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分析

合集下载

一次大到暴雨预报失误及EC模式偏差分析

一次大到暴雨预报失误及EC模式偏差分析

一次大到暴雨预报失误及EC 模式偏差分析随着气候的变化,极端气象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天气预报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天气预报中,有时会出现失误,导致人们受到了损失和影响。

本文以一次大到暴雨预报失误为例,分析了其原因,并通过对EC 模式偏差的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一、预报失误分析2018 年7 月1 日晚上,中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一次大到暴雨的天气。

在此前的预报中,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南方地区强降雨的预警,并在预报中指出,广东、福建等地可能会出现暴雨天气。

然而,当天夜间,广东省出现了持续4 小时的大到暴雨,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灾害损失。

那么,这次预报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需要看一下预报模式。

当时,中国气象局选择了欧洲中心(EC,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预报模式,作为南方地区降水的参考。

该模式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天气预报模式之一。

其次,需要看一下实际观测数据。

根据当时的气象监测数据,广东省各地的降雨量确实在持续上升,但是在当天夜间,强降雨的区域和强度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最后,需要考虑预报人员的判断和决策。

在预报制定的过程中,预报人员要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和模式预测结果进行判断,然后进行决策。

在这次预报中,预报人员可能没有考虑到降雨强度的突然增加,以及对应的灾害风险。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次预报失误的原因主要是预报人员在决策时对观测数据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和判断,同时也可能是模式预报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那么,如何改进预报工作呢?二、EC 模式偏差分析欧洲中心(EC)预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广泛,其准确度也受到广泛认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EC 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EC 模式偏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1.物理模型不完善:EC 模式使用的是物理模型,因此,模型的完善程度决定了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一次强对流暴雨天气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作者:杨爱琴姜燕敏李敏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34期摘要:强对流暴雨天气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中产生的,是各种物理条件相互作用形成的中、小尺度天气现象。

这种现象有它自己明显的特征,即生命史短,空间范围小,天气变化剧烈。

本文对武汉地区1998年7月21日所遭受的百年罕见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红外云图、水汽云图,地面、高空各高度场的天气图,以及降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S,MCC所造成的大范围暴雨可以长时间维持在同一地区。

关键词:强对流暴雨切变线中尺度对流云系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2(a)-0249-02不少学者对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章名立[1]从西太平洋云量的变化着手研究副高与我国东部降雨的关系,发现我国东部的旱期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云量偏多的时期,也即副高偏南、偏弱的时期,涝期则相反。

还有,旱涝气候演变[2~4]、暴雨洪涝[5~6]以及热带气旋对降水的影响[7]等方面的研究。

武汉地区1998年7月21日所遭受的百年罕见特大暴雨,从21日凌晨5时至16时,武汉市普降暴雨,降水量达280多毫米,其中汉阳地区降水量达438毫米。

降水强度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

全市各区县出现不同程度的渍水。

这场罕见的连续两天的特大暴雨,暴雨中心的48小时累计雨量值高达546.3mm。

本文将通过卫星云图资料、天气图观测资料对该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强对流暴雨天气是华南地区降水的主要类型之一。

由于其产生的累积降水量、小时降水量均较大,所以是气象业务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

强对流暴雨天气与中小尺度系统相联系,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命史短,空间尺度小,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分析其活动存在一定困难,而GMS气象卫星可对同一地区进行短时间隔的连续观测,通过分析云图资料,可以监视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演变,进而分析和预报强对流暴雨的天气活动。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重力波特征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重力波特征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重力波特征易军;寿绍文;张庆奎【摘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模拟了2007年7月7~9日江淮地区发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通过动力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此次梅雨锋的重力波特征.结果表明:2种非平衡流诊断指标(Ro和△NBE)简易有效,梅雨锋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重力波系统垂直结构十分清晰;强波动发生时段集中在7日20时至8日06时,30 ~ 80 min短周期重力波能量远高于长周期;重力波在低层表现强烈,中高层的短周期能密度中心出现更早;最强波动时段与强对流相对应,波动与对流形成耦合,动力与统计分析相互补充,效果较好.【期刊名称】《干旱气象》【年(卷),期】2015(033)006【总页数】8页(P918-925)【关键词】中尺度重力波;动力分析;Morlet小波分析【作者】易军;寿绍文;张庆奎【作者单位】民航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上海20033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安徽阜阳2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引言近年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天气对现代航空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国现阶段民航空域容量有限,雷暴、低云、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易造成流量控制、航班延误甚至飞行事故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恶劣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1],中尺度重力波是触发雷暴、飑线和暴雪等强对流天气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台风、低空风切变和晴空湍流等天气也经常伴有重力波系统。

因此众多学者开展了重力波的相关研究。

Raymond[2]阐述了中尺度天气中存在波动型第二类条件不稳定机制(Wave-CISK),它能够使重力波与对流相互耦合,相互激发,形成正反馈。

Koch等[3]分析对流性降水试验中的重力波发现,重力波活动与高空急流中心向下游移动所产生的地转调整有关,提出了检验非平衡流的3个指标。

Zhang等[4]讨论了几种非平衡流诊断指标的差异,发现几种指标的计算结果大致相同,但拉格朗日Rossby(Ro)数和非线性平衡方程(NBE)指标最便利有效。

2013年12月中旬江西一次冬季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2013年12月中旬江西一次冬季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2013年12月中旬江西一次冬季暴雨过程诊断分析詹华斌;阙志萍;陈云辉;吴凡【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逐6 h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2月15—17日江西冬季最强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1)暴雨过程是由于南支槽位于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之间,西风气流强度弱和副热带高压的阻挡作用导致槽移动缓慢,长时间滞留导致槽前西南气流沿低层锋区爬坡而形成的。

2)冬季暴雨的产生与充沛的水汽输送、较强的辐合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且与700 hPa高度层上的水汽、动力等条件联系更紧密。

3)相比一般汛期暴雨过程,冬季暴雨过程中比湿、K指数等明显偏小,大气层结比汛期暴雨要稳定得多,但该次暴雨过程在垂直速度、散度、水汽输送条件非常接近汛期暴雨相关指标。

