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与审美素养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着丰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素养。
这些观念和素养在中国的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分别从中国传统美学观和审美素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美学观1.协调与和谐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观强调协调与和谐,追求整体的统一和谐。
这体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追求,以及古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中。
中国人倡导生活的和谐与平衡,这种美学观念也体现在服饰、饮食、音乐等方面。
例如,中国旗袍的设计注重体现女性曲线之美,而传统音乐也追求调和的旋律和和谐的韵律。
2.天人合一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追求天人合一的美。
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广泛体现,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融入自然的意象中。
而中国传统绘画也注重观察自然之美,力求运用笔触和色彩准确地表现自然景物的形态和神韵。
3.内在与精神的美学观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内在的美和精神的美,体现在人物塑造、文学创作和音乐表演等方面。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注重塑造人物的精神风貌,注重人物的品德与文化修养。
古代文学创作追求内涵的表达,通过间接的语言表达和隐喻的手法来展现情感和境界。
而中国古代音乐强调以音乐来陶冶人的情操和思想,提倡音乐的善良和博爱。
二、中国传统审美素养1.对自然的敏感与赏识中国人有着对自然的独特敏感,重视自然景观的欣赏与利用。
古代文人墨客常常游历山水名胜,欣赏山水的壮丽和悠远,将这种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
中国人注重观察自然的变化和细微之处,以及自然界的色彩和形态,从而培养了独特的视觉和心灵的敏感性。
2.审美意识的培养与品味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养与内涵,注重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品味。
中国人通过学习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和古代典籍,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古代文人通过探讨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来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并将这种品味传承给后代。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和鉴赏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标准,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强调的是内在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艺术家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形式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画家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布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家的内心世界。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追求自然与和谐。
中国古代艺术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艺术作品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追求刻意的夸张和怪异,而是追求自然的表达和平衡的构图。
例如,在中国传统园林中,设计师注重利用自然的元素,如山水、花草、水池等,营造出一种和谐、宜人的环境,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之处。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重视审美的内涵和修养。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欣赏艺术作品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和境界。
艺术家和观众都要通过修炼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艺术作品的创作和鉴赏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感悟。
例如,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音乐家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练习,才能够将音乐作品演奏得准确、动人。
观众也需要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才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注重平衡和谐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平衡和谐是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
艺术家通过形式和结构的安排来实现平衡和谐的效果。
例如,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设计师注重建筑的整体平衡和比例的协调,使建筑具有一种和谐、稳定的感觉。
同样,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注重构图的对称和布局的平衡,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审美观念。
在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创作和鉴赏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体验。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感悟。
论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作品的影响
论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作品的影响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作品的影响艺术家的个人修养是指其在思想观念、道德伦理、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修养程度。
个人修养对艺术家的作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决定了作品的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还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与审美情趣。
个人修养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自我调整,因而,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作品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首先,艺术家的个人修养直接影响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个人修养的高低决定了艺术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只有具备一定的修养,艺术家才能通过作品传递深层次的思想与情感。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大量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作者们拥有高深的个人修养,他们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感悟将自然、社会与人生的精华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得作品不仅富有智慧,更具有深邃的内涵。
