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汉语存在句研究回顾与展望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一、概述在新时期背景下,汉语语法研究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深度。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汉语语法研究逐渐摆脱了传统框架的束缚,开始融入更多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和视角。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和趋势,以期为未来汉语语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和交叉性。
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往往局限于单一的学科领域,而现代研究则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流和融合。
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汉语语法研究之中,这不仅丰富了研究的手段,也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汉语语法研究在新时期更加注重实证性和量化分析。
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多依赖于直觉和经验,而现代研究则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大规模的语料库建设、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手段,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揭示汉语语法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为语言教学和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还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汉语国际传播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关注汉语语法研究。
这不仅促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国际化交流,也为汉语语法的全球传播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在多元化、交叉性、实证性和国际化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和趋势。
这些特点和趋势不仅反映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也为未来汉语语法研究指明了方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语语法研究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系统的、科学的汉语语法研究起始于近代。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汉语语法研究也经历了多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汉语的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经典文献的注释和解读中,这些注释往往侧重于字词的训诂和句读的划分,而对语法结构本身的分析则相对薄弱。
这些古代文献的注释为后来的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语料和思路。
论近20年公文语言的书面语回归
论近20年公文语言的书面语回归针对近年来公文研究中“公文语言口语化成分在加强”的观点,本文通过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公文语言与现代公文语言的对比,认为当代公文语言在口语化方面特征逐渐减少,而公文书面语特征更为加强,表现为更加重视语法的严谨性,其中又分为公文长难句与复杂结构的运用,虚词的合理运用,以及语用上以数字目标代替原则性宏观目标的描述等。
本文认为,当代公文语言不存在口语化增强的趋势,公文语言将永远不改其书面语本色。
这是由公文的庄重性、严肃性等特点所决定的。
标签:公文语言口语与书面语语言变异弱化与强化一、引言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中,公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
在对当代公文语言的研究中,袁晖(1995)《试谈公文语言的口语化和形象化——论公文语言发展的一个新走向》一文提出“公文语言的口语化和形象化是公文语言发展的一个新走向”,这是在总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公文语言用例的基础上得出的语言发展结论。
近年来的语料表明,相对于1995年的公文语言使用情况,当代公文语言在口语化表达方面有弱化倾向,而在书面语语法方面更加规范、严谨,这两方面都促成了当代公文语言风格有向书面语回归的趋势。
二、近20年公文中口语化成分分化与消失基本情况袁晖(1995)指出:“建国以来,公文词语的创造和吸收有口语化和形象化的倾向。
”1995年以前,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许多新事物、新现象大量涌现并引起了语言领域的深刻变化。
近20年来,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公文语言口语化成分逐渐减少,具体变化情况如下:(一)口语中的比喻性用法在当代公文语言中的弱化1.词汇方面的分化改革开放初期,公文用例以袁晖(1995)举例为参照,文中“敢于碰硬”“决不手软”“挂靠在民政部”“价格多次浮动”中,像“碰硬,挂靠”这些属于当年的新造词。
袁晖认为,“手软,浮动”这样从其他语体吸收进来的现成词,口语化和形象化的色彩都是很鲜明的。
汉语复句研究回顾与展望
汉语复句研究回顾与展望摘要:复句在汉语中产生的很早,但说到从语法的角度对汉语复句研究,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
汉语复句研究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引进阶段、自主阶段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代表性的学者和作品,对汉语复句的研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复句;研究综述;现代汉语中图分类号:H1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0)05-0082-05(1.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冯婉莹1冯莉2∗∗∗第40卷第5期绥化学院学报2020年5月Vol.40No.5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May .2020收稿日期:2019-12-04作者简介:冯婉莹(199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类型学;冯莉(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专门用途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建设研究”(18YYB173)资助成果;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汉语零句研究”(19YYB062)资助成果。
一、汉语复句研究的萌芽阶段(一)我国古代的复句思想。
复句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十分之早,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勿焚姜,亡其雨”这样的条件复句存在。
我国古代对复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学的范畴,其目的主要是解释文章经典中的复句,以便更好的理解先贤文章经典中的思想。