%Based on th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ata(AWS), convection observational data and the FNL(1°×1°) reanalysis dat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rainstorm process were analyzed in south-central Jiangxi from December 15 to 17,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uth branch trough was located between the continental high and the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The south branch trough moved slowly because of the weak westerly flow and subtropical high blocking. The stable southwesterly flow of high-level trough climbed along the low-level frontal zone, which wa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persistence of precipitation. The rainstorm process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undant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strong convergence ascending motion and long duration, and wa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ter vapor condition and dynamic condition at 700 hPa. Compared with the rainstorm process in the flood season, the specifichumidity, K index were apparently smaller in winter rainstorm process, also the atmosphere condition was much more stable. However, during this process, which was the strongest rainstorm process in winter over the past years, the vertical velocity, divergence and water vapor conditions in the heavy rain process were closely to the flood season rainstorm.【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7页(P53-59)【关键词】冬季暴雨;天气系统;南支槽;水汽输送【作者】詹华斌;阙志萍;陈云辉;吴凡【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省气象台,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詹华斌,阙志萍,陈云辉,等.2013年12月中旬江西一次冬季暴雨过程诊断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5,38(3):53-59.冬季暴雨在江西并不常出现。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波形成并 东 南 向 移 动,两 路 回 波 均 经 过 杭 锦 后 旗 一
部、高空槽前正涡 度 平 流 的 影 响,有 利 于 地 面 减 压,
带,产生列车效应,致杭锦后旗陕坝镇短时强降水为
促使气旋发展。
36
.8 mm/h(
6 月 26 日 03—04 时),
24h 累积降水量
2
.2 探空图分析
由于降水量较 大 的 站 点 距 离 临 河 区 较 近,选 取
较低的河套人口密 集 区、农 业 集 中 区 带 来 的 灾 害 较
十分频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类极端天气事
大。
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断加重,
1 天气实况
近年来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进一步加
受蒙古冷涡影响,
2012 年 6 月 25—28 日,巴 彦
重的趋势。暴雨洪涝灾害是由强降水引发的洪灾和
VIL 最 强 为 23kg
2
m ,强单体在东移的过程中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下转第 111 页)
闫爱霞 · 正镶白旗 2021 年 6 月 23—25 日降雨、大风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
2023 年第 14 期
为旗委政府在气象防灾减灾决策部署提供了科学支
.1 环流形势
此次降水 过 程 是 在 中 高 纬 西 低 东 高 环 流 背 景
下,低空西南暖湿气流的不断供给、副热带高压不断
收稿日期:
2022-09-23
作者简介:滕海迪(
1988—),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7—9月)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7—9月)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

第43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43No.4Dec.2020气象与减灾研究Me(eorologyandDisas(erReducionResearch江西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2020年7—9月)重要天气过程概述qrstuv陈娟1暴雨过程2020年7—9月,江西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为9d(表1),暴雨日数比常年同期(3.8d)明显偏多。

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7月,具有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集中、致灾性强等特点。

表12020年79月江西暴雨日统计日期数量/站主要落区最大中心/mm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2020-07-02830赣北婺源县(121.5)2020-07-031250赣北德兴县(148.5)2020-07-041100赣永修县(97.5)2020-07-0713180赣区(215.% 2020-07-0822240赣北、赣中北部鹰潭市(240.6) 2020-07-0913192赣北南部、赣中吉安县(375.1)2020-07-10820赣高安市(154.2)2020-07-19830赣西北永县144.3) 2020-09-101400赣广区94.5) 7月2—4日、6—10日江西省中北部先后出现2次连续性暴雨,强降雨区重叠度高,导致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出现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7月1日8时一5日8时,62县(市、区)1173站雨量超过100mm;15县(市、区)96站雨超过250mm。

此次暴雨过程短时雨强大,79县(市、区)的883站1h量超过3mm!1h量111mm(新县奉新赤田%其中7月7—9日连续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大暴雨范围、持续日数及单日大暴雨范围均超历史记录,且短时雨强大,创当地历史记录,与前期降水区域重叠,致灾性强;其间大暴雨达56站数(63站次),最大雨量375mm(吉安县)。

7月7日20时一8日20时赣北国家气象站大暴雨站数达35站,超历史记录;最大6h雨量345mm(鄱阳县肖家岭),最大24h雨量603mm(鄱阳县肖家岭)%2高温日数7—9月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7—8月,范围较广、强度较强,全省平均高温日数为42d,较常年同期(25.1d)显著偏多。

急流对江西省一次暴雨过程的作用以及模式预报检验分析

急流对江西省一次暴雨过程的作用以及模式预报检验分析

急流对江西省一次暴雨过程的作用以及模式预报检验分析孙炜文;郭达烽;陈云辉【摘要】利用NCEP fnl 1° ×1° 全球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从急流角度入手对2014年5月16-18日江西中北部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超低空、低空急流的加强为暴雨区持续提供能量以及水汽,且急流前端辐合抬升加强了上升运动;高空200 hPa我国东北地区低涡和南亚高压配合形成的分流区产生的辐散作用对降水存在促进作用;超低空急流脉动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高、低空急流的适宜配置产生的动力场耦合作用,为大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动力条件.对模式风场预报检验发现,模式预报稳定性较好,但是模式预报在急流核强度上与实况存在一些差别.【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8(036)005【总页数】7页(P814-820)【关键词】暴雨;急流;超低空急流脉动;模式预报检验【作者】孙炜文;郭达烽;陈云辉【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台,330046,南昌;江西省气象台,330046,南昌;江西省气象台,330046,南昌【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0 引言暴雨作为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发生时容易造成积水、洪涝等现象,还可以引起山体滑坡、山泥倾泻等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些年来高低空急流对暴雨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梅雨暴雨不仅可能多存在于高空入口区右侧、出口区左侧,也可能由于高空急流强度较弱而与强次地转风场结合而导致暴雨多位于高空急流的右前侧[1];高空西风急流、低空偏西风急流和边界层偏南风急流对暴雨形成和维持有重要作用[2-4];南风急流所引起的暴雨中心位置偏南,西风急流引起的暴雨中心位置要偏北[5];高空急流右后方的辐散场以及低空西南急流左前方的辐合场耦合有利于暴雨的产生[6-8];低空急流的强风中心的波动和急流轴上风的脉动是常见的中尺度波动,是导致暴雨发生的的触发机制[9];暴雨中心的位置跟随高空低急流位置移动而变化[10];降水的日变化与急流的日变化有关[11];低空急流风速的增强对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具有重要意义[12]。

