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的故事张之洞(1820年-1885年),字之洞,号东岳,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湖南的活雷锋”。
一、早年经历张之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
他勤奋好学,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努力攒钱买书,自学成才。
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二、政治生涯张之洞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
他曾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直隶总督等重要职务,为地方政治和军事事务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积极推行改革,提倡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张之洞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
他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兴办学校,提倡普及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他为湖南办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湖南教育的奠基人”。
三、为民造福张之洞在任职期间,一直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他积极推行减税减租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他还注重农田水利建设,修筑水库、堤坝,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产量。
他还积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张之洞还非常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
他积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提倡男女平等,倡导妇女参与社会活动。
他还关心孤儿、贫困儿童的教育和生活,积极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四、廉洁奉公张之洞一生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深受人民的敬爱。
他坚决反对贪污腐败,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
他注重节约开支,不浪费公款,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财政支出。
五、逝世与影响张之洞在任职期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一生并不幸福。
他在任职期间,遭受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屈不挠地为国家和人民奋斗。
他于1885年逝世,享年65岁。
张之洞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他的奉献精神和为民造福的理念,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的故事张之洞(1820年-1885年),字之洞,号东岳,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湖南的活雷锋”。
一、早年经历张之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
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在当地的私塾学习,后来考入湖南省立学堂。
在学堂期间,他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尤其对经济学和政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政治生涯张之洞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
他曾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直隶总督等职务,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积极推行改革,提倡科学种植、工商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起。
他注重民生,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张之洞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积极推动学校的建设和教育的普及,为湖南和湖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倡实用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军事才能除了在政治和教育方面的成就,张之洞还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和组织能力。
他善于运用兵法,灵活应对各种战术和战略问题,为清朝政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胜利。
四、廉洁奉公张之洞一生廉洁奉公,深受人民的爱戴。
他坚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官员廉洁奉公,反对贪污腐败。
他注重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政府的改革和发展,为人民谋福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五、对后世的影响张之洞的思想和行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廉洁奉公精神和为民服务的理念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结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在政治、军事和教育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思想和行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张之洞
了贡献。
评价
天津《大公报》评论说:观其一生,“张相国毫无宗旨, 毫无政见,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梁启超则称 “张之洞浮华之人也”。但他主政湖广多年,百姓口碑颇
佳。而且,他在湖北打下的基础,客观上为辛亥革命爆发
创造了条件。孙中山曾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 家”。毛泽东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 记张之洞”。
晚晴名臣 张之洞
张之洞