关于复句本身的界定、分类和特点等语法方面的问题,则没有过多的关注。
我国古代体现了复句研究思想的代表性作品当属《文心雕龙》,特别是《章句》一篇,对汉语的篇章语言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章句》篇讲明了文章在语言层面上有字、句、章和篇四个层次,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章句》篇最后提到:“断章有检,积句不恒。
理资配主,辞忌失朋。
”[1](P56)意即处理章节有一定的法度,积字成句却没有常规。
汉语发展现状研究
汉语发展现状研究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发展现状备受研究关注。
现代汉语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汉语规范化的工作,制定《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参考工具书,对汉语的词汇、语法、语调等进行规范。
此后,随着语言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规范汉语的需求逐渐增加,标准普通话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语音助手的兴起,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口语、书面语的规范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次,汉语国际传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使得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各国开设汉语教育机构,并编写相应的教材,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汉语国际化,加强与外文出版社合作,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推动中文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再次,网络和新媒体对汉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
网络语言的兴起,促使汉语词汇不断更新,大量网络词汇被纳入词典和教材中。
同时,新媒体也对汉语的规范使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促使人们更加注重书面语的精准表达,提高汉语的书面语规范性。
最后,方言和地方语言的保护也备受关注。
汉语作为汉民族通用的语言,其方言和地方语言的保护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方言和地方语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和地域文化的体现。
政府在保护和传承方言和地方语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设立方言研究机构,编纂地方方言词典,开展方言教育等。
总之,汉语在规范化、国际化、网络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同时,也需要继续加强汉语的规范化宣传教育,推动汉语在国际上的传播,保护和传承方言和地方语言,为汉语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保障。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黎锦熙与《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 潭人。1920年起任北京高师国语文法课 教员,曾先后担任过北京女子师大,北 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1945年起 任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并兼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从事语 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近七十年,在语音、 音韵、语法、修辞,汉语史、辞典编纂、 文字改革与推广普通话等方面,都有很 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
一、中国语法学史简介
(一)中国语法学的历史分期 1、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1936) 2、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1949) 3、汉语语法学的描写时期(1949-1976) 4、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6-今)
(一)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
汉语语法学草创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代汉语语法研 究阶段;二是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 代汉语语法研究阶段。
1925年到清华大学教中国音韵学和音乐, 1924-1938 年任中央研究院语言学部主任 和语言调查指导,1941年再次到哈佛大 学教书,1945年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1947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和语 言学教授,1960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 后为美籍华人。
赵元任不仅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而且是 著名的翻译家,音乐家和教育家。在语 法研究方面,1968年出版《汉语口语语 法》(吕叔湘译,国内1979年出版),在国 内外影响极大,另外还有《语言问题》 (1959年)等。
吕叔湘与《中国文法要略》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生于1904年,1926年毕 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县立 中学、苏州中学,安徽省第五中学等任教, 1936年赴英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 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就学。1938年回国,先后 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和大学中国 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 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开明书店编辑。 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952 年起任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兼 《中国语文》杂志编委,主编。
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展迅猛,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更是逐渐受到重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语言技能,还需要了解汉语文化。
因此,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研究在这些年中逐渐兴起。
本文将综述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中国的热点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学习中文。
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开始注重文化元素的引入。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
