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多样化,信息获取途径广泛,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传统的教室授课模式可能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他们更习惯于自主获取信息,在互联网上搜索和浏览,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
大众文化倾向于娱乐化,学生更喜欢轻松有趣的内容,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大众文化的观念多元化,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更加多样。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背景和地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认同度也会有所不同。
传统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难以真正引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得商业广告和娱乐文化深入人心,可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竞争。
广告和娱乐行业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关注度产生一定的压制。
针对以上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进行创新,以增强吸引力和有效性。
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渠道。
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在线开设思政课程,通过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资源等提供学习内容,满足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需求。
可以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创造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教育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将思政教育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
通过针对性的案例分析、讨论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让学生在思考和辩论中获得成长和收益。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引入当代热点和实际案例,使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问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
通过思维训练、逻辑思辨和辩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客观分析问题,具备批判性判断力。
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困境,但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
本文将从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困境及创新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
学生的消极态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们更倾向于追求快餐式的知识,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不屑一顾。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单一和僵化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更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为了克服以上的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而非一味地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引入更多的时事热点和前沿理论,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对思想政治的深刻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也需要更新,引入多媒体、互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学校与社会资源也需加强沟通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的平台,从而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大众文化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适应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希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道路上能够不断探索前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长环境。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随着社会发展和大众文化的兴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且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如何在大众文化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挑战出发,探讨创新思路和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困境1. 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变得极其多元化。
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书籍、报纸、电视等途径获取信息,更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获取和交流信息。
这种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 大众文化对价值观念的冲击大众文化在传播娱乐、消费、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年轻人。
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念可能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异,甚至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和反感,从而降低其接受程度和效果。
3. 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陈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灌输式教育为主,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而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们对于自主性、多样性的需求越来越强,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二、创新思路和方法1. 积极引入大众文化元素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大众文化的元素,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比如可以借助流行的影视作品、音乐、文学作品等,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
2. 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为了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可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比如可以结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更新教材内容,及时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深刻的社会理论,具有极高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指导当代中国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意味着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在当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尤为关键,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中更是必不可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能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传播和推广,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工作,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全面提升,对于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基本原则1. 实事求是原则。