张之洞(1837~ 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 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 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 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 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 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 概括。张之洞与曾国藩、李 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 大名臣”。
少年英豪
1837年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7岁时随 父到兴义府城就读,13岁始回河北原籍 应试,考取秀才。张之洞从小读书用功, 才思敏捷,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 熏陶。他先后从好几位老师就学,其中 丁诵先、韩超两位老师给他的影响较大。 咸丰二年(1852年),15岁的张之洞应 顺天乡试,中试第一名。同治三年 (1864年),26岁的张之洞参加会试、 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成为“探花”, 授翰林院编修。可谓是少年得志。
校名取“广者大也,雅者正也”之意,以示书
院的目标8培养学识渊博、品行雅正的人才。
1891年创办算学学堂。 1892年创办矿物学堂。
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现今武汉大
学的前身.它揭开了近代湖北教育的序幕。
1897年创办湖北武备学堂。 1898年创办湖北农务学堂。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 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1902年创办湖北师范学堂。 1904年创办两湖总师范学堂。 1906年创办女子师范学堂。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的故事张之洞(1820年-1885年),字之洞,号东岳,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湖南的活雷锋”。
一、早年经历张之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
他勤奋好学,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努力攒钱买书,自学成才。
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认识,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二、政治生涯张之洞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
他曾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直隶总督等重要职务。
在任期间,他积极推行改革,努力提升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
他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兴办学校,提倡科学教育,培养人才。
他还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量。
他的政绩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抗击洪水张之洞在任湖南巡抚期间,面临着频繁的洪水灾害。
他深知洪水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决心要采取措施来防止洪水的发生。
他积极组织修筑堤坝,开挖排水渠,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他还制定了严格的防洪措施,加强了对洪水的监测和预警,及时疏散受灾群众,减少了洪水造成的损失。
他的努力有效地减轻了洪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反对外国侵略张之洞对于外国侵略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
他积极参与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主张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提高国防能力。
他还积极推动国内工业的发展,减少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他的努力为中国的抵抗外国侵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教育事业张之洞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积极推动教育改革,提倡科学教育,培养人才。
他兴办学校,提供教育机会给更多的人。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他的教育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逝世与影响张之洞在任职期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他的改革和创新遭到了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和阻挠。
张之洞
另有进士馆、仕学馆,为官员进修中心,不属于国民教 育。 2、制定课程内容(见图表) 3、张之洞所建立的学校 1869,经心书院,武昌 1874,尊经书院,成都(杨锐、张澜,吴玉章、谢无 量等 ,国立四川大学前身) 1882,令德堂,太原 (山西大学) 1884,黄埔博学馆,黄埔 1886,广州鱼雷学堂,黄埔 1887,广雅书院 ,广州 1887,广东水陆师学堂,黄埔(黄埔博学馆改)
(一)家世
张氏是世宦之家,四世为州县官。张之洞父张瑛,嘉庆 时举人,后在贵州州县长期任职,长期任兴义府知府。 与胡林翼、鹿丕宗(鹿传霖之父,河北定兴人)并称道 咸贵州三贤吏。母亲朱氏,四川和州知州朱绍恩之女。 张瑛请名师吕贤基、朱琦、韩超等全国知名学者教授 子女,张之洞曾向胡林翼求学。 张瑛家法是“俭约知礼”,张英本人为官廉洁,善听讼, 善治盗,兴义仓,办书院。喜读书,性好学,这些无疑 影响张之洞,张氏学有所成与家训直接相关。
1866(31岁)-1876年间,主持四川、浙 江乡试,任湖北和四川学政,简拔一批人 才,修建湖北经心书院、四川尊经书院。 编撰《輶轩语》《书目答问》。《輶轩语》 是指导学子如何做人、如何读书及科举应 试的基本道理和方法。目的是“读书期于 明理,明理归于致用”。学问文章,足为 师表 。
1876回京,成为清流牛角。清流主要人物李 鸿藻、张佩纶、张之洞、黄体芳、陈宝琛、王 懿荣、宝廷。 继统之争、中俄伊犁之争显外交能力、四川 东乡案、庚辰午门案 1881年45岁,山西巡抚。转为洋务派。1884 年48岁两广总督。中法战争,居中调度,制定 战争策略。举办水陆师学堂,新法练兵,建军 事企业;支援台湾作战;筹建铁厂、纺织厂等。 建广雅书院。
1902,湖北师范学堂,武昌(近代教育史上 最早的独立完备的师范学校 ) 1902,两湖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改), 武高等学堂两所,文普通中学,武普通中学, 农务学堂,方言学堂,工艺学堂,勤成学 堂,仕学院,小学堂五所,武昌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清朝-政治家军事家-人物