其次,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决定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表达方式。
个人修养是美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的艺术素养使艺术家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丰富作品的形式与风格。
通过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与学习,艺术家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具独特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例如,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节奏与韵律的处理,绘画作品中的构图与色彩运用,都需要艺术家通过个人修养的提升来不断探索与实践,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此外,艺术家的个人修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的观众接受与感知体验。
个人修养的提升使艺术家更具有情感共鸣与思想和谐的能力,这种情感和思想的共鸣可以引起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有深厚个人修养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往往能够打动人心、触发内心共鸣,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得以情感释放、思想引发。
因此,在审美活动中,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于作品的观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说,艺术家的个人修养是作品创作的指导灵魂。
只有具备了高度的个人修养,艺术家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
艺术修养与中国传统美德
艺术修养与中国传统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深厚的道德观念。
其中,艺术修养和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一直追求和崇尚的重要价值观。
艺术修养是指通过欣赏、学习和创作艺术作品,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而传统美德是指一系列传统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如诚信、孝道、忠诚等。
艺术修养与传统美德相辅相成,彼此相互促进,并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艺术修养的培养过程中,传统美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传统美德强调诚信和正直,要求一个人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修养。
在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时,诚实、正直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和艺术价值。
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如诗词、书画等,发扬传统美德可以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传达出更多美好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艺术修养和传统美德的结合可以使个人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和深入。
其次,艺术修养对于培养和传承传统美德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艺术作品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文化的内涵。
通过欣赏和研究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美德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作品中的孝道、忠诚、仁爱等美德给予我们启示,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如戏曲、绘画,我们可以将传统美德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培养良好品德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最后,艺术修养和传统美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相互交织,共同构筑美好家园。
艺术修养使我们在审美上更加有眼光,懂得欣赏和创造美。
通过欣赏一幅美丽的画作、听一首动人的音乐,我们可以享受艺术给予我们的情感纾解和精神愉悦。
而传统美德则在我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中指导我们,使我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责任上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
艺术修养和传统美德的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关心他人,并将美的力量传递给周围的人。
这种美好的互动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真诚和有意义。
综上所述,艺术修养和传统美德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整合题库—单选题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整合题库—单项选择题《中国书法艺术修养》整合题库—单项选择题 A1安排字的结构时,笔画多空白少的局部称为〔 B〕。
A.虚B.实C.多D.让 B1被称为“六朝集成之碑〞的是〔A〕。
A.《龙藏寺碑》B.《龙门二十品》C.《郑文公碑》D.《泰山金刚经》 2被历代奉为楷书极那么的是〔D 〕。
A.《孔子庙堂碑》B.《化度寺碑》C.《多宝塔碑》D.《皇甫诞碑》 3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A〕。
A.《祭侄季明文稿》B.《争座位帖》C.《祭伯父稿》D.《古诗四贴》 4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是〔B〕。
A.《松风阁诗》B.《黄州寒食诗帖》C.《暑热帖》D.《洞庭春色赋》 5被尊为法帖之祖的是〔C 〕。
A.《诸上座帖》B.《黄州寒食诗帖》C.《淳化秘阁法帖》D.《蜀素帖》 6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的是〔C 〕。
A. 柳公权B.文征明C.李阳冰D.王羲之 7《白氏草堂记》现存〔〕。
A. 北京B.台湾C.日本D.美国8《白氏草堂记》是邓石如的〔B 〕作品。
A. 草书B.篆书C.楷书D.隶书9“不欲速,速那么失势力、不欲迟,迟那么缓怯〞出自〔B 〕。
A.《临池诀》B.《玉堂禁经》C.《法书要录》D.《绛贴平》 10被王世贞认为“此贴显世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的是〔B 〕。
A.《宣示表》B.《荐季直表》C.《力命表》D.《调元表》 11被誉为“小楷极那么〞的作品是〔 B〕创作的。
A.王羲之B.王献之C.邓石如D.柳公权12北宋朱长文《续书断》将颜真卿书法尊为〔 A〕。
A.神品B.极品C.逸品D.上品13被赞为行书“群秀独出,一变古法〞的是〔C 〕。
A.王羲之B.王献之C.颜真卿D.柳公权 14包世臣曰:“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的作品是〔C 〕。
A.《黄庭经》B.《洛神赋》C.《张玄墓志》D.《张猛龙碑》 15并称世界三大最古老文字的是〔ABD 〕 A.汉字B.圣书字C.纸草文字D.楔形文字 16比拟典型的汉简隶书包括〔ABC 〕。
艺术修养评语