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外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面试等方式,探讨外国学生学习中文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了解程度。
研究发现,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关,而且教材教法的设计也会对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产生影响。
其次,研究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
学者们通过各种途径,如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进等,努力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到外国学生的语言学习中。
通过这样的设计,外国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并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再次,研究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对比。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外国学生对于中外文化的比较与对比。
学者们通过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文及中国文化的特点。
通过这种对比,学生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化,并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中文。
此外,研究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不仅仅涉及中国的文化,还涉及到了外国学生与中国人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中外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综上所述,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最近20年来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研究述略[1]
最近20年来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研究述略邓文彬(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本文介绍了最近20年来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演变和发展情况,对这20年来常用的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汉语句法分析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关键词:汉语句法分析方法;变换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研究评述中图分类号:H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3926(2004)06 0342 07收稿日期:2004-04-20作者简介:邓文彬,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
关于汉语句法分析方法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先后出现了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等汉语句法分析方法。
下面对这些方法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一、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的句法分析方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
它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句子成分,讲究句子成分与词的一一对应,要求一举找出句子的中心词。
这种方法便于找出句子的格局,确定句型,但无法显示句子的结构层次。
层次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法的句法分析方法,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内开始得到广泛的运用。
它不象句子成分分析法那样一上来就找出句子的六大成分,而是注意在层次的控制下切分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除了并列结构可以多分以外,一般采用二分,所以这种分析法也叫二分法。
层次分析法便于显示和分析句法结构的层次,但不便于显示句法结构的格局。
由于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人们在使用中颇感不便。
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发生了一场关于析句方法问题的大讨论。
这次讨论的焦点是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寻找二者结合的办法和途径。
讨论的结果是,大家比较清楚地认识了这两种析句方法的长处和不足,基本倾向于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吸收句子成分分析法的长处,在层次控制的前提下分析句法结构的成分和关系。
近三十年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
近三十年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述评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需求日益增加,对外汉语教学也随之迅速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三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文化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评述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这一章节将首先介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明确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接着,将概述近三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的研究特点和重点。
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将总结这一时期文化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理论构建、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
将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1. 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则是语言背后的深层结构和内涵。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方面,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只关注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而忽视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那么学习者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这种语言。
在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理解的培养。
