等先兆症状;结合脑电图、脑血流图以及实验室检测等。
全部病例符合中医偏头痛诊断标准,且经脑电图及头颅多普勒(TCD)检查,均提示脑血管紧张度增强及脑动脉供血不足。
2治疗方法主穴:后溪穴(患侧或双侧)。
配穴:阿是穴。
以颞部疼痛为主加角孙透率谷;以前额疼痛为主加头维透阳白;枕部疼痛明显取风池穴向对侧沿皮横刺;疼痛剧烈者,配合耳背刺络放血。
操作方法:后溪穴,握拳取穴。
针具选用30号1.5寸毫针,针刺深度为直刺0.8~1.2寸,针刺手法取平补平泻。
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
针刺治疗偏头痛45例临床体会
( 龙 江 中 医药 大 学 佳 木 斯 学 院 , 龙 江 黑 黑
关键词 针 剌 ; 头痛 ; 床 体 会 偏 临
佳 木斯
14 0 ) 50 7
中图 分 类 号 :R 4 . 281
文 献 标 识 码 :B
d i 0 3 6/.sn2 9 o :1. 99 ji . 05—13 .0 0 .9 s 4 4 2 1. 90 5 1
l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本 组 4 . 5例 均 为 门 诊 患 者 , 神 经 内科 检 经
后 无 明 显 起 伏 状 , 明 显 滞 涩 感 , 者 感 到 无 明显 疼 痛 , 无 患 不 出 血 为 正 确 , 果 较好 。 以 3寸 毫 针 从 患 侧 之 风 池 穴 针 尖 效 向对侧风池 透刺 , 感要 扩散 至枕 部 。其 余穴 常规 操 作。 针 采 用 平 补 平 泻 手 法 , 局 部 产 生 酸 、 、 、 为 佳 , 针 以 麻 重 胀 留 3 i, 隔 1 n 针 1次 。每 天 1 , 周 治 疗 5次 , 0 mn 间 5mi行 次 每 4 周为 1 程 。 疗
社 . 9 6: 8 . 1 9 7 6
4 陈冰 , 谭基 明 .现代名 中 医治 疗 肾病 的奇方妙 法 [ . M]
北京 : 学 技 术 文 献 出版 社 ,0 5 18 科 2 0 :3 .
( 稿 日期 : 1 —0 0 ) 收 2 1 6— 2 0
针刺治疗偏头痛 4 5例 临床 体 会
2 结 果
2 1 疗效评定标准 .
根 据 19 9 3年 卫 生 部 制 定 的 《 药 新 中
2 叶任 高 , 裕 盛 , 敬 爱. 陈 方 肾脏 病 诊 断 与 治 疗 及 疗 效 标
针刺治疗偏头痛30例
数小时或数日恢复 , 一般不超过 24h。②多在青春期前 后发病, 呈周期性发作。 每次发作相似 , 发作间歇期如 常人。 ③可有家族史 , 或紧张、 劳累、 睡眠不足、 经期、 颅 脑外伤后、 某种饮食等诱发。 ④需注意排除颅脑肿瘤、 高血压、 癫痫和青光眼等所引起的头痛。 ⑤脑阻抗血流 图: 头痛前期呈低血容量型, 头痛期呈高血容量型。 治疗方法 针刺组: 所选穴位常规消毒, 针具选 用 1. 5 寸毫针 , 神庭穴: 针尖方向刺向百会, 沿皮刺, 施 捻转平补平泻; 百会: 直刺 0. 1 寸, 捻转平补平泻; 头
[ 2] 准》 诊断标准: ①头痛为发作性, 开始于一侧颞部呈 搏动性痛。 常伴有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 肢冷等, 持续
维: 针尖方向向后沿皮刺 , 捻转平补平泻; 太阳: 针尖方 向向后斜刺, 施捻转泻法; 率谷: 针尖方向向后沿皮刺 , 施捻转平补平泻。每日针刺 1 次, 每次留针 30m in。不 同证型配穴: 肝阳上亢型加刺太冲 ( 捻转提插泻法 ) , 血 虚型加刺 血海 ( 捻转补 法) , 痰浊 型加刺丰隆 ( 捻转泻 法) , 肾虚型加刺太溪 ( 捻转补法) , 瘀血加刺膈俞 ( 捻转 泻法 ) 。对照组: 口服予尼莫地平片, 40m g�次, 3 次 �d, 共服用 30d。疼痛发作时服用麦角胺, 每次口服 1m g, 总量每日不超 6m g。 疗效标准 即时疗效: 临床控制: 经治疗头痛及 伴随症状消失。 显效: 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 , 但仍有轻 微疼痛或隐痛 , 伴随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 疼痛轻能忍 受者 , 伴随症状减轻。 无效: 疼痛变化不明显 , 伴随症状 仍存在。远期疗效: 按 1988 年国际头痛学会制定头痛 程度分为 4 级。 � 级: 不痛; � 级: 轻度痛, 不影响工作 及日常生活; � 级: 中度痛 , 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 � 级: 重度痛 , 不能参加活动, 并需卧床休息。 远期疗效判 断标准参照 1995 年卫生部制定和发布的 《中药新药临 床研究原则》 拟定。 临床痊愈: 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 随 访 3 个月未复发; 显效: 疼痛强度减轻 2 级 , 伴随症状 减轻 , 或发作次数 , 或疼痛持续时间减少 2�3 以上; 有 效: 疼痛强度减轻 1 级, 或发作时间间隔延长, 或头痛 持续时间 缩短不 足 2�3; 无 效: 疼 痛强度 减轻 不足 1 级, 或头痛持续时间缩短不足 1�3, 或疼痛加重 , 或持 续时间延长。
电针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