艺术修养评语艺术修养,作为艺术家或文化爱好者的重要素质之一,不仅关乎自身修身养性,还与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息息相关。
艺术修养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因此对于一位艺术家或文化爱好者而言,良好的艺术修养至关重要。
首先,艺术修养要求具备广博的艺术知识。
艺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建筑等多个领域。
艺术修养者应该具备对这些领域的基本了解,深入学习和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领域,以积累丰富的艺术知识储备。
只有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了解和学习,艺术修养者才能在创作或欣赏艺术作品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内涵和精神。
其次,艺术修养要求具备高度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是艺术修养者进行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基础。
艺术修养者应该培养自己的美感,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和不断锤炼自己的艺术眼光,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只有具备高度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者才能创作出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也能更好地欣赏并理解他人的艺术成果。
另外,艺术修养要求具备批判的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它要求艺术修养者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判断艺术作品的优缺点,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艺术修养者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外界意见所左右,能够自主地思考和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看法。
艺术修养者应当注重对自己创作的反思和审视,不断逼迫自己进步,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水平。
此外,艺术修养还要求具备创新精神。
艺术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活动,因此艺术修养者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勇于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艺术修养者应当不断探索和突破自己的艺术边界,以突显个人的艺术特点和独特性。
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艺术修养者,才能在艺术创作中不断超越自己,产生独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总之,艺术修养作为艺术家或文化爱好者必备的素质,既要求具备广博的艺术知识,又要求具备高度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还要求具备创新精神。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复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1.“钻坚仰高,忘其疲劳”语出(B.《非草书》)。
A.《说文解字》B.《非草书》C.《散氏盘》D.《画赞》2.汉字以(C.象形)为基本的成字方式。
A.抽象B.形声C.象形D.会意3.汉字的成字方式有(D.六)种。
A.三B.四C.五D.六4.《说文解字》作者是(A.东汉)时期人。
A.东汉B.西汉C.西晋D.东晋5.“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语出(C.《书谱》)。
A.《说文解字》B.《艺舟双楫》C.《书谱》D.《非草书》6.“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语出(C.蔡邕)。
A.许慎B.王羲之C.蔡邕D.刘向7.圣书文字是(A.古埃及)使用的文字。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印度8.( B.甲骨文)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A.英文B.甲骨文C.金文D.纸草文字9.秦统一六国之后用于书写诏书等匹配皇帝的专用字体是(C.小篆)。
A.金文B.隶书C.小篆D.大篆10.(D.隶书)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
A.大篆B.小篆C.草书D.隶书11.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是(C.行书)。
A.篆书B.章草C.行书D.隶书12.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即(B.刻画符号)。
A.图画B.刻画符号C.图样D.符号13.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A.甲骨文)。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纸草文14.甲骨文最初于河南(B.安阳)出土。
A.洛阳B.安阳C.新乡D.唐河15.著名古文学家董作宾将甲骨文按书法风格划分为(C.五)个时期。
A.三B.四C.五D.六16.金文是(D.大篆)的一种类型。
A.小篆B.甲骨文C.隶书D.大篆17.金文以(C.西周青铜器铭文)为代表。
A.战国青铜器铭文B.春秋青铜器铭文C.西周青铜器铭文D.东周青铜器铭文18.《大盂鼎》是西周(A.早期)时期金文的代表。
A.早期B.中期C.晚期D.后期19.()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风貌。
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培养有文化修养的艺术人才
术 才 能 充 分 发 挥 自身 的优 势 和 特 点 , 正 体 现 出 中 华 民族 艺 术 的 文 化 价 值 与 关 学特 色 , 只 真 也
有 这样 , 们 的民族 艺 术才 能在 弘杨传 统 的基 础上 不 断发展 创 新 , 正 走 向世 界 舞 台, 各 我 真 为 国 广 大 观 众 所 喜 闻 乐 见 。 正 因为 如 此 , 为 中 国 艺 术 学 庞 大 体 系的 构 建 与 叙 述 者 , 作 《中 国 艺 术 学》以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作 为 背 景 , 过 中 国 艺 术 简 史 、 国 艺 术 理 论 和 中 国 艺 术 精 神 三 个 方 通 中 面 , 总 体 上 勾 画 出 中 国 艺 术 的 风 貌 , 括 了 中 国 艺 术 发 展 进 程 的 )- , 律 , 其 突 出 了 中 从 概 k -- -'规 f 尤
术 。从 古 至 今 , 国 艺 术 涌 现 出 了 难 以 计 数 的杰 出 艺 中
国艺术 发展 进程 的基 本规律 , 其是 突 出了 中国艺术 尤
的 民族 风 格 和 美 学 特 征 , 现 了 中 国 艺 术 深 邃 的 文 化 体 内涵 。众所 周 知 , 国 传 统 艺 术 有 着 悠 久 漫 长 的历 中 史 , 气 魄 宏 大 的 秦 汉 艺 术 , 艺 术 自觉 时 代 的 六 朝 从 到
国 艺 术 的 民 族 风 格 和 美 学 特 征 , 现 了 中 国 艺术 深 邃 的 文 化 内涵 。 体
关键 词 : 国艺术 学 ; 中 学科 体 系 ; 建 ; 养 ; 化 修 养 ; . X. 创 培 文 艺 文献标 识码 : A
五 千 年 悠 悠 岁 月 , 千 年 辉 煌 历 史 , 成 了 光 辉 五 形
艺术素质是什么
艺术素质是什么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对有关于艺术的方方面面从浅到深的进修,通过一翻努力从而达到某种艺术境界。
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不只是提升自己艺术技能方面,还要有艺术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更要有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宽阔的心胸。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艺术素养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艺术素养,指的是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了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等艺术的欣赏、感受、认知、表现能力上的综合体现。