另一方面,文化教学也需要通过语言教学来实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更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教学,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文化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环境。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只有在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理解的培养,同时在文化教学中加强语言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我国最近二十年语言变异研究综述
我国最近二十年语言变异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信息。
在全球化、信息化、社会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语言使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异。
最近二十年,我国语言学界对此现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这一时期我国语言变异研究的进展,揭示语言变异的规律,分析影响语言变异的因素,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本文将对语言变异的定义、分类及研究方法进行概述,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文将重点回顾和梳理近二十年来我国语言变异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热点问题,如网络语言、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与变异、社会变迁与语言变异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影响语言变异的内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文化传播等。
本文将总结我国语言变异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我国语言变异研究的历史回顾语言变异研究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然而,真正系统的、深入的探究则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逐步发展起来的。
这二十年,不仅见证了我国语言变异研究的蓬勃发展,也反映了语言学研究从传统的静态描述向动态的、社会的、文化的转变。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言的调查和分类上,如赵元任、李方桂等语言学家的研究,他们对我国各地的方言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分类,为我国语言变异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对方言的静态描述上,对语言变异的动态过程和社会文化因素关注不够。
进入21世纪,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兴起,我国语言变异研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语言变异的动态过程,探讨语言变异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
例如,有些学者利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化、移民、媒体等因素对语言变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则利用语言接触理论,探讨了不同语言或方言之间的接触和融合过程。
这二十年也是我国语言变异研究逐渐走向国际化的时期。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综述
初 到9 0 年代 初 。 很 多 学者 都对 存 现句 进行 了分 类 。但他 们 的观 点基 本 都是 基 于范 方莲 的思 想 。张 学成 ( 1 9 8 6 ) , 宋 玉 柱( 1 9 8 6 ) , 聂文 龙 ( 1 9 8 9 ) 主要 是把 存 现句 分 为动 态 和静 态 存 在 句之后再 细分 。雷涛 ( 1 9 9 3 ) 根 据存现 句三段 出现 的情 况把其 分 为A + B + C 式, A + C 式, B + C 式, C 式 四种 形式 。总 之 ,
B . 状 语一 谓 语一 宾 语 : C . 主 语一谓 语一 主 语 : D . 主 语一 谓 语 一宾语 。在这一 问题上 学者们并 未达成 一致意见 , 只是D 观 点为大部 分人所接受 。
陈庭珍 ( 1 9 5 7 ) 发表 的《 汉语处 所词 做主语 的存 在句》 是
第 一篇专 门研究存 现句 的论 文。该文 不仅讨 论 了表示存 在 意义 的存 现句 ,还 明确 把表示 出现 和消失 意义 的句子包 括 进 存在句 。 这一 时期的最高 成就是范方莲 的《 存在句 》 ( 1 9 6 3 )
2 0 年代 , 受 到 了学 者 们 高度 关 注 。 也在 许 多 方 面取 得 了重
大成 果 。
一
、
存 现 句 的 基 本 概 念
汉语 存 现 句 是 存在 句 和 隐 现 句 的统 称 。 例如 下 面 的
句子: ( 1 ) 桌上有 三张纸 。 ( 2 ) 班 里 来 了一 位 新 同 学 。
代初期 的独立 研究阶段 , 9 0 年代初 到 目前为解 释阶段 。
1 . 起 步 阶 段
《 马氏文 通》 ( 马建忠 , 1 9 8 3 )掀开 了汉语 存现 句研究 的 历史 , 其在讨论 “ 同助 动词” 时提到 了用 “ 有” 和“ 无” 来表示 存 在。 在《 国文法之研究 》 ( 黎 锦熙 , 1 9 9 2 ) 中, 黎首次认 识到 “ 有” 可 以专 门表示 “ 存在” 的意义 , 并 把“ 有” 字存 在句分为空 间和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研究一、本文概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存现句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学习策略以及影响习得效果的各种因素。
存现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有的句型,其结构特点和表达方式对于非母语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因此,研究汉语存现句的习得过程对于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存现句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语法特点和语义功能。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习得存现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考察,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影响存现句习得效果的各种因素,包括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学习策略、学习环境等。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存现句习得的内在机制,本文还将结合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等相关理论,对存现句的习得过程进行理论解释。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策略,本文旨在发现有效的习得方法和教学策略,为汉语教学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存现句习得问题,以期为汉语教学和学习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二、文献综述存现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在汉语语言学界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第二语言学习者对存现句的习得情况。