马克思主义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社会现实,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根据群众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正确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 革命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弘扬革命精神,唤起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行列。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1. 引言1.1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文化是当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现象,它通过广泛传播的媒体和平台,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大众文化注重娱乐化、商业化,注重表面效果和瞬时快感,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思辨性、深入性的特点相矛盾。
学生们受到大众文化的熏陶,对于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产生抵触,表现出乏味、枯燥,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大众文化中存在着浮躁、功利的倾向,强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这容易导致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出现消极抵触的心态,甚至产生对思政教育的负面情绪。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困境。
高校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探索创新思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添加内容至2000字】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随着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
大众文化倾向于追求娱乐性、消费性和快节奏,这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理念相冲突,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下存在着单一化和僵化化的问题。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停留在灌输知识和灌输观念的层面,缺乏对学生个体需求和成长规律的深刻理解,难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思政与实践脱节的困境。
传统的思政教育往往只注重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无法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价值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需要在创新思路和方法上做出有效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求。
2. 正文2.1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随着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多样化,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新月异。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传统教育方式与当今大众文化相脱节的困境,需要寻求创新之路。
本文将探讨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并提出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1. 传统教育方式与大众文化相脱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书本阅读和讲座等形式进行,而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却更注重娱乐化和情感化,例如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
这导致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2. 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大众文化的传播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因此出现差异化和碎片化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模式,也难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信息爆炸带来的认知挑战大众文化的传播速度和途径的多样化,导致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和量大大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真伪不易辨别,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面临认知挑战,很难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1. 多元化教育形式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送,组织线上辩论赛和主题讨论活动,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2. 开设前沿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容往往与社会热点话题密切相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前沿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思考能力。
可以开设针对当今社会问题的研讨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
3. 运用新媒体,打造互动平台大众文化的传播途径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打造互动平台,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
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拓展
浅析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拓展【摘要】在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传统渠道的局限性逐渐显现,急需拓展新的方式。
本文探讨了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传统渠道的拓展和新媒体渠道的应用,以及多样化教育形式和合作交流机制的构建。
通过对比分析和案例研究,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拓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未来,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先进技术,建立更加开放与多元的教育平台,实现与时俱进的教育目标。
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众文化, 渠道拓展, 传统渠道, 新媒体, 多样化教育形式, 合作交流机制, 重要性, 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渠道已经显得越来越单一和狭窄,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需求。
如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渠道拓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渠道的应用,创新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构建合作交流的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
