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一、单元复习目标:基础知识目标: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新中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意义。
3、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回归的伟大意义。
4、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汪辜会谈”“、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能力目标:1、会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2、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人员及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原因。
情感目标:1、中华民族是一家,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2、增强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单元知识自主梳理: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我国政府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实现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2、邓小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为实现祖国统一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用这一构想成功地收回了哪两个地区?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和大陆分离,但两岸统一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都采取对台方针,争取早日统一。
你知道这些对台方针吗?5、你知道有海峡两岸为促进两岸的交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都做了哪些努力吗?你能解释“汪辜会谈”、“九二共识”“海基会”、海协会”吗?三、自我检测1、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好歧视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①香港②澳门③台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3、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海协会和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共识C、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利互补的协议”D、江泽民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四、你在自主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有哪些?请你写下来,大家一起解决。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程标准】●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了解某某、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某某省有某某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某某市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有潘家湾土家族自治乡,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2.属于省级民族自治区的是A.某某 B.某某 C.某某 D.某某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某某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这一“天才的创造”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某某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
”这些评论说明了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5.“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某某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提出了“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了关于某某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特别行政区成立了D.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特别行政区基本法》6.“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
”诗中的“喜事”是指A.某某回归B.澳门回归C.某某、澳门回归D.某某和大陆联系加强7.“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我国成功实现这一情景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际地位提高B.综合国力增强C.军事力量强大D.“一国两制”的构想8.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
这组数据A.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B.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C.表明两岸尚未通航、通邮D.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9.某某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名师教案 川教版
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区域制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85-P89)1. 内容:这一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全国已成立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2.作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91-P95)(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内涵:“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回归进程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成为现实。
2.意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不仅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P104-P109)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2.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团结反帝的亚非会议,与会国家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倡议,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二)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一、概述本学案将对第四单元内容进行复习,重点包括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民族政策以及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复习,旨在加深对该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相关考试和学习任务。
二、复习要点1. 民族团结的意义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友爱、和睦相处的状态。
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石和保障。
2. 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远古时期的融合交流,到中华民族形成和民族边界的确立,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制定和实施,民族关系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迁。
3. 中国的民族政策中国的民族政策是保护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的重要政策。
它包括民族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方面。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往和共同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
4. 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经历了分裂和痛苦的历史。
现在,中国实现了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但仍存在尚未统一的问题。
祖国统一对于国家的繁荣稳定和民族的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三、复习方法1. 复习重点•确定优先级,将重点放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上;•复习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关键节点;•熟悉中国的民族政策,了解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
2. 复习工具•复习课本和相关教辅材料,重点关注相关章节和知识点;•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扩充对复习内容的了解;•制作复习笔记和思维导图,帮助整理和记忆重要知识点。
3. 复习步骤•预览复习内容,了解整体框架和重点知识点;•逐个章节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概念和原理;•制定复习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任务;•做题巩固知识,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做一些综合性的复习题,全面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新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华东版]
九年级历史复习学案(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主备:审阅: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教师寄语: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忍不拔!矢志不移,才能取得最终胜利!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能有效)1、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记住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
2、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3、通过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温馨提示:(方法得当,方能事半功倍)本单元涉及的是民族关系与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关问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本单元的重点。
把握其含义及优越性,了解党在建国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和措施。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本单元的难点。
熟练把握“一国两制”的内涵、提出者、根本出发点、成功实践及产生的影响。
海峡两岸的交往是本单元热点。
联系历史上与台湾有关的事件,分析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