本文将从存现句的定义与分类、习得过程与策略、习得难点与教学对策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
存现句是指描述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子。
根据不同的标准,存现句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例如,按照存在的方式,存现句可以分为静态存在句和动态存在句;按照句子的结构,存现句可以分为简单存现句和复合存现句。
这些分类为后续的习得研究提供了基础。
关于存现句的习得过程,学者们普遍认为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初学者往往先掌握简单的存现句结构,然后逐渐扩展到更复杂的句式。
在习得策略方面,学习者通常会采用归纳法,通过观察大量的例句来总结存现句的规律。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综述作者:李海林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5期摘要: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独立研究阶段和解释阶段。
在解释阶段,学者们从生成语法、“三个平面”理论、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等不同的理论方法对存现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各理论方法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存现句生成语法“三个平面” 认知构式引言存现句是世界上所有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
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语义本质的限制性和其语用性,存现句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兴趣(高文成&张丽芳,2009)。
我国汉语界对汉语存现句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受到了学者们高度关注,也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一、存现句的基本概念汉语存现句是存在句和隐现句的统称。
例如下面的句子:(1)桌上有三张纸。
(2)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
(3)村子里死了一个老人。
例(1)为存在句,例(2)和例(3)为隐现句。
存现句的句法结构为NPloc+V+NP,语义意义是“某地方存在某人或某物”,语用意义则是宣告某人或某物的存在,并将其带入到听众的意识当中(王勇、徐杰,2010)。
二、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综述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具体到深入的过程。
对汉语存现句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从《马氏文通》问世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起步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独立研究阶段,90年代初到目前为解释阶段。
1.起步阶段《马氏文通》(马建忠,1983)掀开了汉语存现句研究的历史,其在讨论“同助动词”时提到了用“有”和“无”来表示存在。
在《国文法之研究》(黎锦熙,1992)中,黎首次认识到“有”可以专门表示“存在”的意义,并把“有”字存在句分为空间和时间两大类。
之后吕叔湘(1942)在《中国文法要略》中第一次提出“存在句”的概念,并发现了与存在句很相似的两类句子,即后来的表示出现和消失意义的句子。
这一阶段是汉语存现句研究的起步阶段,学者们只是在论述相关现象时涉及存现句。
《2024年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范文
《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篇一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是随着全球华语区不断扩大和汉语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逐渐兴起的一门学科。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述评,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二、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发展历程1. 早期阶段(XX年代至XX年代初)在早期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以传统的汉字和词汇教学为主,以语音、语法和汉字学习为主要内容。
这些教材大多采用中英文双语对照,便于外国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扩展阶段(XX年代中期至XX年代末)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材编写开始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词汇选择上更加注重实际生活中的常用词汇,同时增加了文化内容的介绍,使教材更具吸引力。
此外,多媒体教材和在线教材也开始逐渐兴起。
3. 创新阶段(XX年代至今)近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更加注重创新和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出现了APP教材、电子书包等数字化教材形式。
同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的主要方向1. 教材内容研究教材内容研究是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研究者们主要关注词汇选择、语法编排、文化内容等方面,旨在使教材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和学习规律。
2. 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和技能。
3. 数字化教材研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材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研究者们主要关注数字化教材的编写原则、设计理念、技术应用等方面,以推动数字化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四、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近20年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近二十年“三言二拍”的语言学研究
近二十年“三言二拍”的语言学研究近二十年"三言二拍"的语言学研究一、"三言二拍"词汇研究的主要领域(一)词语考释(二)方言词语研究"三言二拍"的语言基础是官话,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方言色彩,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郭芹纳《〈三言〉中所见的陕西方言词语》结合现代陕西方言中的口语用法,对"三言二拍"中部分方言词语追根溯源,并研究了这些词语与近代汉语词汇的关系。
晏均平《〈拍案惊奇〉与遵义方言》、石晓博《<警世通言>中关中方言词语举隅解析》等,从语气、词汇方面推论《拍案惊奇》与遵义方言、关中方言的关系,大体遵循了同样的思路。
从方言角度对"三言二拍"语言学的探讨或者侧重方言词语的共时描写和本文时比较研究,或者考证某地方言词语,或者探讨方言背后的影响因素,学者们选取了不同的视角,丰富了"三言二拍"的方言研究。
