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总复习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考试是对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考察。下

面是关于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的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学部分

1.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运动图象: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特点。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4.平抛运动:水平抛射和斜抛运动的特点及其图象。

5.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大小、方向和公式及其应用。

6.匀速圆周运动:圆周运动的特点、周期和频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力学部分

1.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合力、分力、平衡力和不平衡力。

2.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力的大小和方向的

计算。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及其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5.动量: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守恒定律。

6.动量的改变:冲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7.动能:动能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守恒定律。

8.力的做功:做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守恒定律。

9.功率: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三、热学部分

1.温度和热量:温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温标;热量的传递和热平衡。

2.相变:固体、液体、气体在相变过程中温度和热量的变化。

3.热传导:热传导的概念、传热规律和应用。

4.热辐射:热辐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5.热膨胀:热膨胀的概念、应用和材料的选择。

6.热量的计算:热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光学部分

1.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规律。

2.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率和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共4册

简介

该文档旨在帮助初中学生进行物理中考的复,共涵盖了4册教材的内容。本文档将介绍每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复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中考。

一册教材复

第一册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力的作用和电流等基础知识。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了解力的分类和特点,并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路的基本原理。

复建议:

- 阅读教材内容,理解各章节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 做好课后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制作复卡片,记忆重要公式和定义。

二册教材复

第二册主要介绍了运动学,包括速度、加速度和力学图等内容。学生应该熟悉各种物体的运动规律,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画出力学图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

复建议:

- 复各种运动学公式,掌握其应用方法。

- 做好题,加强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能力。

-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复时间。

三册教材复

第三册主要介绍了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内容。

学生应该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并能够

解释常见光学现象。

复建议:

- 复光的传播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过程。

- 做好实验,观察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

- 做光研究题,巩固知识点。

四册教材复

第四册主要介绍了热学,包括热传递、热膨胀和热能转化等内容。学生应该了解热的传递方式,掌握热膨胀的原理,并熟悉热能转化的过程。

复建议:

- 复热的传递方式和计算方法。

- 做热膨胀实验,观察物体受热变形的情况。

- 做热研究题,加强对热能转化的理解。

总结

通过复这4册教材,学生应该对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建议学生掌握各个章节的重点知识,并进行大量的题训练和实验实践,以加深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希望本文档对学生的中考复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知识结构详解人教版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知识点、知识结构详解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精选)

初三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中考)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中考)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中考)

物理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

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m=106um;1um=10-6m。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四会

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

b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C会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会记:结果有数值和单位。

小资料:门高2m ;一层楼高3m ;我国铁道标准轨距1.435m 人走一步:0.6m 左右 3、时间的测量

国际单位制:秒 S 常用的还有:小时h 分min

1h=60min 1min=60S

测量时间工具:停表、时钟等

小资料:地球自转一周:2 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一年人体脉搏跳动1min 80次左右; 1S 1次多点

人走1m 1S左右

4.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 1

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人教版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汇总(含八、九年级所有知识点)

人教版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汇总(含八、九年级所有知识点)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实验专题

(一)15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3、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6、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7、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8、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0、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11、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12、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3、探究螺线管磁场的方向;14、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等;15、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二)电学两个主要实验

(三)初中物理“控制变量法”实验案例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力和运动的关系

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二力平衡的条件

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 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中考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物理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人教版教材覆盖了多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一、力学基础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3.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的力,与物体接触面的性质和压力有关。

4. 惯性: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5.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运动学

1. 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2.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3.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的直线运动。

4.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三、能量和功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4. 功:力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上的分量乘以力的大小。

四、压强和浮力

1. 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

3. 浮力: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的向上的力。

五、简单机械

1. 杠杆: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的装置。

3. 斜面:一种简单机械,可以减少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六、热学基础

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

2. 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物理复习提纲

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3)

第二章光现象 (5)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9)

第四章物态变化 (13)

第五章电流与电路 (16)

第六章电压电阻 (20)

第七章欧姆定律 (22)

第八章电功率 (26)

第九章电与磁 (30)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34)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35)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40)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43)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48)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52)

第十六章热和能 (55)

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9)

重要的物理常数 (60)

常见的物理数值(估算用) (60)

物理量及其单位 (61)

物理公式 (62)

第一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

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 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如:沥青、松香、玻璃

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按章节汇总人教版)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按章节汇总人教版)
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 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
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 1s 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 Hz 。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 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 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 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
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

人教版中考考点初中物理初二初三全部的所有单元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精华大全(含方程式公式大全)

人教版中考考点初中物理初二初三全部的所有单元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精华大全(含方程式公式大全)