简单说,艺术素养,就是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素养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艺术素养是艺术涵养和艺术能力的统一,是含于内而形于外的。
含于内,是为艺术涵养;形于外,是为艺术能力。
艺术涵养包括艺术经验、艺术熟悉,以及对各类艺术特性的了解和掌握;艺术能力包括艺术感受力、艺术理解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艺术素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稳定性。
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贯穿在全部的艺术活动之中,并决定某个人进入既定的艺术境界。
因此,如果一个人只能从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或某一层次上感知艺术对象,或者只能以事物的某一部分、某一种美为欣赏对象,那么,还不能说他真正具有艺术素养。
(三)艺术素养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具有生成性和可塑性。
美感和审美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享受,是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关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是人的一种特别的心理活动。
人的审美意识不是先天的能力,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施行的产物,在改造社会中人的感觉、艺术的感受也随之而确证。
当然,艺术素养有生理方面的基础,它的形成有赖于相应的感觉器官。
先天的生理缺陷,会导致一定的审美缺陷。
但是,艺术素养绝不是遗传所能给予的,它是生活施行、知识修养、思想意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艺术素养较之科学素养和道德素养,是更高层次、更综合的素养。
科学求真,即掌握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道德求善,即实现人伦的道德秩序;艺术求美,即对必定性的自由运用,对个体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实现。
中华传统文化修养
综合修炼: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
奉献精神。
这种道德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持久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
2.文化艺术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遗产。
从古代的
诗词、书法、绘画到现代的文学、戏剧、电影,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精髓。
3.历史文化遗产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
古文物、传统手工艺等。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礼仪文明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礼仪文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和社交礼仪。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礼仪规范,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和文明素养。
5.科技文化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文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通过学
习和了解古代科技文明的成就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艺术、历史文化遗产、礼仪文明和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文人画的艺术家的艺术修养
中国文人画的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中国文人画的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中国文人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以文人雅士为主,强调艺术家的修养和境界。
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在中国文人画中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不仅体现在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式上,更深入地影响着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首先,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
中国文人画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艺术家需要通过研读古代文献、领悟经典思想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对文人画的精神与形式进行内外融合,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
其次,艺术家应具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审美修养。
中国文人画擅长以墨、水、笔和纸来表现人物、山水、花鸟等,艺术家需要通过长年累月的实践和研究,掌握各种绘画技法和构图方法。
同时,他们还要培养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
艺术家的个人修养对于中国文人画的成功创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人画强调艺术家的心境、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只有通过对自己的心灵修炼和个人修养的提升,艺术家才能将自己内在的情感和思想真实地融入到作品之中。
艺术家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修养,如诗词书法、音乐舞蹈、禅修冥想等,来提高自身的艺术境界和内在的灵性。
此外,艺术家的艺术修养还需要体现在与社会的互动中。
中国文人画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艺术家需要通过与其他艺术家、收藏家、观众的交流和对话,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境界。
他们需要通过参与展览、讲座、学术研究等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文人画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文人画的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在中国文人画的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艺术家需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具备卓越的技巧和审美修养,通过个人修养提升内在的情感和境界,以及与社会的互动交流,使自己的作品卓然成章。
只有具备了这些修养,艺术家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国文人画作品。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修养与品味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修养与品味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是受到极高崇拜和推崇的文化人士,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情操,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风流人物。
