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成第(浙江省义乌中学 吴加澍)
当好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吴加澍讲解
当好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吴加澍我是义乌中学的物理老师。
自1961年大学毕业后,先是分配在义乌廿三里中学任教,在农村一呆就是二十六年;到1987年调入义乌中学,直至如今,弹指一挥已过去三十九个年头了。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角色体验,使我深切地感到,当一名教师,尤其是要当好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并非易事。
我认为必须过好“三关”,或者说必须正确处理好三对矛盾。
下面,我就围绕这三个方面,稍作展开,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我先谈谈第一个问题:处理好苦与乐的矛盾,做到敬业奉献。
平日,经常有人问我:你教了大半辈子书了,你说说心里话,当教师到底是一份苦差,还是一件乐事?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挺实在,也非常尖锐。
因为我们老师也有七情六欲,也尝遍了苦辣酸甜,尤其我们是在今天这种形势下面,苦与乐的矛盾更加深深地困惑着我们。
用不着讳言,眼下当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山区的农村教师,的确有许多苦处。
随便说说吧,一个是工作辛苦,另外呢,生活清苦,再还有呢,条件艰苦。
随便这么一摆,教师的这三个苦是客观存在的。
但我后来又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老师有许多苦的地方,那么按照辩证法它也应该有乐的地方。
老师到底乐在何处呢?带着这种意识,我就潜心去体会我们教师的乐趣。
结果一体会,我们老师的乐趣也真的还不少。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自得其乐,这就是一个乐;生活中知足常乐,也是一个乐;对同志助人为乐。
我这么一找,也就找出三个乐来了。
下面先说说工作中自得其乐。
我在教学实际中,当然深切感到教师的艰辛,但是我发现,这个职业也有着深刻的审美情趣。
只是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我们的确可以从中体会到教师的乐趣。
这个不是假话。
比方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的青春气息时时刻刻都在感染着我们,所以,世界上唯有我们教师这个行业,可以说是青春永驻的职业。
这个话,我说是不过份的。
我自己教了几十年书,如果说桃李满天下,大概多少也能够沾上点边了,无论走到哪儿去,经常会遇到我们自己过去教过的学生。
中学物理教师的PCK
中学物理教师的PCK吴加澍(浙江省义乌中学322000)一.话题的缘起1.一线教师的困惑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对于课改理念普遍认同,然而课堂教学却是“涛声依旧”。
为什么学过的新理念用不上呢?理念与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众多的一线教师深感困惑。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教育理念并不能自发地转变为教学行为。
要使普遍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去,在两者之间必须要有一座桥梁,籍以实现两个转化:一是教育理念学科化。
新课程理念只有扎根于课堂,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可以操作的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彰显它的意义和价值;二是教育理念个性化。
个体性是教师专业活动的一大特点,因此,教师对于一般性的教育理念,必须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反复感受与体悟,使之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和主张,才能最终外显为正确的教学行为。
由于“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兼具观念性特征与实践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它可以在理念和行为之间,充分发挥桥梁性的作用,建立起“教育理念—PCK—教学行为”的互动性机制,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扎根于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
2.同课异构的思考在教学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不同的老师上相同内容(甚至同一个知识点)的课,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他们之间的差距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呢?例如“超重和失重”的教学,可用图1所示的器材(粗糙的横杆上搁放两块异名极相对的环形磁铁),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然而,即使用同样的器材、做同一个实验,不同的教师却是教法各异:师1:演示实验:手持横杆使磁铁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磁铁吸拢),并解释所见现象。
师2:先演示:使磁铁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让学生观察并解释所见的现象;再演示:让磁铁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仍见磁铁吸拢(学生大感意外),启发学生分析并解释所见的“反常”现象。
师3:先提问题:当磁铁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会发生什么现象?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作出预测,而后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接着再提问题:若磁铁向上运动呢?……比较这三位老师的教学,可以看出,师2要比师1好,因为他对实验的开发更为充分,通过变式实验使学生对超失重现象的认识更加深入。
浙江省义乌中学 吴加澍
浙江省义乌中学
2007.11
吴加澍
物理教学的三个本原问题
◆为何教? (价值论) ◆教什么? (本体论) ◆怎么教? (方法论)
为何教?
为何教
(教学目标)
◆从知识本位回归到三维目标
教什么
◆由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
怎么教 ◆让学生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物理 有毛用?
确 定 对 象
选 用 规 律
习题教学的现状
“题海战术”—— 最懒的教师所采用 的最笨的方法.