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

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

收稿日期:2023-06-25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李 静(包头市气象局,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本研究的暴雨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挺西伸以及中低层显著切变线共同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背景下发生的,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㊁葵花8号卫星和S WA N 雷达拼图资料,从雨带的移动与传播㊁红外云图㊁可见光云图㊁水汽云图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㊂结果显示: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受西风槽东移,强盛的低空急流,以及暴雨期间,不断新生的小尺度对流单体影响㊂暴雨的水汽源地主要是南海,特别是强降水时段,随着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增强,出现明显的低空急流,向呼和浩特输送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这些都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㊂关键词:暴雨;大暴雨;副高;云图中图分类号:P 458.1+21.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6 0098 04呼和浩特地处中纬度地区,北依大青山㊁南濒黄河,地形较为复杂㊂北部是山区,中部为平原,南部则多丘陵地带,暖季常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造成城市内涝㊁风暴灾害等,给当地的经济㊁社会均造成巨大影响㊂暴雨是夏季常常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同时也是气象预报服务的难点和重点㊂夏季,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带来西南暖湿气流,同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空气的频繁交汇对流不稳定发生发展易造成暴雨㊂目前,已经有学者通过对多个个例的云型及不同通道的亮温分布情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指出静止卫星与业务天气雷达相比能够更早地捕捉到对流云团的发展情况,但因为静止卫星的观测特点,仅能捕捉到对流云顶的特征,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监测和预报强对流不能只依靠该资料,还需要其他多源观测资料配合[1-4]㊂笔者利用常规天气资料㊁卫星资料㊁S WA N 资料从雨带的移动等方面做出对比研究,为今后同类型暴雨 大暴雨的预报和服务提供参考㊂1 天气实况与环流形势分析1.1 天气实况2022年8月13日下午至14日上午,呼和浩特市由北至南出现一次大范围暴雨,局地大暴雨的天气过程㊂从8月13日15:00开始呼和浩特市中南部(和林㊁托县㊁清水河)局地有对流云团生成,且单点强度均在50d B Z 以上,出现短时强降水㊂过程性降水则在13日20时以后开始,全市135个监测站,从13日15:00 14日10:00降水量统计来看,全市大暴雨5个站,暴雨63个站,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土左旗哈素海,为161.8mm ,雨带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暴雨站较为集中,主要在大青山以南;大暴雨站主要分布在土左旗西南地区,以及和林㊂由单站小时降雨量分布来看,降水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13日21:00 14日07:00,其间伴有小时雨量20mm 以上的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中小尺度对流,且此次暴雨期间伴有明显的雷电活动,局地有雷暴大风出现㊂此次强降水结束了呼和浩特市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温干热天气㊂1.2 大尺度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2022年8月13日20:00,500h P a 高空上,副高东退南落,副热带高压588线位于40ʎN~20ʎN 之间,西伸脊点位于120ʎN ,形成带状环流,台风位于日本岛中部,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且有所减弱㊂河套地区的西来槽东移加深,呼和浩特位于槽前,受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和高空槽前的西南气流共同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西南气流明显加强;700h P a 上在河套地区有明显的冷式切变线,而850h P a 上在河套南部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暖式切变线,切变线南侧有明显的低空西南急流,切变线附近不断有对流单体新生,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暖式切变线附近㊂强降水区域出现在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有强辐散场与之配合,高空槽向东移动提供了中层干冷空气入侵的条件,同时槽前辐合上升㊃89㊃2023年8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A u gu s t 202316530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16T o t a l N o .530对形成强对流非常有利㊂地面形势场表现为暖低压控制,发生强降水前为暖湿的南风气流控制,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在气旋触发作用下,致使降水发生前伴随出现短时雷暴大风天气㊂14日08:00,500h P a西风槽东移,呼和浩特市大部位于槽后西北气流中,伴随冷空气东移,雨带东南压,只有呼和浩特市南部清水河县仍有降水,其余地区降水结束(图略)㊂2雨带的移动与传播雷达观测是针对降雨云系最直观的监测手段之一,对2022年13日下午 14日早晨的降雨过程进行组合反射率因子的时序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见图1):13日15:00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地区开始有数个小尺度对流单体新生,并沿着西南气流向偏北方向快速移动;土左旗上游也有明显的强对流云团东移,即将影响土左旗及市区㊂16:00多个对流单体在沿着低空急流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合并加强,且在原有对流云团移动的前方一直有对流单体新生,并合并至原单体中,在和林西部产生了短时强降水,18:00之后对流云团开始减弱,全市以间歇性小雨为主㊂20:00以后,呼和浩特市上游又有多个小尺度对流单体的触发,强度均在55d B Z以上,对流单体东移合并,并在土左西部大青山以南维持发展,与850h P a暖式切变线的位置较为吻合,强回波在此位置2h以上,造成此区域的短时强降水;土左旗及托县交界处在雷达拼图上也可以看到明显的V型缺口,此时的降水也与雷达较为一致㊂23:00暖式切变线附近的回波东移减弱与南侧的雨带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西北 东南向的雨带,一直到14日03:00雨带移动缓慢,在呼和浩特市维持较长时间,且带状回波上不断有对流单体新生并向东偏东南方向移动,带状回波35d B Z以上区域的北边界与850h P a暖式切变线位置较为一致,强降水落区位于此切变线附近及南侧㊂03:00以后冷空气明显南压,呼和浩特市北部武川降水云团逐渐消散,降水基本停止;随着冷空气南压,受不断侵入的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的交绥,地面冷锋前侧依然有不断新生的对流单体,但强度较降水开始时有所减弱㊂06时以后,随着锋区不断南压,此时对流云系与地面的锋区对应较好,锋区增强时,降水云系增强,雨强增大㊂08:00以后全市降水趋于结束,呼和浩特市没有明显的降水回波[5-6]㊂此次暴雨过程,小尺度对流单体在大青山以南地区触发,并不断沿引导气流移动,影响此次强降雨区域,且强降水回波位于850h P