12 诊 断标准[ 无 先兆偏 头痛诊 断标 准 : 1 至少 5次发 . 1 ] () 作符合 第 2 项标准 ,2 头痛 持续 4 2h ( ) 痛至少具 ~4 () ~7 l3 头 备下列 特征 中的 2条 : ①位 于单侧 , 搏动性 质 , 中度 或重 ② ③
心、 呕吐 、 畏光 、 畏声等 3 项或 以上为 3分 , 为 2分 , 项 为 2项 I
群 中约有 2 , 4 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搏动性 的剧烈 头痛 , 病 程长 , 反复发作 , 严重 影响患者 的工作和生活 。 目前 尚无理想
的根治办法 , 针灸治疗此病有独特 的疗效 , 笔者 近年来采 用针 刺治疗 8 O取得较好疗效 , 现例报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4 6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1 年第3 卷第 3 02 3 期
电针治疗偏头痛 4 0例 疗 效 观 察
李锦 鸣 ,王 晓琼
( 昆明 医学 院第二 附属 医院 ,云 南 昆明 6 0 0 ) 5 1 1
摘 要 : 目的 : 察 电针 治 疗 无 先 兆 偏 头 痛 的 临床 疗 效 。 观 方 法 : 8 偏 头 痛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电针 组 和 西 药 组 , 将 0例 电针 组 4 近取 头维 、 O例 百会 、 谷 、 阳 , 取 合 谷 、 率 太 远 阳陵 泉 、 阴交 采 三 用 电针 治 疗 , 日 1次 , 为 1个 疗 程 ; 药组 4 每 5次 西 O例 , 口服 西 比 灵 , 次 5mg每 日 1次 , 果 : 针 组 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为 每 , 结 电
阻络型加 中脘 、 丰隆 ; 血亏虚型加 血海 、 气 足三里 ; 肾阴虚 型 肝
针灸临床案例详解
针灸临床案例详解案例一:头痛病情描述患者女性,年龄40岁,头痛已有一周之久。
头痛性质为搏动性,伴随恶心和光敏。
患者曾在过去三个月内有过类似的头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约4-6小时。
疼痛部位在额头和双侧太阳穴附近。
患者过去有偏头痛的病史。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初步诊断为偏头痛。
建议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以缓解头痛症状。
针灸治疗方案1. 穴位选择:选择"太阳穴"、"合谷"、"印堂"等穴位。
2. 针刺方法:使用细针,进行轻度刺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
3. 针刺时间: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2-3次,连续治疗4周。
预后评估通过针灸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头痛缓解的效果。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可能有所差异。
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头痛症状的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案例二:颈椎病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5岁,颈椎病已有一年之久。
患者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僵硬和头晕。
疼痛常向上背部和肩部放射。
患者工作需要长时间坐姿,长期使用电脑。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初步诊断为颈椎病。
建议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以缓解颈椎病症状。
针灸治疗方案1. 穴位选择:选择"风池"、"天柱"、"大椎"等穴位。
2. 针刺方法:使用细针,进行适度旋转刺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
3. 针刺时间: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周2-3次,连续治疗6周。
预后评估通过针灸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颈椎病症状的缓解效果。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可能有所差异。
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症状的变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案例三:失眠病情描述患者女性,年龄30岁,失眠已有三个月之久。
患者晚上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并且早晨醒来后感到疲倦。