1.2 问题提出在大众化的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育渠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新媒体的兴起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如何拓展渠道,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问题一:传统的教育渠道存在单一性和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来进行,但由于大学生的背景和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单一形式的教育模式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传统渠道也存在着教育资源有限、互动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和创造力。
如何拓展教育渠道,提供更多元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当今大众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试论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重要 。这一历史使命 决定 了进 一步 对大众文化 与高校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 关 系 问题 进 行 深 入 的 思 考 的 必要 性 。
一
、
对 大众 文化与 思想政治 教育 的 内涵 的梳理
( ) 众 文 化 的 内 涵 。大 众 文 化 是 一 个 具 有 歧 义 的 概 一 大
念 , 中国它既具有舶来 的性质 又具有 民族的特色 , 在 本文 采 用 了被民众普遍接受的观点。和市场 商品领域 而
影响 。
一
力, 并逐 步成为 中国社会 的流行文化 。作为现代化发展过 程 中必然产生的一 种文 化现象 , 大众 文化对 当今大学生 理想 、 信念的形成更是具有强大的挑 战和 冲击 , 这无疑给思想教育
工作者增加 了新 的历史使命 。因此 , 在全球经济危机 的大萧
条 的历史背景下 , 在中国政府“ 必须保持经济 平稳 较快发展 、 调整结构和管理 好 通胀 预 期 三者 的关 系 ” 温 家宝 答 记者 ( 问) 的关键时期 , 深刻反思高校思 想政治教 育工作应 如何把 握好传统文化与大众 文化 、 主流意识形 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 的关系 , 使其真正发 挥维护 国家意识形 态 的工具 性作用 , 实 现国家的主流意识 , 实现社会 主义意识 形态对 人的塑造 , 实 现意识形态领域对经济发展 、 政治稳定 的思 想支撑作用至关
方面 , 大众文化导 致人们在社 会化 过程 中的低俗化 。
产生的新 的生活现象 , 由现代大众 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 技 是
术塑造并加 以支撑的文化生产形式和 文化传播 形式 , 因此 并 能够成 为被大众广为使用和利用 的文化 消费形 式 , 是基 于文 化成为大众普遍的消费品而确立起来的文化形态 ”l。大众 J 文化这里主要是在中性 意义上使用 的, 主要是指一种通过大 众媒介传播的都市文 化产业 与公众 1 3常消费文 化形态。社 会经济 的发展为大众文化 的产生提供 了有机 的土壤 和广大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西方文化的渗透与冲击
在文化交汇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 生深刻的影响。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降 低,产生思想上的混乱和迷茫。
3、文化交汇中的价值冲突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一些传统 的价值观念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可能受到挑战,使得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产生困 惑。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录
01 一、大众文化对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 响
03 参考内容
02 二、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 大学生群体中,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然而,这种影响并非全然积极,它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次演示将探讨大众文化对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 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
首先,大众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 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大众文化的引入,使得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 近生活。例如,一些流行的公益广告,如“关爱留守儿童”、“环保从我做起” 等,以大众文化的方式传递了正能量,强化了道德教育。
家庭和学校的联合教育对于防止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孩 子的成长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同时,学校 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大众文化。
4、加强网络监管和管理
政府和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和管理,防止不良信息对大 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高校也应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校园 网络成为传播不良信息的地方。
3、创新教育方法
浅谈大众文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对喇
浅谈大众文化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 响
肖婷
黑 龙 江信 息技 术 职 业 学 院 1 0 2 50 5
摘要 : 随着我 国经济改革的深入 与发展 , 有商业性 、 具 娱 化 和高 校 的思 想 政 治 教育 中都 具 有 人 性 化 的 理念 。 由 于人 本 乐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的大众文化业也飞速的发展起来 ,并逐 主义 思 想 的快 速 发展 .高 校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也 由 传统 化 的灌 渐 发展 成 为我 国社 会 流行 文化 。本 文 从 大众 文 化 的 性 质 和 它 输 说 教 逐 渐 转 变 为人 性 化 的传 授 。 后 , 最 娱乐 功 能 是 大 众 文 化 与 高校 思想政 治教育的 内在联 系出发 ,阐述 了大众文化对我 和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所 强 调 的 。将 文 化 的 娱 乐 功 能 和教 育 国的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重要 影 响 。 功能 相 结 合 . 其 向寓 教 于 乐 的方 向发 展 , 现 被 容 到 形式 的 使 实
根本 文 化 变 革 。 众 文 化 以 遵循 现实 为 原 则 , 快 乐 作 为人 生 大 将 应 有 之 义 , 也 是 人 们 心 理 需求 的基 本 展 现 。 这 冲 突 _ 在 大 众 文 化 较 为 发达 的年 代 ,高 校 的 思 想政 治教 育所 弘 扬 的崇 高 早 稻 了 平 庸 的 大众 文 化 的 弱 化 。例 如 ,湖南 卫 视 的 “ 女 ” “ 男 ” 娱 乐 性 的 节 目, 可 以吸 引 无 数 怀 带 一 夜 超 和 快 等 总
盾 。 大众 文 化 与 商 品 的 消 费意 识 消 解 并 侵 蚀 了社 会 群 体 的 理 想信 念 和政 治 追 求 以 及 其 对 主流 的意 识 形 态 的 认 可 度 .这 造 成 了 主流 意 识 形 态 在 边缘 地 位 的停 留 。高 校 学 生 只 乐 于 接 受 与 日常生 活 息 息 相 关 的 思想 政 治 内容 ,缺 少 对 政 治 理 论课 的 热情 2 3大 众 文化 为高 校 思 想 机 遇提 供 了发 展 机 遇 . 大众 文 化 的传 播 极其 广泛 ,信 息 和 知 识 的 传 播 的 周 期 与 时 间在 很 大 程 度 上 缩 短 了 .大 学 生 对 世 界 的 认 知 的 广 度 和 深 度、 了解 世 界 的 渠道 和 方 法 都 是 从前 不 可 比拟 的 。 众 文 化 为 大 我 们 打 开 了高 校 思 想 教 育 的新 局 面 。它 为 大 学 生 的个 性 发 展 创 造 了 巨 大 的发 展 空 间 和 有利 条 件 .它 赋 予 了学 生 积 极 的 主 体意识。
大众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的 问题。
[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 (a s c lu e 的强势发展 日渐成为影 响当今 社会发展的 m s u t r) 重要力量和研究议 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具有 中国特色 的话语 , 而将 二者结合起来, 正是基于大众文化在当代中 国的崛起 已成 为理论研究和现 实教育机制创新应有的景观。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 , 高校 思想政治教 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社会 发展的成败 的关键环节之 一。因此, 必 须看到“ 大众文化在 当代 中国社会 的普遍流行 , 必然成 为人们生活 的重要 环境现实的社会生活 是教育 内容的重要源 头 。” 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不可能 回避或绝对地排斥大众文化, 因势利导地利用大众文化提 高思想 政治教育 的实效, 而不能让人们 仅仅被 动接受大众文 化的影响。 于是 , 探索大众文化 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实施 与学生接受能力、 思想政 治教育创 新能力 的 内在关系, 利于从 从不同的角度探 讨采 取思想政治教育 的有 效手 段与 有 方法, 使思想政 治教育 的理论不 断创新 。