“题海战术,过度训练”
智能水平
(问题解决) 技 能 水 平 (规则学习) 本 能 水 平 (机械操练)
有效练习的几条策略
▲过程重于结果 ▲模型重于题型 ▲思路重于套路
ywjs163@
欢迎指教
广 义 备 课
教育形态
(缄默知识)
教师的学科视域
一位学科教师的教学底蕴是否深厚,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科视域有多 学科视域 广阔.
对所任教学科的内涵 及本质的理解与把握
物理是什么?
实 验 基 础
——学科内涵
数学表述
核心理论
(概念,规律,原理) 应 用 延 伸
物理方法
物理是什么?
——学科本质
◆第一层面: 物理是一门科学 ◆第二层面: 物理是一种智慧 ◆第三层面: 物理是一类文化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 一定律 a=0 牛顿第 相互 二定律 作用 牛顿第 三定律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 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 伟大的成就之一, 而且标志着物理 学的真正开端.”
——爱因斯坦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
2024年初中物理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
2024年初中物理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2024年初中物理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1今天,我到开平税东中学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举行的初中物理教师培训会,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活动安排是:1、听税东中学李红梅老师主讲的《电功》;2、听税东中学张国英老师对该课的点评;3、由市教研员冯国武老师点评;4、观看由丰南三中袁桂莲老师获得省一等奖课《杠杆》的录像课。
听、看了两节课,给我很大的震撼。
看到物理教学发展之快,也看到教学观念的转变,还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是自己增强了紧迫感。
两节课共同的亮点是:1、实验的创新。
袁老师的杠杆突破传统教具的束缚,敢于逆向思维,大胆用不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进行实验探究。
也巧妙的解决了力臂测量的难度。
因而是袁老师的课插上了成功的翅膀。
李红梅老师的实验也另辟蹊径,改进了原有实验,操作方便,且增强了趣味性、生活性、思考性。
2、让物理走进生活。
两节课都从生活中的物理开始,进入物理的殿堂,最后又都回到生活。
袁老师从让学生设计拔木板上的铁钉开始,到后来生活中的`杠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认识,更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李老师把身边的电热隐患和血淋淋的惨痛教训搬到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用电的重要性。
3、教师的亲和力。
教师就是学生的益友,因而课堂是民主的、平等的,也是开放的。
4、教师的语言魅力。
听她们讲课是一种享受,语言言简意赅、音色优美、语速适中。
2024年初中物理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2一、自主、合作、探究在听课中,我深刻体会到课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
开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驾驭课堂能力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实验等方法予以讲解。
如:李永林老师《平面镜》的课中,学生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象的错误结论,教师马上利用简单的实验,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想法,教学的机智性真是非常不错。
.11.05 吴加澍_教师二次专业成长PPT课件
能保持中等状态的教学效果,但即使更努力,也很难再上一 个台阶,发现自己都是在重复“过去的故事”。
*思维定势——
发现从同伴那里学不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伴懂的自己也都 懂。有时也会关注教学理论,但又觉得这些理论与自身的感受 不一致,于是认定理论对自己没有意义。
教师专业成长规律
●教师的二次成长
实践证明: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专业成长是不 够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专业成长。
◎两次专业成长的比较——
*成长的水平:从适应性成长到超越性成长 *成长的动力:从外在驱动到内在需求 *成长的途径:从经验积累到理论提升 *成长的表现:从教学行为到思维方式
由此可见,第二次专业成长比第一次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这也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所在。
【案例1】“滴水不漏”的课是好课吗? 【案例2】对“四句话”的检视 *义乌中学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
实验为基础,过程为主线,思维为中心,变式为手段
重视演示实验
教 强调教的过程
突出教师思维 教师预设变式
开发学生实验
学 关注学的过程
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生成变式
专业自觉 ——提升自觉的专业精神
2.坚持在艰苦条件中锤炼
费孝通
换言之,“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 自我超越。
文化自觉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一个教师 文化自觉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他专业发展的高度。
树立教师文化自觉
●教师的文化自觉
教师的文化自觉,在于教师能否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 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 自觉地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 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专业自觉 ——提升自觉的专业精神
●专业自觉
教师的专业自觉主要体现为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 始 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状态,及时调整专业 发展的方向及方式, 最终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水平。
《我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义乌中学 吴加澍
《我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义乌中学吴加澍当前,一场规模宏大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中小学范围内蓬勃展开,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带来了可喜变化。
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出现了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
对此,我们若不及时加以研究,深入思考,轻则会影响课改成效,重则可能葬送它的前程。
老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为此深表忧虑,他将近年来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比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并断言:这一场改革如果最终失败的话,原因大概就出在这两种病。