人教版中考考点初中物理初二初三全部的所有单元知识点详细总结归纳精华大全(含方程式公式大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三节 快与慢

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 第一节 动与静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

(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

=,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 2、时间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

3

==。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推荐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真空不能传声。

4.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人耳能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是0.1s。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2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防止噪声产生);(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阻断噪声传播);(3)在人耳处减弱(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7.可闻声(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为液态的过程叫做凝结。汽化的过程需要吸热,凝结的过程需要放热。液体和气体都是流动的,但液体的分子间相互吸引力比气体大,因此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气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力的大小用牛顿(N)为单位来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

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多种类型。

⑴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是物理量。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能量可以转化,但总能量守恒。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⑴电荷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场。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流的大小用安培(A)为

单位来表示。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大小用欧姆(Ω)为单位来表示。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

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⑴光是电磁波,它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它的颜色和能量。光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光速为xxxxxxxx8m/s。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是光学的基本现象。光的应用包括光学仪器、光通信、光催化等多个领域。

⑴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在原子核外围运动。原子核的稳定性和放射性是核物理的研究内容。核反应是核能利用的基础,核能的利用包括核电站、核武器等。辐射防护是核能利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汽化是液态物质变为气态的过程,而液化则是气态物质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需要吸热,而液体沸腾时有确定的温度,即沸点。液化的过程会放出热量,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来实现气体的液化。

人教版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

人教版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

人教版物理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 第一章:声现象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

(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

液体沸腾的条件:

(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雾、露——液化

(2)雪、霜——凝华

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中考物理知识考点整理(人教版)

中考物理知识考点整理(人教版)

中考物理知识考点整理

热学:

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压强:

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必备)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_中考必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河南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简单机械和功

一、认识和利用杠杆

1、杠杆

(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影响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1l;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l;

(方法提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1l= F22l

3、三种杠杆及应用举例:

(1)省力杠杆:当1l>2l时,F1

(2)费力杠杆:当1l<2l时,F1>F2。例:钓鱼杆,船桨。

(3)等臂杠杆:当1l=2l时,F1=F2。例:天平

二、认识和利用滑轮

(忽略摩擦,=物+动滑轮)

2、滑轮组用力情况的判断

判断用力情况的关键是弄清几段绳子承担动滑轮和重物,在数绳子时,不但要明确绳子是否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重力,还要看清滑轮组的组装方式,不能只看滑轮个数。

三、怎样才算做功

1、做功的条件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

(1)物体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去的标枪。

(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如搬石头未搬动。

(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或指向反方向。如:用手提着水桶水平运动,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2、功的大小

公式:W=F·s

F是做功的力的大小,s是物体在F的方向通过的距离,它不一定等于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

例如:从斜面上划下的物体,重力G对物体做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斜面高h,而不是物体实际移动

的距离即斜面的长l ,所以重力做的功是:W=G ·h

(省力的机械多移动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总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但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带来方便)

四、做功的快慢

1、 功率的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里物体完成的功。

3、 公式:W

P F v t

=

=• (特别提醒:运动公式P Fv =时要注意,当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需要减小速度)

五、机械效率

1、 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 公式: 100%W W =

⨯有用

3、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

(1) 有用功是为了达到目的、完成任务面对物体做的功。如:克服物重提升物体时,W 有用=Gh ,克服地面对物

体的摩擦使物体运动时,W 有用=fs 。

(2) 额外功是指对人们无用,但因为摩擦力和机械自重等存在,克服摩擦力和机械自重而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是:W W W 总有用额外=+,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时实际做的功。W •总动=F s ,式中动F 是作用在机械上

的动力,s 是动力动F 通过的距离。

(4) 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增加有用功,减少额外功,增大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比值。

机械能和内能

一、机械能

1、 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可以相互转化,能量转化可以发生在同一物体上,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体间。

二、内能

1、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不可以为零,但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 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热量计算

1、 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2、 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Q 吸0=cm(t-t ); 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Q 放0=cm(t-t )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放=mq

公式:c 为比热容,m 为质量,0t 为初温,t 为末温,q 为热值。 3、 热量单位:焦耳,符号:J

四、热值

1、 热值的定义:1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 热值的符号:q ,单位:/J kg 。

3、 物理意义: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4、 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

1、 热机的定义: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汽油机

2、 热机的种类 内燃机 柴油机

外燃机

3、

电路和欧姆定律

一、正确理解电路

1、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短路:也叫开路,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形成的电流路径。

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是不允许的

分两种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3、电路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二、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

1、电流:电流好比水流,电压好比水压,可利用类比法理解电压与电流。

2、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本身。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

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越小,电阻越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4、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作用: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