根据两岸关系的发展,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前热身:先阅读课本内容,然后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试一试,你一定能行!)一、民族团结与民族区域自治(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中国民族分布格局:、。
2.新中国民族政策:、、。
(二)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的。
2.少数民族自治地方:⑴3个层次(级别):分自治区、、。
⑵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广西、宁夏、。
3.历史意义:⑴保障了。
⑵维护了。
⑶有利于。
⑷有利于。
二、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提出的时间、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由提出。
2.基本内涵:“,”。
3.历史意义:⑴有利于保持香港、澳门和的稳定;⑵为中国的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⑶为国际社会以方式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作出了贡献。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导学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回顾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通过复习,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的区别难点: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复习过程1.激情导入2.明确复习任务和复习重难点(小组长宣读)3.自主复习,完成知识梳理考点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形成了以______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成就:全国已建立_______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3.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________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_______________。
考点2、3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1)提出者:________。
(2)涵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_____,台湾、______和______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香港、澳门的回归(1) 回归时间:香港________ 年7 月1 日;澳门_______年12 月20 日。
(2)影响: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________ 构想的成功实践,为解决________创造了有利条件。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大陆对台政策:①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第四单元复习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导学案
香港回归1984年底,中()两国正式签署联合声明。
()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成立
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行使主权,澳门()成立。
回归的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标志了我国在完成()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兹大清皇帝定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国君主并历后嗣,并归香港界内,以期该湾埠而管辖所及庶保无事。
──中英《北京条约》
材料三 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扩英界,作为新租之地……按照粘附地图所租于英国之地内有大鹏湾、深圳湾水面,惟议定,该两湾中国兵船,无论在局内外,仍可享用。
1995年初,()提出了现阶段(),()八项主张
2000年3月,中国共产党重申()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台湾政策
政策: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政策,开放()赴大陆探亲。
意义:打破了海峡两岸近()的隔绝状态,()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3.汪辜会谈背景(1)1990年,台湾成立()基金会。
(2)1991年,大陆成立()关系协会。
4.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5.“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B.民族区域自治C.香港.澳门回归D.西藏和平解放( )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 ),( )的关系。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学校:课型:复习时间:年月日总第课时一、【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问题。
内容以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的提出、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了在处理民族问题和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立场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决心。
三、【单元知识网络】四、民族团结背景:我国各少数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时间:新中国成立后成果:1、20世纪60年代,西藏完成_______,废除______,百万农奴当家作主。
今天已成为_____________2、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___________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我国_______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时间:___________意义:西部大开发的提出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著名援藏干部___________被称为活菩萨。
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的交往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________”政策,____________隔绝状态被打破。
两岸交往 1992年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成共识。
(九二共识)_____年,汪辜会谈。
将___________________写入协议,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
怎样才能解决台湾问题: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__________________,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2坚持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3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4积极促进两岸______、______交流,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5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___________活动。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岳麓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团结和统一的概念,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团结和统一事件:八国联军入侵和台湾问题。
2. 掌握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和特征,理解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讨论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爱国主义。
【教学重点】1. 掌握团结和统一的概念,并能够对比和分析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团结和统一事件。
2. 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和特征,明确中国多民族社会的特点。
3. 能够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正确理解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团结和统一事件,区分它们在历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2. 帮助学生从民族分布和特征的角度,去认识多民族国家的难点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授历史知识和学习文献,引导学生认识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八国联军和台湾问题的案例,分析历史事件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影响。
3. 辩证法:运用对比和分析,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性。
4. 讨论法:通过开展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拓展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通过询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看法。
2. 通过讲述中国多民族社会和历史上的团结统一事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如何实现团结和统一。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中国历史上的两大团结和统一事件。
2. 学生可以把阅读过的材料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知识以及自己的思考记录在笔记本上,为后面更好地理解、记忆做好准备。
三、讲解团结和统一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团结和统一的概念,让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和分析,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讲解八国联军入侵和台湾问题的历史经过,展示事件对中国历史和民族团结的影响。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民族大团结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定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2.过程: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后来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3.实施: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2.政策和措施:(1)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政策,派遣大批人员、技术、资金和物资等;(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20世纪末,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3.重要史实:2019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和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和启示: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3)港澳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4)港澳同胞渴望回归祖国。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结合问题言之有理即可)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难点: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台湾前两次与祖国分离以及香港、澳门与祖国分离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第三次与祖国分离是国共内战导致的,属于中国内政。