的“ ” 也 不 仅 在 于 受 教 者 的“ ”其 实 更 重 要 的 目 的 是 推 动 受 教 者 将 教 , 学 ,知’ 行 , 动, 充分利用现有 的技术手段达到间性教育的效果。 2 2体 验 式 教 育 . 体验式 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建立的前提就是情境的共享和共享情境 , 是指 施教者与受教 者在教育过程 中所 共有的情境与 知识基础 (n w e g k o ld e bs) a e ,它是教育环节中的主客观因素的总和 。学习的根本特征是情境性 的, 学习者通过与所处情境的相互作用, 达到对情 境的适应 。 大众 文化就是 这样 一个情境, 影响 思想 政治教育 的各个 环节, 有必要通 过培育教与学 的 共通感 , 推动教育 的互培与体验是学习的功能。 首先 , 在教育过程 中, 随着教育过程的深入 , 接受方与教育者在相互作 用过程 中不但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 而且通过对新兴技术和规则平 台的充 分使 用, 产生了更广泛 的共 享 , 提高 了知 识背景共有程度与 移情 程度 。其 次,建立在信任和 体验 共通感是 意识 形态与道德规 范传 递与学习 的助力 器 。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内容 既 是 理论 的 、 是 实 践 的 , 论 与 实 践 的 转换 必 然 思 更 理 依靠 一定的情境传输与过渡 , 需要一定 的社会资本形成 的能量场域 。大众 文化 的重要特 点就是个体性 的体验获得 了解放 , 获得解放 的个体还不是 自 觉的主体, 只有通过教育 的养成和体验才能够达到教育 的效果 。 于是 , 互信 和换位 思考是教育过程 中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和思想政治教育 的施教情境 。 “ 教育是人与人精 神相契合 , 文化得 以传递的活动。 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 ( 我与你) 的对 话和 敞亮 ……所谓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 的主体 间灵 肉交流活 动。’ ’ 特别是在复杂性环境下, 产生信任 的共通感可 以促进教育内容的流动 与扩散, 加强说服力和 动员力 , 从而通 过共享情境来 调整 和塑造受教者 的 人生观、 价值观和道德观 , 进一步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 的功能 。 最终要完成 行为的转化 , 使思想政 治教育的“ ” 知 变成受教者 的行 为或行 为习惯 , 真正 实现受教者 的社会 化, 实现个体 与实体之间价值转换和 创造性生成 , 促使 受教 者在 思想政 治教育活动 中通过“自致其 知、 自导其 行 ”达到“自健其 , 德 ” 理想效果。 的 2 3共 识 式 教育 . 大众文化的潮 流消解 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的理论及实践 的中心地位 ,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 多元的价值体系 、 更具个性化 的行 为取 向。思想政 治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重点在于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学习和生活中。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案例理解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
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等,来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除了教师的教育工作,高校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工作,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感受和体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高校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短视频、文章等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不仅仅是一项教学工作,更是一项全社会的努力。
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各界都应该共同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
政府应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活动。
社会各界应该关注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一种思想信仰和行为准则。
相信随着全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要本文以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地分析,使大众文化能够科学有效地得到运用,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强力崛起。
作为社会一部分的大学生,同样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
如何主动应对大众文化的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而降低其负面影响,这是广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大众文化的界定随着改革开放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崛起,大众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凸现,学者们对大众文化作了界定: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和网络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社会渠道。
大众文化所具有的低成本、强渗透性特点,成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社会途径。
大学生在欣赏大众文化作品或参与大众文化活动时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作品背后价值观的影响,也往往会在无意识中模仿其中的思想、行为和感情进而深层次地对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认同。
特别是那些被称为是“荧屏育成的一代”的大学生,他们很多的价值观念直接来自于长期耳濡目染的大众影视文化。
诸如《三国演义》、《鸦片战争》、《雍正王朝》等,使广大学生通过它们了解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获得对民族传统、民族历史的感受,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热情。
《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阿甘正传》激励了广大学生自主创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2、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可支配的时间也增多了,再加上有着寒暑假的优势,更利于大学生与大众文化的结合。
大众文化以其丰富性、娱乐性、平等性给人们制造快乐,也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可以通过大众传媒随心所欲地分享文化成果,从而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和思维空间,特别是网络的出现,在更大程度上拓宽了他们的信息收集渠道,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论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在传 统思 想政 治 教 育 中 ,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者 因为拥 有 的信 息量 和掌握 的技 能都 比学 生
要多, 因 而 在 学 生 的 成 长 过 程 中起 着 主 导 作 用 , 始
时 也 对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发 展 带 来 一 定 冲 击 和
挑战。
文章编号 : 2 0 9 5 — 7 4 0 8 ( 2 0 1 4 ) 0 6 — 0 0 5 2 — 0 5
大众 文化 是现 代社 会发 展和 文化 发展 的一 个
过 大众 文化 传媒 渠道 来 了解社 会 的方方 面面并 受 到 各种传 媒 的影 响 , 然而 , 大众 文化所 蕴 含 的各 种 信 息往往 是 鱼 龙 混 杂 、 良莠不 齐 的。 随着 信 息 化 时 代 的到来 , 计算 机 网络 的虚 拟 世 界更 迎 合 大 学
收 稿 日期 : 2 0l 4 一 O 9 2 6
教 育模式 , 使 大学 生通 过 网络也 能获取 大量 信息 。