患者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大。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初步诊断为失眠。
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
润 , 制 炎 性 反应 而 减 轻 毛 细 支 气 管 炎 局 部 损 伤 , I I 连 抑 故 VG 用 3~ , 缓 解 临 床 症 状 , 少 患 儿 排 毒 量 和 缩 短 排 毒 期 5d 可 减
限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 : G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却有 WI
良好 疗效 。
[ ] 沈晓明 , 5 王卫平 .儿科学 [ . 7版 .北京 : 民卫生 M] 第 人出版 社Βιβλιοθήκη ,0 8 2 6 2 0 :6 .
[ 收稿 刚朗:00— 6— 5 编校 : 晓飞 ] 21 0 2 李
综合 疗 法治 疗偏 头痛 4 0例 疗效 观 察
邹 继香 ( 林 省 前 郭 县 医 院神 经 内科 , 吉 吉林 前郭 180 ) 30 0
[ ] 诸福堂 , 2 胡亚美 , 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 . 7版 .北 M] 第
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0 3 19 . 人 20 :19
[ ] 刘同菊 , 3 李秀梅 .丙种球蛋 白治疗新生儿 肺炎 5 6例 疗
效 观 察 [ ] 北 医 药 ,0 32 (0 :5 J.河 20 ,5 1 )5 .
[ ] 胡皓夫 . 4 难治性肺 炎的治疗 [ ] J .实用儿科 临床杂志 ,
1 9 ,3 6 :5 . 98 1 ( )3 8
胞亚群功能 , 促进机体恢复。 ̄i wo的抗感染 : 作用主要表 现 为直接与病原体结合 , 通过机体免疫 系统杀灭消 除病原 ; 其极 强的免疫调节作用 , 能通过 II VG的 F c端封 闭靶 细胞的 F 受 c 体, 阻断抗原和 自身免疫反应【 。从而抑制单核 、 4 J 巨噬细胞侵
[ 摘
要 ] 目的 : 观察与总结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方法 : 选择符合《 实用 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 偏头痛诊断标 准的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40例急性偏头痛疗效观察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40例急性偏头痛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急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急性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
常规组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实验组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常规组的7.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急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具有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并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偏头痛;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疗效[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zitabitan benzo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igraine. 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cute migraine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7 and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buprofen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nzoic acid rizitaptan,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effective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du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 BBB 0.05).