2.我国的对台政策3.4.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①台独势力蓄意制造分裂;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统一和发展。
➢我们应如何应对:①坚决依法打击台独分子(《反分裂国家法》);②反对美国等外国势力以任何形式干涉中国内政;③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社会体制问题;④努力学习,增强祖国的综合国力。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主备人:宋春霞审核:初二历史组课型: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了解并明确一国两制的提出,以及成功实践的例子。
3.思考台湾实现统一的必然因素和阻碍台湾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一国两制2.台湾统一问题三、教学准备复习学案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步.学生自主复习要求学生以教材为基础,按照复习学案的第一步明确单元基础知识,识记基础及重点知识.主题一:民族团结1.民族区域自治:(1)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的格局。
(2)提出: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3)实行: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
(4)意义:对、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各民族共同发展:(1)20世纪60年代初期,地区完成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主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
(2)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制度。
(3)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香港澳门回归:(1)方针:“一国两制”。
(2)回归:年7月1日,香港回归;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3)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主题三:海峡两岸的交往1.大陆对台政策:2.两岸关系的发展:(1)1987年台湾调整,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3)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第4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4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复习学案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一、自主复习(28分钟)(一)线索图解 2分钟(二)主题问题 23分钟1正确的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大团结盛况出现的关键。
我国的民族政策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民族原则。
请回答:⑴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原因)有哪两个? 其中:①何时提出?②这一制度的内容如何?请举出我国的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③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⑵长期以来,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又实行怎样的政策(原则)? 其中:①为实现这一政策,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表现)?②这一政策的实行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③你能举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标志性工程吗?(3)由问题(1)--(2)说明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格局?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格局。
启示:加强民族团结,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
)⑸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2.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的伟大构想。
请问: 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何人何时提出的?其中:① 目的是什么?②最早是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的?⑵“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有哪些?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施“一国两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其中:① 年 月 日,香港回归祖国,设立 ; 年 月 日,澳门回归祖国,设立 。
②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③港澳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④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港澳为何能够顺利回归?⑷“一国两制”与港澳回归有什么内在联系?3. 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时期对台新政策的推动下,海峡两岸的交往由隔绝状态....到日益密切....。
回答: ⑴你认为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 一国两制请列举我国政府不同时期的对台新政策。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学案教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3、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二、学生自主学习提纲:理解:1、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何时提出?含义是什么?(训P57)2、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是什么?表现如何?(训P57)识记:1、一国两制含义、应用情况如何?课本P662、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依据、意义?课本P67-68分析:1、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进程?课本P71-722、海峡两岸日益密切交往的原因、局面?课本P72-73三、针对性回顾练习题:1、我国是个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中共中央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政策。
3、我国多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4、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5、“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两制指。
6、我国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不同。
7、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原因是的提高。
8、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决定用解放台湾。
9、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10、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江泽民的。
11、“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目的是。
四、重点剖析与合作探究题: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回答:①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②、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此政策有什么意义?③、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原则?有什么意义?2、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妈港”,不是你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我要回来!请回答:①、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②、是谁在何时掠去了“妈港”?他在外漂泊了多久才回到母亲怀抱?他又在什么时候根据什么依据回到“母亲”怀抱?③、“母亲”是按什么方针让他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最初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④、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哪一个孩子在什么时候也回到母亲的怀抱?⑤、这两个孩子回归“母亲”的怀抱有何重大意义?五、变式巩固与达标升华题:1、我国多民族分布的格局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格局?2、评价“一国两制”3、你认为台湾最终能回归祖国吗?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六、课后反思:。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现史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教案
指导学生回答。
师总结答案:
师过渡:
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解放台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邓小平:在和平统一祖国大政方针指引下,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对复习历史知识联系整合,升华认识)
1、祖国统一过程中,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
(1)61年;青藏、川藏、新藏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作用: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生回答:
⑴“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这沉甸甸的发问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心愿?
盼望祖国早日完全统一
⑵“踏上回家的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请你说说理由。
2、作为中学生,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3、材料一:
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词;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庆祝大会在拉萨火车站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为此专致贺电。
材料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2、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何重大举措?
3、香港、澳门怎样实现了顺利回归?意义是什么?
4、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过哪些方针?(请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台湾问题方面的主要思路和观点)
5、党和政府“争取和平统一努力决不放弃”为此做出过哪些努力?