张之洞能够在官场平步青云,成为晚清政界出类拔萃的风流人物,自 然得益于其自身超常的天赋、超前的观念、超人的政绩,但也离不开 慈禧太后的青睐。 同治二年(1863年),26岁的张之洞进士及第。相传此年慈禧太后原 本让张之万(张之洞之同族同辈兄长,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状元,官 至大学士。)出任会试总裁,但她无意间看到一份小报上载有《张解 元幼慧巧对》的趣闻,使平时爱好作对联的慈禧对16岁中举的“神童”张 之洞颇感兴趣。又见是张之万同一地方人,便叫来张之万询问方知是 其同辈族弟。而正是由于这层关系使张之洞曾失去两次会试资格,至 今未能入仕。于是,慈禧便决定改由旗人宝钧出任会试总裁,让张之 万为张之洞应试而回避之。 会试中,张之洞顺利得中第141名贡士,复试列一等第一名,其殿试策 论更是切中时弊、锋芒毕露,阅卷大臣似乎觉得此人过于狂妄,准备 把他由一甲第一降为三甲之末。但由于宝钧出面力挺,张之洞列二甲 第一名。大名单到慈禧手中后,早已先入为主的慈禧即将张之洞拔置 一甲第三名,即俗称的“探花”。
他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
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更在洋务运动和清末“新 政”中成为“朝廷柱石”;而作为涉猎广泛、富于锋 芒的思想家,张之洞的所思、所言往往新旧纷呈,中 西并列,体现出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曲折与艰难;更 看出他那丰满、充盈、有血有肉,有凛然正气,也有 难弃垢习的的双重身份。他在“国步维艰,外患日棘, 民穷财尽”的历史条件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确 实有所作为,其实绩颇耸动中外,日本名臣伊藤博文 (1841—1909)称其为中国第一能办事之人,实非过 誉;他“矢抱冰握火之志,持危扶颠之心,冀挽虞渊 之落日”的行为,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之洞自幼好学聪颖。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张之洞才年方十
张之洞----人物介绍
1889,广东洋务五学,黄埔
1890,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改),武昌(蒯光典翰林,梁鼎 芬,黄绍箕京师大学堂总办,姚晋圻湖北教育厅厅长,沈 曾植地理学家,李维格汉阳铁厂总办,华蘅芳数学家等等 教师,学生黄兴等)
1891,方言商务学堂,武昌(武汉大学前身)
1891,算术学堂,武昌
1893,自强学堂,武昌(武汉大学前身)
(2)普及宣传农业知识
(3)改良农作物品种和生产加工技术
3、商业
(1)制定《商律》
(2)设立商务局(官商共管)职责:普及商务知识;
表率商民办厂;团结全省商力;堵塞合资办厂的 漏洞;保护华商;监督商品质量;鼓励新产品开 放,免税厘保护专利;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推 进商业发展等等。
(3)组织商会
(4)创办、鼓励参加商品展览会
1902,湖北师范学堂,武昌(近代教育史上 最早的独立完备的师范学校 )
1902,两湖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改),
武高等学堂两所,文普通中学,武普通中学, 农务学堂,方言学堂,工艺学堂,勤成学 堂,仕学院,小学堂五所,武昌
1903,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南京大学前身) 1904,慈恩学堂,南皮(南皮第一中学) 1904,两湖师范学堂,武昌(两湖文高等学堂改,
汉阳兵工厂现座落在武汉市江夏区改名为 “3303工厂”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博物馆展陈的汉阳兵工厂、铁厂地界界碑
冶铁萍应武 )矿公与汉
厂司上博 旧总图物 址务为馆 位处同展 于大一陈 今楼图的 湖(片历 北汉;史 黄冶右图 石萍图片 市公为: 及司汉左 大及冶图
当年在汉阳铁厂工作的卢森堡钢铁 技术 人员
(2)培养新式工业人才
(3)开设工业产品展览会,鼓励发展工业;采取 免税、保护专利等措施,保护民族工业。
张之洞简介
• 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之洞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的争议和评价
• 有人认为他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推动者,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也有人认为他在文化转型过程中,过于保守,限制了文化的进步
05
张之洞的外交活动与国际
视野
张之洞的外交生涯及其特点
张之洞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
张之洞的主要成就
• 推动了清朝的维新改革
• 促进了实业发展,创办了汉阳钢铁厂、湖北洋务学堂等
• 推动了铁路、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
张之洞的历史地位
• 被誉为“晚清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 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 成为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杰出人物
02
张之洞的政治生涯
张之洞与戊戌变法的结局
• 戊戌变法失败后,张之洞受到牵连,被罢黜官职
• 但他的政治影响和改革主张并未消失
张之洞在其他政治事件中的参与和影响
张之洞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
张之洞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 反对义和团运动,主张镇压
• 辛亥革命爆发后,张之洞主张维持清朝统治 -但最终未
•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采取果断措施,维护地方稳定
• 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品德
• 为其仕途发展奠定基础
张之洞的求学经历和仕途发展
张之洞的求学经历 -的少年时期在贵州度过,后来
考入京城国子监
• 成为举人,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
张之洞的仕途发展
• 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
• 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如湖北、四川、
河南等地巡抚
• 成为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改革家
• 也有人认为他在政治斗争中权衡利弊,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的故事张之洞(1820年-1885年),字之洞,号东岳,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湖南的活雷锋”。
一、早年经历张之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
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在当地的私塾学习,后来考入湖南省立学堂。
在学堂期间,他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尤其对经济学和政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政治生涯张之洞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