他们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建树,还在艺术修养和品味方面具备深厚的造诣。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修养与品味进行探讨。
一、艺术修养1.文学修养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修养首先体现在他们对文学的熟悉和深入研究上。
他们秉承儒家思想,注重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他们通常会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经典著作,如诗词、史书、哲学等。
这使得他们拥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进而在文学创作中有所借鉴和发挥。
2.书法修养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注重艺术修养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书法。
书法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文人们修身养性以及展示自我才华的一种载体。
文人墨客通过课文,模仿名家,参观名胜古迹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书法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3.绘画修养除了书法,绘画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艺术之一。
他们会从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中汲取灵感,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擅长山水画、花鸟画等,他们注重画面的构图、笔墨的运用以及气韵的表达,通过画作传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品味1.审美品味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独特的审美品味体现在他们对自然美、文化美的敏感和追求上。
他们常常游历名山大川,欣赏自然风光,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和绘画中。
另外,他们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尊重,也使得他们能够深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2.生活品味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简约、精致的生活品味。
他们通常选择居住在静谧的山水之间,远离尘嚣,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艺术修炼。
他们钟爱文人雅居,注重家居环境的布置和物品的摆放,以体现自己的品味与气质。
3.人文品味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人文精神的崇尚也是其品味的体现。
他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推崇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
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将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个人感悟相结合,通过艺术作品传递出对社会、人性的思考与关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趣味与艺术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趣味与艺术修养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丰富的艺术修养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审美趣味与艺术修养贯穿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美感体验。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趣味以及艺术修养,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一、审美趣味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趣味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在建筑、绘画和音乐等艺术表现方式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呈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美感。
古代建筑中常常融入山水、花木等自然元素,通过精致的工艺与设计,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给人们带来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同时,中国传统绘画也是审美趣味的重要体现。
中国古代绘画追求的是意境的表现,而非严谨的形态。
通过笔墨的运用和线条的勾勒,传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传统绘画更注重画面的留白和意境的引导,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另外,中国传统音乐也是审美趣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是内敛、缓慢而沉稳的节奏,力求带给人们一种沉思和静谧的美感。
通过传统乐器如古琴、古筝的演奏,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唤起人们心中深处的情感,让人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二、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修养被视作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接触、学习和欣赏艺术,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修养。
首先,艺术修养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人们能够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其次,艺术修养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
艺术作品往往通过情感表达来打动人心,而艺术修养能够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最后,艺术修养还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
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人们能够开阔自己的思维,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三、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趣味与艺术修养并非停留在过去,而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中继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美育的发展史
中国美育的发展史中国美育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的起源。
中国古代文化非常重视美育,将艺术与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在古代,美育主要通过儒家教育体系传播。
儒家思想认为,艺术是人文精神的表达,是培养人的品性和情感的重要途径。
因此,古代学校和私塾都重视绘画、音乐、书法和诗词等艺术形式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天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美育逐渐发展成熟。
在唐宋时期,美育成为士人的基本修养之一。
文人雅士们崇尚文人画和文人诗,注重个人的艺术表现和理论追求。