(三)"三言二拍"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的比较"三言二拍"反映的明末口语,正处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不少学者致力于探讨"三言二拍"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关系。
如:匡鹏飞《<拍案惊奇>与现代汉语词汇比较研究》从"词语的消失、词形的变化、词义的演变、短语的词化、同形异实词"五个方面对《拍案惊奇》和现代汉语的词汇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从而揭示了明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词汇面貌上的不同之处。
章一鸣等人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大致勾勒出三百年前的汉语词汇向现代汉语演变的轨迹。
略感不足的是,尚未有学者对"三言二拍"中与现代汉语有关的词汇进行穷尽性的分析。
(四)多科性的词汇专题研究,包括商业词汇、经济词汇、法律词汇等词汇具有百科性,各学科都有自身的专业词汇,有些词汇专业性固然强,但在语言交际领域共现性也相当突出。
近二十年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翻译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翻译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变化和发展也日新月异。
汉语政治新词新语作为汉语语言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新动态、新趋势。
这些新词新语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国际交流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翻译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翻译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近二十年来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进行概述,然后介绍翻译研究的主要方法、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最后对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和总结,以期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新词新语概述近二十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汉语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新语。
这些新词新语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也体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新词新语的出现,使得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新词新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旧词新义,即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含义另一类是新词新造,即创造出全新的词汇来表达新的概念或事物。
这些新词新语在政治领域尤为突出,如“反腐倡廉”、“一带一路”、“全面深化改革”等,这些词汇不仅成为了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的常用语。
新词新语的出现,对于翻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这些词汇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背后的语境和含义,避免产生误解或歧义。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语言知识,以适应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
近二十年汉语政治新词新语的出现是社会变革和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这些新词新语,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
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引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中国语言学界的热点。
其中,存现句作为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兴趣。
存现句是一种表达存在和出现的句式,通常用来描述某地存在或出现某人、某物的情况。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基本结构、研究现状、特点、应用场景及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主体部分1、什么是存现句,其基本结构如何?存现句是一种句式,其基本结构为“处所+动词+施事/受事”。
其中,处所指代某地或某时,动词是表示存在或出现的动词,施事是执行动作的主体,受事是动作行为直接的承受者。
例如:“台上坐着一位歌手。
”这个句子中,“台上”是处所,“坐”是动词,“一位歌手”是施事,也是受事。
2、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现状如何?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如结构、语义、认知等方面。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存现句的跨语言比较研究,以期揭示汉语存现句的独特性质和规律。
3、现代汉语存现句的特点是什么,其应用场景有哪些?现代汉语存现句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存现句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且动词后面通常带有宾语或补语;其次,存现句的语序较为固定,即处所+动词+施事/受事;最后,存现句表达的是一种空间和时间的存在关系,强调的是存在或出现的状态。
存现句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日常会话、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各种文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存现句的身影。
例如:“公园里散步的人很多。
”这个句子中,“公园里”是处所,“散步”是动词,“人”是施事也是受事。
这句话传达了在公园这个地方有很多人在散步这样一个存在关系。
4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语法功能如何?现代汉语存现句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存现句可以用来描述存在或出现的人、事物或状态,表达一种空间或时间的存在关系。
例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这个句子表达了“画”这个物体在“墙上”这个地方的存在状态。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在逐渐受到重视。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是对汉语词汇意义和使用规律的研究,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进展进行述评。
一、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理论基础逐渐丰富和完善。
在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语言学以及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理论框架。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研究者对汉语词汇的本质特征、意义构成、语境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重点领域涵盖了词汇意义的认知结构、语义类别与范畴、词语语用功能、词义辨析、语义变化、词语语境等方面。