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0%,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cute migraine is remark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igraine,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duration and long duration,and has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s high promotion value.[Key words] acute migraine;Benzoic acid rizitapotan;The curative effect 偏头痛为神经血管疾病,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生率,患者通常在儿童或青春期起病。
针刺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内蒙古中医药第 39 卷2020 年 12 月第 12 期 I n 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9 No. 12 20201112.3两组治疗前后采用SF-36评分 观察组SF-36评分优于常规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SF-36评分(x ±“分)3讨论组别例数治疗前SF-36评分治疗后SF-36评分常规组6846.35± 19.5454.46±22.43观察组6946.61 ±19.8766.87±22.75t 0.0772 3.2147P0.93860.0016从中医学上讲,颈肩腰腿痛属于“伤筋”“痹证”的范畴,多 与外伤、劳损和受寒有关,病机多为寒湿痹阻、气滞血瘀、脉络 损伤等。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医药或中医药的治疗方法,资料显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对于颈肩腰腿痛有较好的治疗效 果。
通过本次临床研究证实,运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方法,将针灸、按摩、中药内服、中药外敷联合作用于疼痛部位,能起到 祛风散寒、除湿化瘀、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功效。
有效率高.能 够显著改善疼痛感受,同时还具有以下两点优势:①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由于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疼痛部 位,而且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的优势,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冋。
② 价格低,接纳度高。
由于国家政策扶持,中医药及中医治疗基本 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行列,所以能够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接纳度以及配合度。
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 组(/V0.05);常规组VAS 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综上所述,对颈肩腰腿痛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可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受,进 而提高生活质量。
赤凤迎源针法治疗偏头痛40例
带, 治疗 上应 加 以活 血 化 瘀 之 品。单 纯 肾虚不 致 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带多 , 恶寒 体痛 , 舌苔 白腻 , 脉象濡 弦 。西 医诊 断 : 阴 道 炎 。 中医诊 断 : 带下 , 证 属 风寒 外 袭 , 脾虚湿盛。 治宜 理 气 祛风 , 运 脾 利湿 。给予 香 苏散 , 处方 : 炒香
处方 : 北 柴胡 4 . 5 g , 全 当归 6 g , 生 赤芍 6 g , 焦 山栀
则多 由肝郁 生湿 所 致 。治疗 肝 郁 挟 湿致 带 下 , 多以 清利湿 热 、 疏 解肝郁 为 主 。要 分请湿 热 、 肝 郁 的轻重
而分别 治之 。若 肝郁 兼 湿 热俱 重 者 , 则 以集验 旋 覆
带 下 之为病 , 良由脾 虚 湿胜 , 或 是 肝 郁 伐脾 , 土
不 胜湿 , 湿性 下趋 , 循 经流 注带脉 而成 。临床 治带 常
用健脾利湿 、 风 药胜 湿 、 苦温燥湿、 甘淡渗湿之法。
[ 3 ] 何任 . 金匮要略校注 [ M] . j t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1 9 9 0 .