a暖式切变线附近及南侧,雨带走向也与其基本一致㊂a.15:00;b.16:30;c.17:00;d.18:00;e.20:00;f.21:00;g.23:06;h.00:42;i.02:18;j.03:18;k.06:06;l.08:36图12022年8月13日—14日雷达拼图㊃99㊃李静㊃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2023年第16期3云图特征分析红外云图可以很好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发生㊁发展和消亡,色调越深,温度越高,卫星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越大;色调越浅温度越低,辐射越小㊂可见光云图能更好地捕捉到小尺度对流云团,对局地对流天气的预报意义重大㊂水汽云图能直观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分布,色调浅白的地区是对流层上部的湿区,一般与上升运动相联系;色调黑区是大气中的干区,对应大气中的下沉运动[1-3]㊂此次个例属于高空槽前大范围的云系影响,云系走向为沿500h P a槽前自西南向东北引导气流方向㊂由葵花8号的红外云图逐时演变来看(见图2),13日11:20位于鄂尔多斯的对流云团受地面辐合线触发并加强,且在云团尾部不断有新生云团,合并加入形成中尺度对流云系,之后随着高层气流东移㊂14:30呼和浩特中北部由露点锋激发了新的对流云团,并与处于鄂尔多斯的云团合并成为新的对流云团;此云团,强度梯度较大,云团边界清晰,云顶亮温达到-48ħ㊂15:30的红外云图上,呼和浩特市主要受588先副热带高压外边缘的对流云团影响,呼和浩特地区已经出现一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同时云团发展到一定高度,且在河套地区多小尺度对流单体不断发展,范围不断扩大,云顶亮温在其西北梯度处达到-52ħ,且逐渐东移完全影响呼和浩特市;此时水汽图上(见图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外边缘有一条水汽输送带,色调发白发亮,显示此处的上升运动非常强;可见光图像(图略)上表现为,从14:30开始由露点锋触发的呼和浩特中北部的对流云团上有对流泡,并有竖纹状纹理及暗影,说明其上冲云顶较高,对流旺盛,其色调白亮的位置与红外云图云顶亮温大值区相吻合,而合并形成的对流云团结构较为紧实,云顶光滑有暗影,其东移南压影响市区近两小时,造成市区的短时强降水㊂16:30对流云团继续东移南压,红外云图显示对流云团形成较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 C C,其中心云顶亮温大于-52ħ,17:30对流云团受高空引导气流继续东移南压,而M C C在地面风速辐合同时高空冷空气自上而下从地面入侵,逐步发展为逗点云系,18:30由于地面冷空气进一步加强,云系逐渐南移减弱,19:30随着高空冷空气入侵,云系逐步东移影响呼和浩特南部,造成这一区域的短时强降水;而可见光云图显示随着系统东移,云团由北向南移动,且白亮密实的云团范围越来越大,引起呼和浩特西部的短时强降水,直至18:20随着太阳高度角降低,可见光云图逐渐云团色调逐渐变暗;但在18:50的可见光云图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云系的暗影,证明其发展较为旺盛,与红外云图对比可知,在未来两小时内东移造成呼和浩特南部的短时强降水㊂由于下午不断新生发展的对流云团影响,呼和浩特地区已有一定的短时降水产生,因此低层近地面形成了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这对夜间主体降水的产生也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㊂主体降水时段, 13日20:30副高稳定维持,西南低空急流开始加强,河套地区的暖式切变东移开始影响呼和浩特市,红外云图上也可以看到色调更明亮的云团主要位于低层暖式切变线附近及其南侧2~3个纬度范围之内,与此次的大暴雨落区也基本吻合,同时呼和浩特市南侧不断有新生发展的对流云团进入,并沿引导气流方向,影响呼和浩特市中部地区;水汽图上,整个呼和浩特都是颜色白亮的,说明该区域的上方是范围较大的上升运动区㊂至14日02:00对流云团东移缓慢,稳定维持在呼和浩特市,造成该区域这一时段的强降水,降水时间持续近6h,此时呼和浩特北部云团南压,出现明显的分界线;同样水汽图上,呼和浩特北部武川出现颜色较暗的区域,而且一直向东南方向推进,结合前面分析的高空形势,判断有冷空气自西北地区侵入,证明伴有下沉运动㊂随着西北冷空气向前推进,强对流云团持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受其影响强度不断减弱,降水也随之逐渐结束[7-8]㊂以上分析表明,此次暴雨 大暴雨降水云系主要特征为:当中低层水汽较为充沛时,云带范围相对宽广,云带走向主要沿500h P a引导气流方向移动;云带的强度和强降水的影响范围主要取决于中低层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抬升条件,副高一方面提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另一方面,稳定少动也保证了降水的持续时间㊂持续的水汽输送㊁切变线㊁高低空急流㊁地形的触发可诱发对流云团不断的生成和发展,造成了降水过程中副高588线边缘不断有小尺度对流单体持续新生,不断新生的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导致系统东移的过程中一直有新的能量供给,从而造成降水天气一直持续没有减弱㊂水汽图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暗区,说明这次降雨期间冷空气配合一般,直至降水结束,呼和浩特西北地区才开始出现暗区,说明此时冷空气才开始向西南方向移动㊂㊃001㊃总第530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a .15:30红外云图;b .20:30红外云图;c .01:30红外云图;d .15:30水汽图;e .20:30水汽图;f .01:30水汽图图2 2022年8月13日 14日葵花8号卫星云图与500h P a 高度场(实线,单位:d a g pm )㊁850h P a 风场(风矢,单位:m ㊃s -1)叠加4 结论通过对2022年8月13 14日副热带高压边缘中底层辐合导致的暴雨 局地大暴雨雨带的移动和传播㊁卫星云图特征㊁S WA N 特征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此次暴雨云带走向主要沿500h P a 引导气流方向移动,云带的强度和强降水的影响范围主要受副高影响,呼和浩特位于副高边缘,副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同时其稳定少动的形势也保证了降水的持续时间㊂在稳定降水的同时,副高边缘不断新生的小尺度对流单体通过发展㊁合并㊁加强,进一步影响呼和浩特市的暴雨落区㊂此次暴雨的水汽源地主要是南海,特别是这次强降水期间,西南急流明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暖空气;过程中中小尺度特征十分明显,且此次暴雨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说明700h P a 和850h P a 的暖湿气流发展强盛是本次暴雨过程层结不稳定的主要原因㊂②葵花8号红外云图很好地反映了本次天气过程云团的变化情况,发生 发展 消亡,云团发展强盛的区域与呼和浩特市的强降水落区也较为吻合;而V I S 可见光图像和水汽图像上暗区的不同,可以反映此次降水时冷空气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强度不大,侵入时间也比较晚㊂[参考文献][1] 金巍,俞小鼎,曲姝霖,等.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干侵入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6):51-58.[2] 张芹,王洪明.一次东北冷涡背景下的飑线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8,41(2):43-51.[3] 余晖,罗哲贤,朱雪松,等.热带风暴形成过程中的涡旋自组织及其复杂性:一个典型个例的红外云图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2017,37(2):22-30.[4] 方翀,郑永光,林隐静,等.导致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的云型分类及统计特征分析[J ].气象,2014,40(8):905-915.[5] 樊李苗,俞小鼎.中国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3,32(1):156-165.[6] 许长义,易笑园,段丽瑶,等.多种观测资料在一次弱降水雷暴大风分析中的综合应用[J ].气象科技,2017,45(2):355-363.[7] 刘晓初,李潇潇,李燕,等.大连地区雷暴大风探空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1):176-181.[8] 胡波,杜惠良,滕卫平,等.基于云团特征的短时临近强降水预报技术[J ].气象,2009,35(9):104-111.㊃101㊃李静㊃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2023年第16期。