吕老的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警钟常鸣。
历史的经验反复告诫人们,对于各式各样的教育弊病,单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它们的根源,多半在于教育哲学的缺失或错位。
教育是一项复杂工程,无论是政策、体制、资金、设备,或者技术、方法等,众多因素都会在客观上对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只有在经过人们理性的过滤和价值的判断,并据此作出选择与决策之后,才会进入实际的教育过程而产生作用。
所以,一切教育问题的瓶颈所在,取决于教育者在更深层次,即哲学层次上对于教育的理解;哲学处于教育的上位,它对教育有着最终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因此可以说:“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这是著名教育哲学家谢密斯的结论。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实就是教育本性的回归,是一次教育的正本清源。
如果进一步问:教育的“本”是什么?它的“源”在哪里?这些带有根本性问题的答案,只能到教育哲学的层面上去追寻。
对于物理教学而言,最为本原的问题不外乎有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物理(本体论问题);第二,为什么教物理(价值论问题);第三,怎样教物理(方法论问题)。
人们对于这三个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就构成了物理教育哲学的主体内容。
一、什么是物理这是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
翻开任何一本物理教科书,都不难找到这样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但这只是对于物理这门科学在学术意义上的一种界定。
吴加澍老师
特级教师吴加澍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高中部李红茂受学校盛情邀请,12月8日起,浙江省功勋教师、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吴加澍莅临我校指导教学工作,为期一周。
吴老师原在义乌中学工作,曾任校党总支委员、副校长等职。
相继被授予金华市首届十佳师德标兵、金华市科技拔尖人才、金华市劳动模范、浙江省“五讲四美”优秀教师、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教坛二十杰、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被聘为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教育硕士生导师。
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半个世纪,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教育思想,在省内外物理教学界享有盛誉。
他从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提出了“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的优化物理教学的策略体系,成功地构建了“实验·启思·引探”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物理教学质量。
《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等多篇教学论文被国内权威杂志刊登或转载,多次受邀在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作专题报告,课题“优化物理教学过程的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设计的多项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全省及全国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吴老师恪守助人为乐、甘为人梯的信条,热忱培养年轻教师。
他指导的青年教师有七人连续七届蝉获浙江省物理优质课评比第一名,继而参加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均获大奖。
为了更好地迎接特级教师吴加澍的教学指导,我校高中部早在数周前就制定了安排计划:听课评课15节,每天三节,物理学科6位老师及其它学科青年教师9人开课;周五(12月12日)晚上主题报告讲座。
特级教师吴加澍的教学指导,有利于促进我校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有利于帮组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优秀走向卓越
从优秀走向卓越——谈教师的三项修炼吴家澍这是浙江义乌中学特级教师吴老师的报告,看了以后确实使人收益匪浅。
转载给大家,我们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只要朝着优秀教师的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您就一定会成功。
【作者简介】吴家澍,义乌中学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浙江省著名物理特级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教师的成长规律老师要经历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走向成熟)高原期——或停滞,或创新。
(唯有创新才能“追求卓越”)完整的教师生涯应该是这样完整。
李海林的“教师二次发展论”,他认为老师在第一次发展后会迎来高原期,同时伴随“高原反应”——倦怠,思维定势,创新感到困难,假性饱和等等。
经历后,再进入二次发展。
如果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次专业成长是不够的,第一次是自发的。
而走向卓越的难度是大的。
两次成长是“质”的不同。
第一次成长是经验的积累,第二次重要靠理论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第一次主要表现行为方式的变化,第二次是思维方式,起决定性的。
◆怎样从优秀走向卓越有句口号,我表示质疑,那就是“打造名师,争创名校”。
打造名师真的有道理吗?名师是打造的吗?我的结论,名师是“修炼”出来。
它们之间差别在哪里?一个多半是靠外界的力量,要在长期的学术修炼中成长起来的。
比如——于漪老师:我做了一辈子语文老师,一辈子学做语文老师。
她的一课三备:钻研教材,独立思考;博览群书,融会贯通;课后反思,精益求精。
这就是一个老师的“修炼”历程,记住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修炼。
◆优秀教师的三项修炼我想引用清朝诗人袁枚:“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其中红色的字分别代表教师学养,思维方式,专业目标。
1、愿景修炼:不断追求卓越——行者2、学术修炼:提升学术修养——学者3、心智修炼:转变思维方式——智者如果能达成,这就是一个卓越型的教师了。
接下来我来谈谈这三个修炼。
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启示(特级教师吴家澍)
二.优化教学结构
■ 策略 ——“三序合一”
课堂教学结构
教材 知识 结构 认知 结构 学生 情意 结构 教师 教学 结构
知 识 序
+
认 知 序
+
情 意 序
教 学 序
二.优化教学结构
■ 策略 ——“三序合一” ■ 思路 ——“启思引探” 情景 以情景 引问题 问题
探究 以问题 导探究
结论 以探究 促真知
骆文洲:“电场线”
义乌中学物理教师参赛记录 第七届 (2006年·辽宁大连)
季 倬:“库仑定律”
义乌中学物理教师参赛记录 第八届 (2008年·天津市)
杨旭峰:“磁感应强度”
义乌中学物理教师参赛记录 第九届 (2010年·重庆市)
王丹凤:“牛顿第三定 律”
【 前言】
往届的大赛已经落幕,取得的成绩也成为 过去。当下最值得我们去做的是——
二.优化教学结构
【案例】 “楞次定律”的引入 ◇设置情景: 《大话西游3之孙悟空重游盘丝洞》 ◇实验模拟: 磁铁在铜管内下落速度明显减缓 ◇思考质疑: 磁铁受阻的原因是什么?