他曾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直隶总督等职务,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积极推行改革,提倡科学种植、工商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起。
他注重民生,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张之洞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积极推动学校的建设和教育的普及,为湖南和湖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提倡实用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军事才能除了在政治和教育方面的成就,张之洞还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和组织能力。
他善于运用兵法,灵活应对各种战术和战略问题,为清朝政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军事胜利。
四、廉洁奉公张之洞一生廉洁奉公,深受人民的爱戴。
他坚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官员廉洁奉公,反对贪污腐败。
他注重实际行动,积极推动政府的改革和发展,为人民谋福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五、对后世的影响张之洞的事迹和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奉献精神和为民造福的理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楷模。
他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六、结语张之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他的贡献,传承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张之洞
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梁启超曾去拜见张。梁启超呈上去的名片落款是:“愚弟梁 启超顿首拜”,而闭口不提其官品。张之洞一见,大为恼火,提笔在拜帖上写下一 上联叫随从退回,其联曰: “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贤弟。” 披一品衣, 披一品衣 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贤弟。 梁启超看后不假思索,马上在帖子上写一下联: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候。” 行千里路, 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候。 张之洞看到下联,觉得梁启超“有点意思”、与其性格相投,连忙起身相迎。按照当 时的等级和礼仪,应该张走在前,梁跟随其后,谁知梁启超亦步亦趋,与其并行, 张之洞有些不高兴,又口占一上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四水江第一, 四水江第一 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江淮河汉四水中,长江是第一;春夏秋冬四时中,夏是第二。我坐镇江夏,你来 江夏讲学,你、我谁是第一?谁是第二?问的咄咄逼人。而梁启超脚不停步,笑 吟吟的对曰: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三教儒在前, 三教儒在前 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粱的意思是:按儒释道三教排,儒在前面;按天地人三才排,人在后面。我乃儒 家之人(既是儒又是人),怎敢居于你前,又岂能落于你后! 虽自卑为“小子”,但又自 负不凡,避实就虚,虚中寓实,令张深为叹服。张之洞听后赞赏有加,叫手下大 开中门恭迎梁启超入府。 后来,张、梁成了忘年交。
他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 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更在洋务运动和清末“新 政”中成为“朝廷柱石”;而作为涉猎广泛、富于锋 芒的思想家,张之洞的所思、所言往往新旧纷呈,中 西并列,体现出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曲折与艰难;更 看出他那丰满、充盈、有血有肉,有凛然正气,也有 难弃垢习的的双重身份。他在“国步维艰,外患日棘, 民穷财尽”的历史条件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确 实有所作为,其实绩颇耸动中外,日本名臣伊藤博文 (1841—1909)称其为中国第一能办事之人,实非过 誉;他“矢抱冰握火之志,持危扶颠之心,冀挽虞渊 之落日”的行为,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
张之洞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张之洞,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曾任湖广总督,对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张之洞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我近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张之洞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二、张之洞生平简介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湖北武昌人。
咸丰十年(186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务。
同治九年(1870年),张之洞调任山西巡抚,开始了他对地方治理的实践。
光绪十年(1884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担任此职务长达十年之久,期间他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改革教育,对湖北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张之洞的社会实践及其贡献1. 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期内,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实业,以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
他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 改革教育,培养人才张之洞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他在湖北创办了自强学堂、农工商学堂等新式学堂,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人才,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人才保障。
3. 改革军事,提升国防张之洞在军事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他创办了湖北新军,引进西方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素质,使湖北成为全国军事改革的典范。