重点
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内容标准】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背景、概况、意义。
课本56—57页)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港澳回归的原因、时间、意义。
P60—62)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P65--67【自主温故】1、民族格局——以汉族为,各民族、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制度,20世纪60年代,西藏胜利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
如今,中央提出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2、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构想,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行,台湾、港澳实行。
在此构想指导下,分别于(时间)收回香港,(时间)收回澳门。
港澳的回归,洗雪了百年耻辱,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卖出了重要的一步。
3、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对台基本方针。
在此方针指引下,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合作温故】【知新探索】1、(09年临沂市中考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2分)为充分尊重和保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容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2分)材料一--------2009年3月12日西藏文化网(2)材料一中的两枚徽章表明,50年前在西藏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这一事件之后,西藏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怎样?(2分)材料二1959年,克松村70户人家,433人,全年粮食总产量仅16万斤。
到2008年,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210户,838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70多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业,2008年经济总收入达1019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638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4600元。
---2009年3月27日北方网《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3)读完材料二,你认为克松村居民当年的经济状况与5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4)2000年以来,西藏回忆了发展步伐,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八年级历史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选择题: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各民族共同发展2、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不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海南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 (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少数民族地区D、台湾、香港、澳门地区4、“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提出的时间是在:()A、新中国建立时B、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中共“十二大”D、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5、1997年7月1日,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6、“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当这首熟悉的歌曲萦绕在耳边时,我们似乎听到了亲人远离家乡的凄楚呼喊。
你知道“MACAU”是指:()A、香港B、澳门C、台湾D、旅顺7、香港、澳门的先后回归祖国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四项基本原则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标志着()①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②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④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和平统一祖国的信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孙中山说:“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统一全体国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这句话现在对地区来讲仍然是真知灼言。
()A、香港B、澳门C、西藏D、台湾10、新时期和平统一台湾的基础和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有原则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使用武力1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指导下,海峡两岸在经济上初步形成了____的局面。
()A、激烈竞争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C、互不往来D、经济一体化12、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学案
一、复习的课标要求
⑴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⑵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⑶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复习的要点和考点把握
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⑵一国两制构想
⑶港澳问题及解决
⑷台湾问题及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的发展
三、知识梳理
(一)民族团结
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况: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间形成了、的关系。
民族格局: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民族区域自治
提出时间:在的时候。
写进宪法:年,写进了《》。
其内容是。
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现状:全国已建成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在自治州自治县等。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和。
3.各民族共同发展
少数民族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的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例如:
西藏。
内蒙古。
西双版纳。
西部大开发战略:
自提出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的新气象。
(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香港:自1842年《南京条约》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的殖民地。
澳门:在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港澳问题实质:是西方殖民者侵华期间造成的问题。
2.“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针对创造性地提出来的。
内容:就是在境内,大陆实行,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
意义:“一个国家”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两种制度”有利于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一国两制”,为实现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实践:运用该构想,成功的促成了、的回归;
其回归时间分别是、。
回归意义:。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说明了。
3.建国以后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三件大事:
①
②
③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⑴从时期开始,台湾就与祖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⑵时,台湾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⑶1662年从手中收复台湾;
⑷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隶属。
⑸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
⑹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⑺年南京解放后,国民党败退台湾,至今两岸分离。
2.台湾问题的实质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战败溃逃至台湾所遗留下来的问题。
3.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⑴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20世纪50年代:;
③改革开放以后对台基本方针:;
④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⑵两岸僵局的打破:
①1987年台湾方面被迫调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②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达成九二共识;
③1993年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⑶影响两岸统一的因素:
①有利因素:
经济因素:
法律因素:
②不利因素:
四、本单元知识结构
五、知识巩固与解题能力提高
1.(出自网载)“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2.(2010年滨州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3.(2010年重庆市)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日。
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
4.(出自网载)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5.(出自网载)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
A.1997年6月1日 B.1997年7月1日
C.1997年8月1日 D.1997年9月1日
6.(2010年淄博市)右图预示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根本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资本主义道路
C.坚持国共两党平等对话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出自网载)阅读材料:
材料一:各民族聚居的对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材料二: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⑵依据你所学知识,除了材料中的民族政策,我国对少数民族还采取了什么政策?
⑶材料中的天路指什么?此路是在中央的什么伟大决策指导下建成的?
8、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统一。
”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事件分别出现在何时?这两个事件出现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党和国家为推进统一大业在20世纪90年代作出了哪些努力?
⑶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
附参考答案(“知识巩固与解题能力提高”部分):
1.A 2.B 3.B 4.B 5.B 6.A
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实行民族团结的政策;实行共同繁荣的政策;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3)青藏铁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8.(1)图一1997年,图二1999年;政治基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1992年: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就开展经济、文化、科技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一步;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3)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主权外交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