金属管因磁铁穿过会产生感生电流,继 而产生的磁场可能使磁铁受到阻碍作用。 将磁铁调换磁极方向后再穿过 金属管,阻力会变成动力吗? 磁铁下落始终受阻,可见感生 电流的方向存在着一定规律性
义乌中学物理教师参赛记录 第三届 (1998年·山东淄博)
方维华:“电阻定律”
义乌中学物理教师参赛记录 第四届 (2000年·广东惠州)
陶洪兴:“电磁感应”
义乌中学物理教师参赛记录 第五届 (2002年·江西南昌)
陈 军:“多普勒效应”
义乌中学物理教师参赛记录 第六届 (2004年·湖南长沙)
吴加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物理教学(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年会2017.12.28)
缝距离图甲约30cm,并与图中的横线平行,眼睛紧靠狭缝,你 看到的图样将是下列各图中的 ( )
甲
A
B
C
【例2】课外活动:估测自行车阻力
f=?
学生缺的是 D 建模能力
2S
f = ma = m t 2
m
f=?
S、t
◎反思:我们的学生究竟缺什么? ◎原因:物理教学远离了物理学的源头!
从知识重现走向知识重演
从物理教学走向物理教育
㈡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学生提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大小可能相同。 【猜想假设】 【实验探究】 多种方案收集
信息获取证据 •学生设计方案,交流后决定用两只弹簧秤对拉进行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 •学生分组实验并进行交流,多数学生是将弹簧秤水平放置的,也有 彰显科学态度 学生补充,他们还做了弹簧秤竖直或斜向摆放的实验,结果两个力 的大小都是相等的。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 质疑、批判 •交流中还有学生报告,他们实验时发现两只弹簧秤读数并不相等, 创造性见解 即使将弹簧秤重新调零也是如此。教师请学生分析这种“反常”现象, 并提出相应的实验改进方法。 强化证据意识 •针对两只读数不准的弹簧秤 ,学生提出用第三只弹簧秤“等效替代” 体会科学本质 方案,经实际操作果然解决了问题。老师对学生创见表示高度赞赏。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了吗?学生指出上述实验都是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分析、论证 下做的,他们试图做非平衡状态(如加速运 准确表述结果 动)时的实验,但读数困难。教师采用传感 器演示,发现相互作用关系与运动状态无关。 【归纳结论】学生尝试总结规律,并进行交流……
●杨振宁指出——
“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 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 “要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 原始的问题,而不要淹没在文献的海 洋里。”
浙江省义乌中学吴加澍怎么样上好课
“如果谁在第一次学习量子概念时一点都不觉得 糊涂,那么他就是一点也没有懂.”
听懂 ——知其然 想懂 ——知其所以然 悟懂 ——知其所尽然 怎样学物理?
雾里 无理 悟理!
大成若缺 —— 教学:留有空白
■ 罗杰斯 ——“非指导“闭性嘴教的学艺”术”
“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
■教学同样不应片面追求完美无缺,要学会运用留 白艺术
对策
● 留缺口 ——拓展学习时空 ● 开窗口 ——扩大学习视野 ● 安接口 ——了解知识发展
大成若缺 —— 教学:留有空白
▲ 教学留白的作用 ——培养问题意识
●两种教学:
把有问题的教得没有问题 ——培养考生 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培养学生
创新始于质疑
学学生生兴兴趣趣盎盎然然地地参参与与学学习习活活动动, 通过通一过定一的定过的程过与程方与法方, 法 切
切实实掌掌握握了了知知识识和和技技能能.