同时,宫廷也十分重视美育,皇帝和贵族们鼓励艺术家们创作,使得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美育面临了很多挑战。
在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对美的需求逐渐减弱,美术教育的地位也受到了冲击。
然而,在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美育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美育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加大对美育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美术教育得到了加强,各种艺术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此外,中国美术馆、美术学院和艺术团体也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展览和交流活动,推动中国美育的发展。
同时,中国的美育教育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校和社会团体开始更加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和艺术表达。
这样,中国美育逐渐从传统的技艺传承转向了注重个体的创造和表达。
总而言之,中国美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传统审美教育的繁荣和近代文化变革的挑战。
在当代,中国美育正逐渐得到重视和发展,通过教育体系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创意人才,并且在国内外艺术交流中展示了中国的艺术魅力。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判断题
判断题1.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
( F)2.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是其次取得重要艺术地位的。
(F )3.书法是最纯粹的中国本土艺术。
(T )4.转注不是汉字的成字方式。
(F )5.指事是属于“六书”的一种。
(T )6.会意是汉字的基础。
(F )7.汉字是“物象之本”。
(T )8.《说文解字》作者是刘向。
(F )9.人的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中表现出来,其他民族写字是没有这种境界的。
(T )10.毛笔是汉字书写能成为艺术的又一关键因素。
(T )11.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审美内涵上同西方绘画艺术是一脉相承的。
(F )12.中国书画艺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气韵生动。
(T )13.西方古典绘画艺术追求造型的科学准确,色彩写实逼真。
(T )14.楔形文字至今仍在两河流域使用。
(F )15.篆书保持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T )16.大篆也称秦篆。
( F)17.横稍向右上倾斜是楷体与隶书的区别之一。
(T )18.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写法。
( T)19.先有文字,然后才有书法史的开端。
(T )20.甲骨文中已经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
(T )21.甲骨文在盘庚武丁时期的风格是书风柔弱。
( F)22.帝乙帝辛时期甲骨文疏风雄浑。
( F)23.《大盂鼎》笔画疏朗,廋笔校对。
(F )24.隶书兴盛于汉代。
(T )25.秦隶书完全摒弃了篆书意味。
(F )26.隶书到西汉时期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完善成熟的一种字体。
(F )27.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刻。
(T )28.《礼器碑》是西汉隶书的杰出代表。
(F )29.章草即“隶书之捷”。
(T )30.盛唐时期是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
(F )31.隋唐是楷书的中兴时代。
(F )32.《多宝塔》是颜真卿晚年作品。
(F )33.唐代草书以晚唐狂草最能标榜气势。
(F )34.杨凝式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F )35.宋人书法在楷书上不及唐人,然以行书胜之。
( )36.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艺术修养的重要性艺术修养是个人对艺术领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是个人感受、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的能力。
它通过对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够丰富个人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
艺术修养在个人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性。
首先,艺术修养对个人的情感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能让人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通过欣赏和感受艺术作品,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得到充分的滋养和疏导,从而提高情绪的稳定性和生活的幸福感。
此外,艺术作品还能够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思维和视野,促进个人的自我认知和内在价值的实现。
其次,艺术修养对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作品呈现了多样的形式和表现方式,不同人对艺术的欣赏程度取决于个人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可以培养个人对不同艺术作品的品味和鉴赏能力,使个人能够细腻地感受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哲理,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高度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欣赏到更为深刻、丰富和精妙的艺术作品,提升审美体验,丰富生活内涵。
艺术修养还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风貌。
通过艺术作品的传播和展示,可以增进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了解和友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艺术修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作品,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提高个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艺术修养还能够对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个人可以培养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升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艺术修养可以拓展个人的触角,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个人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总之,艺术修养的重要性体现在个人情感发展、审美能力提高、社会和谐以及个人学习和工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艺术修养不仅可以让个人学会欣赏和创造美,还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练习试题(最全最标准答案)
单项选择题1.“钻坚仰高,忘其疲劳”语出()。
A.《说文解字》B.《非草书》C.《散氏盘》D.《画赞》2.汉字以()为基本的成字方式。
A.抽象B.形声C.象形D.会意3.汉字的成字方式有()种。
A.三B.四C.五D.六4.《说文解字》作者是()时期人。