甚 至一些 时候 学生 比教 师掌 握 的信息 还要 多 。高 校 思想政 治 教 育 工 作 者 如果 不 及 时 更 新 知 识 体
系, 不跟 上 网络时代 的发展 步伐 , 教育 活 动将难 以
价值观还未完全定 型, 易 受 到 不 良 文化 的影 响 。 大 众文 化之 中的低 俗 文化 更是 一味地 迎 合学 生 的
象, “ 不仅 改变 着 既 有 的文 化 内涵 和 文 化格 局 , 也 对 人们 的生活 方式 、 价 值 观念 和 审 美 情 趣 产 生显 著而 深刻 的 影 响 。 ” 【 现 代 大 众 文 化 是 在 影 视 音 像、 报 章杂 志 、 电脑 网络 等大众 传媒 的基 础上 发 展 起来的, 大众传 媒 为大众 文化 的运 作 、 流通提 供 了 广 阔的发 展 空 间 。大 众 文化 既 是 一 种 观念 体 系 ,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大众文化是指普遍流行于社会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如何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价值观的认知和取向有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注重灌输特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忽视了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存在。
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显著降低,甚至抵触情绪明显增加。
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多元化的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知识获取渠道的多元化挑战。
在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接受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书本知识传授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知识传授渠道,以更好地迎合学生的需求。
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
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们习惯于用更加轻松、娱乐化的方式获取知识。
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注重纸上谈兵,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方式,如演讲比赛、思想政治知识竞赛等,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
面对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诸多挑战,高校应当积极进行教育创新,以更好地迎合大众文化的需求。
高校应当注重多元化价值观的传播。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尊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不再一味灌输特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是应当鼓励学生们进行多元化的思想交流和讨论,以提高学生们价值观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浅谈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大众文化以其生动、活拨、形象感人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印象是死板、单一、空洞很难让人接受。
但是大众文化存在着非理性、盲从物质主义等不良影响,受它影响使很多人功利主义明显加强,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调和化解这一矛盾使大众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具有积极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一、大众文化的界定对于大众文化的界定,首先应该看到,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与20世纪下半叶我国常用语“人民大众的文化”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人民大众的文化”主要是一个政治术语,用来指代表人口绝大多数的作为历史主体的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而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则是一个文化术语,并且是在中性意义上使用的,主要是指一种由大众媒介传播的都市文化产业与公众日常消费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这个术语产生于西方,但对大众文化的定义还没有定论。
大众文化一词究竟是用“mass culture”还是用“popular culture”去表述,至今缺乏公认合理的见解。
但这两种用法各有其合理性,很难认定其中某一种为正确。
同时它们之间在实际运用中还常常相互交叉、渗透,缺乏明显的界限。
这一点本身就表明,大众文化现象历来交织着不同文化价值观以及争论,无论否定性还是肯定性用法,都传达出这一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邹广文的“从本质上说,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张如伦认为“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文化”;孟繁华指出“大众文化是一种幻觉文化”。
本世纪初大众文化研究学者金民卿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从文化和大众这两个构成大众文化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得出比较成熟的大众文化概念,他认为“大众文化是反映工业化技术和商品市场条件下大众日常生活、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位,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
”二、大众文化的影响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一)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大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单调的文化生活状况,把文化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等级制,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了现代社会文化的类型概念,使得独断性文化开始转向平等性文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平等地消费一切可能的文化成果,人们可以从大众文化中及时得到各种知识、信息,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发展了能力。
大众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大众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李志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16)摘要: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冲击着当代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而且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
本文将阐述大众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进而探讨大众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大众文化及其语境的界定大众文化作为当下公认的一种文化模式,是指“在工业社会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当代大众文化具有无深度性、复制性、商品性、消费性、娱乐性和通俗性等特征,其存在形式也多样,有电影、电视剧、动画片、通俗小说、流行音乐等等。
可以说。
大众文化是一种复杂的商品,且不是以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精神价值作为主要目标。
而是把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当作了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目的。
这样一来,大众文化的特征要求其彻底的商品化,不仅改变了生产者本身的形象.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文化观念。
大众文化在人群中悄然地发挥着文化的渗透功能,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
中国话语中的大众文化是实实在在的舶来品。
中国大众文化的真正产生和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开始的.思想的解放运动、商品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全方位的发展都为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