一次局地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一次局地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一次局地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作者:王成帅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8年第08期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 2015年8月9日夜间至8月10日白天內蒙古阿拉善盟雅布赖地区出现的一次罕见局地暴雨天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高原槽、中尺度辐合中心、台风是此次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

因为高纬度环流形势为高压脊,所以造成此类过程容易漏报。

关键词暴雨;高原槽;中尺度辐合中心;台风阿拉善盟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内蒙古最西端,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雅布赖位于阿拉善右旗南部,相比其他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尤其是暴雨在历史上更是少见。

2015年8月9日夜间至8月10日白天雅布赖出现罕见局地暴雨,累计降水量52.5毫米。

暴雨主要集中在8月9日18-22时,此时段降水40.9毫米,从而引发的山洪灾害。

本文主要分析9日18-22时降水过程。

山洪灾害对人民财产和公众设施带来重大损失。

据统计此次灾害造成当地直接经济损失约2553万元,造成雅布赖镇倒塌房屋11户、35间,房屋受损309户、320间,共有1168人受灾;镇区绿化带受损面积15000平方米,硬化受损面积5000平方米,镇区路面受损2公里,镇区供排水设施、供热站设备及外墙、临街商铺及垃圾处理厂等市镇设施严重受损。

因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行动迅速,处置果断,此次山洪灾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局地暴雨由于其产生机理复杂,预报难度大,一直以来都是气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目前对暴雨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1-6]。

本文仅对出现此次暴雨的天气形势,主要影响系统及云图变化做简要分析。

总结此次过程预报着眼点及容易漏报点,为今后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1 暴雨过程天气形势分析9日08时400hPa高纬度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两槽分别位于乌拉尔山及东北地区,高压脊位于贝加尔湖地区。

中纬度河西走廊至四川西北部有一明显高原槽。

阿拉善盟北部受高压脊影响,南部地区受高原槽影响。

雅布赖地区处于高原槽前上升运动区。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

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2022年4月25日,江西省遭遇了一场猛烈的暴雨天气,引发了强烈的对流活动。

本文将对这次暴雨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

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提升,我们对于暴雨强对流过程的认识也在不断增加。

在江西省这次暴雨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典型的对流特征。

首先,这次暴雨过程的形成主要受到了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

在江西省的西北方向,存在着一个较强的大气高压系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天气环境。

在这个高压系统的东南方向,受到西南气流的引导,湿度较高的空气向江西地区输送。

这种形势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这次暴雨过程的活动主要以对流云团的形式展现。

在4月25日这一天,江西地区上空的对流云团形成的十分活跃。

从卫星云图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对流云团的数量众多且范围广泛,在华中地区形成了一道强对流带。

这些对流云团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典型的对流特征,包括高达10公里以上的云顶高度和高频率的雷暴活动。

而且,这些对流云团的运动速度较慢,徘徊在江西地区上空,持续时间较长。

第三,这次暴雨过程中的强对流活动主要表现为暴雨和雷电。

根据气象观测数据显示,江西省当天多地普降暴雨,降雨强度较大。

暴雨雨量达到了每小时30毫米以上,甚至有过程最大降雨量超过50毫米的地方。

同时,雷电活动非常剧烈,有的地方每小时闪电次数超过50次,形成了一道闪电密集带。

这些强对流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严重困扰。

最后,这次暴雨强对流过程与江西地区的地形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江西地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复杂,拥有众多的山脉和河流。

这些地形和地理环境对暴雨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脉和河流的存在使得暴雨天气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同时也对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水分和热能。

此外,江西地区所处的副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域也使得暴雨强对流天气更容易发生。

综上所述,2022年4月25日江西暴雨强对流过程分析显示,这次暴雨天气主要受到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对流云团活跃、暴雨和雷电频繁。

2016年8月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8月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8月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析摘要:本文选取2016年8月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利用NECP1*1资料以及FY2G卫星逐小时TBB资料,对环流形势以及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发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 584脊线前部为本次暴雨提供了有力的水汽和动力条件;本次过程红外亮温TBB在-8℃以下低值区域内出现短时强降水,根据亮温演变来看,云从南部山区向北移动过程中发展,造成暴雨天气;和田上空水汽幅合较强,假相当位温低值中心,大的强天气威胁指数以及大的风暴相对螺旋度叠至区域与本次暴雨出现区域对应较好。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暴雨1降水实况及天气特点2016年8月18日午后至夜间,和田各地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各地普遍小雨,其中皮山出现中雨,于田大雨,降水量于田12.8mm、皮山8.3mm、和田4.2mm、墨玉2.6mm、策勒2.2mm、洛浦0.2mm。