对词汇意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词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为深入理解词汇的意义构成提供了重要的认知基础。
对词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揭示了词汇在语用交际中的作用和特点,为语境中词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汉语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计算机辅助研究工具对语料库进行词汇本体分析等等,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推动了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深入发展。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和案例分析,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要看到,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实证研究数据还不够充分,研究方法和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未来的研究工作还需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浅谈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汉语言文字能力水 平。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定期向学生和教师反馈评价结果,指导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改进学习方法和 策略。
语法错误较多
一些中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较多的语法错误,如主 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这不仅影响了文章的质 量,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中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育体制不完善
当前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考试压力过大等,导致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受到影响。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一些教师过于强调分数,忽略了对学生综 合素质的培养。
社会环境影响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多元,各种网络用语、流行语等不规范的语言形式对中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此外,阅 读方式的转变也使得学生越来越少接触纸质书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写作指导
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其写作技能和水平。
04
实施对策的保障措施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水平
01
建立教师汉语言文字能力培训制度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汉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汉语言文字素养
和教学水平。
02
加强师德教育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教
师自觉提高汉语言文字能力。
培养综合素质
汉语言文字能力是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影 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二十年来汉语存在句研究回顾与展望作者:杨扬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4期存在句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但建国前由于各家都在忙于建构汉语语法体系,所以存在句只是在讨论别的问题时被顺带提及。
建国后,语法学界掀起一场汉语主宾语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谈到了“台上坐着主席团”“这里(这时)来了一个人”这些我们现在看来是存在句的句子。
经过这次讨论,存在句才真正地从其它研究对象中独立出来。
一、研究回顾文革后,大陆语言研究逐渐复兴,存在句的研究在此期也得到蓬勃发展,并走向深化。
表现为以下两个趋势:一是对汉语存在句的共时研究有新的进展;二是相关的历时研究也开始初露端倪,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一)共时研究1.存在句本体研究进一步深入首先,定性上,一些学者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和配价理论对存在句继续进行本体研究,尤其是高顺全(2005)、潘文(2006)等人对与存在句性质密切相关的句首主语的语法性质取得一些新的认识。
高顺全提出了“非典型主语”的结论,认为存现句中处所词的主题性质非常明显,如果认为语义成分(主事/施事)语法化而成的主语是典型的,语用成分(主题)语法化而成的主语是非典型的,那么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都可以看成是句子的主语,只不过是非典型的。
潘文依据对主语的认识,即主语不仅要与做谓语的动词在语义上有选择关系,而且还要位于动词之前,认为存现句中有一部分是主谓句,一部分是非主谓句。
其次,定量上,存在句的分类更加细化。
学者根据动词语法意义的不同将存在句划分出许多下位句式,如张学成(1982)把“台上玩着把戏”这样的句子列为“动态动词句”。
宋玉柱(1988)和聂文龙(1989)分别做了进一步分类,宋氏根据动词体态分作两类:一类“进行体的动态存在句”,动词表示进行体,后边带助词“着”;另一类“完成体动态存在句”,动词表示完成体,后边带“了”。
聂氏则把动态句分为能同趋向动词自由组合的“位移类”和不能组合或有限组合的“非位移类”。
另外,静态存在句的范围也被扩充,宋氏先后将“定心谓语存在句”“名词谓语存在句”“经历体存在句”“范围谓语存在句”纳入静态句系列。
其他颇有特色的分类还有吴卸耀(2006),他提出依据“情态(静态、状态)”“极性(肯定、否定)”“现实性(现实、非现实)”和“时体(持续、非持续)”这四个标准来分类。
再次,对存在句内部各构成成分的研究也空前深入。
自从范芳莲(1963)把存在句分为A、B、C三部分后,许多学者也一直这样沿用。
有专门对B段动词进行研究的,如孙宏林的《由“V+有”构成的存在句》、胡建刚的《述语为“有”“是”“在”的存在句的语义、句法分析》等;有考察句首方位词、处所词以及介词短语的,如冯志纯的《试论介宾短语作主语》、潘文的《论方位词做存现句A短的条件》等;还有对C段存现宾语做研究的,如宋玉柱的《评“存现宾语”》。
2.研究的方法、理论不断创新张学成(1982)首次把动词配价理论引入存在句研究,用来分析动词与其后名词的语义关系,认为“存在句语调的核心(nucleus)一般落在表示存在的事物N2上,就是说N2是信息焦点。
”唐立中等人(1993)则运用信息理论对存在句不同句式的体现作出了功能主义的解释。
冯广艺、魏红(1999)从修辞角度研究存现句的变异作用,提出“存现句的变异,……形式上是前、中、后三段各个位置上的词语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意义上是把原来不可能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人或事物变得可以存在、出现或消失了。
”“从修辞上讲,存现句的变异主要是言语表达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包括辞格和超常搭配。
”潘文(2006)采用三个平面的思想进行研究,从语用以及语体角度对存现句的使用进行调查是其研究的一大特色。