乐学 会学 学会
三维目标有机融合
问题 对策
1.标签式 (游离知识) 2.说教式 (机械灌“输知识) 技能”是载体
“过程方法”是桥梁
以知识学习为“载情感体态度”是升华
大智若愚 —— 思维:还原稚化
■ 课堂教学中的三种思维活动
前人的 思维活动
备课
教 师 的 上课
思维活动 反馈 自学
学生的 思维活动
●还原: 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 同 频 ●稚化: 回归学生的思维起点 共 振
【案例】 泰勒教授的“芝加哥风格”
大成若缺 —— 教学:留有空白
■ 完美的东西要有一点空缺,不能求全求美, 这样才有生命的张力
有效性
⑴有效果(是否解决了提出的问题,达成了教学目标) ⑵有效率(是否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⑶有效益(是否促进了学生发展,激发起持续学习的愿望)
吴加澍:在课堂重演人类科学探索之路
吴加澍:在课堂重演人类科学探索之路求真、从善、臻美知识序、认知序、教学序三序合一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回旋加速器□义乌中学吴加澍【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结构,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并通过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师:在现代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人们往往利用能量很高的带电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各种原子核,以观察它们的变化规律。
为了大量地产生高能粒子,就要用到一种叫做加速器的实验设备。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吧,它就是我国于1989年初投入运行的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它能使正负电子束流的能量分别达到28亿电子伏。
加速器究竟是怎样产生高能带电粒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吧。
[由加速器的重要应用以及我国科技新成就导出课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求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进入角色,旨在将他们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
]师:先请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加速带电粒子?生:利用电场可使带电粒子加速。
师:(板画图1)根据图示条件,带电粒子加速后可获得多大能量?缺图示,具体见《教师周刊》第86期生:Ek=mv2/2=qU师:回答正确。
由此看来,要获得高能量的带电粒子,就必须尽量提高电压。
但我们知道,实际能达到的电压值总是有限的,因而用这种方法加速粒子,获得的能量也不够大,只能达到几十万至几兆电子伏。
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突破电压限制,使带电粒子获得更大的能量呢?[疑问是思维的源头,问题是探索的中心。
教学中及时、巧妙地存疑设问,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生1: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几个电场,让带电粒子逐一通过它们。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图1改画成图2。
)师:大家认为这种设想有道理吗?生2:我认为有道理.这样一来,每个电场的电压就不必很高。
尽管带电粒子每次加速得到的能量不是很大,但最后的总能量却可达到Ek=nqU。
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
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
吴加澍
【期刊名称】《课程.教材.教法》
【年(卷),期】2005(025)007
【摘要】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哲学处于教育的上位,它对教育起着决定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对于什么是物理、为什么教物理、怎样教物理这三个本原性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构成了物理教育哲学的主体内容.物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文化.应树立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的物理教学观.按照教学重演律,让学生亲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全面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
【总页数】6页(P64-69)
【作者】吴加澍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中学,浙江,义乌,3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物理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J], 张勇
2.物理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的思考 [J], 陈汝冰
3.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J], 赵元媛
4.物理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J], 樊伏云
5.计算机科学哲学对哲学范式的冲击和影像——评《计算机科学哲学研究——认知、计算与目的性的哲学思考》 [J], 王东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义乌中学浙江省物理学科基地
2.以教师特长为开发基点 ——实践性课程
3.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开发基点 ——活动性课程
4.
——潜在课程
(教师)
(学生)
三.课程开发的模式
《义乌中学选修课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课程类型 授课时间 授课对象 课程背景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学校评审意见(对课程项目的科 学性、政治性进行简评并签署是
否同意实施意见)
综合性课程□
教学材料 学科拓展课程□
选编□
改编□
活动类课程□
创编□
义乌中学选修课程审议领导小组(盖章)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四.义乌中学物理学科选修课程体系
课程分类 知识拓展类
课程群 大学初级课程 学科素养提升
学科研究性学习
课程
大学初级课程—力学 大学初级课程—电磁学 大学初级课程—热学 大学初级课程—光学和原子物理学
三、组织分工 1.基地主任:方维华(义乌中学校长、物理特级教师) 基地副主任:骆文洲(义乌中学政教主任、省教坛新秀) 基地特聘顾问:梁 旭(省教研室物理教研员、特级教师) 吴加澍(义乌中学退休教师、特级教师)