2 . 3 风寒 兼湿
花汤 合八 正散加 减 主 之 。若肝 郁 兼 湿 重 热轻 者 , 则 以半 夏厚朴 合二 妙 丸加 减 主 之 ; 若 肝郁 兼 脾 虚挟 湿
热者 , 应注 意虽有 湿热 不宜清 湿热 , 由于 清湿热 会更 加重 脾虚 , 因此宜 补脾 利湿理 气 , 以泽泻 汤香 附子散 为主 , 或用矾 床 丸外 治 之 , 亦 效 。《 黄帝 内经 》云 : “ 脾风 传 肾 , 小腹 痛 , 寒热 , 出 自物 , 此 即风寒 挟 湿之 白带 病 , 与感 冒流鼻涕 相似 , 宜祛风 散湿 , 予 防风 、 白 芷、 紫 苏等 , 表 证 解 而带 亦 止 。 ” 所谓 “ 风 药 能 胜湿 ”
腹针为主治疗偏头痛的进展 (1)
腹针为主治疗偏头痛的进展关键词:偏头痛;腹针;综述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血管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头痛类疾病。
表现为发作性的一侧或两侧颞部搏动性头痛后转为钝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本病与神经、血管、遗传有关[1,2,3,4]。
中医学归“偏头风”“脑风”“首风”“雷头风”“真头痛”等范畴[5,6,7]。
腹针对于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本文就以腹针为主治疗偏头痛的综述如下。
腹针是薄智云教授根据大量的临床积累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发明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
它的理论核心为神阙调控系统,认为神阙系统是形成于胚胎时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
穴位分布主要位于腹部, 腹部与十二经脉、任、督、冲、带脉有脏腑络属或经脉循行方面的联系,针刺腹部相关穴位可以调节相应脏腑功能及十二经脉、任、督、冲、带脉气血。
腹部通过脏腑、经络系统、气街、根结、四海与全身脏腑、四肢、五官九窍相联接, 针刺腹部相关的穴位可以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经络、气街、四海的气血, 进而治疗相关脏腑、经络及经别、经筋、五官九窍的疾病[8,9,10,11]。
腹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无痛、高效、安全以及适应症广等优点。
腹针疗法在进针时刺激不大,无痛或者微痛,大部分病人可以接受这一方法。
而且腹针疗法只需要在腹部进行操作,治疗时患者仰卧,相对比较放松和舒适,紧张感会减轻,这样可以减免晕针出现的机率。
腹针疗法只按照要求在腹壁刺激相关穴位,操作得当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一个即时止痛效果。
而且腹针穴位都是处于腹壁浅层,即使刺入地部也是在肌肉层外,刺进内脏的危险性大大减小。
腹针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适应症广。
如脑动脉硬化、头痛、眩晕、失眠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肩周炎等均有相关临床研究且也证实确有疗效。
在临床方面,对偏头痛无论是先兆还是非先兆类型都有不错的效果。
单纯腹针治疗吕海涛[12]等运用腹针治疗偏头痛40例。
地塞米松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40例疗效分析
本组 40例急诊患者: 基本控制 28例, 显效 8例, 有效4 例。对照 组: 基本控制 4例, 显效 10例, 有效2例, 无效4例。统计学处理, 治疗 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1) 。治疗后随访1 年, 32例未复 发, 4 例复发 1 次, 再次用地塞米松有效。
3 讨论 偏头痛持续状态是指偏头痛持续时间超过72h或发作的间歇期小
穴) 等难题。由于线针为钢条制成富有弹性, 可屈曲成不同弧度, 根据 病情需要而选用不同部位的腧穴进行治疗, 并且针身有针灸分寸刻度, 又可避免进针过深造成损伤内脏之弊病。同时, 线针疗法又融合祖国 医学的针刺技术为一体, 确具有皮肤创伤面较轻、痛苦较小、操作较 简便、感染机会较少、价格低廉、疗效较好等优点, 值得向基层农村 推广。
如大量止痛剂、滥用麦角胺可待因, 以及忧郁、生活重大压力或高血压、均可使头痛转化为持续性头痛。
【关键词】偏头痛持续状态 地塞米松
【中图分类号】R6 14 . 4
【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1674- 0742( 2008) 09( b) - 0141- 01
偏头痛持续状态是神经内科的常见急症。国外有报道采用地塞 米松治 疗偏头 痛持续状 态有效 。自2000 年以来 我们采 用地塞米 松治疗 偏头痛持续状态, 取得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董氏针灸治疗各种头痛、脑鸣、眉头痛、头晕、脑膜炎等病案分享!!