中国语境下最容易把大众文化理解为“群众性文化活动”。
即按照当今中国人的思维惯性.很可能把大众文化理解为群众文化。
而今,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构成了须臾不可离开的文化现象。
满足着人们的爱好、需求和生活方式,与消费社会联姻.时尚和日常生活接轨。
铺天盖地的时尚,从化妆品、时装、汽车、住宅、别墅,到超级市场、百货公司、中央商场,到旅游、饮食、娱乐方式等无不洋溢着时尚的气息。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再认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众文化一词并不新。
但学界似乎更熟稔这一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却“选择性遗忘”了大众文化的正面社会价值。
其实不然,大众文化不但有令学者醉心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同样有着不凡的借鉴意义,将从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价值、创新需要和创新条件等方面展开论述。
标签:大众文化:高校:思政教育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民众感性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
国内不少学者对大众文化都持消极态度,就连法兰克福学派著名哲学家马尔库塞也认为:在技术理性占主体的社会中,完全商业化的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们虚假的需要,并使社会逐渐失去了批判向度,成为单面人。
在大众文化高度发达的当前社会中,这并非危言耸听,但作为高等教育者又该应该如何冷静地审视大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审视这种文化形态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一、大众文化——需要重新审视的文化力量(--)大众文化升华了大学生对自我现代性的体察与文化建构作为一种时尚文化,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性与文化建构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影响可视的、持久的、积极的。
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上的大众文化在理念上倡导民主、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以其对权威的审视、个性的张扬。
对物质、情感、快乐的肯定和满足释放了大学生的鲜活思想,并汇入了时代气息和个性元素,使他们对自身的现代性有了深刻的认知,也开始主动建构自我的文化价值体系,这是在精英文化时代难以全范围、深入实现的进步,也是大众文化的发力之功。
(二)大众文化促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民主化和多元化大众文化全员性、多元性兼收并蓄的思想宗旨影响着高校思政教育从教师、学生到校园文化的所有参与因素,逐步形成高校思政教育的民主化和多元化趋势。
大众文化的全员性使大学生成为享有文化权利、自主进行文化选择、自由参与文化活动和实施文化消费的文化主体,是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的实现,调动了大学生和教师互动的积极性和热情,让个体感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
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众文化的快速传播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大众文化浸染的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高校教育者需要在这一背景下认真思考如何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和历史问题,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围绕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现存困境、创新思路、具体措施建议以及评价展望等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找到符合时代需求和高校实际情况的新思路和方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1.2 问题提出在大众文化影响日益深远的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学生接受的信息源头更加广泛和多样化,且受到主流价值观和消费文化的影响,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和思想迷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与时俱进,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参与度,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也难以契合当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
如何在大众文化浸润的环境下,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当前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2. 正文2.1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文化的普及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众文化中流行的消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容易引导学生产生误导性的认知和行为,影响其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些热门综艺节目和社交媒体平台中宣扬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容易误导学生陷入功利主义思维,忽视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
大众文化还可能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国学的认同度下降,使得他们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轻视和忽略,影响了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大众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官来学习, 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增长。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在大众文化发达的今天, 虽然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
f] 帆宇 . 2王 挑战 与创 新 : 大众文化背 景下高校思想 政治 教育探 析. 大学学报,002 扬州 2 1。. 【 刘爱琳 . 3 ]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当代大众文化之功 能 . 宁学 院学 报 ,0 7 . 咸 2 0 , 4 【] 成 勇 , 湘 红 . 众 文 化 与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 4迟 杨 大 北 京 青年 政 治 学 院 学 报 , 0 ,. 2 82 0
遇。大众文化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满足了他们对 现代生活理念和文化审美趣味的精神追求。其次, 大众文化
张扬个性解放。 大众文化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
政治教育特定的功能与 目 最后, 标。 健全服务保障机制。 要健 全文化建设机制 , 利用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 发挥文化的教 育、 娱乐、 审美等多重功能 , 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合理、 有
遏制, 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只有通过恰当的途径加以引导, 其
中很多积极向上的内容是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 1认清新形势, . 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大众文
化对我国的经济 、 政治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巨大, 其 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 , 并构造
2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与冲突。 . 在大众 文化发达的年代, 大众文化的平庸化影响弱化了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弘扬的崇高。比如湖南卫视的“ 超女”“ 、 快男” 等娱乐
6 7