学科基地组长:陈 军——负责物理基地建设的筹划和管理 课程建设主管:陈 军——负责物理学科课程建设的远景规划 学科竞赛主管:王树民——负责物理学科的学科竞赛 信息主管: 何龙君——负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改信息收集 资料编辑主管:备课组长王丹凤、陶忠林、季倬——
七.选修课课程建设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选修课课程建设中“精”与“多”的问题 2.选修课课程建设中“缓”与“急”的问题 3.选修课程建设中的系列化、序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物理学和科学思维 物理与现代军事装备 核物理与能源危机 万有引力和航天 物理学与文化 物理与艺术 English of physics 物理学史 实验误差分析 物理解题指导 初高中物理衔接 核物理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 吴加澍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吴加澍(在金华市暨浙江省物理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2001.11)一、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关系着国运兴衰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有学者把人的主要素质分成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三个方面。
其中,科学素质(或称素养)讲究的是真,道德素质讲究的是善,文化素质讲究的是美。
在真、善、美三者之中,真是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要增强21世纪的竞争力,必须造就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国民,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命运。
我国从1992年开始,每隔两年就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抽样调查,以检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
问卷采用国际通用的所谓米勒标准,凡是合乎“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研究过程的方法,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这三个条件的,即被认为是具备科学素养的公众。
以92年的调查数据为例,我国具有较全面的科学素养的公众人数比例仅为0.3%,只有美国的1/23。
调查还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始终处于停滞徘徊状态。
尽管我国同期的经济增长水平都连年维持在10%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无关紧要,而是由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在传统产业领域内,现有的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尚能适应,今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方面的矛盾必将会越来越尖锐。
因此,尽快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已成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科学素养的内涵与认识科学素养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广域性概念,它不只是对科学事实和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对科学本质以及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具有极丰富的内涵。
对此,学术界是众说纷纭,有着各种理解和表述,它们不尽相同,但又颇多相通。
按照目前较为流行的说法,科学素养指的是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并且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把科学素养看成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这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启示
感受到前辈科学家不畏艰 难的攻关精神;
认识到突破旧观念对于科 学创新的重要性。
科拉顿“跑失良机”
一.体现课改理念
■ 重情感 ——有机整合三维目标
●“磁感应强度” (STS教育:电磁污染)
家用电器是日常生活 中的主要电磁辐射源
看电视时,最好距 离电视机3米以上!
一.体现课改理念
■ 重情感 ——有机整合三维开留目窗接标口口
比较
●从达成知识目标来看,两者相差无几,方案1似乎更
快捷省时;
●从促成自主学习来看,方案2更有利于学生参与——
参与的广度(是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参与) 参与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 参与的深度(行为参与— 认知参与 — 情感参与)
二.优化教学结构
■ 策略 ——“三序合一”
课堂教学结构
教材
学生
“哇哈哈”枕形导体
“怒发冲冠”
三.发挥学科特色
以实验为基础 —— 土做
《多普勒效应》的演示:
二.优化教学结构
【案例】 “楞次定律”的引入
◇设置情景:《大话西游3之孙悟空重游盘丝洞》 ◇实验模拟:磁铁在铜管内下落速度明显减缓 ◇思考质疑: 磁铁受阻的原因是什么?
金属管因磁铁穿过会产生感生电流,继 而产生的磁场可能使磁铁受到阻碍作用。
将磁铁调换磁极方向后再穿过 金属管,阻力会变成动力吗?
磁铁下落始终受阻,可见感生电 流的方向存在着一定规律性
一.体现课改理念
■ 重过程 ——重演知识发生过程
●“重过程”是全面落实教学目标的需要
●我校物理教学策略之一:以过程为主线
◇让学生体验 物理概的念形成过程
还原稀释
◇让学生探究 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延迟判断
吴加澍-优秀物理教师的修炼(1)
理想的 教 育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心向往之.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教育的 理 想
理想的教育是无人可及的,教育的理想却应人皆有之。 我们探寻教学境界的现实意义,正是在于对它不懈追求 和无限逼近的过程之中。
优秀物理教师的修炼
◆愿景修炼 ——不断追求卓越 ◆学术修炼 ——提升学术素养
◆心智修炼 ——学会哲学思考
——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
愿景修炼:不断追求卓越
●教师职业心态: ◎从业 ——追求功利价值 ◎敬业 ——奉献社会价值 ◎乐业 ——实现自我价值
乐业心态 *刘心武答记者问:“我为什么要写作?” 第一,这是我的爱好,是我生命存在的方式; 敬业心态 第二,这是我关心群体、回报社会的途径; 第三,挣点稿费,维持小康生活水平。 从业心态 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就是要不断提升高层次心 态的比例,使得我们的心态结构更加合理、和谐。
分呢!……
为何教?——价值观
●我为什么教物理
◎从学生的困惑说起
“学习物理 有毛用?” “我为什么教 物理?”