A.东汉B.西汉C.西晋D.东晋5.“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语出()。
A.《说文解字》B.《艺舟双楫》C.《书谱》D.《非草书》6.“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语出()。
A.许慎B.王羲之C.蔡邕D.刘向7.圣书文字是()使用的文字。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印度8.()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A.英文B.甲骨文C.金文D.纸草文字9.秦统一六国之后用于书写诏书等匹配皇帝的专用字体是()。
A.金文B.隶书C.小篆D.大篆10.()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
A.大篆B.小篆C.草书D.隶书11.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字体是()。
A.篆书B.章草C.行书D.隶书12.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画文字,即()。
A.图画B.刻画符号C.图样D.符号13.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篆书D.纸草文14.甲骨文最初于河南()出土。
A.洛阳B.安阳C.新乡D.唐河15.著名古文学家董作宾将甲骨文按书法风格划分为()个时期。
A.三B.四C.五D.六16.金文是()的一种类型。
A.小篆B.甲骨文C.隶书D.大篆17.金文以()为代表。
A.战国青铜器铭文B.春秋青铜器铭文C.西周青铜器铭文D.东周青铜器铭文18.《大盂鼎》是西周()时期金文的代表。
A.早期B.中期C.晚期D.后期19.()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风貌。
A.《大盂鼎》B.《散氏盘》C.《毛公鼎》D.《虢季子白盘》20.()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
A.《大盂鼎》B.《散氏盘》C.《毛公鼎》D.《虢季子白盘》21.石鼓文是战国时代()的文字。
中国人的修养 修学篇
中国人的修养修学篇
中国人的修养是指中国文化中所强调的道德修养、礼仪修养、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修养。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一种行为方式。
道德修养方面,中国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例如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等。
中国文化中还强调了一些重要的道德原则,如“仁爱”、“正直”、“诚实”和“宽容”。
礼仪修养方面,中国人注重尊重他人,注重礼仪规范和社交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例如问候、道谢、请安等。
在商务交往中,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以礼待人,重视面子和场合的礼仪。
学识修养方面,中国人注重知识的修养和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博学多才”,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进修。
中国人认为学识是人的财富,是提高自身素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
中国人的修养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家庭观念、思维方式、艺术修养等。
家庭观念中,中国人注重家庭的和睦和亲情关系。
思维方式中,中国人注重审慎思考、遵循传统智慧。
在艺术修养中,中国人注重文学、音乐、绘画等的修炼,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修养是一种以道德、礼仪和学识为基础的行为准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这种修
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传承,并成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特征之一。
古代文人的艺术修养与人生境界
古代文人的艺术修养与人生境界古代文人的艺术修养与人生境界,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艺术修养是指文人通过对诗词、书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实践,逐渐培养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而人生境界则是指文人因其对艺术修养的关注和追求,从而达到的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人格境界。
本文将从艺术修养与人生境界的关系、古代文人的艺术修养及其对人生境界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艺术修养与人生境界的关系艺术修养和人生境界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修养是人们通过欣赏、研究和实践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只有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人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从中汲取美的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和生活中。
而人生境界则是文人通过对艺术修养的关注和追求,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
一个具有高尚人生境界的人,不仅具备审美情趣,还能够将其内化为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处世态度,对待他人、对待生活都能够保持一种淡然和超脱的心态。
二、古代文人的艺术修养古代文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艺术修养的典型代表。
他们不仅对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在艺术实践中不断追求卓越。
他们通过对古人名篇的学习和吟咏,提高自己对诗词韵律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书画方面,他们注重传统技法的学习,通过模仿和创新,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作品。
除此之外,音乐、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也都是他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通过这些艺术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古代文人培养了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艺术修养对人生境界的影响艺术修养对人生境界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艺术修养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提高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这种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能够得到体现,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升生活品质。
其次,艺术修养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和实践艺术形式,人们能够不断触发自己的创造灵感,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加深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整合题库—判断题B65.笔画少空白多的部分称“实”。
(虚)(×)117.半熟宣是用熟宣传加工而成。
(生宣)(×)134.不同的作品幅式其章法也要求不同。
(√)C27.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刻。
(√)90.陈基《贤郎帖》藏于台州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94.《曹全碑》、《张迁碑》均为功德碑。