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文化系统包括四个主要部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校园
XinXiaoYuan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关系的再认识
杨冬梅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
文化教育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文化依托市场经济的土壤迅速壮大,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文化主体,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同时,大众文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入高校教育中,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大众文化;高校;思政教育
大众文化源自于西方国家,是现代工业与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其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自身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是一种以都市大众为主体和对象、以现代传媒为传播对象、以满足人们精神感性娱乐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形态,因此大众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遵循市场经济的商业文化。
在我国,大众文化正是因为迎合了我国的市场规律,才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它的崛起在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那么,如何看待大众文化,如何正确对待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呢?
一、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融通俗、娱乐、流行于一身,这对年轻的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这给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大众文化因其自身的多元性,给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方向,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由意识。
虽然大众文化给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文化意识,但其良莠不齐,极易蒙蔽学生的双眼,大众文化因其自由散漫存在着许多不良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利诱下,大学生作为从未踏入社会的群体,缺乏足够的判断力。
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大学生群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甄别大众文化中的是非曲折,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次,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产物,虽然并未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产生实质的冲突,但它却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中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来适应这种影响。
高校思政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指引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弘扬主流政治文化的任务。
因为自身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高度统一的主流文化与单一严格的精英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文化的主体。
然而大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却打破了这一局面,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形态,其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占据一席之地,这本身就是对其他社会文化的一个挑战。
最后,正如杜勒斯所说:“如果我们能够教会苏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并随之舞蹈,那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要求他们采用的方法进行思考。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理念和思维,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干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阻碍了学生自我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大众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为什么它能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文化形态之一呢?这种迅速崛起的模式可以给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的启示。
首先,大众文化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以最高价值目标的文化形态作为迅速崛起的途径。
从这个方向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但是由于缺乏活力的注入、方式的改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提高和进步。
而大众文化的传播、渗入,给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实效性等方面带来更多的选择与机遇。
虽然对于大众文化不能全盘接受,但通过与大众文化的借鉴对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不断的调整、补充和完善,向更加契合现实社会的方向发展。
其次,大众文化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因为其以活泼的动力、感人的形象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而高校思政教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呆板、空洞,难以让人提起兴趣,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大众文化的这种传播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善高校思政的教育现状。
最后,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大众文化的传播增强了学生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
尤其是高校学生正处于一个独立意识飞速提升的时刻,通过合理的判断甄别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大量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素养,也在推动着思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发展。
可以说,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主流文化,其影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批判又是息息相关的。
大众文化中的正面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给高校思政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而思想政治文化素养是判别大众文化好坏的标准,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在文化中找出正确的所在。
大众文化对当今高校思政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要辩证看待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海龙.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学理论,2010(4).
[2]胡晶君,朱海龙.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3]徐莲.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间的关系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2).
作者简介:杨冬梅(1982—),女,云南香格里拉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