为何教?——价值观
●我为什么教物理 ◎为考而教 (知识本位) ——拨开知识本位的迷障 ◎为教而教 (学科本位) ——摆脱学科本位的羁绊 ◎为学而教 (学生本位) ——回归学生本位的取向
为考而教
学术修炼:提升学术素养
■教师学术素养的要求
●有底气 ——扎实的专业知识 ●有眼界 ——宽广的学科视域 ●有根基 ——丰厚的文化底蕴
学术修炼:提升学术素养
■教师学术素养的要求
●有底气 ——扎实的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及教育方法。 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吴加澍老师谈教师成长九戒
吴加澍老师谈教师成长九戒2008-11-27 11月25日,我与同事金老师有幸向吴老师请教了有关教师成长的几个问题。
清风拂面,滋润心田,宝山归来,不敢自专,与大家共享(有删节,组织文字中次序有微量调整)。
朱:打扰您,向您来请教,希望能从您的亲身经历中体会教师成长的脉络与条件。
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杰出教师发展所经历的阶段与各类教师现在正处的发展阶段是同构的。
区别只在于成长背景与自主性。
吴老师:从老师的个例中归纳教师成长过程中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培训工作,思路很好。
上海、江苏都有这样的研究,但义乌教师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
作为教师培训工作者,做这个事情很有价值,这样去工作就会有前瞻性,就能主动。
采访的人要多,要有代表性。
我们这批人的成长背景与现在的老师也不太一样,但共同的东西还是有的。
朱: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是一个难题!吴老师:要关注教师发展的高原期问题。
高原期其实不光一个,而是分散在各个阶段的。
新教师入职后有个适应期,它的末尾就有一个高原期,3到5年时就会出现。
因为几年下来自我感觉好了,进步就不明显了。
过去才是称职期,之后又有一个高原期,大约从业8到10年后,各方面评价都好了,家长把孩子交给他也放心了,一个徘徊又会出现。
如果能越过这个阶段,就是成熟期,成了骨干教师,可是之后,从业十五六年,或十七八年光景又会有一个停滞,这个高原期最长最大,要突破也更困难。
现在回忆起来,我也是在这个阶段徘徊很久,自满自足,目标迷茫。
再突破了就应该是所谓的创新期。
这也是符合量变质变规律。
培训工作要做在老师成长的高原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提供提升的动力和方向。
这在学习心理上说也是普遍的。
包括学生也是这样,学生感觉到自己潜力尽了,苦恼彷徨的时候,正是老师需要给予及时的时候,教师培训也是这样。
朱:没有自主发展强烈意愿就没有培训的效率,发展动力缺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您怎么看?吴老师:帮助老师调整心态。
回顾自己能够跨越一个一个阶段,心态是最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断追求卓越
顾泠元——
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
教学境界 教学模式 教学技能
物理课堂教学境界
求真 — 科学境界 向善 — 人文境界 臻美 — 艺术境界
物理课堂教学境界
艺术境界 界 境 科学 文 境界 人
太史公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的感悟:
理想的教育 教育的理想
良 好 的 职业心态 幸 福 的 职业体验
教 师 的 专业成长
内 源 性 成长动力
教师的职业心态
——追求功利价值 ——奉献社会价值 ——实现自我价值
马斯洛: 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需要 尊 重 需 要 归 属 需 要 安 生 全 理 需 需 要 要
成长性 需要
缺失性 需要
不断追求卓越
顾泠元——
物理教师专业成长模型
(目标)
(学识)
(思想)
物理教师专业成长追求
◆高度——不断追求卓越 ◆宽度——提升学识素养 ◆深度——学会哲学思考
教师成长的动力
▲外部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仅靠外部激励机制产生的 动力是走不远、提不高的.
▲内在动力
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源于教师的心态和追求
——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
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学习物理有什么用?
科学研究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非功利性. 物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无用性.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最终有用的.”
● 庄子: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物理教学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
▲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 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 ▲把前人从事智力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 为学生的认识能力; 为学生的行为准则.
“您教给我们的物理知识都还给您了.”
为什么教物理?
◇
既然只有1%的学生今后会用物理, 为什么却要100%的学生都学物理? ——物理教学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二十年前的一堂物理课……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 :
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文化基因”的核心 “重要的不是获得知 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 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 所剩下来的东西.”
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
教学模式 教学技能
以实验 为基础
以思维 为中心
以过程 为主线
以变式 为手段
教学模式的发展逻辑
无模 有模 有模 无模 无模
……
“无模之模,乃为至模”
不断追求卓越
古人治学: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操作性 学术性
王国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 境界 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学 生 的 思维活动
(自学)
课堂教学的“约法三章”
——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
稚化 ——回归学生的认知起点
课堂教学的“约法三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创新始于质疑
●李政道:
“求学问,须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理查德·费恩曼:
“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想知道 为什么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非要知道 我为什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100分呢!
“学物理”的现状
物理 学习 物理 知识 物理 公式 数学 运算
知识 ≠ 见识 ≠ 意识
一个人如果缺少知识,他可以在任何时候 补上; 但如果一旦错过时机, 在学习能力 或在情感、态度等精神层面上造成了缺陷, 以后将是很难弥补的.