4. 推动地方治理,改善民生张之洞注重地方治理,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善民生。
他重视农业生产,提倡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使湖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5. 促进文化交流,传播西方文明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推动文化交流。
他聘请了一批西方学者来华讲学,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等知识,使湖北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四、实践活动内容1. 查阅资料我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了大量关于张之洞的生平事迹、著作、研究论文等资料,对张之洞的生平、思想、贡献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张之洞
张之洞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清代直隶南皮人。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
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曾在广东发展工业(白云山铁厂、珠江南岸织布官局等)后迁至湖北。
1889年至1907年任湖广总督。
在英国、德国支持下,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
督鄂期间,着力扶持民族工业,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芦汉铁路。
他主持修筑的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排除水患,划定了20世纪初的武汉三镇与今天的武汉市相近的城市规模,同时支持民族企业家操办水电等现代化市政建设,为武汉自近代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890年创建两湖书院。
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1894年署理两江总督。
曾上疏阻和议,要求变通陈法,力除积弊。
邀请外国教官训练江南自强军。
1896年回武昌,任湖广总督,按照德国制式改造湖北旧军为新式陆军。
创办湖北武备学堂。
德国教官法金汉后来是一次大战时期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
张之洞
一折,是关于办学堂、废科举事,提出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
奖励游学等建议。第二折,言整顿中法,提出了崇节俭、破常格、停捐纳、
课官重禄、去书吏、去差役、恤刑狱、改选法、等八旗生计、封勇、裁屯卫、
裁绿营、简文法等建议。第三折言采用西法,提出了广派游历,练外国操,
广军实,修农政,劝工艺,定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银元,行印 花税,推行邮政,官收洋药,多译东西各国书等建议。
旗军,反割台)调来山东抗日,保卫烟台。当张之洞得悉清廷有割台海于
日之说,于2月28日致电朝廷,沥陈利害,极力反对割台。并提出保台的 “权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国借巨款,“以台湾作保”,英必以军
舰保卫台湾;二、除借巨款外,“许英在台湾开矿一、二十年”,对英有
大益,必肯保台。3月29日,张之洞致电唐景崧,一方面鼓励御倭;一方 面建议起用百战之将刘永福,同时致电刘永福,建议他“忍小任大,和衷 共济,建立奇功”。
关于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于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废约
办法“惟有乞援强国一策”。6月3日,日军攻陷基隆港。5 日,张之洞仍致电唐景崧,希望他激励士勇民众坚守台北府, 并鼓励唐“自率大支亲兵,获饷械,择便利驻扎,或战、或 攻、或守,相机因应,务取活便,方能得势。”可是唐景崧 辜负了台湾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厦门。最后只剩刘永福 在台湾领导军民坚持抵抗日本侵略军。但是“饷械奇绌”,
甲午战争失败后,张之洞上《吁请修备储才折》,希望朝廷总结失败
也说:“今之衮衮诸公,尤能力顾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权达变, 讲求实济者,要惟香帅一人。”这是当时维新派的共同看法。康有
为组织强学会,张之洞表示赞助和同情,捐5000两以充会费。帝师
翁同龢也加入了强学会,当时有“内有常熟(翁同龢),外有南皮 (张之洞)”之称,翁、张成了强学会的两大支柱。
张之洞
•1891年创办算学学堂。 •1892年创办矿务学堂。 •1893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现今武汉大学 的前身。它揭开了近代湖北教育的序幕。 •1897年创办湖北武备学堂。 •1898年创办湖北农务学堂。这是湖北最早的近 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芦汉铁路
练新军,抵外辱
➢ •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 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
➢ •1885年募广胜军练习洋操,创设广安水军 ,奏请分全国海军为 北洋、南洋、闽洋、粤洋四大支。
➢ •1895年电奏割弃台湾之害,密筹台湾饷械。创练自强军。 ➢ •创办近代军事学堂教育体系,派遣军事留学生和出国军事考察人
张之洞
人物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 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 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 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 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是 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 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张之洞 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 称晚清“四大名臣”。
旧宅及抱冰堂
谢谢观赏!
员,编练湖北新军。为清末军事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评价
天津《大公报》评论说:观其一生,“张相国毫无宗旨,毫无政见, 随波逐流,媚主以求荣之人也。”梁启超则称“张之洞浮华之人也”。 但他主政湖广多年,百姓口碑颇佳。而且,他在湖北打下的基础,客 观上为辛亥革命爆发创造了条件。孙中山曾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 大革命家”。毛泽东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 之洞”。
创办湖北工艺学堂。 •1902年创办湖北师范学堂。 •1904年创办两湖总师范学堂。 •1906年创办女子师范学堂。
张之洞的故事
张之洞的故事张之洞(1820年-1885年),字之洞,号东岳,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湖南的活雷锋”。
一、早年经历张之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