董⽒针灸治疗各种头痛、脑鸣、眉头痛、头晕、脑膜炎等病案分享!!治疗各种头痛、脑鸣、眉头痛、头晕、脑膜炎的病案分享;(1)头顶痛、胃酸,刚喝过碱⽔:针三顶、⼼灵、通胃、四花上、门⾦,40分钟后病⼈说,刚下完针头顶左侧⽴刻轻快了,现在整个头顶没有闷胀的感觉了,刚来的时候嗓⼦还有酸热的感觉,下针没多久就好了。
(2)⼥,61岁,昨天来时头疼发涨伴有胸闷⽓短,颈椎僵硬,睡眠不好,我⽤上曲、下曲、⼼灵、灵⾻、⼤⽩、重魁,另⼀侧扎三顶⽳,今天患者⾃述昨晚睡的很好,所有症状全部消失。
(3)⼀病⼈,来之前说整个头疼⼗多年了,脸⾊乌⿊,嘴唇⿊紫,后背3到7胸椎处甚痛(切菜时针刺⼀样,但⼏秒后⽴刻停⽌痛),现已针17天,⼤部分症状基本消失,但头右侧神聪处总到下午⿇痛不消,该如何配⽳?三顶、⼿⽳、侧三、侧下三、⽕菊、⽕连、⽕散。
(4)男,50岁,头顶部位空闷,摇头时疼,伴颈椎病,诊其肝脉⼤,肾脉不⾜,⽅案:灵⾻⼤⽩、上⽩分⽩、上下三黄(皇),正筋正宗正⼠。
针上马上头脑清利,摇头不痛。
(5)⼥40岁,主诉:左头痛⼆天;现病史:由于睡觉咬⽛,⽩天低头打字;既往史:偏头痛20年;家庭史:母亲有⾼⾎压史,⾼胆固醇史。
检查:左侧颞肌,左侧颈部肌⾁僵紧,且轻压痛,寰椎横向向左轻度侧摆错位;⾆:淡红,⽆苔,⾆下青紫;脉:肝弦细,肾细弱弱。
诊断:1:C1横向向左错位;2:左侧偏头痛;3:肝肾阴虚,⽓滞⾎瘀。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活⾎化瘀。
治疗:取⽳:双侧下三皇、三重,右侧灵⾻、⼤⽩、腕顺1-2,双侧⽕硬、⽕主、⽊⽃。
动⽓法。
疗效:针下痛⽌,前⼀分钟还说左侧头部有些胀,后⼀分钟说已经好了,不痛不胀了。
⾏针30分钟,病⼈⾼兴出门。
(6)病⼈头痛的厉害,针了灵⾻⼤⽩重魁,⽊⽃⽊留⼗分钟,其余两⽳患者怕针没扎,头已不疼。
(7)前头顶痛,针了⼼灵⼀⼆三,⽴竿见影,也好多了。
(8)⼥,38岁,来时急呼头晕的厉害,受不了,难受的不⾏,取⽳:三肩、⼿三⽕、脚三⽕,针下三分钟⾃述,头不晕了,就是⼿三⽕酸胀的厉害,告知乃是针感得⽓,勿忧,留针50分钟,起针后⼀切症状消失。
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
本组 4 O例为 郑 州 市第 一 按 摩 医 院 门诊 病 人 , 伴随症状、 脑血流图均无改善 。 均 经神 经 内科检 查 排 除颅 内 占位 病变 并 确诊 为血 3 2 治 疗效果 .
管神经性头痛。其中男 2 4例 , 1 女 6例; 年龄最小
经1 2 — O次治疗 , 痊愈 2 例 , 1 有效 1 例 , 5 无效
满 意 , 报道 如下 。 现
1 临床 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
甘 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G S L EG C . AN U CO L E OF T M
V0 . No 5 124 . Oe Oo L2 7
半年 以上未复发。有效 : 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或减 轻, 但脑血流图恢复正常 , 治疗 后半 年至 1 年又复 发, 但发作次数减少 , 疼痛程度减轻。无效 : 头痛及
{ { { = 已 = 军 0 噜 ¥ 毒 : 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针灸推拿 ・
针刺后溪穴治疗偏头痛 4 0例临床观察
李立 国
( 甘肃 中 医学 院 ,甘 肃 兰州
指 导 李 杰
700 ) 300
摘
要: 目的
观察 以针刺后 溪穴为主治疗偏 头痛 的疗效 。方 法 以针 刺后 溪 穴为主 配合 随症 配穴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 5 4 期 20 0 7年 l O月
甘 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CA S OL E CM . N U C L GE OF T
V 12 No 5 o. 4 .