浅山区出现短时强降水,其中四个区域站出现暴量以上降水,降水量于田县吉格克其克村84.2mm(大暴雨)、洛浦县阿其克乡政府62.8mm(大暴雨)、于田县兰干乡昆仑渠首40.4mm(大暴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沙漠玫瑰基地38.6mm(暴雨)。

本次降水天气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降水强度大,强降水区域集中在洛浦和于田一带,从各暴雨站的小时降水曲线图来看,降水时段洛浦集中17时,于田集中在21至22时。

各站强降水时次及雨强分别为洛浦县阿其克乡政府18日17时(雨强33.3mm),于田县吉格克其克村21时、22时、23时(雨强分别为18.6mm、20.4mm、12.3mm),于田县兰干乡昆仑渠首21时(雨强为13.8mm),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沙漠玫瑰基地21时(雨强为16.9mm)。

2环流背景分析2016年8月18日,中亚范围内为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影响新疆的系统主要为西伯利亚低槽,由于伊朗副高北挺,脊线东北伸,脊前冷空气在中亚一带堆积,中亚低槽加深,下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18日20时西太副高的584线已经进入南疆盆地,压在民丰县上空,上游中亚低值系统进入我区后移动缓慢,造成强降水。

暴雨的预报及形成过程分析

暴雨的预报及形成过程分析

暴雨的预报及形成过程分析作者:叶泓麟田苹来源:《吉林农业》2014年第07期摘要: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开发和掠夺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气候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大暴雨有可能造成洪涝灾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

近几年,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许多方便。

研究暴雨的形成过程,提前做出准确的预报,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免受损失,是每个气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暴雨;水汽;环流中图分类号:S1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3-64-1 1 暴雨的定义及预警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或是持续时间很长的降雨。

降水很急或很久,雨势倾盆,短时间内地面形成大量积水,河道流速增加。

每小时降水量达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个小时降雨30毫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降水称为暴雨。

在我国的气象上分三个等级,以24小时这个时间段为标准。

降水达到50~99.9毫米称“暴雨”;达到100~250毫米为“大暴雨”;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根据暴雨的级别不同,在暴雨的预报级别上又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2 暴雨形成过程暴雨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个就是必须有源源不断足够的水汽,大量的水汽在一定的空间分布着,如果这些大量水汽在空中飘着,不落到地面就不会形成降雨,就必须具备第二个条件,就是水汽持久的上升运动,空中的大量水汽,在很强的上升运动过程中,由于低空温度高,而高空温度低,水汽上升的过程中遇冷会凝结成水滴,大量的水滴急速降到地面就形成了暴雨。

水汽之所以会上升,主要是第三个条件作用的结果,就是冷暖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造成的。

由于低空的暖空气和高空的冷空气之间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暖空气会上升,而冷空气会下降,一上一下形成强烈的对流从而形成降雨。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江西2012年5月12日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分析

江西2012年5月12日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分析

江西2012年5月12日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分析肖安;陈云辉;薛谌彬【摘要】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 WRF 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2年5月12日江西出现的大暴雨天气水汽输送的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从大尺度分析,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并不典型,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整层水汽输送等均不能满足江西出现暴雨时应该达到的水汽条件;但模拟的中小尺度水汽指数能够满足江西发生暴雨的水汽条件。

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地区。

暴雨出现的区域与整层水汽大值区的水平梯度最大处相吻合。

当整层水汽输送值较小时,水汽输送主要集中在中低层,但当整层水汽输送值较大时,水汽输送的高度高度超过500 hPa 高度层,仅分析500 hPa 高度层以下的水汽输送对暴雨预报会造成一定的误差。

% Based on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 WRF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of a heavy rainfall process occurred in Jiangxi on May 12,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of the rainstorm process is not typical, the specific humidity, vapor flux, vaporflux divergence and the vertically integrated water vapor flux are all not satisfied the rainstorm threshold in Jiangxi, however, the simulated vapor indexes can meet the moisture condition for rainstorm in Jiangxi. The vapor source related to the heavy rainfall com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heavy rainfall region locates at the left of the water vapor band and closes to the wind shear line.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ed result of WRF, the heavy rainfall occurs in the maximum gradient of water flux and the entire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band presents the distribution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8页(P39-46)【关键词】暴雨;水汽输送;WRF 模式【作者】肖安;陈云辉;薛谌彬【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台,江西南昌 330046;江西省气象台,江西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台,江西南昌 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2012年5月12日,江西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南昌市(28.62°N,115.91°E)12 h降水量达到149.9 mm,为特大暴雨量级。

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2007年7月17日在吉林省中南部的吉林、长春、辽源、四平地区等地出现暴雨。

此次暴雨天气过程共有60个加密自动观测站点出现暴雨,2个加密站点出现大暴雨。

有8个县级站出现暴雨。

最大降水中心分布在辽源-桦甸一线。

通过诊断分析,表明此次的暴雨天气过程是一次高空槽南压配合地面鞍型场形成的暴雨天气。

一、实况概述:2007年7月17日20时开始,我省中南部四平、长春、辽源、吉林等地先后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

降水集中时段为两个时段,一是18日03时到05时,一是18日14时-20时。

从纬度分布情况看,较南的站点强降水时段在18日03时到05时。

较北的站点强降水在18日14时到20时。

降水在大部分地方的集中时段是18日凌晨的03时到05时,在此期间有8个加密观测自动气象站的降水总量达到了暴雨。

桦甸市的桦树林子镇达到大暴雨标准。

这是一次高空槽暴雨天气过程,地面配合低压带。

随着地面低气压的移动北抬,产生暴雨天气。

由于有加密自动气象站的帮助,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两次降水集中时段。

二、天气过程描述17日20时,在500hpa天气图上,位于高空槽前的吉林西部处于副高后部偏西急流区内,吉林中南部上空有大面积湿区与急流相配合,同时在华北北部有湿区,有利于水气输送到吉林中南部,且高空槽后有明显的冷平流。