他勤奋好学,年轻时曾在当地的私塾学习,后来考入湖南省立学堂。
在学堂期间,他刻苦钻研,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尤其对经济学和政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二、政治生涯张之洞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远见。
他曾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直隶总督等职务,为地方政府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积极推行改革,提倡科学种植、工商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起。
他注重民生,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张之洞还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积极推动学校的建设和改革,提倡新式教育,注重培养人才。
他在湖南创办了许多学校和图书馆,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他还亲自担任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军事才能除了在政治和教育方面的成就,张之洞还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他曾参与许多战役,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勇敢的战斗精神。
他在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中都有重要的贡献,为清朝政府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为人民谋福祉张之洞一生致力于为人民谋福祉,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他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提倡科学种植和工商业发展,为人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他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张之洞还非常重视社会公益事业。
他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他还积极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保障。
他的善举和慈善事业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和尊敬。
五、逝世与影响张之洞于1885年逝世,享年65岁。
他的去世给中国政治、教育和军事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张之洞
论:张之洞张之洞,人称张香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
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
中国重工业奠基人。
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
他自幼好学,才思敏捷,曾任山西巡抚,后调任湖广总督。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
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
张之洞创办新军(曾记否,双十节,武昌起义!楚望台!)回任湖广前夕,曾奏准将已经练成的江南自强军护军前营五百人调往湖北,“教习洋操,以开风气”。
此外在政治上,张之洞对中日战争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战后,张之洞曾奏请派马队"驰赴天津,听候调遣",并想以"外洋为助"。
他鉴于"倭势日?,必将深入",建议"慎固津沽及盛京"。
10月26日致电李鸿章,提出"购兵船、借洋款、结强援"三项主张。
张之洞----人物介绍47页PPT
另有进士馆、仕学馆,为官员进修中心,不属于国民教育。 2、制定课程内容(见图表) 3、张之洞所建立的学校
1869,经心书院,武昌 1874,尊经书院,成都(杨锐、张澜,吴玉章、谢无量等 ,国立四川大学前身) 1882,令德堂,太原 (山西大学) 1884,黄埔博学馆,黄埔 1886,广州鱼雷学堂,黄埔 1887,广雅书院 ,广州 1887,广东水陆师学堂,黄埔(黄埔博学馆改)
1901年(65岁),主稿《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907年,军机大臣。
二、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在湖北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 培养一批新式人才,深受社会欢迎,成为通晓学 务第一人。
(一)特别重视人才培养,特别重视教育
(二)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1、建立新学制:
督鄂时期:州县设小学校及高等小学校;府设中学 校;省城设高等学校;京师设大学校。后增加蒙 学堂。
张之洞----人物介绍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902,湖北师范学堂,武昌(近代教育史上 最早的独立完备的师范学校 )
1902,两湖文高等学堂(两湖书院改),
武高等学堂两所,文普通中学,武普通中学 ,农务学堂,方言学堂,工艺学堂,勤成 学堂,仕学院,小学堂五所,武昌
张之洞
人物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 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 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 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 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 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之洞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
张之洞是晚清不可多得的实干家。
他一生注重于学习西方文化,强调中西结合,为近代中国的工业,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如毛泽东在谈到中国的重工业时说的:“不能忘记张之洞。
”可见张之洞的对于后世中国的影响。
我认为张之洞一生对中中国贡献最大的有三件事,即置办实业,办新式教育,操练新军。
一、办实业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有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张之洞主张“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其主政的十多年间,他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
其中的汉阳铁厂成为了当时亚洲第一家的钢铁联合企业,比日本最早的八幡制铁所还早七年;其建立的汉阳兵工厂,虽然从时间上晚于沪、宁等地的军工企业,但其设备、产品之先进,明显后来居上,甚至于后来的八年抗战,还能看到“汉阳造”的身影。