为什么教物理?
学习物理 有毛用? 我为什么 教物理?
为什么教物理?
物理教师专业成长追求
◆高度——不断追求卓越 ◆宽度——提升学识素养 ◆深度——学会哲学思考
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
——扎实的专业功底 一.有“底气” ——宽广的学科视域 二.有“眼界” ——丰厚的文化底蕴 三.有“根基”
……
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
——扎实的专业功底 一.有“底气”
⑴学术(扎实的理论功底) ⑵艺术(较高的教学水平) ⑶技术(较强的实践能力)
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
●病症: ●病因:
沈致远:
有个老和尚叫小和尚去云游,给了他一把雨伞遮蔽 风雨,给了他一个包袱存放物品,嘱咐他:“你不要弄 丢了!”.那个小和尚有点痴呆,老和尚就教他念口诀 :“雨伞、包袱、我”,“雨伞、包袱、我”…… . 后来小和尚跌了一跤,爬起来,看看手中雨伞还在 ,摸摸背上包袱也在,就是找不到“我”!于是他大哭 ,一个路人问他为何哭?小和尚说他把“我”丢了! 那人摸摸他的光头说:“这不就是你吗?”他恍然大 悟,破涕为笑。隐喻—— 许多教师在眼花缭乱的 “新理念”中迷失了自我
定量的 精密科学 应用广泛的 基础科学
具有方法论 性质的科学
物理是什么?
“没有物理修养的民 族是愚蠢的民族”
物理文化是高品位的文化
物理知识的开发
物理知识 学术形态
(显性)
教育形态
(隐性)
物理知识的形态 —以电磁感应为例
学术形态 教育形态
物理知识的开发与利用
物理知识 学术形态
(显性)
教育形态
(隐性)
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
●病症: ●病因: ●对策:
教师的教育哲学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它缄默 不语,但植根于教师的心灵深处。它就是 那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每一堂课的风格 和质量。 个体的教育哲学的构建,有赖于教师批 判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取决于 对教育问题作深入的哲学思考。
课改中的问题与困惑
态度、情感 与价值观 ▲把蕴含在知识载体中的观念、态度转化
物理教学的几个本原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主体) (教学内容) (教学:师道尊严
课堂教学成了常演不衰的“教案剧”
教案即剧本,教师成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多数学生只能充当看客与听众.
新课程改革的本质
“苏维埃政权的本质是什么?”
列宁:把属于人民的东西还给人民.
“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什么?”
——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的“约法三章”
苏霍姆林斯基 ——
“教师最好忘记自己是教师” 【案例】 “这道题目其实并不难……”
课堂教学的“约法三章”
物理学家 思维活动
(备课)
教 师 的 思维活动
(上课)
●病症: ●病因: ●对策: ●呼唤:
结合自身 教学实践
思考教学 本原问题
物理教学的几个本原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主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为什么教物理?
学习物理 有啥用?
●我发现物理不仅烦,
而且学了觉得一点用 都没有… ●不学不行啊,如果你 老爸有足够的实力,还 上什么学呢?
●物理很重要的,高考
功利价值
认知价值
发展价值
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
——扎实的专业功底 一.有“底气” 要有人文素养 ——宽广的学科视域 二.有“眼界” ——丰厚的文化底蕴 三.有“根基”
要有科学背景 ●所有教师 都有哲学头脑
傅雷给傅聪的赠言
人 艺术家 教师 音乐家 物理教师 钢琴家 优秀教师
物理教师专业成长追求
◆高度——不断追求卓越 ◆宽度——提升学识素养 ◆深度——学会哲学思考
课堂教学的“约法三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拓展物理学习视野 ——了解知识发展趋向
物理教学的几个本原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主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为考 而教
知识 本位
为教 而教
学科 本位
为学 而教
学生 本位
为什么教物理?
◇ 数学家波利亚的统计:
中学生毕业后,研究数学和从事数学教育 的人占1%,使用数学的占29%,基本不用 1% 29% 70% 或很少用数学的占70%.
◇ 某师大物理系的调查:
F=ma 在生产及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 当年的学生对我这样说:
⑵熟悉普通物理内容, ⑶明确近代物理观点, ⑷了解现代物理学进展.
物理教师的学识素养
——扎实的专业功底 一.有“底气” ——宽广的学科视域 二.有“眼界”
学科视域
对学科内涵与本质 的理解与把握
物理是什么?
实验科学
实 验 基 础
严密的 理论科学
数学表述
核心理论
(概念,规律,原理) 应 用 延 伸
物理方法