(√)115.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作。
(√)127.传世的著名隶书碑刻皆为东汉时所作。
(√)103.草书、行书、楷书皆脱胎于隶草,但草书最迟。
(×)D23.《大盂鼎》笔画疏朗,廋笔校对。
(× )16.大篆也称秦篆。
(× )22.帝乙帝辛时期甲骨文书风雄浑。
(× )32.《多宝塔》是颜真卿晚年作品。
(× )105. 地上作书,书写大字宜用蹲着的姿势。
(√)111.单款指只写上款。
(下款)(×)141.大多数书法作品在在笔法上都有鲜明的方笔圆笔区别。
(×)126.邓石以隶法作篆,突破千百年来隶篆的藩篱。
(√)129. 东汉早期,早在墓葬里放置镇墓陶纹瓶的风俗(中后期)(×)G44.工约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H6.会意是汉字的基础。
(×)7.汉字是“物象之本”。
(√)17.横稍向右上倾斜是楷体与隶书的区别之一。
(√)75.《翰林要诀》是明代的书法理论著作。
(×)86.汉兴而有草书。
(√)1黄庭坚草书单字结构奇险,一改圆转流畅的草书笔调。
(√)J20.甲骨文中已经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
(√ )21.甲骨文在盘庚武丁时期的风格是书风柔弱。
(×)36.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 )51.甲骨文的线条往往体现出一种艰涩崎岖的意味。
(×)57.甲骨文的形体已经严格定型。
(尚未)(×)72.甲骨文中已经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基本元素。
(√)76.甲骨文尚未形成基本写作章法。
(已经)(×)77.《祭侄文稿》用笔古朴浑厚,以侧锋为主,偶出圆笔。
(中锋)(×)96.甲骨文的笔画大多平直瘦硬,挺拔峻锐。
(√)108.金文跨越的时间很长,从殷商直至春秋。
(√)K48.开笔应用开水将新笔笔毫慢慢泡开。
(× )41.康熙喜赵、乾隆好董。
(×)113.款文的字一般以小于正文为好。
(√)118.楷书的收笔方式有藏锋和露锋两种。
(√)114.柯九思的绘画以“形似”著称,擅画竹。
(神似)(×)102.楷书书写时,行笔均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侧想破。
(√)136.款的下部一般与正文底部齐平。
(不宜)(×)L46.历史上形成了四大制笔中心。
(×)24.隶书兴盛于汉代。
(√)26.隶书到西汉时期已经发展成为高度完善成熟的一种字体。
(× )28.《礼器碑》是西汉隶书的杰出代表。
(×)53.隶书的用笔提按,转折丰富。
(√ )58.礼器多以钟为主。
(鼎)(×)62.《礼器》肃括、《史晨》清超。
(清超、肃括)(×)73.隶书的主要特点是由篆书的圆曲变为方直。
(√)80.李邕是行书豪放派的主要创作者之一。
(√)85.临习金文宜故作颤抖以取艰涩之意。
(切忌)(×)79.《临池心解》称:“避,回避也”。
(×)112. 隶书的诞生晚于小篆。
(√)106.《李白忆旧游诗卷》现藏于法国卢浮宫。
(日本东京)(×)M39.明代帖学盛行。
(√)49.毛笔用毕后一般应平置。
(× )10.毛笔是汉字书写能成为艺术的又一关键因素。
(√)69.毛笔的书写姿势分坐、立。
蹲三种。
(√ )84.墨是用植物油或松树枝烧出的烟末调入胶和香料制成的。
(√)128. 明受,仙居人,国清寺僧。
(三学寺)(×)72.潘天寿最擅长的书体是楷书。
(行草)(×)Q42.清朝中期以后,碑学衰落、帖学盛行。
(×)43.清代碑学发轫于考据学。
(×)25.秦隶书完全摒弃了篆书意味。
(×)14.楔形文字至今仍在两河流域使用。
(×)83.清明中期以后,碑学衰弱,帖学盛行。
(帖学、碑学)(×)87.青铜器铭文中的“阳文”为“识”。
(√)R9.人的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中表现出来,其他民族写字是没有这种境界的。
(√)88.人的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中表现出来,其他民族写字是没有这种境界的。
(√)S30.盛唐时期是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
(× )31.隋唐是楷书的中兴时代。
(√)50.三国时期才有松烟烧制成的墨。
(×)35.宋人书法在楷书上不及唐人,然以行书胜之。
(× )1.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
(×)3.书法是最纯粹的中国本土艺术。
(√)8.《说文解字》作者是刘向。
(× )55.生宣的制作过程加入明矾。
(熟宣)(×)64.宋代于草书卓有大家者唯王庭坚一人。
(√ )59.《散氏盘》以变幻莫测,神奇诡秘的风格著称。
(√ )71.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
(√)92.《书断》列孙绰书法为第三等。
(第四)(×)109.宋四家唯蔡不擅行书。
(×)98.生宣适合书写较为精到,字形较小的字体。
(×)124. 宋朝佛教盛行,楷书抄经成为职业。
(唐朝)(×)139.书法创作用墨以墨汁较为方便,练习则以墨锭研磨为好。
(×)133. 隋唐是楷书的成熟期。
(两晋)(×)140. “世、山”两字三竖成上合下开之势。
(×)T33.唐代草书以晚唐狂草最能标榜气势。
(×)54.唐朝是中国书法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
(×)W91.王铎草书的一大特色是“飞腾跳掷”的笔势。
(√)135.《吴兴赋》书法为赵孟頫所写,内容由他人所撰。
(自己)(×)132.王羲之的行书有一种湿润疏朗的风韵。
(√)X13.西方古典绘画艺术追求造型的科学准确,色彩写实逼真。
(√ )18.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写法。
(√)19.先有文字,然后才有书法史的开端。
(√ )52.小篆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征。
(×)60.小篆之称是相对大篆而言的。
(√ )61.西汉刻石传世很少,仅见二十余种。
(十余)(×)67.闲章常铃于作品的前面。
(√ )70.相对于六国使用古文,秦国则通用隶书。
(√ )74.行书之体常意多于法,最能表达人的情感。
(草书)(×)81.悬腕是手腕及肘部都悬空,也叫悬肘。
(×)97.郗愔是王献之妻弟。
(√)100.西汉碑刻书体属于古隶为主,波挑含蓄。
(√)125.《熹平石经》被康有为推为逸品。
(石门颂)(×)Y47.硬毫蓄墨量饱满。
(×)37.元代是书法取法晋唐、复古为革新的时代。
(√)34.杨凝式是唐代著名书法家。
(√)56.砚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 )95.《雁塔圣教序》是智永老年时所书。
(褚遂良)(×)99.也分为生熟两类。
(√)138.一般来说,处于中宫位置的笔画应紧凑,不可松散。
(√)Z2.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是其次取得重要艺术地位的。
(× )4.转注不是汉字的成字方式。
(× )5.指事是属于“六书”的一种。
(√ )11.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审美内涵上同西方绘画艺术是一脉相承的。
(× )12.中国书画艺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气韵生动。
(√ )15.篆书保持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29.章草即“隶书之捷”。
(√ )45.中国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使用毛笔。
(√ )38.赵孟頫,字鲁直。
(× )40.祝枝山以小楷、篆书成就最高。
(× )66.篆书大多字形偏长,应以纵势贯穿来布局。
(√ )68.在中国艺术史上,书法是其次去的重要艺术地位的。
(×)63.《张迁碑》是元代发现的。
(明代)(×)78.中锋的点画特征是,两边齐平,圆浑饱满。
(√)82.郑虔与白居易为诗酒友。
(杜甫、李白)(×)89.在结字中,笔画一般是小让大,右让左。
(左让右)(×)93.湛然,俗姓吴,被后世尊称为天台宗九祖。
(×)107. 郑虔草书成就与怀素媲美,高于张旭。
(张旭、怀素)(×)110.在字中,笔画排列要疏密相间,巧妙安排。
(√)116.张旭草书在书写上采取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
(√)119. 左右有直,宜左展而右收。
(左收而右展)(×)122. 磔笔锋开张也。
(√)101.《苕溪诗帖》所书为米芾自撰诗。
(√)104.在写法上,《阴符经》略近《雁塔圣教序》。
(√)120.《苕溪诗帖》反映了米芾青年时期书法的典型面貌。
(中年)(×)121.张廷壁是明代书法家。
(√)123.篆书的小篆化和篆书的隶篆化是先后发生的。
(基本上是同步发生的)(×)137. 在字中,笔画排列要疏密相间,巧妙安排。
(√)130. 篆书的线条少提按顿挫,无方折笔。
(少)(×)131.真正以行书入碑,并以行书名世的是赵孟頫。
(李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