但是后辈对他的这些工业成就却褒贬不一,其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其投入和产出极不成正比,有人戏谑的称之为中国最早的面子工程。
以其中最为著名的汉阳铁厂为例,在铁厂动工投产之初,预计的是年产铁6万余吨,但直到两年后铁厂停产为止,其共生产生铁仅5660吨,大大低于预计。
而铁厂的建设共花费白银六百余万两,铁厂的失败,可见一斑。
我认为这些工业上的失败之处,和张之洞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首先,从资料中可以看出张之洞对于化学、矿产业知识可谓是一窍不通,众所周知,临近的大冶铁矿的铁矿石含磷很高,但是铁厂中的融铁设备却是不适合于含磷矿石的,这导致了机器的使用率极其低下,而且还增大了其的损坏率。
其次,我很难理解的是为什么要把铁厂建在汉阳,而不是就近建在大冶的矿山旁,选址的失误使铁厂不得不白白损失一大笔运费,而且矿石也很难得到有效地供应。
张在无视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匆忙上马这些大项目,且连一切地质专家的话也很难听得进去。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是张爱国心切(这从其书中可以了解),但是他的这些官僚主义作风也使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清史稿》对他评价到:“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
真是完美的概括了他的性格。
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张之洞对于湖北乃至全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1889年他调任湖广总督后,便大力推行行政,主持修建了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使湖北形成了以重工业和军工产业为主题的经济结构,并使武汉一跃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使湖北跨入了新的发展轨迹,汉口商埠成为了全国屈指可数的国际大商埠之一。
另一方面,他还广修铁路,先后主持修建了芦汉、粤汉、川汉铁路,这在当时注重风水,迷信思想泛滥的中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而武汉就此成为了中国集散贸易中心,一如孙中山所说:“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
二、新式教育
张之洞对于教育一向是非常注意的,他指出;“国无强弱,得人则兴;……无人才则救贫救弱徒涉空谈,有人才则图富图强易于反掌”。
对于当时有些人盲目的夸耀中国地大物博,他则不以为然,认为国土大小,人口多少,资源丰富,只不过是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前提,而并不是决定因素。
并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不如日本,就是因为学校比不上日本。
为了改变这点,他在教育的发展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张之洞在还未就任湖广总督之前,便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幼儿园,后又兴建了福建师范学堂。
在其调任湖北之后,又其中修建了一大批学校,现在文明全国的华中农业大学便是出
自他之手。
张之洞在与洋人打交道时逐渐觉察到了中国教育体制的迂腐。
于是崇尚办西式教育学校。
我认为这点他很有远见,在中国的其他官员还在疑惑为什么中国会失败的时候,他已经率先看到了事情的本质。
他在湖北创立的诸多学校后来都成为了革命思想最活跃之处。
说来也可笑,张之洞原本办新式教育的目的是拯救已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真正喜欢西方思想,愿意接受西方知识的学生,也是越不满现在的社会,越愿意建立一个新的国家的学生。
还好张没有活到武昌起义的时候,如果让他看到起来起义来推翻他的都是他辛辛苦苦教出来的学生的话,不知道他又会作何感想。
三、新军
张之洞说创立的新军,是一支不同于当时满清政府其他部队的武装。
张之洞主张西法练兵,他为部队列装新式武器,设立新式学习科目,并提高新军军饷,使新军成为了当时战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当时,有些外国军事观察家认为,湖北新军的洋操队的编队操演和武器运用“可与最好的德国军队相比”,它的士兵的体格训练“远较法国军队为优”,它的工程兵“与美国陆军工程兵的训练相似”,虽然在野战演习与战斗训练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这已是“全中国最好的”军队(注:参见[美]拉尔夫·尔·鲍威尔《1895-1912年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中译本),第132~133页。
)。
这句评论虽然不尽真实,但是也大体表明了新军的地位。
虽然新军的战斗力确实强悍,但是真正让我看重的,却并不是这点。
其带来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使湖北有了一个完整的成功爆发革命的最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孙中山之前领导的十几起革命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却在湖北取得了胜利?我想这与新军内部接受的新思想、新教育,是分不开的。
武汉在古时便已有九省通衢之称,自修建了粤汉,川汉等铁路后,其信息的灵敏度,交通的方便都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因为张的苦心经营,湖北已经具有了很强的经济能力,武汉更是成为了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而且武汉西式学堂众多,思想风气开化,已非常容易接受革命思想。
这时新军的建立无疑是让革命主力如虎添翼,使革命党真正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
所以说,新军的建立对革命的成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张之洞对于近代中国的贡献是远不如以上几点就可概括的。
其在朝为官时,是“清流”的领军人物,放言高论,高谈时政,有“四谏”,“六君”之称。
在他调任地方之后又大力扶持洋务运动,成为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其又及其爱惜人才,每每遇到学生留洋归来,他都会亲自接见。
在湖北为官时,他又极其体恤下民,修建了很多基础设施,在湖北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甚至在他还未去世时,各地便为他修建了抱冰祠等生祠,湖北人民对他的感激之情,可见一斑。
但是后世(清史稿、民国时)对于张之洞先生的评价却是贬多于扬,我想可能是张之洞的所作所为有损于某些人的利益,或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吧。
诚然,张之洞作为一位封建时期的官僚,也具有很多思想的局限性或者人格的缺点,比如抹杀维新运动,和李鸿章的不和,带有官僚主义的思想等等。
但是,他对于中国在于教育,军事,法律,思想等领域上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所以,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些许缺点而完全的去否定某一个人,张之洞很多时候的所做所为只是由于他所在的阶级环境决定的,并不能由此而去盲目的批判他。
这里只对于张老先生耗尽其半辈子心血的实业进行客观的评论,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