Oc. 0o t2 7
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基 础 性 实 验 主要 是 训 练学 生 基 书 , 有指导 老师 和学 生 , 固定 的 时 间和 固定 的实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治疗偏头痛40例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60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电针透刺配合腕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结束治疗后3~6个月效果。
结果治疗后及结束治疗后3~6个月疼痛发作频度、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低于治疗前。
结论电针治疗偏头痛具有“简、便、廉”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电针疗法;风弛穴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偏侧或双侧发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壮年,尤其是青年女性为多见。
随着年龄的增加,偏头痛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在此年龄之后,又呈现下降趋势[1]。
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临床治疗颇为棘手。
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办法,针灸治疗此病有独特的疗效,现将近年来针刺治疗偏头痛60例之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60例为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患者,男16例,女44例;年龄18~66岁;病程3个月至15年;其中46例以颞部疼痛为主,8例以前额疼痛为主,6例以枕部头痛为主。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HS)1988年制定的标准。
根据头痛发作类型、颅脑CT或MRI检查及体格检查均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而确诊。
1.2 治疗方法取穴单侧发病取患侧太阳、风池、头维、率谷、足临泣、足三里,双侧发病则取双侧穴位。
操作方法:针具用1.5~
2.5寸毫针,穴位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太阳直刺1.0寸左右;风池穴针尖向对侧鼻尖方向直刺1.5~2.0寸;头维、率谷平刺1.0寸左右;足临泣直刺0.3~0.5寸,足三里直刺2.0寸左右。
以上诸穴均用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
5次为1个疗程,治疗满4个疗程者,进行疗效评定。
2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针刺后疼痛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者;显效:针刺后头痛明显减轻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3个月内偶有发作;无效:经1个疗程治疗,症状无变化者。
结果临床治愈36例,占60%,显效19例,占32%,无效5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3 讨论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偏头痛大多源于血管舒缩、神经递质等功能异常[2,3],针刺可以调节颅内血管的舒缩功能,使血管舒缩功能和血流速度趋于正常,缓解偏头痛的临床症状,抑制偏头痛的发作,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针刺还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通过调节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释放来发挥镇痛作用和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情绪反应,以提高机体对痛刺激的耐受力[4],这可能就是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药物组的原因所在。
传统医学认为头为“精明之府”,又为“诸阳之会”,三阳经皆循头面,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巅,肝肾之精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上充于脑,故偏头痛的发
生多与风、火、痰、瘀以及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率谷、曲鬓、颔厌、悬厘穴均属足少阳胆经腧穴,均具有平肝熄风、镇痉止痛之效,透刺更可增强其治疗效果;风池穴也属足少阳经,为手足少阳、阳维、阳跷之会,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之功;太阳穴属经外奇穴,针刺可调和气血,清利头目。
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致头痛,配太冲、太溪以平肝熄风、滋水涵木;肝肾阴虚,髓海失养所致头痛,配三阴交、太溪以滋补肝肾之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蒙清窍,配丰隆、阴陵泉以化痰降浊;气滞血瘀,阴滞经络,不通则痛者,配三阴交、血海、合谷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调和气血,使通则不痛。
偏头痛的针刺手法,沿皮刺、进针动作要敏捷,须防用力过猛刺放血管。
发作时手法亦重,缓解时手法亦轻。
治疗偏头痛,须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颅内炎症所引起的偏头痛,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Stewart WF,Shechter A,Rasmussen BK.Migraine prevalence:A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studies.Neurology,1994,44(Suppl4):S17-S23.
[2] 何小华,张苏明,阮旭中.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的研究进展.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3(31):191.
[3] 刘若卓,于元生.偏头痛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8(4):225-227.
[4] 邓若熹,郭曲练.转阿片肽基因治疗慢性疼痛的研究现状和展望.实用疼痛学杂志,2005,1(4):24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