受副高后部偏西高空急流和疏散槽南压影响,水气和上升运动条件有利于降水发生。

在地面天气图上,大兴安岭至河套地区为东北西南向辐合带,鞍型气压场特征明显,有两个低压中心,一个位于130°E, 52°N附近,中心最低气压达到990hpa;另一个位于110°E,38°N附近,中心最低气压为995hpa。

到18日8时,高空槽明显南压,强度进一步加强,华北湿区与我省湿区合并,副高东摆,副高后部的高空急流由偏西转为偏西南,锋区增强,同时地面辐合带也南压。

到18日20时,吉林中南部已经位于高空槽底部,湿区东移,地面低压迅速北移,吉林中南部的降水基本结束。

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标准大洪水分析与思考

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标准大洪水分析与思考

Apr .2021NO.4VOL.312021年4月第4期第31卷2020洪涝调研INVESTIGATION ON FLOODS IN 2020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标准大洪水分析与思考收稿日期:2020-10-17第一作者信息:廖金源,男,工程师,E-mail:6641廖金源1康戍英2(1.江西省水利厅,南昌330025;2.江西省南昌市水文局,南昌330008)摘要:2020年,鄱阳湖流域发生超标准大洪水。

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众志成城,顽强奋战,取得防汛救灾工作全面胜利。

阐述了2020年超标准洪水特点,以及防御手段的变化,分析了防范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做好超标准洪水防御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鄱阳湖;洪水;超标准;2020年中图法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264(2021)04-45-04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20324廖金源,康戍英.2020年鄱阳湖流域超标准大洪水分析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21,31(4):45-48.LIAO Jinyuan ,KANG Shuying.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the exceeding de⁃sign standard flood in Poyang Lake Basin in 2020[J].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2021,31(4):45-48.(in Chinese )0引言2020年7月,江西省北部、中部遭遇集中大暴雨袭击,鄱阳湖流域发生超标准大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和影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以汛为令、闻汛而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众志成城,连续作战,夺取了防汛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

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中,亚欧大陆中高纬的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

此次天气主要影响系统包括西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低涡、中尺度对流系统、低空急流。

在强降水天气出现之前对流层中低层已构建起由孟加拉湾、南海朝四川、甘肃陇南等地区供应水汽的通道,持续的水汽输送,为本次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

散度场上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结构形成了"抽吸效应",推动了上升运动的发展以及增强,为本次暴雨天气的形成给予适宜的动力条件。

温度平流垂直剖面上低空冷平流为西南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并且低层冷下垫面上主要呈"上冷下暖"的状态,这比较适宜于大气不稳定层结的形成,为此次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

关键词:暴雨;环流形势;物理量;陇南市引言暴雨作为常见自然灾害,经常会导致山体滑坡、山洪、泥石流以及城市内涝等灾害,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常常带来极大威胁[1]。

陇南市隶属于甘肃省,地处北纬32°35′45″至34°32′00″,104°01′19″至106°35′20″E之间,境内地形地貌复杂。

暴雨是陇南市出现概率很大的一类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夏季较多,时常给当地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农业等领域带来危害。

本文主要对2020年8月16-17日陇南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掌握陇南市暴雨天气形成机制,为提升暴雨预报预测水平给予科学指导。

1天气实况2020年8月16日08:00~8月17日08:00,甘肃陇南市出现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其中,2个观测点达到大暴雨量级,59个观测点达到暴雨量级,196个观测点达到大雨量级,64个观测点达到中雨量级,35个观测点为小雨。

暴雨天气系统及其诊断分析

暴雨天气系统及其诊断分析

• 转换:
– 高空环流形势维持基本纬向稳定
• 消失:
– 常伴随着高空形势由纬向环流转变为经向环流
低空低涡
• 多存在于离地面2~3公里的低空,如生成于四 川的西南涡,生成于青海高原的西北涡,生成 于西藏的高原涡等 • 上述低涡形成于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与高 原地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 当它们东移后,对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的降水都 有影响
热带环流
• 除直接造成暴雨外,它与中纬度系统的相互作 用,对我国夏季西风带的降水有密切的关系。
热带辐合带(ITCZ)、东风波
• 环流形势及 作用机制
高空急流

CON DIV
J
CON
―ζ
入口 出口
• 急流轴的左侧风速气旋性切变处对应为 正的相对涡度 • 急流轴的右侧风速反气旋性切变处对应 为负的相对涡度 • 入口区 左侧辐合 右侧辐散 • 出口区 左侧辐散 右侧辐合
江淮切变线的形成、移动、转换和消失
• 形成:副热带高压脊和西风带小高压之间 • 移动:比较缓慢
– 冷式 南移 暖式 北移 – 当有低涡沿切变线东移时,涡前切变线北抬,涡后切变线南压,每 东移过去一个低涡,切变线就南北摆动一次 – 当高空槽加深,地面气旋发展时,处于槽后的切变线南移 – 随副高进退
• 西南涡的天气
–在源地时,可以产生一些阴雨天气 –当低涡移出时,无论低涡是否发展或是否有 地面锋面配合,绝大部分(95.5%)都有降 水
• 雨区主要分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低涡移向的右前 方 ;低涡天气有日变化
高空冷涡
• 高空冷涡是大尺度的环流系统,从低空 到高空都有表现,是比较深厚的系统, 如东北冷涡、华北冷涡
dq q q V q dt t p

鄱阳万年火灾事故原因有哪些

鄱阳万年火灾事故原因有哪些

鄱阳万年火灾事故原因有哪些鄱阳火灾发生的原因复杂而多样,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为活动在鄱阳火灾发生之前,当地林业资源被大量开发和利用。

一些非法砍伐和乱烧林地的行为导致了火灾的爆发。

同时,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在烹饪、加工和取暖等方面使用木炭、柴火等易燃材料,这也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可燃物质。

2. 自然环境因素当时的鄱阳湖地区气候干燥,又常年受到强风影响,这种环境条件给火灾的蔓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这里的雾气多、湿度低,这种干燥的环境有利于火势的蔓延。

3. 技术设备不足当时的消防力量和设备条件都非常匮乏,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大规模的山林火灾。

当地的水源也相对匮乏,因此无法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此外,当时的通讯和交通设施不发达,导致救援难度加大。

4. 缺乏规范管理在当时,对于林地的资源开发利用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了大量的乱砍滥伐和乱烧现象。