他认为“在不同的语体中存现句的分布特点不同,句法结构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句法结构不同的存现句,在语篇中的作用也不相同”。
近年来还有人运用认知理论对存现句作解释。
如胡文泽(2004)“以认知功能语法的时空概念原则为基础,以语言的交际功能原则为出发点”,分析了存现句和存现并列紧缩结构,指出“它们的句法组合是‘场景先于目的物’和‘包容空间先于被包容物体’等汉语说话人关于时空关系的程式化概念的明澈反映,这些结构不但以汉语说话人的概念结构为动因,而且受到呈现、描写等语句交际功能和语句自身信息发展导向的制约”。
王葆华(2005)则运用Talmy认知语义学理论对汉语存在句中“着”和“了”互换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在认知模式和观察方向上存在着差异”。
3.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胡明扬的《海盐方言的存现句》把研究的视点伸向现代汉语方言,开创了存现句研究的新领域。
温晓红的《主题突出与汉语存在句的习得》从第二外语习得的角度切入,对汉语存在句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主题突出是汉语存在句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的结论,温氏的文章令学界耳目一新。
还有不少学者用汉语的存在句与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中的存在句进行比较研究,如田文琪的《存在句的俄汉对比》、金岩的《汉语存现宾语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等。
可以说,这些论文均给存在句的研究带来一股清新气息。
(二)历时研究此期最具亮点的是存在句由以往的共时研究逐步转向历时考察,这一转折是伴随着储泽祥等人《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一文的发表而正式拉开序幕的。
目前虽然相关论述还不是很多,但却是一个可供大家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储泽祥认为,存在句的形成发展可以以宋为界分成两个时期:之前是“有”字句、“是”字句、无中段句和唯后段句的形成发展期;之后(包括宋)的这一时期,是“V着/了”句的形成发展期,其他几类仍在继续发展。
其中,“有”字句出现最早,先秦就已存在,并且数量最多;“是”字句比之晚些,较早见于《史记》;无中段句在先秦汉语里主要表示自然现象的存在,后来逐渐没有这种限制;唯后段句在先秦不多见,魏晋以后逐渐多起来,主要出现在描景状物的语段中。
对于“V着/了”句的形成,储氏认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表示事物存在的“处所+V(“有”“是”类之外的一般动词)+事物”格式的出现;二是“着(著)/了”虚化为句法标记。
作者认为“处所+V+事物”格式较早见于汉代,但不少此格式的句子并不是以表现后段事物存在为主的格式,有些表活动的意义比较明显,到了唐代在敦煌变文里表存在的句子才比较常见,据此作者认为唐时“V着/了”存在句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已经具备;经作者考察,“着(著)/了”虚化为句法标记是在宋代,作者认为“V着/了”存在句的成形就是在宋代,但二者发展也有差别,“V着”存在句在元代大量涌现,而“V了”存在句的广泛使用则在明以后。
受该文的启发,个别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古代汉语层面,如:张觉的《〈孟子〉存在句式变换研究》和杨晓敏的硕士毕业论文《〈三言〉存在句研究》。
当然,这方面工作做的最多也最有成果的要数王建军,他在《从存在句再论〈山海经〉的成书》和《〈老乞大〉与〈朴通事〉中的存在句》里对文献中的存在句做了详尽的调查和描写,最后都从文献考证的角度探讨了二书的成书状况;他的《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则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唯一一部有关存在句通史研究的专著。
书中王先生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对存在句的历时演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认为存在句的结构类型是由单一走向繁多的,最早的形式是无中介的判断句(即储氏的“无中段句”,作者按),之后逐渐发展出非行为的中介动词句,如“有”字句、“无”字句、“为”字句、“是”字句等,接着又萌生出以行为动词为中介的存在句(包括储氏提出的“处所+V+事物”格式以及其后发展出的“V着/了”存在句,作者按)。
作者指出由无中介到有中介再到多元中介,这是存在句的一条格式化之途。
就行为动词句而言,王氏认为其中介又经历了由静态动词向动态动词的演化过程。
通过语料调查,作者发现存在句语用类型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叙述句和判断句先出,描写句则相对滞后,在整个上古和中古时期,存在句都以叙述句占主导地位,从近代开始,描写句则摆脱附庸的地位,一跃成为存在句的主宰句类。
二、研究展望首先,存在句的界定不明确。
存在句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所认可的定义和范围,虽然很多时候都在使用同一个术语,但所指却并不相同。
以时间词充当A段的句子能否进入存在句之列?存在句的下位句式有那些?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它和隐现句的关系如何?句首处所词是主语还是话题抑或是状语?界定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研究对象统一了,才有助于研究的深入进行,今后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再者,断代研究很少有人问津。
存在句是一种产生时间早、使用频率高的句子,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这些被普遍关注的句式,然而存在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其他研究的附庸,对它的研究可以说到八十年代才真正得以发展,但这也仅仅局限在共时平面,历时研究更是晚之又晚。
存在句的重要地位与其相对冷清的研究现状相比是极不对称的,因此对存在句进行断代专书研究不仅很有必要,而且也是一个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新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1]储泽祥等.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4).[2]冯广艺魏红.存现句的变异运用[J].修辞学习,1999,(2).[3]高顺全.存现句中处所词语的语法性质[J].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陈昌来主编,学林出版社,2005.[4]胡文泽.汉语存现句及相关并列紧缩结构的认知功能语法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5]聂文龙.存在句和存在句的分类[J].中国语文,1989,(2).[6]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的多维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潘文.论方位词做存现句A段的条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5).[8]宋玉柱.语法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9]唐立中等.从存在过程析现代汉语的存在句[J].第3届系统功能语法研讨会论文(杭州大学),1993.[10]王葆华.存在构式“着”“了”互换现象的认知解释[J].外语研究,2005,(2).[11]王建军.汉语存在句的历时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12]吴卸耀.现代汉语存现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3]张学成.存在句[J].语言学年刊,1982.(杨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