没有良好的监管机制和有效的制度保障,使得这种破坏林地生态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最终导致了火灾的爆发。

基于以上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出鄱阳万年火灾事故是由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自然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

为了预防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应当对鄱阳火灾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根据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举措和措施,加强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安全管理,提高消防设备和力量建设,加强对非法砍伐和乱烧行为的监管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同时,也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共同维护环境、保护家园。

总之,鄱阳万年火灾事故的原因复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规范管理和提高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鄱阳县一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分析
摘要:2012年5月12日鄱阳县出现了一次暴雨降水天气过程。

本文通过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的时空变化分析,探讨了暴雨过程的形成原因。

研究表明,暴雨带的形成与中尺度天气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空的低槽东移,中低层的有切变和低涡共同影响,以及暖湿的西南急流不断的输送水气,为暴雨的形成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关键词: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切变线
Abstract: on May 12, 2012 Po Yang county appeared a storm rainfall weather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 long wave trough, southwest vortex, low level jet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heavy rain proces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mesoscale heavy rain belt with weather system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High altitude low slot towards the east, a low-rise shear and vortex of common effect, and warm, southwest has been carrying water rapid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heavy rain create sufficient conditions.
Key words: a long wave trough; Southwest vortex; Low level jet; Shear line
1.引言
暴雨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长时间的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跨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在中国暴雨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其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渍涝危害和洪涝灾害。

我国气象学者就暴雨形成原因做了许多工作。

华南暴雨的研究[1]表明,热带气流的涌进和影响,以及热带天气系统和西风带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华南前汛期特大暴雨有重要作用,所以大尺度环流的调整与发展是暴雨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暴雨的降落需要大量的水汽供应,水汽输入大于输出,特大暴雨前总水汽净通量逐日增加。

此外,朱乾根对低空急流与暴雨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由于急流本身动能集中,分布极不均匀,常引起强的辐合与辐散,并出现相应的垂直环流,有利于对流活动的发展,触发暴雨产生[2]。

我国学者孙淑清等对大气稳定度变化的分析指出,降水期间大气低层有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涡层不稳定的维持对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不稳定环境场,制约着切变线上低涡扰动的发展[3]。

对暴雨反馈问题的研究也不能忽视,暴雨过程中向上输送的能量和水汽可改变大气原来的风场及温湿分布,而且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和强对流导致的潜热向上输送又会加强对流发展[4]。

2012年5月12日鄱阳县出现了一次暴雨降水过程,本文以这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西风带长波槽、西南涡、低空急流的时空变化,探讨了区域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中尺度形成机制,以增强对该类暴雨天气过程的认识,提高气象部门对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决策能力,为气象预报工作服务。

2.研究区概况
鄱阳县地处两湖盆地,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亦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

鄱阳是赣东北、皖西南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

境内东北依山,西南濒湖,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

有大、中、小型水库359座,水域面积达948.7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千米水域在该县范围内。

其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年均气温16.9℃~17.7℃,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数达2000小时以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608mm,四季分明,无霜期长达274d。

3.天气形式分析
5月12日在高空有低槽不断加强东移,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为研究区上空输送水气条件,在中低层有切变和西南涡与之配合,产生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使这次暴雨过程一触即发。

3.1西风带长波槽
5月12日20时,在500hPa高空有西风带长波槽在不断的加深东移,且阻高不断建立。

西风槽多为东北—西南走向,西风槽的东面(槽前)盛行暖湿的西南气流,高空槽后的西北气流携带的是干冷空气,当干冷空气与暖湿西南气流相遇,在低层就会产生辐合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5]。

3.2西南涡的形成和影响
西南涡一般是指形成于四川西部地区,700或850hPa上的具有气旋性环流的闭合小低压,其直径一般在300~400km。

西南涡及其变性体是我国中东部降水,尤其是暴雨形成的主要影响环流之一,5月12日08时,500hPa上低槽前正涡度平流造成低层减压以及江淮切变线的影响触发了四川西部的西南涡形成、发展。

高空低槽的西风气流引导低涡沿切变线方向移动。

到12日20时已经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

切变线上的气流呈气旋环流,水平辐合明显,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西南涡沿切变线东移时,使辐合不断增强。

随之雨区也扩大东移,降水强度也将逐渐增加[6]。

3.3低空急流的作用
5月12日00时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西南急流在源源不断的为研究区上空输
送水水汽,水平水汽通量辐合,输送的暖湿气流,导致大气产生不稳定层结,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

风速最大达到了16m/s。

且在我县上空急速辅合,堆积了大量的水汽。

20时低涡沿切变线东移发展已经到达了我省上空与大量的暖湿水汽相结合。

引起较强的天气尺度上升气流,并进而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产生小尺度的强上升运动。

3.4切变线
切变线的生成是我省主要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之一。

切变线上的气流呈气旋环流,水平辐合明显,有利于上升运动,易产生云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切变线的区域。

5月12日08时在我省西北方向形成了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切变线,随着高空低槽东移的引导作用,切变线不断的向西南方向移动。

20时已到达我省上空,为气流的水平辐合和上升运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4.结论
研究表明,暴雨的产生过程与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在:(1)暴雨的形成首先需要充分的水气供应,在大气饱和和比湿达到相当大的数值以上才形成。

(2)低空急流为暴雨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3)除了水气条件外,还需要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而正好切变线的存在和西南涡的东移,具备了抬升条件,从而触发了上升运动。

(4)层结不稳定,抬升运动将低层的水汽源源不断的向高空输送,持续性的降水从而出现了这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参考文献:
[1] 包澄澜,李真光,梁必骐. 1977年华南前汛期暴雨研究[J], 气象, 1978, 7: 12-15.
[2] 朱乾根. 低空急流与暴雨[J].气象科技, 1975, 8: 12-18.
[3] 孙淑清, 周玉淑. 近年来我国暴雨中尺度动力分析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 2007, 31(6):1171-1188.
[4]包澄澜, 王德瀚. 暴雨的分析和预报[M]. 农业出版社, 1981.
[5]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M]. 气象出版社, 2007.
[6] 寿绍文. 天气学分析(第二版)[M]. 气象出版社, 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